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0标准介绍

合集下载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介绍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介绍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介绍二零零二年五月二十日一、ISO14000环境标准管理体系标准1.什么是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是指某个组织内部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所有为了制定、实施、评审和保持该组织的环境方针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以及程序、过程和所需要的资源。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不同类型的组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可将将内部的环境管理信息汇集成网络的方式,一方面供组织内部了解环境管理的实施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供管理层审查本组织是否达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承诺。

具体地来看,也就是能够达到如下的目的:─识别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本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符合环境法规的要求;─识别组织内部重要的环境因素,确定并控制有关的环境影响和风险;─规定具体的权责任务,确定改善环境所需的资源;─根据以前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承诺,评价该组织在环境方面的表现,并对整个环境管理体系不断地进行改善。

●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方式按照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理论,组织内部的任何一个活动都可分为PDCA四个阶段,也即“计划”(PLAN)、“计划”(DO)、“检查”(CHECK)、“改进”(ACT),其核心是按照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以持续改进的观念引导内部的工作过程,以建立一个动态的有效的管理网络。

与此类似,环境管理体系也有系列的动作,即:─建立环境方针;─制定行动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定期对体系进行评审。

图1-1说明了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闭环系统。

●ISO14000系列标准当今时代,人类在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严重地污染甚至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反过来又严重制约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

因此。

世界各国早已把环境保护问题提到议事日程,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与此同时,环境问题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直接。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了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这是ISO继推出ISO9000系列标准后的一大突出贡献,其特点是:─ISO14000系列标准对改善环境和每个组织的环境行为强调持续改善的精神;─ISO14000系列标准的使用者是全球工业、商业、政府、非盈利性组织和其他“用户”,尤其定位于占世界总数80%的中、小型组织;─ISO14000系列将对优化国际贸易、消除贸易壁垒起到积极的作用;图1-1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闭环系统─一个组织实施ISO14000标准,至少应达到节能降耗,(1)减少污染的目标,比如:(2)减少废物和降低资源消耗;(3)减少或杜绝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4)对产品的设计,就考虑减少生产、使用和处理中的环境影响;(5)控制原材料来源的环境影响等。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简介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 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

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从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结合上去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限度地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维持和持续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ISO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

该系列标准共分7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1-14100.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的核心是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标准要求组织在其内部建立并保持一个符合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

该体系由环境方针、规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管理评审等5个一级要素和17个二级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紧密联系,形成PDCA(规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运行模式(见图7-1),通过有计划地评审和持续改进的循环,保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ISO14000作为一个多标准组合系统,按标准性质分为三类:第一类:基础标准--术语标准,即环境管理方面的术语和定义(ISO14050子系列)。

第二类:基本标准--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原理、应用指南(ISO 14001-ISO 14009子系列)。

第三类:技术支持标准(工具),包括①环境审核;②环境标志;③环境行为评价;④生命周期评估(1S014010、ISO14020、ISO14030和ISO14040子系列)。

如按标准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评价组织,包括①环境管理体系;②环境行为评价;③环境审核。

第二类:评价产品,包括①生命周期评估;②环境标志;③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

目前已颁发的几项环境管理标准如下:1、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ISO14001是ISO14000系列标准中的主体标准。

ISO14000概述

ISO14000概述
ISO14000概述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
b 大气层中某些痕量气体浓度增加,致使全世界平均气温升高,这种 现象称做“温室效应“。
b 起保温作用的气体主要是CO2、H2O、CH4、NOX等。 b 由于人类生产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向大气大量排放温室效应气体,
引起全球性气候变暖。 b 资料证明,20世纪最暖的7年中有6个出现在80年代,80年代是最温
2. 1983年组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年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不要把环境问题留给下一代的观点
3. 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 183个国家、70个国际组织、102位元首参加 通过《关于环境与发展宣言》等5个重要文件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
ISO14000概述
通用指南 b ISO 14010 :1996 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 b ISO 14011 :1996 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
系审核 b ISO 14012 :1996 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 b ISO19011:2002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14000概述
b 注:1)ISO由185个国家组成,是能发布国际标准的唯一
组织,有50多年历史,至今发布10800个标准。
b
2)TC207是国际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
ISO14000概述
二、产生背景
世界主要环境问题
1、臭氧层破坏 2、全球气候变暖 3、海洋污染严重 4、酸雨蔓延 5、森林面积迅速减少
6、土地沙漠化 7、生物多样性减少 8、水资源短缺 9、污染转移 10、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b 研究表明,平流层臭氧浓度减少10%,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20 %,皮肤癌明显增加,植物受到危害,农林牧渔业大幅度减产。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内容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内容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内容ISO 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内容ISO 14000是针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一系列国际标准,用于帮助组织管理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ISO 14001是ISO 14000系列中最为广泛应用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 14001涵盖了一系列内容,以确保组织能够有效管理环境方面的问题。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政策:组织应制定和实施一份明确的环境政策,以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环境要求,同时明确组织对环境的承诺。

2. 环境目标和计划:组织应设定环境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实现这些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能够衡量和监测,以确保组织的环境绩效持续改善。

3. 组织结构与责任:组织应明确定义环境管理的责任和权限,并确保各级人员理解和履行自己的角色。

同时,应指定一位高层管理人员作为环境管理的负责人。

4. 培训、意识和沟通:组织应制定环境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能够有效地履行其环境职责。

此外,组织应开展沟通和意识提高的活动,促进员工对环境管理的参与和理解。

5. 控制和遵守:组织应制定控制措施,以确保环境政策得以实施。

这些控制措施包括监测环境绩效、处理环境方面的风险和机会,以及有效处理环境事件。

6. 环境绩效评价:组织应定期评估和审查其环境绩效,以确保其符合设定的环境目标和政策。

这一过程可通过内部审核、管理审查和外部认证来实现。

7. 持续改进:组织应不断追求环境绩效的持续改善。

通过分析数据和信息,组织可以确定改进的机会,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总之,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组织建立适当的环境管理体系,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并确保不断改善其环境绩效。

这些标准内容是为了保护环境、合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

ISO14000系列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207负责起草的一份国际标准。

ISO14000是一个系列的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了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国际环境管理领域内的许多焦点问题,旨在指导各类组织(企业、公司)取得和表现正确的环境行为。

ISO 该14000系列标准共预留100个标准号。

该系列标准共分七个系列,其编号为ISO14001—14100。

ISO14001的主要内容ISO14001中文名称是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于1996年9月正式颁布。

ISO14001是组织规划、实施、检查、评审环境管理运作系统的规范性,该系统包含五大部分,17个要素。

五大部分是指:①环境方针②规划③实施与运行④检查与纠正措施⑤管理评审这五个基本部分包含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建立后有计划地评审及持续改进的循环,以保证组织内部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17个要素是指:1. 环境方针 2. 环境因素 3. 法律与其他要求 4. 目标和指标 5. 环境管理方案 6. 机构和职责7. 培训、意识与能力8. 信息交流9.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10. 文件管理11. 运行控制12. 应急准备和响应13. 监测14. 违章、纠正与预防措施15. 记录16.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17. 管理评审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和要求1.目的 a. 提高组织对其环境影响的控制水平。

b. 促进组织达到环保法规的要求。

c. 在产品生产全过程及服务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节能降耗, 提高资源利用率。

d. 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树立绿色形象。

2.要求环境管理是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要求: a. 承认环境管理是组织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b. 建立和保持与内、外部利益各方的交流。

c. 确定法规要求与组织行为、产品的服务相联系的环境因素。

ISO14001标准详解

ISO14001标准详解

ISO14001标准详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使⼀个组织能够根据法律要求和重⼤环境影响信息,制定环境⽅针与⽬标,它适⽤于那些可为组织所控制,以及可能希望组织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但它本⾝并未提出具体的环境绩效⽔准。

本标准适⽤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①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②使⾃⼰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针;③向外界展⽰这种符合性;④寻求外部组织对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注册;⑤对符合本标准的情况进⾏⾃我鉴定和⾃我声明。

本标准中所有的要求都准备纳⼊任何⼀个环境管理体系。

其适⽤程序取决于组织的环境⽅针、活动性质、运⾏条件等因素。

本标准还在附录A中对本规范的使⽤提供了提⽰性指南。

对于本标准的任何应⽤,都应明确界定其范围。

注:为使⽤⽅便起见,“规范”部分和附录A中的条⽬采⽤了互相对应的序号,例如,4.3.3⼩节和A.3.3⼩节都是叙述环境⽬标和指标,4.5.4⼩节和A.5.4⼩节都是叙述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2.引⽤标准⽬前尚⽆引⽤标准。

3.定义下列定义适⽤于本标准:3.1持续改进强化环境体系的过程,⽬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针,改进整体环境绩效。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于活动的所有⽅⾯。

3.2环境组织运⾏的外部存在,包括空⽓、⽔、⼟地。

⾃然资源、植物、动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3环境因素⼀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的要素。

注: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够具有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3.4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5环境管理体系全部管理体系的⼀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和资源。

3.6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客观地获取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该组织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个系统化,并形成⽂件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过程的结果呈报管理者。

iso14000是什么意思

iso14000是什么意思

iso14000是什么意思iso14000是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继ISO9000标准之后推出的又一个管理标准。

该标准是由ISO/TC207的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制定,有14001到14100共100个号,统称为ISO14000系列标准。

一、iso14000体系内容该系列标准融合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是一种完整的、操作性很强的体系标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其中ISO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主干标准,它是企业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的依据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目的是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以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ISO14000系列标准的用户是全球商业、工业、政府、非赢利性组织和其他用户,其目的是用来约束组织的环境行为,达到持续改善的目的,与ISO9000系列标准一样,对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即"绿色壁垒",促进世界贸易具有重大作用。

二、iso14000体系标准特点1、全员参与ISO14000系列标准的基本思路是引导建立起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从最高领导到每个职工都以主动、自觉的精神处理好与改善环境绩效有关的活动,并进行持续改进。

2、广泛的适用性ISO14000系列标准,在许多方面借鉴了ISO9000族标准的成功经验。

ISO14001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条件,既可用于内部审核或对外的认证、注册,也可用于自我管理。

3、灵活性ISO14001标准除了要求组织对遵守环境法规、坚持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做出承诺外,再无硬性规定。

标准仅提出建立体系,以实现方针、目标的框架要求,没有规定必须达到的环境绩效,而把建立绩效目标和指标的工作留给组织,既调动组织的积极性,又允许组织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iso14000标准是

iso14000标准是

iso14000标准是ISO14000标准是。

ISO14000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它是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系列环境管理标准的总称。

ISO14000标准的出现,标志着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开始,它为组织和企业提供了一种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环境管理和评价环境绩效的框架。

ISO14000标准的出台,对于促进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ISO14000标准主要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计、环境标志、生态设计、生态标志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ISO14001是ISO14000系列标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准,它规定了组织应当遵循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组织在制定、实施、维护和不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时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ISO14001标准的实施,有助于组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环境绩效,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形象。

ISO14000标准的实施,对于企业来说具有诸多好处。

首先,ISO14000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ISO14000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降低环境风险,减少环境违规行为,避免环境事故的发生。

再次,ISO14000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政府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增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ISO14000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树立企业的良好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总之,ISO14000标准的实施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ISO14000标准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全面贯彻ISO14000标准的要求,不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绩效,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ISO14000标准的宣传和推广,鼓励企业自愿实施ISO14000标准,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共同推动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化进程,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國1991年森林面積為12863萬公頃,覆蓋率為15%,人均森林面積 不到世界平均面積的10%。世界森林大幅度減少已導致洪、旱 災害增加,物種消失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當代環境問題
6. 土地退化、沙漠化和耕地損失
土地退化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口增長,農業生產規模擴大和強度增加, 過度放牧以及人為破壞植被導致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貧瘠 化及土地鹽磩化。 世界每年流失土壤達250億吨,高出世界土壤再造速度數倍。全世界 每年損失土地600~700萬公頃,受土壤侵蝕影響的人口80%在發 展中國家。我國的荒漠化也很嚴重,全國約1.7億人口受到荒漠 化的危害和威脅,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經濟損失約20~30億美元。
பைடு நூலகம்
當代環境問題
8. 城市環境問題
城市環境問題是由於人口大量聚集,工業大量集中的結果。它主要 表現在水污染嚴重,特別是工業城市大量將污染物排向水体, 人民生活用水也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城市空氣質量下降, NOX、 CO、 SO2等濃度增高,能見度降低;噪聲污染,工業 噪聲、建筑噪聲、交通噪聲、娛樂噪聲構成了城市的喧鬧與嘈 雜;工業與民用垃圾量巨大,城市人均年產生活垃圾44kg,年 增長率為8%~~10%,而我國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不到 2%, 歷年堆存高量達60多億吨,侵占5億多平方米的土地,200多個 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其他還包括綠地面積減少等問題。
ISO/TC207環境管理技朮委員會以及 ISO14000系列標准的產生(續)
3. ISO14000系列標准由不同功能要求的若干子系統構 成﹐ 分類及邏輯關系如下: 評估企業管理體系﹕ 環境管理體系標准﹑環境審核標准﹑環境行為評價標准
評估企業的產品﹕ 環境標志標准﹑生命周期分析標准﹑產品標准中的環境 指標的標准
標準名稱
環境管理體系
環境稽核 環境標誌 環境績效評估 生命周期評估 述語與定義 產品的環境因素 預留號
縮寫
EMS
EA EL EPE LCA T&D EAPS
ISO14001系列標准間的關系
中国环境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清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环境 标志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 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 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 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當代環境問題
2. 臭氧層破壞
臭氧層存在于地球上空25至40Km大氣平流層中,是地球的保 護層,能阻止過量的紫外線到達地球表面,保護人和地球其他 生命遭紫外線的傷害。 1958年,人們發現高空臭氧有減少趨勢,1985年,在南極上空 首次觀察到“臭氧空洞”,至今,北極也觀測到了臭氧空洞, 在我國的青藏高原也出現了季節性臭氧層大幅度降低的現象。 研究表明,平流層臭氧濃度減少10%,地球表面的紫外線輻射 強度將增加20%,人類的眼病和皮膚癌患者將增加,植物會受 到危害,農林牧業將因之減產,整個水生生態系統包括食用魚 類,都會受到影響。
ISO14000標准化現狀
1996年頒布了六份標准﹐如下﹕ ISO14001﹕1996 環境管理體系 南(認証用) ISO14004﹕1996 環境管理體系 支持技朮 ISO14010﹕1996 環境審核指南 ISO14011﹕1996 環境審核指南 境管理體系審核 ISO14012﹕1996 環境審核指南 資格要求 ISO14040﹕1996 生命周期分析
ISO14001產生背景
3 、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热内卢宣 言》,各国、各地组织根据《宣言》和《21世纪议程》 的原则和具体要求,纷纷制定加强环境管理的法规和标 准,推出包括环境标志、环境标准、环境审核等在内的 一系列技术措施,但是由于各国、各地区、各组织制定 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统一,可能为一些国家制造新的 “保护主义”和技术壁垒提供条件,必然对国际贸易产 生影响。 4、1990年欧共体(EC)于1993年7月10日正式公布《工业 企业自愿参加环境管理和环境审核联合体系的规则》, 简称《环境管理审核规则》( EMAS),并规定于 1995 年4月开始实施;
當代環境問題
3. 水資源危機與海洋污染
全球總貯水量估計為 13.9億立方千米,其中淡水總量僅為 0.36 億立方千米。可利用的不足世界總貯水量1%的淡水。 水資源的大量消耗及水質的污染造成了水資源危機。我國農業 每年受旱面積約2000萬公頃,8000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城市 缺水問題日益嚴重,缺水城市約占總城市的 60%--70%。我國 的第二大河黃河近十年來,由於上游水量的過度利用已出現了 斷流現象,斷流的時間越來越長。 人類每年向海洋傾倒約600~1000萬吨石油,約1萬吨汞,約25萬 吨銅,約390萬吨鋅,約30萬吨鉛,約100萬吨有機氯農藥等。 廢棄物和污染物對海洋生態系統特別是海洋生物構成巨大威脅。
企業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意義﹕
企業面臨的環保壓力
社會/社區 貿易夥伴 顧客 投資人
環境績效
主管機關
綠色團體 員工
媒體
保險業者
世界各地推行ISO14001狀況
欧洲: 1992年英国制定了其国家标准BS7750, 1993年 欧盟开始实施生态管理和审核计划(EMAS)。 由于BS7750 和EMAS标准相对严于ISO14000的要求, 故已得到这两个 标准认证的企业经换证审核,很快就获得了 ISO14001认证证 书,目前欧洲已有4000多家企业取得了 ISO14001认证证书。 德国西门子,芬兰诺基亚,瑞士汽巴,嘉巴集团都要求其供 货方进行ISO14001认证。
當代環境問題
7. 物种滅絕
生物多樣化是大自然留給人類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當今國際社會普 遍觀注的問題之一。地球物種保守的估計是1000萬种。但隨著 自然界的演變,据科學家估測:到目前,已有52% 的海洋類物 种、78%的兩栖和81%的爬行類物种消失了。特別是自工業革 命以來,人為造成生物物种滅絕的速度大大超過了以前任何一 個時期。預計到2000年,全世界15%----33%的野生生物行將滅 絕。
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改變水体的酸磩平衡,如北歐的數 千個湖泊的PH值降至4.5而成為死湖; 它能直接腐蝕建築物表 面,增加了鐵路、橋樑、房屋的維護費用,縮短了使用壽命 ; 它又會改變土壤離子活性、使森林死亡,危害生物的栖息環境。
當代環境問題
5. 森林銳減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支柱。自1950年以來,全世界的森林已損失 過半,而且毀林規模越來越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80年 代初全世界每年毀壞熱帶雨林 1130萬公頃,且逐年增加,每年 森林減少速度已從10年前的0.6%上升到1.2%左右。相反,重新 造林進展緩慢,每年造林面積僅為砍伐面積的1/10左右。
第一部分
ISO14000系列標准產生的背景
當代環境問題
1. 溫室效應與氣候變暖
地球大氣層能吸收部分紅外輻射能量而阻擋熱量向宇宙擴散, 這種現象稱作“溫室效應”。它是保持現在的地球溫度不可缺 少的,沒有這種效應,地球溫度會比現在低40℃左右。 但是由於人類生產活動的不斷擴大,向大氣層排放了大量溫室 效應氣体(主要是CO2),引起溫室效應的增強。 氣候的變暖﹕某些物種滅絕以及對農作物的深刻影響、自然災 害等都可能加劇現有的全球資源、人口和消費之間的嚴重失調 問題。
這個概念于1985年由荷蘭率先提出﹐經過了三個階段。 無所作為(未意識到)→末端治理→事先預防
ISO/TC207環境管理技朮委員會以及 ISO14000系列標准的產生
1. 隨著 ISO/TC176 品質保証和品質管理技朮委員會制訂和 頒布ISO9000標准而獲得的巨大成功﹐1993年6月成立了 ISO/TC207環境管理技朮委員會 , 正式開展環境管理國 際通用標准的制訂工作﹐ ISO為TC207分配了從14001 到 14100共100個號﹐統稱為ISO14000系列標准。 2. ISOTC/207宗旨﹕ 支持環境保護工作﹐改善并維持生態 環境質量﹐減少人類各項活動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使之 與社會經濟發展達到帄衡﹐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職責 是在理解和制定管理工作和體系方面的國際標准為全球 提供一個先導。
當代環境問題
4. 酸雨
酸雨通常指PH值小于5.6的降雨,包括雨、露、霜、雹、雪等。雨 水中的硫酸、硝酸是向空氣中大量排放SO2 及NOX 所造成的結 果。本世紀中葉,酸雨在荷、德、法、相繼出現。北美的酸雨 問題也非常嚴重,加拿大的受害面積達到120~150萬平方公里, 美國有15個州受到酸雨危害。我國的西南地區被列為繼北歐、 北美後的第三大酸雨區。
1、 二十世纪中期环境公害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世界恐 慌,工业界、政府面临来自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 这是环保法规健全的主要原因,同时所有人都在思 考这个问题; 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欧美许多大公司加强了自 身的环境管理,通过建立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取 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通过外部的咨 询机构的诊断和评估向外公布,以扩大自己的影响。 此时已体现出“自我控制、自我预防、加强管理” 的精神。
WLBG工標處: 陳權 2003.8.7


第一部份 ISO14000系列標准產生的背景 第二部份 環境管理體系概述 第三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律﹑ 法規體系 第四部分 ISO14001﹕1996標准基礎 第五部分 如何推動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建立 第六部分 審核通用要求
ISO14000s環境管理標準架構
環境管理系統
審查認證 自主構築系統
ISO14001
環境管理系統 (標準書)
ISO14004
環境管理系統 (指 針)
ISO 14010s
ISO 14020s
ISO 14030s
ISO 14040s
ISO 14050s
ISO 14060
EA
環境 稽核
EL
環境 標識
EP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