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肉鸡养殖技术要点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的养殖技术包括选种、圈养环境、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
下面将对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选种肉鸡的选种应选择肉型、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目前市场上较常见的肉鸡品种有普通肉鸡、肉乌鸡、土鸡等。
选种时要注意选择健康活泼、体格饱满、毛色亮丽的鸡苗。
二、圈养环境1. 养殖场地:肉鸡的圈养环境应选择通风良好、光照适宜、无积水、无异味的场地。
地面应平整、硬实、易清洁,避免残料、粪便堆积。
2. 温度控制:肉鸡对温度较为敏感,合适的温度有助于鸡的生长发育。
鸡苗出生后,需要保持28-32摄氏度的卧窝温度,逐渐降低至22-24摄氏度,以后每周降低1至2摄氏度,直至稳定在15到18摄氏度。
3. 饮水设备:肉鸡的饮水设备要保持清洁,水质清澈无杂质,能够满足肉鸡的日常饮水需求。
4. 饲料设备:肉鸡的饲料设备要保持干燥、无污染,饲料架高度要适宜,方便鸡只采食。
三、饲养管理1. 饲料配方:根据肉鸡的生长需要,科学合理调配饲料。
一般情况下,肉鸡一日要求精料和饲料的比例为1:3,适当添加一些营养和促进生长的添加剂可以提高鸡只的生长速度。
2. 定时定量饲喂:肉鸡要定时定量饲喂,饲料要按照标准进行配给。
每天必要的饲料量是鸡重的2%到3%,分配为两次供给,一次为早餐,一次为晚上。
饲喂过程中要适量投喂,避免浪费。
3. 饮水管理:肉鸡要保持充足的饮水,每天要检查饮水器,及时清洗和更换水源。
热天气可以适量添加一些饮水药物,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4. 定期清理:肉鸡的粪便要定期清理,保持鸡舍干净卫生。
清理后要做好消毒工作,预防细菌和疾病的传播。
四、疾病防治1. 疫苗接种:肉鸡要按照规定接种预防疫苗,预防常见的鸡病。
2. 疾病监测:肉鸡的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3. 药物防治:对于发现的疾病,要及时使用正确的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医嘱规定使用药物。
4. 防止交叉感染:肉鸡要进行合理的隔离和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保持鸡群的健康。
养殖肉鸡技术

养殖肉鸡技术养殖肉鸡是现代养殖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殖肉鸡的技术要点,包括选育品种、饲养环境、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
一、选育品种在肉鸡养殖中,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的肉鸡品种是成功的关键。
常见的肉鸡品种包括柯布、罗斯、湖北白、迷你玉米等。
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养殖经验等因素。
同时,选择健康、生长快、生产力高的饲养肉鸡品种也能提高养殖效益。
二、饲养环境良好的饲养环境对肉鸡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建立合适的饲养场所,确保底部整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同时要注意隔离病原菌的传播,减少疾病风险。
其次,需要为肉鸡提供合适的饲养设备,如饮水器、饲料器等,以便于肉鸡的饲养和管理。
三、饲料管理科学的饲料管理是养殖肉鸡的关键之一。
首先,要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均衡,并根据肉鸡生长不同阶段调整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含量。
其次,要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避免浪费和营养过剩。
另外,饲料的定量定时供应也是提高肉鸡饲养效益的重要手段。
四、疾病防控疾病防控是养殖肉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首先要做好肉鸡的免疫工作,按时给予疫苗接种,增强肉鸡的免疫力。
同时,要做好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饲养场所,减少病原菌的滋生繁殖。
当发现疑似疾病症状时,要及时请专业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疾病传播和扩散。
五、市场销售养殖肉鸡的最终目标是销售,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及时关注市场需求,掌握市场信息,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销售渠道。
此外,要注重营销环节,提高肉鸡产品的附加值,如品牌建设、包装设计等,以提升竞争力,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养殖肉鸡技术是个复杂且细致的过程,需要养殖技术人员的持续努力和学习。
本文对养殖肉鸡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选育品种、饲养环境、饲料管理和疾病防控等方面,希望能对养殖肉鸡的技术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实现更好的养殖效益。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是农场养殖中重要的畜禽品种之一,其肉质鲜美,供应市场广阔。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对于肉鸡的生长发育和养殖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一、养殖技术1.选址和建场肉鸡的养殖场地要选择在交通便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排水顺畅的地方。
养殖场地不宜靠近污染源和噪声源,要避免引起肉鸡的惊恐和生病。
场地的土地要平整,没有积水和污染物,以免对肉鸡的生长和健康造成影响。
2.选种和繁育选种是肉鸡养殖的第一步,选取好的种鸡是保证养殖业成功的关键。
在选种时要选取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肉质好的肉鸡种苗。
要选择健康的种鸡,避免携带疾病传染到后代。
繁育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授精次数和繁殖密度,保证产出的优质鸡苗。
3.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是肉鸡养殖的关键环节,关系到肉鸡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在饲养过程中要合理配比饲料,控制好喂养量,避免肉鸡过度肥胖。
在饲养过程中要及时清理鸡舍环境,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防止因环境脏乱而导致肉鸡生病和死亡。
4.疾病防控在肉鸡的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是至关重要的。
养殖户要经常观察肉鸡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要定期对肉鸡进行防疫,比如注射、喷洒疫苗,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发生。
5.环境控制肉鸡的生长和发育受环境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控制好饲养环境。
夏季要做好通风降温工作,避免肉鸡中暑;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肉鸡受冻。
此外要保持鸡舍的干燥,避免积水和潮湿,减少腐败物的滋生。
二、日常管理要点1.定时喂养肉鸡的喂养要定时定量,不能过量也不能过少。
定量喂养可以根据肉鸡的生长情况来调整饲料量,以保证肉鸡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2.定期清理鸡舍环境要定期清理,去除鸡粪和废料,保持鸡舍的干燥清洁。
此外要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3.健康观察养殖户要经常观察肉鸡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比如发现肉鸡有异常行为和体征,要及时隔离治疗。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肉鸡饲养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养殖效益,促进行业发展。
下面是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场地选址和环境准备1.场地要求选址应远离工业区,污染源以及人口密集区,地势应平坦,土地应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地酸碱度适宜;同时要方便通行,土地产权清晰,养殖场区周边设施完善。
2.环境准备要做好场地的环境卫生管理,加设洗手设备,消毒水池等卫生设施。
场地内要保持干燥,避免积水或泥泞。
同时,排出室内的异味气体,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
二、饲料管理1.饲料类型肉鸡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饲料组成不同,雏鸡期可以选择高蛋白饲料,生长后期可以加入谷物饲料等,鸡苗在刚孵化完需要喝葡萄糖饮料进行补充营养。
2.饲喂方法根据鸡的生长状态和不同的饲料需求,定时定量的喂食。
适量补给蛋白质和矿物质,防止饥饿和过度饱和。
三、疫病防治1.日常防护对肉鸡场内的病菌、虫害等常见疫源进行消杀,及时清理饮水和饲料设施,保证环境清洁卫生,避免过度混养和密度过大。
2.疫苗预防对疫苗免疫要坚持按照要求来进行,避免空窗期的产生,减少因免疫不当所导致的病患。
四、管理规范1.定时检雏为了及时发现弱小幼雏,及时处理畸形和患病幼雏,必须定期检查、分层、分口,以损失最小化。
2.安全设施要加强管理,厂房门窗、周界围栏应完好无缺,防止外来致命威胁如鸟类、昆虫等的侵入。
3.员工培训为了促进饲养技术的不断提升,必须对员工的业务技能、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水平。
总之,现代肉鸡饲养在管理上要做好环境卫生、饲料管理、疫病防治、管理规范等几方面的技术要点,提高养殖效益,保证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下雪天,肉鸡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下雪天,肉鸡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下雪天,肉鸡饲养管理注意事项如下:
防寒保暖:确保鸡舍的保温性能良好,避免贼风和过堂风入侵,因为鸡只外感风寒发生感冒和呼吸道症状,甚至挤压扎堆而死。
可以在鸡舍内加设取暖设备,保持舍温在适宜范围内。
同时,注意检查所有进风口、湿帘、风机等,确保无漏洞。
通风换气:在通风方面,采取温控的方式来改善鸡舍的空气质量,夜间温差大可以采用时间段控制风机,使鸡舍内的小气候变化幅度不太大。
同时,检查小窗、水帘、地沟、风机等进出风口有无贼风,根据天气变化进行调整。
消毒:带鸡消毒能减少鸡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病原感染。
可以选择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消毒,1~2天一次,杀灭病原,减少环境中病原菌的数量。
防疫:雨雪大风天气容易发生禽流感等疫情,要适时检测抗体水平的高低,必要时补免正规厂家禽流感疫苗。
饲料管理:准备充足饲料,防止大风、雨雪天气到来时无料可吃。
同时,应提前储存常用消毒药和治疗用药剂,尽量避免在极端天气期间远行以防出现意外。
养殖场管理:定时检查粪污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及时清除场区粪便及污物,杜绝直排;做好粪污临时处理区域的处理,保障灾害天气鸡舍粪污的及时处理。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的饲养管理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以下为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具体内容:
1. 饲料的选择和配制
合理的饲料配方是保证肉鸡健康、生长发育以及生产性能的重要条件。
在饲料中应包含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必需营养素,以满足肉鸡生长发育的需要。
2. 饮水供应
清洁、新鲜的饮水是维护肉鸡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因素。
应保证肉鸡能够随时进食和饮水,同时要注意每天更换水,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和清洁。
3. 温度控制
肉鸡适应温度范围较窄,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肉鸡的生长和健康。
应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和当地气候特点进行温度控制,确保肉鸡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4. 疾病防治
肉鸡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应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同时要加强养殖环境和卫生管理,保持肉鸡场的清洁和卫生。
5. 养殖密度
养殖密度是影响肉鸡生长和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根据鸡舍大小和肉鸡的生长特点合理调整养殖密度,避免肉鸡之间互相挤压和压死现象的发生。
6. 光照控制
光照是影响肉鸡生长和生产的重要因素。
应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特点和需要,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确保肉鸡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生长。
7. 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保证肉鸡健康和免疫力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请专业兽医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及时排除疾病和病原体的危害。
以上为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全面提高肉鸡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肉鸡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肉鸡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科学合理地开展肉鸡养殖,将会对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肉鸡的养殖技术和日常管理要点。
一、圈舍建设良好的圈舍条件对肉鸡的生长和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好圈舍建设工作是肉鸡养殖中的关键环节。
应选择离水源较远、周围环境较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搭建鸡舍。
圈舍的设计要符合肉鸡的生长特点,能够提供合适的养殖环境。
在圈舍内部,要做好地面平整和隔离保温工作,同时要安装好适量的通风设备和适度的光照设备,以保证肉鸡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二、种鸡选育良好的种鸡选育是保证肉鸡出栏时具有良好品质的关键。
在选择种鸡时,应选择具有健康状况良好、体形匀称、毛色亮丽、活动性强和食欲旺盛等特点的种鸡。
还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鸡种,以提高其适应能力和生存率,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好种鸡的饲养和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种鸡的生长和繁殖性能。
三、饲料管理饲料管理是肉鸡养殖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饲料搭配和科学的饲料添加剂是保证肉鸡健康生长和提高生产性能的关键。
应选择质量优良、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并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整饲料搭配和喂养方式。
合理添加饲料添加剂,如维生素、矿物质和酶制剂等,以提高鸡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要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及时清洗水槽和更换饮水。
四、疫病防治肉鸡是易感染各类疾病的动物,因此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确保肉鸡生长良好。
在日常管理中,要定期给鸡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并根据鸡群疫情做好消毒工作。
在鸡舍内要保持干燥卫生,定期更换垫料,并坚持进行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以防止疫病传播。
五、生长管理肉鸡的生长管理是肉鸡养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肉鸡的生长阶段,要做好饲料管理、疾病监测和环境卫生工作,保证肉鸡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
在肉鸡生长过程中,要定期检测肉鸡的生长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肉鸡的健康快速生长。
肉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全

肉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大全摘要:肉鸡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饲养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肉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选址、圈舍建设、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内容,将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肉鸡的养殖,并提高养殖效益。
正文:肉鸡是一种以其丰满、肉质细嫩而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禽类。
而要获得市场需求旺盛的肉鸡,除了品种选择外,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样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肉鸡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 选址:肉鸡养殖场选址应避开工厂、居民区和交通干扰较多的区域,以确保环境的安静和空气的新鲜。
同时,也要考虑交通便利、供水灌溉条件、废弃物处理等因素。
2. 圈舍建设:肉鸡圈舍的建设需要考虑两个主要方面,即卫生安全和舒适性。
建议使用钢结构或混凝土搭建圈舍,方便清洁、控制温度和湿度。
合理设置日光灯和通风设备,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 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经济实力,选择适宜的肉鸡品种。
常见的肉鸡品种有华南杂交鸡、柯布罗、艾维斯、黄浦等。
但无论选择何种品种,都要保证其健康、快速生长以及肉质的优良特性。
4. 饲料管理:肉鸡的成长离不开营养全面的饲料供应。
饲料要根据肉鸡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科学配置,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定期进行检测和补充。
5. 水源管理:肉鸡需要充足的饮水量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因此,肉鸡场应该确保有稳定可靠的饮水供应,并且要保证喂水设备的干净和良好运行。
6. 疾病预防:肉鸡的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控至关重要。
养殖者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同时及时消毒圈舍,保持清洁卫生。
对于有疑似疾病症状的鸡只要及时隔离并请专业兽医师进行诊治。
7. 生长管理:正确的生长管理可以提高肉鸡的养殖效益。
要合理控制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使每只鸡都有足够的空间来活动。
合理调节光照和温度,提供适宜的饮水和饲料。
定期对鸡只进行称重和观察,早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8. 销售渠道:肉鸡的销售渠道也是养殖者需要重视的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季肉鸡养殖技术要点
一、保温、通风结合
二、谨防氨气蓄积
冬季,常常由于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未能及时清除,致使鸡舍内氨气蓄积,浓度增大,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它疾病。
因舍内氨气蓄积,氧气相对缺乏,加上天气寒冷,鸡的代谢率增高,对于生长快速的肉鸡,容易引发腹水综合征。
为了防止氨气对肉鸡
的不良影响,建议养鸡场(户)抓好下述饲养管理工作:铺设的垫料
要有一定的厚度,一般在5厘米以上;操作时尽量减少洒水,防止水
槽漏水弄湿垫料;如果鸡舍内湿度过大,则应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潮
湿的垫料。
此外,可使用吸氨除臭剂来降低鸡舍的氨气浓度,常用
的有硫酸亚铁、过磷酸、硫酸铜、熟石灰之类。
三、强化饲养管理
2、地面干燥不返潮。
水泥地不吸水易潮湿,最好用三合土打地面,地面透气、保持干燥不返潮。
另外,要控制饮水,一般饮水是
耗料量的2―3倍,但不多供水,因为水多会加剧垫料的潮湿,不在
舍内贮水,防止垫料吸水,用水管时防止跑水。
3、选好垫料保松软。
要用新鲜、干燥、柔软、不霉变、吸水性
好的垫料,最好为刨花。
用时要巧用,最好一次铺好垫物,不要零
星添加,要经常翻动,使其不发硬、不赶毡、不板结,保持松软。
四、严防疾病传播
一、病毒性传染病
1、鸡新城疾
鸡场里一旦发生本病,首先应采取隔离饲养。
其次应采取紧急消毒,以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
第三,及时用新城疫疫苗进行
紧急接种,可有效地保护未感染鸡;当然也可以先用高免卵黄抗体进
行注射,三天后再用疫苗接种,这样可有效地减少死亡。
与此同时,应在鸡的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及一些抗生素药物以预防或治疗继
发感染的细菌病。
由于人们普遍对禽流感进行了免疫,所以发生典型的病例很少,基本可以控制典型禽流感的发生。
但在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或
免疫不确实的鸡场也有发生。
禽流感现在主要流行弱毒(H9N2)和强
毒(H5N1)两种,现简单介绍其发病特点。
弱毒禽流感(H9N2):①典型,多发生在未免疫或免疫不确实的鸡场,主要发生在产蛋鸡群,发病鸡群采食饮水下降严重,大群精神
不振,张口伸颈喘、呼噜、咳嗽、甩鼻,部分发病鸡肿头、肿脸、
鸡冠发紫,拉黄绿色稀粪,产蛋率下降30%~90%不等,蛋壳发白,
软皮蛋、畸形蛋增多。
解剖死鸡腺胃乳头化脓出血、肠道出血、脂
肪出血、输卵管有白色脓性分泌物,气管充出血。
②非典型:发生
于免疫过的鸡群,主要发生在200~300日龄的鸡群,发病鸡群采食
饮水下降,有呼吸道症状,个别鸡只表现伸颈、张口喘,病鸡拉黄
绿色稀粪,病鸡精神不振;产蛋率下降10%~30%,有少量死亡,死
亡率在1%~10%不等。
强毒禽流感(H5N1):①典型:各种日龄的鸡群均可感染,发病鸡群大群精神、采食、饮水正常,产蛋和蛋壳质量基本正常,突然出
现较高的死亡率,死亡快,死亡的数量迅速增加,死亡的鸡冠、肉
垂发紫,肿头、肿脸(肿胀部位发紫)。
②非典型:鸡群初期大群精
神尚可,中后期大群精神不振。
发病2~4天后,采食量和产蛋率开
始下降,产蛋下降幅度从10%~50%不等,蛋壳质量整体褪色,质量
变差。
每天出现一定的死亡,死亡率在5%~30%不等。
病程的长短
与其免疫状况及饲养管理等有密切相关,产蛋一般在10~20天后逐
渐开始恢复,可回升到原先产蛋率的80~85%左右。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
它有多种类型,临床上常分为呼吸型传支、肾型传支、腺
胃型传支等多种类型。
病鸡常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打喷嚏、咳
嗽、甩头、呼吸时有罗音,流粘液性鼻液,眼泪多。
若肾型毒株感染,呼吸道轻微,病鸡沉郁,持续排白色和水样稀粪。
剖检可见:病鸡的气管、鼻窦有粘液,病程稍长的变为干酪样;
气囊混浊,有的可见黄色干酪样渗出物,肺部有炎症出血。
肾型传
支的病鸡,见到肾脏苍白、肿大,输尿管内有尿酸盐沉积,使肾脏
呈花斑状。
二、细菌性传染病
1、鸡白痢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2—3周以
内的雏鸡。
主要临床症状是排白色稀粪,粘附于肛门周围,有时堵
塞肛门,脱水,多呈败血症经过,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病雏表
现精神萎靡,两翅下垂,怕冷,无食欲,羽毛倒立,常堆挤在一起
或单个呆立一旁。
有的出现呼吸困难、气喘症状。
成年鸡以慢性感
染较为常见。
剖检可见:肝肿大、充血,或有条状出血,肝脏有的可见针尖状的黄白色坏死灶,卵黄吸收不良,内容物呈油脂状或硬化。
心肌、
肝脏、肺、盲肠、大肠、肌胃有坏死结节,有的鸡有心包炎,盲肠
中可见干酪样物,脾脏肿大,肾脏呈暗红色,肠壁增厚,常有腹膜炎。
治疗:临床上可选择的药较多,如氯霉素类、蒽诺沙星、氟哌酸、氧氟沙星、痢特灵、强力霉素、土霉素、磺胺类药等。
(部分药品蛋
鸡慎用,下文同理)
2、鸡霍乱
剖检:病鸡以全身出血、败血症为特征。
肝脏显著肿大呈棕黄色、质脆,色泽变浅,表面有弥散性灰黄色针尖大小的坏死灶;脾脏稍有
肿大,质地变软;心包液混浊,呈淡黄色,在心外膜和心冠脂肪上有
散在出血点;在胸膜、肺膜、腹膜和肠系膜上常有出血斑点。
3、鸡大肠杆菌病
剖检病变主要是内脏实质器官充血、淤血和变性。
常附有一层白色纤维素膜;脾脏肿大,呈紫红色;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膜增厚,
心包液混浊,常混有纤维性渗出物;腹膜发炎,膜腔内和肠系膜上附
有纤维性渗出物。
有些鸡关节肿胀,关节液浑浊,关节腔内有粘液
或脓性分泌物。
治疗:大肠杆菌对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所以要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可选用的药物有: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四环素、
土霉素、环丙沙星等。
三、原虫病:冬季天气寒冷,中间属主(蚊、蝇等)较少的情况下,原虫病发病可能很小。
四、非传染性因素造成产蛋量下降:常见的有气温下降等应急、饲料营养不全、光照不合理等因素。
五、发病原因分析
(一)环境污染加重随着养鸡数量的不断增多,加上养殖观念的落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鸡场不断受到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加快
了鸡群抗体的衰减速度,缩短了免疫期。
另外鸡场群体存在个体差异,有些鸡只免疫应答差,首先感染发病,这样在鸡场很容易出现
疾病的流行;另外,即使一个鸡场管理、防疫再好,大的环境非常差,鸡场也很难逃脱被感染的结果。
1.病死、淘汰鸡对环境的污染。
大多养鸡户对病死鸡随地乱扔,不加任何处理,另外对淘汰鸡不进行严格的检疫,大量的隐性带菌
或带毒鸡从一个地区运输到另一个地区,造成了疾病的不断散播和
传染。
看了“冬季肉鸡养殖技术要点”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