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实验(二)植物细胞与细胞后含物
药用植物学实验

洋葱表皮细胞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1、淀粉粒
取马铃薯块茎,用刀片刮取少许“白浆”,置 载玻片上,加一滴蒸馏水,先在低倍镜下观 察淀粉粒,再换用高倍镜观察,观察其脐点 和层纹,分辨出单粒、复粒和半复粒。然后 再观察半夏粉末,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稀碘 液,观察有何颜色变化。
脐点 层纹
(二)绘马铃薯、半夏块茎中淀粉粒的构造 和类型图,注明各部位名称。
(三)绘各种草酸钙结晶的形态图。
五、思考题(任选其一)
(一)制作显微标本装片时,怎样才能 防止气泡发生?
(二)为什么在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结 晶时需要透化?
(三)如何区分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 晶?
实验二 分生组织 保护组织 机械组织
三、内容与方法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1、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从洋葱鳞茎上剥下一片肉质鳞叶,用镊子由其 内表面撕下一块透明的内表皮,切取小块, 置于载玻片上预先加好的水滴中,用镊子将 其展平,然后将盖玻片沿水滴一侧慢慢盖下, 防止产生气泡,用吸水纸沿盖玻片一侧吸掉 多余的水。
2、观察植物细胞的构造
(四)绘石榴皮的石细胞图,白藓皮的纤维 图,注明各部位名称。
五、思考题(任选其一)
(一)腺毛和非腺毛有何区别?腺鳞具何形态 特征?
(二)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在形态和结构上 有何异同?
(2)腺毛
观察薄荷叶或西洋红叶下表皮水装片, 腺毛有两种类型,一种具1—2细胞的腺 头和1—2细胞的腺柄,另一种为腺鳞, 先头由6—8个细胞组成,略成扁球形, 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周围有角质层,其 余腺头细胞之间贮有挥发油,腺柄极短
3、气孔
(1)平轴式气孔:取常山叶下表皮水 装片,可见气孔周围有两个副卫细胞, 其长轴与保卫细胞和气孔的长轴平行。
药用植物学实验

实验和要求 (1)掌握导管和管胞的特征及类型. (2)了解筛管和伴胞的特征. 仪器和用品 实验材料 大黄、甘草粉末;稀甘油;水和氯醛试液。 实验步骤 (五)分泌组织 实验材料:鲜姜,小茴香永久制片. 实验步骤及结果
(六)植物形态组织学综合观察
1.根(根茎)的观察 目的和要求 (1)掌握植物根(根茎)的外部形态特征和根系的类型. (2)掌握根的初生构造及次生构造特点. 实验材料 (1)毛茛根横切永久制片. (2)直立百部根横切片. (3)青木香根横切制片.
5.果实的观察 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不同类型的果实特征及其构造. (2)了解果实内部构造. 材料: 番茄,黄瓜,茄子,菠萝,桃子,梨,苹果.
实验二.植物的组织的观察
仪器用品 (一)分生组织 实验材料: 小麦,洋葱根尖永久纵切片,椴树茎的永久 横切片,小麦根尖临时片. (二)基本组织 实验材料 :薄荷茎的永久制片
(三)保护组织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表皮细胞及附属物的特征. (2)掌握气孔的轴式(类型). (3)掌握周皮(木栓组织)的形态特征. 实验内容 (1)气孔的观察 (2)非腺毛, 腺毛.
药用植物学实验
实验一
1. 实验目的
植物细胞后含物的观察
(1)熟悉光学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和使用 (2)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学习表皮制片法及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 (4)掌握水合氯醛制片方法 (5)掌握草酸钙晶体和碳酸钙的类型和结构.
2. 仪器
.
3. 实验内容: (1) 洋葱表皮细胞的制片 (2) 质体的观察: 观察有色体还可用红辣椒的皮. (3) 植物细胞后含物---淀粉粒的观察. a 后含物包括:淀粉粒、糊粉粒、晶体等. b 淀粉粒的类型: c 实验材料:土豆,浙贝母,半夏; 大黄、黄柏、甘草、 地骨皮、射干粉末。 (4) 步骤: 4. 实验方法及结果 (1)簇晶; (2)方晶; ( 3)针晶; (4)砂晶; ( 5) 柱晶 .
[工作]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工作]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https://img.taocdn.com/s3/m/44d3009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8b.png)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胞间连丝与细胞质运动知识背景实验目的仪器、材料与试剂实验步骤思考题电子课件植物细胞在生长期间,细胞内的细胞质都处于不断运动之中,并通过胞间连丝和纹孔与相邻细胞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
在新陈代谢中,细胞内常有一些贮藏物质或代谢产物,叫做后含物,可通过一些染色方法加以观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植物细胞内的几种主要的贮藏营养物质(淀粉粒、糊粉粒、晶体等)的形态结构及检验方法。
2.通过细胞的胞间连丝、纹孔以及细胞质运动现象的观察,了解植物体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掌握植物组织离析法。
二、仪器、药品与材料(一)实验材料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块茎,桔梗(Platycon grandiflorus A. DC.)的根,半夏(Pinellia Ternata ?Breit.)的球茎,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种子,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四季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 Link et Otto)、印度橡皮树(Ficus elastica Rixb.)、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 Nees)的叶,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胚乳切片,黑松(Pinus thunbergiana Franco)的离析管胞,黑松(Pinus thunbergiana Franco)茎的三种切面的模型和切片,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的幼嫩植株,吊竹梅(Zebrina pendula Schnizl.)的花。
(二)仪器与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刀、刀片、镊子、吸水纸、擦镜纸、培养皿、滴管。
(三)试剂碘-碘化钾溶液(3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g碘,溶解并混匀)、40%盐酸、5%间苯三酚、10%碘甘油、50%乙醇、乙醚、水合氯醛、硝酸汞溶液。
实验二: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及主要后含物的观察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中兽医教研室
曹立亭
caoliting0605@
• 形成淀粉粒 • 脐点和轮纹 • 三种类型:单粒淀粉粒 、复粒淀粉粒和半复粒 淀粉粒。 • 直链淀粉:遇碘变蓝; 支链淀粉遇碘显紫红色
1 淀粉(starch)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中兽医教研室 曹立亭 caoliting0605@
C.排列疏松、卵圆形
D.排列疏松、长方形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中兽医教研室
曹立亭
caoliting0605@
4、细胞的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 B ) A.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D.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C.细胞壁和细胞核
D.细胞壁和细胞膜
7、清洗青菜时,冷水没有变成青菜汤,而把青菜放入 沸水中煮一下,就变成了青菜汤,这是因为活细胞中 的某种结构阻止了物质外流,则这种结构是( B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中兽医教研室
曹立亭
caoliting0605@
2、怎样区别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 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呈现为具有较 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 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 3、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 自细胞结构的哪一部分? 主要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中兽医教研室 曹立亭 caoliting0605@
粒,即核仁;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中兽医教研室 曹立亭 caoliting0605@
[内容与步骤]
• 4.液泡 位于细胞中央,占细胞体积的大部分.由于液泡内充
满细胞液,所以比细胞质更透明.为了观察更清楚,可取下制
植物细胞质体后含物的观察

实验二植物细胞质体后含物的观察一、实验目的掌握徒手切片技术,识别植物细胞中的各种质体;识别和鉴定组织细胞中几种不同的贮藏物质。
二、实验器材显微镜、镊子、刀片、纱布、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培养皿、毛笔、解剖针、蒸馏水;碘、碘化钾、苏丹III、乙醇;青红辣椒、菠菜、马铃薯、小麦、玉米、水稻、花生。
三、实验内容1.徒手切片用菠菜叶肉或青辣椒果实观察叶绿体;2.用胡萝卜肉质根或番茄肉观察有色体;3.土豆块茎观察淀粉粒;4.花生种子观察脂肪及其苏丹III的颜色反应。
四、实验步骤(一)徒手切片技术1.身体站立,两臂紧贴身体,左手拿材料,右手拿刀片,快速先右下方拉。
2.切片要求片薄,切面平。
(二)细胞质体后含物观察1.叶绿体:取新鲜菠菜叶肉或青辣椒果实作切片观察,其细胞为狭长形,内含大量叶绿体。
高倍镜下可观察到某些细胞内叶绿体在循一定方向环形流动,这是叶绿体随细胞质环流的结果。
2.有色体:另用胡萝卜肉质根或番茄肉靠近果皮的果肉细胞制成切片装片观察,高倍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呈近圆形,内含许多红色颗粒,为有色体。
3.淀粉:切取马铃薯块茎薄片或用新鲜马铃薯切口处的浆液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含许多卵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即为淀粉粒。
高倍镜下将光线适当调暗,可见马铃薯淀粉粒依脐点和轮纹不同有单粒.复粒和半复粒三种类型。
单粒淀粉:每粒淀粉有一个脐点,围绕脐点有许多同心环,即轮纹。
复粒淀粉:每粒淀粉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脐点和各自的轮纹,而无共同的轮纹层。
半复粒淀粉:每粒淀粉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脐点和各自少数的轮纹,还有共同的轮纹层。
在做此临时装片时,也可滴加少许碘液,观察淀粉粒显什么颜色?4.脂肪:同样取上述切片加苏丹Ⅲ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球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橙红色的小油滴,即脂肪。
五、实验报告1.绘叶绿体,有色体图,并引线注明。
2.绘马铃薯三种类型的淀粉粒图,并引线注明。
实验二植物细胞后含物的鉴定课件

5. 观察草酸钙晶体
⑴ 方晶:甘草粉末少许,加水合氯醛透化,加稀甘
油装片观察。
⑵ 簇晶:大黄粉末少许,同上法制片。
⑶ 针晶:半夏粉末少许,同上法制片。
⑷ 砂井:地骨皮粉末少许,同上法制片。
⑸ 柱晶:射干粉末少许,同上法制片。或观察射干
根茎横切片(永久片)。
砂晶
方晶
簇晶
柱晶
针晶
6. 观察碳酸钙晶体 取桑叶做横切片,加水合氯醛液透化,加稀甘油 装片观察。可在表皮细胞内见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的钟
实验二
植物细胞后含脂肪油、 草酸钙晶体、碳酸钙晶体的特征和鉴别 方法。
掌握水合氯醛透化制片方法。
二、仪器、试剂及材料
仪器 显微镜、刀片、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等。
试剂
醋酸甘油、稀碘液、蒸馏水、酒精、乙醚、水合氯 醛试液、10%间苯三酚试液、苏丹Ⅲ试液、稀甘油、浓 盐酸溶液等。 材料 桑叶、半夏块茎(粉末)、蒲公英根、蓖麻子、桃 仁、甘草、大黄、地骨皮、川牛膝(横切片)
乳体,即碳酸钙晶体。
四、作业
1.绘半夏淀粉粒图,并文字描述其特征。 2.绘5种碳酸钙晶体和草酸钙晶体的形态特征图 (注明药材名称和晶体名称)。
三、内容与方法
1. 观察淀粉粒 半夏粉末适量,醋酸甘油装片,观察淀粉粒。 加稀碘液1滴,淀粉粒变成蓝褐色。
2. 观察菊糖 取浸在70%乙醇中的蒲公英根,做横切片,稀甘
油装片后观察。可在薄壁细胞中靠近细胞壁处见有
呈球状或扇形的菊糖结晶。
3. 观察糊粉粒 取蓖麻子,剥去种皮,刮少许种仁,稀碘液装 片。可见糊粉粒类圆形,多散布于细胞中,由一个 多边形的蛋白质晶体和一个圆球形的晶体及无定形 蛋白质基质组成。 4. 观察脂肪油 取桃仁,刮少许粉末,水合氯醛透化,再加稀 碘液装片。可见球形透明的油滴,再加苏丹Ⅲ试液1 滴,油滴变红色。
观察植物后含物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和功能。
2. 掌握观察植物细胞后含物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植物细胞的后含物是指细胞内除了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以外的其他物质,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和油、晶体等。
这些后含物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能量储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马铃薯、玉米、大豆等。
2. 实验工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酒精灯、剪刀、镊子等。
3. 实验试剂:碘液、酒精、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临时装片(1)取马铃薯、玉米、大豆等植物材料,用剪刀剪取小块,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浸泡片刻。
(2)用镊子取出浸泡后的植物材料,放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煮沸片刻,使细胞壁软化。
(3)用镊子取出煮沸后的植物材料,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漂洗几次,去除酒精和盐酸。
(4)将漂洗后的植物材料放入载玻片中,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5)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碘液,盖上盖玻片。
2. 观察后含物(1)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使物像清晰。
(2)观察淀粉粒:淀粉粒在碘液的作用下呈现蓝色,主要存在于马铃薯和玉米中。
(3)观察蛋白质:蛋白质在酒精的作用下呈现黄色,主要存在于大豆中。
(4)观察脂肪和油:脂肪和油在显微镜下呈现油滴状,主要存在于玉米和大豆中。
(5)观察晶体:晶体在显微镜下呈现白色或无色,主要存在于玉米和大豆中。
3. 记录实验结果(1)观察并记录不同植物材料中的后含物种类和数量。
(2)分析不同后含物的功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铃薯中主要含有淀粉粒,淀粉粒呈蓝色,大小不一。
2. 玉米中主要含有淀粉粒、脂肪和油、晶体,淀粉粒呈蓝色,脂肪和油呈油滴状,晶体呈白色或无色。
3. 大豆中主要含有蛋白质、淀粉粒、脂肪和油、晶体,蛋白质呈黄色,淀粉粒呈蓝色,脂肪和油呈油滴状,晶体呈白色或无色。
4. 分析:淀粉粒是植物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脂肪和油是植物储存能量的次要形式,蛋白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晶体是植物中的无机盐。
实验三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

后含物在植物细胞中的形成和作用
总结词
后含物在植物细胞中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生物合成途径。它们在细胞中发挥着多种作用,如提 供能量、参与细胞壁形成和信号转导等。
详细描述
后含物的形成需要经过一系列生物合成途径,如脂肪酸的合成和甘油三酯的装配。这些物质在细胞中起到储存能 量、提供结构支持和参与信号转导等多种作用。此外,一些后含物还可以作为植物激素的前体物质,对植物的生 长发育起到调节作用。
实验三植物细胞的 后含物(二)
contents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和特点
植物细胞后含物是指储存在植物细胞 中的非细胞器成分,主要包括淀粉、 脂类、晶体等。这些后含物在植物细 胞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储存 能量、调节渗透压等。
03
用刀片将组织块切成薄片,放入载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
04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后含物的形态和特 点。
观察后含物的形态和特点
01
观察后含物的颜色、大小、形状 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02
观察后含物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 ,以及与细胞其他成分的关系。
记录实验结果
将观察到的后含物形态和特点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通过本实验,我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 细胞后含物,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理论知识应用
将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加深了对后含物概念的理解。
观察能力培养
通过细致观察,我学会了识别不同类型的后 含物,培养了观察能力。
实验态度转变
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的熟练操作,我逐渐 养成了严谨的实验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擦、二滴、三取、四展、五盖、六碘、七吸
1:擦净载玻片
2:滴一滴生理盐水(或清水)于载玻片上
3:取样品
4:将样品平展在载玻片上液体中 5:盖上盖玻片(尽量不使其中有气泡) 6: 将稀碘液滴于盖玻片一侧 7: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去稀碘液
(二)植物细胞后含物 ——观察马铃薯淀粉粒
淀粉粒的形式 淀粉粒在形成 时,先从一个 点(脐点)开 始,向外层层 沉积,形成许 多同心的层 次——层纹 (直链淀粉和 支链淀粉交替 沉积而成)。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植物细胞基本结构 ——观察洋葱鳞叶表皮细胞
【操作】制作临时装片
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操作步骤口诀:擦、滴、取、展、盖、染、吸 。
1、准备
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蒸馏水
2、制片
取(撕、刮、切、挑)——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上撕 取一小块方形透明薄膜
• 3、在材料的切面上均匀地滴上清水,以保持材料湿润。
• 4、将刀口向内对着材料,并使刀片与材料切口基本
上保持平行,再用右手的臂力(不要用手的腕力)
向自身方向拉切。
• 5、左手的食指一侧应抵住刀片的下面,使刀片始 终平整。 • 6、连续地切下数片后,将刀片放在培养皿的水中 稍一晃动,切片即漂浮于水中。 • 7、当切到一定数量后,可在培养皿内挑选透明的 薄片用低倍镜观察检查。好的切片应该是薄且比 较透明、组织结构完整,否则要重新进行切片。
实验二
植物细胞结构和淀粉粒观察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观察和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2.观察马铃薯淀粉粒。
3.掌握临时装片法和徒手切片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1.材料:洋葱鳞茎 、马铃薯块茎 2.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 刀片、擦镜纸、吸水纸、试管夹、火柴、酒 精灯 3.试剂:蒸馏水、碘化钾试液、中性红
【操作】 切取马铃薯一小块,用刀片刮少许混浊 液,置于载玻片上,或用马铃薯块直接 涂片,加蒸馏水一滴,盖上盖玻片。
【观察】
徒手切片
• 1、在切片时,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夹住实验材料 ,大拇指应低于食指2~3mm,以免被刀片割破。 • 2、材料要伸出食指外约2~3mm,左手拿材料要松紧适 度,右手平稳地拿住刀片并与材料化钾试液)在盖玻片一 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直至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如有染液溢出,用吸水纸吸干净
1.细胞壁:长方形细胞的四周壁。 2.细胞质:壁内无色、半透明的液胶体部分,其中存 在有液泡,通常不易分辨,可用中性红试液染色,则 细胞质呈红色,液泡呈淡红色。 3.细胞核:沉没于细胞质中,呈球形、扁球形、半球形 等,不易观察时,可加碘化钾试液染色,则细胞核呈 黄褐色。
放(展、抹)——将撕下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浸入 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展平
盖——用镊子轻夹盖玻片的一边,使盖玻片另一边先接触载 玻片上的水滴,而后慢慢地把盖玻片轻轻盖在材料上,尽量 避免气泡产生。如有气泡,可用镊子从盖玻片的一侧掀起, 然后再慢慢重新盖上。如有水溢出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干净
3、染色
四、作业 1.绘3- 4个洋葱表皮细胞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2. 绘马铃薯淀粉粒形态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五、思考与探索
1. 为什么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淀粉粒具有轮 纹和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