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导学案和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精品教案《二十四节气》7篇

幼儿园精品教案《二十四节气》7篇

幼儿园精品教案《二十四节气》7篇幼儿园教案《二十四节气》(篇1)一、活动主题:二十四节气——小暑二、活动目的:1.知道二十四节气——小暑,这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第十一个,夏天的第五个节气。

表示天气开始炎热,有的地方进入雷雨最多的时节。

2.了解小暑的简单知识及习俗,丰富孩子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感受力。

3.积极参与小暑相关的活动。

三、活动时间:20__年7月6日前后四、活动地点:家庭、户外五、活动参与人员:老师、小朋友、家长。

六、活动流程:(一)集体活动:1.搜集小暑知识图片,拍和小暑有关的活动照片(布置班级主题墙)。

2.有关小暑古诗诵读《玉溪小暑却宜人》[宋]晁补之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二)特色活动:1.阅读活动:有关小暑的绘本小故事等。

2音乐表演活动:打击乐《大雨小雨》、《小荷花》。

3.美术活动:以绘画、图文等形式记录天气情况,感受小暑节气前后的气候特征。

4.手工活动:粘贴画(泥工)冰激凌、荷花、西瓜、饺子等5.科学探索活动:寻找蛐蛐、天牛。

6.亲子制作、品尝活动:吃鳝鱼、吃藕、食新、吃荷花、水果捞、吃饺子等。

7.亲子户外活动:感受徐州特色—伏羊节,晒书、晒衣服,捉蛐蛐。

幼儿园教案《二十四节气》(篇2)教学目标1.了解小暑的由来,收集小暑有关的诗句、习俗等。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受小暑所包含的文化含义。

3.激发学生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小暑有关的诗歌、习俗。

教学难点: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准备PPT教学环节问题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是什么吗?生:小暑!师:没错,就是小暑,看来大家都有认真的预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二十四节气中小暑。

(板书:小暑)课堂新授师:小暑即为“小热”,意思是此时虽然已经能够感受到天气的炎热,但是并未达到一年内最热,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开始。

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版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版

二十四节气(教案)通用版一.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能够掌握每个节气的含义和相关习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理解季节变化的能力,并能够通过相关活动和作品表达对节气的认知。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特点和相关习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和作品表达的能力,理解和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三. 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 教材准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材料,如《二十四节气知多少》。

四.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张描绘二十四节气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节气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节气的了解。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教材,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特点。

2. 根据节气的特点,介绍每个节气的含义和相关的习俗。

Step 3 活动设计(30分钟)1. 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六个节气。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节气,用图片、手工制作、小品等形式表达该节气的意义和习俗。

3.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组员进行点评和讨论。

Step 4 总结(10分钟)1. 简要总结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和含义。

2. 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对某个节气的体验和感受。

Step 5 拓展阅读(5分钟)1. 分发《二十四节气知多少》等相关材料,鼓励学生继续了解和研究二十四节气。

2. 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节气和传统文化。

五. 课堂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了解每个节气的含义和相关习俗。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表达节气的能力,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六. 课后作业1. 完成《二十四节气知多少》中的相关问题。

2. 带回家中,与家人一起体验和感受四个季节的变化,并拍照记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

《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7篇中国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夏天的气温、天气、动植物的生活、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变化。

2、有细致地观察与比较能力,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夏季用品进行分类。

3、知道夏季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并体验夏天给人们特有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夏天调查表:请幼儿画出自己找到的夏天。

2、请幼儿收集各种夏天使用的物品或图片。

3、请幼儿连续做一个月的气温观察记录,并画出曲线图。

4、幼儿用书:《夏天的秘密》、《夏季的星空》。

活动过程:1、幼儿寻找夏天的变化。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请你出去找一找,看看哪里能找到夏天?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引导幼儿从周围环境的变化来发现夏天的特点。

教师:请你说说你是怎么发夏天到了的?你还知道夏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喜欢夏天嘛?说说理由。

2、展示幼儿收集的夏季用品,学习分类的方法。

教师:我们夏季都会用到一些什么特别的东西呢?请幼儿介绍并展示幼儿收集的物品。

教师:夏季有这么多特别的东西,我们将它们这样分类呢?3、结合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看气象记录,讨论夏季应该注意的事项。

教师:这是小朋友做的气象记录,你发现最近的气温又什么变化?教师:气温越来越高,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教师提醒幼儿应该注意防暑降温,多喝水,少在室外活动,少吃冷饮,注意饮食卫生等。

幼儿园小朋友多有的吃有的喝还有的玩呢!(记者张伟)-年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日,夏至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开始,也是白昼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的一天,从夏至开始,白昼时间逐渐变短,夜晚时间变长。

夏至即将来临,为了让幼儿感受夏至,了解夏至的风俗习惯,6月18日,惠济区古荥幼儿园开展“夏天的味道”节气系列主题活动。

夏至时节,瓜熟蒂落,幼儿园准备了创意水果拼盘、臊子酸汤面和绿豆汤,和小朋友一起品尝美味的食物吧!结合“夏至”的节气特征,各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运用生动形象的课件、视频动画,让幼儿了解到“什么是夏至”“夏至吃什么”“夏至人们做什么”等风俗习惯,进一步认识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024年二十四节气教案5篇

2024年二十四节气教案5篇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准备工作:
两张挂图,一个西瓜。
活动流程:
一、进口
户外活动,感受夏天。
指令:“小朋友,夏天到了。我们站在院子里。你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夏季天气的特点:非常热)
二、拓展
1、室外观察,寻找夏季植物的特征。
说明:“孩子感觉很热。我们去看看夏天的小花小草大树是什么样的!”
(1)让幼儿观察各种植物,并谈论他们的发现。(比如大树的叶子很多,有的叶子被太阳晒干了,草和花也被晒干了等等。)
冬至,吃水饺。我国北方冬至这天,有吃饺子的习俗,色鲜味美、满口生津、老少皆宜。相传“医圣”张仲景,将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用面皮包裹成耳朵样子,制作成“驱寒矫耳汤”给乡亲,吃后冻烂的耳朵就会变好,固有 “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3.画九
所谓的画九,是指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2)展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仔细观察,说出这些雪花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结合视频《雪花是如何形成的》,向幼儿讲解雪花的分子组成及形成过程。
3、科学小实验《制作雪花》(25分钟)
所需材料:吸水树脂,色素,清水,一次性水杯
活动过程:
(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2)教师简单讲解实验原理:吸水树脂有非常强的吸水性,吸水后会膨胀成水凝胶,像雪花一样。
一、小雪花飘来了1.冬天来了,北风呼呼的吹,吹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
2.教师手捧雪花,吹起来,模仿雪花在风中飘落的`情景。
3.一片片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它是怎么从天空中飘下来的?你能用动作表演吗?(请个别幼儿表演)4.雪花飘到树枝上、飘到房顶上、飘到草地上、飘到窗户上。它敲着窗户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沙沙沙沙沙)二、1.小雪花从哪里飘下来?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

《二十四节气》教案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2.学习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3.认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4.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2.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2.了解二十四节气的详细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二十四节气的海报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

(二)正文1.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二十四节气的基本概念和由来,即我国古代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地球公转而制定的一套时间法则,分为冬至、大寒、立春、雨水等二十四个节点。

2. 二十四节气名称和日期展示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表格,帮助学生记忆,并进行口头默写练习。

3. 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介绍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和立春、清明和谷雨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4. 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讲解二十四节气在农事、气象、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如农民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进行农事活动,气象学家利用二十四节气预测天气等。

(三)巩固练习1. 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挑选一个节气,进行相关资料搜集和展示,包括该节气的特点、气候变化、习俗等。

2. 制作手工:学生根据所选的节气制作季节花环或相关手工作品,并进行展示。

(四)拓展延伸组织学生阅读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诗词、故事或小说,了解二十四节气在文学作品中的描写与表现。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和由来,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日期,了解了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并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和作用。

六、课后作业1.整理二十四节气的笔记;2.观察当天的天气,判断所处的节气。

备注:教案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并适当引入教学资源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范文汇总三篇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范文汇总三篇

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范文汇总三篇【篇一】小学综合实践《认识二十四节气》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认识二十四节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个节气名称。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划分依据。

并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常识。

3.探索节气含义及民间谚语等文化内涵。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给子孙后代带来的无尽财富,引导学生感悟“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各个节气的含义及民间谚语等文化内涵。

难点: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准备日历、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一看到《认识二十四节气》,你想到了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节气?你能说出几个你所熟悉的节气?由课题引入《节气歌》,大家齐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是干什么用的?与什么有关?让我们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吧!板书:认识二十四节气。

走入课堂(一)解惑二十四节气1. 观察日历,说出你的发现。

上半年逢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节气的划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365 天分成 24 段,分列在 12 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气候、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每月分为 2 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

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节气的由来中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农业社会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件大事,因此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根据对天气和季节变化的长期观察,总结出一套规律方法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二)走进二十四节气。

1.把班级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是春季组、夏季组、秋季组和冬季组。

每个大组又以四人一小组讨论课前搜集的表格资料:每个季节有哪些节气,每个节气的时间和含义是什么。

讨论完之后,各季节组的代表汇报交流。

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

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

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一份精心设计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优秀教案的详细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控教学进度和节奏,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24节气的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24节气的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了解简单的大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2、理解大雪儿歌的含义,并大胆尝试复述。

3、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二、活动准备1、ppt故事《二十四节气图画故事|第二十节大雪》或图片+老师讲故事的形式。

2、儿歌大雪到,大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带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3、节节虫身体中间留出空白可添画的部分三、活动过程1、故事图片(节节虫、吉鸟、大尾鱼)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大雪的节气特点。

(1)大雪的天气是怎样的?(2)大地、树木都有些怎样的风景?(3)在天冷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抵抗严寒?小结:在二十四节气中,大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

小雪过后,要要添加厚实冬衣保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3、添画节节虫: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数物对应的内容。

4、健康领域还可以延伸,给树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大雪后的食物(腌腊肉、吃糍粑的风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鲫鱼等良好饮食习惯)。

四、活动延伸24节气的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了解大雪节气后,南北方气候的变化。

2、了解各地相应的习俗(给树木保温、腌腊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树木保温的方法。

4、体验串山楂,提高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1、用草秸包裹树木的图片、腌制腊肉、制作糍粑的过程图、草秸草绳(或薄膜纸、绳子)山楂、木签。

2、谚语:节到大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瑞雪兆丰年;大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

三、活动过程1、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大雪节气时各地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

二十四节气(教案)(精选)二十四节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中国传统节气的名称、时间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难点:节气的特点及相应的活动和习俗。

2. 重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及其对应的自然现象。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引入节气的概念:请学生回忆一年之中有哪些重要的节日,引导他们思考时间和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2. 呈现图片:展示一张中国传统节气的图片,由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节气的特点。

3. 激发兴趣:向学生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让他们对其中一两个感兴趣的节气提出问题,如:“清明节和中秋节分别是哪个节气?”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等。

【探究】1. 学习节气名称:以“立春”为例,向学生介绍立春的意义和日期,利用PPT播放相关节气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节气名称的来源。

2. 观察自然变化:选择一个当季的节气,如“谷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或室内观察,让他们记录和描述当时的自然现象,如温度变化、植物生长状态等。

3. 分享与总结:请几位学生向全班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并通过讨论的方式总结出每个节气的特点及相应的活动和习俗。

【拓展】1. 扩展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互联网查询了解更多的节气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 节气手抄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节气制作一份手抄报,包括节气名称、时间、特点和相应的习俗等内容。

3. 传统节气游戏:分组进行游戏,给每个小组一个节气名称,让他们设计相应的游戏或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巩固】1. 反思与讨论: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让他们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二十四节气,以及学习二十四节气对我们有哪些帮助。

2. 作品展示:邀请学生展示手抄报,并就展示的内容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导学案
课题:二十四节气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2.熟记二十四节气歌;
3.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能力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并能运用于农业生产。

德育目标:培养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的精神
二十四节气教案
教学课题:二十四节气
知识目标:1.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
2.熟记二十四节气歌;
3.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能力目标: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并能运用于农业生产。

情感目标:培养以人为本、爱岗敬业的精神。

教学重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农业意义。

教学难点: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自主学习法、交流展示法、评价法、拓展延伸法
教学环节和内容:
一、创设情境,教师导入课题: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了无以数计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四大发明,万里长城,都江堰,京剧,书法,水墨画等等等等。

今天,我们学习的“二十四节气”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上古时代已订立,到汉代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

但是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由于2000年来,中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所以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学生自主研习
1.二十四节气是怎样划分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0度,时间约365天,将地球公转一周均分为24份,每一份间隔15度定一位置,并给一节气名称,全年共分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为15度,时间约为15天。

2.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分别对应的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三、合作探究
1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农业意义
立春: 2月4日前后,谓春季开始。

雨水:2月18日—20日,气温开始回升,雨量增加。

惊蛰:3月5日(6日),开始打雷,土地解冻,蛰伏的昆虫被惊醒,开始活动。

春分: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气候温和晴朗,草木开始繁茂生长。

谷雨:4月20日前后,春播开始,降雨增加,雨生百谷。

立夏:5月5日或6日“立夏”。

夏季开始。

小满:5月20日或21日交“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6月6日前后,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夏播作物播种。

夏至:6月22日前后,夏季热天来临,白昼最长,夜晚最短。

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炎热季节开始。

大暑: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立秋:8月7日或8日,秋季开始。

处暑:8月23日或24日,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9月8日前后,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上,昼夜等长。

寒露:10月8日前后。

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10月23日前后,气候渐冷,开始见霜。

立冬:每年11月7日前后。

冬季开始。

小雪:11月22日前后,开始降雪,但雪量小,次数不多。

大雪:12月7日前后。

降雪较多,地面积雪。

冬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寒冷的冬季来临,白昼最短,夜晚最长。

小寒: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2二十四节气的类型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

因此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
表示农历四季的开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表示昼夜长短的更换: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象征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反映降水的:雨水、谷雨、小雪、大雪。

既反映降水又反映温度:白露、寒露、霜降。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四、团队协作,学以致用
以下是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农谚谚语,请说出其含义或农业意义
(1)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2)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

(3)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4)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5)芒种不种,过后落空。

(6)夏至无雨,囤里无米。

(7)夏至进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浇园。

(8)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9)立秋雨淋淋,来年好收成。

(10)白露天气晴,谷子如白银。

五、课堂检测:
1.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2.指出下列节气的含义或农业意义:立春、夏至、大暑、谷雨、霜降、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六、课后实践,拓展延伸
收集当地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农谚谚语,并分析其含义或农业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