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常见中药材

合集下载

四川中药材类地理标志产品

四川中药材类地理标志产品

南江厚朴,四川省南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厚朴是南江县当地群众传统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南江县境内地形复杂, 溪沟纵横,山水相依,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为发展厚朴产业提供 了理想的自然基础。南江厚朴外表棕灰,有细密的纵纹,皮孔明显;内表 面紫棕色,划之显油痕。断面显油润。气香,辛辣味浓。
2012年07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江厚朴”实施地理标志 产品保护。
1980年,中国药材公司在广州进行中国川芎质量评比,都江堰川芎获 得中国川芎质量评比第一名。此后的评比中,都江堰市的川芎质量均居中 国之冠。
2006年9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都江堰川芎”实施地理标 志产品保护。
都江堰都江堰市的土壤、气候生态条件和药农丰富的栽培技术,生产 出的川芎色、香、味独具一格,以个大、质优、香气浓郁、切面呈菊花状、 油浸色,称“菊花心”川芎,疗效独特。
在金银花产地,采摘金银花的时间很有讲究。5、6月间,药农在晴天 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金银花花蕾,摊席上晾晒或阴干。金银花外表黄色或 黄褐色,被有短柔毛及腺毛。剖开花蕾,就可以看到5枚雄蕊及1枚雌蕊。 金银花以花未开放、色黄白、肥大者为佳。
2005年05月0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江金银花”实施原产地 域产品保护。
南江金银花品质独特,色碧、味甘、清香、富硒、天然。
苍溪川明参,四川省苍溪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川明参在川内称作沙参,又名土人参,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川明参是 中药材中的佼佼者,它既是大宗中药材,又是高级营养保健品,具有安胃 养胃、润肠解毒、清利肺热、益肝明目的功效。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 地形气候非常适宜中药材的生长,总面积、产量位居中国第一。所产川明 参通体黄亮白润,形状细长规整,质地坚实硬脆,断面呈角质状花纹,粉 质充足细腻,味甘淡,品质优良。

川产道地药材主要分布区域

川产道地药材主要分布区域

川产道地药材主要分布区域------------------------------------------作者xxxx------------------------------------------日期xxxx川产道地药材主要分布区域1、附子:江油市、布拖县。

2、川芎:都江堰市、郫县、彭州市、崇州市、眉山。

3、川贝母:阿坝州、甘孜州。

4、川明参:苍溪、金堂、巴中市。

5、川木香:阿坝州。

6、川红花:简阳市、平昌。

7、川牛膝:天全县、洪雅。

8、川麦冬:绵阳市、三台。

9、川银花:南江、沐川。

10、冬虫夏草:康定、马尔康。

11、干姜:犍为、沐川。

12、川郁金:双流、犍为、崇州市。

13、姜黄:犍为、崇州市、双流。

14、莪术:犍为、崇州市、双流。

15、麝香:都江堰市、马尔康。

16、天麻:平武。

17、白芍:中江、渠县。

18、黄连:洪雅、峨眉山市、大邑。

19、丹参:中江。

20、补骨脂:西昌市、金堂。

21、天冬:内江市、古蔺。

22、白芷:遂宁市。

23、黄柏:荥经、峨眉山市、洪雅、通江。

24、厚朴: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古蔺、三台。

25、杜仲:四川各地均有栽培。

26、半夏:南充市。

27、金钱草:四川多野生资源。

28、泽泻:彭山、都江堰市。

29、熊胆:都江堰市。

30、辛夷:北川。

31、续断:凉山州。

32、羌活:甘孜州、阿坝州。

33、柴胡:剑阁。

34、桔梗:梓潼。

35、佛手:犍为、沐川。

36、银耳:通江。

37、乌梅:大邑、达州市。

38、花椒:汉源、茂汶。

39、大黄:四川北部、西部多栽培。

40、菊花:苍溪、仪陇、中江。

41、龙胆:凉山州。

86种川产道地药材名录

86种川产道地药材名录

86种川产道地药材名录川产道地药材是指生长在四川地区的药用植物,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这些药材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药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川产道地药材。

首先是川贝母,它是四川地区最著名的药材之一。

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川贝母的药效主要来自于其含有的川贝母皂苷成分,这种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其次是川芎,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四川地区的特产之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痛经、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川芎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川芎素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另外,四川地区还产出一种名为川乌的药材。

川乌是一种有毒的植物,但其根茎部分具有药用价值。

川乌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症等疾病。

川乌中含有丰富的乌洛托品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此外,四川地区还产出一种名为川楝子的药材。

川楝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湿疹、痈肿等疾病。

川楝子中含有丰富的楝酮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

此外,四川地区还产出一种名为川黄连的药材。

川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痢疾等疾病。

川黄连中含有丰富的黄连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

总之,川产道地药材种类繁多,每一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药效和功效。

这些药材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通过合理利用和开发这些川产道地药材,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四川可种植的中药材

四川可种植的中药材

四川可种植的中药材四川位于中国中部,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种植中药材。

以下是四川可种植的中药材的一些例子:1. 川芎(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川芎是四川省著名的中药材,被誉为“川药之王”。

它具有活血化瘀、调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痛经、偏头痛等疾病。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川芎的生长,因此四川的川芎质量优秀。

2. 何首乌(学名:Polygonum multiflorum)何首乌是一种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中药材。

四川的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何首乌的生长。

四川出产的何首乌质地细嫩,品质优良。

3. 人参(学名:Panax ginseng)人参是一种常用的滋补中药材,具有补气、益气、提神的功效。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人参的生长,四川的人参以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而闻名。

4. 白术(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白术是一种常用的健脾药材,具有益气固表、健脾胃的作用。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白术的生长,四川产的白术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

5. 丹参(学名:Salvia miltiorrhiza)丹参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血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丹参的生长,四川产的丹参质量优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6. 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白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调经养颜的功效。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白芍的生长,四川产的白芍质量上乘,颜色洁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7. 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地黄是一种常用的滋补中药材,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地黄的生长,四川产的地黄品质优良,广受市场青睐。

8. 熟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f. hueichingensis)熟地黄是地黄的一种变种。

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 -回复

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 -回复

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回复四川是中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和加工基地之一,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在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丰富多样,其中包括诸多名贵的中药材。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相关的问题。

第一步:了解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的历史背景四川作为中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地之一,拥有悠久的中药材加工历史。

四川地理环境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为中药材的生长和加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川地区的气候以高温多雨为特点,这种湿热的气候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因此四川的中药材品种丰富多样。

第二步:介绍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的一般特点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的一般特点如下:1. 保存鲜活:四川地区的气候湿热,适宜中药材的生长,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一般会选择新鲜的中药材进行加工,以保持其原有的药效。

2. 品种繁多:四川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独特,使得该地区的中药材品种繁多。

常见的品种包括黄芩、当归、川芎、川贝、菟丝子等。

3. 优良质量: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以其优良的质量闻名于世。

由于四川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从土壤养分到植物生长,都能够满足中药材的需求,因此这里的中药材质量优秀。

第三步:介绍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的主要品种的特点和应用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的主要品种的特点和应用。

1. 黄芩:黄芩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泻下热,清热解毒的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疾病。

四川黄芩生长于四川盆地和山区,常见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方。

2. 当归:当归为一种独特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

四川的当归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3000米的地方,其根部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

当归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3. 川芎:川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四川的盆地和山区。

川芎富含挥发油和生物碱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病、跌打损伤等疾病。

4. 川贝:川贝为四川地区的特产药材,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云南的山区。

十种产于四川的中药植物

十种产于四川的中药植物

十种产于四川的中药植物凡中药名前冠于“川”字的,多指以四川为主产,包括云南、贵州等地所产之部分药物。

因为四川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历史上所产之药物,正如四十年前一位药界知名人士所述:“三千有种,八百无苗,天空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泥石里埋的,何处不产药?” 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疗效也很高。

川穹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

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

气浓香,味苦、辛。

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科:扇形科分布区域:四川、贵州、云南,以四川产者质优英文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来源: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性味:辛,温归经:归肝、胆、心包经用法用量:煎服,3〜9克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川贝母川贝母,百合科植物。

川贝母生长于温带高山、高原地带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中,土壤为山地棕壤、暗棕壤和高山草甸土等。

川贝母为润肺止咳的名贵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疗效卓著,驰名中外。

川贝母既是专有名词,也是贝母家族分类(按产地分为四大类:川贝母、浙贝母、土贝母、伊贝母,按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中的种类名称。

中文学名:川贝母拉丁学名:FritillariacirrhosaD. Don二名法:Fritillaria cirrhosa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亚纲:百合亚纲科:百合科属:贝母属分布区域:四川康定、西藏芒康、云南德钦、中甸等川鸟川乌,正名为乌头(学名:Aconitum carmichaelii / Radix ),别名:鹅儿花、铁花、五毒;被子植物门,毛茛科,乌头属。

英文名Aconite Root,生于山地草坡或灌丛中。

栽培于平地肥沃的砂质土壤,主要栽培于四川。

四川省中药材标准药材名录

四川省中药材标准药材名录

《四川省中药材标准》药材名录序号名称1 一支箭2 九节龙3 九眼独活4 三七花5 大叶茜草6 大菟丝子7 小天冬8 小玉竹9 小萹蓄10 小槐花11 山生柳12 山合欢皮13 山楂果14 山枝仁15 山鸡血藤16 川西马勃17 川防风18 川赤芍19 川明参20 川桐皮21 川银花22 川黄芪23 川黄芩24 川紫菀25 马兰草26 马尾连27 元宝草28 毛前胡29 水灯心30 水朝阳旋覆花31 火把花根32 牛尾独活33 见血清34 长松萝35 长前胡36 风寒草37 冬瓜子38 尼泊尔老鹳草39 玄精石40 白英41 白土苓42 白花蛇舌草43 皮寒药44 石凤丹45 石南藤46 石莲子47 龙葵48 龙胆地丁49 龙胆草50 台乌51 光皮木瓜52 光前胡53 光桃仁54 刘寄奴55 地丁草56 多舌飞蓬57 朱砂七58 竹叶柴胡59 红毛七60 红毛五加皮61 红毛走马胎62 红花龙胆63 红娘子64 西五味子65 西南手参66 西藏梭子芹67 苎麻68 忍冬果69 李仁70 灵仙藤71 灵芝孢子72 灵香草73 芦子74 芦竹根75 苍耳草76 角麻77 谷精草78 连翘叶79 鸡失藤80 兔耳风刺梨叶81 刺猬皮82 参叶83 垂穗伸筋草84 夜关门85 官桂86 岩白菜87 明七88 松叶89 枇杷叶90 法罗海91 苕叶细辛92 苦丁茶93 茂丹皮94 败酱草95 贯众96 软滑石97 软覆盆子98 迭鞘石斛99 鱼腥草100 南大青叶101 南星102 枳椇103 柠檬104 独一味根105 绞股蓝106 美洲大蠊107 扁枝槲寄生108 胆矾109 茯神木110 草红藤111 草血竭112 荔枝草113 荞麦花粉114 香巴戟115 凉山虫草116 夏枯全草117 峨参118 桃叶珊瑚119 海金沙藤120 海桐皮121 粉绿竹122 绣球小通草123 脆蛇124 臭牡丹125 莱菔头126 赶黄草127 钻地风128 鸭内金129 寄生130 崖桑皮131 排草132 粗齿川木通133 菊参134 萆薢135 蛇含136 野巴子137 野黑豆138 银耳139 雪胆140 麻黄草141 黄花白及142 黄荆子143 黄葵子144 喜树果145 椒目146 琥珀147 紫荆皮148 紫草皮149 紫薇皮150 舒筋草151 葎草152 葛藤花153 隔山撬154 鹅管石155 塞北紫堇156 碎米柴157 蜀漆158 蓝花龙胆159 赛谷精草160 蓼子草161 蝉花162 鲜芦笋163 澄茄子164 蕨麻165 薯莨166 藜芦167 糯米藤根168 露蜂房。

适合四川山区种植的中药材品种

适合四川山区种植的中药材品种

适合四川山区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四川山区,风景如画,山青水秀,真是个种药材的好地方。

大家都知道,中药材在咱们的生活中可是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像老话说的“药食同源”,这话一点都不假。

说到适合四川山区种植的中药材,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那些可爱的小药材们。

1. 人参:山中的“大仙”1.1 种植环境人参这位“大仙”可挑剔了,它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四川山区的湿气和遮阴的树木,简直就是为它量身定做的。

1.2 功效大家都知道,人参可是“滋补圣品”,它能增强免疫力,提升体力,简直就是熬夜党和上班族的救星!想想,在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种点人参,岂不美哉?2. 黄芪:山里的“隐士”2.1 种植技巧黄芪对土壤要求不高,耐旱又耐贫瘠,真是个“隐士”!在四川,找个阳光好的地方,就可以开园种植了。

2.2 健康价值它的“补气”效果广为人知,适合体虚乏力的朋友。

而且,黄芪还可以搭配其他药材,做成汤水,喝了以后精神倍儿好,真是一举两得!3. 丹参:山间的小精灵3.1 生长特点丹参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四川的气候刚好符合它的“口味”。

它在山坡上偷偷绽放,娇嫩得像小精灵。

3.2 药用价值丹参可不是一般的小草,它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尤其是对女性朋友来说,简直就是“月经期的福音”。

想象一下,种了丹参,家里的女儿们都能轻松点,真是福气!4. 川芎:香气四溢的“草药王”4.1 种植方法川芎在四川简直是如鱼得水,耐寒耐涝,随便找块地就能种。

它的根部一挖,满满的药香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想多种点。

4.2 药用特性川芎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很多人都把它作为“镇痛药”的首选。

总之,能在家里种川芎,药箱里就多了一个强力助手,心里也是倍儿踏实。

5. 白芍:美丽的“花仙子”5.1 种植注意事项白芍对土壤和光照要求适中,四川的环境也恰到好处。

它的花朵娇嫩动人,种出来的时候,不光是药材,简直就是风景。

5.2 健康作用白芍有养血调经、缓解疼痛的效果,特别适合女性保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柏 Huangbo 《神农本草经》
白鲜皮 Baixianpi 《神农本草经》
穿心莲 Chuanxinlian 《岭南采药录》
土茯苓 Tufuling 《本草纲目》
灯心草
大蓟
小蓟
金荞麦 Jinqiaomai 《新修本草》
败酱草 Baijiangcao 《神农本草经》
• 苦麻菜
京大戟 Jingdaji 《神农本草经》升来自 Shengma 《神农本草经》
葛根 Gegen 《神农本草经》
浮萍 Fuping 《神农本草经》
木贼 Muzei 《嘉祐本草》
芦根 Lugen 《神农本草经》
天花粉 Tianhuafen 《神农本草经》
淡竹叶 Danzhuye 《神农本草经》
密蒙花 Mimenghua 《开宝本草》
四川常见中药材
紫苏 Zisu 《名医别录》
荆芥 Jingjie 《神农本草经》
羌活 Qianghuo 《神农本草经》
白芷 Baizhi 《神农本草经》
藁本 Gaoben 《神农本草经》
苍耳子 Cang’erzi 《神农本草经》
辛夷 Xinyi 《神农本草经》
• 玉兰花
柴胡 Chaihu 《神农本草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