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课件(正在使用)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课件(正在使用)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漂白性的比较
名称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溶于水产生的 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 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原理
实质 程度 范围
氯水中的次氯酸将有色 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化合作用 暂时性,加热可复原
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氧化作用 永久性
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
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一氧化氮
放电
2. 在常温下: 2NO+O2=2NO2(红棕色)
二氧化氮
易错细节:NO和O2不 能共存,收集NO只能 用排水法,收集NO2不 能用排水法只能用向 上排空气法。
比较NO和NO2的物理性质: NO:无色、无味、不溶于水、不稳定(易氧化)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稳定、 有毒性 3. NO2易溶于水: 3NO2+H2O=2HNO3+NO
漂白牙菜、魚翅、白果 白沙糖
以工業用漂白水漂白各 式各樣的產品
含大量的二氧化硫
北京、廣東 海南省海口市
酸 雨 的 形 成 原 理
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正常雨水的 pH值在5.6左右,然而,当空气中大量N和 S的氧化物随雨水降落下来就会使得雨水 的pH值小于5.6而形成酸雨。
我们将PH<5.6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被 污 染 的 树 叶
酸 雨 的 危 害
思 ? 考
方 案!
煤中含有S,燃烧时会产生 SO2排放到空气中去污染空气, 请利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 合理方案来减少煤燃烧时SO2的 排放量,并写出有关方程式? 往煤中加石灰—Ca(OH)2,煤燃烧 产生的SO2和石灰产生反应生成 CaSO3, CaSO3再被氧化成CaSO4, 从而减少了SO2排放量,主要反应为: SO2 + Ca(OH)2 = CaSO3 + H2O 2CaSO3 + O2 =2 CaSO4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课件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课件

正反应
逆反应 H2SO3
[实验4-7] 书p90 实验步骤:见书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试管中的水面上升, 溶液几乎充满整个试 管
②pH试纸变红
③参加品红溶液,品 红溶液褪色
④加热后,溶液又变 成红色,同时有刺激 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①SO2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响
正反响
SO2 + H2O 逆反响 H2SO3 ② SO2的漂白作用;但漂 白后的新物质不稳定,易 恢复原来的颜色
2.在BaCl2的水溶液中通入SO2未见沉淀,把 其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A参加NH3,另一份B
参加Cl2D那么( )
A、只有A中产生沉淀BaSO4 B、只有B中产生沉淀 C、都不产生沉淀 D、都产生沉淀
3.以下能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的是(B )
A.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SO2能溴水褪色 D.SO2难使品红试液变红
酸雨的危害实例录: 50年前,故宫太和殿台阶的栏杆上雕刻着各式
各样精美浮雕花纹还清晰可见,而现在却已大多模 糊不清,局部已成光板……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30年12月〕,原因 是SOx和MnO微粒作用生成SO2--SO3进入人体 。
❖2、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原因是 SO2和烟尘作用生成硫酸盐,吸入人体肺部。
水位继续上升,
3NO2+H2O=2HNO3+NO
水逐渐充满试管
4 NO2 + 2H2O + O2
= 4HNO3
问:(1)、在这个过程中要通入多少的O2, NO2 才能完全转变成HNO3呢?
v 2NO+O2=2NO2
v 3NO2+H2O=2HNO3+NO v 4NO2+O2+2H2O=4HNO3 v NO2与O2以4:1的体积比〔摩尔比〕混

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课件

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课件

H2SO3
(可逆反应)
CO2溶于水也是一个可逆反应: CO2+H2O H2CO3 • Cl2溶于水也是一个可逆反应: Cl2+H2O HCl+HClO
CO2+CaO == CaCO3
CaCO3 == CO2+CaO
高温
与碱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SO2+Ca(OH)2=CaSO3↓+H2O CaSO3+SO2+H2O=Ca(HSO3)2
酸雨的形成
1.什么是酸雨? 2.正常雨水pH应在什么范围? 3.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4.酸雨有什么危害?
解决 方法
SO2的污染
“空中死神” —— 酸雨 酸雨一般是指pH<5.6的雨、雪等大气降水。 (由于大气中CO2的存在, 正常的雨pH≈5.6。) 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是因为它对 生物、土壤、建筑材料等危害很大。在广东、 广西、四川盆地及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 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与欧洲、北美并列 成为全球三大酸雨区。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酸雨对森林的破坏
一、硫
硫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硫在自然界的存在(化合态)
黄铁矿 石膏
一、硫
1、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现象: 空气中: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纯氧中: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点燃
S+O2===SO2
银耳本来的颜色是淡黄色的,但市售 的有些银耳颜色很白。原来,这是一 些不法商贩用硫黄熏蒸的结果。
漂白效果
暂时
加热后
恢复
为什么长时间放置的报纸和草帽会变黄?
北方市场上,经常见有外面非常白而里面 却是黄的馒头和粉丝,里外不一样,它的做法是 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先放入馒头或粉丝,再放 入燃烧着的硫后熏一下而得到的,您能否马上 就食用或用来做菜?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课件 (共45张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课件 (共45张PPT)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可爱的地球。 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酸雨、 臭氧层破坏和气候变暖这三大全球环境问题, 却使人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被酸雨腐蚀的建筑和树木
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
硫(S)
一、物理性质
黄 色 晶 体、 不 溶于水、 微 易 硫化碳,易 升华 ,质 脆 。 溶于酒精、 溶于二
(3)SO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 + Na2O Na2SO3
1.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SO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二 氧 化 硫 的 化 学 性 质
-2 0 +4 +6
思 考 结 论
S
2
S
S(SO2)
S
? 根据SO 中S的化合价推断它具有怎样的性质?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6
S 表现还原性,需加入 氧化 剂来实现,如 SO2
1、物质分类的角度——酸性氧化物 A、与水反应生成酸 SO2 + H2O B、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2 + 2NaOH C、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O2 + Na2O 2、氧化还原的角度——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H2SO3 Na2SO3 + H2O Na2SO3
2SO2
+
O2
催化剂
2SO3
3、特殊性角度——漂白性:暂时性漂白 品红 红色
0

SO2能使氯水、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S
表现氧化性,需加入 还原 剂来实现,如 。
SO2+2H2S == 3S↓+2H2O
新闻回放:
目组的记者在福建、桂林和北京 的一些市场发现 ,一些看起来非 根据黄银耳变白,推测 常白而又鲜亮诱人的银耳竟是经 SO2具有什么性质? 过特殊工序处理的———用国家 明令禁止使用的“硫磺”熏蒸而 成。 白银耳是怎样熏出来的?央 视《生活》栏目的记者日前深入 福建古田县一探究竟。 在加工现场,一名工人往一 个小锅里放硫磺,并用火点燃。 田地里散发出一股刺鼻的气味。 经权威部门检测显示,这些白色 银耳都有二氧化硫残留,甚至有 的残留量还不低。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3《硫和氮的氧化物》实用课件优秀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3《硫和氮的氧化物》实用课件优秀课件

HClO , Na2O2 , O3 ,活性炭……
它们的漂白机理有何不同?
HClO ,Na2O2 , H2O2 , O3 ——氧化漂白 活性炭 ——— 吸附漂白 SO2—— 化合漂白
如何鉴别CO2、 SO2?
A、气味 B、品红溶液 C、H2O(溶解性、酸性) D、氯水 E、 KMnO4溶液
如何证明气体中既有CO2又有SO2?
一、硫
游离态: 1.存在
化合态:
游离态的硫
一、硫
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地壳的岩层里 1.存在
化合态:硫化物和硫酸盐
硫铁矿(FeS2) 黄铜矿(CuFeS2)
石膏
芒硝
(CaSO4•2H2O) (Na2SO4•10H2O)
一、硫
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地壳的岩层里 1.存在
化合态:硫化物和硫酸盐
B、与碱性氧化物
SO2 + CaO = CaSO3 钙基固硫 SO2 + Na2O = Na2SO3 C、与碱 2NaOH+SO2=Na2SO3 +H2O (吸收尾气) SO2+ Na2SO3 + H2O = 2NaHSO3 Ca(OH)2+SO2=CaSO3 ↓ +H2O CaSO3 + H2O + SO2 = Ca(HSO3)2
Hg + S = HgS

H2 + S = H2S B、还原性: S + O2 点=燃 SO2
二、二氧化硫
1.物性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 水(1:40)。
2.化性:
SO2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
酸性氧化物
与H2O反应生成酸 与碱性氧化物反生成盐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课件

人教版化学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2课时:硫和氮的氧化物课件

阅读教材P93,并思考以下问题:
空气中SO2、氮氧化物的来源有哪些,及其有哪些危害? 1、污染物的来源:(1) SO2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与石 油)的燃烧、含硫金属的冶炼以及制造硫酸、磷肥等产生的 废气。
(2)NO2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 2.危害:
(1)引起大气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2)溶于水形成酸雨。
往煤中加石灰—Ca(OH)2,煤燃烧产生的SO2和石灰产生反应生 成CaSO3, CaSO3再被氧化成CaSO4,从而减少了SO2排放量,主 要反应为:
SO2 + Ca(OH)2 = CaSO3 + H2O 2CaSO3 + O2 =2 CaSO4
1.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
汽车燃料中没有氮元素,为什么尾气中有NO2?
燃料在汽缸中燃烧需要空气,空气中有78%的氮气。由于 火花塞点火时使用高压电点火,在高压电的作用下,氮 气与氧气生成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不稳定,与氧 气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因为空气中有氮气, 所以生成二氧化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在处理尾气时去 掉生成的二氧化氮。
有关NO、NO2、O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的计算
(1)NO2、NO混合气体溶于水 3NO2 + H2O = 2HNO3 + NO
例1:10mL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 6mL气体。问:剩余气体是什么?原混合气体中NO2有多少?
NO
NO2 6mL
(2) NO、O2混合气体溶于水 4NO + 3O2 ƱO2 + 2H2O = 4HNO3
NO与O2以4︰3的体积比混合,与足量的水反应就可以 完全转变成硝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课件(共14张PPT)

3、下列可以用来鉴别SO2 和CO2 的 方法是( B )D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闻气味 C、通入澄清石灰水 D、通入品红溶液中
酸雨 危害:
六十年后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 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
罪魁祸 首!!
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活动一:观察二氧化硫,闻气味, 试着描述其物理性质
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活动二:将盛有二氧化硫的试管倒 立于水中,观察现象?取出试管,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向溶 液中滴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观察 颜色变化?
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易液化 C.一定条件下能与O2反应 D.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E.水溶液具有强酸性 F.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2、下列反应中,SO2被还原的是 ( C)
A、SO2+CaO=CaSO3 B、SO2+Br2+2H2O=H2SO4+2HBr C、SO2+2Mg=S+2MgO D、SO2+H2O2=H2SO4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3时20 分34秒下午3时20分15:20:3421.11.9
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活动四:向溶有二氧化硫的水溶液 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观察现 象?
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活动五:将二氧化硫气体与硫化氢 气体混合,观察现象?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3时20分21.11.915:20November 9, 2021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3时20分34秒15:20:349 November 2021

4.3 硫和氮的氧化物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

4.3 硫和氮的氧化物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

二、二氧化硫
SO2的实验室制法: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
物理性质: 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
化学性质:
1.SO2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1)与H2O反应生成酸
酸性氧化物 (2)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与碱性氧化物反生成盐
滴有酚酞的 NaOH溶液
褪色
石蕊 试液
变红
品红 溶液
褪色
SO2的性质 还原性 还原性
氧化性
酸性
酸性 漂白性
1、怎样鉴别SO2与CO2?
SO2 1.用品红溶液 褪色
性质
CO2
漂白性 无现象
2.酸性高锰酸 褪色 钾溶液
3.溴水
褪色
还原性 无现象 还原性 无现象
4.FeCl3溶液 黄色变为浅 还原性 无现象 绿色
(3)SO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具有漂白性(不稳定)
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加工后
“黄”银耳 “变”成了 “白”银耳。
SO2特性:使品红褪色,加热后恢复红色,检验SO2
实验探究3
现象
结论
往装有SO2溶液的试管 内滴入2-3滴品红溶液, 然后振动试管。
(1)与水反应:
SO2 + H2O
H2SO3(亚硫酸)
亚硫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
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可逆反应的特点:
a.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向两个方向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氧化剂氧化为S↓ 。
⑴制造硫酸:
催化剂
2SO2 + O2 2SO3
二 氧 化 硫 的
SO3 + H2O == H2SO4 (放出大量热)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3+CaO=CaSO4 SO3+Ca(OH)2=CaSO4+H2O SO3+2NaHSO3=Na2SO4+2SO2+H2O
(除去SO2中混有的SO3气体)
b.与强氧化剂反应 ;
如:5SO2 + 2KMnO4 + 2 H2O = 2H2SO4 + K2SO4 + 2MnSO4
C、催化氧化;2SO2+O2••
催化氧化 加热
2SO3
(2)氧化性:
SO2 + 2 H2S = 3 S ↓ + 2 H2O
资料卡片:(91页)预防硫化氢中毒
H2S可被Cl2(Br2、I2)、Fe3+、 SO2等许

Fe+S =FeS

2Cu+S=Cu2S
(与变价金属生成低价金属) 硫

(2)还原性:与氧气发生反应
氧 气
S+O2 点燃 SO2
中 燃

4.用途:黑火药、制硫酸。
二、二氧化硫:
(一)、物理性质 :
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 空气重、容易液化、易溶于水的气体。(常温 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即 (1:40)。
三、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又名硫酸酐,是一种无色易挥
发的晶体,溶沸点都很低。
2、化学性质 : (1) 与水反应: SO3 + H2O==H2SO4 (放出大量的
热)
(2)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3 + CaO==CaSO4
(3) 与碱反应: SO3 +Ca(OH)2 == CaSO4 +H2O
1、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 性的是( D )
• B.它与水作用生成H2SO4 • • C.它能使溴水褪色
• D.它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⑵可以漂白白纸浆、毛、丝、

草编制品等
途 ⑶杀灭霉菌和细菌
⑷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为什么木耳经过二氧化硫的熏蒸会变白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 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正常雨水的
成 原 理
pH值在5.6左右,然而,当空气中大量N和 S的氧化物随雨水降落下来就会使得雨水 的pH值小于5.6而形成酸雨。
我们将PH<5.6的雨水称之为酸雨
• A、H2S B、SO3 C、H2SO4 D、SO2
• 2.关于S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A B ) A.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 B.它与水作用生成H2SO4
• C.它能使溴水褪色 • D.它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 3.下列关于S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E ) • 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 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C.一定条件下能与O2反应 • D.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 E.水溶液具有强酸性
把试管内液体用酒精灯 加热
现象
结论
品红溶液 SO2有漂白
褪色
作用
溶液变 回红色
被SO2漂白不稳 定,容易变回原
来的颜色
2.SO2的漂白性 原理:二氧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直接生
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实质:化合作用。
程度:暂时性,加热可复原。
范围: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紫 色石蕊试液褪色。
资料:几种物质漂白性比较
物质 活性炭
潮湿 氯气
臭氧
过氧 化钠
二氧 化硫
漂白 原理
吸附 色素
氧化 漂白
氧化 氧化 生成无色 漂白 漂白 化合物
物理变
化或化 物理 学变化
化学
化学 化学
化学
1、如何鉴别SO2和CO2?
• 鉴别SO2用品红溶液,看是否褪色;
• 鉴别CO2用澄清石灰水,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2、怎样除去CO2中的SO2?
硫酸盐:石膏、芒硝;
2.物理性质:淡黄色晶体,俗称硫黄;不 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熔、沸点都很低。
化合 -2 0 +4
+6

物质 FeS、 S 类别 Na2S、
H2S
SO2、 SO3、H2SO4 H2SO3 Na2SO4 Na2SO3、 NaHSO4、 NaHSO3
3.化学性质:
(1)氧化性: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
(二)、化学性质:
1.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 SO2与水反应
逆反应
SO2 + H2O 正反应
H2SO3
亚硫酸是一种弱酸,不稳定
酸性:H2SO3>醋酸> H2CO3(弱酸)
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O2 + Na2O= Na2SO3 (亚硫酸钠) SO2 + CaO== CaSO3 (亚硫酸钙)
可通过足量溴水(氯水)或酸性KMnO4溶液或饱和 NaHCO3溶液(目的是吸收SO2 ),再通过品红
(目的是验证SO2是否被除尽)。
3.SO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2
0
+4
+6
S
S
S(SO2) S
(1)还原性:
a.与卤素单质反应 ;
如: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HCl
•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SO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SO3; B. 在标准状况下, SO3的气体摩尔体积 是22.4升;
C. SO2 与SO3都能与水剧烈反应; D. SO2可用于漂白纸浆, SO3不能
• 5.关于S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A B )
• A.它可使石蕊试液褪色;
(3)SO2与碱反应
SO2 + Ca(OH)2 CaSO3 + H2O 2SO2 + Ca(OH)2 Ca(HSO3 ) 2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SO2 + NaOH == NaHSO3
• 科学探究 这是检验SO2的方法之一.
实验步骤
往装有SO2溶液的试管内 滴入2-3滴品红溶液,然 后振动试管。
•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 (二)、氯气的化学性质;
(1)Cl2与水反应;(2)Cl2与碱的反应; • (三)、次氯酸的三大性质 :
①弱酸性;②强氧化性;③不稳定性; • (四)、氯水的成分(新置氯水和久置氯水)。
单质硫的图片
一.硫 1.存在形式: 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 化合态: 硫化物:硫铁矿、黄铜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