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飞行员教程》(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试题

《私人飞行员教程》(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试题
《私人飞行员教程》(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试题

《私人飞行员教程》(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试题

4001.在等速的平直飞行中,作用于飞机上的四个力的关系是

A.升力等于阻力,拉力等于重力

B.升力等于拉力,阻力等于重力

C.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

4002.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速度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003.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速度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004.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005.当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006.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增大的地方,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007.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减小的地方,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008.飞机的升力主要由产生。

A.增大机翼下表面的压强

B.减小机翼下表面的压强

C.减小机翼上表面的压强

4009.飞机的升力

A.垂直于飞机纵轴

B.垂直于相对气流

C.垂直于机翼翼弦

4010.飞机相对气流的方向

A.平行于机翼翼弦,与飞行速度反向

B.平行于飞机纵轴,与飞行速度反向

C.平行于飞行速度,与飞行速度反向4011.飞机下降时,相对气流

A.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上

B.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下

C.平行于飞机纵轴,方向向上

4012.飞机上升时,相对气流

A.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上

B.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下

C.平行于飞机纵轴,方向向上

4013.飞机的迎角是

A.飞机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B.飞机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

C.飞机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4014.飞机下降时,其迎角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4015.飞机上升时,其迎角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4016.飞机的越大,诱导阻力越小。

A.展弦比

B.弯度

C.机翼面积

4017.低速飞行性能好的机翼是

A.梯形翼

B.后掠翼

C.三角翼

4018.高速飞行性能好的机翼是

A.梯形翼

B.后掠翼

C.直机翼

4019.飞机迎角小于临界迎角,迎角增大,升力系数;飞机迎角大于临界迎角,迎角增大,升力系数。

A.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增大

4020.飞机的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变化规律是

A.随迎角的增大,升力系数一直增大

B.随迎角的增大,升力系数先略有减小,然后

增大

C.随迎角的增大,升力系数先增大,然后减

4021.若迎角超过临界迎角,升力系数会

A.迅速增大

B.迅速减小

1

C.缓慢增大

4022.当飞机的迎角为临界迎角时,飞机的。

A.飞行速度最大

B.升力系数最大

C.阻力最小

4023.临界迎角是

A.最大升力系数对应的迎角

B.最大上升率对应的迎角

C.最大上升角对应的迎角

4024.飞机的失速总是出现在

A.同一速度

B.同一迎角

C.同一飞行姿态

4025.飞机重量增加,飞机的失速速度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4026.相同迎角,飞行速度增大一倍,升力增加为原来的A.一倍

B.二倍

C.四倍

4027.要保持相同的升力,当飞机速度增大时,飞机迎角应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028.要保持相同的升力,当飞机速度减小时,飞机迎角应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029.放下襟翼,飞机的升力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030.放下襟翼,飞机的阻力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031.放下襟翼,飞机的升力将,阻力将。

A.增大、减小

B.增大、增大

C.减小、减小

4032.放下襟翼,飞机的失速速度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4033.增升效率最好的襟翼是

A.简单襟翼

B.开缝襟翼

C.富勒襟翼

4034.相同迎角,飞行速度增大一倍,阻力增加为原来的A.一倍

B.二倍

C.四倍

4035.巡航飞行时,飞机的阻力主要是

A.干扰阻力

B.废阻力

C.诱导阻力

4036.保持相同升力,飞行速度增大一倍,废阻力

A.减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B.增大为原来的四倍

C.增大为原来的二倍

4037.保持相同升力,飞行速度增大一倍,诱导阻力

A.减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B.增大为原来的四倍

C.增大为原来的二倍

4038.通过改变迎角,飞行员可以控制飞机的

A.升力、空速、阻力

B.升力、空速、阻力、重量

C.升力、拉力、阻力

4039.机翼迎角控制

A.机翼安装角

B.流过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量

C.作用于机翼上的正负压强分布

4040.飞机的总阻力最小时

A.废阻力大于诱导阻力

B.废阻力等于诱导阻力

C.废阻力小于诱导阻力

4041.飞机的总阻力最小时

A.飞机的升力最大

B.飞机的迎角最小

C.飞机的升阻比最大

4042.飞机的废阻力等于诱导阻力时

A.飞机的升力最大

B.飞机的升阻比最大

C.飞机的迎角最小

4043.低速飞行时,飞机的阻力主要是

A.摩擦阻力

B.形状阻力

C.诱导阻力

4044.放全襟翼下降,飞机能以

A.较大的下降角,较小的速度下降

B.较小的下降角,较大的速度下降

C.较大的下降角,较大的速度下降

4045.机翼的气流分离是从机翼开始。

A.前缘

2

B.后缘

C.中部

4046.操纵副翼时,飞机将绕

A.横轴的俯仰运动

B.纵轴的滚转运动

C.立轴的偏转运动

4047.操纵升降舵时,飞机将绕

A.横轴的俯仰运动

B.纵轴的滚转运动

C.立轴的偏转运动

4048.操纵方向舵时,飞机将绕

A.横轴的俯仰运动

B.纵轴的滚转运动

C.立轴的偏转运动

4049.上升时,需要额外的来维持飞机的上升。

A.升力

B.拉力

C.重力

4050.上升时,飞机的拉力平衡

A.重力的向后分量和升力

B.阻力和升力

C.阻力和重力的向后分量

4051.向右压盘时,飞机的

A.右翼升力大于左翼升力

B.左翼升力大于右翼升力

C.左翼升力等于右翼升力

4052.升降舵下偏时,会引起飞机

A.抬头

B.低头

C.偏头

4053.升降舵上偏时,会引起飞机。

A.抬头

B.低头

C.偏头

5054.向前推杆,飞机的迎角

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4055.向后拉杆,飞机的迎角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4056.蹬左舵,飞机垂尾产生的空气动力。

A.向左

B.向右

C.向上

4057.蹬右舵,飞机垂尾产生的空气动力。

A.向左

B.向右

C.向下

4058.飞机的下滑角是

A.升力与阻力的夹角

B.飞行轨迹与水平面的夹角

C.阻力与重力的夹角

4059.飞机总阻力最小的速度,提供

A.最大升力

B.最小下滑角

C.最短下滑距离

4060.使飞机获得最大下滑距离的速度是

A.最大下滑速度

B.失速速度

C.下滑有利速度

4061.下滑有利速度使

A.飞机下滑阻力最小

B.飞机下滑角最大

C.飞机下滑升力最大

4062.用下滑有利速度下滑,飞机的

A.升阻比最大

B.升力最大

C.下滑角最大

4063.在稳定的直线飞行中,下面关于飞机升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速小时必须减小迎角,以产生足够的升力来

保持高度

B.空速大时必须减小迎角,以产生足够的升力来

保持高度

C.空速大时必须增大迎角,以产生足够的升力来

保持高度

4064.关于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上下翼面的弯度相同

B.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

C.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4065.空速减小时,为保持高度,应实施的操纵是

A.增大迎角,使升力的增加大于阻力的增加

B.增大迎角,以保持升力不变

C.减小迎角,以保持阻力不变

4066.根据机翼的设计特点,其产生的升力来自于

A.机翼上下表面的正压强

B.机翼下表面的负压和上表面的正压

C.机翼下表面的正压和上表面的负压4067.简单襟翼靠来增大升力系数。

A.增大机翼面积

B.增大机翼临界迎角

C.增大机翼弯度

4068.开缝襟翼靠来增大升力系数。

A.增大机翼面积

3

B.增大机翼弯度

C.增大机翼弯度和增大上翼面气流速度4069.富勒襟翼靠来增大升力系数。

A.增大机翼临界迎角

B.增大机翼弯度

C.增大机翼弯度和机翼面积

4070.对于下滑,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重量重,下滑角大

B.重量重,下滑率大

C.重量重,下滑速度大

4071.飞机转弯的向心力是

A.飞机的拉力

B.方向舵上产生的气动力

C.飞机升力的水平分力

4072.偏转副翼使飞机转弯时,机翼阻力

A.使飞机向转弯内侧偏转

B.使飞机向转弯外侧偏转

C.对飞机的转弯没有影响

4073.偏转副翼使飞机转弯时,两翼的阻力是

A.内侧机翼阻力大

B.外侧机翼阻力大

C.相等

4074.偏转副翼使飞机左转弯时,为修正逆偏转的影响,应A.向左蹬舵

B.向右蹬舵

C.向右压盘

4075.偏转副翼使飞机右转弯时,为修正逆偏转的影响,应A.向左蹬舵

B.向右蹬舵

C.向左压盘

4076.飞机转弯时,坡度有继续增大的倾向,原因是A.转弯外侧阻力比内侧的大

B.转弯外侧升力比内侧的大

C.转弯外侧阻力比内侧的小

4077.飞机坡度增大,升力的垂直分量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4078.飞机坡度增大,升力的水平分量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4079.载荷因数是

A.飞机拉力与阻力的比值

B.飞机升力与阻力的比值

C.飞机承受的载荷(除重力外)与重力的比值4080.飞机转弯时,为保持高度需要增大迎角,原因是A.保持升力垂直分量不变

B.用以使机头沿转弯方向转动

C.保持升力水平分量不变

4081.转弯时,为保持高度和空速,应

A.增大迎角和拉力

B.增大迎角、减小拉力

C.减小迎角、增大拉力

4082.飞机转弯时,如保持空速不变,则

A.升力增大,阻力减小

B.升力增大,阻力增大

C.升力减小,阻力增大

4083.水平转弯中,坡度增大,载荷因数

A.保持不变

B.增大

C.减小

4084.飞机水平转弯时,飞行员会感觉到

A.自己的重量变轻

B.自己的重量变重

C.自己的重量与飞机平飞时相同

4085.飞机产生负向载荷时,飞行员会感觉到

A.自己的重量变轻

B.自己的重量变重

C.自己的重量与飞机平飞时相同

4086.在时,飞行员会感觉到负向载荷

A.拉杆使飞机转入上升

B.飞机转弯

C.推杆使飞机转入下降

4087.飞机转弯时,飞行员会感到自己变重,原因是

A.飞机的拉力大

B.飞机承受了大于1G正过载

C.飞机速度大

4088.飞机水平转弯,坡度增大,失速速度

A.减小

B.保持不变,因为临界迎角不变

C.增大

4089.飞机平飞的失速速度为55Kts,载荷因数为4时的失速速度为

A.45Kts

B.55Kts

C.110Kts

4090.飞机平飞的失速速度为70Kts,转弯坡度60度的失速速度为

A.60Kts

B.99Kts

C.70Kts

4091.机动速度(V A)是

A.飞机作机动飞行时应保持的速度

B.飞行员可以充分使用操纵动作的最大速度

C.引起飞机应力过度的速度

4

4092.机动速度(V A)是

A.飞机作机动飞行时应保持的速度

B.飞机安全失速的最大速度?

C.引起飞机应力过度的速度

4093.飞机失速的原因是

A.飞机速度太小

B.飞机速度太大

C.飞机迎角超过临界迎角

4094.对飞机失速速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空气密度的变化

B.飞行高度的变化

C.载荷因数的变化

4095.飞机的重心靠前,失速速度

A.增大

B.减小

C.不受影响

4096.飞机积有冰(雪、霜),失速速度

A.增大

B.保持不变

C.减小

4097.飞机接近失速,会

A.出现操纵迟钝和操纵效率降低的现象

B.出现机头上仰的现象

C.出现机翼自转现象

4098.如飞机已失速,飞行员应

A.立即蹬舵

B.立即推杆到底

C.立即拉杆

4099.飞机发生螺旋现象的原因是

A.飞行员蹬舵不当

B.飞行员压盘过多

C.飞机失速后机翼自转

4100.飞机发生螺旋后,最有效的制止方法是A.立即推杆到底改出失速

B.立即向螺旋反方向蹬舵到底制止滚转

C.立即加大油门增速

4101.右转螺旋桨飞机的扭距使飞机

A.向下低头

B.向左滚转

C.向上抬头

4102.单发飞机扭距效应最大的飞行状态是

A.起飞

B.巡航

C.下降

4103.飞机大迎角飞行时,两个桨叶的迎角

A.相等

B.上行桨叶的大

C.下行桨叶的大

4104.螺旋桨因素(P-factor)的影响最明显的状态是

A.起飞

B.巡航

C.下降

4105.右转螺旋桨飞机的螺旋桨因素(P-factor)使飞机A.向左滚转?

B.向左偏转

C.向上抬头

4106.飞机离地面高度时,地面效应的影响开始体现出来。

A.低于半个翼展

B.低于一个翼展

C.低于两个翼展

4107.飞机在地面效应区时,引起的气动力变化是

A.升力增大、阻力减小

B.升力减小、阻力增大

C.升力增大、阻力增大

4108.飞机在脱离地面效应区时,将

A.出现短暂的机头下俯变化

B.经历诱导阻力增大的过程,需要更大的拉力

C.需要减小迎角以保持相同的升力系数4109.飞机着陆进入地面效应区时,将

A.出现短暂的机头上仰变化

B.经历诱导阻力减小的过程,需要减小拉力

C.需要增大迎角以保持相同的升力系数4110.如果飞机在地面效应区内和在地面效应区外保持相同的迎角和速度,飞机的升力将

A.增大,并且诱导阻力减小

B.减小,并且废阻力减小

C.增大,并且诱导阻力增大

4111.具有正静安定性的飞机,当受到扰动使平衡状态变化后,有

A.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B.继续偏离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C.保持偏离后的平衡状态

4112.具有负静安定性的飞机,当受到扰动使平衡状态变化后,有

A.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B.继续偏离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C.保持偏离后的平衡状态的趋势

4113.具有中立静安定性的飞机,当受到扰动使平衡状态变化后,有

A.回到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B.继续偏离原平衡状态的趋势

C.保持偏离后的平衡状态的趋势

4114.飞机从已建立的平衡状态发生偏离,若,则飞机表

现出正动安定性。

5

A.飞机振荡的振幅减小使飞机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B.飞机振荡的振幅持续增大

C.飞机振荡的振幅不增大也不减小

4115.飞机从已建立的平衡状态发生偏离,若,则飞机表

现出负动安定性。

A.飞机振荡的振幅减小使飞机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B.飞机振荡的振幅持续增大

C.飞机振荡的振幅不增大也不减小

4116.飞机从已建立的平衡状态发生偏离,若,则飞机表

现出中立动安定性。

A.飞机振荡的振幅减小使飞机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B.飞机振荡的振幅持续增大

C.飞机振荡的振幅不增大也不减小

4117.飞机的纵向安定性有利于

A.防止飞机绕立轴偏转过快

B.防止飞机绕纵轴滚转过快

C.防止飞机抬头过高或低头过低

4118.飞机的压力中心是

A.压力最低的点

B.压力最高的点

C.升力的着力点

4119.飞机迎角增大,压力中心的位置会

A.前移

B.后移

C.保持不变

4120.飞机迎角减小,压力中心的位置会

A.前移

B.后移

C.保持不变

4121.具有纵向安定性的飞机,飞机重心

A.位于压力中心前

B.位于压力中心后

C.与压力中心重合

4122.常规布局的飞机,机翼升力对飞机重心的力矩常为使飞机机头

的力矩。

A.上仰

B.下俯

C.偏转

4123.常规布局的飞机,平尾升力对飞机重心的力矩常为使飞机机头

的力矩。

A.上仰

B.下俯

C.偏转

4124.飞行中减小发动机功率,由于机翼和螺旋桨的下洗减弱,飞机会出

现一定的倾向。

A.下俯

B.上仰

C.左偏

4125.飞行中增大发动机功率,由于机翼和螺旋桨的下洗增强,飞机会出

现一定的倾向。

A.下俯

B.上仰

C.右偏

4126.重心靠前,飞机的纵向安定性

A.变强

B.减弱

C.不受影响

4127.重心靠后,飞机的纵向安定性

A.变强

B.减弱

C.保持不变

4128.飞机的横侧安定性有助于

A.使机翼恢复到水平状态

B.使飞机保持航向

C.使飞机保持迎角

4129.上反角使飞机具有横侧安定性的原因是

A.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一侧机翼的迎角增大,

升力增大

B.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另一侧机翼的迎角增大,升力增大

C.侧滑时,上反角使侧滑一侧机翼的迎角减小,

升力减小

4130.后掠角使飞机具有横侧安定性的原因是

A.侧滑时,侧滑一侧的后掠角增大,升力增大

B.侧滑时,侧滑另一侧的后掠角增大,升力增大

C.侧滑时,侧滑一侧的后掠角减小,升力增大4131.飞机的方向安定性过强,而横侧安定性相对过弱,飞机容易出现

A.飘摆(荷兰滚)

B.螺旋不稳定现象

C.转弯困难

4132.飞机的横侧安定性过强,而方向安定性相对过弱,飞机容易出现

A.飘摆(荷兰滚)

B.螺旋不稳定现象

C.失去纵向安定性

4133.飞行中发现飞机非指令的时而左滚,时而右滚,同时

6

伴随机头时而

左偏,时而右偏的现象,此迹象表明

A.飞机进入了飘摆(荷兰滚)

B.飞机进入了失速

C.飞机进入了螺旋

4134.图4-1中,A点对应的速度是

A.最大航程速度

B.最大航时速度

C.最大平飞速度

4135.图4-1中,B点对应的速度是

A.最大航程速度?

B.最大航时速度

C.最大平飞速度

4136.图4-1中,C点对应的速度是

A.最大航程速度

B.最大航时速度?

C.最大平飞速度

4137.最佳爬升角速度(Vx)一般在使用。

A.起飞越障后

B.起飞越障中

C.巡航上升

4138.最佳爬升率速度(Vy)一般在使用。

A.起飞越障后

B.起飞越障中

C.巡航上升

4139.高度增加,最佳爬升角速度(Vx),最佳爬升率速度(Vy)。

A.增大,减小

B.减小,增大

C.增大,增大

4140.在理论升限,最佳爬升角速度(Vx)最佳爬升率速度(Vy)。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4141.在实用升限,飞机的最大爬升率为ft/min。

A.50

B.100

C.200

4142.飞机的理论升限实用升限。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4143.风与跑道的夹角为60度,风速为30Kn,根据图4-2知,飞机起飞

时的逆风为Kts,正侧风为Kts。

A.15,25

B.15,26

C.30,26

4144.飞机在下面条件下起飞:温度10℃(50℉),气压高度0,重量2700lbs,静风。根据图4-3,飞机到达50ft高度的起飞距离为

A.550ft

B.650ft

C.750ft

4145.飞机在下面条件下起飞:温度38℃(100℉),气压高度4000ft,重量3200lbs,静风。根据图4-3,飞机起飞滑跑距离为

A.1180ft

B.1350ft

C.1850ft

4146.飞机在下面条件下起飞:温度-1℃(30℉),气压高度6000ft,重量3000lbs,逆风20Kt。根据图4-3,飞机到达50ft高度的起飞距离为

A.1100ft

B.1300ft

C.1500ft

4147.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爬升,温度30℃,气压高度5000ft,重量4000lbs,根据图4-4,飞机的爬升率是

A.655ft/min

B.702ft/min

C.774ft/min

4148.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爬升,温度-10℃,气压高度22000ft,重量3700lbs,根据图4-4,飞机的爬升率是

A.305ft/min

B.320ft/min

C.384ft/min

4149.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着陆:温度21℃(70℉),气压高度0ft,重量3400lbs,逆风16Kt。根据图4-5,飞机50ft 越障高度的着陆距离为

A.716ft

B.1275ft

C.1450ft

4150.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着陆:温度29℃(85℉),气压高度6000ft,重量2800lbs,逆风14Kt。根据图4-5,飞机50ft 越障高度的着陆距离为

A.740ft

B.1280ft

C.1480ft

4151.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着陆:温度10℃(50℉),气压高度0ft,重量3000lbs,逆风10Kt。根据图4-5,飞机着陆滑跑距离为

A.425ft

B.636ft

C.836ft

4152.飞机在下面条件下着陆:温度27℃(80℉),气压高

7

度4000ft,重量2800lbs,逆风24Kt。根据图4-5,飞机50ft 越障高度的着陆距离为

A.1125ft

B.1250ft

C.1325ft

4153.在计算飞机的重量与平衡时,基本空机重量包括标准飞机重量、选装设备的重量,另外还包括

A.不可用燃油和所有滑油的重量

B.所有可用燃油和所有滑油的重量,但不包括飞行员、乘客、行李的重量

C.所有可用燃油和所有滑油的重量,以及飞行员、乘客、行李的重量

4154.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指

A.飞机离地时的重量

B.飞机开始滑行时的重量

C.飞机开始起飞滑跑时的重量

4155.如果飞机的重量超过重量限制,容易

A.使飞机起飞时无法离地

B.造成起飞方向难以保持

C.在遇阵风或紊流时造成载荷因数过大4156.下面用来确定飞机力矩的是

A.飞机重量除以力臂

B.飞机重量乘以力臂

C.飞机力臂除以重量

4157.下面用来确定飞机重心位置的是

A.飞机力矩除以重量

B.飞机力矩除以力臂

C.飞机重量乘以力臂

4158.根据下面条件:

重量力臂

力矩

空机610 96.47

飞行员150 43.8

乘客180 74.7

行李10 23.20

总重??

飞机的重心在站位。

A.33.20

B.59.5

C.83.26

4159.根据下面条件:

重量力臂

力矩

空机957 29.07

飞行员140 -45.30

乘客170 1.60

行李15 -45.30

总重??

飞机的重心在站位。

A.6.43

B.16.43

C.27.38

4160.参看图4-6,根据下列条件:

重量力矩

空机1315 150.1

飞行员140 ?

乘客150 ?

行李0 ?

燃油162 ?

问:飞机的重心在

A.重心范围内,但重量已超过最大重量

B.重心范围外,且重量超过最大重量,力矩超过

最大力矩

C.重心范围内,重量和力矩均在允许范围内4161.参看图4-6,根据下列条件:

重量力矩

空机1315 154

飞行员145 ?

乘客153 ?

行李0 ?

燃油162 ?

问:飞机的重心在

A.重心范围内,但重量已超过最大重量

B.重心范围外,但重量未超过最大重量

C.重心范围内,重量和力矩均在允许范围内4162.如果一架飞机的重量为3650lbs,重心在94.0站位,现要将重心移至92.0站位,需将lbs行李由站位180的后行李舱移到站位40的前行李舱。

A.52.14

B.62.24

C.78.14

4163.一架飞机重量为4800Kg,飞机重心位于基准面后

0.98m处,现将90Kg重的行李从后行李舱(在基准面后

1.45m处)移到前行李舱(在基准面后0.45m处)。现飞机

重心在m处。

A.基准面后0.9613

8

B.基准面前0.9613

C.基准面后0.9987

9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快速性和。 2、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3、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的前馈复合控制。 4、根轨迹起始于,终止于。 5、PI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转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反馈控制基本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只用比例放大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其被调量仍是有静差的 B、反馈控制系统可以抑制不被反馈环节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 C、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 D、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 2、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的两个调速器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是( ) A.PID B.PI C.P D.PD 3、下列不属于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启动过程特点的是( ) A、饱和非线性控制 B、转速超调 C、准时间最优控制 D、饱和线性控制 4、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则静差率( ) A.越小B.越大C.不变 D.不确定 5、普通逻辑无环流(既无推β又无准备)可逆调速系统中换向时待工作组投入工作时,电动机处于()状态。 A、回馈制动 B、反接制动 C、能耗制动 D、自由停车 6、在交—直—交变频装置中,若采用不控整流,则PWN逆变器的作用是()。 A、调压 B、调频 C、调压调频 D、调频与逆变 7、下列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中,应用最广的是()。 A、降电压调速 B、变极对数调速 C、变压变频调速 D、转子串电阻调速 8、当电动机在额定转速以下变频调速时,要求( ),属于恒转矩调速。 A、定子电源的频率f1可任意改变 B、定子电压U1不变 C、维持U1/f1=常数 9、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组成不包括( ) A、电压方程 B、磁链方程 C、转矩方程 D、外部扰动 10、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时,采用()控制方式,可获得一线性机械特性。 A、U1/f1=常值; B、Eg/f1=常值; C、Es/f1=常值; D、Er/f1=常值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基础执照考题

M8空气动力学基础及飞行原理 1、绝对温度的零度是(C) A、-273℉ B、-273K C、-273℃ D、32℉ 2、空气的组成为(C) A、78%氮,20%氢和2%其他气体 B、90%氧,6%氮和4%其他气体 C、78%氮,21%氧和1%其他气体 D、21%氮,78%氧和1%其他气体 3、流体的粘性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B) A、液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气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液体的粘性系数与温度无关。 D、气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空气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C) A、空气的粘性 B、空气的压缩性 C、空气的粘性和压缩性 D、空气的可朔性 5、下列不是影响空气粘性的因素是(A) A、空气的流动位置 B、气流的流速 C、空气的粘性系数 D、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气体的压力

、密度<ρ>、温度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是(D) A、ρ=PRT B、T=PRρ C、P=Rρ/ T D、P=RρT 7、在大气层,大气密度(C) A、在同温层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 B、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C、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D、随高度增加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8、在大气层,大气压强(B) A、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C、在同温层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 D、随高度增加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9、空气的密度(A) A、与压力成正比。 B、与压力成反比。 C、与压力无关。 D、与温度成正比。 10、影响空气粘性力的主要因素: (BC) A、空气清洁度 B、速度剃度 C、空气温度 D、相对湿度 11、对于空气密度如下说确的是(B) A、空气密度正比于压力和绝对温度 B、空气密度正比于压力,反比于绝对温度 C、空气密度反比于压力,正比于绝对温度 D、空气密度反比于压力和绝对温度 12、对于音速.如下说确的是: (C) A、只要空气密度大,音速就大 B、只要空气压力大,音速就大 C、只要空气温度高.音速就大 D、只要空气密度小.音速就大 13、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空气湿度大(B) A、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长 B、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长 C、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短 D、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短 14、一定体积的容器中,空气压力(D) A、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温度乘积成正比 B、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温度乘积成反比 C、与空气密度和空气绝对湿度乘积成反比 . . . w d .

《飞行原理》练习题汇总

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单选 1. 翼型的中弧曲度越大表明 A:翼型的厚度越大 B:翼型的上下表面外凸程度差别越大 C:翼型外凸程度越大 D:翼型的弯度越大 B 2. 低速飞机翼型前缘 A:较尖 B:较圆钝 C:为楔形 D:以上都不对 B 3. 关于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下翼面的弯度相同 B: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 C: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 D:机翼上下表面的弯度不可比较 B 4.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标准海平面气温是 A:25℃ B:10℃ C:20℃ D:15℃ D 5. 按照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在高度低于11000米的高度上,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随季节变化 A:降低6.5℃ B:升高6.5℃ C:降低2℃ D:降低2℃ A 6. 在3000米的高度上的实际气温为10℃,则该高度层上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 A:高12.5℃ B:低5℃ C:低25.5℃ D:高14.5℃ D 7. 在气温比标准大气温度低的天气飞行,飞机的真实高度与气压高度表指示的高度(基准相同)相比,飞机的真实高度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不确定 B 简答 1. 请解释下列术语:(1)相对厚度(厚弦比)(2)相对弯度(中弧曲度)(3)展弦比(4)后掠角(1)翼型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2)最大弧高与翼弦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3)机翼翼展与平均弦长的比值;(4)机翼四分之一弦线与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2. 请叙述国际标准大气规定。 国际标准大气(International Standard Atmosphere),简称ISA,就是人为地规定一个不变的大气环境,包括大气压温度、密度、气压等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得出统一的数据,作为计算和试验飞机的统一标准。国际标准大气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它是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物理特性的平均值为依据,加以适当修订而建立的。 3. 实际大气与国际标准大气如何换算? 确定实际大气与国际标准大气的温度偏差,即ISA偏差,ISA偏差是指确定地点的实际温度与该处ISA标准温度的差值,常用于飞行活动中确定飞机性能的基本已知条件。 飞机的低速动力学 单选 1.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B 2.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C:不变 D:不一定 B 3.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减小的地方,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A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考试题

《 自动控制原理B 》 试题A 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 (1)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D )。 A .(1)0s s += B. (1)50s s ++= C.(1)10s s ++=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2.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C )。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 3.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B )。 A.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4.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C )。 A .当时间常数较大时有超调 B .有超调 C .无超调 D .当时间常数较小时有超调 5.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A ) A . 0型系统 B. I 型系统 C. II 型系统 D. III 型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稳定性、快速性、__准确性___。 2.对控制系统建模而言,同一个控制系统可以用不同的 数学模型 来描述。 3. 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为 开环控制 和 闭环控制 。 4. 某负反馈控制系统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为()G s ,反馈通路的传递函数为()H s ,则系统 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H s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1()() G s G s H s + 。 5 开环传递函数为2(2)(1) ()()(4)(22) K s s G s H s s s s s ++= +++,其根轨迹的起点为0,4,1j --±。 6. 当欠阻尼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减小时,在单位阶跃输入信号作用下,最大超调量将 增大 。 7.串联方框图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各串联传递函数之 积 。 三、简答题(本题10分) 图1为水温控制系统示意图。冷水在热交换器中由通入的蒸汽加热,从而得到一定温度的热水。冷水流量变化用流量计测量。试绘制系统方框图,并说明为了保持热水温度为期望值,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系统的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各是什么?

飞行原理复习题(选择答案) 2.

第一章:飞机和大气的一般介绍 一、飞机的一般介绍 1. 翼型的中弧曲度越大表明 A:翼型的厚度越大 B:翼型的上下表面外凸程度差别越大 C:翼型外凸程度越大 D:翼型的弯度越大 2. 低速飞机翼型前缘 A:较尖 B:较圆钝 C:为楔形 D:以上都不对 3. 关于机翼的剖面形状(翼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上下翼面的弯度相同 B: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大于下表面的弯度 C:机翼上表面的弯度小于下表面的弯度 D:机翼上下表面的弯度不可比较 二、1. 国际标准大气规定的标准海平面气温是 A:25℃ B:10℃ C:20℃ D:15℃ 2. 按照国际标准大气的规定,在高度低于11000米的高度上,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随季节变化 A:降低6.5℃ B:升高6.5℃ C:降低2℃ D:降低2℃ 3. 在3000米的高度上的实际气温为10℃,则该高度层上的气温比标准大气规定的温度 A:高12.5℃ B:低5℃ C:低25.5℃ D:高14.5℃

4. 在气温比标准大气温度低的天气飞行,飞机的真实高度与气压高度表指示的高度(基准相同)相比,飞机的真实高度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不确定 第二章:飞机低速空气动力学 1.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粗处,气流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2. 空气流过一粗细不等的管子时,在管道变细处,气流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3. 根据伯努利定律,同一管道中,气流速度减小的地方,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4. 飞机相对气流的方向 A:平行于机翼翼弦,与飞行速度反向 B:平行于飞机纵轴,与飞行速度反向 C:平行于飞行速度,与飞行速度反向 D:平行于地平线 5. 飞机下降时,相对气流 A: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上 B:平行于飞行速度,方向向下 C:平行于飞机纵轴,方向向上 D:平行于地平线 6. 飞机的迎角是 A:飞机纵轴与水平面的夹角 B:飞机翼弦与水平面的夹角 C:飞机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D:飞机纵轴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7. 飞机的升力

飞行原理重点知识

1. 请解释下列术语:(1)相对厚度(厚弦比)(2)相对弯度(中弧曲度)(3)展弦比(4)后掠角 (1)翼型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2)最大弧高与翼弦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3)机翼翼展与平均弦长的比值;(4)机翼四分之一弦线与机身纵轴垂直线之间的夹角。 2. 请叙述国际标准大气规定。 国际标准大气(International Standard Atmosphere),简称ISA,就是人为地规定一个不变的大气环境,包括大气压温度、密度、气压等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得出统一的数据,作为计算和试验飞机的统一标准。国际标准大气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它是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大气物理特性的平均值为依据,加以适当修订而建立的。 3. 实际大气与国际标准大气如何换算 确定实际大气与国际标准大气的温度偏差,即ISA偏差,ISA偏差是指确定地点的实际温度与该处ISA标准温度的差值,常用于飞行活动中确定飞机性能的基本已知条件。 1. 解释迎角的含义 相对气流方向与翼弦之间的夹角,称为迎角。 2. 说明流线、流管、流线谱的特点。 流线的特点:该曲线上每一点的流体微团速度与曲线在该点的切线重合。流线每点上的流体微团只有一个运动方向。流线不可能相交,不可能分叉。流管的特点:流管表面是由流线所围成,因此流体不能穿出或穿入流管表面。这样,流管好像刚体管壁一样把流体运动局限在流管之内或流管之外。流线谱的特点:流线谱的形状与流动速度无关。物体形状不同,空气流过物体的流线谱不同。物体与相对气流的相对位置(迎角)不同,空气流过物体的流线谱不同。气流受阻,流管扩张变粗,气流流过物体外凸处或受挤压,流管收缩变细。气流流过物体时,在物体的后部都要形成涡流区。 3. 利用连续性定理说明流管截面积变化与气流速度变化的关系。 当流体流过流管时,在同一时间流过流管任意截面的流体质量始终相等。因此,当流管横截面积减小时,流管收缩,流速增大;当流管横截面积增大时,流管扩张,流速增大。 4. 说明伯努利方程中各项参数的物理意义。并利用伯努利定理说明气流速度变化与气流压强变化的关系。 动压,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动能。这是一种附加的压力,是空气在流动中受阻,流速降低时产生的压力。静压,单位体积空气所具有的压力能。在静止的空气中,静压等于当时当地的大气压。总压(全压),它是动压和静压之和。总压可以理解为,气流速度减小到零之点的静压。气流速度增加,动压增加,为了保持总压不变,气流压强即静压必需减小。 5. 解释下列术语(1)升力系数(2)压力中心 (1)升力系数与机翼形状、机翼压力分布有关,它综合的表达了机翼形状、迎角等对飞机升力的影响。(2)机翼升力的着力点,称为压力中心。 6.机翼的升力是如何产生的利用翼型的压力分布图说明翼型各部分对升力的贡献。 在机翼上表面的压强低于大气压,对机翼产生吸力;在机翼下表面的压强高于大气压,对机翼产生压力。由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产生了垂直于(远前方)相对气流方向的分量,就是升力。机翼升力的产生主要是靠机翼上表面吸力的作用,尤其是上表面的前段,而不是主要靠下表面正压的作用。 7. 写出飞机的升力公式,并说明公式各个参数的物理意义。 飞机的升力系数,飞机的飞行动压,机翼的面积。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输入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扰动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G1(s)+G2(s)(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 n ω 阻尼比=ξ ,0.7072 =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220s s ++= ,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105 0.20.5s s s s +++。 6、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开环零点。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ωτωω--=--,则该系统的 开环传递函数为(1) (1)K s s Ts τ++。 8、PI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1 ()[()()]p u t K e t e t dt T =+ ?,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1 [1] p K Ts +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 能。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水温。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稳定。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

无人机航拍理论试题库完整

无人机航拍理论题库 1.以大疆产品为例,飞行器与遥控器电源开启方法为 A. 短按 B. 长按 C. 短按,再长按 D. 长按,再短按 2.以大疆产品为例,操作员打开遥控器时,遥控器发出警告提示音及指示灯为红灯慢闪时,提示的是() A. 遥控器天线未打开 B. 遥控器未连接飞行器 C. 遥控器需进行摇杆校准 D. 遥控信号受干扰 3. 以大疆产品为例,关于飞行器返航点描述正确的是 A. 返航点可在飞行中刷新 B. 返航点不可在飞行中刷新 C. 室内飞行时可刷新返航点 D. GPS信号弱时可刷新返航点 4.以大疆产品为例,DJI GO界面中,姿态球中的飞行器状态与实际不符,可能是因为 A. 移动设备指南针异常,需校准 B. 移动设备未连接蜂窝数据网络 C. 移动设备未登录DJI GO账户 D. 移动设备信号受到干扰 5. 以大疆产品为例,当飞行器指南针校准失败时,应()处理 A. 继续飞行 B. 结束校准 C. 重新校准指南针 D. 重启遥控器 6. 以大疆精灵 4 飞行器为例,起飞前未移除云台扣会造成什么后果 A. 损坏云台电机 B. 画面清晰无影响

C. 云台正常自检 D. 飞行器进入FPV模式 7. 以大疆精灵 4 飞行器为例,图传画面出现斑马纹的原因是 A. 相机过曝警告 B. 云台损坏 C. 电池电量不足 D. 相机快门速度过快 8. 以大疆产品为例,飞行器尾部指示灯为绿色双闪时为()飞行状态 A. P-GPS B. P-OPTI C. P-ATTI D. P-SPORT 9.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图传画面出现抖动的原因不包括 A. 飞行速度过快 B. 飞行器云台出现异常 C. 飞行器快门速度过慢 D. 答案均是 10.以大疆产品为例,DJI GO界面中,姿态球上绿色范围表示的是 A. 飞行器云台朝向 B. 遥控器朝向 C. 移动设备朝向 D. 操作员朝向 11.以大疆产品为例,假设飞行器处于操作员正上方,当前飞行高度为 250 米,距离为 5 米,DJI GO提示“遥控器信号微弱”时,操作员应如何处理() A. 无需理会,飞行器可自行修复信号 B. 继续上升飞行器,高度越高信号越好 C. 原地悬停飞行器,操作者拿着遥控器移动到提示信号好的地方 D. 操作员将遥控器天线摆放至平行于地面 12. 在高海拔寒冷、空气稀薄地区,飞行器负载不改变下,飞行器状态会() A. 飞行时间减少 B. 最大起飞重量增加 C. 飞行时间变长 D. 无任何变化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性能解答练习题II无问题详解

1. 关于动压和静压的方向,以下哪一个是 正确的() A.动压和静压的方向都是与运动的方向一致 B.动压和静压都作用在任意方向 C.动压作用在流体的流动方向,静压作用在任意方向 2.流体的伯努利定理() A.适用于不可压缩的理想流体 B.适用于粘性的理想流体 C.适用于不可压缩的粘性流体 3.伯努利方程适用于() A.低速气流 B.高速气流 C.适用于各种速度的气流 4.下列关于动压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总压与静压之和B.总压与静压之差C.动压和速度成正比 5.测量机翼的翼弦是从() A.左翼尖到右翼尖 B.机身中心线到翼尖 C. 机翼前缘到后缘 6.测量机翼的翼展是从() A.左翼尖到右翼尖 B.机身中心线到翼尖 C.机翼前缘到后缘 7.机翼的安装角是() A.翼弦与相对气流速度的夹角 B.翼弦与机身纵轴之间所夹锐角 C.翼弦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锐角 8.机翼的展弦比是() A.展长与机翼最大厚度之比 B.展长与翼尖弦长之比 C.展长与平均几何弦长之比 9.机翼1/4弦线与垂直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机翼的() A.安装角 B.上反角 C.后掠角 10.翼型的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称为() A.相对弯度 B.相对厚度 C. 最大弯度11. 翼型的最大弯度与弦长的比值 称为() A.相对弯度 B.相对厚度 C.最大厚度 12. 影响翼型性能的最主要的参数 是() A.前缘和后缘 B.翼型的厚度和弯度 C.弯度和前缘 13.具有后掠角的飞机有侧滑角时,会产生() A.滚转力矩 B.俯仰力矩 C.不产生任何力矩 14.具有上反角的飞机有侧滑角时,会产生() A.偏航力矩 B.俯仰力矩 C.不产生任何力矩 15.机翼空气动力受力最大的是() A.机翼上表面压力 B.机翼下表面压力 C. 机翼上表面负压 16.当迎角达到临界迎角时() A.升力突然大大增加,而阻力迅速减 小 B.升力突然大大降低,而阻力迅速增加 C.升力和阻力同时大大增加 17.对于非对称翼型的零升迎角是() A.一个小的正迎角 B.一个小的负迎角 C.失速迎角 18.飞机飞行中,机翼升力等于零时的迎角称为()A.零升迎角B.失速迎角C零迎角 19.失速”指的是() A.飞机失去速度 B.飞机速度太快 C.飞机以大于临界迎角飞行 20.“失速迎角”就是“临界迎角”,指的是() A.飞机飞的最高时的迎角 B.飞机飞的最快时的迎角

现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 2009--2010学年 下 学期 时间110 分钟 2011 年1月 日 现代控制理论 课程 32 学时 2 学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专业年级: 自动化08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10分,每小题1分)试判断以下结论的正确性,若结论是正确的,则在括号里打√,反之打×。 1、具有对角标准形状态空间描述的系统可以看成是由多个一阶环节串联组成的系统。(× ) 2、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不唯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状态变量选取不唯一。(√ ) 3、状态变量是用于完全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一组变量,因此都具有物理意义。( × ) 4、输出变量是状态变量的部分信息,因此一个系统状态能控意味着系统输出能控。(× ) 5、等价的状态空间模型具有相同的传递函数。(√ ) 6、若传递函数存在零极相消,则对应的状态空间模型描述的系统是不能控的。(× ) 7、若线性系统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的,则它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 √ ) 8、若一线性定常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渐近稳定的,则从系统的任意一个状态出发的状态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将收敛到该平衡状态。(√ ) 9、状态反馈控制可改变系统的稳定性、动态性能,但不改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 10、如果一个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确实不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该系统是不稳定的。(× ) 二、RLC 网络如题二图所示,u 1(t )为输入量,u 2(t )为输出量,若选择电容C 两端电压u c (t )和电感L 两端电流i L (t )为状态变量,试求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10分) 题二图 解: []111222111100c c L L c L u u R C C R C u i i R L L u u R i ???--??????????????=+???????????????-???????????=?????? &&

无人机试题

江苏省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考核理论复习题 一、安全及有关《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 1、国家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管理实施工作有哪些组织负责 答:是由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具体负责、实施。 2、什么是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 答:操纵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器进行飞行活动的自然人。 3、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分几级管理 答:国家、省(市、自治区)和地市级协会三级管理实施。 4、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中的飞行类别有几种 答:遥控固定翼模型(代码:A类)、遥控直升机模型(代码:C类)及遥控多旋翼飞行器模型(代码:X类)三个类别。 5、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共分几个级别 答:分为八级、七级、六级、五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特级,共九个级别,八级最低,特级最高。 6、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分几个层次 答:分三个层次:初级为八级、七级、六级;中级为五级、四级、三级;高级为二级、一级、特级。X 类暂不设高级。 7、获得技术等级后飞行范围有规定吗 答:获得技术等级后的飞行范围应根据等级要求限定在指定的飞行场地飞行,一般限于模型飞行高度小于120米(含)、模型飞行空域半径小于500米(含),未经批准不得在其它公共场所随意飞行,否则将承担一切后果。 8、理论考核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理论考核按申请等级分别考核国家安全飞行法规,飞行原理,航空模型结构、工艺,遥控设备及遥控飞行技术等内容。报考高级别还需掌握遥控飞行技能,训练心理学等教学理论和技术。 9、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技术等级标准考核程序 答:报名、培训、考核(理论考核和飞行操作考核),发放执照。 10、怎样获得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执照 答:须向国家认定的考核单位进行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理论考试和现场飞行考核。 11、申请人必须参加理论考核吗 答:必须参加,且理论考试合格后,方准许进行现场飞行考核。 12、申请人必须从最低级开始逐级参加考核吗 答:三级以下,申请人可根据自身技术水平,报考适合的级别。。 13、禁止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在(醉酒)和(精神恍惚)状态下操控遥控模型飞机。 14、遥控模型飞行场地的拥有人应承担场地(管理和安全责任),如场地租借他方,则应在租借协议中明确(安全责任方)。 15、遥控模型飞行须严格遵守空管及公安部门发布的(禁飞区)和(禁飞令)。 16、用于遥控航空模型飞行的场地,应符合哪些安全条件 答:(1)跑道两端500米以内应无高大建筑物;模型飞行空域内(跑道中心线外侧长800米X宽200米区域)不得有人或建筑群、高压电线等障碍物。(2)飞行员的左右及其延长线为飞行安全线,并以隔离栏杆或地面标志线加以分割。所有人员必须在安全线以内操作或停留;任何情况下模型飞机都不得飞入安全线以内;任何情况下模型飞机都不得在人群上空飞行。(3)在飞行准备区明显处,应设立安全告示牌,列明安全注意事项和场地使用管理规定。(4)设立飞行频率登记牌。(5)设立飞行场地安全员以监督、检查飞行场地安全飞行。 17、遥控模型飞行场地为什么要设置安全线 答:安全线是隔离模型飞行区和人员活动区的标志线,为确保参加活动人群安全,一定要设置具有隔离的标志线也就是安全线。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 一、简答题:(合计20分,共4个小题,每题5分) 1.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的阻尼比比较小,请从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两方面 说明该系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并解释原因。 2. 大多数情况下,为保证系统的稳定性,通常要求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 线在穿越频率处的斜率为多少?为什么? 3. 简要画出二阶系统特征根的位置与响应曲线之间的关系。 4. 用根轨迹分别说明,对于典型的二阶系统增加一个开环零点和增加一 个开环极点对系统根轨迹走向的影响。 二、已知质量-弹簧-阻尼器系统如图(a)所示,其中质量为m 公斤,弹簧系数为k 牛顿/米,阻尼器系数为μ牛顿秒/米,当物体受F = 10牛顿的恒力作用时,其位移y (t )的的变化如图(b)所示。求m 、k 和μ的值。(合计20分) F ) t 图(a) 图(b) 三、已知一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合计20分,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1) 确定该系统在输入信号()1()r t t =下的时域性能指标:超调量%σ,调 节时间s t 和峰值时间p t ; 2) 当()21(),()4sin 3r t t n t t =?=时,求系统的稳态误差。

四、已知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所示,c ω位于两个交接频率的几何中心。 1) 计算系统对阶跃信号、斜坡信号和加速度信号的稳态精度。 2) 计算超调量%σ和调节时间s t 。(合计20分,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 1 %0.160.4( 1)sin σγ =+-, s t = 五、某火炮指挥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0.21)(0.51) K G s s s s = ++系统最 大输出速度为2 r/min ,输出位置的容许误差小于2 ,求: 1) 确定满足上述指标的最小K 值,计算该K 值下的相位裕量和幅值裕 量; 2) 前向通路中串联超前校正网络0.41 ()0.081 c s G s s +=+,试计算相位裕量。 (合计20分,共2个小题,每题10分) (rad/s)

开飞前理论试题(飞机性能、飞行程序部分)

C172上机前理论准备试题 (飞机性能、飞行程序部分40分)每空0.5分 1.示范侧风速度15 海里/小时 2.标准空重1639 磅;最大起飞重量2450 磅; 机动科目最大重量2100 磅;允许最大行李重量120 磅3.燃油容量56 加仑 4.飞行的最低滑油量是 5 夸脱 5.1公斤= 0.454 磅;1米= 3.28 英尺;1海里= 1.852 公里; 1美加仑= 3.8 升;1美加仑= 8 磅 6.最大允许速度163 节;最大结构巡航速度129 节; 有利滑翔速度 65 海里/小时 最大放10°襟翼速度110 节 7.续航时间(53加仑可用汽油)8000英尺,80%功率,4.8 小时 8.失速速度a.不放襟翼44 KIAS 9.停留刹车设置方法 10.飞机外部检查的行走路线左侧机身-尾翼-右侧机翼-机头-左侧机翼11.飞机放油口共有13 个 12.地面检查空速管加温的限制时间是30 秒 13.驾驶盘向右偏转,右侧副翼向上方向偏转 14.开车前应先开防撞灯、航行灯灯 15.暖机油门是转速1200 RPM

16.开车后30 秒内应有滑油压力,如滑油压力没出现应立即停车17.地面启动发动机启动机连续接通时间不能超过秒, 第一次启动失败后,要间隔秒才能进行第二次启动 18.发动机试车的条件是发动机仪表正常、停留刹车煞住,滑油温度,压力指示绿区,CHT》250F,燃油温度》100F 19.磁电机测试单磁最大掉转150 RPM; 左右磁掉转差小于50 RPM 20.起飞前项目应答机ALT位、开着陆灯、频闪灯 燃油BOTH位、五边无飞机 21.抬轮速度是55 海里/小时;正常上升速度是75 海里/小时22.执行起飞后项目的高度是1800 英尺 起飞后项目的内容是关着陆灯、滑行灯 23.关电动燃油泵的高度是1000 英尺 24.进近航线上平飞速度是100 海里/小时,油门2100 RPM 设置67%的巡航功率时,油门2200 RPM,混合比燃油流量15CAL , 参考表速109 海里/小时 25.广汉机场ILS进近的决断高度是修正海压 1732 英尺; 非精密进近最低下降高是修正海压 1968 英尺 26.着陆后项目飞机脱离跑道、关着陆灯 关频闪灯、收襟翼 应答机STBY位。 27.关车后把燃油选择器放在右的作用是防止燃油交叉流动

飞行原理和飞行性能基础教材

VERSION 0.1

飞行原理和性能是航空的基础。我们将简单介绍飞机的基本构成及其主要系统的工作,然后引入许多飞行原理概念,研究飞行中四个力的基础——空气动力学原理,讨论飞机的稳定性和设计特点。最后介绍飞行性能、重量与平衡等有关知识。 第一节飞机结构 本节主要介绍飞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及其功用、基本工作原理,最后介绍飞机的分类。 飞机的设计和形状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主要部件却非常相似(图1—1)。 *飞机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动力装置、机翼、尾翼和起落架, 它们都附着在机身上,所以机身也被看成是基本部件。 图1—1 一、机体 1.机身 机身是飞机的核心部件,它除了提供主要部件的安装点外,还包括驾驶舱、客舱、行李舱、仪表和其他重要设备。现代小型飞机的机身一般按结构类型分为构架式机身和半硬壳式机身。构架式机身所受的外力由钢管或铝管骨架承受;半硬壳式机身由铝合金蒙皮承受主要外力,其余外力由桁条、隔框及地板等构件承受。单发飞机的发动机通常安装于机身的前部。为了防止发动机失火时危及座舱内飞行员和乘客的安全,在发动机后部与座舱之间设置有耐高温不锈钢隔板,称为“防火墙”(图1—2)。

图1—2构架式和半硬壳式机身结构形式 2.机翼 机翼连接于机身两侧的中央翼接头处,横贯机身形成一个受力整体。飞行中空气流过机翼产生一种能使飞机飞起来的“升力”。现代飞机常采用一对机翼,称为单翼。机翼可以安装于机身的上部、中部或下部,分别称为上翼、中翼和下翼。民用机常采用下单翼或上单翼。许多上单翼飞机装有外部撑杆,称为“半悬臂式”;部分上单翼和大多数下单翼飞机无外部撑杆,称为“悬臂式”(图1—3)。 图1—3半悬臂式和悬臂式机翼 机翼的平面形状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平直翼和后掠翼,小型低速飞机常采用平直矩形翼或梯形翼。 机翼一般由铝合金制成,其主要构件包括翼梁、翼肋、蒙皮和桁条。一些飞机的机翼内都装设有燃油箱。在机翼两边后缘的外侧铰接有副翼,用来操纵飞机横滚;后缘内侧挂接襟翼,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使用(图1—4)。 *金属机翼由翼梁、翼肋、桁条和蒙皮等组成。翼梁承受大部分弯曲载荷, 蒙皮承受部分弯曲载荷和大部分扭转载荷,翼肋主要起维持翼型作用。 图1—4

飞行性能分析技术(飞行原理)-习题课一

1绝对温度的零度是: -273℉-273K -273℃32℉ 2 空气的组成为 A 78%氮,20%氢和2%其他气体 B 90%氧,6%氮和4%其他气体 C78%氮,21%氧和1%其他气体 D 21%氮,78%氧和1%其他气体 3 流体的粘性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 A液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气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液体的粘性系数与温度无关。 D气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 在大气层内,大气密度: A在同温层内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B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C随高度增加而减小。D随高度增加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5 在大气层内,大气压强: A随高度增加而增加。B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C在同温层内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C随高度增加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6 影响空气粘性力的主要因素 A空气清洁度B速度梯度C空气温度D相对湿度 7 对于空气密度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密度正比于压力和绝对温度B空气密度正比于压力,反比于绝对温度 C空气密度反比于压力,正比于绝对温度D空气密度反比于压力和绝对温度 8 “对于音速.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空气密度大,音速就大”B“只要空气压力大,音速就大“ C”只要空气温度高.音速就大”D“只要空气密度小.音速就大” 9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空气湿度大: A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长B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长 C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短D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短 10 一定体积的容器中。空气压力 A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温度乘积成正比B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温度乘积成反比 C与空气密度和空气绝对湿度乘积成反比D与空气密度和空气绝对温度乘积成正比11 一定体积的容器中.空气压力 A与空气密度和摄氏温度乘积成正比B与空气密度和华氏温度乘积成反比 C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摄氏温度乘积成反比D与空气密度和空气绝对温度乘积成正比12 对于露点温度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露点温度也升高”B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的温度是露点温度 C“露点温度下降,绝对湿度下降”D露点温度下降,绝对湿度升高“ 13”对于音速,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音速是空气可压缩性的标志B空气音速高,粘性就越大 C音速是空气压力大小的标志D空气速度是空气可压缩性的标志 14国际标准大气的物理参数的相互关系是: A温度不变时,压力与体积成正比B体积不变时,压力和温度成正比 C压力不变时,体积和温度成反比D密度不变时.压力和温度成反比 15国际标准大气规定海平面的大气参数是: A. P=1013 psi T=15℃ρ=1.225kg/m3 B. P=1013 hPT=15℃ρ=1.225 kg/m3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给定值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输入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扰动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G s,则G(s) 为G1(s)+G2(s)(用G1(s)与G2(s)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 ω,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 n 7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 1、在水箱水温控制系统中,受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水温。 2、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含有测速发电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3、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稳定。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判据;在频域分析中采用奈奎斯特判据。 4、传递函数是指在零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之比。

5、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 K s s Ts τ++ arctan 180arctan T τωω--。 6、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有着对应关系,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幅值穿越频率c ω对应时域性能指标调整时间s t ,它们反映了系统动态过程的。 1、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 是指闭环传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稳定性。 2、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G s ,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 3、能表达控制系统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或表示方法,叫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古典控制理 论中系统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等。 4、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可采用劳思判据、根轨迹、奈奎斯特判据等方法。

排球理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超全

某队请求暂仃与换人时,应向那个裁判员提出。 A:第一裁判 B:第二裁判 C:记录台 答案:B 排球运动是由美国麻省好利若城青年会干事()发明的。 A:威廉摩根 B:奈史密斯 C:鲍尔利伯 D:阿科斯塔 答案:A 排球比赛中的接发球及其进攻,也称“”,它包含着防守和进攻两方面。A:组织进攻 B:进攻战术 C:一攻 D:防反 答案:C 单循环比赛编排方法有: A:交叉法 B:贝格尔 C:配对法 D:固定轮转法 答案:BD 场区的前后划分,是为了限止比赛中的那些技术动作? A:限止后排队员进攻起跳点 B:限止自由人传球组织进攻 C:限止前排队员到后场区 D:限止后排队员到前场区救球 答案:AB 接发球的目是? A:把球垫过网 B:争取到位组织进攻 C:把球垫高 答案:B

排球场区由前场区与后场区之分它们是以什么来区分的A:场地的中间 B:场地的中线 C:限止线 答案:C “边一二”进攻战术时,两名攻手应是 A:三号和六号位队员 B:三号和四号位队员 C:四号和五号位队员 答案:B 积极的情绪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包括:。 A: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B:能激发人体机能的内在潜力 C:能提高人体各器官功能的自我调节能力 D:能调节食欲,促进睡眠 答案:BCD 整理活动的作用在于. A:有利于调节运动情绪 B:有利于加速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 C:有利于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常态 D:有利于偿还氧债 答案:CD 神经衰弱患者在体疗期间应注意做到:。 A:积极参加各种剧烈的球类竞赛活动 B:遵循合理的生活制度 C:保持乐观情绪 D: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答案:BCD 自由防守队员在场上不可做哪些技术动作? A:扣球 B:发球 C:将球挥击过网 D:以垫球形式组织进攻 ab

无人机飞行原理与性能解答练习题II 无答案

1.关于动压和静压的方向,以下哪一个是正确的() A.动压和静压的方向都是与运动的方向一致 B.动压和静压都作用在任意方向 C.动压作用在流体的流动方向,静压作用在任意方向 2.流体的伯努利定理() A.适用于不可压缩的理想流体 B.适用于粘性的理想流体 C.适用于不可压缩的粘性流体 3.伯努利方程适用于() A.低速气流 B.高速气流 C.适用于各种速度的气流 4.下列关于动压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总压与静压之和B.总压与静压之差C.动压和速度成正比 5.测量机翼的翼弦是从() A.左翼尖到右翼尖 B.机身中心线到翼尖 C.机翼前缘到后缘 6.测量机翼的翼展是从()A.左翼尖到右翼尖 B.机身中心线到翼尖 C.机翼前缘到后缘 7.机翼的安装角是() A.翼弦与相对气流速度的夹角 B.翼弦与机身纵轴之间所夹锐角 C.翼弦与水平面之间所夹的锐角 8.机翼的展弦比是() A.展长与机翼最大厚度之比 B.展长与翼尖弦长之比 C.展长与平均几何弦长之比 9.机翼1/4弦线与垂直机身中心线的直线之间的夹角称为机翼的() A.安装角 B.上反角 C.后掠角 10.翼型的最大厚度与弦长的比值称为() A.相对弯度 B.相对厚度 C.最大弯度 11.翼型的最大弯度与弦长的比值称为() A.相对弯度

B.相对厚度 C.最大厚度 12.影响翼型性能的最主要的参数是() A.前缘和后缘 B.翼型的厚度和弯度 C.弯度和前缘 13.具有后掠角的飞机有侧滑角时,会产生() A.滚转力矩 B.俯仰力矩 C.不产生任何力矩 14.具有上反角的飞机有侧滑角时,会产生() A.偏航力矩 B.俯仰力矩 C.不产生任何力矩 15.机翼空气动力受力最大的是() A.机翼上表面压力 B.机翼下表面压力 C.机翼上表面负压 16.当迎角达到临界迎角时() A.升力突然大大增加,而阻力迅速减小 B.升力突然大大降低,而阻力迅速增加 C.升力和阻力同时大大增加 17.对于非对称翼型的零升迎角是() A.一个小的正迎角 B.一个小的负迎角 C.失速迎角 18.飞机飞行中,机翼升力等于零时的迎角称为()A.零升迎角B.失速迎角C零迎角 19.失速”指的是() A.飞机失去速度 B.飞机速度太快 C.飞机以大于临界迎角飞行 20.“失速迎角”就是“临界迎角”,指的是() A.飞机飞的最高时的迎角 B.飞机飞的最快时的迎角 C.飞机升力系数最大时的迎角 21.飞机上的总空气动力的作用线与飞机纵轴的交点称为() A.全机重心 B.全机的压力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