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人与美国人的30个天壤之别

合集下载

揭秘:中国人与美国人的30个天壤之别

揭秘:中国人与美国人的30个天壤之别

【揭秘:中国人与美国人的30个天壤之别】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看待问题和生活的方式,人们不难发现,近年来大陆移民美国的人数每年递增,但是很少听说美国人移民中国的,近日,网路流传中国人与美国人有30个天壤之别。

1、中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下馆子;美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泡酒吧。

2、极少的中国人喜欢暴露在太阳下;美国人爱死了晒太阳,太阳越烈越好,穿的越少越好。

3、中国人在北美的生活很忙、很单调,难进主流;美国的主流人群,爱动的年轻人空闲时不是去酒吧,就是去健身房。

4、中国人拍马屁、送礼是背地里偷偷摸摸送领导;美国人是当着同事的面大大方方地拍、明着送5、工作上出了错,中国人喜欢找理由为自己辩解;美国人立即说是自己的错,请求原谅。

6、中国人在公司里和同事、上级有分歧,时常闷在心里;美国人要去和你说个清楚的。

7、上班族的中国人虽然看上去挺讲究的,不过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她是从大陆来的;美国人平时穿衣比欧洲人更随便,上班时穿的正式,大都很得体,首饰和衣服一样常换。

8、有些中国人把痰吐到世界各个国家去了,随处吐痰;美国人可以当着人的面,很大声地把鼻涕擤在纸里。

9、很多中国人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超大;美国人的声量控制得极好,在共车、餐馆或其它公共场合说话都很小声,在会上、在台上说话很大声。

10、中国人炫耀小孩学习成绩好;美国人炫耀小孩球打得好。

11、中国人的父母千里迢迢从地球的另一边飞过来帮着带孙子;一般美国人住得再近,也不会去带孙子。

12、中国孩子再大回来住,父母都会接受;美国孩子超过18岁,回来长住,得交房租。

13、如果中国人送父母去老人院,认为是不孝;美国人孝敬父母就是让的父母住在老人院抽空去看望一下。

14、中国人的父母来儿女家住上几个月是自然的事;美国人的父母来儿女家住,超过三天或一周是惊人的事。

15、中国人买大房子往往是为了炫耀;美国的中产阶级买大房子一般是因为需要。

16、中国人更重视住房的外观和结构,里面的家具过得去就行了;美国人的房子从外面看或许很一般,但是从设计,到家具,都是有价值的收藏品。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十八处不同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十八处不同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十八处不同(有此一说,仅供参考)曾经有过许多美国朋友问我:“你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说:“我们吃熟食,你们吃生的;我们保守,你们开放;我们在小事上团结大事上分歧,而你们,无论大小事都拧成一条绳。

你们不怕别人关注,唯恐别人不在乎。

你们有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我们,工作兢兢业业,上班按时按点规规矩矩......”美国朋友点头称是。

在一个国家生活久了,不说入乡随俗但至少会感染一些气息,看人家的说话、办事风格,学习人家值得学习的、优秀的地方。

美国朋友常常跟我说“怎么好像全世界都憎恨美国人?”我说“那是因为你们特立独行,因为你们专横、霸道,还有矗立于世界之巅让屈居他位者眼红。

”朋友补充“还有,因为我们,NOSE TO EVERYBODY’S BUSINESS......”我说“很对。

”以下数条,为日常生活中种种见闻,不说全面却都是亲身经历,也许还有未收录到的,先就此一叙。

1)问候国人打招呼,一般都是“吃了吗?”“瘦了啊!”“最近在哪发财呢?”比较的虚情假意一类。

美国人,比较现实,遇到了,相互微笑一下就走了。

要么,就停下来拥抱一下,问问最近的身体,有家庭的问问孩子怎么样一类的,反正不会超过一分钟。

2)量杯美国人用量杯,中国人不用。

刚来的时候,自己还是租房子住,有一次病了,房东太太给我一瓶感冒药(就液体那种),一个量杯,她让我照着说明去使用。

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没怎么注意过,一直以为,量杯是药剂师的事。

后来,自己买了房子,自己烧水、煮饭、做菜,虽然还在分期付款,但只要是病了,只要吃药,就会常常想起那个好心的美国老太太,想起她,教我用量杯的轶事。

3)显少中国人一般都显少,男人50看上去也就30出头,女人30看上去也就十七、八九。

美国朋友常常问我“你怎么看上去才像二十出头?”而问我的她,比我还小了好几岁。

我说“中国人会保养,没听说‘龙颜大悦’么?”我这么一忽悠,她还真不懂。

中国人看字是字,美国人看字是谜。

中与美的差别

中与美的差别

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差异一个美国网友问我,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有什么不同?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但后来仔细想想,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还真的有很多差别,至少我能想到的就有以下10点:1.考上大学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

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

(注:美国的大学是“宽近严出”,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

)2.向老师发问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美国学生还认为坐的横七竖八才能更好的与老师进行交流。

中国学生则为了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中国学生还认为坐的端端正正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

3.解题方法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

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次重合?”老师的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手表,用这种其实很聪明的“笨方法”,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合。

而在场的所有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4.受教育方式美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轻松。

因此他们大多数喜欢异想天开,想象力无比丰富。

中国学生的受教育方式是“填鸭”,辛苦得很。

题海战术他们不怕,怕就怕那种“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他们确实转不过弯来。

5.数学头脑美国学生一向不大有数学头脑,不得不长期依赖电子计算器。

中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如果中国学生告诉美国学生:我们都能够不用计算器做四位数的乘除法,甚至能够徒手开平方根,那美国学生看中国学生的眼神,肯定向看见了撒谎的小木偶的长鼻子一样。

6.零用钱美国学生的父母说:“我们不得不通知你,你这个月的零用钱已经超出预算了!去,把车库打扫一下,把游泳池刷一刷或者把花园里的草割了,我们就可以再给你一些钱花。

”中国学生的父母说:“零用钱用完了吗?没钱了就自己到书房的抽屉了去取。

”7.旅游美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已经攒够钱了,我要去旅游了!”中国学生对自己的父母说:“我要去旅游了,请你给我一笔钱。

追求幸福的美国人和讲究安全感的中国人有何差异?

追求幸福的美国人和讲究安全感的中国人有何差异?

追求幸福的美国人和讲究安全感的中国人有何差异?随着世界变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其中,在幸福观和安全感上,美国和中国两个国家有非常大的不同。

1. 幸福观美国人对幸福的追求更为强烈,他们非常重视自由和个人权利,经常选择追求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追求自己的梦想。

因此,在美国,人们往往更加乐观和开朗,拥有更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

相反地,中国人普遍注重家庭和亲情,以自己的责任和家庭的责任为重。

他们认为传统的美德和社会责任是幸福的基础,因此经常会为了家庭而牺牲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并且更注重民族和家庭的兴旺。

因此,在中国人的幸福观中,和谐和平静的家庭生活才是建立幸福的基石。

2. 生活方式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在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在美国,人们更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他们经常选择出门旅游、体验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享受生活,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他们的社交圈子非常广泛,许多人习惯和不同背景的人交往,他们认为独立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会使生活更加有趣和富有成就感。

相对而言,中国人更注重传统文化和家庭生活的平稳安全。

他们经常选择在家庭中度过大部分的时间,重视保护家庭的安全和稳定,从而减少产生不必要的风险。

此外,中国人传统的节日和文化活动也非常重要。

3. 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不同也是美国和中国之间差异的反映之一。

在美国,教育被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

美国人通常相信自己的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薪水,并认为良好的教育可以成为实现人生目标的基础。

因此,美国家长几乎会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最好的教育资源。

同时,大学文凭对于就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与此相反,中国人对教育的看法则更多地关注实用性和为家庭服务的意义。

对于他们来说,教育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社会契约和责任,许多人选择好好完成他们的义务。

因此,在中国,人们更注重家庭的期望,并从学校的教育中汲取知识和技能来服务自己的家庭。

结论因此,追求幸福的美国人和讲究安全感的中国人,无论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方面还是教育观念上,都有明显的不同。

在技术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哪些差别?

在技术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哪些差别?

在技术方面,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哪些差别?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和美国在技术方面的差距逐渐变得越来越小。

但是,从各自的国情和国家发展战略来看,两个国家在技术领域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同。

本文将依次介绍中国和美国在技术方面的差别。

一、基础研究领域在基础研究领域,美国一直是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先者。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科技人才。

美国政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研究的支持,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基础科学研究和探索新技术的可能性。

这样的政策使得美国在许多领域,如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保持着技术优势。

但同时也有这样一种说法,美国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投资比中国少了很多。

中国在这个方面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中国政府投入巨资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同时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以解决技术转化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在信息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成为领先者。

但是,由于中国的创新主要还停留在应用层面上,缺乏更深层次的基础研究和不断创新的高超技术,所以短期内难以与美国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相比。

二、产业化程度在产业化程度方面,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小。

中国的科技企业在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小米等,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的制造业对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一领域已经引发了一些争议,但这却是中国在技术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与此相比,美国在制造业方面的需求相对较少。

美国市场对消费品、医学、信息技术、能源等领域所需的高新科技产品有着很强的需求,这培育出了许多成功的科技公司,如苹果、谷歌、微软等。

中国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扭转生产状况的政策。

中国政府通过推行中国制造、智能制造等战略,对传统产业的过程和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升级,启动了国家级制造业两化融合应用示范工程等,这种升级对于中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文化和社会环境由于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国和美国在技术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

中国人和美国人不同之处在哪里

中国人和美国人不同之处在哪里

中国人和美国人不同之处在哪里中国人和美国人,一个生存在亚洲的人,另一个是生存在欧洲的人,从地理上到文化上,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区别从身体吨位上讲,中国人更“秀美”(美籍华人和中籍美人除外);美国人更“勇武”;从寿命上讲,中国人更懂得“浓缩精华”;美国佬更“留恋尘世”从科学上讲,中国人更多的是“吕秀才”,美国人更多的是“爱迪生”;从文化上讲,中国人更“和谐”,美国人更“刺头”;从思考方式上讲,中国人更“博大”,美国人更“深彻”;从现实上讲,你这个问题放在百度上一百万个中国人看过了,可能就几十个甚至几个还能像鄙人一样胡扯一通——不过毕竟是回帖了,如果在美国用英语也发一个这样的帖子,估计很多山姆大叔会写出洋洋洒洒几万字的东西——吃饱喝足的人们,开始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外貌区别中国人脸面比较平,虽说较清秀,但表情不丰富,比较木讷,眼镜小鼻子塌下颚短小,个头普遍矮小且多数发育不均衡倾向,形象嫌俗气局部甚至猥琐。

美国人脸面很有立体感,表情丰富,眼镜大额头高鼻梁高,身材高大壮实、且均匀,形象有气质,谈话举止表现各具各的风度。

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唱K美国人,一般都在家里娱乐。

所谓之,正宗的自娱自乐。

中国人,喜欢唱K(唐人街才有的玩意,不跟国内似的满大街能捡到个卡拉永远OK),关于唱K,中、日、韩都爱玩,也因此,唐人街的卡拉永远那么火爆。

算小时,还不带送茶水。

这么一比较,还是国内划算,既送小吃碟还送水果拼盘。

真是连买带送,取个媳妇送堆娃娃。

国人总说:美国真开放,美国人真开放。

其实不然。

结了婚的美国人,还是很顾家的。

老婆是老婆,孩子是孩子,手上绝对戴着结婚戒指。

不会出去应酬摘了放口袋里,进家门前再环复原位。

美国人,其实家庭责任感很强,疼老婆,疼孩子,虽然他们,在经济上,彼此都很独立。

与人际关系有关的价值观和社交习惯在中美两国有何不同?

与人际关系有关的价值观和社交习惯在中美两国有何不同?

与人际关系有关的价值观和社交习惯在中美两国有何不同?在中美两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这两个国家的人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社交礼仪和价值观。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彼此的文化背景不同也可能会导致困惑和误解。

本文将着重探讨人际关系和社交习惯这两个方面在中美两国的不同之处。

一、社交礼仪:中美两国的社交礼仪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通常在见到新朋友或长辈时,要说“你好”或“您好”,并且在交谈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尊重对方。

另外,在互相致谢时,中国人会说“不用谢”,这并不是真正的不需要感谢而是表达一种谦虚和客气的态度。

而在美国,人们更加注重自由和开放的气氛。

在见到新朋友或长辈时,通常应该握手并称呼对方的名字。

在美国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力量,因此在交谈时也更加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然,表达评论和评价的方式也要比中国人来得直接。

二、朋友圈子:在中美两国之间,人们对于朋友圈子的观念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更加重视亲友关系,喜欢和周围的人建立亲密的联系。

所以,中国人在考虑交友时,往往会优先考虑亲戚或者朋友的朋友。

而在美国,更多的是通过社会活动或者网络交友网站等碰见志趣相投的人。

三、人际关系:在中美两国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巨大的不同。

在中国,建立良好的关系需要耐心和时间,需要经过反复和不断地了解和沟通才能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在中国文化中,尊重长者并且维护家庭和睦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人们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更加注重婚姻和子女教育等方面。

而在美国,人们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生活和职业目标。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达成个人目标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

所以,在美国文化中,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直接和积极的交流方式。

他们喜欢和有共同爱好和观点的朋友和同事交往,并倾向于替换那些关系不密切或者没有帮助的人。

总结:中美两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中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这些差异源于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虽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需要考虑对方的习惯和背景,但最重要的还是理解彼此的不同和文化背景。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差异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差异

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生活差异去美国留学,同学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入乡随俗。

当然这做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美文化差异比较大,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差异也比较明显。

下面就来看看86店铺介绍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存在哪些不同吧。

1.时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文化要比美国文化更加注重时间。

这个看美国钟表的普及率就一清二楚了。

“What time is it?”应该是小伙伴们学习英语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问句了吧?一般说来,小伙伴们参加一个约会如果晚点10分钟就需要跟对方解释并道歉。

在美国,花费时间甚至于等同于花费金钱,比如“to spend time,” “to waste time,” “to save time,” 以及“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嘛~小伙伴们如果在美国课堂上一次迟到就十几分钟甚至于45分钟,那么如果老师暴怒发脾气你不要觉得这是小事哦~2.空间美国人要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加重视自己的个人空间。

用著名的“three foot bubble”来形容美国社会上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真的很贴切。

美国是一个拥有很重视空间的人们生活的伟大国家,这种对空间重视的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

小伙伴们所知道的什么“I need some space,” 或者“Give me some space,” 其实就是“Leave me alone,”和“I need privacy,” 的意思,所以这里的Space,可不仅仅是需要空间的字面意思哦~3.工作世界上应该也不会有人会比美国人更加重视工作了。

也因此美国是世界上工作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金融危机使得大部分美国人压力很大,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工作。

美国的清教徒传统使得其十分重视工作的价值。

他们认为努力工作并创造价值,自己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不管个人财富的多少,美国人都是深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的!4.金钱美国留学费用昂贵,生活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美国是世界上最不会省钱但是最会花钱的人,这也是美国现在的国债数以亿计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人揭秘中国人与美国人的30个天壤之别
有人说外国人傻,有的人羡慕外国人的生活。

有人说中国是根,有人说中国人奸诈。

这样的评价往往来自于一念之间,以或者是某件特定的事情之后。

其实如果以客观的角度来看,无老师深感文化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相同或者不相同,仅此而已。

中外如此,南北如此,东西亦如此。

(国内有朋友问我,去美国生活,中国人生活改变有多大?和美国人有什么不同?我随便总结了一些,想到那里说到那里。

)
1。

中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时,是去吃(下馆子);
美国人喜欢朋友聚在一起时,是去喝(泡酒吧)。

2。

极少的中国人喜欢暴露在太阳下晒的,海边大概不是最佳的旅游去处;
美国人爱死了晒太阳,太阳越烈越好,晒的面积越大越好,穿的越少越好。

海边自然是美国人夏天度假的最理想选择。

3。

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很忙、很单调,难进主流;
美国的主流人群,生活也很忙、也很单调。

爱动的年轻人空闲时不是去酒吧,就是去健身房。

不爱动的呆在家看电视。

每周同样的时间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只要那个节目(show)不被取消,就看一背子。

4。

中国人拍马屁、送礼是背着其它人偷偷地送给领导;
美国人是当着其它同事的面大大方方地拍、明着送。

5。

在工作上出了错,中国人喜欢找理由为自己辩解;
美国人喜欢立即说是自己的错,请求原谅。

(也很容易得到上级原谅)
6。

中国人在公司里和同事、上级有分歧,时常闷在心里;
美国人是一定要去和你说个清楚的。

7。

上班族的中国人虽然看上去挺讲究的,但不知是因为衣服是从中国买来的,或是品味有差,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她是从大陆来的;
美国人平时穿衣比欧洲人随便很多,上班时穿的正式些,大都很得体,首饰和衣服一样常换。

(顺便说一下,还有一部分中国人完全不注重衣着,穿的非常不和时宜。

在中国城或中国人多的地方可以常看到,有损中国人形象)
8。

有些中国人把痰吐到世界各个国家去了。

清清嗓子就把别人不喜欢看到的东西吐到别人看的到的地方了;
美国人可以当着人的面,很大声地擤鼻涕,不太雅观。

但至少他们是擤在纸里。

9。

很多中国人在公共场合说话声音超大。

不知是不是国内人太多、太嘈杂,说话大声惯了,到了一个安静的国家,也无法控制声量;
美国人的声量控制得极好,在共车、餐馆或其它公共场合说话都很小声,在会上、在台上说话很大声。

10。

中国人炫耀小孩学习成绩好;
美国人炫耀小孩球打得好。

11。

中国人的父母千里迢迢从地球的另一边飞过来帮着带他们的孙子;
一般美国人(主要指白人)退休了,没事,住得再靠近儿女,也不会去带孙子。

babysitting 个把小时、偶尔过个夜还可以,整天带是绝对办不到的。

12。

中国孩子再大回来住,父母都会接受;
美国孩子超过18岁,回来长住,得交房租。

万一掉了工作,在外租不起房子,想住在父母、兄弟姐妹家,也要交房租。

13。

如果中国人送父母去老人院,肯定是不孝;
美国人的父母住在老人院,如果儿女抽空去看望一下,那叫孝顺。

14。

中国人的父母来儿女家住上几个月是自然的事;
美国人的父母来儿女家住,超过三天或一周就是惊人的事了,
15。

作为中产阶级,中国人买大房子往往是为了炫耀(一家四口,住六间卧室的房子干吗?还有很多不敢在美丽洋房里煮中国餐的,怕弄脏了房子,活的太不爽了吧);
美国的中产阶级买大房子一般是因为需要。

(顺便,如果国内的朋友看见一张以华丽的洋房或名车为背景的照片,提醒,此人一定有炫耀之意。

还有,那样的房子很普通,在这里到处都是。


16。

中国人更重视住房的外观和结构,里面的家具过得去就行了;
美国人的房子从外面看或许很一般,但走进去,往往看到的是有设计、昂贵的家具,是有价值的收藏。

17。

许多中国人的后院里种的是菜;
普通美国人的后院里种的是花草。

18。

中国人赚了钱存在银行里,保持安稳的心态;
美国人赚了钱快些化出去,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

19。

很少的中国人在信用卡上欠债;
很少的美国人不在信用卡上欠债。

有钱没钱得保持那么高的生活水平,先用、先享受再说,这叫提前消费。

百姓如此,政府也如此。

20。

中国人还没结婚,钱就合着一起用了;
大都美国人结婚一辈子,钱都分开用。

21。

中国人的老公要比老婆文凭高、赚的多,才不窝囊。

中国男人是绝对不愿在家不工作、煮饭带孩子的;
美国人的老婆比老公文凭高、赚的多,很正常。

老婆工资高,老公在家煮饭带孩子,也很正常。

22。

上面这条仿佛看到,中国人不如美国人男女平等。

不对。

中国家庭,老婆管钱、说了算的居多。

谈恋爱时,谁想结婚,谁都可以提出来;
美国女孩再想结婚,都得耐心地等待男朋友终于有一天想“家”了,来求婚。

23。

中国人结婚后女方不用随夫姓;
美国女人结婚就得改姓,除非你是名人。

24。

有些中国人见了自己的同胞,瞧不起;有些美国人见了其他民族的人,瞧不起。

25。

中国人看见你穿新衣服,除非真的喜欢,是不会夸奖的;
美国人见你穿不同的衣服,一定会夸奖一番,“I like it!”。

久了,就知道那是客套话,随便说一句“thank you”了事。

美国人的嘴很甜。

26。

常做头发的中国女人不多,顶多去剪一下,十几、二十几美元;
美国女人不做头发、不染头发的几乎没有。

至少每月都去一次发廊,少的化八十、一百多美元很平常。

如果要拉直,$200到$400。

27。

收入并不底的中国人,一般都去减价店买衣服(discount department stores,像W almart,Target,Marshalls,T.J.Maxx 等等);
上班族的美国人,喜欢去昂贵的专卖店里买减价的衣服。

比如一件衣服原价$300,现在卖$150,他们会高兴地买下,还会第二天穿上兴奋的告诉同事。

28。

中国人做菜很少完完全全按菜谱做的;
美国人做菜、做点心,是一定要看很详细的菜谱,极精确地按照菜谱的要求做,一丝一毫不差。

(美国人家家都备有厨用的量杯、量匙)。

如果你说“少许”,他们就无法做,要说3/4 teaspoon.
29。

大多数中国人进家门就换鞋/脱鞋;
美国人会穿鞋踩到浅色的地毯上,还会穿鞋上床。

30。

在美的中国人很少热忠于捐款、做义工或其他社会活动的;
很少的美国人不热忠于捐款、做义工或其他社会活动的。

(这里讲的捐款是每年定期的、连续不断的捐赠,不是灾后捐款,不是一次性心血来潮的捐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