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与导学案
《客至》教案、导学案(共四篇)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情感。
2.理解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情感。
2.理解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示标导入题解:这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讲,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
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
“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
相“过”,即探望、相访。
二、讨论释疑(一).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机心,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
因此“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赏析“皆”字。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二).体味作者的情感。
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1.作者待客选取了哪些细节?作者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
2.待客两句传达出了哪些信息?A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
B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
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三、成果展示名句赏析:“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教案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与联系

教案
学案
导学案
内涵
教师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方案
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设计的学习方案
通过教师的“导”来引导学生先行尝试,教师再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的“导学”方案
重心
教什么,如பைடு நூலகம்教
学什么,怎样学
导什么,如何导
特点
以教师为主体,强调教师的“教”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
以学生为中心,以导促学,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强调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
教案、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与联系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单来说,教案服务于老师,学案服务于学生;
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等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知识链接
学法提示学习探究
学习过程课堂反馈
热点聚焦启发点拨
自我检测问题讨论
反思小结
课后巩固等
相互关系
导学案学案
1、导学案教学过程重心前移:
课前课中课后
2、学案导学案
3、学案是导学案的一部分,是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放大和具体化;因此,许多情况下不再单独提学案,而以“导学案”概之
教案和导学案的区别.docx

教案和导学案的区别“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和钻研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案例。
“教案”体现的是教师的意志,是为“教师的教设计的”。
它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
它主要从教师自身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以及怎样传授的角度来考虑,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
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
它是老师自备、自用,是老师工作的脚本。
没有学生的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
“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老师工作的脚本。
没有学生的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
我们把传统的“教案”改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以后,学生必须在课前自主、合作完成学案,通过完成学案了解学习目标,知道了学习方法,从而课堂学习的效率。
所以学案不会向教案那样再束之高阁,成为应付检查的资料,它成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与老师,从而也使教师的备课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而“导学案”则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开启他们的智慧,发展他们的能力,从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简言之, 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z案。
“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学设计”。
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力求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来。
它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丁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求得创新和发展。
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加以老师的的学法指导,把主动性还给了学生。
它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牛以知情权,参与权,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教案说课稿导学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实验、演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求知欲;(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2)关键技能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2)技能的运用与提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实验器材、演示文稿等;(2)教案、学案、导学案等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2)准备实验器材、笔记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1)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2)通过实验、演示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关键技能;(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4.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2)课后作业评价;(3)实验、演示评价。
2. 评价标准:(1)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2)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3)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探索、积极进取。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3)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学生反思:(1)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2)对教学过程的建议。
导学案模板:一、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导学案、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导学案、单元教案导学案一:识字刻不容缓学习目标:•能认读书本内容中出现的字。
•能初步理解书本内容。
教学内容:•学习《认字》一课。
•学习认读字:认、字、你。
教学重点:•认读字:认、字、你。
教学难点:•认读字:字。
教学准备:•教具:书本、识字卡片。
•准备好教学内容的PPT。
教学步骤:1.初步介绍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字形。
展示字卡片,让学生观察。
2.播放PPT展示《认字》一课内容,引导学生跟读。
3.教师示范认读字,学生跟读。
4.练习认读字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认字」一课的基本内容,打下了识字基础。
单元教案二:小猫的家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小猫的家的课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动物的栖息地。
•通过学习诗歌《小猫的家》,引发学生对于动物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内容:•学习《小猫的家》一课和诗歌《小猫的家》。
教学重点:•理解小猫的栖息地。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栖息地的概念。
教学准备:•教具:课本、图片、实物模型。
•PPT准备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教学步骤:1.引入本节学习的主题,用图片展示不同动物的栖息地。
2.播放PPT展示《小猫的家》一课内容,让学生跟读。
3.让学生围绕小猫的栖息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4.接着学习诗歌《小猫的家》,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其中的情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动物的栖息地有了一定的了解,激发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持续更新中……)。
高中教案:导学案

高中教案:导学案第一章:导学案介绍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导学案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3. 能够编写简单的导学案。
二、教学内容1. 导学案的定义和作用导学案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 导学案的设计原则(1) 目标明确:导学案的设计要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达到什么程度。
(2) 难易适度:导学案的设计要难易适度,既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性,但又有成就感。
(3) 引导探究:导学案的设计要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反馈评价: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反馈评价机制,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
3. 导学案的设计步骤(1) 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达到什么程度。
(2) 设计学习活动: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
(3) 编写学习指导:编写详细的学习指导,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4) 设计反馈评价:设计反馈评价机制,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导学案的作用和意义。
2. 讲解:详细讲解导学案的定义、作用、设计原则和步骤。
3. 实践:让学生分组合作,编写一个简单的导学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导学案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和步骤。
3. 学生能够编写简单的导学案。
四、教学资源1. 导学案的示例。
2. 编写导学案的相关素材。
五、教学建议1. 在讲解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和步骤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导学案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在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编写一个简单的导学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 在评价环节,可以让其他学生对展示的导学案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导学案。
导学案和教案之间的区别

导学案和教案之间的区别1500字导学案和教案是教学设计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教学过程中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虽然导学案和教案都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教学计划,但它们之间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就导学案和教案的定义、特点和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导学案即导学教案(Guided Teaching Plan)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一种教学活动设计,主要用于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究。
导学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师生共同探究、研究、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导学案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导学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导学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是多样性和灵活性。
导学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等差异进行调整和补充。
三是注重启发和引导。
导学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动性。
四是突出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导学案通过设置问题和情景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而教案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一种教学计划,主要用于指导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实施。
教案着重规范教学过程,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案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规范教学环节和评价学习效果。
教案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案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是规范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教案要规范教学过程,明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指导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和运用教学资源。
三是具体化教学环节和教学进度。
教案要具体化教学环节和教学进度,确定教学任务和教学步骤。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内容介绍
导学案实施的高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导学案实施的基础 目标是促进学生高效的掌握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在导学案学设计
参考资料:学路引领
学路引领是新课堂倡导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与旧课堂相比教学设计包含导案和学案两部分,充 分调动了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 操作性的程序。 导学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从教师备课的角度 来看,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存在的问题等环节。 3、目的不同 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 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导学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 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内容介绍
1、定义不同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 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 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学习教练肖刚定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 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2、内容不同 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参考资料:教案学案一体化
教学案一体化是指教师将详细教案简约为学生学案,通过教案学案的有机统一和师生的共同探讨, 完成设定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教学的教学活动程序的一种课时计划。教学案一体化可全方位地强 化师生间的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与教学设计》
每以为上过讲台的教师都明白教案的重要性可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教学设计了。
由于教案是以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而课堂教学也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层次所以二者既有共同的地方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范畴上的不同
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形成发展于20 世纪60 年代。
它包括宏观设计和微观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再现性和操作性。
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设计的范畴。
二、对应层次不同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系统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
从整体上教学设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层次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以产品为中心的
设计。
鉴于我国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而且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层次关系是不完全对等的。
三、指导思想不同
教案是“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
教案的编写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封闭式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常导致的后果是便于学生的知识增长而不利于他们的能力培养。
教学设计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视学生的学怎样使学生学得更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所以对学习者进行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步骤体现了现代教学理论的鲜明性。
它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辨正统一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现有媒体的设计和充分利用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不少教师围绕媒体而展开课堂教学的设计活动。
教学设计也非常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因而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制定教学目标和实施评价在教学系统中分别具有前瞻和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信息传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元素的含义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
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分析使用及教学评价等七个元素。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下面我们对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对应元素进行分析。
1目的与目标
教案中称之为教学目的多来源于教学大纲的要求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不便于对教师进行客观评价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可由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制定并要求用可操作的行为词进行描述在认知领域一般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
2重难点分析与教学内容分析
教案中的重难点分析主要由教学大纲指出是教师上课讲解的主要内容和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习者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分析得到的重点和难点常常是媒体设计所针对的对象。
3教具的使用与媒体设计
教案中的教具使用比较简单多为模型、挂图等公开发行的教具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媒体的选用和使用而且注意使用时的最佳作用和最佳时机有较理想的
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
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评价体现的不明显教学设计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不难看出教案作为经验科学的产物仍需进一步理论化特别是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媒体的日渐介入对教案的编写工作有巨大的冲击力教学设计虽然有了自己的理论框架但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充实和完善。
由于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明显区别。
而且二者都要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发展很可能在不久的教育实践中二者会走上相互融合的道路。
完全有理由相信拥有现代教学设计思想的教案会有着更加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认识到两者的区别.决不能将教案与教学设计的概念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