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液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洗手液检验报告

洗手液检验报告

洗手液检验报告前言洗手液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清洁产品,用于消除细菌和病毒,保护人们免受感染。

由于其重要性,对洗手液的质量进行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旨在报告洗手液的检验结果,包括洗手液的成分分析、细菌和病毒的消灭效果、对皮肤的刺激性等方面的测试结果。

检验方法洗手液成分分析我们首先对洗手液的成分进行了分析。

采用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法(LC)对洗手液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我们还采用质量分析法(MS)对成分进行更进一步的确认。

细菌和病毒的消灭效果为了评估洗手液对细菌和病毒的效果,我们选择了常见的致病性细菌和病毒,并使用了标准的抑菌试验和病毒灭活试验。

我们在不同时间点测量洗手液对细菌和病毒的杀灭率,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对皮肤的刺激性测试为了评估洗手液对皮肤的刺激性,我们进行了人体皮肤试验。

在试验中,我们选择了健康的志愿者,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来评估洗手液在皮肤上引起的不适程度,并根据不同的刺激程度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检验结果洗手液成分分析我们对洗手液的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如下:•主要成分:水、界面活性剂、防腐剂、调整剂等。

•成分含量:水的含量为70%,界面活性剂为10%,防腐剂为0.2%,调整剂为3%等。

我们的分析结果表明,洗手液的成分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成分含量合理。

细菌和病毒的消灭效果我们进行了洗手液对细菌和病毒的抑菌和灭活试验,结果如下:细菌/病毒初始数量30秒后数量1分钟后数量灭菌率(%)大肠杆菌100 CFU/ml 0 CFU/ml 0 CFU/ml 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100 CFU/ml 0 CFU/ml 0 CFU/ml 100%流感病毒10^6TCID50/ml 10^2TCID50/ml0 TCID50/ml 100%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洗手液对细菌和病毒的抑菌和灭活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杀灭病原体。

对皮肤的刺激性测试经过人体皮肤试验,我们对洗手液的刺激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如下:•90%的受试者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反应。

洗手液实验报告

洗手液实验报告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的测定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09级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01班马波019引言:本文设计了一种洗手液配方,确定了洗手液制备的工艺条件,选恰当的方法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利用表面张力的测定确定洗手液的临界束胶浓度CMC的方法。

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洗手液有较好的去污功能和保湿护肤功能。

关键词洗涤剂;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黏度洗手液以其对皮肤的刺激性很小,能有效避免皮肤干裂,裂纹,脱皮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用其洗手去污力强、无毒、无刺激、润肤、芳香。

配制该洗手液简单方便而且成本。

一、洗手液的配方设计要求1) 产品要有对污垢充分的洗净能力和脱脂能力, 又要对皮肤无刺激和低刺激。

因此, 在配方中应选择性能温和的表面活性剂, 应保证人在使用中无其他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2) 产品的酸碱度应呈中性或弱酸性, 与人体皮肤的pH值相近, 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

由于大多数表面活性剂皆成碱性, 因此, 在配方中需要加入弱酸性物质调节pH 值, 普通洗涤剂中常用的碱和碱性盐在配方中很少使用。

3)产品应具有一定的黏度。

黏度太低, 洗手液在手中停留时间过短, 不利于充分洗涤; 黏度太高,产品则不易挤出。

4) 产品应有令人愉快的香气和赏心悦目的颜色。

二、洗手液基础配方设计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手液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其基本功能是去除手上的油垢和污垢,并产生一定的泡沫。

2) 润肤保湿剂润肤保湿剂也是洗手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甘油的使用最广泛,它可在皮肤表面水分挥发后留下一层保护膜, 阻止或减缓皮肤内部水分的流失, 保持皮肤的润湿性。

3) 增稠剂在使用洗手液时, 如果黏度太小, 不易在手中滞留, 则去污能力会受到影响。

最常用的增稠剂是无机盐,例如NaCl, 它的价格便宜, 增稠效果好, 使用方便。

4) 减滑剂为了减少洗手液在洗涤过程中的滑腻现象, 增加皮肤的洗净感, 可在配方中加入一定的减滑剂。

精细化学品实践报告

精细化学品实践报告

实验一洗手液的配制及其性能测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洗涤剂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去污能力好,还要求不伤手,保湿,护肤,杀菌,除味等多种功能。

因此洗涤剂的种类越来越多,洗手液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对各组分的控制,调节其功能,改善了传统洗涤剂对人身体有危害的弊端,拓宽了洗涤用品市场,带动了人们新的洁净观念,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一、实验目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来探究洗手液的基本组成及其洗涤原理,从而确定洗手液的配方,并对制得的洗衣液性能进行测试。

二、实验原理液体洗手液由水、表面活性剂、助洗剂、增稠剂、香精、色素等构成。

通过对各组分的控制,可调节其功能。

其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国内外加快了对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及生产,其产量和品种增长迅速。

它是一种负载“功能”型化工材料,可有效地改进相关行业的生产工艺,提高效率,改善环境并节约能源。

表面活性剂是双亲结构,其分子结构包括长链疏水基团和亲水性离子基团或极性基团两个部分。

但具有双亲结构的分子不一定都是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主要为烃类,来自油脂化学制品或石油化学制品,烃类有饱和烃和不饱和烃,饱和烃包括直链烷烃、支链烷烃和环烷烃,其碳原子数大都在8-20之间不饱和烃包括脂肪族和芳香族,双键和三键有弱亲水基作用,有助于降低分子的结晶性。

亲水基种类很多,有离子型(阴性,阳性和两性)及非离子两大类。

按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解离及解离后所带电荷类型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表面活性剂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油溶性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要具备良好的润湿性、渗透性、乳化性、分散性、增溶性及发泡与消泡等性能,这些性能的综合就是洗涤剂的洗涤性能。

表面活性剂在洗手液中的作用机理:洗手液中的分子由亲水的基团和疏水的集团组成,当洗手液涂在手上时,疏水的集团(亲油性)把手上的油脂包裹起来,同时亲水的基团留在外面,当用手洗的时候,亲水基团和水解和就把油脂带到水中了。

生物多肽洗手液的制备及测试实验报告

生物多肽洗手液的制备及测试实验报告

生物多肽洗手液的制备及测试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制备生物多肽洗手液,并对其进行测试。

通过一系列步骤,如生物多肽提取、杀菌剂添加和稳定性测试,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有效的生物多肽洗手液。

实验结果表明,该洗手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使用。

1. 引言洗手液是一种常见的清洁用品,通过洗手液可以有效去除手部的污垢和细菌,保持手部的清洁和卫生。

然而,传统的洗手液往往含有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生物多肽洗手液作为一种新型的洗手液,具有天然、环保和抗菌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生物多肽提取液、杀菌剂、稳定剂、水和容器等。

2.2 实验步骤1) 生物多肽提取:将生物多肽提取液加入适量的水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搅拌,使生物多肽均匀溶解。

2) 杀菌剂添加:将适量的杀菌剂加入生物多肽溶液中,使其具有抗菌性能。

3) 稳定剂添加:为了增加生物多肽洗手液的稳定性,我们添加了适量的稳定剂,并进行充分混合。

4) 测试:对制备好的生物多肽洗手液进行一系列测试,如抗菌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等。

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抗菌性能测试我们采用平板计数法对生物多肽洗手液的抗菌性能进行测试。

将洗手液涂抹在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生物多肽洗手液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抑制了菌落的生长,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

3.2 稳定性测试为了评估生物多肽洗手液的稳定性,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稳定性测试。

将洗手液装入密封容器中,放置在不同温度下,观察其外观和性能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生物多肽洗手液在不同温度下均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未出现明显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表明其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

4. 结论通过生物多肽提取、杀菌剂添加和稳定性测试等步骤,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有效的生物多肽洗手液。

实验结果表明,该洗手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稳定性,适用于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使用。

洗手液质检报告

洗手液质检报告

洗手液质检报告
报告编号:XXXXX
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一、样品信息
样品名称:洗手液
样品规格:XXXX
样品生产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生产企业:XXX公司
二、检测项目
本次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验、pH值检测、总挥发物含量检测、肌肤刺激性试验等。

三、结果分析
1. 外观检验:本次检测的洗手液外观为透明状液体,无杂质和
异色物质,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2. pH值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洗手液pH值为6.8,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3. 总挥发物含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洗手液总挥
发物含量为0.2%,符合行业标准要求。

4. 肌肤刺激性试验:经过实验比对,本次检测的洗手液未出现
对人体肌肤的刺激和过敏现象。

四、结论
本次检测的洗手液样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相关
法规要求,可以放心使用。

五、检测证书
经过本机构检测,洗手液样品项目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特此出具检测证书。

检测机构信息:
XXX检测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地址:XXXX
联系电话:XXXX
报告编制人:XXX
完成时间:XXXX年XX月XX日。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测定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测定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测定摘要:液体洗手液主要由水、表面活性剂、助洗剂、增稠剂、香精、色素等构成。

通过本实验,了解洗手液的功能、配方设计和主要原料的作用及制备工艺,自行设计配方,拟定详细制备工艺条件和性能测定方法;掌握表面张力、pH值、固含量等性能指标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洗手液的配制(包括基本配方、配制方法)、性能的测定(包括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pH值的测定、固含量测定、黏度测定、泡沫高度测定)。

本次实验,成功地制备出了去污能力较强、气味清香、颜色较鲜艳的洗手液。

关键词:洗手液去污能力黏度表面活性表面张力绪论:本次实验设计了一种洗手液配方,确定了洗手液制备的工艺条件。

选择了恰当的方法,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溶液的酸碱度、固含量、黏度、泡沫高度等),进行测试与鉴定。

从多方面,较全面地考察了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

保证了实验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可靠性。

正文:一、本次实验的药品有:AES(70%)、LAS(35%)、6501、甘油、苯甲酸钠、NaCl、珠光粉、香精、盐基玫瑰红、去离子水等。

二、实验仪器:200mL烧杯一个、玻璃棒一支、1000mL容量瓶五个、加热电炉一个、粘度计一个、100mL量筒一个、托盘天平一个、分析天平一个、pH试纸若干等。

三、实验方法和过程:Ⅰ.洗手液的配制(1)基本配方(见表一)原料含量(质量)/%主要作用原料含量(质量)/%主要作用AES(70%)8—12去污NaCl1—2增黏LAS(35%)10—15去污珠光粉1增色65012助洗香精适量甘油2护肤盐基玫瑰红适量调色苯甲酸钠0.5防腐去离子水至100溶剂(2)配制方法:①以配制100g产品为基准。

用200mL的烧杯,按配方要求用加量法分别称取AES、LAS、苯甲酸钠。

②在称好原料的烧杯中加入60g去离子水,在电炉上加热至60—70℃,搅拌使原料全部溶解。

③适当降温后,用加量法加入6501、甘油和珠光剂,搅拌均匀,降至室温。

洗手液的实验总结

洗手液的实验总结

洗手液的实验总结:实验洗手液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对做实验的体会洗手液在手上燃烧篇一:洗手液实验报告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的测定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09级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01班马波0902*******引言:本文设计了一种洗手液配方,确定了洗手液制备的工艺条件,选恰当的方法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利用表面张力的测定确定洗手液的临界束胶浓度CMC的方法。

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洗手液有较好的去污功能和保湿护肤功能。

关键词洗涤剂;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黏度洗手液以其对皮肤的刺激性很小,能有效避免皮肤干裂,裂纹,脱皮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用其洗手去污力强、无毒、无刺激、润肤、芳香。

配制该洗手液简单方便而且成本。

一、洗手液的配方设计要求1) 产品要有对污垢充分的洗净能力和脱脂能力, 又要对皮肤无刺激和低刺激。

因此, 在配方中应选择性能温和的表面活性剂, 应保证人在使用中无其他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2) 产品的酸碱度应呈中性或弱酸性, 与人体皮肤的pH值相近,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

由于大多数表面活性剂皆成碱性, 因此, 在配方中需要加入弱酸性物质调节pH 值, 普通洗涤剂中常用的碱和碱性盐在配方中很少使用。

3)产品应具有一定的黏度。

黏度太低, 洗手液在手中停留时间过短,不利于充分洗涤; 黏度太高,产品则不易挤出。

4) 产品应有令人愉快的香气和赏心悦目的颜色。

二、洗手液基础配方设计1)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洗手液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其基本功能是去除手上的油垢和污垢,并产生一定的泡沫。

2) 润肤保湿剂润肤保湿剂也是洗手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甘油的使用最广泛,它可在皮肤表面水分挥发后留下一层保护膜, 阻止或减缓皮肤内部水分的流失, 保持皮肤的润湿性。

3) 增稠剂在使用洗手液时, 如果黏度太小, 不易在手中滞留, 则去污能力会受到影响。

最常用的增稠剂是无机盐,例如NaCl, 它的价格便宜, 增稠效果好, 使用方便。

配制洗手液实训总结(4).ppt

配制洗手液实训总结(4).ppt
洗手液的制备
小组成员:刘梦婷 顾迎杰 汪纪
洗手液
(1)主要功能
洗手液属于皮肤清洁剂。主要目的是清洁手部皮肤,同时还应具有对手的 柔和与保护作用及杀菌消毒的功能。
(2)配方组成
①主表面活性剂 皂基或合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②辅表面活性剂 依配方而定。它的作用主要是改善泡沫状况,同时降低 产品的刺激性。
2021/8/5
THANKYOU
11
海藻酸钠 甘油 去离子水 柠檬酸
用量/g 12 4 4 4 174 2
主要作用
去污 助洗 增稠 消泡 稀释
调节pH
海藻酸钠 (1)化学性质
pH值:海藻酸钠微溶于水,不溶于大部分有 机溶剂。它溶于碱性溶液,使溶液具有粘性。 海藻酸钠粉末遇水变湿,微粒的水合作用使其 表面具有粘性。然后微粒迅速粘合在一起形成 团块,团块很缓慢的完全水化并溶解。如果水 中含有其它与海藻酸盐竞争水合的化合物,则 海藻酸钠更难溶解于水中。 稳定性:海藻酸钠具有吸湿性,平衡时所含水 分的多少取决于相对湿度。干燥的海藻酸钠在 密封良好的容器内于25℃及以下温度储存相当 稳定。海藻品
成品
2021/8/5
实验小结 该洗手液在室温保存24小时后观察到其外观不分层,无悬 浮物、沉淀,呈透明状态,用手触摸洗手液有滑腻黏稠感。 产品使用后感觉手部光滑,去污能力强,对皮肤刺激程度 较低。其次,在制备过程中,海藻酸钠需完全溶解后再加 表面活性剂,其中还会出现起泡现象,需加适量的甘油进 行消泡。总体来说此次制备出了较为合格的洗手液。
2021/8/5
(2)物理性质
1、形态:海藻酸钠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几乎无臭无味。 2、溶解性:海藻酸钠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溶于水成粘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的测定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09级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01班
马波0902*******
引言:
本文设计了一种洗手液配方,确定了洗手液制备的工艺条件,选恰当的方法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利用表面张力的测定确定洗手液的临界束胶浓度CMC的方法。

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洗手液有较好的去污功能和保湿护肤功能。

关键词洗涤剂;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黏度
洗手液以其对皮肤的刺激性很小,能有效避免皮肤干裂,裂纹,脱皮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用其洗手去污力强、无毒、无刺激、润肤、芳香。

配制该洗手液简单方便而且成本。

一、洗手液的配方设计要求
1) 产品要有对污垢充分的洗净能力和脱脂能力, 又要对皮肤无刺激和低刺激。

因此, 在配方中应选择性能温和的表面活性剂, 应保证人在使用中无其他毒副作用, 使用安全。

2) 产品的酸碱度应呈中性或弱酸性, 与人体皮肤的pH值相近, 不会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

由于大多数表面活性剂皆成碱性, 因此, 在配方中需要加入弱酸性物质调节 pH 值, 普通洗涤剂中常用的碱和碱性盐在配方中很少使用。

3)产品应具有一定的黏度。

黏度太低, 洗手液在手中停留时间过短,
不利于充分洗涤; 黏度太高,产品则不易挤出。

4) 产品应有令人愉快的香气和赏心悦目的颜色。

二、洗手液基础配方设计
1)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洗手液配方中的主要成分, 其基本功能是去除手上的油垢和污垢,并产生一定的泡沫。

2) 润肤保湿剂
润肤保湿剂也是洗手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甘油的使用最广泛,它可在皮肤表面水分挥发后留下一层保护膜, 阻止或减缓皮肤内部水分的流失, 保持皮肤的润湿性。

3) 增稠剂在使用洗手液时, 如果黏度太小, 不易在手中滞留, 则去污能力会受到影响。

最常用的增稠剂是无机盐,例如 NaCl, 它的价格便宜, 增稠效果好, 使用方便。

4) 减滑剂
为了减少洗手液在洗涤过程中的滑腻现象, 增加皮肤的洗净感, 可在配方中加入一定的减滑剂。

C18~2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在洗手液中局部形成较大的表面张力, 减少洗涤过程中的滑腻感, 可选用其中性能温和的作为减滑剂。

5) 防腐剂
为防止和抑制细菌生长, 保证产品有一定的存放期, 必须在洗手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杀菌防腐剂。

应选择无毒、对皮肤无刺激、色泽浅和价廉的防腐剂, 常用的有苯甲酸钠
7) 外观调节剂
为了使产品令人感到愉悦, 可在洗手液中加入适当的香精和颜色。

一般可选择水果香型、花香型或清香型的香精调节香气。

三、洗手液的制备工艺
1) 以配制 100g 产品为基准。

用 200ml 的烧杯,按配方要求用加量法分别称取 10.0gAES,
10.0gLAS 和 0.5g 苯甲酸钠。

2) 在称好原料的烧杯中加入 60g 去离子水,在电炉上加热至固体全部溶解。

3) 适当降温后,用加量法加入 2g6501,2g 甘油和 1g 珠光剂,搅拌均匀。

4) 加入余量(约 10g)去离子水,适量香精和盐基玫瑰红,搅拌均匀。

5) 搅拌下缓慢加入 NaCl(先加1g,边搅拌边加入余量的NaCl)。

四、洗手液实际配方实验温度: 14.9℃(样品质量为100g)
五、洗手液的性能测定方法
水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测定步骤
1) 各种浓度洗手液的配制
称取 0.2g 的洗手液于 1000ml 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则浓度为 1/5000,其它的浓度则采用稀释的方式配取。

2)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样品管内加入蒸馏水,使之刚与毛细管相切.打开抽气滴液漏斗的活塞,让水缓慢滴下,使毛细管口逸出的气泡速宽以 3~5s 一个为宜,记录压力计两侧最高和最低读数,求取△h,并时记录温度.同法测定各浓度的洗手液的表面张力.
注意事项
1) 仪器系统不能漏气。

2) 所用毛细管必须干净、干燥,应保持垂直,其管口刚好与液面相切。

读取压力计的压差时,应取气泡单个逸出时的最大压力差。

六、实验数据记录
1、水的表面张力测定(单位:mm)
2、洗手液表面张力:
当天实验室温度为14.9℃,查表可得水的表面张力为73.49×10-3 N.m-1,据此可求出仪器常数8
δ水/Δh平均=0.2140 N×m-2
PH 值的测定
配制1%的洗手液溶液,用玻璃棒醮取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再将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到其的PH值pH=8
固含量测定
蘸去少量洗手液,在分析天平上测量(包括小烧杯在内总体质量),将烧杯放入恒温箱中, 3h后取出,冷却到室温,称重m1=0.1320g m2=0.0231g(除去烧杯后的样品质量)
固含量=m2/m1×100%=17.5%
粘度测定0.24Pa·S
泡沫力测定试剂和仪器250ml 量筒2 个
测定步骤用已经配制1/1000 的洗手液溶液,取其溶液80ml,加入20ml 的自来水,在250ml 量筒中加入上述溶液50ml,塞住量筒口上下摇动三次,记下泡沫高度为1.6cm
总活性含量总活性含量指总表面活性剂含量。

总活性含量=(mAES+mLAS+m6501)/m 总=(10+10+2)/100=19%
实验结果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