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细菌生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 细菌的特殊结构 细菌的生理

①能引起机体的发热; 热原质
②细胞壁的脂多糖为其组分
③耐高温,高压蒸气 121℃20分钟不被灭活;
体温上升
清除热原质方法 1.吸附剂和石棉滤板可除去大部分热原质,蒸馏法 更好;玻璃器皿需250℃高温干烤; 2.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
2)毒素和侵袭性酶 (1)外毒素:为蛋白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出,多为G+菌; (2)内毒素:为脂多糖; G-菌细胞壁中,菌体死亡崩解后
(2)难着色,其大小、形态及在菌体中的位置可籍细 菌鉴别;
(3)可发芽形成新的菌体,但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 式。
破 伤 风 梭 菌 的 芽 孢
梭状芽孢菌 炭疽芽孢杆菌
3、功能 function: 增强细菌对热力、干燥、辐射、化
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一、显微镜放大法 二、染色法
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称菌毛,必需电 子显微镜观察。
普通菌毛 ordinary pilus
种类
性菌毛 sex pilus
1、普通菌毛(ordinary pilus): ** 是细菌的粘附结构,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 合, 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所以与菌毛结合的特异性决 定了宿主感染的易感部位。 ** 由质粒或染色体编码。
中 介 体
功能: 1、与细菌分裂有关,类似纺锤丝作用; 2、扩大细胞膜面积,相应增加了酶的含量和
能量的产生,模拟线粒体作用。
三)细胞质(cytoplasm) 即细菌细胞的原生质(protoplasm) :细菌细胞膜 内容物,内含多种重要结构:
核蛋白体:细菌蛋白质合成场所;
质粒plasmid: 1、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2、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3、能独立复制并传代; 4、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 5、传递遗传性状。
②细胞壁的脂多糖为其组分
③耐高温,高压蒸气 121℃20分钟不被灭活;
体温上升
清除热原质方法 1.吸附剂和石棉滤板可除去大部分热原质,蒸馏法 更好;玻璃器皿需250℃高温干烤; 2.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
2)毒素和侵袭性酶 (1)外毒素:为蛋白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出,多为G+菌; (2)内毒素:为脂多糖; G-菌细胞壁中,菌体死亡崩解后
(2)难着色,其大小、形态及在菌体中的位置可籍细 菌鉴别;
(3)可发芽形成新的菌体,但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 式。
破 伤 风 梭 菌 的 芽 孢
梭状芽孢菌 炭疽芽孢杆菌
3、功能 function: 增强细菌对热力、干燥、辐射、化
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一、显微镜放大法 二、染色法
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称菌毛,必需电 子显微镜观察。
普通菌毛 ordinary pilus
种类
性菌毛 sex pilus
1、普通菌毛(ordinary pilus): ** 是细菌的粘附结构,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 合, 是细菌感染的第一步,所以与菌毛结合的特异性决 定了宿主感染的易感部位。 ** 由质粒或染色体编码。
中 介 体
功能: 1、与细菌分裂有关,类似纺锤丝作用; 2、扩大细胞膜面积,相应增加了酶的含量和
能量的产生,模拟线粒体作用。
三)细胞质(cytoplasm) 即细菌细胞的原生质(protoplasm) :细菌细胞膜 内容物,内含多种重要结构:
核蛋白体:细菌蛋白质合成场所;
质粒plasmid: 1、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2、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3、能独立复制并传代; 4、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 5、传递遗传性状。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二、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与其他生物类似 吸收的各种前体代谢物通过各种代谢途径, 合成所需物质:多种氨基酸、核苷酸、糖、脂肪酸及其大分 子物质。但细菌不能自身合成,须从环境中获得。各种细菌 的合成途径和合成能力不同,对营养的需要以及代谢产物也 不尽相同,可作为细菌鉴定指标。
三、聚合作用(polymerization)
3 、稳定期( stationary phase )此时因营 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蓄积等,细菌繁殖 速度下降,死亡数逐步上升,新繁殖的活 菌数与死菌数大致平衡。该朔细菌的形态 及生理性状常有改变,革兰氏阳性菌此时 可染成阴性。毒素等代谢产物大多此时产 生。大肠杆菌的稳定期持续约8h。 4、衰亡期 (decline phase)细菌开始大 量死亡,死菌数超过活菌数。如不移植到 新的培养基,最终可全部死亡。此期细菌 的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典型,难以进 行鉴定。
特点:
需要特异性的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
不消耗能量
运输SO42-、PO43-、糖(真核)
胞外
细胞膜
胞内
促进扩散示意图
3、主动运输 (active transport)
特点: 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方式 可逆浓度梯度运输,耗能 需载体蛋白,有特异性
运输有机离子、无机离子、氨基酸、乳糖等糖类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主要内容:
细菌的代谢
细菌的生长繁殖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生化试验
第一节
细菌细胞的代谢过程
细菌与其他生物一样,有独立的 生命活动,涉及复杂的新陈代谢。 细菌的生理涉及细菌的组分、营养 要求、能量代谢、生物生长合成繁 殖及基因调控等。
细菌与动物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区别 有如下几点:
细菌生理学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细菌为半透明体。。 表面积 带电现象
与染色、凝集、抑杀菌有关系 半透性 渗透压
6
二、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一) 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 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自养菌和异养菌。 •自养菌(autotroph):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 菌体成分。化能自养和光能自养菌 •异养菌(heterotroph):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合成 菌体成分并获得能量。异养菌包括腐生菌(saprophyte) 和寄生菌(parasite)。
2
基本内容
细菌的理化性状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3
Hale Waihona Puke 一、 细菌的理化性状(一) 细菌的化学组成 成分 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 元素 特有化学组成
4
化学组成
水
75-90%
5
蛋白质、糖类、脂质 核酸、无机盐
肽聚糖、胞壁酸、 磷壁酸、D型AA、 DAP、吡啶二羧酸
色氨酸
吲哚(靛基质)
+
二甲基氨 基苯甲醛
玫瑰吲哚(红色)
26
(+) (—)
IMViC: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定 吲哚(indol)、甲基红(methyl red) 、VP 及 (citrateutilization)试验的合称. 例如 大肠杆菌为“+ + - -”
产气杆菌为“- - + +”
27
(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意义
水
10
营养成分 糖类
功效作用 合成菌体成分;供给能量
氨基酸、蛋白质
合成菌体成分
磷、硫、钾、钠、 钙、镁、铁、钴、 锌、锰、铜等
七级生物《细菌》 ppt课件

单细胞生 物,无成 形细胞核
寄生
自我 复制
流感病 毒、乙 肝病毒
少数有利 多数有害
寄生 或腐 生
分裂 生殖
放线菌 多数有利 乳酸菌 少数有害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营异养生活 B、都是单细胞生物 都能使动植物和人产生疾病 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C)
C、 D、都
➢细菌的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长
有
鞭
毛
的
细 菌
有荚膜的细菌
观察比较
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与植物细胞的结构,想一想: 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异同?
讨论交流
细胞 细 细 细 叶 液
结构 壁 胞 胞 胞 绿 泡
类型
膜质核体
细菌 √ √
√
无成形 细胞核
无
无
植物 细胞
√
√
√
z
x
x
k
√√√
四.细菌的生活方式
细菌的生活方式有 寄生 或 腐生 。
当环境不利时,有些细菌能形成一个椭圆 形的 休眠体 ,叫做 芽孢 。
芽孢和孢子是一回事吗?
不是!孢子是生殖细胞,芽孢是 细菌度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2.细菌形成的芽孢是( D )
A.受精卵
B.孢子
C.生殖细胞 D.细菌的休眠体
七.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少数有害: 有些细菌会给人带来危害
结核杆菌——结核病
寄生 生活:有些细菌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收有 机物。如痢疾杆菌
腐生 生活:有的细菌依靠分解动物的尸体、粪 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如枯草杆菌
五.细菌的繁殖过程
五.细菌的繁殖方式 ----裂殖
细菌通过 分裂 的方式繁殖后代。
细菌ppt课件

实验原理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颜色和运动性等特征,了解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分离纯化、培养鉴定, 掌握细菌的分类方法和鉴定技术,为后续的细菌学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细菌菌株、培养基、显微镜、无菌操作 台、接种环、酒精灯、玻璃器皿等。
VS
实验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锅、烘箱、电子天平、pH 计、分光光度计等。
转导
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和重组,实现细菌间基 因的交换和变异。
接合
通过细菌间的直接接触,实现基因物质的转移和 重组,导致细菌遗传特性的改变。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传统分类方法
根据细菌的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 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现代分类方法
基于细菌基因组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 育分析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05
细菌的代谢与产物
代谢类型
根据对氧的需求不同,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 氧菌;根据代谢产物的不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
代谢产物
包括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两类。初级代谢产 物是细菌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 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 素等;次级代谢产物是细菌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 级代谢产物为原料,合成一些对细菌的生命活动无明 确功能的物质,如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等。 这些物质对人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细菌的生命活动
01
营养方式
细菌的营养方式多样,包括光合自养、化能自养和异养等。不同种类的
细菌利用不同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进行生长繁殖。
02
繁殖方式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为二分裂,即一个细菌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在
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可以迅速繁殖,形成庞大的菌落。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颜色和运动性等特征,了解其生物学特性;通过分离纯化、培养鉴定, 掌握细菌的分类方法和鉴定技术,为后续的细菌学研究打下基础。
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材料
细菌菌株、培养基、显微镜、无菌操作 台、接种环、酒精灯、玻璃器皿等。
VS
实验设备
高压蒸汽灭菌锅、烘箱、电子天平、pH 计、分光光度计等。
转导
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和重组,实现细菌间基 因的交换和变异。
接合
通过细菌间的直接接触,实现基因物质的转移和 重组,导致细菌遗传特性的改变。
细菌的分类与鉴定
传统分类方法
根据细菌的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 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现代分类方法
基于细菌基因组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 育分析等进行分类和鉴定。
05
细菌的代谢与产物
代谢类型
根据对氧的需求不同,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 氧菌;根据代谢产物的不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
代谢产物
包括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两类。初级代谢产 物是细菌通过代谢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生长和繁殖所 必需的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类、维生 素等;次级代谢产物是细菌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 级代谢产物为原料,合成一些对细菌的生命活动无明 确功能的物质,如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等。 这些物质对人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细菌的生命活动
01
营养方式
细菌的营养方式多样,包括光合自养、化能自养和异养等。不同种类的
细菌利用不同的物质和能量来源进行生长繁殖。
02
繁殖方式
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为二分裂,即一个细菌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在
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可以迅速繁殖,形成庞大的菌落。
细菌的繁殖、代谢、培养、消毒ppt课件

细胞壁、膜有半透性 G+菌 20~25大气压 G-菌 5~6大气压
6
渗透压
2019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一、细菌的营养物质
水:营养的吸收与代谢均需水 碳源:合成菌体成分,提供能量 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糖类 氮源:合成菌体成分 病原菌主要来源于氨基酸、蛋白胨等 无机盐:常用元素(K\Na\Ca\Mg\P\S\Fe) 微量元素(Co\Mn|Mo\Zn) 生长因子:生长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物质, 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有助于细菌鉴别
2019
-
20
抗生素(Antibiotics):多粘菌素、杆菌肽
细菌素(Bacteriocins)
抗菌蛋白,只能杀伤有亲缘关系的细菌, 无治疗意义,用于细菌分型、流行病学调 查。
大肠杆菌产生大肠菌素(Colicin)
维生素
某些肠道菌合成,如B族维生素、VK。
21
2019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水 占细胞总重量75%-90%
有机物 碳、氢、氮、氧、磷、硫等
无机离子 钾、钠、铁、镁、钙、氯等 特有成分
2019
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
5
二、细菌的物理性状
光学性质 表面积 带电现象 半透性 半透明 体积小、表面积大 G+菌 pI 2~3 G-菌 pI 4~5 中性环境 带负电荷
2019
-
9
四、影响细菌生长的因素
营养物质充足 氢离子浓度(pH)
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
温度
多数病原菌最适37℃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3)流动蒸汽消毒法
(4)间歇蒸汽灭菌法 应用: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物质的灭菌
(5)高压蒸汽灭菌法
应用最广泛,灭菌效果最好 压力—103.4KPa(1.05kg/cm2) 温度—121.3℃ 维持时间—15~20分钟
应用: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物品的灭菌
相同温度下,湿热的灭菌效力比干热大,原因: 1、蛋白质在有水的条件下,易变性 2、湿热穿透力强 3、湿热存在潜热
3.鉴别培养基 利用细菌分解糖类 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 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底物和指示剂, 通过指示剂的反应不同来鉴别细菌。
如:单糖发酵管、伊红-美蓝琼脂 培养基、克氏双糖铁琼脂等。
4.选择培养基 在培养基中加入抑制剂,抑 制标本中的杂菌生长,利于所需细菌的生长。
如: SS琼脂
麦康凯培养基
第六节 细菌的分类
一、分类原则与层次
❖ 原则:传统分类、种系分类 ❖ 层次:界、门、纲、目、科、属、种 ❖ 在细菌中常用属和种、亚种、型(噬菌体
型、血清型、生物型等)
❖ 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 同菌株(strain)
❖ 标准菌株或模式菌株:具有某种细菌典型 特征的菌株
❖ 最具权威的:《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殖体(包括结核杆菌)、真菌和大多数病毒 (包括含碘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含碘消毒剂:
皮肤黏膜、物体表面等
醇类消毒剂:
3、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多数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灭
细菌芽胞、结核杆菌及某些抵抗力较强的真 菌和病毒 (包括季铵盐类消毒剂(新洁尔灭)、氯己定 (洗必泰)、高锰酸钾等)
皮肤黏膜、物体表面、 地面等
(二)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波长:265~266nm 原理:损伤细菌DNA 特点:杀菌力强、穿透力弱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生物课件 第四章 第二节 细菌 57张PPT

当伤口较深时,(如被 铁钉扎伤)容易得破伤风, 而皮肤表面划破一般不会 得破伤风,这是为什么? 怎样预防破伤风?
当人体受伤伤口较深时,破伤风杆菌能 够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并繁殖,导致人患破伤 风。如果只是皮肤表面划伤,伤口浅,破伤 风杆菌无法在氧气充足的地方生存,就不会 导致人患破伤风。
预防破伤风,一是减少或避免受伤,二是 受伤后及时清理伤口,伤口较深时,如被生 锈的钉子扎伤后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大约10亿个细菌堆起来, 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这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几种 形态,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进行分类。
A
B
D
C E
三、细菌的形态
大肠杆菌
杆
状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葡萄球菌 球状
肺炎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螺旋菌
霍乱弧菌
螺旋状
三、细菌的形态
1.球菌
2.杆菌
3.螺旋菌
四、细菌的组成 细菌是多细胞还是单细胞的呢?
虽然有些连接成长链或球团,但每个 细菌都能独立生活,所以细菌是单细胞。
植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动物细胞
五、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
DNA
遗传物质
鞭毛 运动
细胞质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保护
DNA
鞭毛
细胞膜
细胞质 荚膜 细胞壁
细菌的主要结构有:_细__胞__壁__ 细胞膜 、__细__胞___质, 细菌虽然有遗传物质DNA,却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
分裂生殖
20分钟~3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
当人体受伤伤口较深时,破伤风杆菌能 够在缺氧条件下生存并繁殖,导致人患破伤 风。如果只是皮肤表面划伤,伤口浅,破伤 风杆菌无法在氧气充足的地方生存,就不会 导致人患破伤风。
预防破伤风,一是减少或避免受伤,二是 受伤后及时清理伤口,伤口较深时,如被生 锈的钉子扎伤后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大约10亿个细菌堆起来, 才有一颗小米那么大。
这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的几种 形态,请你认真观察,并尝试进行分类。
A
B
D
C E
三、细菌的形态
大肠杆菌
杆
状
枯草杆菌
炭疽杆菌
乳酸杆菌
葡萄球菌 球状
肺炎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螺旋菌
霍乱弧菌
螺旋状
三、细菌的形态
1.球菌
2.杆菌
3.螺旋菌
四、细菌的组成 细菌是多细胞还是单细胞的呢?
虽然有些连接成长链或球团,但每个 细菌都能独立生活,所以细菌是单细胞。
植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动物细胞
五、细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
DNA
遗传物质
鞭毛 运动
细胞质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保护
DNA
鞭毛
细胞膜
细胞质 荚膜 细胞壁
细菌的主要结构有:_细__胞__壁__ 细胞膜 、__细__胞___质, 细菌虽然有遗传物质DNA,却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
分裂生殖
20分钟~30分钟,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11
常用的生化试验
• 糖发酵试验(sugar fermentation test) • 吲哚试验 (indol test) • 硫化氢试验 (H2S test ) • 尿素酶试验 (urase test ) • VP试验 (VP test)
2020/5/11
吲哚试验
2020/5/11
2020/5/11
根据对分子氧的需要,细菌可 分为 4 类
• 专性需氧菌 obligate aerobe • 微需氧菌 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 兼性厌氧菌 facultative anaerobe • 专性厌氧菌 obligate anaerobe
2020/5/11
KI培养基
2. 合成性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1) 热原质 pyrogen
(2) 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
热反应的物质,即脂多糖。大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特 性 耐 高 热 , 高 压 蒸 气 灭 菌 ( 121℃ 20min) 不被破坏。250℃ 30min 高温干烤才能破坏。 意义 热原质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在制备
培养基种类: 营养与用途分类
基础培养基 basic medium 增菌培养基 enrichment medium 选择培养基 selective medium 鉴别培养基 differential medium 厌氧培养基 anaerobic medium
物理性状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5)细菌素 bacteriocins 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
(6)维生素 vitamins 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
2020/5/11
细菌的人工培养
Artificial Cultivation for Bacteria
培养基 medium 由人工方法配置的供微生物生长繁 殖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Rules of Bacterial Growth and Propagation
个体生长繁殖
无性繁殖方式,即二分 裂(binary fission)。 多数细菌分裂一代需要 20~30 min , 结 核 分 枝 杆菌需要18~20h 。
2020/5/11
群体生长繁殖
一定数量的纯种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其生长 过程表现一定的规律性--细菌生长曲线。
➢ 能量代谢 metabolism of energy ➢ 代谢产物 products of metabolism
2020/5/11
1.分解代谢产物与细菌的生化反应
不同种类的细菌在物质分解过程中具有生成不同 产物的特点(具有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酶),以其鉴 别或区别不同的细菌而设计的实验技术称细菌的生化 反应或生化试验(chemical test for bacteria)。生 化试验大多利用化学指示剂以便观察。20源自0/5/11细菌不同生长期意义
迟缓期
lag phase
对数期
log phase
稳定期
衰亡期
stationary phase decline phase
适应阶段
生长快速 形态染色 理化特性 典型
速度减慢 形成芽胞/抗 生素/外毒素
死亡增加 形态显著 改变
2020/5/11
细菌的新陈代谢 Metabolism of Bacteria
细菌的生理 Physiology of Bacteria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of Bacteria
化学组成、半透明、渗透压高、表面积大。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Nutrition and Propagation of Bacteria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固体琼脂平板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2020/5/11
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细菌的分类层次:属 genus 种 species 型 type 株 strain
细菌命名法:拉丁双名法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2020/5/11
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 G-菌或热原质污染。
2020/5/11
(2)毒素及侵袭性酶 toxins and invasive enzymes
(3)色素 pigment 有脂溶性和水溶性色素。
(4)抗生素 antibiotics 抗菌谱广,能抑制和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 肿瘤细胞的物质。
常用的生化试验
• 糖发酵试验(sugar fermentation test) • 吲哚试验 (indol test) • 硫化氢试验 (H2S test ) • 尿素酶试验 (urase test ) • VP试验 (VP test)
2020/5/11
吲哚试验
2020/5/11
2020/5/11
根据对分子氧的需要,细菌可 分为 4 类
• 专性需氧菌 obligate aerobe • 微需氧菌 microaerophilic bacterium • 兼性厌氧菌 facultative anaerobe • 专性厌氧菌 obligate anaerobe
2020/5/11
KI培养基
2. 合成性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
(1) 热原质 pyrogen
(2) 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
热反应的物质,即脂多糖。大多由革兰阴性菌产生。
特 性 耐 高 热 , 高 压 蒸 气 灭 菌 ( 121℃ 20min) 不被破坏。250℃ 30min 高温干烤才能破坏。 意义 热原质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普遍存在。在制备
培养基种类: 营养与用途分类
基础培养基 basic medium 增菌培养基 enrichment medium 选择培养基 selective medium 鉴别培养基 differential medium 厌氧培养基 anaerobic medium
物理性状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5)细菌素 bacteriocins 仅对与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
(6)维生素 vitamins 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
2020/5/11
细菌的人工培养
Artificial Cultivation for Bacteria
培养基 medium 由人工方法配置的供微生物生长繁 殖的混合营养物制品。
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
Rules of Bacterial Growth and Propagation
个体生长繁殖
无性繁殖方式,即二分 裂(binary fission)。 多数细菌分裂一代需要 20~30 min , 结 核 分 枝 杆菌需要18~20h 。
2020/5/11
群体生长繁殖
一定数量的纯种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其生长 过程表现一定的规律性--细菌生长曲线。
➢ 能量代谢 metabolism of energy ➢ 代谢产物 products of metabolism
2020/5/11
1.分解代谢产物与细菌的生化反应
不同种类的细菌在物质分解过程中具有生成不同 产物的特点(具有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酶),以其鉴 别或区别不同的细菌而设计的实验技术称细菌的生化 反应或生化试验(chemical test for bacteria)。生 化试验大多利用化学指示剂以便观察。20源自0/5/11细菌不同生长期意义
迟缓期
lag phase
对数期
log phase
稳定期
衰亡期
stationary phase decline phase
适应阶段
生长快速 形态染色 理化特性 典型
速度减慢 形成芽胞/抗 生素/外毒素
死亡增加 形态显著 改变
2020/5/11
细菌的新陈代谢 Metabolism of Bacteria
细菌的生理 Physiology of Bacteria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y of Bacteria
化学组成、半透明、渗透压高、表面积大。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Nutrition and Propagation of Bacteria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固体琼脂平板
半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2020/5/11
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细菌的分类层次:属 genus 种 species 型 type 株 strain
细菌命名法:拉丁双名法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2020/5/11
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 G-菌或热原质污染。
2020/5/11
(2)毒素及侵袭性酶 toxins and invasive enzymes
(3)色素 pigment 有脂溶性和水溶性色素。
(4)抗生素 antibiotics 抗菌谱广,能抑制和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 肿瘤细胞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