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修建的原因不包括是()A.南部地形平坦B.南部气温相对北部而言要高C.南部城市、人口相对北部更多D.南部有丰富的矿产2、濒临亚洲的大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C.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D.印度洋、北冰洋、大西洋3、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A.亚洲B.北美洲C.南极洲D.大洋洲4、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气候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5、北回归线通过的中国省级行政区域有:()A.台湾、广东、海南、云南B.台湾、福建、广东、广西C.云南、广西、广东、台湾D.云南、广西、广东、福建6、旅游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被人们称为()A.综合服务业 B.信息服务业 C.无烟工业 D.无地农业7、下列地区与其住房、风俗习惯不相符的是()A.黄土高原一窑洞一主食大米 B.内蒙古草原一蒙古包一赛马C.西双版纳一竹楼一泼水节 D.洞庭湖一陡顶砖瓦房一赛龙舟8、西亚地区处在印度洋和大西洋的重要国际航线上,沟通这两大洋的咽喉是( )A.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C.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D.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9、山西太原的降水类型属于()A.夏雨型B.雨型C.冬雨型D.无雨型10、有比例尺①1:100000②1:10000,③1:1000图幅相同的三幅地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图比例尺最大 B.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C.③图表示范围最大 D.若其中一幅是校园平面图,最适用的是③图11、日本人20岁时,要举行“成人节”仪式,这时她们会穿上心爱的A.唐装B.西装C.和服D.牛仔服12、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A.美国B.加拿大C.巴西D.俄罗斯13、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A.三洲五海之地B.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C.“十字路口”的位置D.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之间14、俄罗斯的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A.东欧平原B.西西伯利亚平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15、世界上信仰宗教人数最多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佛教D.道教1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干旱为突出特征的是()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17、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青海省18、下图四地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A.B.C.D.19、西安、武汉、长沙等城市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落户,此举对城市发展的益处不包括()A.提高城市科技创新力B.提升城市人口素质C.加快城市人口老龄化D.拉动城市消费增长20、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本质的区别是()A.建筑样式B.生产活动C.降水多少D.交通方式2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称之为()A.南南合作B.南北交流C.南北对话D.南北之差22、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水乡泽国﹣﹣﹣华北平原 B.千沟万壑﹣﹣﹣黄土高原C.山青水碧﹣﹣﹣内蒙古高原 D.林海雪原﹣﹣﹣柴达木盆地23、本初子午线是指()A.0°纬线B.0°经线C.180°经线D.20°W经线24、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25、亚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其对河流的流向影响为( )A.自西向东流入海洋B.自北向南流入海洋C.自东向西流入海洋D.呈放射状流入海洋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1、读“亚洲的范围图”,回答下列各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乡村聚落景观中,常见的民居建筑是()A.竹楼B.蒙古包C.高架屋D.茅草房2、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是()A.南、北美洲 B.亚洲、欧洲 C.亚洲、大洋州 D.南极州3、在地球仪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4、南亚最大、人口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是()A.印度B.巴基斯坦C.孟加拉国D.尼泊尔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A.东南、西南、西北B.东北、西南、东南C.东北、西南、西北D.东北、东南、西北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
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A.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大量垦荒,增加耕地面积7、下列说法指气候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昆明四季如春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风和日丽8、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9、某一区域的图幅大小不同,则( )A.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大B.图幅越大,比例尺越小C.图幅越小,比例尺越大D.图幅大小与比例尺大小无关10、被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的是()。
A.麦加城B.耶路撒冷C.麦地那D.大马士革11、下列城市是国家首都又位于湄公河沿岸的是()A.河内、吉隆坡 B.曼谷、金边 C.万象、金边 D.內比都、河内12、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A.加尔各答B.新德里C.班加罗尔D.孟买13、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14、中纬度是指()A.0°~30° B.23.5°~66.5°C.30°~60° D.60°~90°15、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分别是()A.企鹅、鲸 B.企鹅、磷虾 C.磷虾、北极熊 D.企鹅、北极熊16、“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形状是()A. 正球体B. 不规则球体C. 椭球体D. 圆柱体2.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B. 地球五带划分C. 昼夜更替D. 季节变化3.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地球五带划分C. 地球自转D. 季节变化4.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地球五带划分C. 地球自转D. 季节变化5.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地球五带划分C. 地球自转D. 季节变化6.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地球五带划分C. 地球自转D. 季节变化7.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地球五带划分C. 地球自转D. 季节变化8.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地球五带划分C. 地球自转D. 季节变化9.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地球五带划分C. 地球自转D. 季节变化10.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是()A. 昼夜更替B. 地球五带划分C. 地球自转D. 季节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
2.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__。
3. 地球五带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_。
4.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__________,最短的纬线是__________。
5. 地球上最长的经线是__________,最短的经线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完整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 每题2分, 共50分)1.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 B. C. D.2.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 正确的一组是()A. 水乡泽国﹣﹣﹣华北平原B. 千沟万壑﹣﹣﹣黄土高原C. 山青水碧﹣﹣﹣内蒙古高原D. 林海雪原﹣﹣﹣柴达木盆地3.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叙述, 错误的是()A. 住房、食物、烧柴等需要增加B. 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善会变得困难C. 会带来大量劳动力, 有利于发展经济D.会破坏耕地、森林、草原, 使环境恶化4.被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的是()。
A. 麦加城B. 耶路撒冷C. 麦地那D. 大马士革5.图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五带划分D. 季节变化6.下列农产品中,美国需要从巴西大量进口的是()A. 咖啡豆B. 苹果C. 玉米D. 大豆A.7、下列有关亚洲气候特点的描述, 错误的是()气候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显著C. 海洋性特征显著D. 大陆性气候广泛8、如图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A. 野外露营B. 减少外出C. 室外踢球D. 出海捕鱼9、地球上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10、某一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则该地是()A. 20ºN 120ºEB. 40ºN 165ºEC. 30ºN 90ºED. 50ºN 15ºW11.下列语句中, 描述北方地区的是()A. 旱地麦浪泛金黄, 大地笼罩青纱帐B.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C.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D.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12、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和南亚1、7月风向图, 结合两图分析可以看出()A. 盛行东北季风时降水多B. 盛行西南季风时降水多C. 水热丰富无洪涝灾害D. 地形对降水没有影响13.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利于农业生产, 但季风活动不稳定, 容易发生害灾()。
初一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5套)

初一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5套)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备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校区: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面世界海陆分布地图,完成1~10题:1.世界海陆比例是A.各占1/2.B.2/3陆地。
C.1/4海洋。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关于地球上大洲、大洋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A.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面积最小。
B.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它的面积近于其他三大洋面积的总和C.四大洋是彼此相通的水体,七大洲是彼此不相连的陆地。
D.赤道穿过的大洲自东向西依次有亚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3.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与跨纬度最多的大洲组合是A.亚洲,非洲。
B.北美洲,亚洲。
C.南极洲;亚洲。
D.南美洲;欧洲4.关于世界各洲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美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麦哲伦海峡。
B.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C.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土耳其海峡。
D.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5.南极洲附近的三大洋,按地球自转方向排列正确的是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XXX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6.从图中容易判断,陆地主要集中在A.东半球、南半球。
B.北半球、东半球。
C.南半球、西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7.位于四个大洲之间的大洋是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8.全部位于北半球且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9.能正确表达图中a地的气温曲线图是ABCD10.近年,XXX不断增长,我国货轮从上海出发,沿最近路线到达在大西洋西岸的美国,将通过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德雷克海峡读下列材料及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完成11~15题:材料一:红海迅速向两侧扩展,这个地方曾在三周时间内,发生了160次地震。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亚洲地势的特点是()A.西部高、东部低B.东部高、西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高2、东南亚一直是热点旅游地区,其中佛教标志性建筑吴哥窟在()A.马来西亚B.新加坡C.越南D.柬埔寨3、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B.地跨寒、温、热三带,北回归线穿过南部C.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D.东西跨经度广,产生了时间上的差异4、亚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其对河流的流向影响为( )A.自西向东流入海洋B.自北向南流入海洋C.自东向西流入海洋D.呈放射状流入海洋5、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是()A.巴西 B.泰国 C.印度尼西亚 D.马来西亚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A.贝加尔湖 B.里海 C.苏必利尔湖 D.密歇根湖7、下列对澳大利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属于南半球的国家B.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C.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D.是一个坐在矿车上的国家8、关于马六甲海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B.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C.是东亚一些国家的重要“海上生命线”D.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重要通道9、影响亚洲大河流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A.气候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10、某一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则该地是()A.20ºN 120ºE B.40ºN 165ºE C.30ºN 90ºE D.50ºN 15ºW 11、下列农产品中,美国需要从巴西大量进口的是()A.咖啡豆B.苹果C.玉米D.大豆12、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13、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是()A.南、北美洲 B.亚洲、欧洲 C.亚洲、大洋州 D.南极州14、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在我国称澜沧江的河流是()A.湄公河 B.湄南河 C.红河 D.伊洛瓦底江15、“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的是()A.该地气温年较差大B.该地气温月较差大C.该地气温日较差大D.该地气温年际变化大16、下列不属于海陆变迁的原因的是()A.地壳的变动 B.海平而的升降 C.地球公转 D.人类活动17、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B.千沟万壑,地表破碎C.高山环抱,沙漠广布D.雪山连绵,冰川高悬18、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A.湿度、风力B.气温、降水C.气压、风力D.风力、降水19、下列措施不利于改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状况的是()A.修筑梯田B.退耕还林C.植树种草D.修路采矿20、“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平均半径约为()千米。
A. 6378B. 6371C. 6370D. 63722.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面积比例大约是()。
A. 7:3B. 3:7C. 2:8D. 1:93.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4.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 一天B. 一月C. 一年D. 一周5.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自转D. 地球公转6.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
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自转D. 地球公转7. 我国位于地球的()半球。
A. 北半球B. 南半球C. 东半球D. 西半球8. 我国领土的最北端位于()。
A. 黑龙江省漠河县B.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C. 新疆帕米尔高原D. 珠穆朗玛峰9. 我国领土的最南端位于()。
A. 海南省三沙市B. 海南省南沙群岛C. 海南省西沙群岛D. 海南省中沙群岛10. 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位于()。
A. 黑龙江省漠河县B.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C. 新疆帕米尔高原D. 珠穆朗玛峰11. 我国领土的最西端位于()。
A. 黑龙江省漠河县B.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C. 新疆帕米尔高原D. 珠穆朗玛峰12. 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包括()。
A. 黑龙江省漠河县B.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C. 新疆帕米尔高原D. 珠穆朗玛峰13. 我国位于亚洲的()部。
A. 东部B. 西部C. 南部D. 北部14. 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A. 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C. 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D.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15. 我国陆上邻国共有()个。
A. 14B. 15C. 16D. 1716. 我国陆上邻国包括()。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关于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阿拉伯半岛属于亚欧板块 B.台湾岛属于太平洋板块C.红海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D.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2、“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
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A.天山 B.阿尔卑斯山 C.青藏高原 D.珠穆朗玛峰3、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4、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和其最负盛名的球类运动分别是()A.阿根廷足球B.美国篮球C.加拿大冰球D.巴西足球5、世界上人种分布最复杂的大洲是()A.北美洲B.欧洲C.大洋洲D.南美洲6、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D.华北平原7、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A.跨流域调水B.防治水污染C.兴修水库D.节约用水8、亚洲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A.热带B.北寒带C.南温带D.北温带9、图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五带划分D.季节变化10、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多瑙河B.莱茵河C.塞纳河D.伏尔加河11、“早穿皮袄午穿纱”反映的是()A.该地气温年较差大B.该地气温月较差大C.该地气温日较差大D.该地气温年际变化大12、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水乡泽国﹣﹣﹣华北平原 B.千沟万壑﹣﹣﹣黄土高原C.山青水碧﹣﹣﹣内蒙古高原 D.林海雪原﹣﹣﹣柴达木盆地1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
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A.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大量垦荒,增加耕地面积14、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强弱B.寒潮影响C.地形的影响D.河流众多15、甲地位于东经52°、北纬47°,乙地位于西经152°、南纬74°,甲地位于乙地的()A.西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东南方16、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东北林区伐木种粮B.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C.云贵高原陡坡开荒D.西北牧区退耕种草17、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的影响B.地形复杂多样的影响C.海陆位置的影响D.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18、北回归线通过的中国省级行政区域有:()A.台湾、广东、海南、云南B.台湾、福建、广东、广西C.云南、广西、广东、台湾D.云南、广西、广东、福建19、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下面是对“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明,其中不正确的是()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一个大洲B.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C.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D.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大洲20、东南亚与中国陆界相邻国家的首都分别是()A.内比都、曼谷、万象B.河内、金边、曼谷C.河内、万象、内比都D.万象、金边、河内21、下列国家或地区中,不是日本主要海外投资对象的是()A.东南亚 B.美国 C.东亚 D.澳大利亚22、我国少数民族与传统节日或民俗搭配正确的是()A.彝族的长鼓舞B.苗族的摔跤C.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D.壮族的泼水节23、东南亚中南半岛上的地形特点()A.中部较为低下,四周高B.地形以山地为主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D.南部较低,北部较高2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25、台湾海峡属于下列哪个海域(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1、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A.节约用水B.南水北调C.兴建水库D.跨流域调水2.鲁菜、川菜、湘菜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应分别是()A.山东省、广东省、湖南省B.山东省、四川省、湖北省C.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D.山东省、四川省、湖南省3.关于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油菜②水稻③冬小麦④甜菜B.①水稻②甜菜③油菜④冬小麦C.①甜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D.①冬小麦②水稻③甜菜④油菜4.有一位外商想在我国投资发展毛纺织工业,仅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下列地点最适宜建厂的是()A.杭州B.郑州C.乌鲁木齐D.沈阳5.创建美丽中国,必须着力推行低碳发展。
下列做法与创建美丽中国观念不符的是A.家庭垃圾实行分类处理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C.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D.关闭电源后,不忘拔掉用电器插头6.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A.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兼备。
B.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西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7.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8.图中,下列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A.甲﹣﹣陇海线B.乙﹣﹣京九线C.丙﹣﹣京广线D.丁﹣﹣京沪线9.我国陆地面积与以下哪个大洲的而积差不多大A.欧洲B.大洋洲C.南极洲D.南美洲10.下列重要经线、纬线中,穿过我国的是( )A.赤道B.本初子午线C.北回归线D.北极圈11.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中,能表示北京气候类型的是A.B.C.D.12.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13.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A.宜昌、湖口B.河口、旧孟津C.宜昌、河口D.旧孟津、湖口14.利用手机下单,随时租借、随时归还的“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的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
关于这种绿色出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低碳出行,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B.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C.为居民提供一种新的出行方式D.侵占城市大量交通主干道15.关于我国经济各部门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A.铁路网东部稀疏,西部密集B.农业分布东部以畜牧业为主,西部以种植业为主C.东部沿海工业中心少,西北内陆工业中心多D.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16.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领土最南端是()A.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C.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2、“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是撒满了阳光”,此话说明()A.我国陆上疆界长,邻国数量众多B.我国海上疆界长,领海范围相当广大C.我国领土东西跨度大,东西端时间差异大D.我国领导南北跨度大,南北部季节差异大1、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A.热带B.寒带C.北温带D.南温带17.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和华北B.东北和西北C.华北和西北D.西南和西北18.由天津运抵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水路运输D.高速公路运输19.读图,我国某地区人口统计图,从1990年到2020年间人口数量的变化是()①总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②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较快③幼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④壮年人口数量逐年下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0.下列地势变化示意图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A.B.C.D.2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B.非季风区的盆地边缘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22.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
A.人口稠密,矿产资源丰富B.有稳定的工业原料来源和销售区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全面D.气候条件适宜,环境优美2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少数民族名称描述正确的是( )A.①维吾尔族B.②朝鲜族C.③壮族D.④藏族2、图中各族同胞的说法,与实际相符的是()A.①我们住竹楼,过泼水节B.②我们喜欢跳孔雀舞C.③我们喜欢跳跷跷板D.④我们住窑洞,唱信天游24.读下图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B.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C.东、中、西部地区工业中心分布均匀D.中部地区工业中心稠密2、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③是()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辽中南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25.读黄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水能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地均位于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两地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C.甲地水量较小,水能资源缺乏;乙地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D.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过渡地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黄河流经的省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青、甘B.宁、内蒙古C.晋、陕D.豫、鲁26.读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候凉爽,且免受洪水威胁B.降水较多,取水方便C.靠近梯田,生产方便D.免受战乱和盗贼侵扰2、该地梯田A.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B.位于山地的北坡C.主要种植水稻D.机械化生产方便27.下图为“地区域乡人口比例及人口增长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0年到1980年该地区总人口增长了约()A.500万B.1000万C.1500万D.2000万2、从图中可以得出()A.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该地区从业人员以工业为主C.该地区乡村人口不断减少D.该地区仍以农牧业生产为主28.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下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B.②是我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C.③省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D.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2、图中四省省会城市的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29.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
据此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A.煤炭资源B.石油资源C.土地资源D.森林资源2、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3、图中①山脉的走向为()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4、山脉③北侧的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A.四川盆地B.塔里木盆地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30.读图,当暴雨发生时,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A.甲地区B.乙地区C.丙地区D.丁地区二、解答题31.读漫画“所剩无几”,完成下列各题。
(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________问题。
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________亿,人口的快速增长,给________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2)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
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应该与________相协调,与________相适应。
32.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 山脉,它注入______海。
(2)长江的(上游或中游或下游)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建有全国最大的水电站,并把多余的电能输往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黄河的①②③河段中,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______ 。
(4)黄河上、中游的分界是图中的城市______;长江上、中游的分界是图中的城市______。
(5)黄河中游流经______(地形区),大量泥沙汇入。
进入下游地区,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______”。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地区宜大力,减少水土流失。
3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_____)①石油②水资源③土地资源④太阳能⑤天然气⑥小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_______。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类型中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__,②类型所在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我们所在地区水土配合不佳,缺水现象非常严重。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
______34.读下列图甲、图乙,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区和山脉名称:B_____盆地,E______平原。
(2)读图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地形以______为主;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
(3)图甲中A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气候,A地与E地纬度大致相同,但气温差异大,主要是_______(“纬度”、“海陆”和“地形”)因素造成的。
(4)C地的温度带为______。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云霄县背山面海,种植枇杷的条件优越,枇杷产量大、品质好,2001 年获“中国枇杷之乡” 的美誉。
云霄枇杷树根系浅,枝繁叶茂,性喜温暖,花期在 11~12 月,冬季低温会影响其开花结果;果实在转熟期,表面易被强日照灼伤;枇杷果皮薄嫩,果肉柔软多汁,不易储存,鲜果上市期短。
材料二下图示意云霄县位置范围。
(1)福建省位于我国五个温度带中的,干湿地区中的地区,行政中心是。
(2)风害是影响云霄县枇杷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该县夏秋季节枇杷树容易遭受(特殊天气)风害的影响。
(3)云霄县是我国枇杷越冬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分析该县枇杷越冬条件好的原因。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降水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可以通过修建水库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在丰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达到调节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的目的,故选C。
2.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鲁是山东省的简称、川是四川省的简称、湘是湖南省的简称,鲁菜、川菜、湘菜都是中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山东省、四川省、湖南省;故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