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试题
高电压技术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电压技术》考试卷姓名座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衡量电介质损耗的大小用()表示。
A.相对电介质B.电介质电导C.电介质极化D.介质损失角正切2.以下哪种因素与tgδ无关。
()A.温度B.外加电压C.湿度D.电压的频率3.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A.电压的频率B.温度C.电场的均匀程度D. 杂质5.下列哪种电介质存在杂质“小桥”现象( )A.气体B.液体C.固体D.无法确定6.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时,采用移相法可以消除( )的干扰。
A.高于试验电源频率B.与试验电源同频率C.低于试验电源频率D.任何频率7.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A.远大于1B.远小于1C.约等于1D.不易确定8.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A.悬挂高度成反比B.电阻率成反比C.悬挂高度成正比D. 电阻率成正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高电压技术研究的对象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电介质极化的基本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空间电荷极化。
3. ________是表征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4.按照气体分子得到能量形式的不同,气体分子可分为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三种游离形式。
5.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_____秒的耐压时间。
6. tgδ测量过程中可能受到两种干扰,一种是_______和_______。
7. 按绝缘缺陷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_______缺陷和______缺陷两大类。
高电压技术题库

高电压技术题库第一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一、选择题1)流注理论未考虑的现象。
2)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3)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的出现为特征。
4)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5)电晕放电是一种。
6)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7)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8) A.碰撞游离B.光游离C.热游离D.表面游离9)______型绝缘子具有损坏后“自爆”的特性。
10) A.电工陶瓷B.钢化玻璃C.硅橡胶D.乙丙橡胶11)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12) A.大雾B.毛毛雨C.凝露D.大雨13)污秽等级II的污湿特征:大气中等污染地区,轻盐碱和炉烟污秽地区,离海岸盐场3km~10km地区,在污闪季节中潮湿多雾但雨量较少,其线路盐密为2/cm mg。
14)A.≤0.03B.>0.03~0.06 C.>0.06~0.10D.>0.10~0.2515)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憎水性?16)A.硅橡胶B.电瓷C.玻璃D金属二、填空题17)气体放电的主要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S值下,击穿电压存在_____值。
19)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湿度增加,空气间隙击穿电压_____。
20)流注理论认为,碰撞游离和______是形成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
21)工程实际中,常用棒-板或______电极结构研究极不均匀电场下的击穿特性。
22)气体中带电质子的消失有______、复合、附着效应等几种形式23)对支持绝缘子,加均压环能提高闪络电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4)沿面放电就是沿着______表面气体中发生的放电。
25)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为:温度Ct20=,压力=b______kPa,绝对湿度3/11mgh=26)越易吸湿的固体,沿面闪络电压就越__27)等值盐密法是把绝缘子表面的污秽密度按照其导电性转化为单位面积上______含量的一种方法28)常规的防污闪措施有:______爬距,加强清扫,采用硅油、地蜡等涂料三、计算问答题29)简要论述汤逊放电理论。
高电压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电压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高电压技术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描述气体间隙放电电压与气压之间关系的是(A)A、巴申定律B、汤逊理论C、流注理论D、小桥理论。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 )。
A、越小越好B、越大越好C、为无穷大D、可大可小3.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B)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4.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C)A、均匀电场B、稍不均匀电场C、极不均匀电场D、同轴圆筒5.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B)A、电击穿B、热击穿C、电化学击穿D、闪络6.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A )。
A、耐压试验B、绝缘电阻测量C、介质损耗测量D、泄漏测量7.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B)。
A、越高B、越低C、不变D、不确定8.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B )A、避雷针B、避雷线C、避雷器D、放电间隙9.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A )。
A、避雷针B、避雷线C、避雷器D、放电间隙10.对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C)。
A、直流电压B、工频交流电压C、高频交流电压D、雷电冲击电压11.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C)。
A、减小套管体电容B、减小套管表面电阻C、增加沿面距离D、增加套管壁厚12.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B )。
A、碰撞游离B、光游离C、热游离D、表面游离答案:B19.解释气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 )A、流注理论B、汤逊理论C、巴申定律D、小桥理论13测量绝缘电阻不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是( D )。
A、绝缘整体受潮B、存在贯穿性的导电通道C、绝缘局部严重受潮D、绝缘中的局部缺陷14.设 S1、S2 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 B )。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包括答案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15分〕1、气体中的带电质点是通过游离产生的。
2、气体去游离的根本形式有漂移、扩散、复合、吸附效应。
3、气体放电形式中温度最高的是电弧放电。
表现为跳跃性的为火花放电。
4、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d 的值时,击穿电压存在极小值。
5、自然界中的雷电放电就是属于典型的超长间隙放电。
6、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湿度增加,空气间隙击穿电压提高。
7、即使外界游离因素不存在,间隙放电仅依靠外电场作用即可继续进行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8、交流高电压试验设备主要是指高电压试验变压器。
9、电磁波沿架空线路的传播速度为 C 或真空中的光速。
10、一般当雷电流过接地装置时,由于火花效应其冲击接地电阻小于工频接地电阻。
11、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包括雷击杆塔跳闸率和绕击跳闸率。
12、为了防止还击,要求改善避雷线的接地,适当加强绝缘,个别杆塔使用避雷器。
13、考虑电网的开展,消弧线圈通常处于过补偿运行方式。
14、导致铁磁谐振的原因是铁芯电感的饱和特性。
15、在发电厂、变电所进线上,设置进线段保护以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和入侵波的陡度。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打“√〞〕1、气体状态决定于游离与去游离的大小。
当去游离小于游离因素时最终导致气体击穿。
〔√〕2、游离主要发生在强电场区、高能量区;复合发生在低电场、低能量区。
〔√〕3、游离过程不利于绝缘;复合过程有利于绝缘。
〔√〕4、巴申定律说明提高气体压力可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5、空气的湿度增大时,沿面闪络电压提高。
〔×〕6、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潮后易发生电击穿。
〔×〕7、输电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同。
〔×〕8、避雷器不仅能防护直击雷过电压,也能防护感应雷过电压。
〔√〕9、.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可以限制切除空载线路引起的过电压。
〔√〕10、输电线路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
高电压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流注理论未考虑B的现象。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
(2)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C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
(3)电晕放电是一种A。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
(4)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C。
7.测量试品的绝缘电阻时,规定以加电压后 1 秒测得的数值为该试品的绝缘电阻值。(×)
8.一般而言,吸收比越大,被试品的绝缘性越好。(√)
9.防雷接地装置是整个防雷保护体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组成部分。(×)
10.国际国家标准规定高电压测量误差在±5%以内。(√)
11.兆欧表有两个端子,即测量端与接地端。(×)
A.电流为 0,电压增大一倍
B.电压为 0,电流增大一倍
C.电流不变,电压增大一倍
D.电压不变,电流增大一倍
(29)极化时间最短的是(A)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30)以下哪种材料具有憎水性(D)。
A. 金属 B.电瓷 C. 玻璃 D 硅橡胶
二、判断题
1.无论何种结构的电介质,在没有外电场作用时,其内部各个分子偶极矩的矢量和平均来说为零,因此电介质整体上对外没有极性。(√)
(2)固体杂质的影响
一般固体悬浮粒子的介电常数比液体的大,在电场力作用下,这些粒子向电场强度最大的区域运动,在电极表面电场集中处逐渐积聚起来,使液体介质击穿场强降低。
7、什么叫电介质的极化?极化强度是怎么定义的?
答:电介质的极化是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其束缚电荷相应于电场方向产生弹性位移现象和偶极子的取向现象。电介质的极化强度可用介电常数的大小来表示,它与该介质分子的极性强弱有关,还受到温度、外加电场频率等因素的影响。
高电压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高电压技术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高电压技术主要研究的电压等级是()。
A. 220VB. 380VC. 10kVD. 35kV及以上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高电压试验的类型?()A. 绝缘电阻测试B. 耐压试验C. 短路电流测试D. 局部放电测试答案:C3. 高压断路器的主要功能是()。
A. 接通电路B. 切断电路C. 调节电压D. 测量电流答案:B4. 高压输电线路的导线材料通常不包括()。
A. 铝B. 铜C. 铁D. 钢5. 以下哪个参数不是衡量绝缘材料性能的指标?()A. 击穿电压B. 介电常数C. 电阻率D. 导电率答案:D6. 高压电容器的放电时间通常由()决定。
A. 电容器的容量B. 电容器的电压C. 电容器的电流D. 电容器的电阻答案:A7. 在高电压试验中,为了保护试验设备,通常会使用()。
A. 保险丝B. 继电器C. 断路器D. 电阻器答案:A8.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越高,其输电损耗()。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9. 以下哪种设备不是用于限制过电压的?()B. 电抗器C. 电容器D. 电感器答案:C10. 高压试验中,测量设备绝缘电阻的单位是()。
A. 欧姆B. 伏特C. 法拉D. 亨利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高电压技术在以下哪些领域有应用?()A. 电力系统B. 医疗设备C. 通信设备D. 家用电器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高压断路器的动作特性?()A. 操作电压B. 环境温度C. 机械磨损D. 操作频率答案:A、B、C3. 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子需要具备哪些特性?()A. 高强度B. 高绝缘C. 耐腐蚀D. 耐高温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性?()A. 增加线路的导线截面B. 提高线路的电压等级C. 增加线路的负载D. 使用避雷器答案:A、B、D5. 高压试验中,以下哪些设备是必需的?()A. 高压发生器B. 测量仪器C. 试验样品D. 保护装置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高电压技术的研究对象仅限于电力系统。
高电压技术试卷、习题及答案

高电压技术试卷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定性画出巴申曲线。
设有处于同一容器中的两个均匀电场气隙,其极间距离分别为S2,已知S1>S2,问那个间隙先击穿。
S1,2、列举提高气隙放电电压的方法。
3、电晕放电的危害及消除措施。
4、请画图说明“伏秒特性”曲线的制作过程,并举图例简述伏秒特性在考虑保护设备与被保护设备的绝缘配合上的作用。
5、何为沿面闪络?为什么沿面闪络电压比相等距离的纯气隙击穿电压低的多?列举易发生污闪的大气条件?6、解释如下名词:极性效应、雷击跳闸率、爬电比距、直击雷过电压。
2、三、分析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如图1所示,双层电介质串联,合闸于直流电源U。
○1定性画出电流I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指出吸收电流,说明产生它的原因。
○3绝缘介质在加压15秒时和60秒时的电阻值分别为R15=1000MΩ, R60=1500MΩ,那么该介质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各为多少?2、现场实测试品绝缘的tgδ和Cx,何时使用正接线,何时使用反接线?已知Cn=50pF,R4=3184Ω,调节西林电桥平衡时R3=318.4Ω,C4=0.02uF,求此时Cx和tgδ。
(西林电桥分流器位置是0.01)3、下图为三导线串联系统,有幅值为1的无穷长直角波沿无限长导线Z1入侵,各线波阻如图所示,波阻为Z2的线路末端开路(c点),波在Zo线上的波速为=300m/ms.试用网格法求波达A点后4ms时, B点上Vo=150m/ms,在Z2线上为V2的电压为多少。
4、左图,线路末端开路,一斜角无穷长波入侵,已知,FZ的冲击放电电压为U=664KV ,a=450KV/μs ,波速为v=300m/μs (1)、画出FZ上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波达FZ时为零时刻)。
(2)、求出阀型避雷器FZ的动作时间tp 。
高电压技术习题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1、什么叫间隙的伏秒特性曲线?它有什么作用?2、什么叫“污闪”?发生污闪的最不利的大气条件是什么?3、一空气间隙的均匀电场,已知当极间距离S=1mm、δ=0.1时,击穿电压U b =800V。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绝缘电阻的测量值获取需加压()S。
A、30B、45C、15D、60正确答案:D2、以下属于操作过电压的是()。
A、电弧接地过电压B、铁磁诸振过电压C、变电所侵入波过电压D、工频电压升高正确答案:A3、闲式避雷器的保护比是指残压与()电压之比。
A、工频放电B、额定C、冲击放电D、灭弧正确答案:D4、彼德逊法则提供了一种用()计算行波的折射、反射问题的方法。
A、集中参数等值电路B、网格法C、波动方程D、分布参数等值电路正确答案:A5、水在变压器油中如果呈水珠状一滴滴悬浮在油中,则电压器油的耐电强度()。
A、显著下降B、无法确定C、不变D、显著提高正确答案:A6、Z1、Z2两不同波阻抗的长相连于A点,行波在A点将发生折射和反射,反射系数的取值范围为()。
A、0B、-1≤β≤1C、-1≤β≤0D、-1≤β≤2正确答案:B7、超高压输电线路及变电站,采用分裂导线与采用相同截面的单根导线相比较,下列项目中,()项是错误的。
A、分裂导线通流容量大些B、分裂导线对地电容大些C、分裂导线结构复杂些D、分裂导线较易发生电晕,电晕损耗大些正确答案:D8、如下电压等级线路中,要求限制的内过电压倍数最低的是()A、60kV及以下B、500VC、110kVD、220kV正确答案:B9、关于空气间隙的击穿特性,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冲击耐压与极性有关B、冲击耐压与湿度无关C、冲击耐压与间隙距离有非线性关系D、绝缘具有自恢复性正确答案:B10、吸收比是1-15s 和仁()s时,两个电流值所对应绝缘电阻的比值。
A、30B、60C、20D、40正确答案:B11、电力系统中实际采用的防雷保护装置不包括()。
A、隔离开关B、避雷器C、防雷接地D、避雷针正确答案:A12、不会引起行波损耗的因素为()A、大地电阻B、对地电容C、电晕D、导线电阻正确答案:B13、由于长线路的电容效应及电网的运行方式突然改变而引起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过电压称作()A、操作过电压B、工频过电压C、大气过电压D、谐振过电乐正确答案:B14、极性介质中由于偶极子的定向排列形成的极化属于(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1.流注理论未考虑( )的现象。
A.碰撞游离B.表面游离C.光游离D.电荷畸变电场2.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
A.电子式极化B.离子式极化C.偶极子极化D.空间电荷极化3.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B.表现游离C.热游离D.光游离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A.电压的频率B.温度C.电场的均匀程度D. 杂质5.电晕放电是一种()。
A.滑闪放电B.非自持放电C.沿面放电D.自持放电6.以下四种气体间隙的距离均为10cm,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A.球—球间隙(球径50cm) B.棒—板间隙,棒为负极C.针—针间隙D.棒—板间隙,棒为正极7.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A.远大于1B.远小于1C.约等于1D.不易确定8. 衡量电介质损耗的大小用()表示。
A.相对电介质B.电介质电导C.电介质极化D.介质损失角正切9.以下哪种因素与tgδ无关。
()A.温度B.外加电压C.湿度D.电压的频率10.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11.下列哪种电介质存在杂质“小桥”现象( )A.气体B.液体C.固体D.无法确定12.构成冲击电压发生器基本回路的元件有冲击性主电容C1,负荷电容C2,波头电阻R1和波尾电阻R2。
为了获得一很快由零上升到峰值然后较慢下降的冲击电压,应使( )A.C1>>C2,R1>>R2B.C1>>C2,R1<<R2C.C1<<C2,R1>>R2D.C1<<C2,R1<<R213.以下哪个不是发生污闪最危险的气象条件()。
A.大雾B.毛毛雨C.凝露D.大雨14.以下哪种材料不具有憎水性()。
A. 金属B.电瓷C. 玻璃D硅橡胶15.解释电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汤逊理论B.流注理论C.巴申定律D.小桥理论16.雷电流具有冲击波形的特点()。
A.缓慢上升,平缓下降B.缓慢上升,快速下降C.迅速上升,平缓下降D.迅速上升,快速下降17、污秽等级II的污湿特征:大气中等污染地区,轻盐碱和炉烟污秽地区,离海岸盐场3km~10km地区,在污闪季节中潮湿多雾但雨量较少,其线路盐密为()2/cmmg。
A.≤0.03B.>0.03~0.06C.>0.06~0.10D.>0.10~0.2518、下面的选项中,非破坏性试验包括______,破坏性实验包括______。
A. 绝缘电阻试验B.交流耐压试验C.直流耐压试验D.局部放电试验E.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F.操作冲击耐压试验G.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H.雷电冲击耐压试验二、填空1、气体放电现象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现象。
2、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作用是由于其对________的阻挡作用,造成电场分布的改变。
3、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_____秒的耐压时间。
4、按绝缘缺陷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_______缺陷和______缺陷两大类。
5、________是表征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
6、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S值下,击穿电压存在________值。
7、用QSI 型电桥测量介质损失角正切时,其接线方式分为______接线和_______接线。
8、气体内的各种粒子因高温而动能增加,发生相互碰撞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______。
9、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______。
10、标准参考大气条件为:温度C t 200=,压力=0b _______kPa ,绝对湿度30/11m g h =11、下行的负极性雷通常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介质损失角正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δtan 表示______。
13、介质热老化的程度主要是由______和_______来决定的。
14、纯净液体介质的击穿理论分为______和_______。
15、在局部放电测量中,q ∆称为______,是指______。
16、在对电力设备绝缘进行高电压耐压试验时,所采用的电压波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目前实用的局部放电测量的方法,使用得最多的测量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18、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原理是______。
19、电力系统外绝缘的冲击高压试验通常可以采样15次冲击法,即是______。
被试品施加正、负极性冲击全波试验电压各15次,相邻两次冲击时间间隔应不小于1min三、问答:1、为什么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1)当棒具有正极性时,间隙中出现的电子向棒运动,进入强电场区,开始引起电离现象而形成电子崩。
随着电压的逐渐上升,到放电达到自持、爆发电晕之前,在间隙中形成相当多的电子崩。
当电子崩达到棒极后,其中的电子就进入棒极,而正离子仍留在空间,相对来说缓慢地向板极移动。
于是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从而减少了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为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
这样,棒极附近的电场被削弱,难以造成流柱,这就使得自持放电也即电晕放电难以形成。
(2)当棒具有负极性时,阴极表面形成的电子立即进入强电场区,造成电子崩。
当电子崩中的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电子就不再能引起电离,而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向阳极运动。
一部份电子直接消失于阳极,其余的可为氧原子所吸附形成负离子。
电子崩中的正离子逐渐向棒极运动而消失于棒极,但由于其运动速度较慢,所以在棒极附近总是存在着正空间电荷。
结果在棒极附近出现了比较集中的正空间电荷,而在其后则是非常分散的负空间电荷。
负空间电荷由于浓度小,对外电场的影响不大,而正空间电荷将使电场畸变。
棒极附近的电场得到增强,因而自持放电条件易于得到满足、易于转入流柱而形成电晕放电。
2、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间隙放电特性有何不同?间隙有哪些放电现象?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气隙放电特性有何不同?在均匀电场中,气体间隙内流注一旦形成,放电达到自持的程度,气隙就被击穿。
不均匀电场分稍不均匀和极不均匀,在同样极间距离时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电压比均匀电场的均匀电场气隙的要低,在极不均匀电场气隙中自持放电条件即是电晕起始条件,由发生电晕至击穿的过程还必须升高电压才能完成。
3、正流注过程与负流注过程的发展机理有何不同?当电子雪崩到达阳极时,雪崩中积累的带电粒子会引起阳极与雪崩头部之间区域的电场产生畸变,并使得该区域导电性增加。
这样,该区域电场强度就会减小,而使得雪崩头部与阴极之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如果这种畸变发展到一定程度,将会引起正极性流注的产生。
在正流注的产生过程中,电场畸变尖峰(此处正电荷最密集)向阴极扩展,形成所谓的离子波。
在离子波发展路径中,阴极产生的电子和附着产生的负离子会向电场畸变尖峰处快速漂移(因为电场畸变尖峰处与阴极间电场强度比较大,大于汤逊放电时),这引起电场畸变尖峰处带电粒子进一步积聚,使得该处导电性增强。
于是,尖峰位置向阴极移动,且与阴极之间的电场畸变更加严重,这种自放大过程促进了流注向阴极快速扩展。
在离子波峰值区域与阳极之间,电场强度基本稳定在一个很小的值,有效的电离系数(考虑了电荷损失)为零负流注的发展速度比正流注的要小4、纯净液体电介质的电击穿理论和气体击穿理论两者之间有差别吗?为什么?电击穿理论:以液体分子由电子的碰撞而产生电离为前提。
气泡击穿理论:液体分子由电子碰撞而产生气泡,或在电场作用下因其他原因产生气泡,由气泡的成长和气泡内的放电导致液体电介质击穿。
在外施电场较高时,纯净液体中产生气泡的原因:1)由阴极强场发射的电子电流加热液体,使它分解出气泡。
2)由电场加速的电子碰撞液体分子,使液体分子解离产生出气泡。
3)静电排斥作用。
4)电极上尖的或不规则的凸起物上的电晕放电引起液体气化。
小桥理论:液体电介质中的杂质容易极化而电场方向定向排列,形成杂质“小桥”,使泄漏电流增大,促使水分汽化、气泡扩大,排成气体“小桥”,最后将在气体通道中发生击穿5、总结提高液体电解质击穿电压的各种方法。
方法:1、提高及保持油的品质消除液体中的杂质,不能形成“小桥2、覆盖层在金属电极表面紧贴一层固体绝缘薄层,使“小桥”不能直接接触电极,减小泄漏电流,阻断“小桥”热击穿的发展过程。
3、绝缘层紧贴在金属电极上的较厚的固体绝缘层,其介电常数大于液体,而减小了电极附近的电场强度,防止电极附近局部放电的发生。
4、屏障一是机械地阻隔杂质小桥的形成;二是在不均匀电场中,使另一面电场变得比较均匀,起改善电场分布的作用。
5、保护设备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应如何配合?为什么?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应始终低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
这样,当有一过电压作用于两设备时,总是保护设备先击穿,进而限制了过电压幅值,保护了被保护设备6、测量绝缘材料的泄漏电流为什么用直流电压而不用交流电压?因为直流电压作用下的介质损失仅有漏导损失,而交流作用下的介质损失不仅有漏导损失还有极化损失。
所以在直流电压下,更容易测量出泄漏电流。
7、测量绝缘电阻试验中,为什么在绝缘表面受潮时要求装上屏蔽环?因为在绝缘表面受潮时,沿绝缘表面的泄漏电流将增大,若此泄漏电流流入电流线圈中,将使绝缘电阻读数显著降低,引起错误的判断。
装上屏蔽环后,表面泄漏电流不再流入电流线圈,而流过电流线圈的只是绝缘体的泄漏电流,因此加上屏蔽环后测得的值能较真实地反映绝缘电阻的大小。
四、名词解释:自持放电吸收比自恢复绝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