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活动手册答案解析 (1)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下册活动手册答案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第1课时了解我们的住房住房的建造过程:明确任务、选址、设计、建造、验收。
第2课时认识工程第3课时建造塔台塔台竞标标书日期:建塔位置:学校足球场使用材料:承重:钢管、钢筋栅栏:木板、钉子移动:滑轮、固定架塔的设计: (塔高、塔型、实用性、安全性,假如考虑楼梯、栏杆等细节,会有助于获得好评)成本预算:材料费3500元人工费800元人员分工:2人采购材料、1人监督、4人建塔、1人负责后勤时间分配:设计一周、施工两周、检测2天第4课时设计塔台模型第5课时制作塔台模型1.优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使用了三角形框架结构;底部加滚珠;美观。
缺点:塔高没有达到要求;成本较高。
2.在顶端加围栏,增加安全性。
第6课时测试塔台模型1.塔台模型记录表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设计图及文字说明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美观一组3分59cm/2分3本/3分3级/3分2级/2分14.8元/2分3分2分二组3分60cm/3分2本/2分2级/2分3级/3分14元/3分3分3分三组3分57cm/1分3本/3分3级/3分2级/2分15元/1分2分2分……需改进的地方:抗震能力原因分析:设计时未考虑到抗震第7课时评估与改进塔台模型1.对塔台模型改进后的设计2.工程需要反复评估、不断改进,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
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2课时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校园生物分布图(以蝗虫为例)校园生物太多可以采用编号的方法标注各区域中的生物名称,也可以用简图或其他方法呈现不同区域的生物分布情况。
第3课时形形色色的植物(1)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如花瓣数量、叶的颜色等相同。
(2)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细微差异,如花的颜色、叶的经脉等不同。
第5课时相貌各异的我们表略我的发现:我的相貌特征与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遗传家族的特征:单(双)眼皮、眼睛颜色、血型等。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微小世界单元一、放大镜活动记录 1、2、1、推断题。
〔1〕√〔2〕√〔3〕√〔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放大镜大小没有必定 的联系,只与放大镜的凸度有关〔5〕×通过近视镜的镜片看到的图像时缩小 的。
〔6〕√2、选择题。
〔1〕C 〔2〕C、D 3、小制作。
〔略〕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推断题。
〔1〕√〔2〕×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3〕×放大镜下并不能清楚地看 到〔4〕×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主要跟它的足的构造有关〔5〕 √物体名称 肉眼观看的觉察 放大镜下的觉察 报纸字的笔划很清楚, 纸面灰色有颗粒感布料能清楚的看到穿插的 线,外表有细毛字的笔划是有很多黑色小 点组成,纸面灰色凹凸不平,撕开的口子能清楚的看到细毛。
横竖穿插的线看的很清 晰,能清楚的看到外表卷曲的细毛资料阅读 A三、放大镜下的晶体活动记录:推断题。
〔1〕√〔2〕√〔3〕×不肯定,有些晶体很大的〔4〕√〔5〕×玻璃不是晶体资料阅读〔1〕B〔2〕C四、怎样放得更大1、填写观看记录。
〔略〕2、推断题。
〔1〕√〔2〕√〔3〕√〔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5〕√3、选择题。
〔1〕A〔2〕B〔3〕B五、用显微镜观看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填图题。
BEDAC2、推断题。
〔1〕×整个洋葱放到显微镜下,反而看不到它的精细构造。
〔2〕√〔3〕×最早觉察细胞的是罗伯特胡克〔4〕×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5〕√〔6〕√六、用显微镜观看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填表。
2、填空题。
〔1〕细胞〔2〕细胞3、资料阅读〔1〕√〔2〕×人体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最小的是血小板〔3〕√〔4〕√〔5〕×人体内寿命最长的细胞是大脑和神经细胞。
〔6〕√七、用显微镜观看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推断题。
六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kēxué)六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kètáng)达标》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微小(wēixiǎo)世界》第一课《放大镜》1.1~3√×√2.1.C 2.C A3.略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kūnchóng)世界》1.鳞片(lín piàn) 扁平 2、汁液草铃虫2.1.C 2.B3.观察点:新教学楼2左侧花圃名称:蜗牛观察到的现象: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头上有触角。
新的发现:蜗牛有许许多多放入牙齿,爬行所经过的路上留下白色胶质,有明显的痕迹。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1.1~3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1.1.A2.B C D A E2.猜测:放大镜彼此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视野也会发生变化。
实验方法:(1)先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调整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图像直至清晰为止。
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
(2)把放大镜换成放大倍数更高的放大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观察图像直至清晰为止。
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
(3)比较前两者之间距离、图像范围大小。
实验现象及分析: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1)B C D A E G H (2) C B D A2.实验探究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1. ×2.√2.调查研究调查问题: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主要观点摘录: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很容易与氧气结合,又很容易与氧气分离,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例如:肺部)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各种组织)就会分离。
红细胞把肺里的氧气装上,运到各种组织里,把氧气卸下。
形成的认识: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到达各种组织把氧气卸下第七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shēnbiān)的生命世界三》1.1~3 ××√2.1~3 C C B3.实验(shíyàn)探究第八课《微小(wēixiǎo)世界和我们》1.1~4 ××××2.1~2 B C3.实验(shíyàn)探究第二(dìèr)单元《物质的变化》(龙门中心小学许志红)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1)×(2)√(3)√(4)√2.实验探究选择的物质:面包实验方法1:用手按压面包,观察面包实验方法2:用镊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过几天观察面包实验现象:实验方法1中面包被压扁;实验方法2中面包上面发霉了实验记录及分析:实验方法1中面包只是形状改变,还可变回原来的样子;实验方法2中面包上生成了新物质——霉菌。
湘教版科学活动手册六年级下册答案

湘教版科学活动手册六年级下册答案
第一课《放大镜》
1.1~3√×√
2.1.C2.CA
3.略
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鳞片扁平
2、汁液草铃虫
2.1.C2.B
3.观察点:新教学楼2左侧花圃
名称:蜗牛
观察到的现象: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头上有触角。
新的发现:蜗牛有许许多多放入牙齿,爬行所经过的路上留下白色胶质,有明显的痕迹。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1.1~3√×√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
1.1.A
2.BCDAE
2.猜测:放大镜彼此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视野也会发生变化。
实验方法:
(1)先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调整放大镜之间的距离,观察图像直至清晰为止。
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
(2)把放大镜换成放大倍数更高的放大镜,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观察图像直至清晰为止。
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
(3)比较前两者之间距离、图像范围大小。
第五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1)BCDAEGH(2)CBDA
2.实验探究
第六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1.1.×
2.√
2.调查研究
调查问题:红细胞能输送氧气?
主要观点摘录: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很容易与氧气结合,又很容易与氧气分离,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例如:肺部)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各种组织)就会分离。
红细胞把肺里的氧气装上,运到各种组织里,把氧气卸下。
形成的认识: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到达各种组织把氧气卸下。
六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解析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2,2A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错1.2错1.3对2.1C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D1.2C2方案1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2.2对3.3对3.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错1.2错2.1D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1.2B2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一个2.1B2.2D3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1.2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B1.2C2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轻重小大1.2重稳定性1.3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B,D1.2A,B,C1.3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A,B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1.2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2.2AB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C1.2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B1.2BC2、与电流方向有关。
六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 错 1.2错 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 2.2对3.3对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 错 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1.1,简单机械1.2,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1.3,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2.1D 2,2A B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第二课:杠杆的科学1,1 错 1.2错 1.3对2.1C 2.2B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1.1 D 1.2C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第四课:轮轴的秘密1.1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1.1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2.1对 2.2对3.3对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1 错 1.2错2.1D 2.2B第六课:滑轮组1.1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1.2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第七课:斜面的作用1.1A 1.2C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1.1A 1.2B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第一课:抵抗弯曲1.1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1.2 一个2.1B 2.2D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1B 1.2B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第三课:拱形的力量1.1B 1.2 D2略第四课:找拱形1.1 B 1.2 C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第五课:做框架1.1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2.1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第六课:建高塔1.1 轻重小大1.2 重稳定性1.3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1.4加水瓶口朝上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1.1 B,D 1.2A,B,C 1.3 A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1.1 A,B 1.2B.C,D第三单元能量第一课:电和磁1.1磁场1.2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2 做电磁铁第二课:电磁铁1.1D 1.2 B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1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1.2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2.1B 2.2A B C3略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1.1A C 1.2 D2、略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1.1A B 1.2B C2 、与电流方向有关。
六年级下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l.l-3√ × √2. 1.C 2. C A3.略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L鳞片扁平2、汁液草铃虫2. 1.C 2. B3.视察点:新教学楼2左侧花圃名称:蜗牛视察到的现象:蜗牛生活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头上有触角。
新的发觉:蜗牛有许很多多放入牙齿,爬行所经过的路上留下白色胶质,有明显的痕迹。
第三课《放大镜下的晶体》1.1-3 √ × √第四课《怎样放得更大》1.1. A2. BCD A E2.揣测:放大镜彼此之间的间隔会发生变更,视野也会发生变更。
试验方法:(1)先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调整放大镜之间的间隔,视察图像直至清楚为止。
视察它们之间的间隔。
(2)把放大镜换成放大倍数更高的放大镜,调整它们之间的间隔,视察图像直至清楚为止。
视察它们之间的间隔。
(3)比拟前两者之间间隔、图像范围大小。
试验现象及分析:第五课《用显微镜视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 (I)B CDAEGH (2) CBDA2.试验探究第六课《用显微镜视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 1. X 272.调查探讨调查问题: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主要观点摘录: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很简单及氧气结合,又很简单及氧气分别,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例如:肺部)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各种组织)就会分别。
红细胞把肺里的氧气装上,运到各种组织里,把氧气卸下。
形成的相识:氧气及血红蛋白结合一到达各种组织把氧气卸下第七课《用显微镜视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1-3 × × √2. 1-3 CC B3.试验探究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1.1-4 XXXX2. 1-2 B C3.试验探究第二单元《物质的变更》(龙门中心小学许志红)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1. (1) X (2) √ (3) √ (4) √2.试验探究选择的物质:面包试验方法1:用手按压面包,视察面包试验方法2:用镜子取一些霉菌放在面包上,过几天视察面包试验现象:试验方法1中面包被压扁;试验方法2中面包上面发霉了试验记录及分析:试验方法1中面包只是形态变更,还可变回原来的样子;试验方法2中面包上生成了新物质一一霉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以下答案均为课堂达标答案)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第一课:使用工具
,简单机械
,可以固定物品铁钉没有螺纹螺丝有螺纹
,注意安全和选择合适的工具
2,2A B
3选择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钳子也可以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1 错错对
3分析原因:刀根离支点近刀尖离支点远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研究
D
2 方案1 加重秤砣的质量方案2移动提绳的位置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省力轮到支点的距离比轴到支点距离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
长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
对对对
3. 用力点到支点距离比阻力点到支点距离远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错错
第六课:滑轮组
塔式吊机里面有很多的动滑轮,它们和动滑轮构成滑轮组
测力计提起一个钩码时动滑轮也一起被提起(动滑轮有重量),而钩码增加了还是一个动滑轮,所以比较明显。
2可以设计用动滑轮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2斜面越平坦越省力但费距离斜面越陡越费力但省距离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2 车轮链盘方向盘刹车杆脚踏板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第一课:抵抗弯曲
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材料
一个
3 四方形或者圆形柱子有立着有横着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2抗弯曲能力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会变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D
2略
第四课:找拱形
B C
2 它们都很强的抗弯曲能力
第五课:做框架
少一根横拉的绳子,承受拉力
三角形最稳定梯形次四边形最不稳定
第六课:建高塔
轻重小大
重稳定性
差塑料瓶没有镂空框架结构是镂空的
加水瓶口朝上
2 两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并且下面瓶子装水第七课:桥的形状和结构
B,D ,B,C A
第八课:用纸造一座桥
A,B 第三单元能量
第一课:电和磁
稍稍偏转大幅度偏转
2 做电磁铁
第二课:电磁铁
B
2.不同点是电磁铁可以有磁可以无磁,可以改变南北极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
缠绕圈数缠绕圈数越多磁力越强
电池数量缠绕圈数电池电量
B C
3略
第四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C D
2、略
第五课:神奇的小电动机
B C
2 、与电流方向有关。
第六课:电能与能量
1.电灯-----电能---光能
电饭煲----电能---热能
水利发电---机械能---电能
洗衣机---电能---机械能
音响---电能----声能
A
3、略
第七课:电从哪里来
机械能电能
小电动机发出的电台微弱,没有办法点亮小灯泡。
A B C D
3 清洁可以循环利用
第八课:能量与太阳
错对错
线圈铁芯
磁性南北极
B C D
4略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第二课:校园生物分布图
1藏羚羊---青藏高原企鹅----南极
大熊猫---四川红狐----美洲南部
白鳍豚---安微珙桐----云贵地区
扬子鳄---长江北极狐---北极
2龙岩–华南虎
第三课:、多样的生物
A
2.上杭步云的红豆杉龙岩地区的银杏树
第四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2骨骼,牙齿都是化石定物种的重要标准
第五课:相貌各异的我们
对错对
2略
第六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对对
C
第七课:谁选择了它们
错错对
大白鹭C 翠鸟C 大冠鹫B 鸽子A
研讨课教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龙岩师范附小:赖洪兆
指导老师:陈文辉
一、教材简析:
《溶解的快与慢》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5课,本课在前一节《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基础上来探究“溶解的快慢”,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学生自主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为后面的对比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后面《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等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第一部分:探究对比实验变与不变的条件。
第二部分:哪一个溶解得快。
1、探究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2、探究水的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3、探究碾碎对溶解快慢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