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培训记录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预防培训记录表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防护用品的正 确选择
防护用品的维 护和保养
防护用品的佩 戴方法
防护用品使用 中的注意事项
应急处理和急救措施
培训内容:学习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和急救措施 培训目标:掌握急救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培训方式: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 培训效果:通过考核确保员工掌握急救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危害因素采取不同预防 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品、改变工 作场所布局等。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 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立完善的健康检查制度,及时 发现和诊断职业病。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与评估,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国家 法律法规的要求。
• 培训时间:记录本次培训的具体时间,包括日期和时间段 • 培训地点:记录本次培训的地点,包括会议室或教室的名称和地址 • 参与人员:列出参与本次培训的人员名单,包括姓名、职务或职称等 • 培训材料:简要介绍本次培训所使用的教材、PPT或其他相关材料
培训记录表填写情况说明
培训时间、地点、 参与人员等信息 填写完整
YOUR LOGO
20XX.XX.XX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及预防培 训记录表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培 训 基 本 信 息 02 培 训 内 容 03 培 训 效 果 评 估 04 培 训 总 结 及 记 录 05 其 他 信 息
01
03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效果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设计 与发放
问卷调查的回收 与统计
职业健康培训会议记录

职业健康培训记录培训对象:公司全体员工及相关管理人员培训时间:2017年12月20日培训内容:职业病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主讲人:xxxx所需时间:1课时安全教育记录作业场所常见职业危害及其防护一、作业场所职业有害因素主要有哪些?职业性有害因素通常是指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
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苯、汞、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煤尘、有机粉尘等。
②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等;噪声、振动;紫外线、X射线等。
③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①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轮班制度不合理等。
②劳动中精神过度紧张。
③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的生理状况不相适应、超负荷加班加点等。
④机体过度疲劳,如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疲劳等。
⑤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工序安排在一起等。
②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防尘、防毒、防噪声等设备。
③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
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
二、生产性粉尘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是什么?1.生产性粉对人体的危害生产性粉尘进入人体后,根据其性质、沉积的部位和数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
(1)尘肺长期吸入一定量的某些粉尘可引起尘肺,这是生产性粉尘引起的最严重的危害。
(2)粉尘沉着症吸人某些金属粉尘,如铁、钡、锡等,达到一定量时,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3)有机粉尘可引起变态性病变某些有机粉尘,如发霉的稻草、羽毛等可引起间质肺炎或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以及过敏性鼻炎、皮炎、湿疹或支气管哮喘。
职业卫生培训记录内容

职业卫生培训记录内容
记录一:职业卫生意识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深入讨论了职业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各种职业病的预防措施。
培训内容包括了职业卫生法规政策、职业病防控知识以及职业病防治技术。
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加深了我们对职业卫生问题的认识,增强了职工对职业卫生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记录二:职业卫生检测技术培训
这次培训主要介绍了职业卫生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我们学习了各种职
业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包括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噪音等。
通过现场演示和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职业卫生检测的技能,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水平。
记录三:应急处置演练
在这次演练中,我们通过模拟职业危害事故现场,学习了应急处置的流程和方法。
我们模拟了火灾、泄漏、中毒等不同类型的职业危害事故,锻炼了我们迅速、有效的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这次演练,提高了我们的应急响应能力,确保了职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正确、迅速地做出反应。
结语
通过以上培训,我们深入了解了职业卫生的重要性,学习了职业卫生的基本知
识和技能,提升了我们的职业卫生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做好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为保障职工健康、促进生产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职业危害安全教育培训(培训记录+签到表+效果评估表)(公司项目部)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与第5模块对应】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评估表附件职业危害警示教育教案一、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1.当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预防与-控制对策上的要求;2.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的顺序;3.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4.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方面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二、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一)噪声的预防与控制噪声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1.声源控制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1)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2)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
2.传播途径的控制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2)隔声: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
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
(3)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
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
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
(4)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3.个体防护接触强噪声的工人,应配戴耳塞、耳罩。
耳罩隔声效果较好,一般能使噪声衰减30分贝,能减少噪声对工人人体的损害。
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接触噪声的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的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准备从事噪声作业的工人就业前体检,凡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禁止从事强噪声作业。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

5.职业性疾患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急性职业中毒明显多发,恶性事件有增无减,社会影响大。
6.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体系。通过工作场所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用人单位遵法、守法的法律意识,切实履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责任;创造安全、舒适、健康的作业环境;发挥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推动用人单位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普及职业卫生知识,加强劳动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2.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凹形反弹倾向。发病人数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逐年下降,1997年降至最低后又呈反弹趋势。其中主要是尘肺病检出率显著回升。
3.我国的职业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71 %,中毒占20%,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90%。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记录
时间
地点
培训内容
部门
主讲人
备注
08-03
公司会议室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生产部
08-03
公司会议室
摘要学习职业卫生防治法
生产部
08-08
公司会议室
职业病危害防治与控制的基本知识
综合部
08-08
公司会议室
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管理知识
综合部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
学习时间
08-03
学习地点
公司会议室
7.进一步充分认识依靠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制定和落实职业卫生政策措施,建立完善职业卫生发展的大环境。
15、职业危害教育培训记录

都柳江郎洞等三级航电枢纽项目管理区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
职业危害教育培训记录表
编号:
单位名称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都柳江郎洞等三级航电枢纽项目管理区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
作业人员姓名
工种
挖掘机
进场时间
所属作业单位
作业单位负责人
作业地点
是否存在交叉作业
作业内容
1、职业健康防护知识
补充培训内容: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噪声、粉尘、高温、全身振动。
可能引起的职业病:声聋、尘肺、中暑。
主要防护措施:将驾驶室密闭、设置空调、减振处理,护耳器、防护服。
接受培训人签字:
接受培训时间:
培训人签字:
培训时间:
注:存在交叉作业或多个作业面时施工作业班组应同时培训。
2.噪声控制:控制噪声传播,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使噪声强度降低。采罩等。
3.粉尘控制:主要通过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如采用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避免接触粉尘,用含石英低的石灰石代替石英砂为铸型材料以减轻粉尘危害。采用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佩带防尘口罩、防尘安全帽等。
一、劳动者在工作中经常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1、生产过程中存在或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
⑴化学因素:包括毒物和粉尘。常见的有刺激性气体有机溶剂(如苯、甲醇、汽油)等;生产性粉尘等。
⑵物理因素:包括噪声、异常的气象条件(高温、低温、高湿)。
⑶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医务工作者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等。
三、如何预防职业病危害?
1.毒物控制:从根本上不直接接触,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的化学物质如甲苯、二甲苯代替苯作稀料、生产过程要密闭化、自动化,严防跑、冒、滴、漏。安装毒物超标自动报警系统,严格控制空气中毒物浓度在安全标准内。加强通风,使毒物尽快排出。进入有毒场所,应佩戴防毒面具、送风面罩等。
职业病防治培训记录

职业病防治培训记录时间:2011年6月10日地点:一楼会议室主持人:高景龙培训内容:职业病危害的基本概念1.职业卫生职业卫生原称为劳动卫生或工业卫生,是研究生产劳动中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因素等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规律或危害程度,从而提出如何改善劳动条件及作业环境、防止职业危害的侵袭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以达到保护和增进劳动者的健康、提高劳动者的能力为目的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不良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
2.劳动条件劳动条件指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产环境3方面。
(1)生产工艺过程,指按生产工艺所要求的各项生产工序进行连续作业的过程,它随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的变化而改变。
(2)劳动过程,指在按生产工艺所要求的各项生产中,从事有目的和价值的职业活动过程,它涉及针对生产工艺流程的劳动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作业者操作体位和劳动方式,以及智力和体力劳动的比例等。
(3)生产环境,指作业场所环境,包括按工艺过程建立的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户外作业大自然环境。
3.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重要条件,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病防治培训记录时间:2011年12月10日地点:一楼会议室主持人:高景龙培训内容:生产性粉尘的危害、职业中毒。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1.生产性粉尘的定义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它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重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引起包括尘在内的多种职业性肺部疾病。
2.生产性粉尘的致病机理生产性粉尘的理化性质不同,对人体的危害性质和程度亦不同。
在卫生学上有意义的粉尘理化性质有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荷电性、爆炸性及粉尘的化学成分等。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粉尘吸入量以及个体差异的影响。
职业危害培训记录

会议记录签到簿职业危害培训记录填写人:曲婷婷日期:2014.4.5第一次培训材料一、有关术语和定义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各国法律都有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职业病的诊断,一般由卫生行政部门授权的,具有一定专门条件的单位进行。
最常见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等。
2、职业危害:职业危害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是指劳动者职业活动中可能在作业场所接触到的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
3、有害作业:是指在生产作业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
4、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二、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分析第一,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
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法定职业病名单达115种。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
第二,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凹形反弹倾向。
发病人数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逐年下降,1997年降至最低后又呈反弹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培训主题
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教育培训形式
内培
教育培训地点
会议室
教育培训时间
8:30
教育培训主持人
李殿恩
教育培训教师
亓建才
参培人员
全体职工
教育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参培人员
全体职工
教育培训内容
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
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6、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培训效果评价意见
达到预期效果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100
7
胡金芝
100
16
赵红军
100
8
侯荣芹
100
17
董学勤
100
9
周 军
100
18
李 硕
100
安 全 生 产 教 育 培 训 记 录 本
2016年 1月15 日№:
教育培训主题
职业病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教育培训形式
内培
教育培训地点
会议室
教育培训时间
8:30
教育培训主持人
徐守彬
教育培训教师
安监局庄科长
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6、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培训效果评价意见
达到预期效果
序号
姓名
应会成绩
序号
姓名
应会成绩
备注
1
李殿恩
100
10
魏恒来
100
2
王汉富
100
11
孙洋洋
100
3
徐守彬
100
12
王 惠
100
4
陈继成
100
13
陈 飞
100
5
郭道桂
100
14廉 美Fra bibliotek1006
闫志新
100
15
刘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