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MA_BA无皂乳液聚合(1)

合集下载

MMA/BA/SDA无皂乳液共聚合

MMA/BA/SDA无皂乳液共聚合
第 4 第 7期 0卷 21 0 0年 7月
涂 料 工 业
P NT & C T NGS I A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 I NDUS RY T
V 1 4 No 7 o. 0 .
J 12 1 u. 0 0
MMA B / D 无 皂 乳 液 共 聚 合 /ASA
孙翔 月 , 文迅 , 郭 彭 荡 ( 南大 学材料科 学与 工程 学院 , 沙 4 0 8 ) 湖 长 10 2
摘 要 : 采用源 自天然原料的二聚酸制得一种表 面活性共 聚单 体二 聚酸钠 ( D , S A) 以半连续 种子乳液 聚合法制得
了 固 含量 5 %稳 定 的 MMA B / D 无 皂 乳 液 , 用 粒 径 分析 、H MR对 其 进 行 表 征 , 论 了二 聚 酸 钠 用 量 对 无 皂 乳 0 /A SA 采 1N 讨 液稳 定 性 、 液 粒 径 以及 乳 胶 膜 耐 水 性 的影 响 。 乳
丙 烯 酸 丁 酯 : 析 纯 , 津 市 科 密 欧 化 学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 聚 分 天 二
0 引 言
表 面 ’ .共 单 体 既具 有 表 面 活 性 剂 的特 征 , 具 有 可共 聚 活性 又
酸 : 业 级 , 西 省 宜 春 远 大 化 工 有 限 公 司 ; 硫 酸 钾 : 析 工 江 过 分 纯 , 东 汕 头 西 陇化 工 厂 ; 氧 化 钠 : 析 纯 , 南 汇 虹 试 剂 有 广 氢 分 湖
Ke or : o i m i yW ds s d u d mm e cd; r a t e e li e ; s a —fe m u so ra i e c i mu sf r o p v i r e e lin;sa lt wae b o p in tbi y; tra s r to i

超声辐照下MMA/BA/AA三元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

超声辐照下MMA/BA/AA三元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
基 丙 烯 酸 甲酯 ( MA) 丙 烯 酸 丁 酯 ( A) 丙 烯 酸 ( M / B / AA) 元 共 聚 物 乳 胶 粒 。探 讨 了 引 发 剂 用 三 量 、功 能 性 单 体 ( AA) 量 、超 声 时 间 对 单 体 转 化 率 的 影 响 。 M 照 片 表 明乳 胶 粒 直 径 大 约 用 TE 在 3 0 5 n 左 右 , 典 型 的 核 壳 结 构 。 TI 及 D C TG 分 析 显 示 产 物 为 三 元 共 聚物 , 4  ̄4 0 m 呈 F R S — A 而
不 是 PMM A、 BA 和 P P AA 的 共 混 物 。
关键 词 : 超声辐射; 无皂乳液聚合;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中图分类 号 : Q3 6 3 4 T 1 . 3
文献标识 码 : A
化学 纯 , 津 市 博 迪 化 工 有 限公 司 , 天 MMA 和 B A
使用 前进 行 减压 蒸馏 , 除去 阻 聚 剂 ; S 分 析 纯 , KP : 宜兴 市第二 化学试 剂 厂 ; OH: 析纯 , 东 汕头 Na 分 广
市西 陇化工 厂 。
1 2 试 样制备 .
按 一定 的 比例将 单体 ( MMA、 A、 B AA) 去 离 、
的乳 胶 粒 子 的 粒 径 单 分 散性 好 , 较常 规 的 粒 子 且
剂 或 含 乳 化 剂 但 其 浓 度 小 于 其 临 界 胶 束 浓 度
( MC) ] C [ 的无 皂乳 液 聚合 技术 成 为乳液 聚合 研 究 的热点 [ 与 传统乳 液聚合 相 比 , z 刮。 无皂乳 液聚合 得
到 的乳胶 粒表 面洁净 , 避免 了在应 用过程 中 由于 乳 化 剂 的存 在 对聚 合 物产 品 电性 能 、 学 性质 、 面 光 表 性 质 、 水性 质 及成 膜性 等 的 不 良影 响 , 耐 同时制 得

无皂乳液聚合

无皂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乳液聚合(emulsion polymerization)是高分子合成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合成方法,因为它以水作溶剂,对环境十分有利。

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并借助于机械搅拌,使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状液,由引发剂引发而进行的聚合反应。

乳液聚合又可细分为无皂乳液聚合、核壳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原位乳液聚合、反相乳液聚合、反相微乳液聚合、基团转移聚合等等。

在这里主要介绍无皂乳液聚合。

传统的乳液聚合中的乳化剂会被带入到最终产品中去,其纯化工艺非常复杂。

乳化剂一般价格昂贵。

加入乳化剂会增加成本而且乳化剂会造成环境污染,乳化剂的存在还会影响乳液聚合物的电性能、光学性质、表面性质及耐水性等,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另外,生产确定粒径的乳液产品需要制定特别的反应条件且可重复性差[1]。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为克服由于加入乳化剂而带来的聚合物产品的弊端,人们开始致力于无皂乳液聚合技术(soap-free)。

无皂乳液聚合(soap-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是指不含乳化剂或仅含少量乳化剂其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 的乳液聚合。

但少量乳化剂所起的作用与传统的乳液聚合完全不同[2] 。

与传统乳液聚合方法相比无皂乳液聚合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优点:无皂乳液聚合所制备的乳胶粒子具有粒子表面比较洁净的特点,乳液稳定通过电解质如NaCl 离子型引发剂残基亲水型,或离子型共聚单体极性单团在微球表面形成带电层而获得。

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所制备的聚合物微球具有单分散性,微球尺寸较常规乳液聚合的大,还可得到具有一定表面化学性质的功能性颗粒。

成核机理无皂乳液聚合体系的粒子密度Np 粒径的大小Dp 直接与成核机理密切相关,因此受到特别的重视。

人们提出了多种无皂乳液聚合成核机理[4]。

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为均相成核机理和齐聚物胶束成核机理。

但是无皂乳液聚合现有的任何一种成核机理均难以描述所有单体的粒子成核的机理。

齐聚物胶束成核机理Goodall 等人研究了苯乙烯/过硫酸钾/水体系的无皂乳液聚合的成核机理提出了一种齐聚物胶束成核机理:带有离子链端的齐聚物先在水相形成胶束而引发聚合,然后随着聚合的进行可以观察到由于胶粒表面积增大而导致的表面电荷密度下降,此时早期产生的初级胶粒通过凝聚重新获得胶态稳定性,一旦稳定的胶粒生成,之后聚合主要在单体溶涨的胶粒中进行。

无皂乳液聚合合成均分散PMMA微球

无皂乳液聚合合成均分散PMMA微球

无皂乳液聚合合成均分散PMMA 微球唐业仓 傅 中 罗时忠 孙益民*(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芜湖241000)摘 要 在微波辐照下分别用阳离子型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 IBA )和阴离子型自由基引发剂过硫酸钾(K PS )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 M A )均聚,合成出表面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无皂均分散高分子微球,讨论了引发剂的种类、加热方式、单体的浓度对聚合反应的速率、微球的大小和均匀性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A IBA 引发剂有利于聚合反应速率提高,粒子粒径减小,粒子数增多;单体浓度增加,转化速率减慢,粒径增大。

与水浴加热相比,微波辐照缩短反应时间,得到粒径较小、粒子数较多的胶乳粒子。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波辐照,乳液聚合,均分散粒子中图分类号:O 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518(2002)10-0981-042002-02-05收稿,2002-06-10修回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0j1090和2001kj095),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0046509)通讯联系人:孙益民,男,1954年生,教授;E-mail:mys un@;研究方向:高分子材料微波辐照对于许多有机反应有着明显的加速作用,增加了反应的选择性,提高了反应的收率,甚至使原来一些难以进行的反应得以顺利进行,与传统的加热方式相比具有高效、节能、无环境污染等优点。

M urr ay 等[1]首次报道了用微波辐照的方法制备均分散胶体高分子微球。

我们曾用微波辐照的方法制备出无皂聚苯乙烯均分散微球[2,3]。

本文在微波辐照下分别用阳离子型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 IBA)和阴离子型自由基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 MA )均聚,合成出表面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无皂均分散胶乳粒子,讨论了引发剂的种类、加热方式、单体的浓度对聚合反应的速率、粒子的大小和均匀性等的影响,为研究在微波辐照的条件下合成均分散功能高分子微球和无皂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奠定基础。

无皂乳液聚合实验

无皂乳液聚合实验

附二实验: 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单分散高分子胶体微球一.目的和要求1. 了解高分子和高分子聚合反应基本知识。

2. 掌握无皂乳液聚合反应机理以及单分散高分子微球合成操作。

3. 了解形成稳定的胶体微球体系的机理和zeta 电势等有关知识。

4. 了解高分子微球的基本表征手段、仪器原理及相关操作。

二.前言1. 高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20世纪20年代是高分子科学诞生的年代,1920年,高分子科学的始祖H. Staudinger(德国)首次提出以共价键联结为核心的高分子概念,并获得195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高分子(macromelecular)是一种由许多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形成的分子量很高(104-107,甚至更高)的化合物。

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所以高分子又称大分子。

由于高分子多是由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制得的,因此也常被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用于聚合的小分子则被称为“单体”。

如果把小分子化合物看作“点”分子,那么高分子就像“一条链”或“一串珠子”,这条贯穿于整个分子的链被称为高分子的主链,高分子主链的长径比可以达到103-105,甚至更大。

由于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所以在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上与小分子化合物有很大差异。

如高分子化合物的高强度、高弹性、高粘度、力学状态的多重性以及结构的多样性等特点都是其有别于小分子化合物的特征。

每个高分子都是一个长链,与小分子化合物相比,其分子间的作用力要大得多,超过了组成大分子的化学键能,所以它不能像一般小分子化合物那样被气化,用蒸馏法加以纯化,这也正是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各种力学强度,用作材料的内在因素。

除了少数天然高分子如蛋白质、DNA等外,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量通常是不均一的,高分子化合物实际上是一系列同系物的混合物,这种性质称为“多分散性”。

因此其分子量实质上都是指平均分子量。

平均分子量可以通过体积排除色谱来测定(SEC,也称凝胶渗透色谱GPC,见附录)。

无皂乳液聚合

无皂乳液聚合

无皂乳液聚合的几种制备方法比较及应用摘要:无皂乳液聚合又称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是一种环保清洁的制备高聚物的聚合方法。

与常规乳液聚合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详细地讨论了几种无皂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根据不同的方法举出一些应用的例子。

关键词:无皂乳液聚合;制备方法;应用前言无皂乳液聚合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完全不加入乳化剂或仅加入微量乳化剂(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乳液聚合过程。

与常规乳液聚合相比,无皂乳液聚合具有如下特点:(1)避免了由于乳化剂的加入,而带来的对聚合产物电性能、光学性能、表面性能、耐水性及成膜性等的不良影响;(2)不使用乳化剂,降低了产品成本,缩减了乳化剂的后处理工艺;(3)制备出来的乳胶粒具有单分散性,表面“洁净”,粒径比常规乳液聚合的大,可以被制成具有表面化学能的功能颗粒;(4)无皂聚合乳液的稳定性通过离子型引发剂残基、亲水性或离子型共聚单体等在乳胶粒表面形成带电层来实现。

无皂乳液聚合由于体系中不含乳化剂,所以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

但是也正是由于缺少乳化剂的保护作用,而使得乳液的稳定性下降,固含量相对较低。

因此,开发新型的反应性乳化剂和优化无皂乳液聚合工艺,是无皂乳液聚合面临的首要问题。

1.制备方法1.1制备方法的选择原因无皂乳液聚合的制备方法可根据其单体种类与性质以及反应体系来选择,并可以根据其机理,反应动力学、热力学以及影响无皂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因素来判断制备方法的优缺点。

其中无皂乳液的稳定性是在选择制备方法时的必要考虑因素。

在无皂乳液聚合过程中,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聚合物的结构因素以及静电因素都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无皂乳液的稳定性。

根据影响稳定性的不同因素可知,要增强粒子稳定性。

原则上应增强粒子表面的电荷和亲水性,使Gibbs自由能充分降低。

可以得出增强稳定性的方法如下:(1)以聚(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钠)两亲聚台物为乳化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_丙烯酸丁酯的无皂乳液共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_丙烯酸丁酯的无皂乳液共聚

DOI:10.3969/j.issn.1009-1815.2011.04.004第29卷第4期2011年12月胶体与聚合物Chinese Journal of Colloid &polymer Vol.29No.4Dec.2011传统的乳液聚合因乳化剂残留在产物中而容易产生泡沫、渗析、吸湿等弊病,影响产品的应用性能,而且乳化剂还可能污染环境。

随着各国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工业上,特别是胶粘剂和涂料工业对无皂乳液的需求日益增大。

无皂乳液聚合是指在反应过程中完全不加乳化剂或仅加入微量乳化剂(其浓度小于CMC )的乳液聚合过程。

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合成的产物表面比较“洁净”、而且乳胶粒分散均匀,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胶体化学、色谱分离等领域[1,2]。

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主要单体,进行无皂乳液聚合,考察了无皂乳液共聚的影响因素,共聚产物的性质与结构。

1实验部分1.1主要试剂丙烯酸丁酯(BA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均为分析纯,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使用前用10%的NaOH 水溶液洗涤除去阻聚剂,再用蒸馏水洗数次至中性;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广东西陇化工厂;过硫酸铵(APS ),上海桃浦化工厂。

1.2无皂乳液的合成先将微量乳化剂(小于CMC )加入到带有滴液漏斗、搅拌器和冷凝管的四口烧瓶中,再加入定量的去离子水,搅拌令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全部MMA 单体,高速搅拌15min ,形成均匀乳液,升高温度至80℃,均匀滴加BA 单体、引发剂溶液,控制BA 单体在1.5h 内滴完,引发剂溶液稍迟于单体滴加完毕,反应温度控制在80±2℃,加料完毕,恒温反应8h ,出料,得到白色略泛蓝光的乳液。

将所得乳液用无水硫酸钠破乳,洗涤,过滤,干燥至恒重得到共聚物。

1.3测试与表征1.3.1单体转化率的测定用称重法[3]测单体的转化率。

1.3.2胶膜吸水率的测定参照文献[4]制作胶膜,测吸水率。

无皂乳液共聚合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无皂乳液共聚合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3)适当提高共聚单体和引发剂浓度、MMA/BA比 、反应温度、pH值,使冻融稳定性提高.
• (4)降低单体亲水性、搅拌速度,适当范围内提高引 发剂浓度、反应温度、pH值、水油比,使乳液离心 稳定性提高.
乳液性能测试
• 乳胶粒平均直径DZ:用MalvernⅡ型激光粒径分析仪测定 • 乳液的表面张力:用JZHY1-180型界面张力仪测定. • 乳胶粒表面电荷密度:用离子交换-电导滴定法测定. • 乳液的聚合稳定性:用凝聚率来表示,凝聚率越小,表明聚
合过程稳定性越好. 凝聚率(%wt)=凝聚物重(g)÷单体总重量(g)×100 %. • 乳液的离心稳定性:试样装在带刻度的5 mL离心试管中,4 000 r/min离心3 min,以上层清液的毫升数来表示.清液越 多,表明乳液的离心稳定性越差. • 乳液的冻融稳定性:试样装在带盖玻璃瓶中,放入(18±2)℃ 冰箱中17h后取出,再在(23±2)℃放置6 h和48 h,观察乳液 外观变化.
二、影响因素分析
2.1 单体亲水性或聚合物极性的影响 乳有随减使用稳表果随极聚液关着小乳力定面来着性合,的聚;液增性活看一M和的而离合的大性上,M般乳稳结表心A物物贮,,随胶定前 最构面链稳中质存粒粒性者佳因张节定和B稳径增子增点素力的A性粒定减加表大出对下链增在子性小.面粒现无降节加一表提而亲子在皂,的,表定凝面高提水的乳P增明程聚M电的高性稳液加聚M度物荷另.随定聚,A合增粒上减对一之性合均过长子反少提因增稳,聚后程表链,映高素这强定物者中面的了聚.是,性和乳降生电临其合因的P胶低成荷界贮B稳为作粒的A密成存定单用均之子表度核稳性体更聚间稳面链和定也亲重物的定活长乳性有水要之作性减胶,利与性间用.物小粒反,乳、从.力质,之映乳胶聚以减增间在胶粒合上小加的冻粒径物结,,作使融是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单体对转化率的影响 F ig. 1 Effe c t o f m o nom e r o n co nve rs io n ra te
2. 1. 2 引发剂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图 2中单体的质量分数为 20% , 超声时间
3 h。由图可知 ,随引发剂的质量分数的增加 ,单 体最终转化率逐渐增大 ;当达到 018%时 ,曲线 趋向 平 缓 。这 是 因 为 引 发 剂 的 质 量 分 数 增 加 时 ,体系中生成的自由基增多 ,聚合加快 ,单体 的转化率 提 高 。但 是 , 引 发 剂 的 质 量 分 数 增 加 过多 ,自由基之间的碰撞和聚并现象则更为突 出 ,链终止与链转移的几率也增大 ,使单体转化 率的 增 加 变 得 缓 慢 。同 时 引 发 剂 本 身 为 电 解 质 ,其质量分数过高也会导致电解质的盐效应 , 引起乳胶粒子的聚结 ,降低了反应过程稳定性 。 所以 ,当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 单体的聚合速率和转化率基本上不随引发剂的 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 。引发剂的质量分数超过
中图分类号 : TQ 320. 6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9 - 5993 (2008) 01 - 0016 - 03
0 引言
常规乳液聚合由于使用大量的乳化剂而造成 乳液纯度不高以及后处理工序复杂 ,而且乳化剂的 使用也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而无皂乳液聚合技 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 - 3 ] 。无皂乳液聚合体系中 不含乳化剂或含乳化剂 ,但其浓度小于其临界胶束 浓度 ( CMC ) [4 ] 。无皂乳液聚 合可 以 得到 表面 洁 净 、单一分散的乳胶粒 ,同时消除了乳化剂对环境 的污染 ,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无皂乳液聚 合技术广泛用于生物 、医学 、化工等领域 。
N o n s o ap Em u ls io n P o lym e riza tio n o f PM M A /BA XU J i2hong, TAO J un, LU Ya 2jun
(A nhui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பைடு நூலகம்China)
[ 5 ] 廖勇勤. 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和微乳液超声辐照引发聚合 以及与 无 机 纳 米 粒 子 复 合 的 研 究 [ D ]. 成 都 : 四 川 大 学 , 2001.
[ 6 ] 徐继红 ,徐国财 ,王贞平. 超声辐照丙烯酸丁酯无皂乳液聚 合 [ J ]. 化工新型材料 , 2006, 34 (3) : 27 - 29.
图 4 PMMA /BA 乳胶粒子的红外光谱图 F ig. 4 FT2IR o f PMMA /BA la te x p a rtic le s
3 结论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 ,用超声波引发 PMMA / BA无皂乳液聚合 。实验显示 :转化率随单体的质 量分数增加而下降 ;随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 大 ;随后变得缓慢 。本实验的聚合所需时间和温度
— 17 —
CA E技术在叠层式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上海塑料 》2008年第 1期 (总第 141期 )
振动吸收峰 ; 1 741 cm - 1处的吸收峰为羰基 C ψ O 伸缩振动吸收峰 ; 1 459 cm - 1处是亚甲基的弯曲振 动特征峰 ; 1 168 cm - 1处的吸收峰为 C—C 骨架振 动特征峰 ; 729 cm - 1为 C—H 面外弯曲振动吸收 峰 。1 650 cm - 1处 C ψ C双键吸收峰变得很弱 ,说 明单体 MMA 和 BA 在超声辐射条件下已基本上 聚合 。
图 2 引发剂对转化率的影响 F ig. 2 Effe c t o f in itia to r o n co nve rs io n ra te
2. 2 粒子的形貌表征 图 3为 PMMA /BA 乳胶粒的 HERM 照片 。单
体的质量分数为 20% , APS的质量分数为 018% , 超声时间 3 h。由图可看出 ,乳胶粒子的粒径在 50 ~300 nm 之间 ,主要集中在 100 nm 左右 ; 粒子外 形基本上呈圆形或椭圆形 ,有些形状不太规则 ,乳 胶粒分布基本均匀 。共聚物呈核壳结构 。因为两 种单体性质相近 ,图未染色 ,核壳形貌不明显 。产 物粒径大是因为无乳化剂的存在 ,仅靠水相中溶解 或悬浮于水中的少量单体实现预聚物沉淀成核 ,所 得乳胶粒子数目少 ,乳液不稳定 ,容易产生碰撞和 凝聚 ,最终乳胶粒子变大 [6 ] 。
为您服务 :
《上海塑料 》是由上海市塑料工程学会主办的期刊 ,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 ,又与众多助剂材料 厂商 、机械设备公司有着广泛的联系 ,关系密切 ,有需要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尽力为您服务 。
联系方式 :电话 : 021 - 63110936 13817773757 传真 : 021 - 63281461 E2m ail: shal@ chinajournal. net1cn. 联系人 :孙先生
Ab s tra c t: PMMA /BA latex is obtained by nonsoap emulsion po lymerization of m ethyl methacrylate and butyl ac2 rylate by ultrasonic irradiation and using ammonium persulfate as an initiator. The effects of the mass fraction of the monom er and initiator on monom er conversion are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 of PMMA /BA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frared spectroscopy ( FT2IR ) and transm ission electron m icroscopy ( TEM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latex particles is about 100 nm . Ke y wo rd s: ultrasonic irradiation; nonsoap em ulsion polymerization; butyl acrylate; m ethyl m ethacrylate
[ 1 ] 康广粮 ,郝广杰 ,张帮华 ,等. 离子型共聚单体用于高固含 量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 [ J ] 1 高分子学报 , 2000 ( 3 ) : 267 - 269.
[ 2 ] 殷年伟 ,陈克强 ,卢新安. 超声波无皂乳液制备 BA /AM /纳 米 SiO2复合材 料 [ J ]. 高 分子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 2004, 20 ( 3) : 219 - 223.
的研究 。
丙烯酸丁酯 (BA ) ,化学纯 ,天津市博迪化工有 限公司 ;使用前用 10% NaOH 溶液洗 3 次 ,再用蒸 馏水洗数次至中性 。
过硫酸铵 (APS) ,分析纯 ,宜兴市第二化学试 剂厂 。
丙酮 ,分析纯 ,淮南市化学试剂厂 。 KQ - 200 DB 型高功率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昆 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 1. 2 试样制备 按一定的比例将单体 (MMA、BA ) 、水溶液加 入到带有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 。在三 口烧瓶中 ,通入高纯 N2 , 10 m in,除去体系中的氧 气 ,然后开启超声波清洗器 。引发剂 (APS)以溶液 形式加入 ,采用滴加方式 ,滴加时间控制在 120 ~ 150 m in。在 聚 合 过 程 中 , 保 持 体 系 温 度 ( 50 ± 2) ℃。超声辐照一定时间后 ,停止超声即可 。将制 备的乳液放入冰箱中冷冻 24 h,使其破乳 ,经过滤 、 洗涤 、真空干燥后称重 ,计算转化率 。 1. 3 表征及性能测试 采用 JEM - 2010型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 察 PMMA /BA 乳胶粒子的形态 、粒径和分散情况 ; 采用 Vector 33 傅 立 叶 变 换 红 外 光 谱 仪 测 定 PMMA /BA 乳胶粒子的分子结构 ; 依据重量法 ,计 算单体转化率 [ 5 ] 。 转化率 / ( % ) = (W p /W m ) ×100% 其中 W p是烘干的乳胶的质量 , W m 是加入的单体 质量 。
图 3 PMMA /BA 乳胶粒子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照片 F ig. 3 HR EM im a ge s o f PMMA /BA la te x p a rtic le s
2. 3 红外光谱 ( FT - IR )分析 在图 4中 , 3 451 cm - 1处的吸收峰是由于样品
中残留的水产生的 —OH 形成的 ; 2 926 cm - 1处有 很强的吸收峰是不对称的 C—H 的伸缩振动吸收 峰 ; 2 854 cm - 1处的吸收峰是对称的 C—H 的伸缩
化学试剂厂 ;用 10% NaOH 溶液洗 3 次 ,再用蒸馏 水洗数次至中性 。
基金 项 目 : 安 徽 省 教 育 厅 高 校 省 级 自 然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 KJ2007B096) ,校人才引进基金项目 。
收稿日期 : 2007 - 10 - 07 作者简介 :徐继红 ( 1968—) ,女 ,副教授 ,主要从事纳米复合材料
[ 3 ] 武 辉 ,阎立峰 ,徐 瑜 ,等. 无乳化剂条件下超声波引发 苯乙烯乳液 聚合 [ J ].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学 报 , 2003, 33 ( 2) : 243 - 246.
[ 4 ] 李 福. 无皂乳液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 D ]. 合肥 : 合肥工业 大学 , 2005.
比常 规 乳 液 聚 合 的 低 , 引 发 剂 的 质 量 分 数 为 018% ,单体的质量分数为 20%。 HREM 表明 : 制 备的乳胶粒子的尺寸范围主要集中在 100 nm 左 右 ,分布较均匀 。无皂乳液的转化率较低 ,稳定性 也较差 ,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获得较大的转 化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