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
十大经典物理实验

十大经典物理实验1、电灯泡实验:首先将电池与电灯泡连接,然后将接线盒的线端插入电池,然后将另外一只线缆插入电灯泡的端口,最后按下开关,电灯泡就会闪亮,并发出光和热。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当涉及具有传导能力的导体时,电流会在其中流动,给电灯泡提供光和热。
2、神奇膜实验:首先将神奇膜放在容器底部,然后将容器密封,倒入足够的滴定液,使神奇膜完全没入液体中,观察神奇膜的表面,可以发现它在微弱光源的附近发出一种不规则的荧光。
实验结果表明,神奇膜具有折射光的特性,从而把太阳的能量折射到特定的方向。
3、测磁实验:首先准备一个磁铁,然后用线圈绕住磁铁,使其形成一个磁力场,最后将电表接入,可以观察到电表指针随着磁铁中磁力场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磁力场中磁通率的变化原理。
4、光粒子操控实验:准备一块柔软的光粒子控制板,然后用手机设置控制信号,最后将其传输到光粒子控制板上,可以控制硅片上的灯光变换,并可以选择可视化效果,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到如何使用光粒子进行控制操作。
5、电吸附实验:准备一束电线,然后将铜线端接入接线头,然后将另一束电线接到另一个接线头,将铜线放置在金属物体上,观察到铜线会吸引金属,这就是电吸附效应。
由此可以看出,在有充足电子的导体上表面会形成受电势能影响的电离层,使金属表面拥有电的吸力。
6、自由落体实验:准备一枚不同重量的物体,将其放入容器中,观察物体在容器中的落体运动。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重量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其自由落体时间也不相同,这对探究重力自由落体运动有很大的帮助。
7、电磁感应实验:先准备一磁铁,然后把铜线包裹在磁铁上,让其形成一定形状,利用强大的磁力带动铜线做出振荡动作,形成电流。
实验表明,当磁力场与铜线横向经过时,铜线上的电子就会沿着绕线的方向产生振荡运动,形成电流。
8、电离容实验:首先将电离容和电源连接起来,然后从它的外部装载适量的电场,电离容内的电反作用就会保持电容电压不变。
55个简单易做的物理家庭小实验

55个简单易做的物理家庭小实验物理小兵发表于2008-5-5 23:54:00 ★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在家里做的物理小实验

在家里做的物理小实验1、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2、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3、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
创造: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4、带电的气球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操作: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实验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7篇)

物理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7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物理实验报告篇1器材:木头步骤:第一种:将木头放入水中,测量水面上升的幅度,或者放入满满的量筒中,测量溢出的水的体积,可以间接得到木头浸入水中的部分的体积。
然后将木头沿水平面切割,取下,用天平测量水下部分的质量。
通过公式计算其密度。
然后总体测量整块物体的质量通过v=m/p计算得出全部体积。
第二种:取一量杯,水面与杯面平齐,想办法将木头全部浸入水中(如用细针将其按入水中),称量溢出水的体积即可。
第三种:如果容器是个圆柱形,把里面放满水,然后把物体放入水中,在把物体取出。
容器中空的部分就是这个物体的体积。
圆柱的面积=底面积×高如果物体不下沉,就把物体上系一个铁块放入水中,测出铁块和物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铁块的体积,接着用它们的总体积减去铁块的体积就得出物体的体积.现象:包括在步骤里面了。
结论:得出木头的体积。
物理实验报告篇2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实验器材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缩小实像需要什么条件?2.猜想与假设:(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
(“大于”、“小于”或“等于”)(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
(“大于”、“小于”或“等于”)3.设计并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高度一致。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1篇)

物理实验报告物理实验报告(精选11篇)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理实验报告篇1实验课程名称:近代物理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盖革—米勒计数管的研究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了解盖革——弥勒计数管的结构、原理及特性。
2、测量盖革——弥勒计数管坪曲线,并正确选择其工作电压。
3、测量盖革——弥勒计数管的死时间、恢复时间和分辨时间。
二、使用仪器、材料G-M计数管(F5365计数管探头),前置放大器,自动定标器(FH46313Z智能定标),放射源2个。
三、实验原理盖革——弥勒计数管简称G-M计数管,是核辐射探测器的一种类型,它只能测定核辐射粒子的数目,而不能探测粒子的能量。
它具有价格低廉、设备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放射测量的工作中。
G-M计数有各种不同的结构,最常见的有钟罩形β计数管和圆柱形计数管两种,这两种计数管都是由圆柱状的阴极和装在轴线上的阳极丝密封在玻璃管内而构成的,玻璃管内充一定量的某种气体,例如,惰性气体氩、氖等,充气的气压比大气压低。
由于β射线容易被物质所吸收,所以β计数管在制造上安装了一层薄的云母做成的窗,以减少β射线通过时引起的吸收,而射线的贯穿能力强,可以不设此窗圆柱形G-M计数管计数管系统示意图在放射性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计数管电极上的电压,由定标器记录下的相应计数率(单位时间内的计数次数)可得如图所示的曲线,由于此曲线有一段比较平坦区域,因此把此曲线称为坪特性曲线,把这个平坦的部分(V1-V2)称为坪区;V0称为起始电压,V1称为阈电压,△V=V2-V1称为长度,在坪区内电压每升高1伏,计数率增加的百分数称为坪坡度。
G-M计数管的坪曲线由于正离子鞘的存在,因而减弱了阳极附近的电场,此时若再有粒子射入计数管,就不会引起计数管放电,定标器就没有计数,随着正离子鞘向阴极移动,阴极附近的电场就逐渐得到恢复,当正离子鞘到达计数管半径r0处时,阳极附近电场刚刚恢复到可以使进入计数管的粒子引起计数管放电,这段时间称为计数管的死时间,以td来表示;正离子鞘从r0到阴极的一段时间,我们称为恢复时间,以tr表示。
初中物理小实验100例

声学- 1 -- 2 - 声1:发声体在振动器材:长30cm的硬塑料格尺(钢尺)过程:把硬塑料格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一定长度,用力拨动尺端,观察现象。
现象:尺发声时在振动。
结论: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声2:发声体在振动器材:支架、乒乓球、细线、一组音叉。
过程:用细线将乒乓球悬挂在支架上,手握叉柄,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逐渐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被弹开。
结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3:发声体在振动器材:一盆水、一组音叉。
过程:手握叉柄,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发声。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叉股逐渐靠近并接触平静的水面,观察现象。
现象: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结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声4:会跳舞的小人器材:扬声器、圆柱形塑料小瓶、毛刷、电路过程:把毛刷的棕毛粘在小瓶的底部,当做小人(可以装饰一下),扬声器接在有录音机的电路中,小人放在扬声器纸盆上,打开录音机放音乐即可。
现象:小人在纸盆上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结论:发声体在振动。
注:小人也可以用纸折成。
声5:声音的传播器材:支架、乒乓球、细线、两组相同的音叉。
过程:把乒乓球用细线悬挂在支架上,一组音叉的叉股轻靠在乒乓球上,用力敲击另一组音叉(两组音叉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且叉股在一条直线上)。
观察现象。
现象:乒乓球被弹起。
结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声6: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器材:真空保温杯(双层)、胶塞、手机(或小扬声器)。
过程:用手机播放音乐,放入保温杯中(透明更好),并盖上杯盖。
如用扬声器,就要把导线穿过胶塞,把扬声器放入杯中,塞紧杯口,再接在外面的播放电路中。
现象:声音变小。
- 3 -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7: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器材:真空罩、抽气筒(或大注射器)。
过程:用手机播放音乐,放入真空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声音的变化。
现象:随着空气被抽出,声音逐渐变小。
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55个简单易做的物理家庭小实验

55个简单易做的物理家庭小实验物理小兵发表于2008-5-5 23:54:00 ★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操作: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讲解: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带电的报纸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苏州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试卷(A)卷共 4页一.填空题1.凡可用仪器或量具直接测出某物理量值的测量,称测量,例如;凡需通过测量并通过数学运算后方能得到某物理量的测量,称测量,例如。
2.游标卡尺的零读数不为零,此零位误差属于误差;测量中估读时的视差多属误差;被测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测量时未考虑温度影响产生的误差属于误差;某间接量在计算过程中采用近似计算,其误差属于误差;量具的分度线不准属误差。
3.单次测量的误差可用误差来估算,也可用量具的或来估算,多次测量时常用误差或误差来估算其偶然误差的大小。
4.某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为 N,算术平均误差为△N,事实上△N是误差限,它的概率含义是:在测量列中任何一次测量值Ni落在到之间的可能性为57.5%;标准误差σ的概率含义为:测量列中任何一次测量值落在到之间的可能性为68.3%;而任一次测量值落在到之间的可能性为99.7%。
5.已知米尺、20分度卡尺、50分度卡尺、千分尺的仪器示值误差分别为0.5mm、0.05mm、0.02mm、0.004mm。
测量某一长约200mm,宽约8mm,厚约1.5mm的长方体体积时,若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则测量长、宽、厚时应分别选择、、。
6.有效数字的位数,说明测量的精度;数字前的“0”在确定有效位数时,而数字后的“0”在确定有效位数时;换算单位时,有效数字的保持不变。
7.“RLC串联谐振”实验中,当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即 L-1/ C=0时),其电路的谐振频率f0 = 。
若C=0.5μF、L=0.1H时, f0= Hz。
8.“霍尔效应”实验中,霍尔电压或霍尔系数的测量就可以决定半导体的,类型是型或型。
9.牛顿环实验中,测量叉丝交点不通过环心,则实际测得的是环的弦长而不是环的,但对本实验的测量结果。
10.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中,在测量过程中,读数轮只能旋转,不能,这是为了避免。
11. 介电系数测量实验中,C串 = C 2– C1 + C0式中C2是; C1是; C0是。
二、选择题(多项选择)1、选出消除系统误差的测量方法A. 交换法;B.补偿法;C. 模拟法;D.替代法. ( )2、某量具的示值误差为 0.02mm,选出下列测量结果中可能是正确的答案:A. 38.755±0.02mm;B.38.78±0.02mm;C. 338.8±0.4mm;D.388.79±0.02mm; ( )3、偶然误差的抵偿性是指偶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向A. 无穷大;B. 某非零定值;C. 零. ( )4、某螺旋测微计的示值误差为±0.004mm,选出下列说法中正确者:A. 它的精度为±0.004mm;B. 用它进行一次测量,其偶然误差为0.004mm;C. 用它作一次测量,可用±0.004mm估算其误差;D. 用它测量时的相对误差为±0.004mm. ()5、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A. 可用仪器最小分度或最小分度的一半作为该仪器的一次测量的误差;B. 可用仪器的示值误差作为该仪器一次测量的误差;C. 可以用仪器精度等级估算该仪器一次测量的误差;D. 只要知道仪器的最小分度值,就可以大致确定仪器误差的数量级。
()6、选出下列说法中的正确者:A.偶然误差服从高斯正态分布,因而具有单峰性、对称性与抵偿性,而且误差不会超出某特定范围;B.3σ称为误差界,所以偶然误差总小于它;C.3σx 成为极限误差,故每一测量值均在X±3σx 内;D.真值定将落在X±3σ之间。
()7、关于测量的含义有如下说法,正确的有()A.测量就是求被测量大小的实际值;B.测量就是通过实验把被测量与其同类量的计算单位进行比较的过程;C.测量就是找被测量的大小的近似值;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正确三、改错题⑴ m = ( 25.355±0.02)g⑵ v = (8.931±0.107)cm3⑶ L=(20500±400)km⑷ R =(23.46±0.34)Ω⑸ L=28cm=280mm⑹ S=0.0221 × 0.0221 =0.00048841四、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⑴ 14÷3.142⑵ 43.3206 ― 36.25 ⑶ 0.003456 × 0.038⑷ [0.427 ×(72.6+4.38)/(323.7—319.312)]2 + 0.10⑸ 0.01 ×(2.46+7.5)/[(1.8—0.80)×10.00]+0.3001苏州大学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试卷(A)卷共 4页一、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共52 分)(一)填空题(15 分)1. 已知米尺、20分度卡尺、50分度卡尺、千分尺的仪器示值误差分别为0.5mm、0.05mm、0.02mm、0.004mm. 测量某一长约200mm, 宽约5mm, 厚约1.5mm的长方体体积时, 若要求体积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 则测量长、宽、厚时应分别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测量结果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前的“0”在确定有效位数时________, 而数字后的“0”在确定有效位数时________;单位换算时, 有效数字的_________保持不变.3. 仪器误差既有________误差的成份, 又含有________ 误差的成份. 对于准确度较低的仪器, 它主要反映了________ 误差的大小, 而准确度较高的仪器则是两类误差综合的结果很难区分哪类误差起主要作用.4. 真值是被测量量的客观值,它是个理想的概念,•实际计算时下列几种值可作为真值来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 0.5级, 量程为75 mV 的电压表, 单次测量某电压值,电表指针指在127.2格(满刻度为150格),其测量绝对误差Δ仪= _____(mV);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取_____(mV),其测量结果应记为 _______±_____(mV).(二)改错题(10 分)(1) m=(225.655±0.02)g(2) V=(9.931±0.207)cm3(3) L=(40500±200)km(4) L=88cm=880mm(5) S=0.0125×0.0125=0.00015625(三)计算题(27分,必须写出计算过程)(1) 24÷3.142(2) 53.3206-46.25(3) 0.002345×0.038(4) [0.427×(72.6+4.38)/(323.7-319.312)]2+0.85(5) 0.01×(2.46+7.5)/[(1.8-0.80)×10.00]+0.200(6) 测得一个铅质圆柱体的直径为d =(2.040±0.001)cm,高度 h =(4.120±0.001)cm,质量m =(149.10±0.05)g(式中不确定度均为合成不确定度)。
试求:(1)铅的密度 ;(2)铅密度的合成不确定度及相对不确定度;(3)铅密度 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
二、实验知识(每题4分,每人选做12道题,在不选做的题号上打“×”,多选者按错处理)(48 分)1、在实验室进行粘度系数的测定,实验者依次测出小球经过不同内径圆筒中同样距离12NN所用的时间ti,再用图解法,作d/D – t曲线,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拟合会发现,该曲线为,延长该曲线与纵轴(t轴)相交,其截距t0就是D 时,即相当于在的液体中小球匀速下降通过12NN所用的时间。
2、弦振动的研究实验中是选用 _______(波腹点或波节点)来测定波长的,为什么?3、测量某铜圆柱体的直径,D约为2cm。
问使用下列不同量具时,测量结果各为几位有效数字?(1)钢卷尺;(2)游标卡尺(精度1mm50);(3)螺旋测微器(即千分尺,量程25mm、分度值0.01mm)。
4、在热电偶定标与测温实验中,当测出一系列温差与温差电动势的数值之后,我们是用方法来计算温差电动势线性方程的斜率、截距和相关系数。
5、迈克耳逊干涉仪动镜(装在导轨上的反射镜)的位置由3个读数尺标明,主尺、粗动手轮转盘和微动手轮转盘的最小分度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读数时以mm 为单位可估读至小数点后第_____位?6、牛顿环实验中,干涉条纹有一定的粗细度,为了准确测量干涉环的直径,消除干涉环粗细度的影响,在实验测量中采取的方法是什么?7、将两个正弦波信号Ex、Ey分别送入示波器的CH1[X]、CH2[Y]通道,得到右图所示的李萨如图形。
已知Ex的频率fx = 50Hz,请计算Ey的频率fy。
8、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信号波形时,调节扫描时间将改变信号波形的,调节电压灵敏度将改变信号波形的。
9、杨氏模量实验中,需要测出钢丝在给定拉力作用下的_________。
它是个微小量,故而采用 _________ 法测量。
10、表面张力实验公式 )(2dlS其中S 为“”形金属框架 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保持“三线对齐”时游标尺读数之差。
k 是 __________________。
11、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时,要求光栅平面及刻痕平行于________、垂直于_________。
12、分光计的五大组成部分是:底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读数盘。
13、在测量固体电介质相对介电常数时,所测电容会带有 ________和________ 两个误差值。
14、油滴仪实验中,若油滴受到的 ___ 力和 _______ 力相等,油滴将匀速下落。
15、与普通照相只给出二维的平面图像不同,全息图再现的是带有、信息的光波,因此能给出三维的立体图像。
16、液晶的电光效应与显示原理实验中“阈值电压”和“关断电压”是什么意思?一、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 (共 52 分)(一)填空题(共 15 空,每空 1分,共计 15 分)1. 米尺、50分度卡尺、千分尺2. 不计,计入;位数3. 系统,偶然,系统•4. 理论真值,公认值,计量学约定真值,(或标准器相对真值)5. 0.375; 0.3或0.22(方均根的结果); 63.6±0.3(二)改错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 m=(225.66±0.02)g2. V=(9.9±0.2)cm33. L=(40.5±0.2)×103 km4. L=88cm=8.8×102mm5. S=0.0125×0.0125=1.56×10-4(或0.000156)(三)计算题 (共 27 分) (按步骤给分)••1. 7.638=7.6 (3分)• 2. 7.07 (3分) 3. 8.9×10-5 (3分) ••4. =(0.427×77.0/4.4)2+0.85=7.52+0.85=56+0.85=56 (4分) ••5. = 0.01×10.0/(1.0×10.0)+0.200= 0.1/10+0.200=0.01+0.200=0.21 (4分)二、实验知识(共48 分,每人只能选做12道题,多选者按错处理;每题4分,评分时教师灵活掌握,只要意思答对即可,不必强求与参考答案完全相同) 1. 直线,趋于无穷,无限广阔2. 波节点;因为波节点位置相对比较容易确认3. 3位;4位;5位 4.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5. 1mm、10-2mm、10-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