微观经济学课件(对外经贸大学施丹)
合集下载
对外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核心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 须有效的利用资源 研究内容:研究人类社会有效利用 稀缺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欲望的选
择原则
研究效率的实现问题,包括资源配 置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何时何地生产 为谁生产
四、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效率评判
●帕累托效率是市场价格体系所能达到的 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资源的多用途性
单一用途的资源不存在配置问题
四、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供求分析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 ●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是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是由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 决定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什么是市场?p8
四、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产品市场需求是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结果 ●产品市场供给是生产者最优选择的结果 ●要素市场需求是生产者最优选择的结果 ●要素市场供给是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结果 ●所有经济主体最优选择决定的市场价格 是一般均衡的价格体系,价格体系决定 了资源配置的状况
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 资源配置的效率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 济行为 单个经济变量的决 定和变动 核心问题是价格
宏观经济学 资源利用的效率 总体经济的运行规 律 总体经济变量的决 定和变动 核心问题是国民
的决定
收入的决定
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均衡分析 边际分析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施 丹
联系方法 e-mail: shidanww@ Tel: 64493308(o) 办公室: 博学楼1207
大学课程《微观经济学》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简述

理解资源稀缺性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资源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社会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的资源的有限
性。 第二,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资源稀缺性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第三,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没有资源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三)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四) 经济模型与抽象分析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
(一) 经济学是“经济实惠之学” (二) 经济学是“成功幸福之学” (三) 经济学是“理性智慧之学”
一是生产什么(what)物品,生产多少? 二是如何(how)生产,采用什么生产方法? 三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为谁(for whom)生产?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经济济学是什么
图1-4 学习经济学的好处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二、 学习微观经济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 前提条件 (二) 防止主观性 (三) 防止合成推理谬误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三、 小心,经济学也会“撒谎”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为了学以致用。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问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门学 问都有局限性,经济学也不例外。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社会现象的科学。当经济学理论与社会现实脱节的 时候,经济学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就无法解释社会现象,出现经济学失灵的问题。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简述
目录
性。 第二,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资源稀缺性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问题。 第三,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没有资源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三、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二)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三)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四) 经济模型与抽象分析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
(一) 经济学是“经济实惠之学” (二) 经济学是“成功幸福之学” (三) 经济学是“理性智慧之学”
一是生产什么(what)物品,生产多少? 二是如何(how)生产,采用什么生产方法? 三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即为谁(for whom)生产?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就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经济济学是什么
图1-4 学习经济学的好处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二、 学习微观经济学需注意的问题
(一) 前提条件 (二) 防止主观性 (三) 防止合成推理谬误
第三节 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好处及需注意的问题
三、 小心,经济学也会“撒谎”
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是为了学以致用。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问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门学 问都有局限性,经济学也不例外。经济学是一门解释社会现象的科学。当经济学理论与社会现实脱节的 时候,经济学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就无法解释社会现象,出现经济学失灵的问题。
第一章 微观经济学简述
目录
微观经济学课件_微观经济学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和供给相等时的价格 ,此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称均衡数量 。 当产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至均衡价格; 当产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供不应求 ,价格上升至均衡价格。
29/09/2015 33
均衡价格(图示)
P
D Pe E S
o
Qe
Q
34
29/09/2015
均衡价格的形成(图示)
29/09/2015
5
经济学产生
生产可能性曲线
大炮(Y) A Y1 Y2 O
29/09/2015
机会成本
B
C
X1
X2 D
黄油(X)
6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用一定资源生产X产品的机会 成本是所放弃的Y产品的数量。或者,一 定资源选择某种用途的机会成本是所放 弃的其它用途中代价最高的那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夫妻店 项目投资决策
29/09/2015
36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图示)
P
D P1 Pe P2 短缺 o Q1 Qe Q2 Q
37
过剩 E
S
29/09/2015
四、均衡价格的变动
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 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 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求定理。 需求、供给同时变动。
点弹性公式与计算
dQ/Q dQ P Ed = —— 或 = —×— dP/P
弧弹性计算
某杂志价格为2元时销售量为5万册,价 格为3元时销售量为3万册,则需求价格 弹性为多少?
解:价格从2元上涨至3元,Ed= -0.8
价格从3元下降至2元,Ed= -2
弧弹性=1.25
29/09/2015 33
均衡价格(图示)
P
D Pe E S
o
Qe
Q
34
29/09/2015
均衡价格的形成(图示)
29/09/2015
5
经济学产生
生产可能性曲线
大炮(Y) A Y1 Y2 O
29/09/2015
机会成本
B
C
X1
X2 D
黄油(X)
6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用一定资源生产X产品的机会 成本是所放弃的Y产品的数量。或者,一 定资源选择某种用途的机会成本是所放 弃的其它用途中代价最高的那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夫妻店 项目投资决策
29/09/2015
36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图示)
P
D P1 Pe P2 短缺 o Q1 Qe Q2 Q
37
过剩 E
S
29/09/2015
四、均衡价格的变动
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 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 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求定理。 需求、供给同时变动。
点弹性公式与计算
dQ/Q dQ P Ed = —— 或 = —×— dP/P
弧弹性计算
某杂志价格为2元时销售量为5万册,价 格为3元时销售量为3万册,则需求价格 弹性为多少?
解:价格从2元上涨至3元,Ed= -0.8
价格从3元下降至2元,Ed= -2
弧弹性=1.25
《微观经济学》教学全套课件

P
S
P1
P0
E
P2
D
O
Q1d
Q2S
Q0
Q2d
Q1S
Q
均衡价格的形成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38
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需求曲线的移动
P
D2
D0
D1
S
P1
E1
P0 E0
P2
E2
O
Q
Q2
Q0
Q1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39
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23
第一节 需求
三、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可以表达为: Qd = f(P,Ps,Pc,I,F,E,O, L) 简化:Qd = f(P) 线性需求函数:Qd = a - b ·P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24
第一节 需求
四、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Qd
P
P
12
2
10
4
8
6
6
8
O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要素市场
居民
厂商
产品市场
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循环流动图
第一章 导论
18
第四节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 两个部门:居民、厂商 ➢ 两个市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
居民指的是消费者,厂商指的是生产者。 这里的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都具有双 重身份: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分别以产品 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的身份出现在产品 市场上,又分别以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生产 要素的需求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
对外经贸大学微观经济学课件

二、垄断厂商的产量决策
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 ◆买方的需求曲线决定厂商的平均收 益和边际收益 ◆垄断市场中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负斜率的需求曲线 ◆ 垄断厂商的收益规律 P=AR MR<AR
垄断厂商的产量决策 ◆单一厂商的产量决策 MR(Q)=MC(Q) ◆多工厂厂商的产量决策 MR(Q)=MC1(Q1)=MC2(Q2)
第六章 垄断市场中的厂商决策
垄断厂商的产量决策 垄断势力分析 垄断厂商的价格决策 买方垄断厂商的决策 对垄断势力的限制
第一节 垄断厂商的产量决策
一、垄断市场的含义
买者或者卖者对销售量和价格具有
决定权
垄断市场的类型 ◆(卖方)垄断(Monopoly) 市场中只有唯一的生产者 ◆买方垄断(Monopsony) 市场中只有唯一的购买者
第五节 对垄断势力的管制
一、价格(回报率)管制
按照边际成本定价 有效率,但可能有垄断利润 按照平均成本定价 经济利润为零,但通常无效率 价格管制中的问题 ◆自然垄断的价格管制 ◆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反托拉斯法
美国具有严格而广泛的反垄断法律体系 对垄断的法律限制程度与对垄断造成的 经济影响的认识密切相关
商存在正的经济利润
四、垄断厂决定厂商产量和价格的是边际成本 和市场需求状况,需求变动直接对厂商产量和 价格产生影响 征税对垄断厂商决策的影响 ◆间接税:减少产量,提高价格 ◆有可能过度转嫁
★ 什么条件下会出现如果过度转嫁?
第二节 垄断势力分析
一、垄断势力的概念
二、买方垄断厂商的价格决策
按照最优购买量时卖方可以接受的最低 价格定价 价格小于边际价值 P<MV 供给弹性决定价格水平与边际价值之间 的差额
微观经济学课件(对外经贸大学,施丹)

★分析内容的深化: 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的发展 ★分析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博弈论 ★分析范围的扩展: ▲ 研究市场失灵和政府规制问题 ▲ 将不确定性和信息问题融入经济分析 之中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均衡分析方法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分析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 注重分析经济变量中增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者选择与产品供给
成本及成本函数 各种成本概念 成本函数 短期中的成本关系 长期中的成本 如何由短期成本得到长期成本?
利润函数(profit function)
利润函数是一个最大值函数 ∏(P,Pi)=Max(PQ-xi*Pi) s.t f(x)≥Q 利润的大小仅仅取决于产品价格和要 素的价格 ,是生产者在给定产品价格 和要素价格时最优选择的结果. 只有当规模报酬递减时,才有利润函 数的存在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早期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W. Petty 的《赋税论》(1662) A. Smith 的《国富论》(1776) D. Ricardo《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理(1817) ★主要观点: 宏微观不分 劳动价值论
◆奠定基础阶段(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期)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供求分析 成本-利益分析
问题一
怎样看待商品房价格上涨? 怎样看待猪肉和粮食价格上涨? ◆你认为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涨价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国家是否应该介入?为什么? ◆价格调控的困难有哪些?
第二讲 消费者选择分析
消费者选择与产品需求 消费者选择与要素供给 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C. Menger- K. Wicksell- E. Bhm-Bawerk 《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 《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4) W.S. Jevons 《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 L. Walras《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1874)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均衡分析方法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分析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 注重分析经济变量中增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者选择与产品供给
成本及成本函数 各种成本概念 成本函数 短期中的成本关系 长期中的成本 如何由短期成本得到长期成本?
利润函数(profit function)
利润函数是一个最大值函数 ∏(P,Pi)=Max(PQ-xi*Pi) s.t f(x)≥Q 利润的大小仅仅取决于产品价格和要 素的价格 ,是生产者在给定产品价格 和要素价格时最优选择的结果. 只有当规模报酬递减时,才有利润函 数的存在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早期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W. Petty 的《赋税论》(1662) A. Smith 的《国富论》(1776) D. Ricardo《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理(1817) ★主要观点: 宏微观不分 劳动价值论
◆奠定基础阶段(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期)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供求分析 成本-利益分析
问题一
怎样看待商品房价格上涨? 怎样看待猪肉和粮食价格上涨? ◆你认为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涨价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国家是否应该介入?为什么? ◆价格调控的困难有哪些?
第二讲 消费者选择分析
消费者选择与产品需求 消费者选择与要素供给 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C. Menger- K. Wicksell- E. Bhm-Bawerk 《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 《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4) W.S. Jevons 《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 L. Walras《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1874)
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施丹)第四章.pptx

2、资本(存量)的决定
▲资本存量的由投资量决定,而 投资所需要的资金通过可贷资金市 场获得
▲可贷资金市场是各经济主体进 行借贷活动的市场
▲可贷资金市场均衡时,市场实 际利率达到均衡,投资量同时决定
3、可贷资金市场均衡的实现
▲可贷资金的需求的含义
● 可贷资金的需求量:一定时期 内,投资融资、政府预算赤字和国际 投资或贷款所需要的资金总量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劳动(10亿小时/年)
4、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 ▲工作年龄人口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移民因素 ▲其他经济活动的价值 家用设备的进步,释放了 家庭劳动时间
三、劳动市场的均衡
1、劳动市场均衡的含义: ▲劳动市场达到供求相等状态 ▲在劳动市场均衡条件下,存在 充分就业 自然失业率 潜在GDP
率具有了调解劳动市场供求的能力, 决定了自然失业率
● 导致自然失业率变动的因素 人口变动 失业津贴 技术结构变动
实际工资率(1992年美元/小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劳动市场
人口增加导致 劳动供给增加
LS0
LS1
实际工资率 35 下降 15
充分就业 增加
LD
0
200 300
劳动(10亿小时/年)
▲工作配给(job rationing) 非市场化的分配工作岗位的方法
▲资本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决定曲线 的位置
资本增加或者技术进步导致劳动 需求增加
实际工资率(1992年美元/小时)
50
40
30
a
25
b
c
20
10
MP
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对外经贸大学-施丹-宏观经济学第一章共26页

▲经济增长的特征 ★潜在GDP持续增加 ★各国经济增长持续差异化
美国的经济增长(1960-2019)
各国(地区)的平均增长率
▲经济增长的波动
★实际GDP围绕潜在GDP波动,产生 经济周期
衰退和扩张 波峰和波谷 ★ 经济衰退带来的损失 卢卡斯楔形(Lucas Wedge)P88 奥肯缺口(Okun Gap)P88
1、明确国民收入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教材第5、6章)
2、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教材第11章)
3、分析长期总供给的决定和变化 (教材第7、8章)
4、分析总需求的决定(教材第12章) 5、应用总供求模型分析现实经济状况
(教材第13章) 6、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其作用
( 算(1960-2019)
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60-05)
结论
1、从理论上阐明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 国民收入的波动
国民收入的决定 国民收入的增长
2、在现实中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归根到底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总量分析方法
▲三个主体 家庭、企业、政府
▲三个市场 金融市场 商品市场 劳动市场
▲经济总量的决定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哪些总量是判断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变量?
二、模型分析方法
▲经济模型:对现实经济特征的描述 ▲建立经济模型的步骤
★观察和衡量 ★假设 ★检验 ▲建立模型的目的
解释和预测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 与微观经济学
一、宏观与微观的区别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应用范围
▲经济增长的利益与成本
卢卡斯楔形
奥肯缺口
2、就业和失业 ▲经济周期波动造成就业增加或失
业增加 ▲失业率提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减少了产品的生产 ★导致个人收入下降 ★使得个人人力资本下降 ★带来社会和政治问题
美国的经济增长(1960-2019)
各国(地区)的平均增长率
▲经济增长的波动
★实际GDP围绕潜在GDP波动,产生 经济周期
衰退和扩张 波峰和波谷 ★ 经济衰退带来的损失 卢卡斯楔形(Lucas Wedge)P88 奥肯缺口(Okun Gap)P88
1、明确国民收入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教材第5、6章)
2、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教材第11章)
3、分析长期总供给的决定和变化 (教材第7、8章)
4、分析总需求的决定(教材第12章) 5、应用总供求模型分析现实经济状况
(教材第13章) 6、讨论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其作用
( 算(1960-2019)
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60-05)
结论
1、从理论上阐明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 国民收入的波动
国民收入的决定 国民收入的增长
2、在现实中提出解决以上问题的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归根到底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问题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总量分析方法
▲三个主体 家庭、企业、政府
▲三个市场 金融市场 商品市场 劳动市场
▲经济总量的决定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哪些总量是判断宏观经济最重要的变量?
二、模型分析方法
▲经济模型:对现实经济特征的描述 ▲建立经济模型的步骤
★观察和衡量 ★假设 ★检验 ▲建立模型的目的
解释和预测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 与微观经济学
一、宏观与微观的区别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应用范围
▲经济增长的利益与成本
卢卡斯楔形
奥肯缺口
2、就业和失业 ▲经济周期波动造成就业增加或失
业增加 ▲失业率提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减少了产品的生产 ★导致个人收入下降 ★使得个人人力资本下降 ★带来社会和政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早期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 W. Petty 的《赋税论》(1662) A. Smith 的《国富论》(1776) D. Ricardo《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 理(1817) ★主要观点: 宏微观不分 劳动价值论
◆奠定基础阶段(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 期)
★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
C. Menger- K. Wicksell- E. BÖhm-Bawerk 《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 《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4)
W.S. Jevons 《政治经济学理论》(1871) L. Walras《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1874)
强调:个体经济活动、主观心理评价, 注重消费和需求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同用途要素的边际效用之比= 不同用途要素的价格之比
根据这一原则,可以得到要素的供 给曲线 做一个练习 如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解释要素供给?
三、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期望效用函数 各个不确定结果的肯定性效用的数
学期望 风险的偏好
含义 衡量 确定性等值与风险溢价 对风险资产的需求
D. 补贴方法同C,但是每个学校得到的最高 补贴不超过10万元
哪一种方案可能导致学校的本科教学 经费增加得最多?
第三讲 生产者选择分析
生产者选择与要素需求 生产者选择与产品供给
一、生产者选择与要素需求
生产技术与生产函数 ◆生产技术:企业生产的可行性约束 性质:单调性 凸性 ◆生产函数及等产量曲线 ◆短期和长期
★厂商理论的建立
E. H. Chamberlin 《垄断竞争力论》 (1933)
J. Robinson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1933)
★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将结合
J.R. Hicks 《价值与资本》 ( 1939) R. Triffin 《垄断竞争与一般均衡理论》 (1940)
◆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 (20世纪60年代至今)
◆要素市场供给是消费者最优选择 的结果
◆所有经济主体最优选择决定的市 场价格是一般均衡的价格体系
◆帕累托效率是市场价格体系所能 达到的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
◆市场失灵与Βιβλιοθήκη 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供求分析 成本-利益分析
问题一
怎样看待商品房价格上涨? 怎样看待猪肉和粮食价格上涨?
◆你认为涨价的原因是什么? ◆涨价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国家是否应该介入?为什么? ◆价格调控的困难有哪些?
问题二
消费者均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应用分析:
学校总经费60万元中有20万元作为本科 教学经费,为鼓励学校增加经费投入,教委考 虑以下方案:
A. 给每校拨款10万元,但对使用不作规定;
B. 给每校拨款10万元,但是要求学校在本教 学中至少增加10万元投入才可使用这笔款项;
C. 学校在本科教学中每投入1元,可从教委 得到0.5元的补贴;
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 ◆价格与收入变动的影响 ◆间接效用函数(indirect utility function) ★定义:V(P,I)=MaxU(x,y) ★性质:
Non-increasing in P
Increasing in I Homogeneous of degree zero in P and I
微观经济学
第一讲 微观经济学概论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微观经济学的产生 资源稀缺和欲望无限的矛盾 人类社会选择的必要 选择目标的要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主体:经济人的选择行为 研究客体: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 研究对象:人类社会对多种用途资 源的配置效率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怎样得到间接效用函数? 研究间接效用函数的意义?
价格变动的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
◆概念和图示 ◆ Slutsky equation ◆应用分析
★说明需求定理存在的条件 ★分析有退税的汽油税所产生的影响 ★计算 已知效用函数,可以计算 Hicks补偿练习1 不知效用函数,可以计算Slutsky补偿练习2
市场需求曲线的形成
◆个人需求曲线的形成 ★效用函数与马歇尔需求函数Xi(P,I) ★支出函数与希克斯需求函数Xi(P,U)
◆ 市场需求曲线的形成 ★一般私人品,简单横向加总 ★连带外部效应条件下,调整加总 ★公共品条件下,纵向加总
二、消费者选择与要素供给
要素供给的目标 要素供给的原则
★A. Marshall《经济学原理》(1890) 均衡价格理论
★ J.B. Clark《财富的分配》(1899) 边际生产力论
★ 数理经济学派 (19世纪70年代)
W.S. Jevons 、L. Walras、V.Pareto 主张用数理的符号和方法来表述、研究和 论证经济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微观经济学的确定阶段 (20世纪30-60年代)
第二讲 消费者选择分析
消费者选择与产品需求 消费者选择与要素供给 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一、消费者选择与产品需求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 ◆消费者选择的主观约束 偏好、效用与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选择的客观约束 预算线 ◆效用最大化原则
角解(corner solution)产生的原因?
★分析内容的深化: 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的发展
★分析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博弈论 ★分析范围的扩展:
▲ 研究市场失灵和政府规制问题 ▲ 将不确定性和信息问题融入经济分析 之中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均衡分析方法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分析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
注重分析经济变量中增量之间的关系
三、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微观经济学的分析逻辑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学科 ◆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是市场价格 ◆市场价格由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决定 ◆产品市场需求是消费者最优选择的结果 ◆产品市场供给是生产者最优选择的结果
◆要素市场需求是生产者最优选择 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