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介绍
2024年《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试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5030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试验学时数:36学时试验学分:1教材:主要参考书:《分子生物学试验指导》徐庆华等成栋学院立项教材 2024一、课程说明《分子生物学试验》以介绍分子生物学中的试验方法、试验手段和培育学生试验操作技能为其主要内容。
须要以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其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动手实力,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通过试验,要求学生能在原有的相关理论学问基础上较全面和深化理解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驾驭基本的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和技巧,初步具备肯定的试验设计实力,以求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和扎实的基础。
本试验课在方法上力求经典,试验内容涉及了质粒DNA的提取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质粒分析;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体外基因扩增及产物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
二、学时安排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试验一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一、试验特点试验类型:综合试验类别:专业基础安排学时:6 每组人数:2二、试验目的1、驾驭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和试剂盒提取质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驾驭琼脂糖凝胶的制备及外源DNA的检测原理。
3、了解质粒DNA的粗略定量方法。
三、试验内容提要1、将单菌落接种于3m1含相应抗生素的LB培育基中,37℃摇菌过夜;2、12,000rpm离心30sec,收集菌体;3、加200u1溶液I(含RNaseA 100ug/ml ),振荡悬浮菌体;4、加200ul新配制的溶液II,颠倒混匀;5、溶液澄清后马上加入预冷的200u1溶液III混匀后冰上放置5~10 min;6、4℃、12,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加0.7倍异丙醇混匀,室温静置5min;7、12,000rpm离心10min,70%乙醇洗涤沉淀,抽干后溶于适量水或TE,-20℃保存备用。
分子生物学教程

分子生物学教程
分子生物学教程主要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等内容。
具体来说,分子生物学教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分子生物学基础: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历程。
2. DNA结构和功能:介绍DNA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功能,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修复等。
3. RNA结构和功能:介绍RNA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功能,包括mRNA、tRNA和rRNA等。
4.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介绍蛋白质的基本结构、组成和功能,包括酶、受体和通道等。
5. 基因表达调控:介绍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包括转录调控、转录后调控和表观遗传学等。
6. 基因工程技术:介绍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和基因编辑等。
7. 实验技术:介绍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PCR、Western blot、基因表达分析等。
此外,分子生物学教程还包括一些进阶内容,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新兴领域,以及分子生物学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总之,分子生物学教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分子生物学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学生未来的科研或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分子生物学课程简介

《分子生物学实验》简介
分子生物学实验是根据基因工程的本质而设计的一门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课程。
本实验课程涵盖基因的主要操作过程,由内容相关的一系列实验组成,强调实验的连续性和一体化,包括基因组的提取、电泳鉴定以及PCR扩增与鉴定实验。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各种实验技术,包括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实验操作习惯,正确地使用各种实验仪器与试剂、详细记录实验的过程与结果、对实验中所出现的问题做合理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自设置以来不断进行实验内容的调整和改进,并在实验运行机制和课时设置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革新,既让学生自主地设计实验技术路线、实验材料准备、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发挥学生的主动和创新意识,增加对实验的兴趣和认识,又让学生学习和熟悉科研课题研究思路,达到掌握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具体实验操作的目的。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并探讨其在生物科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技能。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科学突破;2. 理解基本的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3. 掌握常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4. 培养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思维和设计能力;5. 培养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1. 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1.1 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和结构1.2 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代谢1.3 基因结构与功能1.4 受体与信号转导1.5 基因调控与表达调控2. 分子遗传学2.1 DNA的复制与修复2.2 基因突变与遗传变异2.3 基因组学及其应用3.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3.1 DNA/RNA的提取和纯化技术3.2 PCR技术及其应用3.3 DNA测序技术及其应用3.4 基因克隆技术及其应用4. 分子生物学前沿研究与应用4.1 基因工程与重组蛋白表达技术4.2 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4.3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4.4 分子生物学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和解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将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的方式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科研项目:结合实际科研项目,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
2. 作业和报告: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3. 期中考试:对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统一测试。
4. 期末论文:撰写一篇关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论文,展示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水平。
六、参考教材1. Alberts B, et al. (2014). 《分子生物学导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引言: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观察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实验课程的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验课程目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了解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掌握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实验内容1. DNA提取实验:通过提取植物或动物组织中的DNA,学生可以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DNA提取的基本操作技巧。
2. PCR实验: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常用的技术,通过PCR实验,学生可以学习DNA扩增的原理和方法,掌握PCR反应的操作步骤和条件。
3. 凝胶电泳实验: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分离和检测DNA 的方法,通过凝胶电泳实验,学生可以学习DNA分子的迁移原理,掌握凝胶电泳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技巧。
4. 基因克隆实验:基因克隆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技术之一,通过基因克隆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基因克隆的实验流程和基本操作技巧。
5.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实验:通过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实验,学生可以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蛋白质表达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蛋白质纯化的技术和步骤。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对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设备进行准备,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
2.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和条件。
3.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 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5. 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四、实验技巧1. 实验操作要仔细:实验操作时要认真阅读实验步骤和要求,注意操作细节,避免操作失误。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英文名称:Experiment Technolog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编号:实验课性质:必修
课程负责人:崔行开放实验项目数:3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70 课程总学分: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大纲适用于医疗、公共卫生、口腔、护理、预防医学七年制学生。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掌握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掌握各种生物物质能
量的正常代谢过程,代谢调节,代谢障碍和临床疾病的关系。
通过实验掌握基本
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及验证部分课堂理论知识。
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电泳技术、层析技术、分光光度法、离心技术、
蛋白质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
掌握蛋白质、核酸、酶类的提取、测定,学习血液
成分生化测定,以及部分生物化学理论知识的验证。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高速离心机、PCR仪、层析系统、电泳仪系统、电热恒温水浴箱、凝胶扫描仪、
电动匀浆器等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四、主要仪器设备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离心机、PCR仪、层析系统、电热恒温水浴箱、
凝胶扫描仪、电泳仪、电动匀浆器等。
《分子生物学》课程简介

《分子生物学》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基础性学科,涉及到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进化等基本规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进化等基本规律;3.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 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包括基因、DNA、RNA、蛋白质等基本分子结构及功能;2. 遗传信息传递: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等基本过程;3. 基因表达调控: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转录因子等调控机制;4. 基因组进化:包括基因组重排、基因家族、表观遗传等进化机制;5. 实验技术与方法:包括基因克隆、表达分析、蛋白质组学技术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子生物学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形式。
平时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实验报告则关注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期末考试则侧重考察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课程意义《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对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为进一步研究生命科学相关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本课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七、结语总之,《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进化等基本规律,对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大学生物必修五《分子生物学》精品教案

大学生物必修五《分子生物学》精品教案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包括DNA的结构及复制,RNA的合成和转录,蛋白质的合成和翻译等内容。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了解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理论部分采用多媒体辅助讲解,实验部分采用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DNA的结构和复制
2. RNA的合成和转录
3. 蛋白质的合成和翻译
4. 实验操作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
1. 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的掌握
2. 实验操作技巧和方法的掌握
教学评估
1. 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
论等
2. 期末考试占60%,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参考教材
1. 《分子生物学》(第四版),作者:T.A.布朗等,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作者:J.S.凯恩,出版社:爱思唯尔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裂解的方法:
• 碱裂解法:0.2molNaOH+1%SDS • 煮沸裂解法:沸水煮沸40秒 • SDS裂解法:10%SDS,一般用于
质粒大量提取。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既能使细 菌细胞裂解,又能使一些蛋白质变性,所以 SDS处理细菌细胞后,会导致细菌细胞壁的 破裂,从而使质粒DNA以及基因组DNA从细胞 中同时释放出来。释放出来的DNA遇到强碱 性(NaOH)环境,就会变性。然后,用酸性 乙酸钾来中和溶液,使溶液处于中性,质粒 DNA将迅速复性,而基因组DNA,由于分子巨 大,难以复性。离心后,质粒DNA将在上清 中,而基因组DNA则与细胞碎片一起沉淀到 离心管的底部。通过这种方法即可将质粒 DNA从细菌中提取出来。
*溶液I: 50mmol/L葡萄糖, 10mmol/L EDTA, 25mMTris-HCl pH8.0。
*溶液2-0.2mol/L-NaOH, 1%SDS *溶液3-乙酸钾溶液(3M, pH=4.8):
60mL的5mol/L KAc, 11.5ml冰醋酸,
28.5mL H2O *饱和酚(pH8.0 Tris-HCl饱和) *氯仿 *3M乙酸钠溶液(pH5.2) * TE缓冲液:
分子生物学实验
时 间 安排
双周、周一下午1:00开始
评分考虑
1. 平时实验课成绩 70%; 2. 综合技术测验 30%。
实验操作基本要求
1. 认真预习实验指导; 2. 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 注意个人以及
公共设施安全; 3. 节约实验试剂及材料; 4. 实验完毕后,将实验器皿清洗干净,并清理
3. 加入200l新配制的0.2mol/L NaOH+1%SDS (溶液II ),加盖颠倒6-7次使之混匀,冰上 放置2--3min;
பைடு நூலகம்
4. 加入150 l乙酸钾溶液(溶液III),加盖后颠倒 6-7次混匀,冰上放置5min;
5. 用台式高速离心机,12000r/min离心10min, 上清移入另一干净离心管,并加3ul RNaseA, 37C保温45min;
实验台面; 5.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实验工作,不迟到,
不早退; 6. 实事求是、认真而及时地写出实验报告。
质粒(plasmid)通常指细菌中独立于染色体外, 能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它能够稳定地遗传某 些性状。天然的质粒都是环状双链DNA,大小 从5kb到400kb不等。质粒虽然独立于染色体外 自主复制和遗传,但其复制又依赖于宿主编码 的酶和蛋白质复制因子。质粒按照其稳定拷贝 数的多少可分为严谨型和松弛型,严谨型质粒 在每个细菌细胞中有1~5拷贝,松弛型质粒在 每个细菌细胞中可达10~200个,甚至更多拷贝。
质粒的结构:
1. 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uch as Ampicillin resistance gene, Kanamycine resistance gene)
2. 启始复制子(ori, Origin of
replication); 3. 多克隆位点(MSC, Multiple cloning
9. 沉淀溶解于30ul TE溶液,取10ul 电 泳检查
琼脂糖凝胶电泳
电泳体系: 1%琼脂糖凝胶, 电泳缓冲液:1 × TAE (由50 × TAE稀释) 电泳方式:稳压,<5/cm
100ml 1%琼脂糖凝胶配制方法: 100 ml 1 × TAE 溶液中加入1克琼脂糖 染料:GoldView DNA染料(上海赛百盛公司) 染料用量:5ul/100ml凝胶 显色:紫外灯下,双链DNA呈绿色
6. 上清中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抽提一次,等体积 氯仿抽提一次;每次均要振荡—离心(10000rpm 离心1min) —吸取上清到新的离心管中;
7. 上清中加入1/10 体积3M乙酸钠溶液(pH5.2) ,和 2.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混匀后-20℃保存。
8. 12000rpm 离心20分钟,弃去上清,沉 淀加入1ml 75%乙醇洗涤, 12000rpm 离 心2分钟,彻底弃去上清,真空干燥或烘 干。
10mmol/L,Tris-HCl, 1mmol/L,EDTA , pH8.0, * 100%乙醇与70%乙醇
质粒小量提取的方法:
1. 培养细菌:将带有质粒的大肠杆菌接种到 1.5-3ml含有相应抗生素的液体培养基,37℃ 培养12~16小时;
2. 取 液 体 培 养 液 1.5-3ml 于 Eppendorf 管 中 , 10000r/min 离 心 1min , 去 掉 上 清 液 , 加 入 100l溶液I,充分混匀;置冰上;
单链DNA呈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