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发展过程(整理)
中国诗发展史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孕育诗的雏形。
中国的诗歌
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
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
承担者是巫现,传为神农时的《蜡辞》,就是上古流传下来的驱祸
祈福的咒语歌谣。
此外,甲骨卜辞、《易》卦爻辞中有些作品,句
法简单整齐,偶尔协韵,是早期诗歌创作的萌芽。
2. 第二阶段:《诗经》《楚辞》奠定传统诗歌的风骚精神。
西
周时期学在官府,贵族成了文学主要创作者,比如《诗经》中的三颂、大雅和小雅。
民间歌谣经专人采集后演奏给天子听。
“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楚辞》和《诗经》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3. 第三阶段: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时期。
诗歌在汉代
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
歌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尤其是南朝民歌,其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阶段。
1. 古代诗歌(先秦时期至唐代)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作品可以追溯到《诗经》。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民间诗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尤其是在唐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元词和诗(宋代至元代)宋代是中国词的黄金时期,词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的短诗体。
词在宋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家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元代继承了宋代的词人传统,但也有所创新,以杨万里、郑光祖等为代表的元代词人注重自然描写和社会批判。
3. 明清诗词(明代至清代)明代的诗歌注重文人雅致和宫廷风格,代表作家有文徵明、于谦等。
清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代表作家有袁枚、纳兰性德等。
明清时期的词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创作水平,代表作家有杨慎、纳兰性德等。
4. 近代诗歌(清末至民国时期)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诗歌的起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诗歌开始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倾向。
代表诗人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他们的作品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诗歌(1949年至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诗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代表作家如毛泽东、艾青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迎来了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有继续传承传统的作家,如北岛、余光中等,也有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作家,如海子、杨炼等。
总体而言,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不断演变和创新。
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的多元化创作,中国诗歌一直承载着诗人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为中华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通过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表达了人类情感和思想。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分五个部分介绍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1.1 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最早起源于口头传承的民间歌谣和祭祀诗歌,用于记录人们的生活和神话传说。
1.2 诗经的诞生:《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和时代的诗歌作品,对古代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3 古代诗歌的发展:在古代,诗歌逐渐从祭祀和宴会场合走向社会生活,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体裁和风格,如古体诗、乐府诗等。
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2.1 中世纪的宗教诗歌:中世纪的诗歌主要以宗教为题材,表达了人们的虔诚信仰和对神圣的敬畏之情。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开始注重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以爱情和自然为主题,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2.3 莎士比亚的戏剧诗歌: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诗人,他的作品以戏剧形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冲突。
三、近代诗歌的革新与多样化3.1 浪漫主义诗歌: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崛起,强调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代表作家有拜伦、雪莱等。
3.2 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出现,打破传统的形式和语言,追求表达的自由和个性,代表作家有艾略特、庞德等。
3.3 后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后期,后现代主义诗歌兴起,强调语言的游戏和多样性,挑战传统的意义和结构,代表作家有希尔、阿帕布拉姆斯等。
四、当代诗歌的多元发展4.1 各国诗歌的交流与融合:当代诗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各国的诗人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元的创作风格。
4.2 抒情诗与社会批判:当代诗歌既有关注个人情感和生活的抒情诗,也有对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的批判性作品。
4.3 技术与诗歌的结合:当代诗歌借助新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和多媒体,创造了新的表达方式和形式。
诗歌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

诗歌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
摘要:
一、诗歌的起源与古代发展
二、唐诗宋词的繁荣
三、元曲与明清诗歌的变革
四、现代诗歌的兴起与发展
正文:
诗歌从古至今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诗歌的起源与古代发展、唐诗宋词的繁荣、元曲与明清诗歌的变革以及现代诗歌的兴起与发展。
一、诗歌的起源与古代发展
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诗歌以四言诗为主,如《诗经》中的作品。
随着历史的推进,楚辞、五言诗、七言诗等形式逐渐出现,诗歌的形式和内容也日趋丰富。
二、唐诗宋词的繁荣
唐诗是诗歌史上的一个高峰,李白、杜甫等众多诗人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成为后世学习和传颂的典范。
唐代以后,宋词逐渐兴起,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重要的里程碑。
宋词以婉约、豪放等风格见长,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等。
三、元曲与明清诗歌的变革
元曲是元代新兴的戏曲艺术形式,它将诗歌、散文、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明清时期,诗歌创作在元曲的基
础上继续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如杨慎、纳兰性德等。
四、现代诗歌的兴起与发展
近现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中国诗歌开始发生变革。
新诗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和形式,以白话文为基础,强调个性和自由。
现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有郭沫若、徐志摩、朱自清等。
诗歌发展历程

诗歌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1、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左右的《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2、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体,代表作是《离骚》。
3、汉代是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汉乐府诗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
汉乐府诗形式朴实自然,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深刻。
4、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歌开始发展,代表作品有《子夜歌》、《长歌行》等。
5、唐代是诗歌的鼎盛时期,唐诗开始出现,唐诗以丰富的题材、高超的技巧和优美的语言而著称。
6、宋代是词的繁荣期,宋词开始出现,它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现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
7、元代是曲的繁荣期,元曲开始出现,它以描写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为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9、明清时期,诗歌发展逐渐走向衰落,但也有一些杰出的诗人如明代杨慎、清代郑燮等。
10、现代诗歌则以自由、开放、多元为特点,代表诗人有徐
志摩、戴望舒等。
以上就是诗歌的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诗歌形式和风格。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艺术形式,通过抒发情感、表达思想和描绘形象等手法,以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来传达作者的内心世界。
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经历了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发展过程。
1. 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古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口头传统,人们通过歌颂神灵、赞美英雄和表达生活感悟等方式来创作诗歌。
随着文字的出现和发展,诗歌开始被记录下来,形成了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诗歌主要分为两大流派:中国的古诗和西方的古典诗歌。
中国的古诗以唐诗和宋词为代表,强调意境和抒情;而西方的古典诗歌以史诗和抒情诗为主,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莎士比亚的 sonnet。
2.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革新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的重要时期,也是诗歌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追求个人表达和自由创作,诗歌的主题也从宗教和传统转向了个人情感和人性探索。
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莎士比亚等诗人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他们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为诗歌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革命浪漫主义时期是诗歌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它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
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反对理性主义和工业化带来的冷漠。
浪漫主义诗人如雨果、拜伦和雪莱等,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表达深刻的情感,使诗歌更加接近人们的内心世界。
4. 现代诗歌的多元发展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和文化的多元化,诗歌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现代诗歌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形式和题材,诗人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创作方式和表达手法。
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诗歌流派相继出现,其中包括了著名的诗人如埃略特、鲁迅和鲍尔斯等。
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更加自由,内容上更加多样化,反映了当代社会和个人的多元面貌。
总结:诗歌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革新、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革命以及现代诗歌的多元发展。
诗歌的发展历程

诗歌的发展历程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表达情感、思想和美感的文学形式。
它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了人类的历史、文化和情感,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诗歌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展示出诗歌在不同时期和地域的特点和风格。
一、古代诗歌的发展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起源。
最早的诗歌形式是口头传承的民间歌谣,它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人们的喜怒哀乐。
随着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将歌谣记录下来,形成了最早的诗歌作品。
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古代诗歌的起源:古代诗歌起源于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
例如,中国古代的《诗经》就是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记录了周朝时期的歌谣和赋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2. 古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古代诗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形式。
例如,中国的汉赋、唐诗,以及古希腊的史诗等,都是古代诗歌的杰作。
这些诗歌作品以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脱颖而出,成为后世的经典之作。
3. 古代诗歌的传播:古代诗歌的传播主要依靠文人墨客的口耳相传和手抄手写。
在中国,诗歌的传播得到了皇帝和贵族的赏识和支持,他们经常邀请文人来宴会上吟诗作对,以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诗歌则通过剧场演出和公共场合的朗诵来传播。
二、现代诗歌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诗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和风格。
现代诗歌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浪漫主义时期:19世纪初,浪漫主义运动兴起,诗人们开始追求自由、激情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他们以个人情感和幻想为主题,反对传统的规范和束缚。
例如,英国的济慈和德国的歌德等诗人,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2. 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崛起,诗人们开始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语言上的突破。
他们以破碎的叙事结构、意象的碎片化和语言的重构为特点,挑战传统的诗歌形式和规范。
例如,美国的艾略特和法国的布列松等诗人,都是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程【详细】

裁
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曲 散曲:小令(短小的曲子)、套数(散套) 戏剧: 杂剧、传奇(已是供演出的剧本)
•上古 —— 歌谣
•先秦 —— 诗骚
时 •两汉 —— 乐府 间 •魏晋南北朝 —— 文人诗 段 •唐代 —— 唐诗
•宋代 —— 宋词
•元明清 —— 元曲、诗词
上古时代,没有文字,只有在口头上传唱的歌谣。
2020/6/3
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
四言古诗: 出现最早《诗经》
古体诗 五言古诗: 成熟于汉代 古体诗
七言诗: 成熟于唐代
诗
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
中 国
“歌行”、“引”、“曲”、“吟”等名 称
古 典 诗
近体诗
绝句 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形成于唐代) 律诗 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
歌体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东晋 (田园诗派) 咏怀诗.出仕与归隐的矛盾
刘宋 谢灵运
大力描写山水第一人
(山水诗派)
四、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汉末):
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 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
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 刚气派,形成“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人称“建安之 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主要内容:写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使君” 即太守之类官员调戏的故事,歌颂她的美貌与 坚贞的情操。“陌上桑”,意即大路边的桑林, 这是故事发生的场所。因为女主人公是在路边 采桑,才引起一连串的戏性情节。
《古诗十九首》
因作者姓名不可考,晋代后就被称为“古 诗”,其中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萧统编入《文 选》,代表当时五言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公元712年至762 年,五十年的时间。这半个世纪,是唐诗创作的 巅峰时期。 四类诗歌—— 1、山水田园诗 (内容上分) 2、边塞诗 3、浪漫主义诗歌 (艺术手法上分) 4、现实主义诗歌
一、山水田园诗 1、这类诗人以孟浩然、王维、常建、储光 羲等人为代表,他们是著名山水田园诗人陶渊 明、谢灵运、谢眺的后继者。他们通过对幽静 景色极为成功地描绘,反映其宁静地心境。 2、这种诗容易使人脱离现实斗争,当然, 对于那些热衷名利、趋炎附势之流,无疑是一 剂清凉剂,其对世人所提供的自然美的享受亦 是不可替代的。
唐朝,是诗歌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黄金时期, 诗人之众和作品之多都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未 有的,李杜的成就更是达到诗歌创作的顶峰。在 不到三百年的时间里,创作的诗歌总数就近万首, 比以往所有时代的诗歌总和还要多出两三倍以上, 独具风格的大诗人就不少于五六十人。
唐帝国建立后,最初三十余年,诗坛上仍旧弥 漫着梁陈余风,直至武则天当政,唐诗才开始呈现 了自己的面貌,一些诗人陆续登坛。 1、以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沈佺期、 宋之问和杜审言等人为代表的诗人的创作,主题和 内容扩大到写江山之美、边塞之情,风格亦由纤柔 卑弱转变为明快清新。 2、以陈子昂为代表的一类诗人,从汉魏风骨中 汲取素养,开辟了唐诗新的疆域。他们能把握住对 超现实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执著这一基本矛盾,并且 用新的语言和形象来加以表现。上至阮籍、曹植, 下至李白、杜甫。
此时期,诗歌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乐府民歌 和古诗十九首。 (一)、乐府民歌 1、两汉的乐府民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两 汉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它们的叙事性和典 型性,标志着现实主义手法在民歌中的发展。 2、汉乐府民歌叙事诗发展的最高成就—— 《孔雀东南飞》
此时期,诗歌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乐府民歌和古 诗十九首。 (二)、古诗十九首 1、产生的社会背景——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乱连年。为了寻求出 路,下层文士们不得不远离乡里,奔走权门,或游 京师,或干谒州郡,以博一官半职。 《古诗十九 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十九首诗歌,大都抒发 了士子们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人生失意的感伤, 以及远离家乡亲人的离情别绪。
(三)、代表人物——屈原 1、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第一位 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文学上从集体创作到个 人专著的新纪元,其骚体楚辞充满着悲愤炽热的情 感和高尚的政治理想,充满丰富的想象,有着瑰丽 的辞藻,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远祖。 2、他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 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3、代表作:《离骚》、《九章》、《九歌》
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大致是:歌而诗, 诗而词,词而曲。中国诗词歌曲均 源于民间,它们虽然各自尽经历了 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各有其不同 的表达方式,但其血脉相通,都是 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情感。
诗歌起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原始人在集体 劳动或活动中,为了步调一致,调整动作,减 轻疲劳,经常一唱一和,发出有节奏的音调, 这种有节奏的音调与和谐的呼声就是诗歌的起 源,文学创作也是从此开始的。
此时期,诗歌方面的主要成就是乐府民歌 和古诗十九首。 (二)、古诗十九首 2、文学地位—— 它是文人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成熟 的标志,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 比兴的手法形成独特而含蓄的风格,对后世抒 情诗有着直接的影响。 3、诗歌:《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之十)
此时期,诗的发展最为迅猛。主要是五言诗和七言 诗,以及乐府民歌。 (一)、五言诗 从建安时期奠定基础,经阮籍、左思、陶渊明等诗 人的相继努力而形成兴盛的局面。 1、建安文学—— 即东汉末年建安时期的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 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则是指建安至魏初的 一段时间。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 打破了汉代四百年沉寂的局面,形成了一个诗歌创作的 高潮。诗歌以五言为主,奠定了五言诗在诗坛上的地位。
二、边塞诗 这类诗集中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精神, 塑造了许多边庭健儿的英雄形象。诗人们歌颂 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却不是无原则地讴歌战 争,他们在写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痛苦时,也 反映了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与破坏。 这些诗交织着英雄气概与儿女情肠,极具悲凉 慷慨、缠绵婉转之情。 代表诗人——王昌龄、李颀、高适、岑参
《诗经》的表现手法,归结为“赋”、“比” 、“兴”三类。 “赋”,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记 叙。 “比”,即“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 意。 “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 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1、《诗经》六艺:风、雅、颂、赋、比、 兴。 2、《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以 多样的艺术手法反映了当时丰富的现实生活, 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形成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 源头。《诗经》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 在世界文化史上,都中衰的诗坛才 逐渐重振旗鼓,即“诗到元和体变新”。 一、 元和诗派——“白派诗人”、“韩派诗人” 1、“白派诗人”——即以白居易为首的元稹、张 籍、王建、李绅等诗人。他们对杜甫的继承侧重于敢 于正视现实,抨击黑暗的一面,诗的语言变得更为通 俗、流畅、生动感人。 2、“韩派诗人”——即以韩愈为首的孟郊、贾岛、 李贺等诗人。他们则继承了杜甫在艺术上的刻意求新, 富于创造性的精神,而特别致力于杜甫胸中笔下还没 来得及开拓的境界。 二、后期较有成就的诗人—— 柳宗元、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
(一)、诗歌文化 1、先秦时期,继《诗经》之后,又产生可 另一种诗歌形式——“楚辞”。 2、“楚辞”是在《诗经》四言形式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三四言至七八言参差不齐 的语言形式出现,诗歌每隔一句的末句用楚地 方言“兮”、“思”之类的助词作结。
(二)、社会背景 楚国巫风盛行,民间祭祀之时,必定使巫 师“作歌鼓舞以乐诸神”,充满了原始的宗教 色彩,“楚辞”就是带有巫乐色彩的诗歌。
(二)、七言诗 魏晋南北朝时期,七言诗由曹丕的《燕歌行》开始, 鲍照继之,到庾信以后逐渐确立其在诗歌历史上的地位。 (三)、南北朝乐府民歌及五、七言绝句 南北朝乐府继承了国风和汉乐府的传统,分别形成 了清丽婉转和粗犷刚健的特色,并创作了五、七言绝句, 成为后来唐诗的主要形式。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汉代乐府 民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一)、五言诗 2、建安风骨—— 建安诗歌直接继承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社 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人民要求国家 统一的愿望,情调慷慨悲壮,风格质朴,语言刚健,后 世称这些特点为“建安风骨”。 代表作家: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 应玚、刘桢
四、现实主义诗歌 安史之乱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代 诗歌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 使不少人受到锻炼、教育,使他们在经历危机的同 时也产生了希望,使他们终于敢正视惨淡的人生, 坚决站出来,为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哀乐而歌唱。 杜甫,就是这部分人中杰出代表。他以积极的 入世精神,勇敢而忠实地反映生活。他的诗不仅具 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 倾向,而且洋溢着爱祖国、爱人民,不惜牺牲自己 的崇高精神。他用诗歌记叙了唐代的历史,被后世 誉为“诗史”。
三、浪漫主义诗歌 唐诗中,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当推李白。 他继承了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完美地把 神话、幻想和夸张结合起来,为我们展现了无限广 阔的幻想境界和壮丽多彩的形象领域。他热爱现实 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面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 则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这种已被现实牢牢笼住, 却不愿接受,反过来却想征服现实的态度,正是后 代人民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气的一股强大的精神 力量。
有文字记载的诗歌是距今2500多年的《诗 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 周到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其中, “小雅”中的笙诗6篇,有目无辞,不算在 内)。
《诗经》从内容上,可分为“风”、“雅”、 “颂”三部分。 风—即民歌,有十五国“风”,共160篇。 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 篇。 《诗经》中“风”的艺术成就最高,“雅”、 “颂”都是统治阶级在特定场合所用的乐歌,歌功 颂德,反映贵族生活,欣赏价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