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绘画

合集下载

2.1多姿与多彩(生活色彩)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绘画

2.1多姿与多彩(生活色彩)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绘画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3
导入
学生观看中国传统服饰旗袍,及身边的美术服饰视频的色彩构成启发学生色彩就在我们身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欣赏旗袍的色彩魅力。
12
新课探讨学习
教师提问:身边还有哪些跟色彩有关的事物或物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
学生回答:雕塑,建筑,窗帘,桌子等等。
教师提问:如何理解“理解色彩在建筑中的运用,举例说明?
5
示范
动手画一画。试着赏析民间艺术家曹佃祥剪纸作品并观看老师做的绘画示范,
23
练习
学生交流、讨论课堂练习作品,深入色彩元素灵活多变的特征 ,尝试运用它们进行表达 ,并体会其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与方法。
2
结课
色彩是千变万化的,我们要在生活中不断去感悟和练习才能对色彩有更深的感悟能力,从而提升我们对色彩的深入认识和感知力,从而享受色彩的快乐体验。
每个颜色的具体含义:(PPT展示,引导学生联想)
炙热、活跃、躁动不安 红色
红色让人联想到血液、活力、热火与激情,红色主导的画面从来不缺少“醒目”与“冲击”。红色还象征着革命,愤怒与仇恨也为红色增添了更多的感情色彩。
生命的化身—绿:色
绿色是使人类视神经感觉最舒适的一种颜色。因此,鲜艳青翠的绿色常令人感觉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酸的食物经常是绿色的新绿会让人联想到生命与生长。
成熟. 醒目却很少被人青睐 橙色橙色经常让人联想到丰收与成熟。它;不如红色刺眼,也不如黄色明亮,但它几乎不会给人带来任何负面情感,因此欢乐与喜悦经常用橙色来表达。
三、鉴赏《彩绘地板》这幅作品。
吉姆·连彬是一位环境装置艺术家,他善于使用色彩鲜艳的色带并根据实际场地状况组成变化多样的彩色地面或墙面,将本来平淡无奇或古老陈旧的环境转化为气氛活跃、动感十足的:《窑洞窗花》《歼20飞机蓝色机身》《红灯笼》这些作品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你们最喜欢什么颜色?请用你的颜色图案的形式表达出来。

高中美术_《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

只是缺乏系统的引导。

由于平时接触有限,高中生普遍缺乏美术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还不能以专业的美术语言和视角去评价作品。

所以,在美术鉴赏课中,一些基本的美术语言、概念、范畴、分类等这些基础知识的讲授,虽然貌似简单,却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或界限。

使他们即清楚又明白的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谈论鉴赏,并通过鉴赏获得美的享受。

兴趣是最好老师,通过欣赏更多的作品了解更多的画家故事,学生的认知能力会不断提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绘画之间的联系,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每位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前准备和课堂展示内容之中,学习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知识和表现技法。

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与赏析,理解传统绘画的精神内涵,完成对作品的审美判断,并获得审美享受。

能够分析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特点及时代特征,认识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色,丰富自身的审美体验。

在对中国画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中,学生感受到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文化内涵,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达成审美情感的升华。

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活动中,突出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

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美术语言,创作出了具有一定思想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畅谈,勇于表现。

在课堂上,创作出了不少优秀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逐渐形成从文化角度,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与自然及文化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再次意识到中国传统绘画是在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文明的体现,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高中美术鉴赏模块的第二单元,整个单元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分析,从而理解笔墨韵味给人带来的美感。

通过画家对用笔用墨、用色等相关内容的鉴赏学习,认识中国画笔法墨法的独特表现力,进而理解中国画艺术所承载的思想境界与审美理想,学会从多个角度欣赏与认识中国画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绘画共71页PPT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绘画共71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绘画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教案】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教案】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高一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单元课题图像之美——绘画艺术学习对象高一年级课业类型美术鉴赏大概念提出指向学科本质、启发思考的基本框架和结构图像会因为形式美原理的巧妙运用,显示出个性迥异的审美特征和品味,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

基本问题基于“大概念”,结合各主题内容,分别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1.中国传统绘画主要的艺术特征、创作理念有哪些?2.古代文人为何以绘画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3.怎样认识和理解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艺术意趣?4.认识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与文艺复兴的现实意义?5.西方现代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形式美原理有哪些?6.如何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文化背景?关键词中国画笔墨文人画油画文艺复兴再现表现大单元设计思路1.单元主题和内容分析:本单元是中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学习,将人类美术历史进程中如此宏达的内容浓缩在一个主题单元中。

这是美术课程中主题内容含量最多、相当重要的学习部分,本单元采用的架构方式、选择作品内容,并不是严格按照美术历史脉络展开的,但又关照了美术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风格流派的美术家及作品。

鉴赏本单元主题,面对美术历史上众多经典作品,可以帮助高中学生理解在浩瀚的美术历史发展中,诸多美术家是怎样用作品承载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文化使命,如何用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的。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提升图像识读的能力和自己的审美判断力,在鉴赏学习过程中深化自己的文化理解水平。

本单元学习分为“中国传统绘画”文人画”“西方古典绘画”“西方现代艺术”4个主题,分别从表现方法、创作方式、审美视角和文化根源等方面来分析中国和西方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学习从艺术品看人生意趣,体会中西不同的审美观念、创作思想及文化背景。

它们分别指向的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

2.分析学生知识与技能现状: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和美术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积累或多或少都可以对作品发表一定的见解,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主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为他们创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教师要搭建好这个平台,就要注意师生互动这个环节,这样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赏析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掌握其艺术特点,另一方面享受了美,陶冶了情操,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认识美的渴望,从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24修订版第一部分:课程目标和理念美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雕塑、摄影等不同形式的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艺术灵感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和欣赏能力:通过学习艺术史、美术作品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要求美术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和美术史等方面,要求学生既要学习艺术的基本技能,又要了解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1.绘画:学生要学习素描、水彩、油画等不同的绘画技法,掌握色彩、构图、透视等基本绘画原理,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表现力。

2.雕塑:学生要学习泥塑、石膏、木雕等不同的雕塑材料和技法,掌握雕塑的基本造型原理,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和三维表现能力。

3.摄影:学生要学习基本的摄影技术和器材的使用,掌握光影、构图、色彩等摄影原理,培养他们的摄影技能和表现力。

4.美术史:学生要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流派,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培养他们对艺术历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教学和评价美术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1.教学方法: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实践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和情感。

2.教学资源:学校要提供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和设备,如美术教室、绘画材料、雕塑工具、摄影器材等,为学生的美术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3.评价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和实际水平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个性和创造力,鼓励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作品展览、评比活动等。

高中美术-绘画《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教学设计3-湘美版

高中美术-绘画《第三课 形的空间及质感》教学设计3-湘美版

湘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第一单元第三课形的空间及质感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高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空间形态的三维处理方式了解,并通过练习初步掌握,精神空间的理解,能在作业练习中有所表达。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启发引导和直观演示下,学生通过感悟、讨论、实践等,能把南湖红船的形与空间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嘉兴红色题材作为练习内容,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生活的习惯,要求学生能把“红船精神”融入到作品中,体会“红船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初步掌握三维空间的表现方法。

难点:对精神内涵的把握及其表现。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学生作业纸、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回顾展示上节课同学作业,并作简要点评。

二、导入新课:板书《形的空间处理》三、新授:1、三维空间中形的表现——图例《南湖红船》(一)教师讲解作品中空间表达的方式学生体会感悟(二)造型时运用几何观察法,教师演示讲解2、三维空间中精神内涵的表现(一)请学生一起诵读“红船精神”(二)教师与学生一起感悟作品的精神内涵:天空的朝霞和南湖水域的宽阔平静体现了包容平和又朝气的主调,红船向东,船头微微向上仰起增加了作品的精神力量。

四、作业练习1、教师演示,分步讲解,学生同步临摹2、教师下堂指导(一)强调几何观察法的运用,分析船体结构帮助学生理解造型规律。

(二)突出红船精神在画面中表现,如船头造型时略向上,加强透视,线条要挺拔有力以增强饱满的精神张力。

(三)教师把部分学生作业展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四)教师将部分学生作业投影到屏幕上作现场修改。

五、总结本课以红船为题材进行练习,能够让同学在增进绘画技能的同时,深刻体验情感因素在作画过程中的特殊运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绘画》绘画(18课时)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第二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第三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学画中国画‎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示与‎艺术特征第五课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线描写生第六课色彩的表现‎与材料的选‎择---色彩画初试‎第七课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黑白或套色‎版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工艺》工艺(10课时)第一课工艺的内涵‎第二课笔插的设计‎与制作第三课书籍保护的‎设计制作第四课鸟巢的设计‎与制作第五课石膏造型工‎艺制作第六课靠垫的设计‎与制作第七课扎染的设计‎与制作第八课腊绘的设计‎与制作第九课纤维艺术的‎工艺制作第十课陶瓷造型工‎艺制作个人学习工‎艺评估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书法》书法(18课时)第一课汉字与书法‎文化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第三课楷书源流与‎赏析第四课行书源流与‎赏析第五课草书源流与‎赏析第六课工具材料与‎基本要求第七课点画特点分‎析及练习第八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一)第九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二)第十课结字特点分‎析及训练(三)第十一课整体临摹训‎练(一)第十二课整体临摹训‎练(二)第十三课整体临摹训‎练(三)第十四课创作训练(一)第十五课创作训练(二)第十六课创作训练(三)第十七课综合知识第十八课考察实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电脑绘画.电脑设计(18课时)第一课万能的虚拟‎画笔---用电脑画画‎第二课电脑工作坊‎---做个电脑设‎计师第三课神奇的三维‎世界---建设3D立‎体空间第四课建设虚拟空‎间---亦真亦幻的‎游戏世界第五课让影像动起‎来---米老鼠的诞‎生第六课创作你的动‎画片(上)第七课创作你的动‎画片(下)第八课用电脑编辑‎电影---自己当导演‎第九课声光电艺术‎---多媒体第十课让世界都知‎道---网络艺术欣‎赏与实践第十一课媒体艺术家‎第十二课媒体大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选修)篆刻》篆刻(18时)第一课印章的实用‎作用与艺术‎价值第二课篆书于印章‎文字第三课实用印章的‎发展演变(一)第四课实用印章的‎发展演变(二)第五课流派篆刻及‎风格特征(一)第六课流派篆刻及‎风格特征(二)第七课篆刻的工具‎材料与基本‎理念第八课篆书技法分‎析与训练第九课篆书临摹训‎练第十课刀法分析及‎训练第十一课白文印临摹‎练习第十二课朱文印临摹‎练习第十三课边款刻法与‎拓法第十四课字法与章法‎练习第十五课白文印创作‎练习第十六课朱文印创作‎练习第十七课自由创作第十八课观摩考察。

高一【美术(人美版)】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教学设计

高一【美术(人美版)】现实与理想—西方古典绘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教师展示古埃及壁画作品《三个音乐家》,让学生观察人物有怎样的特点,画面整体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并分析画面,讲解古埃及的艺术特点:古埃及壁画从形象角度来说,正面的眼睛,侧面的头部,正面的上半身与侧面的腿,即“正面律”,看重在一个二维平面中表现出一个身体最完整的样子。

从画面整体角度,古埃及艺术是非常规合理的空间结构,是二维平面的,画的完整是最重要的,它表现的是观念中的事物形态。

教师展示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并阐述相比于古埃及人,古希腊人更仔细地去模仿真人外形,并加以美化,赋予自然“理想化”。

同时通过阐述《米洛斯的阿芙洛狄特》身体上下长度比为0.618:1,头身比为1:8的黄金比例,描述出古希腊时期人们是追求理想美。

驱动性问题:古希腊古埃及时期的艺术作品最大特征是什么?
学生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