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实验(一)植物细胞与细胞后含物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实验

药用植物学实验

洋葱表皮细胞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1、淀粉粒
取马铃薯块茎,用刀片刮取少许“白浆”,置 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先在低倍镜下观 察淀粉粒,再换用高倍镜观察,观察其脐点 和层纹,分辨出单粒、复粒和半复粒。然后 再观察半夏粉末,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稀碘 液,观察有何颜色变化。
脐点 层纹
(二)绘马铃薯、半夏块茎中淀粉粒的构造 和类型图,注明各部位名称。
(三)绘各种草酸钙结晶的形态图。
五、思考题(任选其一)
(一)制作显微标本装片时,怎样才能 防止气泡发生?
(二)为什么在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结 晶时需要透化?
(三)如何区分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 晶?
实验二 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机械组织
三、内容与方法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从洋葱鳞茎上剥下一片肉质鳞叶,用镊子由其 内表面撕下一块透明的内表皮,切取小块, 置于载玻片上预先加好的水滴中,用镊子将 其展平,然后将盖玻片沿水滴一侧慢慢盖下, 防止产生气泡,用吸水纸沿盖玻片一侧吸掉 多余的水。
2、观察植物细胞的构造
(四)绘石榴皮的石细胞图,白藓皮的纤维 图,注明各部位名称。
五、思考题(任选其一)
(一)腺毛和非腺毛有何区别?腺鳞具何形态 特征?
(二)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在形态和结构上 有何异同?
(2)腺毛
观察薄荷叶或西洋红叶下表皮水装片, 腺毛有两种类型,一种具1—2细胞的腺 头和1—2细胞的腺柄,另一种为腺鳞, 先头由6—8个细胞组成,略成扁球形, 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周围有角质层,其 余腺头细胞之间贮有挥发油,腺柄极短
3、气孔
(1)平轴式气孔:取常山叶下表皮水 装片,可见气孔周围有两个副卫细胞, 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

植物细胞后含物实验报告

植物细胞后含物实验报告

植物细胞后含物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对植物细胞后含物的观察和分析实验目的:通过对植物细胞后含物的观察,了解其中包含的结构和功能,并探究对其颜色、形态等生理参数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仪器:鲜活的洋葱、半导体激光显微镜、简单的显微镜、平衡取样器、柠檬酸、葡萄糖、淀粉、酒精、苯酚酞实验步骤:1. 从新鲜的洋葱中取出一个片段,并剪成小块备用。

2. 在一张玻璃片上,将洋葱块压扁,再覆盖上一张玻璃片,用愈合胶固定,制成薄片。

3. 将洋葱薄片放置在简单显微镜下进行初步观察。

若发现干涸或不透明现象,则需在洋葱薄片上滴一点蒸馏水,待其渗透时方可继续观察。

4. 将预备的苯酚酞溶液滴到玻璃片上的一角,稍微均匀地涂抹到细胞膜上,并等待数十秒,观察其颜色变化。

5. 同时,用半导体激光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后含物的内部结构。

6. 备好浓淀粉溶液、柠檬酸、葡萄糖和酒精溶液,并分别用平衡取样器将其加入洋葱细胞后含物之中,观察对其颜色、形态等生理参数的影响。

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简单的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洋葱细胞后含物包含有许多颜色不同的小泡,这些小泡未被染色且不可辨识,可能是液泡或胞内泡。

另一方面,通过在细胞膜上滴加苯酚酞溶液,我们发现细胞膜与细胞核处的胞浆会呈现出浅红色甚至粉红色,这表明其是易氧化剂,能够与氧化还原型的物质产生化学反应,引发的这次呈色反应的物质,可能是由于酵素活性作用下产生的蒽醌物质。

一般来说,色素物质则可对植物进行染色,这也是许多化学试剂在实验时的原因。

在用半导体激光显微镜观察洋葱细胞后含物的内部结构时,我们注意到细胞后含物内包含有长形的、不透明的颗粒,它们被分散在胞浆中且不能被染色,很有可能是淀粉粒。

当我们在洋葱细胞后含物中加入浓柠檬酸时,物质的酸碱度会发生变化,会减弱淀粉颗粒的固定效果,并分解淀粉颗粒中的酶。

因此,加入柠檬酸后,淀粉颗粒的质地变软,并且发生激烈的酸碱反应,从而导致细胞后含物颜色变浅,通常会呈现黄色。

而在加入葡萄糖后,由于这是一种与生命相关的有机物质,它的存在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和代谢,因此加入后洋葱细胞后含物的颜色变得鲜艳,可能会呈现出青绿色。

实验一 植物生物学实验基本方法、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实验一 植物生物学实验基本方法、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同化组织:光合作用——含叶绿体; 贮藏组织:贮藏营养物——如毛茛根部 细胞含淀粉粒; 通气组织:交换空气——如狐尾藻茎中的薄壁
细胞;
女贞叶——同化组织
狐尾藻茎横切面示通气组织
毛茛根中的贮藏组织
(四)机械组织
功能:支持植物体。
特征:细胞壁增厚。 分类: 厚角组织 厚壁组织
1、厚角组织:
3、居间分生组织
分布:成熟组织之间,如玉米节下方, 韭菜叶基部。 功能:一定时间内仍有分裂能力。 特征:不分化,未成熟,初生性质。
(二)保护组织
分布:植物体表。
功能:减少水分流失、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害、 控制气体交换。
1、初生保护组织——表皮
特征:排列紧密,不含叶绿体的生活细胞;
外覆角质层;
常有气孔。
女贞叶表皮
禾本科植物叶片的表皮蚕豆叶片下表皮2、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特征:分三个层次,径向排列整齐; 分层: 木栓:数层细胞,矩形,细胞壁强烈木 栓化。 木栓形成层:单层细胞,扁长方形,细 胞核明显。 栓内层:1-3层。
椴树茎周皮
(三)基本组织(薄壁组织)
分布:各器官内。 特征:细胞壁薄,排列疏松,具明显的细胞间 隙。 • 功能:
5、分泌结构
(一)分生组织
细胞小、细胞壁 薄; 细胞核大、居中; 液泡小而分散、 细胞质浓厚。
1.顶端分生组织
2、侧生分生组织
分布:根、茎的外周部分。
2.1 形成层(维管形成层) 分布: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 特征:扁砖形细胞,环状排列。 功能:分裂,使根茎增粗。 2.2 木栓形成层 分布:周皮内。 特征:扁砖形细胞,环状排列。 功能:形成次生保护组织。
注意事项:
• 开机与关机前,保证光源调至最暗;

植物实验(一)植物细胞与细胞后含物

植物实验(一)植物细胞与细胞后含物

【操作】
2.水合氯醛透化装片:在载玻片中央加水 合氯醛试液1-2滴,用牙签挑取半夏粉末 适量,置于水合氯醛试液中,拌匀,置 酒精灯上微热,并用牙签不断搅拌,稍 干(切勿烧焦),离火微冷,再上法处 理1-2次,最后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半夏草酸钙针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成束或散在,针晶 束呈淡黄色或深灰色,散在的则无色透明,有较强的折光 性。
(二)植物细胞基本结构
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构造
细胞壁 细胞 细胞核
叶绿体 质体 白色体
细胞质
有色体
液泡
(二)植物细胞基本结构 ——1.观察洋葱鳞叶表皮细胞
【操作】制作临时装片
取载玻片和盖玻片各一片,擦净,取蒸馏 水一滴置于载玻片中央,备用。撕取表皮 (约5mm×3mm)→90%酒精固定→置 于水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将标本片置 显微镜下观察 。
盖——用镊子轻夹盖玻片的一边,使盖玻片另一边先接触载 玻片上的水滴,而后慢慢地把盖玻片轻轻盖在材料上,尽量 避免气泡产生。如有气泡,可用镊子从盖玻片的一侧掀起, 然后再慢慢重新盖上。如有水溢出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干净
1.细胞壁:长方形细胞的四周壁。 2.细胞质:壁内无色、半透明的液胶体部分,其中存 在有液泡,通常不易分辨,可用中性红试液染色,则 细胞质呈红色,液泡呈淡红色。 3.细胞核:沉没于细胞质中,呈球形、扁球形、半球形 等,不易观察时,可加碘化钾试液染色,则细胞核呈 黄褐色。
(三)植物细胞后含物 ——3.观察大黄的草酸钙簇晶
观察大黄根茎横切永久制片
大黄草酸钙蔟晶:大而多,棱角大多短钝,淡黄色 或深灰色
四、作业 1.绘3- 4个洋葱表皮细胞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2. 绘马铃薯淀粉粒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3.绘半夏草酸钙针晶简图。 4.绘大黄草酸钙蔟晶。

植物细胞质体后含物的观察

植物细胞质体后含物的观察

实验二植物细胞质体后含物的观察一、实验目的掌握徒手切片技术,识别植物细胞中的各种质体;识别和鉴定组织细胞中几种不同的贮藏物质。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镊子、刀片、纱布、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培养皿、毛笔、解剖针、蒸馏水;碘、碘化钾、苏丹III、乙醇;青红辣椒、菠菜、马铃薯、小麦、玉米、水稻、花生。

三、实验内容1.徒手切片用菠菜叶肉或青辣椒果实观察叶绿体;2.用胡萝卜肉质根或番茄肉观察有色体;3.土豆块茎观察淀粉粒;4.花生种子观察脂肪及其苏丹III的颜色反应。

四、实验步骤(一)徒手切片技术1.身体站立,两臂紧贴身体,左手拿材料,右手拿刀片,快速先右下方拉。

2.切片要求片薄,切面平。

(二)细胞质体后含物观察1.叶绿体:取新鲜菠菜叶肉或青辣椒果实作切片观察,其细胞为狭长形,内含大量叶绿体。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某些细胞内叶绿体在循一定方向环形流动,这是叶绿体随细胞质环流的结果。

2.有色体:另用胡萝卜肉质根或番茄肉靠近果皮的果肉细胞制成切片装片观察,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呈近圆形,内含许多红色颗粒,为有色体。

3.淀粉:切取马铃薯块茎薄片或用新鲜马铃薯切口处的浆液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含许多卵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即为淀粉粒。

高倍镜下将光线适当调暗,可见马铃薯淀粉粒依脐点和轮纹不同有单粒.复粒和半复粒三种类型。

单粒淀粉:每粒淀粉有一个脐点,围绕脐点有许多同心环,即轮纹。

复粒淀粉:每粒淀粉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脐点和各自的轮纹,而无共同的轮纹层。

半复粒淀粉:每粒淀粉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脐点和各自少数的轮纹,还有共同的轮纹层。

在做此临时装片时,也可滴加少许碘液,观察淀粉粒显什么颜色?4.脂肪:同样取上述切片加苏丹Ⅲ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球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橙红色的小油滴,即脂肪。

五、实验报告1.绘叶绿体,有色体图,并引线注明。

2.绘马铃薯三种类型的淀粉粒图,并引线注明。

药用植物学实验一

药用植物学实验一

实验一植物细胞、组织的观察及植物装片的制作方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植物细胞观察方法,掌握植物细胞根本构造,了解质体类型及特点。

2.掌握细胞后含物、细胞壁特化的主要类型及鉴别。

3.掌握各种成熟组织的形态特征及其在植物体的分布部位。

4.熟练植物制片技术操作与生物绘图方法。

二、实验器具与试剂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尖头镊子、解剖针、刀片、剪刀、吸水纸、擦镜纸、纱布块、吸水纸、蒸馏水、稀碘液、苏丹Ⅲ试液、水合氯醛、稀甘油、20%蔗糖液、间苯三酚试液、浓盐酸、黑墨水。

三、实验材料洋葱鳞叶表皮细胞制片、新鲜洋葱、新鲜女贞叶、新鲜绿辣椒、新鲜红辣椒、番茄、萝卜、马铃薯块茎、姜块茎、无花果或秋海棠叶柄、夹桃叶、花生或蓖麻种子、半夏粉末、大黄粉末、黄柏粉末。

柿子胚乳细胞切片;南瓜茎横切永久制片、南瓜茎纵切永久制片、松茎横切永久制片;洋葱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根尖纵切制片、玉米或洋葱根尖横切永久制片、黑藻顶芽纵切永久制片。

菠菜叶、油菜叶、油麦菜叶、小白菜叶或板蓝根叶、冬青叶、决明叶、薄荷叶、桑叶、桑枝、姜、橘子、半夏粉末。

芹菜、梨、豆芽、肉桂粉末、人参粉末、甘草粉末。

四、实验内容<植物的细胞>:〔一〕植物细胞的根本构造1.植物细胞根本构造①取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永久制片或用新鲜洋葱材料撕取表皮制临时装片观察,可见表皮为一层细胞,其细胞多为近长方形,选择形状较规那么、构造清晰的细胞移至高倍镜下观察,可分辨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构造。

由于大液泡的形成,细胞核位于一侧,高倍镜下还可看见核仁。

通过调节细调焦轮可使细胞的不同层次依次成像,加深对细胞立体构造的理解。

②加水合氯醛,加热透化,再加稀甘油。

镜下观察细胞变化。

细胞壁较透明,细胞质无色均匀,细胞核扁球形,仔细观察可见其内1—3个发亮的核仁。

③从一侧滴加稀碘液,细胞质被染成浅黄色,细胞核被染成深黄色。

④取20%蔗糖液,制作表皮细胞装片,放置20分钟后观察质壁别离现象。

2.质体观察〔1〕叶绿体:取新鲜女贞叶,拨取叶肉组织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其细胞为狭长形,内含多数椭圆形绿色颗粒,即为叶绿体。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植物学实验教案(生科)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课程教案授课科目:植物学实验授课专业:生物科学授课教师及职称:曹娟云,副教授实验一、植物细胞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识别植物细胞的结构,了解植物细胞的后含物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学会临时装片的制作。

二、实验材料白菜、菠菜、洋葱、马铃薯、红辣椒及各种装片。

三、实验内容1、显微镜的使用。

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⑴植物细胞:取洋葱叶肉一小块制成临时装片。

⑵质体的类型:①、叶绿体:取菠菜近上表皮或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制成临时装片。

②、有色体:取红辣椒果实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③、白色体:取白菜叶柄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⑶后含物:刮去马铃薯汁液制成临时装片。

⑷纹孔、胞间连丝:取柿胚乳细胞,观察胞间连丝。

取辣椒果皮观察纹孔。

⑸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取洋葱根尖切片,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四、作业1、绘一个洋葱表皮细胞,注明各部分结构。

2、绘菠菜部分下表皮细胞,示叶绿体。

3、绘白菜叶柄部分表皮细胞,示白色体。

4、绘红辣椒部分果皮细胞,示有色体和纹孔。

5、绘马铃薯的淀粉粒。

6、绘柿胚乳细胞,示胞间连丝。

实验二、植物组织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各种组织的类型和分布。

二、实验材料各种切片、装片。

三、实验内容1、分生组织:⑴顶端分生组织---洋葱根尖纵切(分生区)。

⑵侧生分类组织---椴树茎横切(形成层)。

2、保护组织:⑴初生保护组织---豇豆叶表皮装片(表皮)。

⑵次生保护组织---椴树茎横切(周皮)。

3、薄壁组织:⑴通气组织---睡莲叶横切(气腔)。

⑵同化组织---夹竹桃叶横切(叶肉、复表皮)。

⑶储藏组织---马铃薯块茎横切(淀粉粒)。

4、机械组织:⑴厚角组织---蓖麻叶柄横切、芹菜叶柄横切(徒手切片)。

⑵厚壁组织---草纸纤维、梨果肉右细胞。

5、输导组织:⑴导管、筛管、伴胞---南瓜茎横切。

⑵管胞---松茎离析材料(临时装片)。

6、分泌结构:⑴外分泌结构---棉花茎横切(腺毛)。

观察植物后含物实验报告(3篇)

观察植物后含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和功能。

2. 掌握观察植物细胞后含物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是指细胞内除了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以外的其他物质,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和油、晶体等。

这些后含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能量储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马铃薯、玉米、大豆等。

2. 实验工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酒精灯、剪刀、镊子等。

3. 实验试剂:碘液、酒精、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临时装片(1)取马铃薯、玉米、大豆等植物材料,用剪刀剪取小块,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浸泡片刻。

(2)用镊子取出浸泡后的植物材料,放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煮沸片刻,使细胞壁软化。

(3)用镊子取出煮沸后的植物材料,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漂洗几次,去除酒精和盐酸。

(4)将漂洗后的植物材料放入载玻片中,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5)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碘液,盖上盖玻片。

2. 观察后含物(1)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物像清晰。

(2)观察淀粉粒:淀粉粒在碘液的作用下呈现蓝色,主要存在于马铃薯和玉米中。

(3)观察蛋白质:蛋白质在酒精的作用下呈现黄色,主要存在于大豆中。

(4)观察脂肪和油:脂肪和油在显微镜下呈现油滴状,主要存在于玉米和大豆中。

(5)观察晶体:晶体在显微镜下呈现白色或无色,主要存在于玉米和大豆中。

3. 记录实验结果(1)观察并记录不同植物材料中的后含物种类和数量。

(2)分析不同后含物的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铃薯中主要含有淀粉粒,淀粉粒呈蓝色,大小不一。

2. 玉米中主要含有淀粉粒、脂肪和油、晶体,淀粉粒呈蓝色,脂肪和油呈油滴状,晶体呈白色或无色。

3. 大豆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淀粉粒、脂肪和油、晶体,蛋白质呈黄色,淀粉粒呈蓝色,脂肪和油呈油滴状,晶体呈白色或无色。

4. 分析:淀粉粒是植物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脂肪和油是植物储存能量的次要形式,蛋白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晶体是植物中的无机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文本
24
精选文本
25
精选文本
26
精选文本
27
精选文本
28
(三)植物细胞后含物 ——3.观察大黄的草酸钙簇晶
观察大黄根茎横切永久制片
精选文本
29
大黄草酸钙蔟晶:大而多,棱角大多短钝,淡黄色
或深灰色
精选文本
30
精选文本
31
精选文本
32
四、作业 1.绘3- 4个洋葱表皮细胞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2. 绘马铃薯淀粉粒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3.绘半夏草酸钙针晶简图。 4.绘大黄草酸钙蔟晶。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及植物细胞、细胞后含物
精选文本
1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和保养 2.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3.掌握淀粉粒和草酸钙结晶的类型 4.掌握临时装片法的方法。 5.掌握植物生物学实验报告的制作及
生物绘图法。
精选文本
2
二、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1.材料:洋葱鳞茎 、马铃薯块茎、半夏粉末 2.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 刀片、擦镜纸、吸水纸、试管夹、火柴、酒 精灯 3.试剂:90%酒精、蒸馏水、碘化钾试液、 中性红、格姆氏碘液、水合氯醛试液、稀甘 油
精选文本
3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显微镜的构造与基本使用方法
普通光学显微镜
的结构
1 目镜;
2 物镜;
3 光源;
4 聚光器;
5 光圈;
6 镜座;
7 镜柱;
8 镜臂;
9 镜筒;
10 转换器;
11 粗准焦螺旋;
12 细准焦螺旋;
13 载物台;
14 弹簧夹;
15 推动器;
精选文本 16 滤光器
4
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精选文本
21
精选文本
22
【操作】
2.水合氯醛透化装片:在载玻片中央加水 合氯醛试液1-2滴,用牙签挑取半夏粉末 适量,置于水合氯醛试液中,拌匀,置 酒精灯上微热,并用牙签不断搅拌,稍 干(切勿烧焦),离火微冷,再上法处 理1-2次,最后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精选文本
23
半夏草酸钙针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成束或散在,针晶 束呈淡黄色或深灰色,散在的则无色透明,有较强的折光 性。
精选文本
16
【观察】
精选文本
17
精选文本
18
精选文本
19
(三)植物细胞后含物 ——2.观察半夏淀粉粒和草酸钙针晶
草酸钙结晶类型:蔟晶、针晶、方晶、砂晶、柱晶。
簇晶─ ─由许多单晶联合而
针晶─两端尖锐的针形,常
成的复式结构,呈球形。 精选文本聚集成束。
20
【操作】
1.用牙签挑取少许半夏粉末,置于载玻片 的蒸馏水滴中,搅匀,盖上盖玻片,将标 本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1)显微镜是精密仪器,使用时一定严格遵守操作 规则,不许随意拆修。 (2)随时保持显微镜清洁。观察临时装片时,一定 要将盖玻片四周溢出的水或其他液体用吸水纸吸干 净,以免污染镜头。已被污染的镜头要用镜头纸擦 试。 (3)观察时,坐姿要端正,双目同时张开,切勿睁 一眼、闭一眼或用手遮挡一只眼。 (4)观察玻片时,一定要按先低倍、后高倍物镜顺 序使用。细调焦轮是在观察到物像而不够清晰时使 用,切忌沿同一方向不停地转动细调焦轮。
精选文本
33
生物绘图方法:
1.生物绘图通常采用线条和圆点来完成全图。绘 线条时要求所有线条都均匀、平滑,无深浅、虚实 之分,无明显的起落笔痕迹,尽可能一气呵成不反 复。圆点要点得圆、点得匀,其疏密程度表示不同 部位颜色深浅。
2.绘好图之后,用引线和文字注明各部分名称。 注字应详细、准确,且所有注字一律用平行引线向 右一侧注明,同时要求所有引线右边末端在同一垂 直线上。在图的下方注明该图名称。
精选文本
5
(二)植物细胞基本结构
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构造
细胞壁 细胞 细胞核
叶绿体 质体 白色体
细胞质
有色体
液泡
精选文本
6
(二)植物细胞基本结构 ——1.观察洋葱鳞叶表皮细胞
【操作】制作临时装片
取载玻片和盖玻片各一片,擦净,取蒸馏 水一滴置于载玻片中央,备用。撕取表皮 (约5mm×3mm)→90%酒精固定→置 于水滴中展平→盖上盖玻片,将标本片置 显微镜下观察 。
精选文本
7
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操作步骤口诀:擦、滴、取、展、盖、染、吸 。
1、准备
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上滴一切、挑)——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撕 取一小块方形透明薄膜
放(展、抹)——将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 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展平
注 意:所有绘图和注字都必须使用HB型铅笔, 不可以用钢笔、圆珠笔或其他笔。
精选文本
34
五、思考与探索
1. 为什么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淀粉粒具有轮 纹和脐点?
精选文本
35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选文本
14
(三)植物细胞后含物 ——1.观察马铃薯淀粉粒
淀粉粒的形式
淀粉粒在形成
时,先从一个
点(脐点)开
始,向外层层
沉积,形成许
多同心的层
次——层纹
(直链淀粉和
支链淀粉交替
沉积而成)。
精选文本
15
【操作】
切取马铃薯一小块,用刀片刮少许混浊 液,置于载玻片上,或用马铃薯块直接 涂片,加蒸馏水一滴,盖上盖玻片。
精选文本
9
盖——用镊子轻夹盖玻片的一边,使盖玻片另一边先接触载 玻片上的水滴,而后慢慢地把盖玻片轻轻盖在材料上,尽量 避免气泡产生。如有气泡,可用镊子从盖玻片的一侧掀起, 然后再慢慢重新盖上。如有水溢出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干净
精选文本
10
1.细胞壁:长方形细胞的四周壁。 2.细胞质:壁内无色、半透明的液胶体部分,其中存 在有液泡,通常不易分辨,可用中性红试液染色,则 细胞质呈红色,液泡呈淡红色。 3.细胞核:沉没于细胞质中,呈球形、扁球形、半球形 等,不易观察时,可加碘化钾试液染色,则细胞核呈 黄褐色。
精选文本
11
3、染色
染——滴一滴染液(中性红试液、碘化钾试液)在盖玻片一 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直至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如有染液溢出,用吸水纸吸干净
精选文本
12
精选文本
13
(三)植物细胞后含物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指植物细胞中的贮藏 物质和代谢物质。较常见的有淀粉粒、菊 糖(溶于水,新鲜植物一般看不到)、蛋 白质、脂类和晶体(草酸钙结晶、碳酸钙 结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