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形成及其结构形式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的形成与发展1. 引言1.1 概述: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诗词逐渐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这些流派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变迁,也代表了不同诗人对美学追求和创作观念的差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部分来讨论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的形成与发展。
首先,在“古代诗词流派的形成”部分,我们将探讨这些流派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以及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文化背景和影响因素。
接下来,在“古代诗词流派的发展”部分,我们将重点介绍元曲与宋词兴起、清代古文运动与新诗之风以及近现代对古典诗词流派的承袭与创新。
然后,在“影响与意义”部分,我们将探讨这些流派对于文学传统的延续与衰落、对于文化交流和认同的影响,以及当代古体诗歌的保护和传承。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诗词流派形成与发展的探讨,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特点和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流派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多样性和变迁过程,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此外,本文还希望为当代古体诗歌保护和传承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2. 古代诗词流派的形成2.1 起源与演变中国古代诗词流派的形成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最早的古代诗歌流派可以追溯到《诗经》,这是一部包含民间歌谣和贵族礼仪歌曲的集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代出现了祭祀文学(如《乐府诗集》)和辞章赋彩绮文学(如《楚辞》),丰富了古代诗歌体裁。
唐朝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同时也是古代诗词流派达到巅峰的时期。
在唐朝,出现了以律诗为主的骈文、以五言绝句为主的七绝、以七言绝句为主的九绝等多种流派。
其中最著名和影响力最大的是杜甫、李白等人创立的豪放派和王之涣、岑参等人创立的婉约派。
浅谈英语单词的词根、词干和词基

2008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Jul.2008第28卷第三期总第53期浅谈英语单词的词根、词干和词基张荣花史宝辉(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北京100036)[摘要]谈到英语词的构成时,经常提及曲折变化和派生。
因此也无一种词的形式)14J 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与其相关的词根、词干和词基.但是人们经常分不清这三个概以上各定义对于词根的解释基本上可以取得一致意见,词根是幺,甚至有些语言学家摈弃使用词基或者根本就不区分词干和词基。
基于此,笔形态学上最小的语义结构:对于词干的解释Plag和《语言学教程》者针对这三个概念的特点讨论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各自特点.中认为它只和曲折变化相关,Ba uer和M athe ws对它的定义则较为[关键词]词根;词干;词基广泛;对于词基的理解也比较有争议,有的语言学家认为它的含义在英语语言分析中,很多语言学家都解释了词以及词的构成,很广泛,有的就彻底把它抛弃不用了。
为进一步阐述各概念内涵与以便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词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在分析词的结构时,外延及其特点,现分述如下:引入了词根、词干和词基等形态学常用的概念。
但是很多人对这些2.词根概念并不清晰,当谈到什么是词根,什么是词干,什么是词基以及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语义学上来说词根含有这个词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的时候,会感到非常迷惑。
本文旨在帮助读者中心意义;形态学上来说它是一种不能再分的单位。
因此,词根常全面理解词根、词干和词基的概念及其特点,同时也帮助大家理解用于清晰的解释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例如;international。
当去掉什么是曲折变化和派生变化以及曲折词缀和派生词缀。
后缀al和前缀inter,就剩下词根nation了,nation不能再分为na and 1.关于词根、词干和词基的不同定义tion,如果这样再分,就破坏了这个词本身的含义。
不同的语言学家对这三个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以下仅列出一词根也是词素,词素有自由词素和粘着词素,那么同样词根也部分:有自由词根和粘着词根。
举例说明汉语合成词的结构

举例说明汉语合成词的结构汉语合成词是汉语中常见的词汇形式,它由两个或更多个独立词组合而成,通过结构上的连接形成一个新的词。
这种方式为汉语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事物和概念。
一、名词合成词:1. 银行 - 这是由“银”和“行”两个独立词组合而成的合成词。
它指的是进行金融业务的机构或机构所在的地方。
2. 电话 - “电”和“话”两个字合在一起,代表了通过电信系统传递的声音通讯装置。
3. 环保 - “环”和“保”组合而成,表示保护环境,重视生态平衡。
二、动词合成词:1. 学习 - “学”和“习”的结合,表示通过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来获取新的技能。
2. 看电视 - “看”和“电视”的结合,表示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来娱乐或获取信息。
3. 唱歌 - “唱”和“歌”的结合,表示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形容词合成词:1. 高大 - “高”和“大”的结合,表示物体在垂直方向上有较大的长度或高度。
2. 快乐 - “快”和“乐”的结合,表示感到幸福、愉快或满足的心情。
3. 美丽 - “美”和“丽”的结合,表示外貌或事物的美好、优美程度。
四、副词合成词:1. 快速地 - “快”和“速地”的结合,表示动作的迅速或速度的快。
2. 慢慢地 - “慢”和“慢地”的结合,表示动作的缓慢或速度的慢。
3. 安静地 - “安”和“静地”的结合,表示环境或动作的安静或安宁。
总结起来,汉语合成词的结构可以是名词+名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名词、名词+形容词、动词+动词、动词+形容词等形式。
通过合成词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词汇,准确表达我们的意思。
同时,对于学习汉语的人来说,掌握合成词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整个词汇体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诗词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诗词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诗词的历史渊源1. 诗的起源: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歌谣和歌辞,最早的诗歌是用于宗教祭祀和祈福的歌谣,后来在礼仪、宴会等场合中也开始有所应用。
2. 词的起源: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楚辞、国风等,最早是作为一种民歌而出现,后来在汉代开始有文人创作,进而发展成为具有严格格律的文学体裁。
3. 诗、词的结合:诗与词在中唐时期开始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学形式——词。
这种文学形式具有较为独特的韵律格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诗词的基本结构和形式1. 诗的基本结构:诗的基本结构一般由词、韵、律、曲和字等组成。
词指的是诗的主要内容;韵是指诗句的韵脚,是诗歌的一种声韵形式;律是指诗的韵律格律,包括平仄、押韵等;曲是指诗的曲调,是在演唱时所取的调子;字是指诗歌的语言文字。
2. 词的基本结构:词一般由曲子和词牌组成,曲子用以配合歌唱,唱词时使用;词牌是指一种特定的韵文模式。
3. 诗的形式:古代诗歌的形式很多,有长短句、平仄、切韵等不同方面的要求,常见的诗体有诗三百首、唐诗宋词等。
4. 词的形式:古代词的形式有很多种,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牌、歌谣等。
五、诗词的艺术特点1. 含蓄、抒情:诗词以及词牌的表现形式基本上都是含蓄、抒情的,善于通过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情感,显示出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2. 清新、婉转:诗词的表达形式往往清新、婉转,用词简练、意境深远,深得人心,给人以美的享受。
3. 寄托思想:诗词常常借助音乐、曲调、韵律等手法,通过意象的融合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审美追求,达到美的境界。
4. 丰富表现:诗词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如偶作、对仗、转折、排比、夸张、比喻等,使诗词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六、诗词的流派和代表作品1. 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包括了300多种格律体制,属于古典诗歌的一种。
代表作有:《静夜思》《登鹳雀楼》《长恨歌》等。
词的形成及其结构形式

词的形成及其结构形式
词的形成是指由字母或音节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在语言中,有许多
方式可以形成词,常见的形成方式包括:
1. 词根加前缀或后缀:词根是一个含有基本含义的字母组合,通过
添加前缀或后缀,可以派生出新的词语。
例如,动词"write"(写)可以
通过在前面加上前缀"re-"(重新)形成"rewrite"(改写)。
2. 合成词:两个或更多的词根可以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单词。
例如,"sun"(太阳)和"flower"(花)可以合成为"sunflower"(向日葵)。
3. 借词:一些语言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词汇,形成新的词语。
例如,
英语中的"karaoke"(卡拉OK)源自日语。
词的结构形式包括:
1.单词:由一个或多个字母或音节组成,具有独立的意义和语法功能。
2.词组:由多个单词组合而成,作为一个语言单元一起使用,但没有
固定的语法规则。
3.句子:由多个单词和词组组成的完整语言单位,具有主谓宾等语法
成分,表达完整的意义。
以上是关于词的形成及其结构形式的基本说明。
实际上,词的形成和
结构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存在差异。
词 的名词解释

词的名词解释词的名词解释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用来表达意思的最小语言单位。
它通过一定的语音形式来表示一个具体的意义,用于构建语句、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
在语言学中,词是独立存在并具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具有自主性,可以独立地进行词汇操作,如变形、组合、转换和派生等。
1. 词的组成和结构词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素组成的,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通过不同的音素组合形成不同的词。
一个词可以由一个音素构成,也可以由多个音素组合而成。
词的结构可以分为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单音节词由一个音节组成,如“人”、“日”,而多音节词由两个或多个音节组成,如“老师”、“世界”。
2. 词的意义和分类词是语言的意义表达单位,每个词都具有特定的意义,用来表达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
词可以根据其意义和功能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指的是能够独立表达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如“桌子”、“跑”、“高”、“快”等。
虚词指的是不能独立表达意义的词,主要用于构建句子的结构和关系,如连词、介词、助词等,如“和”、“在”、“的”等。
3. 词的词性和意义范围每个词都有特定的词性和意义范围。
词性表示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用法,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和助词等。
不同的词性在句子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如名词用来表示人、事、物,动词用来表示行为、状态和变化,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等。
意义范围表示词的意义边界和应用范围,有些词具有广泛的意义范围,可以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如“好”,而有些词的意义范围相对狭窄,只能用于特定语境中,如“桌子”。
4. 词的用法和派生词具有多种用法和派生形式。
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
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组合形成新的词组和短语,进一步扩展词的意义和功能。
此外,词还可以通过派生形式生成新词,如名词可以通过加后缀形成动词,形容词可以通过加前缀形成相对应的副词等。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的构成

第四课古代汉语词的构成词的构成可以从词的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认识。
词的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从音节的角度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从语义角度分为:单纯词和复合词。
单纯词主要是单音节的,也有少数双音节的(联绵词)。
复合词主要是双音节的。
一、单音词(一)单音词与汉语的字、词关系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
在古代汉语书面语中,一个字基本上记录一个单音词。
实际上字和词并不是等同的。
在古汉语中,字与词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第二,字和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尽管在造字之初是一词一字,后来由于词的分化派生,字的孳乳借用,异词同字和异字同词现象渐渐多起来。
异词同字:一个字记录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词。
例如:①A.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③A.形貌昳丽。
B.丽土之毛③A.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B.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以上三例,①A的“观”指的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
而①B的“观”则当“观看”“观赏”讲。
两义同写“观”字,显然并非一词。
②A的“丽”义为“华美”,②B的“丽”为“附着”,也是两个词。
至于③A的“女”其实是第二人称代词“汝”,与③B的“女”更是没有什么关系了。
产生原因有二:1.词义的引申:观:本义是观看(动词),引申出“用来进行观看活动的建筑物”之义,名词,读去声。
2.假借:如:女:名词,借用作代词。
异字同词:即一个词有不祗一个记录符号。
①A.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B.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②A.将军身被坚执锐。
B.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
C.遂开门纳众。
③A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B.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以上三例,①A的“暮”与①B的“莫”是同一个词。
“莫”的字形是日在草中之状,《说文》:“莫,日且冥也。
”就是“日暮”的“暮”的本字,后来“莫”字用作了否定词,而标志时间的字都加“日”字,就把这个本来已有“日”的字重加了一个“日”变成“暮”,所以“莫”与“暮”虽写两形,却记录同词,是分化字关系。
(完整版)现代汉语词汇学

葛本仪的《现代汉语词汇学》第一章对词汇的再认识第一节词汇的内容一、词汇的界定及其性质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所有的相当于词的作用的固定结构的总汇。
二、词汇的内容和范围(一)词的总汇1.基本词汇特点:①普遍性②稳固性③产生新词的基础基本词成为产生新词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构成单纯基本词的词素,如“人”作为词素构成了“人”这一基本词,同时“人”作为词素又可以参与构成许多其他的合成词,从而形成它的能产性;另一方面是由合成词充当的基本词,当它被社会广泛使用并具有一定的稳固性之后,它就会以整体的形式转化成为合成词素,并参与创制新词。
稳固性不能和历史悠久完全等同起来,因为许多非基本词也同样可以具有历史悠久的特点。
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词如果没有普遍性仍不可能成为基本词,同样一个并非具有悠久历史的词,但它某个历史发展阶段内具有普遍性,并进而形成了它的稳固性,那么它也有可能进入到基本词汇中来。
2.一般词汇①历史上承传下来的固有词②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新词③因特殊需要而加以运用的古语词④从方言中吸收来的方言词⑤受外族语影响而产生的外来词(1)音译词——直接模仿外语词的语音形式,再用汉语语音加以改造,使它符合汉语语音的特点和规则,从而产生新词。
(2)形兼音译词——书面上直接借用外语字母的形式,再将其读音用汉语语音加以改造,使其符合汉语语音的特点和规则,从而形成为汉语的外来词。
(3)音加意译词——把已经汉化了的音译成分和原外语词的意义有关的汉语词素相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外来词。
(4)形加意译词——把直接借用的代表汉语词的字母形式,用汉语语音加以汉化后,再和有关的汉语词素相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外来词。
(5)音意兼译词——在外语词汉语语音化的基础上,巧妙地把一个音节用汉语的与之语音相近意义相关的汉字来表示,这些汉字从形式上看很像组成该词的汉语词素。
(6)意译词——在外语词的基础上,借鉴其意义,然后用汉语的词素和组词规则形成新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宾式 主谓式 重叠式
物类补充 注释型 情状补充
单位名称补充
动补型
逻
从属关系
辑
限定关系
规
律
支配关系 判断关系 重合关系
现代汉语词汇学
造词构词逻辑基础分析练习: 丢失、道路、寒冷、粮草、批改、学习、花草、 人物、口舌、笔墨、甘苦、出纳、收发、开关、 芹菜、玉石、淮河、菊花、红旗、汉语、狂欢、 雪白、事件、枪支、知己、裹腿、分红、离开、 击破、撕毁、胆怯、年轻、民办、国营。
6、引申法( 通过意义引申的手段创制新词的方法) 如开关、领袖。
7、双音法( 通过双音化产生新词的方法) (1)重言法:新词义与原词义完全一样或基本相同。如星星。 (2)重言法:新词义和原词义不同。如通通、堂堂、津津。 (3)意义相同、相近、相关的单音词联合而成双音化的词。如寒冷、美丽、
帮助、包裹。 (4)单音词附加虚化成分,新词义与原词义相同。如指头、老鼠、帽子。
现代汉语词汇学
二、构形法与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 (多数)→ 语法范畴(数)
现代汉语词汇学
(三)词的构形形式演变成词
例如:我→我们 你→你们
他→他们
冷清→冷清清
慢悠→慢悠悠
大方→大大方方
(四)截取语句中的某个词来代替其他的词
如:孔子《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 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现代汉语词汇学
二、词的形成条件
(一)思维活动
8、简缩法(把词组的形式简缩改变成词的一种方法) 如扫盲、三好、四声。
现代汉语词汇学
造词法练习:
猫、鸦、蛙、当、咚、吱、我、自、刻、年 蛐蛐、蝈蝈、呼噜、咚咚、当当、咖啡、哗哗、沙发、 吉普、佛手、响亮、怒目、难道、红军、杜撰、解手、 法盲、舞星、银燕、丹青、扫盲、保鲜、笔直、重视、 司机、衣领、书桌、羊毛、绿豆 、房间、丘八、 轰隆隆、哗啦啦、红领巾、万事通、洗手间、报春花、 狮子头、双弓米、噼里啪啦、丁丁当当。
现代汉语词汇学
(二)以词组为基础形式
词的形成是以词组为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的。 1、说明造词
表示概念的词组。如:活捉—用手或工具把人或动物活活地捉 住—活活地捉住。
活水—常流动的水—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 2、比拟造词
虎口—大拇指和食指相连的部分,形状象老虎的口。 3、简缩法造词
如:民大、文传学院。 4、词组约定为词
1、形象思维与词的产生
最早的词是在形象思维的作用下,通过音与义的任 意结合产生出来的。如:山、树。
2、抽象思维与词的产生
认识的加深,思维能力的发展,形成一种抽象思维
能力,能够认识抽象的事物,把认识成果与某个具
体的音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抽象的词。如:经济、规
律、鬼。
现代汉语词汇学
(二)语言要素
1、语音方面 音色音位和非音色音位以及音位之间的组合规律和
பைடு நூலகம்现代汉语词汇学
(二)词素的多少方面 1、单纯词:由一个词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如书、咖啡、意大利。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构成的词称谓合成词。
如房子、木头、研究生。 (三)词素的性质组合方面(合成词) 1、词根和词缀组合(附加式)
前缀+词根:老虎、老鹰、老师、第一、初十。 词根+后缀:孩子、孩子家、酸溜溜、石头。 2、词根和词根组合(复合式) (1)联合式:两个词素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 ①同义联合的:朋友、根本、语言、爱好、美丽、坟墓。 ②反义联合的:如来往、天地、出纳、反正、深浅、高低。 ③类义联合的:如领袖、眉目、皮毛、妻子、笨重。
现代汉语词汇学
三、词形成的基础形式
(一)以词为基础形式
指新词的形式是以某一个原有的词为基础演变而成的。 旧词语音发生变化。如:盖——盖儿。 旧词意义引申。如:刻——刻。 单音词演变为双音词。如:姐—姐姐—姐。 外语词产生外来词。如:sofa——沙发。 词的构形形式转化为词。如:我——我们 冷清——冷清清,冷得象冰一样—冷冰冰。
3、音变法 语音变化产生新词。如盖——盖儿、黄——黄儿。 好(美好)——好(爱好),传(传递)——传(传记)。
现代汉语词汇学
4、说明法( 用现有语言材料对事物加以说明)
(1)从事物的情况方面进行说明。如地震、起草、抓紧。 (2)从事物的性质特征进行说明。如方桌、函授。 (3)从事物的用途方面进行说明。如雨衣、顶针。 (4)从事物的领属方面进行说明。如牛角、鞋带。 (5)从事物的颜色方面进行说明。如红旗、蓝天。 (6)用数量对事物进行说明。如三秋、六书、八卦。 (7)通过注释的方法进行说明。
一、造词构词具有共同的逻辑基础
(一)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造词构词共同逻辑基础是认识和思维活动
如地震:说明法。其造词时的思维活动:地震动了。用一种判 断的形式来表示。语法规则:主谓式。
如电动:说明法。其造词时的思维活动:动是由电引起的。用
限制与被限制的关系来表示。语法规则:偏正式。这说明造
变化情况都可以为造词提供根据。例如“喳喳” 。 2、词汇方面
词汇中原有的各种词素为词的形成提供着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 例如:转椅。 3、语法方面 词素按照原有的各种语法规则进行组合。例如:修饰成分在前 ,被修饰成分在后的语法规则。例如:“红枣”和“枣红”。 4、文字方面 运用文字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内容进行造词。例如“丘八” 。 5、修辞方面 利用修辞方法和手段进行造词。例如:“螺丝钉”。
插 秧 机(合成词)
偏 正 (偏正式)
动 宾 (动宾式)
现代汉语词汇学
(一)语音方面 1、从音节的多少分:单音词、多音词。
(1)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单音词。如车、船、树。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多音词。如人民、鸳鸯、 卡片、词汇学、霓虹灯、奥林匹克。 2、从音节之间的结构关系分:重叠式和非重叠式。 (1)由音节重叠而成的词称为重叠式。
(4)动宾式:两个词素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如:顶针、埋头、失眠、吃力、担心、出气、露骨、剪彩。
(5)主谓式:两个词素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如:地震、霜降、山崩、海啸、肾结石、肺结核、自杀。 重叠式:两个词素之间是重合关系。 如:妈妈、星星、婆婆妈妈、病病歪歪。
现代汉语词汇学
构词法练习:
意义、条件、烦恼、教学、懒惰、横竖、刚才, 草帽、美感、食物、千金、席卷、清唱、顿悟、 游击、火红、蛋白、深蓝、透明、恰好、最佳, 布匹、花朵、书本、菊花、蝗虫、玉石、看见、 考取、踏实、搞好、弄清,天亮、路过、肉麻、 胆小、势必、例如,起哄、留心、知己、吃力、 用心、劳驾、混帐,星星、妈妈、圈圈、宝宝、 太太、猩猩、蝈蝈、聋子、老子、瓜子、男子、 石头、想头、烟头、老头、老虎、老乡。112页
现代汉语词汇学
三、造词法与构词法的联系和区别
构词法→既成词→词内部结构→语素→语法学。 造词法→新词→词的语言材料和手段→原由或理据→词汇学
。 “雪花、汗珠”是修辞学造词法,是后补式的构词方式。 “瓜分、鲸吞”是修辞学造词法,是偏正式的构词方式。 “海啸、地震”是句法学造词法,是主谓式的构词方式。
现代汉语词汇学
二、造词法
(一)什么是造词法 造词法就是给事物命名创造新词的方法。
(二)汉语造词法的种类 1、音义任意结合法 用某种声音形式任意为某种事物命名的方法。如人、山。 注:人——仁——朲 2、摹声法 用语音形式对某种声音模拟创造新词的方法。
(1)模仿事物发出的声音。如猫、鸦、哎呀、翁嗡。 (2)模仿外族语言中某些词的声音。如咖啡(coffee)。
窗户(窗子)
↙↘
窗
户
现代汉语词汇学
(三)对立关系
1、矛盾关系 生死(生存和死亡)
呼吸
↙↘
↙↘
生
死
呼
吸
2、反对关系 甘苦(甜和苦) 长短
开关
↙↘
↙↘ ↙↘
甘
苦
长 短开 关
现代汉语词汇学
(四)从属关系
鲤鱼
↙↘
鲤
鱼
玉石 (补充式)
↙↘
玉
石
(五)限定关系
汉语
饭桌
冰凉
船只
↙↘ ↙↘ ↙↘ ↙↘
汉
语 饭 桌子 冰 凉 船 只
①用所属物类注释说明。如松树、白杨树、糯米。 ②用单位名称注释说明的。如人口、车辆、信件。 ③用事物情状注释说明的。如白茫茫、亮晶晶、冷冰冰。 (8)用虚化成分对原有词的意义做改变来说明事物。如聋子。
现代汉语词汇学
5、比拟法( 通过比拟、比喻等手段创造新词的方法) (1)整个词就是一个完整的比喻。如下海、虎口。 (2)新词的一部分是比喻。虾米、板油、笔直、鸭舌帽。
现代汉语词汇学
(2)偏正式:两部分词素之间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如:汉语、雪白、长跑、西医、计算机。
(3)补充式:两个词素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注释与被注释的关系。 ①注释型:如:松树、芹菜、玉石,枪支、书本、花朵、马匹、米粒、船只, 如白茫茫、泪汪汪、静悄悄、直挺挺。 ②动补型:如提高、改进、降低、缩小、放大、说明。
①全部重叠式(叠音词):星星、渐渐。婆婆妈妈、病病歪歪。 ②部分重叠式:绿油油、冷丝丝;毛毛雨、哈哈镜。
(2)由几个不相同音节构成的词就是非重叠式。
①双声词: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双音词。如蜘蛛、参差、忐忑、玲珑。 ②叠韵词:两个音节韵母相同的双音词。如逍遥、徘徊、朦胧、轱辘。 ③非双声叠韵词:既不是双声也不是叠韵的多音词。如人格、打印机。
词和构词具有共同的逻辑基础。
现代汉语词汇学
二、汉语造词构词的逻辑基础分析
(一)同一关系
根本
语言
↙↘
↙↘
树根 树根 论难 直言
疾病
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