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嘉丽的女性意识觉醒角度解读其形象魅力[正文、开题、综述]
试析《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

试析《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一、本文概述《乱世佳人》是一部描绘美国南北战争背景下女性坚韧生存与爱情抉择的史诗巨片。
自公映以来,这部影片不仅轰动了世界影坛,还因其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和独特的叙事方式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和尊敬。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影片中的女主角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以期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女性独立、坚韧与爱的力量。
斯嘉丽·奥哈拉是《乱世佳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角色之一。
她的人生经历了从天真烂漫的少女到坚韧独立的女性的转变,这一过程中她的性格特征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通过细致分析斯嘉丽的性格特征,探讨她在战争背景下的生存策略、爱情观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态度,从而揭示她如何在乱世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加深入地理解斯嘉丽这一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性格魅力,进而感受到她在逆境中所展现出的女性独立和坚韧的力量。
本文也希望通过对斯嘉丽性格特征的分析,为现代女性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帮助她们在面对困境时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二、斯嘉丽的性格特征斯嘉丽·奥哈拉,这一由费雯·丽精湛演绎的角色,无疑是《乱世佳人》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她的性格特征复杂而多面,既坚韧又果断,既自私又充满爱心,她的一生都在生存与爱情的挣扎中度过。
斯嘉丽的坚韧和果断是她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
在南北战争和随后的重建时期,她经历了从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到贫困的寡妇,再到成功的女商人的巨大转变。
这些转变都体现了她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果断。
无论是为了生存而嫁给不爱的查尔斯,还是为了保住塔拉庄园而嫁给弗兰克,她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决心。
她始终坚信,只要有一线生机,她就能找到出路。
然而,斯嘉丽的自私和贪婪也是她性格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她对自己的爱情有着执着的追求,但这种追求往往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
她对阿什礼的执着追求,使她忽视了瑞德对她的深情厚意。
而当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又已经为时过晚。
飘读后感—斯嘉丽的的人物性格塑造和女性意识

《飘》读后感———斯嘉丽的的人物性格塑造和女性意识《飘》是美国现代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于1936年发表的一部长篇通俗小说,小说原名 GONE WITH THE WIND,意为随风而去,也是其一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1937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飘》问世70多年来,被广泛流传并受到广泛的好评,不失为一部旷世经典之作但是,经过时间的洗礼,《飘》越来越闪耀出其旷世经典的光芒,更拥有了无数的支持者。
小说的女主人公斯佳丽表面上是一个极度自私、爱慕虚荣、冷酷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女性,深层次却有着极其成功的人物内心性格朔造。
首先斯嘉丽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拥有许多少女的共同特征:热情、开朗、纯真、浪漫,但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女子,面对环境变化,更多表现出她的坚强、勇敢、拼搏、自强。
斯嘉丽生长在一个优越的家庭,拥有美丽的容貌和智慧,因此她又拥有一般贵族小姐的缺点:骄傲、自大、虚荣、任性。
斯嘉丽无疑是一个鲜明、生动、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
我们把斯嘉丽的生活经历和复杂性格形成大致分为战前、战中和战后三个阶段。
一、战前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优越生活造就的骄傲、自大、虚荣、任性的斯嘉丽:优越的生活造就斯嘉丽骄傲、自大、虚荣、任性作为一个南方大种植园主的女儿斯嘉丽,她身上有一种温和的、过分讲究教养的海滨贵族血统和精明而凡俗的爱尔兰贫民血统相混合的不和谐气质。
她既沿袭了父亲豪爽、粗犷、不拘小节和脾气暴躁的性格,又从小受到母亲良好的道德观念的熏陶,她既想做个像母亲那样有着大家闺秀风范的淑女,骨子里又有背叛种种道德规范的意识。
这使得她爱慕虚荣、单纯而又实际,却不乏狡黠,不擅长缜密地思考问题。
这一性格特征在战前表现得比较突出。
战前,她作为拥有众多黑人奴隶的塔拉农场主的女儿,拥有着财富和地位,生活安逸、富有魅力的外貌赋予她很强的虚荣心,不喜欢读书。
对于艾希礼及媚兰所谈及的音乐、诗歌、书本知识一概不感兴趣,她只热衷于舞会、引人注目的漂亮衣服,迷恋骑马及穿梭于众多男子之间,成为各种聚会的中心,时时关注如何引人注意,如何出风头。
女性自立与斯嘉丽的成长飘的女性主义分析

女性自立与斯嘉丽的成长飘的女性主义分析女性自立与斯嘉丽的成长——飘的女性主义分析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经典文学作品,以南北战争为背景,通过讲述主人公斯嘉丽·欧哈拉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形象。
本文将分析《飘》中体现女性自立与斯嘉丽的成长的主要方面,旨在探讨其中流淌的女性主义观点。
一、女性自立的奋斗斯嘉丽的自立精神在《飘》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战争期间,男性社会角色的削弱让女性们不得不应对家庭和生活的各种挑战。
斯嘉丽在丈夫早逝后,成为一个年轻寡妇,独自面对着贫困和责任。
然而,她决心只凭自己的力量摆脱困境,不再依赖男性。
她勤劳努力,经商立足,最终成为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
斯嘉丽的成功证明了女性有能力在一个充满男性主导的社会中逆袭取得成功。
她坚定的意志力不仅让她不断实现自己的目标,更让她从传统的女性角色中摆脱出来。
斯嘉丽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和挫折,但她从未放弃,不断追求自己的价值和独立。
二、斯嘉丽的成长与自我意识觉醒斯嘉丽的成长是一个从单纯无知到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
刚开始的斯嘉丽拥有传统的女性特质,她的生活围绕在忠诚与爱情之中。
然而,在战争爆发后,她被迫改变,学会了自我保护和生存。
这个过程中,斯嘉丽经历了多次失去和痛苦,也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和冷酷。
她对传统女性角色的认知逐渐发生了转变,开始尝试不按照传统规则行事,她学会了掌握财富和权力,以此来保护自己和家人。
然而,这样的成长也让她付出了代价,她失去了很多对她来说重要的东西,包括真正的爱情和友谊。
斯嘉丽最终能够看清传统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限制,认识到自己更加需要独立和自主。
三、女性主义观点的探讨在《飘》中,女性主义的观点得到了明确的阐释。
通过斯嘉丽的成长,我们看到了女性独立的重要性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斯嘉丽不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女性角色,她表达了女性渴望独立的愿望和对男权社会的批判。
作为女性主义形象的代表,斯嘉丽通过坚韧、聪明和勇敢来打破了男性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
《乱世佳人》斯嘉丽人物形象分析

《乱世佳人》斯嘉丽人物形象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乱世佳人》斯嘉丽人物形象分析【导语】:《乱世佳人》是根据经典名著《飘》所翻拍的电影,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极大的好评。
《飘》斯嘉丽人物形象分析综述

斯嘉丽的人物形象分析米切尔用了10年的时间陈酿了《飘》这部巨作,她的母亲为女权而奋斗,她的外祖母安妮•斯蒂芬也就是书中主人公斯嘉丽的原型,本是南方的一位小姐,命运却因南北战争的爆发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换言之,斯嘉丽的形象融合了这个家族三代女性的生活和性格,这个永远屹立在文学史独特之林的女性形象。
一、从反叛开始斯嘉丽从来就不是个南方庄园里正经的贵族小姐,母亲端庄典雅的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和父亲粗犷浮华的爱尔兰血统在斯嘉丽的性子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她接受着南方家庭淑女教育的约束,遵从妈妈爱伦对她要求的言行举止的规范,遵从嬷嬷给她束腰时猛地一拽。
但是她和她的两个妹妹不一样,她从没有发自内心的接受过这种教育,这种理念,她表面的服从完全来自对母亲的崇拜和爱,但是她骨子里的叛逆从未被消磨一点点。
她既要去干扰男人之间的谈话,又要爬树、掷石子,她不同意在聚会前吃饱,然后在聚会上只吃一点点,她不接受父亲安排的婚事,也不屑和追求自己的人在一起。
她只想要她心目中的卫希里,甚至敢于向男方提出私奔,以致于最后一气之下嫁给媚兰的弟弟,然后就成了寡妇。
成为寡妇后社会对她的态度、爱伦的死和瑞德的一步步有目的的指引使得斯嘉丽的天性解放了,正是这种反叛为斯嘉丽之后的行动埋下了伏笔,一个从来不拘于世俗的女性才能有后来的起起伏伏。
二、女性意识的觉醒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曾说:“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做女人。
”这对当时的美国南方女性来说是最真实的写照。
在那个时代,女性是依附于男性的,没有独立能力的,软弱且无力,要靠男人的怜悯和疼爱来活着。
这种没有自我意识,自卑自怜的日子显然不是斯嘉丽所能接受的。
南北战争的爆发毁坏了南方的经济、道德约束和习俗,为了保卫自己的家,斯嘉丽毫不犹豫的把在风雨中飘摇的身子靠向了自己妹妹的未婚夫——弗兰克,然而她发现,弗兰克并不能满足她的胃口,他的为人和性格不能使他微薄的资本迅速发展起来,这无疑让斯嘉丽对男性主权的社会,男性的地位产生了怀疑。
解读《飘》中斯佳丽的女性形象魅力

由 , 姻 自主 , 求个 性 解放 。 婚 追
2 执着 坚 强的女 性
特 征 。命 运之 神 曾经 对她 非 常眷顾 , 给予 了
瑞特 , 斯佳 丽的 第三 任丈 夫 , 头脑 机警 他
向, 他抓住 一切时 机赚钱 , 至是 战争时候 也 甚
执着 、坚 强是斯 佳丽 性格 中非 常突 出的 冷静 , 够清醒地认识 到社会发展 的趋 势和方 能
品塑造的众 多富有特色的人物 中 , 最成功的莫 和 对 “ 塔拉 ”一往情深 的执着 , 进行着 一场一 力以及 她 的众 多不 完 美 。 斯 佳丽 只 爱阿 希 但
过于对 女主人 公斯 佳丽这 一集矛盾 、 复杂 、 个 人 的战 争 。 多 母亲 死 了 , 父亲 疯 了 , 个妹 妹 礼 , 两 她无 暇顾及瑞 特 , 在瑞特 终于精疲 力竭决 面于 一体 的 核心 人物 的 塑造 。 文从 三个 方 也在疾 病 中挣扎 , 佳丽不得不赤脚 在荒地里 定离开 时 , 本 斯 斯佳丽最终觉 醒 : 在不知不觉 中, 她 面对斯 佳丽 的女性 形象魅 力进 行分析 : 1 () 追 为 家人 刨土寻找食物 ; 只为 了一句承诺 就留下 已经渐 渐 爱上 了瑞 特 , 对瑞 特产 生 依赖 的心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C i d c t n I o a i e ad h a E u a i n v t n H r l n o n o
7 7
在 执
风 雨 飘 摇 中 , 纷 飞 战 火 中 , 始 终 信 奉 在 她
二 个丈夫 弗兰克 , 是为 了依靠 对方的钱 财 , 挽 “ 帝 可 以 替我 作 证 , 是 绝 不会 屈 服 的 ! 上 我
救 塔拉庄 园 ; 第三 次虽然 答应 了瑞特 的求婚 , 她 总 是 说 , 明 天 又 会 是 新 的 一 天 。 面 对 “ o ro i a oh rdy , “ ” T morw n te a ”如奇葩般 独特 s
斯嘉丽的性格开题报告

斯嘉丽的性格开题报告1. 引言斯嘉丽·约翰逊,美国著名女演员,以出演《钢铁侠》和《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的黑寡妇一角而闻名于世。
她的出色表演才华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使她成为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
然而,斯嘉丽的性格对于她的职业生涯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斯嘉丽的性格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她是如何在电影界取得巨大成功的。
2. 性格特征斯嘉丽的性格深受她的个人经历和职业背景影响。
以下是斯嘉丽的一些性格特征的介绍:2.1 坚韧不拔斯嘉丽在拍摄电影时表现出了非常坚韧的性格。
她始终保持着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执着和追求,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
斯嘉丽曾经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伤病和困境,但她从不放弃,总是坚持到底。
2.2 自信与自我意识斯嘉丽是一个非常自信和自我意识的人。
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对自己的能力有着坚定的信心。
这种自信使她在演艺事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2.3 冷静与沉着斯嘉丽在面对压力和困扰时表现出非常冷静和沉着的性格。
她能够理性地分析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这种冷静和沉着帮助她在复杂的拍摄环境中保持镇定,并达到最佳表演状态。
3. 性格对职业生涯的影响斯嘉丽的性格对她的职业生涯有着显著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一点:3.1 在角色塑造和表演方面的优势斯嘉丽的坚韧不拔使她能够承受演艺事业中的压力和挑战,她的自信和自我意识使她能够在角色塑造和表演中更加自如。
她的冷静与沉着使她能够在复杂的拍摄环境中保持镇定,展现出最佳的表演水平。
3.2 赢得观众的喜爱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使她在观众中赢得了广泛的喜爱。
她的坚韧不拔和自信给人们带来了积极的能量和励志的力量。
观众看到她在电影中的出色表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不禁对她产生敬佩和喜爱之情。
3.3 提升自身职业发展空间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使她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她的坚韧不拔和自信使她在电影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赢得了更多的角色和合作机会。
《飘》中斯嘉丽形象分析

《飘》中斯嘉丽形象分析斯嘉丽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写著名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她精力旺盛,风情万种,是一个矛盾综合体的形象。
她敢于向古老南方的神话挑战,乐享社会制度带来的安逸,却坚决不许社会道德规范对她的个人自由进行干涉。
她坚强与软弱并存,勇敢与胆怯共处,贪婪的获取与无偿的付出同在。
她出身贵族,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她拥有令全镇女孩所羡慕的迷人的外表和聪慧的头脑,但她并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好女孩,她骄傲、贪婪、爱慕虚荣、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由于作者把斯佳丽刻画成这样的形象,使人们对她褒贬不一,而这也正是斯嘉丽的魅力所在,她优点和劣性的交织使她变得更加迷人。
多年来,我的头脑中经常会闪现这样一个文学作品形象:白皙的脸蛋上娇柔和粗犷并存,淡绿的眼睛顾盼生姿,乌黑的睫毛骚动不安,稍稍上翻的嘴角显示着倔强和任性。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女形象,她自尊自强的个性,是那样强烈地震撼过我的心灵。
曾经,我羡慕她,渴望并且幻想成为她;现在,我理智地分析她,汲取她性格中积极的东西,研究她性格中不足取的方面。
可以说,自认识她以后,她就融入了我的生命。
我说的这个少女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写著名小说《飘》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奥哈拉。
斯嘉丽首先是勇敢和坚强的。
情窦初开的16岁少女疯狂地爱上了温文儒雅的艾希礼,可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地明白他们完完全全是性格迥异的两类人,强捆在一起根本无幸福可言。
但斯嘉丽是固执的,她甚至精心地设计在艾希礼订婚仪式那天无论如何找一个空隙向她表明自己的爱意。
这是一个多么大胆的设想啊!在那个以柔弱,矜持、克制、压抑为美的大环境里,没有勇气没有激情怎么会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啊!她不但敢想,而且勇敢地去实施了,尽管可能失败,可能引起别人的嘲笑,可能让母亲伤心和父亲发怒,但她为了自己的幸福把这些统统抛到脑后了。
她是那样的义无返顾,骄傲和快乐地周密布置自己的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 YE LUN WEN(20 届)汉语言文学从斯嘉丽的女性意识觉醒角度解读其形象魅力摘要: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她的小说《飘》中,通过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揭示了美国内战前后南方社会中,男人从各方面压制女性,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通过塑造斯嘉丽这一形象来充分展示当时社会妇女的觉醒,女主人公斯嘉丽的形象魅力就在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主权利的追求,而且这种魅力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阅读文本,从斯嘉丽的女性意识觉醒角度深入解读其形象魅力。
关键词:斯嘉丽;性格特征;女性意识;形象魅力“Gone with the Wind” heroine Scarlett Charm ofAbstract:“Gone with the wind”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merican novels.It is written by American female writer Margaret Mitchell. This novel mainly describes the life of Scarlett who is Ta-la farmer’s daughter around the American Civil War .Meanwhile with hint of a love triangle between Scarlett ,Ashley and Rhett ,the novel depicts a wide and prosperous picture of American in the South social lives. Among the different peculiarity roles, the figure Scarlett, is the most successful, out-standing one together with the conflict and complex.Key words :Scarlett; Gone with the wind; realistic characteristic大家对“斯嘉丽”这一文学形象关注比较多的是形象意义、性格特征、对“美国精神”的反映、“明天”意识、婚姻观等方面,研究人员之广,发表论著之多,特别是对斯嘉丽这一女性形象,争议性之强实属少见。
通过深入阅读文本,我们可以从小说《飘》看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玛格丽特的女性意识在斯嘉丽身上的体现,剖析斯嘉丽性格形成的社会因素与自身因素,从斯嘉丽身上看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自主权利的追求,挖掘斯嘉丽的形象魅力。
一、引言《飘》在文学史上备受争议,但同时它也是美国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之一,次年便获得了普利策奖,随后由米高梅公司改编拍成同名电影,囊括了10项奥斯卡大奖,被誉为影坛经典。
但长期以来,不少读者将《飘》看作一部通俗的言情小说,着迷于它曲折动人的故事,却忽视它的思想价值。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对女性的赞扬和信心,认为妇女有能力走出家庭,摆脱附属品的地位,寻求女性的自主权。
本文试从女性的视觉出发,分析小说赋予作者的进步思想。
作为一名女性,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回顾南北战争这一段历史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对女性追求自主权的赞美,并寄予了自己对女性独立的厚望。
二、作家女性意识在小说《飘》中的体现及创作背景一般来说,作家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都会通过作品和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玛格丽特的女性意识在主人公斯嘉丽身上得到了完美地体现。
米切尔生活于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美国南方由于其独特的农业文化传统,具有很强的男权意识,米切尔从小深受其压抑。
米切尔青春年少时正如她笔下的斯嘉丽一样,是一个女性意识极强的叛逆姑娘。
其言行举止与当时温柔贤淑的南方姑娘很不同。
她公开抽烟喝酒,穿开叉很高的裙子,跳时髦舞。
这些很前卫的举动遭到保守妇女们得斥责,并将她排斥于上流社会妇女社交圈之外。
后来米切尔到当地一家小报社当了一名记者,在采访中为了证明自己和男人一样,她做出了男记者也非常危险的举动,将自己悬挂在20多层高的楼外,采访高楼清洁工。
作者的女性意识如此强烈,在其唯一的作品《飘》中有着集中地体现。
美国内战前的南方种植园,居民的所有生活就是种植和采摘棉花。
这里的生活优雅而简单快乐,残存着骑士时代的影子,而生活在这片红土地的妇女都如同娇嫩的花朵,紧紧附着男人,成为这个男性世界的装饰品。
她们承受着来自男性和自身的双重压制,处于附属的社会地位,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男性世界里,男性从各个方面压制女性。
首先,他们竭力把女性捆绑在家庭里,以确保她们的天真和善良不受现实社会的腐蚀,使她们心甘情愿做美丽的花瓶。
他们认为一个女人应该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家和家里人,不该像个男人那样在外面闲荡。
表面上男性保护她们,供给她们衣食来源,但这有一个必要的前提,那就是他们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女性并支配她们。
妇女被禁锢在家庭里,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她们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保障的唯一出路就是婚姻和家庭。
其次,男性在精神上压制女性。
他们可以在某些方面迁就妇女,满足她们的各种无伤大雅的的小要求,但一旦她们有了自己的独立的见解,他们就会感到恐慌,竭力加以压制。
斯嘉丽购买了一个锯木厂并决心自己来经营时,她的丈夫弗兰克尽管懦弱,也觉得难以接受。
由此可见,男性对女性的爱护是像对待小动物一般的爱护,他们的宽容也是以不动摇男性中心地位为前提的。
事实上,男人乐意将世界上的一切都献给女人,只是不愿让她们具有聪明才智和独立见解。
如果某个女人表现出任何智力优势,人们通常会躲避她,认为她超越了她应有的本分即穿衣打扮,参加舞会和学习管理家务。
弗兰克和斯嘉丽结婚后,逐渐发现她是一个善于算计的女人,起初还觉得有趣,后来就感到极度惊讶,极力避免和她谈起生意上的事。
斯嘉丽问起来,他只是神经质地干咳着,摆着手,重复那句关于她那可爱的小脑瓜的气人的话。
斯嘉丽对生意了如指掌,激起了他作为男子汉通常具有的那种义愤。
甚至弗兰克店铺的店员,也认为女人不该参与生意,很不乐意地把账本拿给女主人看。
斯嘉丽成功地经营了锯木场,却似乎觉得他们作为男性在联合起来反对她。
在斯嘉丽看来,男人们为了维持其社会中心地位,“竭尽全力要把妇女赶出脑力劳动和知识文化领域,让她们忙碌于如何用满桌的美味满足她的主人的食欲,如何尽心尽力地把他的宠物和子女侍候得舒适高兴,使她的才智消耗于这些琐事之中”。
可悲的是,妇女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男性给她们的社会定位,生活在自我贬抑之中。
生活在南方的母亲们充当了礼教的执行者,压制着年轻姑娘们的本性发展。
斯嘉丽从小被教育做一个听话的有教养的淑女,母亲爱伦和嬷嬷尽力把作为淑女所不可少的品质灌输到她身上。
“你必须学会温柔一些,亲切一些,文静一些,”爱伦对女儿说,“男人说话时千万别去插嘴,哪怕你真的以为自己比人家知道得多。
男人总是不喜欢快嘴快舌的姑娘的”。
“小姑娘家要是皱着眉头,嘟着嘴,说什么俺要这样不要那样,她们就休想找到丈夫,”嬷嬷忧郁地告诫说,“小姑娘家应当低着头回答:‘好吧,先生,俺知道了,’或者说:‘听您的吩咐,先生’”。
在南方母亲们的谆谆教导之下,南方女子们丧失了基本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完全服从于男性的价值取向,在自我牺牲,自我压抑中过着卑下的顺从生活。
婚前,家长及社会常把“上流社会所推崇的各种时尚,对于他们所看重的出身、家世、口音、毕业的学校、所加入的俱乐部、绅士风度、淑女风范等货色”塞进年轻女子们的脑袋里。
她们必须变得温柔可爱,学习各种礼节,在重重束缚下磨灭自己的天性。
而已婚妇女则像鸟儿一样被囚禁在家庭中,终日忙碌于如何管理好丈夫的家庭,教育他的子女,在各种琐事中消耗自己的才智。
寡妇的命运更加悲惨:穿一身黑衣服,不能戴花、扎缎带,不能戴首饰,不能开怀畅谈和放声嬉笑,杜绝一切社会活动,终日呆在家中。
作者把这种折磨妇女身心的制度称为“寡妇活埋”。
失去丈夫的斯嘉丽就被迫生活在寡妇的面纱下,压抑着她只有17岁的身心,为这个男性世界一员的逝去殉葬,“将生活中的真情实意彻底丧尽”,直到战争将她从中解脱出来。
在作者笔下的南方社会里,女性生儿育女被视为可耻的事情。
“无论哪个正派的白人或黑人妇女,只要一怀疑自己有了身孕,便几乎都不再迈出家门。
”孕妇像犯了罪似的躲在家里,人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说出“怀孕”这两个字,而是用“你的现状”,“身子不太方便”等极其隐讳的语言。
妇女除了受到精神上的压制,还要承受来自身体的痛苦。
为了拥有袅娜的身姿,妇女用紧身胸褡来束腰,以至于无法正常呼吸,稍微剧烈的活动就累得气喘吁吁,几乎要晕过去。
正如我们在文中看到的描述一样,斯嘉丽穿胸衣的时候,双手紧紧地抓住床杆,使劲儿吸气,嬷嬷狠狠地拉着,抽着,直到束着鲸须带的腰围收得更小了,她眼睛里才露出骄傲而喜悦的神色。
妇女把生命消磨在装饰她们的形体上,凭借其外在的魅力吸引并赢得男人的注意。
“女性过分关注外表,甘愿被打扮得像玩偶一样,从而无法达到令人尊敬而有意义的境地。
”由于男性对妇女身心的双重压制和妇女自身对这种附属地位的认同,内战前的南方社会形成了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
“与以前或以后无论什么时候比起来,这种文明对于女性天然的评价都是最低的了。
”美国内战解放了奴隶,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
无数的南方小伙子死在战场上,失去经济保障的妇女得到了走出家庭寻找工作的机会,她们被压制的才能和智慧终于得到了表现。
在亚特兰大和思嘉家乡的废墟上,妇女作为独立的主体勇敢地站了起来。
梅里韦瑟太太由烤馅饼起家开起了面包房,埃尔辛太太和范妮画瓷器,米德太太到学校教书,邦内尔太太教音乐,妇女以女性的柔韧和坚强撑起了战后亚特兰大的正常生活。
女主人公斯嘉丽是崛起的女性代表,在她的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女性的信心和期望。
斯嘉丽是一个勇敢的斗士,在19世纪中期的南方社会里,她冲破了女性身上的重重枷锁,展现了耀眼的女性风采。
她不再是忍气吞声的传统女性,在寻求自身价值,争取自主权利的过程中展现了女性的勇气和魄力。
三、从斯嘉丽的形象看作品的女性意识南北战争之前,斯嘉丽是出身名门的大小姐,过着舒适快乐的生活。
但是《飘》开篇就向读者展现与生俱来的叛逆:“斯嘉丽·奥哈拉其实长得并不美,却魅力十足,在她那故作娇媚的脸蛋上,那对绿眼睛并不安分,既任性又生气勃勃,跟她的端庄举止明显不同。
”斯嘉丽会骑马会爬树,同时也擅长施展自己作为女性的情感手段,她用天真可爱的微笑来掩饰自己的精明。
斯嘉丽的叛逆性格还体现在她的人生信条上,那就是“我厌倦做那些违背我意志的事情,我也讨厌装作吃的比一只鸟还少,宁愿晕头转向地跳两天华尔兹也不想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