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四年级上《巨人的花园》导学案语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8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8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1【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司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我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目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都受到心【教学目标】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
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课前准备】1、多媒体。
(制作动画片)2、生字卡。
3、搜集神秘花园的音乐带。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情境:播放多媒体: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今天就让我们进入那美妙的世界中。
2、齐读课题,你有什么想问得吗?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巨人是个怎样的人?巨人的花园里发生什么事了?花园有什么特点?3、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
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6篇】

《巨人的花园》教案【精选6篇】《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内容,巩固识字。
3、让学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重难点】1、认识12个字。
2、从故事中受到教育,能够懂得美好的东西应该与别人共享。
【教学方法】游戏法、竞赛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都读过哪些童话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名字叫《巨人的花园》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巨人的花园》,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随文识字1、出示读文要求: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宝宝圈出来,并在新词下画上横线。
⑵数数本文有几段,在每段前依次标上序号,了解课文内容。
⑶注意读书姿势。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听录音范读课文,再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宝宝1、在小组内自由学习生字。
2、汇报学习情况。
(小组长带读生字、一字开花游戏、猜字游戏)3、识字比赛。
四、将生字宝宝带到课文中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全班朗读课文。
2、游戏巩固认读生字。
二、细读课文1、老师出示问题,学生找出相应段落,老师指导朗读:⑴巨人不让小孩来花园玩,他做了什么?⑵小孩子不来花园后,花园什么样了?⑶孩子们来了以后,花园又是什么样呢?2、比较朗读:(学生试读、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请学生抓住花园里有孩子玩和没有孩子玩时景色不同的句子,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花园里有孩子时的美丽与没有孩子时的荒凉。
个人挑战朗读自己喜爱的段落;3、积累词语库,除了课后的,你还从课文中积累了哪些词语?选择你喜欢的词说一句话。
三、齐读课文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二、认读生字宝宝三、学习田字格中的生字并指导学生书写1、让学生对要写的字进行一字开花,并且说说每个字的结构、偏旁、音序。
2、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特点,并说说自己将怎样写好这个字。
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3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3篇《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1【教材分析】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篇童话,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小朋友们在自已的花园里玩,很动气,就筑起高墙将小朋友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只有冬季,直到一天小朋友们从墙洞里爬进来,春天也就来了,后来在小朋友的启发下,世人拆了围墙,花园成了小朋友们的乐园,世人一辈子活在花园和小朋友们中间,感到非常的幸福。
教学时一要让同窗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布置、表达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欢乐应当和大伙儿分享的道理。
【教学目标】1、熟悉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许诺、围墙、通告牌、隆冬、孤独、暴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望、火辣辣、冷酷、愉快、撤除”等词语。
2、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能依照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明白欢乐应当和大伙儿分享的道理,情愿和同窗交流阅读感受。
【重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转变。
【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窗们,你们喜爱童话故事吗?什么缘故?你们都读过谁写的哪些童话呢?请你告知大伙儿。
2、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读了故事的名字,你最想明白什么呢?这篇文章将给咱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带着考虑进入故事。
二、整体读文,把握1、自已读课文,边标自然段,边画诞生字新词,自同窗字词。
2、小组相互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
3、指名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再指名提出不懂的文句。
重点解决:洋溢(指情绪气氛等充沛流露)、喧闹(喧哗喧闹)、训斥(训诫、呵斥)、训斥(用严厉的言语指出他人的错误或罪行)。
这几个词在明白得时能够让同窗联系上下句子解决,如洋溢一词,能够引导同窗联系句子,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时是什么样子?使同窗体会小朋友们在玩时的欢乐。
再联系生活,何时洋溢着欢声笑语?然后让同窗自已说句子。
还有“隆冬、瑟瑟、冷酷”可能同窗也有不懂,也可联系句子,或是用换词法,或让同窗想象、做一下动作,马上就能够够明白得。
巨人的花园导学案

《巨人的花园》导学案付家沟初小于小媛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巨人的花园》教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认识”溢,允”等8个生字,会写“允,墙”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绿树成荫,鲜果飘香,隆冬”等19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型新授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导案学案预设性问题及对策导入激趣导入。
1、简单了解王尔德2、齐读课题。
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再读课文,理解词语3.强调重点字词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读,边读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它们。
3、认真看老师范写“墙、隆、添”这三个字。
然后把本课的生字在练习本上写两遍,写范、美正确、规观。
强调易错字词。
探究学习1、感受花园的美丽和变化(1)题目是《巨人的花园》,花园是巨人的私有财产,你们觉得巨人的花园怎么样?课文是怎么描述的?(2)读课文思考:巨人的花园有孩子时什么样?没有孩子时什么样?从哪儿看出来的?2、激励评价3、学生画出有关花园的变化,让巨人明白了什么的句子。
1、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回答。
2、根据提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当孩子们再次偷偷钻进花园时,花园又()。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
最后,当巨人拆除围墙后,花园又()。
(2)通过学习课文,我认识了一位的巨人。
3、找出相关的句子,概括并朗读。
引导理解达标检测1、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学生订对答案3、激励评价1、填空。
“墙”共()笔,右上边的笔顺是。
“添”共()笔,右下边是()。
“隆” 共()笔,第六笔是()。
2、读拼音写词语。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9.巨人的花园》课前导学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9.巨人的花园》课前导学一、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和心理上的变化。
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
3.明白快乐应该和大家共同分享的道理,交流阅读感受。
二、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巨人”是指身材高大异于常人的人。
从题目可知,巨人拥有一座花园,而本文要讲的就是在巨人的花园里发生的故事: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砌起了围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
从此,花园里只有冬天。
一天,孩子们从围墙破损处钻进来玩耍,花园立刻变得春意盎然。
当巨人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他拆除了围墙,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这篇童话告诉我们,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2.词语的解释。
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常年:终年;长期。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允许:许可。
滚:走,离开。
逃散:逃亡失散。
禁止:不许可。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孤独:独自一人;孤单。
瑟瑟发抖:瑟瑟:形容颤抖。
比喻人因为冷、恐惧身体不停地哆嗦、颤抖。
荒凉:人烟少;冷清。
喧闹:喧哗热闹。
明媚:(景物)鲜明可爱。
破损:残破损坏。
增添:增加;加多。
胡闹:行动没有道理;无理取闹。
巨人的花园教案(4篇)

巨人的花园教案(4篇)《巨人的花园》优秀教案篇一一、背景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
作为一线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巨人的花园》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
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贴近生活的故事。
有名人曾说,学童话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答案来框定学生的思想。
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我对童心的珍爱、对童趣的珍视以及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的观念。
师:同学们,当巨人每次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的时候,(出示课件:巨人很生气)你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生:巨人你不要生气,好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你错了,知错能改还来得及。
生:巨人你太讨厌了,瞧你把可爱的孩子们吓得!(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巨人的批评之言时,一位学生一直把手高高举起着,他也想说一说他的看法)生:老师,我觉得巨人有善良的一面。
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错误地认为是孩子们会破坏花园,所以大声把孩子们赶走,并没有去伤害那些孩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频频点头,众说纷纭)生:我觉得巨人很可爱,他不明白春天为什么会消失的时候我可以想象出他那种样子。
生:老师,我觉得巨人很聪明,因为他能看懂小男孩的眼神。
(这个时候有两个学生在开小差窃窃私语,师灵机一动)师:恩,有道理。
聪明的巨人能看懂小男孩的眼神,同学们也很聪明,应该能看懂老师的眼神。
(师把眼光移向说话的学生,所有学生同时把目光移向该生,学生脸上火辣辣地,红着脸低下了头)生:现在我能够体会到课文当中巨人在看了小男孩眼神之后脸上火辣辣的感觉了。
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1)

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四年级语文上册《巨人的花园》一文。
该文位于教材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巨人砌起围墙,拒绝与孩子们分享花园的美好,导致花园失去了春天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巨人砌围墙、孩子们被拒之门外、花园失去春天、小孩的再次出现、巨人的醒悟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如:砌、墙、拒绝、分享等。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中心思想的认识。
难点:对文章寓意和道理的理解,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课题。
2.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气和节奏。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道理。
4. 生字词学习:学习并掌握生字词,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用法。
5.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课文内容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巨人的花园》2. 内容:(1)巨人砌围墙(2)孩子们被拒之门外(3)花园失去春天(4)小孩的再次出现(5)巨人的醒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巨人的花园。
(2)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造句:砌、拒绝、分享2. 答案:(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巨人的花园。
(3)示例:砌:工人正在砌墙。
拒绝:小明拒绝了小红的邀请。
分享:他们一起分享了美味的蛋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一个乐于分享的人,将文章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9 巨人的花园》 优质课导学案_1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巨人的花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起着以篇带篇、引领的作用,本组课文的专题是童话故事,要求学生在读课文时体会童话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
《巨人的花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巨人有一个很美丽的花园,当巨人把孩子们拒之园外时,花园里就只剩冬天,而当巨人再次把孩子们请到花园里玩耍时,花园又恢复了生机,处处都是春意盎然。
这篇课文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思想教育价值方面,要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快乐要与别人分享;在语言价值方面:这篇课文描写花园景色的词语用得非常生动,便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
[学情分析]童话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从小就在童话书堆里长大。
但是他们在读童话时有可能只注意了其中的情节,而没有特别注意演绎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这里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角色扮演朗读的品析,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了解故事的奇妙,明白做人的道理。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巨人的性格特点。
2.演绎巨人的愤怒,体会巨人对孩子态度变化的过程及原因。
3. 感受花园的变化,促使学生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演绎巨人的愤怒,体会巨人对孩子态度变化的过程及原因。
[教学难点]明白“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道理。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孩子们喜欢读童话吧!能说说你读过哪些童话吗?童话能让我们感受生活中的美妙。
【板书:童话】2.今天让我们一起读读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童话,故事的题目是?【板书:巨人的花园】请大家一起来读读课题。
3.这个课题真有意思,一看就知道是一个童话,你们觉得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巨人)4.谁能给我说说理由?(生活中没有巨人)想象过吗,巨人长什么样的?(展示文章插图,对比巨人的巨大)5. 对啊,童话中的人物就是这么奇妙。
【板书:奇妙】二、初读课文,分享“巨人的形象”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巨人的花园,看看里面有什么奇妙的故事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故事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任性、冷酷、知错就改······)2.孩子们,抓住主人公的形象,是了解童话内容的好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巨人的花园》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溢、允”等8个生字。
会写“溢、允、墙”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洋溢,允许、训斥”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描写想象画面,体会“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要认识”溢,允”等8个生字,会写“允,墙”等12个生字,我能正确读写“洋溢、允许、围墙、隆冬、孤独、训斥、覆盖、凝视、冷酷、愉快、拆除、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等19个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我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读过许多童话,童话中那动人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我要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要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
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它们。
3、我要认真看老师范写“墙、隆、添”这三个字。
然后把本课的生字在练习本上写两遍,写范、美正确、规观。
三、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我要和同桌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流利,做到不
丢字、不添字、不断句、不重复。
2、我能借助下面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巨人旅行归来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于是他在花园四周。
从此,花园里。
一天,孩子们从围墙的破损处爬进来,花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
可是,巨人再次把孩子们赶出花园,花园又。
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拆除围墙,花园变成。
3、通过初读课文,我认识了一位的巨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2、我能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学重点:我能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到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重点字词。
2、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涵:
1、我要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用“ ”画出描写“巨人回来前,花园情景”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巨人回来后,花园情景”的语句,然后边读边想象画面。
通过反复朗读,我知道巨人回来前的花园 .;巨人回来后砌起围墙的花园 ;巨人拆去围墙的花园。
2、同样的一座花园,竞会出现如此复杂的变化,和巨人的态度有关。
找出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大声读一读。
巨人醒悟前的态度是,巨人醒悟后的态度是。
巨人态度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
巨人推倒围墙前心理,巨人推倒围墙后心理。
3、我知道是小男孩帮巨人醒悟的,当巨人大声叱责孩子们时,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我联系上下文仿佛听到他对巨人说。
4、巨人终于明白了。
我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
5、我要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三、自主积累:
这篇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描写得特别生动,我要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读一读并摘抄到积累本上。
四、回顾全文,总结特点:
我发现课文中巨人回来前后花园的情景、巨人前后的态度、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心理都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篇童话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对比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的。
五、拓展延伸:
1、我要读读课后资料袋,了解童话的分类。
2、我要找来《格林童话》或《安徒生童话》读一读,我还可以和同学换着读其它的童话故事。
3、我还要讲童话、编童话、和同学合作演童话。
问题训练单
小组:姓名:
一、自主学习
1、填空。
“墙”共( )笔,右上边的笔顺是。
“添”共( )笔,右下边是( )。
“隆” 共( )笔,第六笔是( )。
2、读拼音写词语。
yáng yì zēng tiān lěng kù fù gài
níng shì huǒ lā lā gào shì pái
3、比一比,组词。
疑( ) 折( ) 益( ) 醒( )
凝( ) 拆( ) 溢( ) 酷( )
4、用下面的词语写话。
洋溢——
二、探究、合作
1、同样的一座花园,竞会出现如此复杂的变化,和巨人的态度有关。
找出巨人叱责孩子们的话大声读一读。
巨人醒悟前的态度是,巨人醒悟后的态度是。
巨人态度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
巨人推倒围墙前心理,巨人推倒围墙后心理。
2、我知道是小男孩帮巨人醒悟的,当巨人大声叱责孩子们时,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我联系上下文仿佛听到他对巨人说。
3、巨人终于明白了。
我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