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7《漏》(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漏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漏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漏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漏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字。

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1、感悟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2、借助示意图,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故事说明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进行想象。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思路,粗知课文大意。

3、品读课文第一部分,弄清故事的起因。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

2、你从图画中看到了什么(一个老公公和一个老婆婆正在屋里说话,一头小驴待在驴圈里。

这幅图描绘的是一个民间故事,故事非常有意思,你想读这篇故事吗)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揭示题目,围绕题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1、指名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在小组内汇报交流预习情况。

3、课件出示会认字。

(1)读音难点:“贼、纵”是平舌音,“颠、旋”是前鼻音。

(2)学生读生字,说说自己记生字的方法。

(3)提示:“脊背”的“脊”应读三声,“颠”的读音要注意,是diān,不要读错。

4、课件出示“积累词语”。

(1)“窟窿”的“窿”读轻声。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翻山越岭”“走南闯北”。

5、课件出示一类字和会写词语。

(1)学生读生字,组词,说句子。

(2)教师提示书写“喂”“贼”“狼”“抱”。

提示“漏、喂、贼、狼、抱、胶、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胖、驴、粘”也是左右结构的字,但这几个字左右相当;“莫”是上中下结构;“架”是上下结构,下面的横要写得长一些,能够托住上面的部分;“厉”是半包围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是“万”,不是“力”。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7 漏(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7 漏(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7 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漏》,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理解和背诵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做事情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漏》的内容解析: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因为粗心大意,将“雨”字写成“漏”字,引发的一系列误会和笑话。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粗心大意的危害,懂得细心的重要性。

2. 生字词的学习:本课共有8个生字,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会运用。

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意思,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3. 阅读理解的培养: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懂得细心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漏》的PPT,生字词卡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课文《漏》的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不懂的生字词,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生字词的意思,共同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拼写,掌握生字词。

6. 课文解析: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细心的重要性。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细心的重要性,布置作业。

【推荐】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推荐】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授课漏课型讲读课文 2 课时时间知识与技能:1. 会认本课“婆、脊”等8 个字,会写“漏、喂”等13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2.默读课文,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分角色朗读文,并能复述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 1. 会认本课“婆、脊”等8 个字,会写“漏、喂”等13 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目标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漏”是什么。

教具课件。

准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

(课件出示 2:课【设计意图:出示课文()分文第一幅插图)插图,创设情境,鼓励钟新课教学大家请看插图一,图上有些什么?学生质疑,使学生兴趣预设:图上有老公公、老婆婆和一头胖驴。

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预设:老公公和老婆婆在一起讨论什么。

习中。

】预设:我还看到驴子的屋顶和墙上都有一个大洞。

你们真会观察,观察得真仔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漏)。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1)什么是“漏”?为什么题目只有一个字?(2)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 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反复多读几遍。

把课文中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分钟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 4)老婆婆脊背一个贼莫非巅散架粘胶旋风顺势..........一纵.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平舌音“贼、纵” ,翘舌音“粘”,前鼻音“巅、旋” 。

27《漏》导学案 -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27《漏》导学案 -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27《漏》导学案 -2022-2023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一、课前导学1. 观察图画,谈谈你的想法漏2. 预习标题请在黑板上或者白板上写下《漏》这篇文章的标题。

3. 猜测课文内容请根据文章标题和图画,进行猜测。

你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和同桌讨论。

二、课内探究1. 先读一遍请先读一遍《漏》,大声读出来,感受一下。

2. 标记生字请标记生字,尝试查字典。

3. 找出重点并总结请找出这篇文章的三个重点,并记录下来。

4. 审读细节请自主解释以下几句话的含义:•“高高地架在缸架上”•“缸口小了一点,比平常的缸小巧很多。

”•“怎么办呢?管住缸口的把子失了效,不行了!”•“人们猛一看,都不禁愣了。

怎么办呢?”•“出了一身汗,心里也暖洋洋的。

”5. 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请根据你掌握的知识,用自己的话模仿作者《漏》的表达方式。

你可以命名为《漏的另一种说法》。

三、思考提升1. 同义词替换请尝试用其他词语来代替文章中的一些常用词。

例如:把子 - 阀门2. 比喻解释请根据文章内容,想出以下词语的比喻解释:•缸架•把子•汗3. 反思题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得到的启示?四、综合拓展请自主搜索资料,扩展了解以下知识点:•水桶的种类及使用方法•中国古代的管制政策•湿度和温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五、作业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文章:“我心目中的‘漏’”,字数不少于300字。

六、总结反思在上课时,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点?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新的理解?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7 漏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7 漏

27 漏
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漏水喂驴厉害粘胶脊背纵身
2.胖瘦伙伴虎狼波浪抱着吃饱偏旁一遍莫非沙漠盗贼贵贱
第二课时
1.照样子写词语。

(1)掩耳盗铃扬长避短交头接耳鸣锣开道坐井观天赴汤蹈火
画龙点睛拉帮结派指手划脚投笔从戎抬头挺胸挑肥拣瘦
(2)扶正祛邪似是而非承上启下推陈出新弃暗投明大公
无私
欺上瞒下此起彼伏转败为胜以少胜多贪生怕死说长道短
(3)郁郁葱葱浩浩荡荡隐隐约约吞吞吐吐星星点点密密麻麻
恭恭敬敬形形色色清清楚楚坑坑洼洼密密层层结结巴巴
2.(5)(1)(4)(2)(3)。

三年级语文下册27漏教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27漏教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27 漏教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设计说明本文是一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下着雨的漆黑的夜晚,老虎和贼不约而同地去偷老两口家的小胖驴,因老婆婆的一个“漏”字,老虎和贼东窜西窜,几乎丧命,也使得小胖驴幸免于难。

一个“漏”字贯穿整个故事,虽然它在故事表述中只占了极小的部分,整个故事却因它而奇趣生辉。

因为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学前准备1. 收集民间故事。

(师生)2. 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学生)3.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8 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

学习重点认识重点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1. 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语,自制生字卡片。

(学生)2. 制作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录音。

(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故事引入,导入新课。

(用时:5 分钟)1. 教师讲《咕咚》的故事引入本课《漏》(一只成熟的木瓜掉进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小动物们都以为是可怕的东西,四处逃窜,最后野牛帮小动物们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2. 板书课题。

3. 引导学生联想“漏”的含义。

1. 听教师讲故事,交流“咕咚”的意思。

2. 齐读课题。

3. 学生质疑问题预设:“漏”是什么意思?“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1. “漏”是什么意思?“漏”在文中指什么?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用时:13 分钟)1.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课文,并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

2. 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1. 学生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2. 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

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脊背(j鸟Q颠倒(di mdi a n)旋风(xu dnxu a n)3. 一字组多词。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7《漏》(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27《漏》(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27漏导学案设计27漏学生预学案设计内容预习字词1.将本课的生字与读音连线,再读一读。

zéi mò xuàn pózònɡjǐjiāo diān婆脊贼莫颠胶旋纵2.重点描一描,下面的生字要多注意“一撇”。

“一撇”不能多:“一撇”不能少:3.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翻山越岭走南闯北晕头转向安安稳稳上面的词语中,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意思是“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内容感知老公公和老婆婆家喂着一头______________,山上住的一只_____________想吃掉它,山下住的一个______________想偷走它。

一个下雨的晚上,老婆婆说自己什么都不怕,就怕“______________”,结果吓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资料搜集搜集关于误会的笑话或趣味故事。

阅读质疑1.例:老虎和贼以后还会再来偷驴吗?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漏◆有趣的对联故事相传有一天早上,郑板桥上茶楼喝早茶的时候,他的长衫被一个樵夫的柴担弄破了。

樵夫道歉后提出:“我出一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我就赔一件新衣裳给你。

”郑板桥想,吟诗作对是自己的长项,何惧区区一个樵夫。

于是就答应了。

樵夫出的上联是:“此木为柴山山出。

”郑板桥想好久也没有想出下联,只好认输。

直到黄昏,看见家家屋顶上炊烟缭绕,才想出了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27漏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7 漏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7 漏 (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7 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诚实、勤奋、勇敢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漏》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挖掘寓言背后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寓言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3. 精讲课文: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挖掘寓言背后的道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寓言的寓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 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适当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课题:《漏》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的寓意3.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挖掘寓言背后的道理4. 教学过程:导入、朗读课文、精讲课文、小组讨论、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六、作业设计1. 基础题: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寓言《漏》讲述了什么故事?(2)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特点?(3)寓言的寓意是什么?2. 提高题: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寓言《漏》的理解和感悟。

3. 拓展题:收集其他寓言故事,与同学分享,分析寓言背后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漏导学案设计课题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

2.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并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分角色朗读。

3.在朗读与交流中体会贼和虎的做贼心虚,了解“漏”的具体含义,并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会读会写本课生字,了解故事内容,知道“漏”究竟是什么。

体会贼和虎的做贼心虚。

课前准备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课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创设情境,质疑引趣(用时:4分钟) 1.谈话导入:你有过害怕的时候吗?最害怕什么?你害怕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做一做?2.出示贼和老虎害怕的图片,引出课文。

3.板书课题“漏”,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针对问题,结合“害怕”谈话。

2.观看贼和老虎害怕时的图片,并交流理解。

3.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漏”?老虎和贼为什么要怕“漏?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做动作等已有经验出发,来体会“害怕”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用时:16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圈画生字,巩固课前预习成果。

2.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集中识记本课生字,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认读生字。

(2)针对难读的字展开集体认读活动,共同巩固字音。

(3)引导学生展开识字方法的交流活动。

3.检查词语、句子的朗读,巩固字音及基础。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圈出来,借助识字表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轮读课文。

注意“脊”读三声;“贼、纵”是平舌音。

3.展开小组互学生字活动:(1)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学生交流: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抱”“喂”“胖”“胶”,运用对比识字的方法比较“驴”和“狼”,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识记“漏”。

4.开火车读词语,读通每一个句子。

1.认读生字是教学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运用多种方法反复读。

2.教师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人公的地位,尊重孩子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己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能力,让学生在倾听中巩固字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8分钟) 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老虎和贼的什么事?到底什么是“漏”?2.引导学生围绕“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什么事”展开交流,并尝试着概括全1.小组合作轮读课文。

2.(1)默读课文,交流:课文讲的是贼和老虎都想偷老公公老婆婆家的驴,却听老婆婆说最怕“漏”,一人一虎都以为“漏”是厉害角色,错把对方当成“漏”,被对方吓昏了的故事。

(2)交流明确:“漏”就是漏雨。

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主人、时间、地点、干什么这些要素概括文章主要的内容。

文。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中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组织学生针对容易写错的笔画进行书空练写,并针对书写难点进行交流。

3.利用课件逐一展示生字的书写,引导学生观察。

4.组织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予以个别指导。

5.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

1.逐一观察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字,注意关键笔画。

2.书写注意“贼”的右半部分,“厉”的里面是“万”,不是“力”;“喂”的右下竖提上没有撇。

3.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

4.练写生字。

5.互评,看一看哪些笔画写得好,哪些写得不够好,针对老师的建议进行修改。

1.学生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贼”的书写,最后一个“撇”不能忘记,贝字旁可以结合字义来书写。

2.学生在书写“漏”时,可以结合字义来记忆字形,雨点从屋顶上落下来就是“漏”。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3.推荐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美·乔治塞尔登)。

1.针对老师的意见想一想怎样改进。

2.运用网络等资源完成作业,遇到困难时可以请家长帮忙。

3.自主阅读。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多动口,多动脑,巩固读文基础。

利用课外资源丰富知识。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课文,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指导学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点明本课学习重点——复述。

1.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了解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点明本课的重点内容。

二、精读课文,学习复述(用时:25分钟)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故事的起因,并出示故事的起因(课后第3题第1条)。

2.出示填空训练,指导学生复述故事起因。

3.指导学生读故事的经过,结合课后习题中的图片,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的经过。

板书:讲清楚情节。

4.组织学生自己说说故事的经过,尝试复述。

(1)组织学生浏览课文,尝试复述。

(2)组织学生互评,说说同学讲得如何。

5.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复述要点:把故事讲生动。

1.默读课文第1~9自然段,讨论总结起因。

2.讲讲故事的起因,并完成填空。

3.(1)自读课文第10~18自然段,思考虎和贼之间发生的事情。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害怕的情感。

(3)结合课后习题中的图片,梳理故事经过,讲清楚情节。

4.(1)小组合作交流故事的经过,对照课后第3题总结的提纲,尝试复述,把故事讲清楚。

(2)自评互评。

5.练习把故事讲生动。

(1)小组合作,抓住重点描写老虎和贼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交流:老虎(贼)怎么说,怎么想?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1.学生在朗读中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培养,注意默读、浏览等习惯的的养成。

2.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时要抓住关键点,讲清楚故事的情节。

3.交流讨论故事的经过是本环节的重点,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并且要合理使用课后的图片和提纲,帮助学生理清楚故事经过的一波三折。

4.学生互评的时候老师要给出标准,由扶到放。

5.在讲清楚情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生动故(1)组织学生交流填写的学生活动卡内容,寻找相关句子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句子。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把故事有条理生动地讲一讲。

6.指名读第19、20自然段,引导学生交流故事的结局:(1)“漏”到底是什么?(2)引导学生互讲互评故事结局。

(2)朗读句子,读出惊慌失措、害怕的感情。

(3)小组合作,试着把故事有条理又生动地讲一讲。

6.指名朗读,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故事结局。

(1)思考,明确“漏”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漏雨。

(2)交流故事结局。

围绕结局互评互讲。

事,抓住对老虎和贼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通过讨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情感。

6.通过阅读,不难找出“漏”的“真实身份”,关键是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并且在指导中注意层层递进。

三、总结想像,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思考:漏雨不可怕,为什么虎和贼会吓成那个样子?2.引导总结,虎和贼因为做贼心虚,相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说想对虎或者贼的话。

1.思考老虎和贼害怕的原因。

2.通过想象,结合讨论,理解做贼心虚,并且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3.围绕“你想对虎和贼说些什么”进行说话。

1.在了解“漏”的真实含义以后,点出主旨,“不能做坏事,不然容易做贼心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2.学生说话时,教师要适当引导。

四、布置作业,搜集分享(用时:2分钟) 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

2.搜集有趣的故事,和同学分享。

1.回家后整合课上的分散的故事片段,通过学习的复述方法,尝试把整个故事有条理地生动地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2.从课内到课外,利用多种手段,收集有趣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时,要注意方法,要抓住重点,把故事有条理地说一说,更要抓住语言等描写,将故事有血有肉、生动饱满地复述出来。

27漏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漏时间建议10~15分钟预学熟读课文1.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2.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内容预习字词1.将本课的生字与读音连线,再读一读。

zéi mò xuàn pózònɡjǐjiāo diān婆脊贼莫颠胶旋纵2.重点描一描,下面的生字要多注意“一撇”。

“一撇”不能多:“一撇”不能少:3.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翻山越岭走南闯北晕头转向安安稳稳上面的词语中,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意思是“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内容感知老公公和老婆婆家喂着一头______________,山上住的一只_____________想吃掉它,山下住的一个______________想偷走它。

一个下雨的晚上,老婆婆说自己什么都不怕,就怕“______________”,结果吓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资料搜集搜集关于误会的笑话或趣味故事。

阅读质疑1.例:老虎和贼以后还会再来偷驴吗?2.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漏◆有趣的对联故事相传有一天早上,郑板桥上茶楼喝早茶的时候,他的长衫被一个樵夫的柴担弄破了。

樵夫道歉后提出:“我出一个上联,你若能对出下联,我就赔一件新衣裳给你。

”郑板桥想,吟诗作对是自己的长项,何惧区区一个樵夫。

于是就答应了。

樵夫出的上联是:“此木为柴山山出。

”郑板桥想好久也没有想出下联,只好认输。

直到黄昏,看见家家屋顶上炊烟缭绕,才想出了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27漏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脊.背(jíjǐ)旋.风(xuán xuàn)窃贼.(zéi zhéi)纵.身(zònɡzhònɡ)二、看拼音,写词语。

wèi mǎpànɡlǘmòfēilì hai huīlánɡpiān xīn三、选字组词。

厉历日( ) 严( ) ( )史胶校( )水( )园( )布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翻( )越( ) ②走( )闯( )③顺( )一( ) ④()( )稳稳1、和词语④结构相同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词语②一样含有一组反义词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