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检查对照表(2016)全解
高校科研室安全检查对照表-室建设与管理处

高校科研室安全检查对照表-室建设与管理处引言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科研室的数量和规模也在逐渐增加。
然而,科研室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科研室的实验安全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才能确保教师、学生及实验室的安全。
为了提高高校科研室的安全性,室建设与管理处对科研室进行安全检查,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检查表。
本文档将介绍室建设与管理处编制的科研室安全检查对照表。
科研室安全检查对照表实验室管理1.实验室文档–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并得到各实验人员的知晓和遵守?–实验室卫生清洁是否到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是否有操作指南?–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否保持整洁、无灰尘,无易燃易爆、有害气体,有毒有害物质?2.实验人员管理–不具备实验能力的人员是否参与实验?–实验人员是否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口罩等。
–实验人员是否经过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实验人员是否具备处理不同种类有毒、有害物质的技能?3.实验室紧急状态的应对措施–实验室是否备有紧急处理措施的文档?–实验室是否备有足够的紧急处理装备?–实验室是否有灭火器或灭火器箱?–实验室工作人员是否知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实验室消防1.电气设备–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电气安全标准?–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安装是否合理?–实验室内的电气设备是否经过定期维护保养?2.防火材料与装置–实验室是否备有灭火器?–实验室是否备有消防水管,且是否畅通?–实验室内是否设置了明显的消火栓标志?–实验室内是否设置了烟雾探测器、报警装置等消防设备?实验室环境配置1.实验室通风及排气–实验室是否设置了通风排气设备?–实验室内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等有害物质?–实验室内有毒有害气体等有害物质的存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2.实验室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是否符合实验需求?–实验室内是否存在因温度、湿度等参数不稳定而可能造成的危害?3.消耗材料的管理–实验室内是否正确存放危险化学品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实验室内是否对易燃材料和易爆品进行专门储存管理?科研室安全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
学校校园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

学校校园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一、实验室环境与设施安全1、实验室布局检查实验室内部布局是否合理,实验区域、储存区域、办公区域等划分清晰,避免交叉干扰。
通道是否畅通无阻,宽度符合安全标准,便于人员疏散和设备搬运。
2、消防设施检查灭火器的配备数量、型号是否符合实验室面积和火灾风险,且在有效期内。
消火栓是否完好无损,水带、水枪齐全,阀门能够正常开启。
烟雾报警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
3、通风系统通风橱的风量是否满足实验需求,运行是否正常,无噪音和振动。
实验室整体通风是否良好,有无异味和闷热感,通风管道无堵塞和泄漏。
4、电气设施电线、插座、开关等是否完好,无破损、老化和裸露现象。
电气设备的接地和绝缘是否良好,有无漏电风险。
配电箱内的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等是否正常工作。
5、照明设施实验室照明是否充足,灯具无损坏和闪烁现象。
应急照明是否能够正常启动,持续时间符合要求。
6、排水设施水槽、地漏等排水设施是否畅通,无堵塞和积水现象。
污水处理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二、危险化学品安全1、储存管理危险化学品是否按照分类、分区存放,相互禁忌的化学品是否分开储存。
储存柜是否符合防火、防爆、防盗等要求,柜门是否能够正常关闭和锁定。
化学品的标签是否清晰、完整,标注了名称、浓度、危险特性、有效期等信息。
2、使用管理实验人员是否了解所使用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和安全操作规程。
取用化学品时是否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防止过量取用和积压。
实验过程中是否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3、废弃物处理危险化学品废弃物是否按照规定分类收集、存放,容器标识清晰。
废弃物的处置是否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记录是否完整。
三、仪器设备安全1、通用设备烘箱、电炉、马弗炉等加热设备是否有超温保护装置,运行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温度显示准确,无结冰和泄漏现象。
离心机、搅拌器等转动设备是否安装牢固,防护装置完好。
大学实验室安全检查表

公安处
6.4.1重点场所需安装门禁和监控设施,并有专人管理
关注重点场所,如剧毒品、放射源存放点等危险源的管理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6.4.2门禁和监控系统运转正常,与实验室准入制度相匹配
监控不留死角,图像清晰,人员出入记录可查,建议视频记录存储时间大于1个月;停电时,电子门禁系统应是开启状态
3.1.4开展结合学科特点的应急演练
查看档案,包含演练内容、人数、效果评价等;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
3.1.5组织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
建议题库内容包含通识类和各专业学科分类安全知识、安全规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应急措施等;新教工、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均需参加考试,通过者发放合格证书
3.2安全文化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1.5.2建立实验室安全工作档案
包括责任体系、队伍建设、安全制度、奖惩、教育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与处理、专业安全、其它相关的常规或阶段性工作归档资料等;档案分类规范合理,便于查找
2规章制度
2.1校级层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2.1.1有实验室安全管理总则(源自法)1.制度文件有学校正式发文号;
①产生振动的设备,需建立合理的减震措施;②实验室噪声一般低于55分贝(机械设备低于70分贝);③易对外产生磁场或易受磁场干扰的设备,需做好磁屏蔽
5.1.7实验室水、电、气管线布局合理,安装施工规范
①实验室输气、输水管道及阀门和输电线缆外皮无破损现象;②废弃不用的配电箱、插座、水管水龙头、网线、气体管路等,应及时拆除或封闭;③供气管道与高温、明火设备放置位置有安全间隔距离,并有明确标识;
5.2卫生与日常管理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5.2.1实验室分区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
教育部实验室安全检查对照表

实验室内不放无关物品,如电动车、自行车等
4.4.3
实验室内不存放或烧煮食物、饮食
4.4.4
不在实验室内睡觉过夜
4.4.5
实验室内无吸烟现象
4.4.6
化学、生物类实验室不得使用可燃性蚊香。其它实验室如需使用,其底盘必须是金属的
4.4.7
屋顶天花板安全固定
5
安全设施
5.1
消防设施
5.1.1
根据实验室情况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烟感报警器、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栓、手动报警器、沙桶等),并正常有效
7.3.5
易制爆品分类存放、专人保管,做好领取、使用、处置记录
7.3.6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购买前须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报批同意后向定点供应商或者定点生产企业采购
7.3.7
麻醉品和精神类药品储存于专门的保险柜中,有规范的领取、使用、处置台账
7.3.8
爆炸品的采购、运输、存储、使用、销毁按照公安部门的要求执行
7.4.9
时常进行检漏,实验结束后,气体钢瓶总阀已关闭
7.4.10
独立的气体钢瓶室有专人管理
7.4.11
气体钢瓶有定期安全检测标识(由供应商负责进行),无过期气体钢瓶,无大量气体钢瓶堆放现象
7.5
化学废弃物处置
7.5.1
与有资质的处置单位(企业)签约处置化学废弃物
7.5.2
学校有统一的化学实验废弃物标签,包含废物类别、危险类别、主要成分、产生单位、送储人、日期等信息
电线接头绝缘可靠,无裸露连接线,地板上的导线应有盖板或护套
6.1.11
加热器采用耐高温阻燃导线
6.1.12
配电柜/箱无物品遮挡并便于操作
6.2
高校实验实训室安全检查项目表

√
5.1.9
实验室内不得随意搭建阁楼,操作区层高不低于2米
查看现场
√
5.1.10
实验操作台应选用合格的防火、防腐材料
实验台材料合格
√
5.1.11
仪器设备安装符合建筑物承重载荷,必要时进行改造和加固
关注大型质重的设备
√
5.1.12
容易产生振动的设备,需考虑振动源的屏蔽
有必要的振动屏蔽措施
查看现场
√
4.1.3
涉及剧毒品、病原微生物、放射性同位素、强磁等高危场所,具备符合要求的软硬件设施,并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查看现场
√
4.1.4
实验室有针对本室重要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和应急管控方案,并报院系备案
查看资料
4.2
安全检查
4.2.1
学校层面的定期/不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于4次,并记录存档
查看记录
4.2.2
现场查看
√
6.2.4
洗眼装置接入生活用水管道,水量水压适中(喷出高度8-10cm),水流畅通平稳
不得接消防用水
√
6.2.5
定期维护应急喷淋与洗眼装置,并有检查记录(每月启动一次阀门,时刻保证管内流水畅通);每周擦拭洗眼喷头
查看维护记录、无锈水脏水
√
6.3
通风系统
6.3.1.
有需要的实验场所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系统,管道风机需防腐,使用可燃气体场所应采用防爆风机
2.文件是否长期未修订更新、陈旧过时;
3.文件是否过于简单粗糙、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或实际管理效用;
2.1.2
有实验室安全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
2.1.3
有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
2.1.4
实验室安全检查对照表

(9)实验室是否定期对电源线路及仪器设备的绝缘情况进行检查?
(10)实验室的电源线路是否存在老化或漏电情况?
(11)实验室是否有停电停水时的应急措施?
(12)当发生触电事故时,师生是否知道该如何处理?
4、危险化学品安全
(1)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是否熟悉相关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3、用电安全
(1)实验室管理人员或工作人员是否经过专门的电气安全知识培训?
(2)实验室是否有相关的安全用电标识?
(3)电气设备是否有完整的安全操作规程?
(4)仪器设备是否安全接地?
(5)在电源开关、继电器或发热设备附近,是否有易燃易爆的物质?
(6)实验室电气线路、开关、插座安装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7)实验室内的电源线路是否都先经空开或保险丝后再接出供电?
(5)易燃易爆气体气瓶是否远离电源、热源、明火及静电?
(6)气瓶是否都是固定好并垂直放置?
(7)不相容的气体是否都是隔开放置?
(8)气瓶是否都是在质检安全有效期内?
6、您认为实验存在的其它安全隐患有哪些?
实验室负责人签字检查人签字
年月日
(14)实验室内是否有冲淋设施?
(15)实验室负责人是否负责实验室及实验技术的安全审查和监督?
5、高压气瓶
(1)气瓶操作说明书是否能妥善保管,并能供使用人员随时使用?
(2)气瓶使用人员是否都能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高压气瓶?
(3)气瓶上面是否都有气体名称标识及警示标记?
(4)气瓶是否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热源、明火?
(2)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是否熟悉如何应对实验室内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3)各类化学品是否能分类存放在药品柜,并明确标示类别?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检查表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检查表---实验室安全是保障研究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资产安全的重要工作。
为了有效监测实验室安全状况,我们制定了以下实验室安全检查表,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1. 实验室建筑与设计- [ ] 实验室建筑结构是否牢固、符合安全标准并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 [ ] 是否设置了显眼的安全标识牌,如紧急出口、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指示等?- [ ] 实验室内是否有足够的通风设备,以确保空气质量合格及有毒气体的排放能及时被处理?- [ ] 实验室平面设计是否合理,以确保能够灵活、安全地工作?- [ ] 是否有防火、防盗、防爆等相关安全设施并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2. 实验室设备与电源- [ ] 实验室设备是否安装牢固,固定好,不会倾倒或破损?- [ ] 实验室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 [ ] 实验室电源线路是否合理布局,并有可靠的过载保护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 [ ] 实验室电气设备是否接地良好,以确保人身安全?- [ ] 实验室常用的电气设备是否有防触电措施和防火措施?3. 实验室化学品管理- [ ] 实验室化学品存放位置是否合理,并分类保存及标识完整?- [ ] 实验室内是否有足够的通风设备和消防器材,以及救援工具箱?- [ ] 实验室内是否有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区域,并遵守安全环保规范?- [ ] 是否建立了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并经常进行实验室应急演练?- [ ] 实验室人员是否定期接受化学品安全培训,并具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能力?4. 实验室个人防护- [ ] 实验室人员是否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眼镜、口罩等?- [ ] 实验室人员是否知晓紧急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火警、中毒、外伤等?- [ ] 实验室人员是否接受过相关的急救培训,知晓常见急救方法?- [ ] 实验室人员是否了解有害物质的危害,知晓相关急救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 [ ] 实验室人员是否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记录健康状况?5. 实验室事故记录与报告- [ ] 实验室内是否建立了事故记录和报告制度,并有相应的事故报告表?- [ ] 实验室事故是否及时上报,并进行事故分析与处理?- [ ] 实验室是否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并及时解决?- [ ] 实验室是否建立了事故防范培训制度,并定期组织实施?- [ ] 实验室事故记录是否经过归档和保存,并依法保密?以上是我们设计的实验室安全检查表,通过定期检查和整改,可以有效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并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项目表

6.1.9
水槽边不安装电源插座,如确实需要,应装有防护挡板或防护罩
6.2
用水安全
6.2.1
下水道畅通,不存在水龙头、水管破损现象
6.2.2
各类链接管无老化破损现象(特别是冷却冷凝系统的橡胶管接口处)
6.2.3
无自来水龙头开着而人离开的现象
7
化学安全
7.1
化学试剂存放
高病性生物材料废弃物处置进行溯源追踪842贴有学校统的生化固体废弃物标签843配备生化固废分类容器般生化固废使用黄色塑料袋存放但刀片移液枪头等尖锐物应使用纸板箱包装以避免穿透伤人844对生物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并贴好标签及送学校中转站或收集点845与有资质的单位签约处置生化废弃物有处置记846无实验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混放现象辐射安全91实验室资质与人员要求911开展辐射相关工作必须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实验912涉辐人员经过专门培训有辐射安全与防护培学习合格证书913涉辐人员按时参加职业体检914涉辐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并按时进行剂量检测个月一次92场所与设施921辐照设施设备具有能正常工作的安全连锁装置922放射源储存库双门双控并有安全报警系统与公部门110联网和视频监控系统923涉辐实验场所放射性物质x射线装置有安全示标识警戒线和剂量报警仪924涉辐实验场所配备各种辐射防护器材和表面污染监测仪器设备925有专门存放放射性废弃物的容器和暂存库926非密封性放射性实验室有衰减池93采购转让转移与运输931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质的米购和转让转移经学校及政府环保部门的审批备案932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质的转移和运输经学校及公安部门的审批备案933及时做好放射源和放射性物质变更登记台帐94辐照装置射线探伤仪和非密封性放射性实验操作941辐照装置操作须符合国家相关规疋制疋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942电子加速器辐照装置操作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943射线探伤仪操作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并严执行操作规程有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944非密封性放射性实验操作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95放射性实验废物的处置951报废含有放射源或可产生放射性的设备须报学校相关部门冋意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退役处952中长半衰期核素固液废弃物处置须符合国家相953短半衰期核素固液废弃物放置10个半衰期经检测达标后作为普通废物处理并做好处置记录96激光安全961有激光器的安全使用方法962功率较大的激光器有互锁装置963操作人员有穿戴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964操作人员不带手表等能反光的物品965激光照射方向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10仪器设备安全101常规管理1011建立设备台帐1012高功率的设备与电路容量相匹配1013仪器设备接地良好1014仪器设备使用完后及时关闭电源包括电脑显器电源1015有仪器设备运行维护记录1016对于咼温咼压咼速运动电磁辐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要层层签订到房间安全责任人,及每一位教授
1.3
经费保障
1.3.1
学校每年有实验室安全常规经费预算
1.3.2
有专项经费或自筹经费投入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实验室安全检查中的隐患整改经费能够落实
2
规章制度
2.1
校级层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1.1
有实验室技术安全管理办法
2.1.2
4.4.2
实验室内不放无关物品,如电动车、自行车等
4.4.3
实验室内不存放或烧煮食物、饮食
4.4.4
不在实验室内睡觉过夜
4.4.5
实验室内无吸烟现象
4.4.6
化学、生物类实验室不得使用可燃性蚊香。其它实验室如需使用,其底盘必须是金属的
4.4.7
屋顶天花板安全固定
5
安全设施
5.1
消防设施
5.1.1
根据实验室情况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烟感报警器、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栓、手动报警器、沙桶等),并正常有效
2.3.4
检查出的问题得到及时的整改,有整改记录并存档
2.3.5
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范,资料存档
3
安全教育
3.1
教育培训计划
3.1.1
有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3.1.2
有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记录,并规范存档
3.2
活动组织与实施
3.2.1
开展了教职工安全教育与培训,有资料存档
3.2.2
开展了研究生安全教育与培训,有资料存档
附件1
高校科研实验室安全检查对照表(2016)
实验室名称: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结果
符合
不符合
不适用
1
组织体系
1.1
学校层面安全责任体系
1.1.1
有校级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机构,由校长或分管校长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设办公室
1.1.2
有处级管理部门管理实验室安全工作。设实验室安全管理科室(3万学生规模以上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或有专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
有实验室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2.1.3
有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
2.1.4
有化学品、生物、辐射、电气、机械、排污、仪器设备、安全教育等安全管理规定
2.1.5
有应急预案(包括化学品、生物、辐射、电气、机械等分类)
2.2
院系层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2.2.1
具有学科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2.2
有安全检查与值班值日制度
4.1.2
实验室应张贴针对危险源的安全警示标识
4.1.3
实验室消防通道通畅,公共场所、通道无堆放仪器、物品现象
4.1.4
实验室门上有观察窗,外开门不阻挡逃生路径
4.1.5
所有房间的钥匙有备用,存放在单位办公室或传达室内,由专人管理
4.1.6
超过200平米的实验室或楼层应具有至少两处紧急出口
4.2
卫生与环境
应急喷淋装置水管总阀处常开状,喷头下方无障碍物
5.2.3
应急喷淋装置水压能保障出水畅通,洗眼装置的水压适中以保证一定的出水高度
5.2.4
实验室内有毛巾或毛巾毯并置于应急喷淋装置附近,随时可用
5.3
通风系统
5.3.1
配备符合要求的通风系统;对于排放有毒有味废气体的实验室,有吸收过滤装置
5.3.2
通风系统运行正常,有风速测定等维护、检修记录
3.4.2
设有安全教育宣传窗,或有宣传画、标语、提示等
3.4.3
编印《实验室安全手册》并发放到每一位师生,收回承诺书安全方面的知识传输和温馨提醒
4
实验室环境与管理
4.1
场所
4.1.1
每个房间门口挂有安全信息牌,信息包括安全责任人、涉及危险类别、防护措施和有效的应急联系电话等,并及时更新
4.3.3
学校有生化固废中转站,符合相关规定
4.3.4
照明和消防设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正确配备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毯等)
4.3.5
安装监控、报警装置、通风装置和喷淋装置
4.3.6
张贴安全警示标识
4.3.7
化学品、废弃物分类区域明确,规范放置
4.3.8
建立进出库台账
4.4
场所其它安全
4.4.1
楼层或实验室配备了急救药箱,药箱不上锁、药品在保质期内
4.2.1
有毒有害实验区与学习区明确分开,布局合理
4.2.2
实验室物品摆放有序,卫生状况良好;实验完毕物品归位
4.2.3
不存在门开着而无人的现象
4.2.4
无废弃物品(如纸板箱、废电脑、破仪器、破家具等)
4.3
危险品仓库与中转站
4.3.1
学校有危险品仓库,符合相关规定
4.3.2
学校有化学实验废弃物中转站,符合相关规定
3.2.3
开展了本科生安全教育与培训,有资料存档
3.2.4
开展了结合学科特点的应急演练,有资料存档
3.3
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
3.3.1
建立了实验室安全考试系统
3.3.2
每年组织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与考试,发放合格证
3.3.3
组织对教师的考试,有记录
3.4
宣传
3.4.1
在本单位主页设立专门的板块开展安全宣传、报道
1.1.3
有教师(含退休回聘)或学生组成的实验室安全督查/协查队伍
1.1.4
学校与二级单位签订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
1.1.5
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体系,特别是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实行了安全准入制度
1.1.6
主管实验室安全的负责人在岗一年内通过了上一级组织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持有效证书
1.2
院系层面安全责任体系
1.2.1
成立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研究所、中心、教研室、实验室等负责人参加。分管实验室的领导主管实验室安全
1.2.2
理(除数学)、工、农、医类院系有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文、管、艺术类、数学有兼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
1.2.3
建立二级单位的安全责任体系,所有实验房间(包括分布在主校区和其它校区)都需明确安全责任人
2.2.3
有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大型仪器,高温、高速、高压、强磁、低温等设备),并上墙
2.2.4
危险性实验有操作规程(含安全注意事项),并上墙
2.2.5
有体现学科特色的应急预案
2.3
安全检查
2.3.1
学校层面的安全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
2.3.2
建立安全检查和值日台账,且记录规范
2.3.3
对于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有合适的方式通知被查实验室,如网上公示、整改通知书等,并规范存档
5.3.3
换气扇使用正常
5.3.4
屋顶风机固定无松动、无异常噪声
5.1.2
实验大楼有逃生线路指示图,并安装了应急指示灯
5.1.3
灭火器配备数量合理、种类合适,无过期现象,摆放位置利于取用
5.1.4
重点部位有防盗和监控设施,包括剧毒品、病原微生物和放射源存放点等
5.2
应急喷淋装置
5.2.1
化学和生物类实验室有应急喷淋装置和洗眼装置,且正常有效并有巡检记录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