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用表测量时间(教学课件)中考物理实验

用表测量时间(教学课件)中考物理实验
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单摆的周期。
实验次数
1
2
3
摆动次数
30
30
30
所用总时间/s
周期/s
交流讨论
PART
05 交流讨论
1. 小明同学测量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时,怎样才 能更好地减小误差?
【分析】测量三次脉搏跳动10次所用的时间,再 求出三次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05 交流讨论
2. 你能做一个周期为1 s的摆吗? 【分析】因为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所以调整摆 长可以做一个周期为1 s的摆。
实验——用表测量时间
目录
用表测量时间
初中物理 配套实验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器材
3
知识准备
4
进行实验
5
交流讨论
实验目的
PART
01 实验目的
(1)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2)能准确记录时间。
实验器材
PART
02 实验器材
停表1块、实验用小车1辆、挡板1块、斜面(长 约1m,倾角10°)1个、单摆一个。
03 知识准备
②机械停表的读数
读数方法: 示数=小盘读数(min)+大盘读数(s) 读数时,先读出小表盘上指针所通过的分钟 数(按整数读);再观察小表盘上的指针是 否超过两数字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若不超 过,则大表盘按照0~30s读数;若超过,则大 表盘按照31~60s读数。
左图小表盘指针的示数是1min; 因为小表盘指针过半分钟刻度线,所以大 表盘指针的示数为:37.8S 停表的读数是1min+37.8s= 1min37.8s
04 进行实验
④仿照步骤③,再做2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 格中。计算出小车从起点由静止自由滑下所用时间的 平均值。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实验部分课件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实验部分课件

变式练习
1.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 B 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
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 受热均匀 。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4 ℃。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其中烛蜡的图象 是图 ② (选填“①”或“②”);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 内能 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小明得出水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 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 能继续吸热 (写出一条即可)。 (10)另一组同学用加盖的烧瓶做水沸腾实验,沸腾一段时间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 沸腾。立即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迅速向烧瓶底部浇冷水,如图丙所示,结 果发现水又重新沸腾了。这是因为烧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水珠,瓶内水面上方气 压 变低 (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水的沸点 变低 (选填“变高” “变低”或“不变”)造成的。

方法 归纳
实验解读 (1)“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使被加热的物体受热均匀且 温度变化稳定,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可用于很 多加热实验。 (2)实验中温度计要与被测固体颗粒充分接触,避免碰壁、 碰底或悬空等。
实验二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命题热点 1.实验器材:停表、温度计等。 2.实验器材的安装顺序: 先下后上 。 3.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温度计不能接触试管底或试管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继 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减少水的 质量 或提高水的 初温 。 5.烧杯加盖纸板的目的: 缩短加热时间 ,加快水的沸腾。 6.沸腾前后气泡的特点:沸腾前 先大后小 ,沸腾时 先小后大 。(均选填 “先大后小”或“先小后大”)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共44张)60 PPT课件 图文

初中物理《光的折射》(共44张)60 PPT课件 图文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1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在云中游”, 则( B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 光
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 光
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3.下图为水和空气间产生的反射和折射,请 找出界面、法线、三条光线、三个角、介质的位 置
下一页 exit
水中的筷子“折断”现象?
自P点射向空气中的光 线PA和PB
眼睛对着折射光 线看去,觉得光 好像是从水中P/点 射出来的。
P/点在P点的上方
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 折射光线是AQ与BQ/
Q
Q/

初中物理课件PPT: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初中物理课件PPT:第3节 电阻的测量

再并联一个电烙铁,其电流
I′=
U R′
=
220V 165Ω
≈1.33A.
电路的总电流 I总=I+I′=0.91A+1.33A=2.24A.
状元成才路
3.如图是用伏安法测量某未知电阻的电路图. (1)根据电路图将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连接 起来; (2)读出如图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算出被测电阻本次的测量值.
(1)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略大于或接近待测电 阻的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要大于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2)电流表的量程: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要大于电路中的最大电 流,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在不超过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量程.
(3)在不能估测电流、电压值时,先用大量程试触,由指针的偏 转程度确定是否在小量程范围内,能用小量程的尽量改接小量程,这 样读数更准确.
8.1 7.1 6.2 4.7 3.1 2 (1)请你根据表中电压和电流的数据计算每次的电阻,填在 表格中;
状元成才路
(2)对比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值,你有什么发 现?把你的发现写成一句具有概括性的结论.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状元成才路
如何测电阻
灯泡的电阻是多大呢?
状元成才路
1.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 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
2.如何运用欧姆定律找到间接测出导体的电阻的方法?
I=
U R
R=
U I
状元成才路
伏安法测电阻
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量出
A
S
R
V
电流,用电压表测量出电压,
再通过 R =
U I
算出电阻值的
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初中物理实验讲座课件

初中物理实验讲座课件

初中物理实验讲座课件一、引言初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加深理解物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公式和定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素养。

本讲座将针对初中物理实验的各个方面进行讲解。

二、实验目的与原理在进行任何物理实验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通常包括观察物理现象、验证物理规律、探究物理问题等。

而实验原理则是指利用物理学知识,通过一定的操作步骤来实现实验目标。

在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物理学基础知识在实际实验中的应用。

三、实验器材使用介绍实验器材是实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应详细讲解每一种实验器材的名称、功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对于一些重要的实验器材,应着重强调其特殊性质和应用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器材的使用。

四、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实验步骤是实验教学的核心,教师应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解释,并强调操作要点。

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器材,以达到实验目的。

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应提前进行说明并给出解决方案。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是对实验的总结和归纳。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注意事项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有一些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例如,实验室安全、器材保护、操作规范等。

教师应提前告知学生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强调遵守实验室规定的重要性。

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的实验问题,应给出解决方案,以帮助学生应对实际问题。

七、结语初中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结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通过本讲座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基础知识在实际实验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实验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实验PPT课件

初中物理实验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态变化-空气流动影响蒸发
物态变化-水的沸腾验
物态变化-液化
物态变化-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物态变化-碘的升华与凝华
电路-摩擦起电
电路-电荷间相互作用
电路-验电器
电路-验电器工作原理
电路-摩擦起电的原因
电路-电流的形成
电路-简单电路的组成
电路-电路及电路图
电路-基本电路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凸透镜成像规律作图
显微镜原理
望远镜原理
眼球折光系统
近视远视的形成及矫正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凹透镜成像实验
温度计
体温计的使用
物态变化-晶体熔化实验
物态变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物态变化-温度影响蒸发
物态变化-表面积影响蒸发
声音的产生
话筒
声现象之回音壁
音调的高低
声现象之捕鱼
影子-光的直线传播
日食月食的形成
日食月食现象
光的反射与平面镜原理
平面镜成像规律
点击开始
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平面镜成像作图
潜望镜
球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实验解说
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互动
全反射
三棱镜与凸透镜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电路-电路图游戏
电路-电路画板
电路-电路识别
电路-电流强度
初中电学模拟实验室
电路-家庭电路
电路-家庭电路
电路-焦耳定律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ppt课件

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ppt课件

提出有根据的猜 想。教师安排学生通过讨论并在
动手实验的基础上去验证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
分析、归纳的方法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所排开
液体的重力相等的假设。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设计和实验操作去检验这一假设。在教学的各个环
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并给学生讨论、
交流的机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利
完整版ppt课件
3
新疆师范大学的图片
完整版ppt课件
4
亲身经历—小挑战(2)
每个小组仅分配有1张A4纸,请你们集体讨论,设 计方案,制作出尽可能高的模型,并在模型上放置一 个乒乓球。
你们可以对这张A4纸进行任何裁剪加工,且只有5 张标签贴纸可以用,但不能破坏标签贴纸。
注意事项:
分享成功的经验
1、最多只能使用5张什么有关,进而自然过渡到
实验设计的环节,再通过学生实验得出结论(
即阿基米德原理)。
完整版ppt课件
30
②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的探究需要用到较多的实验器材,需 要学生动手实验,学校有专用物理实验室和本实验 需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学生用的实验器材包括:弹 簧测力计、木块、石块、细线、橡皮泥、溢水杯、 量筒、大烧杯、小桶、塑料瓶、水、酒精等。教师 演示用器材:铁架台(1个)、大弹簧测力计(1个)、 石块(1个)、细线、大小烧杯(各1个)、溢水杯(1个) 。学生实验器材有16套,实验桌16张,而班级人数 是51人,分16个实验小组,其中13个组是每组3人 ,其余3个组每组4人。
(1)探究程式化 (2)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 (3)小组合作交流低效 (4)探究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5)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单一
完整版ppt课件
12
主要内容: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PPT 课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PPT 课件
三、测量与实验教学
没有天平和量筒照样可以测 密度,没有电压表照样可以测电 阻,没有电流表照样可以测功率。 这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浅谈
测量实验
估测大气压的大小 测量功率的大小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
其他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一、实验教学的意义 5、实验是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
地传授,而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积极主动的有意义建 构。物理实验的真实性、体验性、过程性,为学习过程 中的这些需求得以实现。(案例: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二 初初中中物物理理实实验验教教学学浅趣谈谈
一、实验教学的意义 6、实验是发明创新 物理实验中蕴涵着丰富的发明创造的理论知识,包
就像物理说的那样:成功是有一个礼物,送给那 些心中有动力脚下有行动的人。
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
一 在物理中感悟成长
水沸腾变成蒸汽的过程,提醒你在人生不同阶段转换时要有耐心!
生活并不总是讲理,也许会让人 饱受委屈。当无形的压力将要把身体 压成紧缩的弹簧,抱怨无济于事,唯 一能做的是把压力转化为自身的弹性
造,一切均来自经验,“行”先于“知”,要遵循这种自然 的途径,设置一定的情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件1
实验:电路的连接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用实验的方法连接串并联电路的区别(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难点:会识别和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三、教学过程:
教师姓名: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课件2
一、注意实验方法和安全教育
物理实验的顺利完成需要一定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外顺利地进行实验活动,就要保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

因此,在日常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实验方法
和技巧的教育,通过语言讲解、演示实验等手段,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另外,在课外实验过程中,由于没有教师的指导和监管,实验安全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证实验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学生的人身安全,在每一次课外实验活动之前,教师都要认真做好实验安全教育,让学生尽量远离实验危险。

二、注意实验活动的小型化
初中学生在物理知识基础和实验能力方面尚处于基础阶段,再加上本身年龄较小,在开展课外实验时,如果开展的实验活动过难,内容和过程过于复杂,则在缺少教师的及时指导下,实验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长此以往,容易打击学生独立实验的自信。

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验的时候,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些相对简单的小型实验活动。

例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将一张纸卷成筒状,在阳光或者小灯泡后面产生影子,从而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性质);又比如,在演示惯性现象的实验中,可以将一张小纸条或者一块平滑的布条放在笔帽、杯子等物品下面,然后迅速抽出压在下面的小纸条或者布条,上面的笔帽或者杯子原封不动地立在那里,从而说明惯性的存在。

类似的例子在物理实验中有很多,这些实验的特点就是简便,容易操作,并且实验现象非常突出,在课外多开展一些类似的小实验,对于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三、注意实验活动的趣味性
与课堂实验相比,学生在课后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往往对学生自觉性的要求更高,学生在缺少教师监督的情况下,是否愿意做实验,是
否愿意认真地做实验,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在没有教师的监督下,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实验呢?这要求实验本身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外实验活动的时候,要尽量设计一些具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完成的实验,这样才能保证课外实验效果。

例如,纸杯烧水实验,当教师告诉学生用纸杯可以将水烧沸时,大多数学生都持怀疑和不可思议的态度,这个现象显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违背,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多学生都愿意课下尝试,看看究竟纸杯能不能把水烧开。

由此可见,比起教师的强行命令,实验本身的吸引力更能有效保证课外实验的.有效性。

四、鼓励学生自制器材
与设备器具齐全的实验室相比,课外实验能够用到的实验器具十分有限,即使学生能够配备一些基本的实验器材,但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内容繁多,种类多样,再加上很多物理实验都带有一定的即兴性。

例如,在做某一道练习题的时候,可能需要做个小实验,这个时候要求专业的实验工具是很不现实的。

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开展物理实验的开始阶段,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自制工具,学会利用身边器材进行实验的意识和能力,这样不仅能拓宽实验活动的范围,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做彩虹实验的时候,需要用到的喷雾器就可以通过自制的方法获得,材料很容易获得,只需要一支圆珠笔、一个塑料瓶及一小块铁皮就可以了,具体制作方法如下:把圆珠笔拆开,卸下笔杆和笔芯(一定是用完的笔芯),然后用钳子把笔芯的金属头拔掉,得到一个塑料管,接下来把铁皮拿过来做成一个支架,
保持笔杆与笔芯成直角,并尽量使笔杆和笔芯的端口靠近,这时候,再把塑料瓶的盖子上打上两个小圆孔,孔的大小以能插入圆珠笔芯为宜,然后把圆珠笔芯插入其中一个小孔,另外一个小孔就作为进气口。

这样,一个简单的喷雾器就完成了。

接下来,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个简单的喷雾器演示彩虹实验了。

课外实验活动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能够对课堂实验的不足进行有效的补充,因此,课外实验活动是物理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与课堂物理实验教学相比,课外物理实验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并且会给教师带来更为繁重的工作量。

因此,初中教师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多开动脑筋,多积累一些课外实验活动经验,努力提高课外实验活动的质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外实验中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实现物理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