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 苏教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完整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完整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完整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我们实验观察的小电动机中,转子上有_________组线圈。

2、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

3、________ 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着地球________ 方向运动。

4、路边经常能见到许多高压电的铁塔,发现铁塔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常被叫做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的“小格子”基本都是______形。

5、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________ 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

6、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是从________中来的。

7、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________和________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________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8、小电动机中的转子相当于是个________,它工作是将________能转化成了________能。

9、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的。

物质变化有两类:_________ 。

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

10、蚂蚁的身体由头、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蚂蚁头部有一对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食物滴上碘酒后,变蓝色,说明食物中有()A.蛋白质B.脂肪C.淀粉2、做泥塑或面塑时,物质发生的是()。

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无法确定3、下列物体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空烧瓶B.一滴干净的水C.近视眼镜的镜片4、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发生()现象。

A.反射B.折射C.辐射5、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发生变化了吗?()A.没有明显变化B.变成了其他物质C.豆子发芽了6、用下面三个放大镜观察小昆虫,能看的最清楚的是()。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当导线中有________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________ 。

2、煤大多夹在岩层中,这些岩层都是古代沉积的______变成的。

3、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4、在能量中,______________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5、我们身体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______,手握物体处是_______,上臂的肱二头肌处是_______。

6、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大量的垃圾被丢弃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________和________。

8、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_________万倍。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云母、小苏打、维生素C B.水晶、雪花、玻璃C.盐、铜矿、高锰酸钾2、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A.转动速度B.转动方向C.发电机大小3、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

A.摆幅B.摆锤C.摆线长短4、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

A.越费力 B.越省力 C.用力大小不变。

5、下列不属于导致世界人均供水量减少的原因的是()。

A.环境污染逐渐严重B.海洋面积增大C.人口迅速增长6、下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中能产生月食现象的是()。

A.B. C.7、房间中的冷空调往往装在上方位置,汽车中的热空调往往装在下部。

这主要和热传递中的()有关。

A.对流B.传导C.辐射8、()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细胞B.器官C.组织9、开水沸腾时,可以看到茶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气”,这是()。

A.水蒸气B.空气C.小水滴10、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

A.将铁钉放入盐水中 B.在铁钉上抹油C.在铁钉上刷油漆三、判断题。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不同的能量可以通过能量转化器相互转化。

两只手相互摩擦,我们的手会感觉比较热。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而我们的小电动机是将________转化成________。

2、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

3、不开花植物中的蕨类、________类和________类植物,能自己进行_________制造养料,这和开花植物是一样的。

4、普通的垃圾填埋的方法,会污染________和________。

5、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_。

6、动物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7、铁生锈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8、将两枚铁钉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潮湿的纸巾上,则生锈较快的是放在________的铁钉。

9、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_________万倍。

10、拱形承受重量时,能把压力向______向_______传递给相邻的部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的是()。

A. B. C.2、在自行车上,如果大齿轮有40个,小齿轮有20个,那么小齿轮转动一圈,大齿轮将转动()圈。

A.一B.两C.半3、()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细胞B.器官C.组织4、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A.云母、小苏打、维生素C B.水晶、雪花、玻璃C.盐、铜矿、高锰酸钾5、双手互相摩擦,手会感到发热,这是因为我们将()转化成了热能。

A.化学能B.电能C.动能D.太阳能6、摆摆动的快慢与()有关。

A.摆幅B.摆锤C.摆线长短7、如图,用下面的扳手旋动同样的螺丝帽,把手放在()更省力些。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同一栖息地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之间会形成________关系或________关系。

2、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

头骨近似于________,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

3、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________ 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__ 。

4、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_________,许多传染病就是由此引起的。

5、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_。

6、咀嚼米饭或馒头时,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米饭或馒头中含有________,在米饭或馒头中滴入几滴碘酒,米饭或馒头就会变成_______色。

米饭中储存的能量是________。

7、天然气、煤、石油是储存了亿万年的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能源。

8、植物的叶具有进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功能。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面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购买包装精美的商品B.经常使用一次性纸杯C.把废塑料瓶送到回收站2、下列不属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是()。

A.电饭锅做饭B.划火柴C.天空中划过的流星D.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4、具有稳定性强的框架是()。

A.三角形B.长方形C.五边形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它就会死亡。

这说明生物()。

A.能影响环境B.能改变环境C.需要依赖环境6、下列方法最不会污染水源的是()。

A.洗碗时用洗洁精洗B.洗碗时用淘米水洗C.洗衣服时用肥皂洗7、用显微镜观察水中采集到的微生物时,不需要用到的是()。

A.滴管B.碘酒C.载玻片8、下列透明镜片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B.C.9、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实际上就是把()。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机械能转化为电能10、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借助________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_____才可以看清楚。

3、物质的变化是________,有些是________,但更多的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造成的。

4、铁生锈是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5、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终止。

6、物质的化学变化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7、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________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________。

8、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物体的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月食不会出现的是()A.月全食B.月偏食C.月环食2、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转动的。

A.阻力点B.用力点C.支点3、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4、金鱼和鸽子的共同特征()。

A.都有翅膀B.都用鳃呼吸C.身体里都有脊柱5、激光可以打孔或者切割材料,是因为激光()。

A.具有能量B.很硬C.锋利6、下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中能产生月食现象的是()。

A.B. C.7、小红把她家里的垃圾分为铁、纸、塑料等几类,她是按()分类的。

A.材料B.使用时的用途C.处理方式8、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

A.水B.空气C.细菌9、吃饭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种方法属于()。

A.外部加热B.补充内能C.身体运动D.内部刺激10、“温室效应”的原因是()。

A.氧气浓度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臭氧浓度增加三、判断题。

(共20分)1、只有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看到晶体的样子。

()2、实际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目镜中看到的方向是相反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含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2、借助________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3、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形态结构,使它们与________相适应。

4、水滴里的那些小家伙,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________、中间________、边缘________,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6、放大镜的镜片又叫________,其特点为________,生活中用到放大镜的是________。

7、物体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8、我们身体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______,手握物体处是_______,上臂的肱二头肌处是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小苏打与白醋混合后,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

A.略微变凉B.微微发热C.没有变化3、曾经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后来被列为矮行星的是()。

A.冥王星B.天王星C.彗星4、下面()物品没有利用到拱形原理。

A.圆顶屋顶B.赵州桥C.金字塔D.乒乓球5、我们家庭现在处理垃圾的方法一般是()。

A.堆在一起B.扔进垃圾桶C.随便乱扔6、在做手影游戏时,如果要让影子变的大一些,可以()。

A.把手离光源更近一些B.把手离光源更远一些C.把屏幕做的更大些7、在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首先会()。

A.变成液态的糖B.变成水C.不变8、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A.凹面镜B.凸透镜C.近视镜9、下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位置关系中能产生月食现象的是()。

A.B. C.10、下列不全是晶体的一组是()。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2年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的生物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___。

2、我国发电站发电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都是通过________将不同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3、像水龙头一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________。

4、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星,叫做________;像地球这样自己_______,围绕恒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星叫做_________。

5、月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是反射_______ 的光。

6、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距离太阳最远的星是________,________距离地球最近。

7、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8、我们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世界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9、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_。

10、我国的珍稀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珍稀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面不能再生的能源是()。

A.煤B.风C.太阳能D.地热能2、下列物体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空烧瓶B.一滴干净的水C.近视眼镜的镜片3、四季的形成是由()形成的。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亮自转4、要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可以用的方法是()。

A.滴稀盐酸B.滴碘酒C.滴水滴5、用放大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观察电视屏幕图像,看到的是()。

A.较清晰的图像B.许多点状物质C.许多条状物质6、如图,用下面的扳手旋动同样的螺丝帽,把手放在()更省力些。

(完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完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完整)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一、我会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青春期男女______________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___________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_________现象。

3、第一块恐龙化石是________年被发现的。

4、__________提出生物进化是__________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_____________5、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___________关系或______________关系。

6、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跳跃的青蛙______________,人跑步______________,融化的冰____________,电脑_____________。

7、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等。

8、如果把不同年代的__________比作一本书,那么_________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

9、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_________者生存下来,而______________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二、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B、智力水平迅猛提高C、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D、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2、因为白色的羊毛好卖,牧民多选择白羊饲养,而少选择黑羊饲养,从而导致白羊数量增加,黑羊数量减少。

这属于__________。

A、自然选择B、野生选择3、下列生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____________。

A、恐龙B、长颈鹿C、蟑螂4、我们已跨入青春期,每天需求包管____________小时的睡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期末测试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1、人的生长发育最显著的变化是(身高)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2、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3、人在一生中的两次生长高峰为(出生后一年)、(青春期)。

4、女生的青春期大约从(10岁)开始,男孩大约从(11)岁开始进入青春期,(14)岁开始变声。

5、在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

6、(吸烟)和(酗酒)是少年健康的大敌。

7、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8、把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

人的一生大约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9、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有三种方法: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根据(自己现在的身高预测);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

10、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样做?(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不挖鼻孔)(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吸烟、不酗洒、合理安排每天进餐次数和时间)(3)注意学习姿势和用眼卫生(眼离书本一尺、胸离课桌一拳、注意采光和照明)(4)加强体育锻炼(游泳、跑步、踢球)(5)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1-2年级10-11小时 3-6年级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5小时、成人7-9小时)(6)不迷恋电脑(适当使用丰富业余生活,并不是坚决远离电脑,当能尽情玩网络游戏)(7)科学用脑(科学用脑五要素:课程交替、动静结合、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11. 连线牙牙学语—婴幼儿期努力工作—青年期十月怀胎—胎儿期生长迅速—青春期抚育后代—成年期颐养天年—老年期勤奋求学—学龄期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1、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遗传。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3、(孟德尔)是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4、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就是遗传现象。

5、变异:(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不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变异。

6、生物除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自身也会产生变异,有的变异对生物有(害),有的变异对生物有(益),有的变异对生物即(无害也无益)。

7、有关变异的谚语或俗语如:一颗之果,有苦有甜;黄鼠狼生鼠辈,一代不如一代;一母之子,有愚有贤;龙生九子,个个不同;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8、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因为(变异现象)。

9、变异现象的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可遗传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如:高茎碗豆和矮茎碗豆播种出新苗。

不可遗传的变异: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

10、(袁隆平)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2001年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1、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12、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13、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与祖先一样(√)14、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15、生物界,各种各样的昆虫都是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16、父母都是高个子,因为遗传的缘故,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第三单元《进化》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1822年)被人们发现的。

2、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主要通过(化石)来了解恐龙。

恐龙的模型、图形和影片是根据(化石)复制出来的。

恐龙属于(爬行动物),恐龙是(卵生的)。

3、写出你所知道的五种恐龙(霸王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鸟龙)4、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5、大自然中的化石如:恐龙化石、植物化石、三叶虫化石、鱼化石。

6、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层比作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

人们对各种化石以及生命进化感到困惑已有(数百年)。

7、有些生物在地球已经不存在了如:(恐龙、奇虾、渡渡鸟)。

8、现在一些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太,我们称为(“活化石”)如:(大熊猫、银杏、蟑螂、白鳍qí豚)。

9、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10、化石的形成过程。

(28页。

注意顺序)动物死亡→被沉积层包围→矿物化→地壳运动→接近地表11、(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出版了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著作(《物种起源》),他认为生物是由(非生物)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各种生物拥有(共同的祖先)。

达尔文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1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13、(云南澄江动物化石)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脊椎动物祖先的化石。

(云南澄江生物群)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14、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的原因是(减少热量的流失,有利于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暖)。

15、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16、化石就是生物。

(×)17、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心蠖蛾的数量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8、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今天看到的长颈鹿。

(×)19、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20、科学家做出的解释都是正确的(×)21、所有的生物经过漫长的年代都会形成化石(×)22、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已经知道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只是推测.23、不同年代地层之间的生物是没有联系的。

(×)24、关于恐龙灭绝的各种假设都有一定的根据和道理,但对全球性的恐龙灭绝问题至今还不能做出令人信1 2服的解释(√)25、自然界在其进化和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变化,为什么有些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逝了?生物灭绝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生物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被自然淘汰,如恐龙;另一种是被人为消灭,如渡渡鸟。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1、(蓝色的地球)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2、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

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栖息地)。

3、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在一起生活,有些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有些却可能成为(敌人)。

合作伙伴:小丑鱼和(海葵)、蜜蜂和(花)、啄木鸟和(树木)、鳄鱼和(鳄鸟)、鸟和(果实)敌对关系:熊吃鱼、小鸟吃昆虫、捕蝇草吃昆虫4、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生物离不开合适的(环境)。

5、仙人掌的表面有许多刺,这是它的叶子,它把易散发水分的(叶子)长成细小的(针状),以减少水分散发的面积;它的茎表面生(蜡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

6、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能在沙漠生存是因为它有(抗捍、抗风沙)的本领。

7、骆驼脚掌(宽大)、脚垫(厚实),有利于在滚烫的沙漠行走;鼻孔可(关闭)、睫毛(粗长)可抵御风沙;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等适应沙漠行走的特征。

8、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适应海洋环境)的结果,背部颜色浅可以使水面上的天敌(难以发现)。

9、生活在草原上的斑马的身上的条纹有什么作用?答:可以加强对自己的保护。

斑马的条纹可以让它在草原上不易被敌人发现,以保护自己,免受更多的攻击。

10、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11、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

12、大自然的清洁工-----(分解者)。

分解者:地球上有一类专门“吃”动植物的(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即分解者。

13、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在许多(食物链)。

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通过食物网,就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14、构成食物链的群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来自光合作用。

如:玉米、枊树、小麦、白菜、小草。

消费者:以其它食物为食。

如:蜘蛛、老虎分解者:如蔴菇、细菌、蚯蚓、霉菌。

1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各种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16、食物链的营养主要来源于(植物)。

17、作为生产者的植物,其养料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

18、食物链画法:稻子→蝗虫→青蛙→蛇→鹰19、生态系统:(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

2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21、自然界长期形成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是(巨大的灾难)。

人为破坏生态平衡,如:(过度放牧、过度捕捞、喷洒农药)等。

22、要保护生态平衡,应该建设(生态工程)。

23、我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4、(保护动植物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25、沙漠中没有生物。

(×)26、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

(×)27、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

(√)28、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失调。

(√)29、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30、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31、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答:建立自然保护区、植树造林、建设生态工程、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从自我做起,不乱丢垃圾等。

禁止过度放牧,保护草原;不喷洒农药,采用天敌防治病虫害;不过度捕捞,让自然休养生息;不乱砍滥伐,多植树造林,不猎杀野生动物等等。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1、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