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PICO
循证医学PICO图文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过程中,以最新的、最可靠的、最适合患者的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临床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进行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的一种方法。
PICO是循证医学中用于构建临床问题的一个常用框架,它包括问题的四个要素,问题(Patient/Population)、干预(Intervention)、对照(Comparison)、结果(Outcome)。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PICO框架为基础,介绍一个循证医学作业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PICO框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病例背景,一名60岁的男性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医院接受治疗,最近出现了反复呼吸困难的症状,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PICO框架来构建临床问题,以指导我们的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
1. 问题(Patient/Population),6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男性患者。
2. 干预(Intervention),呼吸治疗。
3. 对照(Comparison),传统治疗方法。
4. 结果(Outcome),呼吸困难缓解、生活质量改善。
基于上述PICO框架,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以下临床问题,在6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男性患者中,采用呼吸治疗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是否能够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生活质量?针对这一临床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循证医学研究,收集相关的临床证据,以指导我们的治疗决策。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文献检索,寻找已有的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以了解呼吸治疗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其次,我们可以进行临床实验或观察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呼吸治疗对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所获得的临床证据,制定针对该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在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作为证据来源,避免受到偏倚和误导。
pico原则循证医学

How to p ractice Evide nee Based Medici ne黄晓明【提要】概述了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循证医学-证据、医生和患者是循证医学的三个要素。
•实践循证医学的5个步骤: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 效果评价。
-循证医学并不否认临床经验。
在长期传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医生往往根据经验、直觉、基础理论知识或个案研究结果来指导临床实践。
前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Syd ney Burwell曾对医学生说过“在10年内,你们现在所学习的知识有一半会证明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没有老师能告诉你们哪一半是错的⑴。
”这让初涉临床,经验不足的年轻医生十分困惑,遇到实际的临床问题,我该何去何从。
近十多年来随着循证医学(evide nce-based medici ne, EBM )的发展,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EBM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接受,成为代表当前医学实践的主流方法学。
对于社区医生要想成为高素质的临床医生,必需了解EBM勺基本概念和方法。
什么是循证医学EBM勺创始人着名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tt将EBM定义为(2000年[2]):“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结合制定出诊疗措施。
”也就是说,临床医生在获得了患者准确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找出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应用最佳的科学证据作出对患者的诊疗决策,同时在患者的合作下接受和执行这种诊治决策,从而尽可能地取得最好的临床效果。
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及患者的参与是EBM的基础。
临床医生是实践EBMW主体,对疾病的诊治和任何处理都是通过医生去实施的。
临床流行病学是实践EBM勺学术基础。
最佳临床研究证据是指对临床研究文献,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所获得的成果。
循证医学PICO模板8页

循证医学PICO模板8页第一页:循证医学通常使用PICO模板来设计研究问题。
PICO模板可以帮助研究者系统地阐述问题,确定适当的搜寻策略和评价证据的可靠性。
其主要构成包括:患者/人群(Population)、干预/曝露(Intervention/Exposure)、比较(Comparison)、结局(Outcome)。
PICO模板介绍1.患者或人群(Population)这是要研究的人口群体。
这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疾病患者群,也可以是一种健康人群,或是特定年龄和/或性别的人群等。
对于人口群体的描述要包括参与人员的数量、病情的严重程度、出现病征和症状、共存疾病等。
2.干预或曝露(Intervention/Exposure)干预或曝露指的是某种治疗、预防或诊断方法,或是某种行为、环境或药物等因素。
干预或曝露可以是现有的治疗方法,也可以是新的,可能是新设备或技术,或比较传统的方法等。
3.比较(Comparison)比较是指干预或曝露的对照组,可以是标准治疗、不干预等。
或者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相互比较。
4.结局(Outcome)结局是指研究的反应或结果。
它可以是治疗所带来的改善或恶化、死亡率、副作用、生存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
要注意,选择的结局必须是可量化的或是能够演化为定量数据的。
将您的研究问题转化为PICO模板可以使它更加具体和易于检索。
制定PICO模板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首先,你需要深入思考研究问题。
明确你要研究什么,并确定重点。
较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有针对性- 可观察和可测量- 具有现实意义- 可以证实或推翻假设确定人口群体,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种族、病情、共存疾病等。
你可以列出一些问题来帮助你细化人口群体:- 你的研究对象是谁?- 这些人有什么共性?- 这些人有哪些特别或独特的需求?干预或曝露是你需要评价的介入,它可以是某种药物、一种新方法或是某种操作、环境等。
循证医学PICO

所有入选病例均接受全身化疗,方案以EP方案为主。其中57例(77%) 接受胸部放疗,58例(78.4%)接受预防性颅脑照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PCI)。通过统计治疗后总有效率(CR+PR)及生存率对所 选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疗效评价按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 (Response Evaluation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l.1)标准进行。 手术组总有效率(CR+PR):96.8%。非手术组总有效率:93.0%。1、 2、3年生存率为93.2%、85.1%、63.5%。手术组与非手术组1、2、3年 生存率分别为93.54%、87.09%、77.41%,93.02%、83.72%、55.82%, 手术组内观察:pI期、pIIa期、pIIb期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90.90%、90.90%,100%、88.88%、88.88%,81.81%、63.63%、 54.54%。手术组与非手术组1、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3年生存率手术 组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内分析:pI期~pIIa期生存率无差 异,IIb期生存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 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单纯化、放疗相比,手术治疗联 合化疗或联合化疗+放疗的治疗手段,能明显延长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 时间。肿瘤TN分期对早期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均有明显影响。
证据3
来源数据库:PubMed Journal DOI:10.3390/ijms160511439 关键词:CC chemokine ligand 2 (CCL2); SCLC; blood–brain barrier (BBB); brain metastasis; transendothelial migration; visfatin; 摘要:Small-cell lung cancer (SCLC) is characterized as an aggressive tumor with brain metastasis. Although preventing SCLC metastasis to the brain is immensely important for surviva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CLC cells penetrating the blood-brain barrier (BBB) are largely unknown. Herein, 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elevated levels of visfatin in the serum of SCLC patients were associated with brain metastasis, and visfain was increased in NCI-H446 cells, a SCLC cell line, during interacting with 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HBMEC). Using in vitro BBB model, we found that visfatin could promote NCI-H446 cells migration across HBMEC monolayer, while the effect was inhibited by knockdown of visfatin. Furthermore, 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CC chemokine ligand 2 (CCL2) was involved in visfatin-mediated NCI-H446 cells transendothelial migtation.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upregulation of CCL2 in the co-culture system was reversed by blockade of visfatin. In particular, visfatin-induced CCL2 was attenuated by specific inhibitor of PI3K/Akt signaling in NCI-H446 cells. Taken together, we demonstrated that visfatin was a prospective target for SCLC metastasis to brain, and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mediators would lead to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nhibition of SCLC brain metastasis.
《循证医学PICO》课件

《循证医学PICO》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ICO框架的四个步骤及其在临床决策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PICO框架分析临床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3.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分析,掌握PICO框架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PICO框架的四个步骤及其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运用PICO框架分析临床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投影仪、白板、 markers学具: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临床案例,引发学生对循证医学和PICO框架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PICO框架的四个步骤,包括问题的定义、干预措施的选择、比较的设定和结果的评估。
3. 实例分析:以一个实际临床问题为例,引导学生运用PICO框架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临床问题,运用PICO框架进行分析和干预措施的制定。
5. 反馈与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理解PICO框架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PICO框架问题 (Problem)干预 (Intervention)比较 (Comparison)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PICO框架的四个步骤及其在临床决策中的重要性。
在课后,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循证医学的其他相关概念,如证据等级和元分析,以提高自己在临床决策中的分析能力。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实际临床案例的练习,巩固PICO框架的应用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临床决策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临床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PICO框架的应用技巧。
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PICO框架进行分析和干预措施的制定。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PICO框架的四个步骤及其在临床决策中的重要性。
《循证医学PICO》课件

临床问题的明确
P(Problem)
01
明确临床问题,包括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
的问题,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I(Intervention)
02 确定研究的主要干预措施,并明确其具体操作方法和
实施过程。
C(Comparison)
03
确定对照措施,并明确其具体操作方法和实施过程。
证据的检索与筛选
在PICO原则中加入对多种证据的综合和整合的具体 指导,提高证据应用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如何更好地推广和应用PICO原则
加强培训和教育
通过开展培训课程和编写教材 等方式,加强对医务人员和公 众的PICO原则宣传和教育。
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建立与PICO原则相配套的制 度,如临床决策制度、临床路 径制度等,促进PICO原则的
推广和应用。
加强实践和经验交流
鼓励医务人员在实践中应用 PICO原则,并加强经验交流 和分享,促进PICO原则的普
及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确保研究方法、分析和结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遵循学术规范和标准。
ABCD
文献综述
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了解研究现状、进展和争 议点,为论文提供理论依据和背景。
创新性
在研究问题和方法上寻求创新,为学科发展做出 贡献。
如何应用PICO原则进行论文写作
01
02
03
04
05
P(Populatio… I(Intervent…
将PICO原则应用于论文的 各个部分,包括研究问题 、文献综述、方法、分析 和结论等。
PICO原则在论文写作中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
针对某罕见病的治疗研究,采用PICO原则明确研究人群(P)、不同治疗方案(I)的比较(C)和临 床结局指标(O),为论文提供清晰的研究框架和目的。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一、引言•循证医学的定义•PICO模型的概念和作用二、PICO模型介绍1.P(问题/患者/人群)–描述患者群体–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等2.I(干预措施)–描述干预措施–可以是药物、手术、训练等3.C(对照组/比较干预)–描述对照组或比较干预的方式–可能是安慰剂、传统治疗等4.O(结果)–描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可以是治疗效果、生存率等三、案例分析1. P(问题/患者/人群)•就诊儿童:6-12岁•存在多种过敏症状,如鼻塞、喷嚏、咳嗽等2. I(干预措施)•所有参与儿童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3. C(对照组/比较干预)•仅对照组儿童接受传统的皮肤划痕测试4. O(结果)•比较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分析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四、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对象:六所儿童医院的一级流行病学科门诊就诊的患儿•样本量: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儿童五、数据收集与分析1.数据收集–儿童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和传统的皮肤划痕测试–记录过敏症状及其严重程度2.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进行比较–进行回归分析,评估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六、研究结果1.儿童过敏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研究组中,过敏症状改善占比XX%–对照组中,过敏症状改善占比XX%–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变态反应原检测结果与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5,P<0.01)七、讨论与结论1.对比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的儿童明显更好,表明变态反应原检测对于改善过敏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2.结果还显示,变态反应原检测结果与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说明变态反应原检测可以预测过敏症状的表现。
3.本研究结果为儿童过敏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建议临床医生在儿童过敏症状的处理中,优先考虑进行变态反应原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索文献数:43篇 研究方法:所查文献研究类型均为随机对照试验
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
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 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 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检索表达式:
寻找证据
Look for evidence
寻找证据
证据一:
寻找证据
证据二:
寻找证据
证据三:
寻找最佳证据
通过所查找文献的相关度、被引量及实验研究
方法得知,以上三个证据均能较好地证明甲巯 咪唑与丙硫氧嘧啶相比,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患者临床治疗中, 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均有
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前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前 者,由此得出,以上三个证据适合本病例。
选择数据库和检索方式 判断和评估检索到的证 据能否回答临床问题
第一 步
第二 步
第三 步
第四 步
第五 步
明确临床问题及问题类型
制定相应的检索策略和 关键词
必要时再次检索,并在 检索过程中不断修改和 完善检索策略
循证医学证据检索步骤
明确问题及 类型
第一步
问题:甲巯咪唑与丙硫氧 嘧啶相比,对于治疗甲状 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疗法"
2 "甲巯咪唑/投药和剂量"
3 "丙硫氧嘧啶/投药和剂量" (#3) AND (#2) AND (#1)
检索文献数:34篇 研究方法:
4篇文献采用了回顾性队列研究——对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数等 复查报告登记和统计分析; 30篇采用了临床实验对照——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服用两种药物,随访一段时间后,记录两组实验结果的差异
万方医学网
WANFANG MED ONLINE
寻找证据
Look for evidence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
VIP 维普网
7
中国生物文献
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问题来源
Source of problem
问题来源
室友有一个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表妹,
标题2
她提到自己一年前被诊断出患有该病,当时所 在的县医院医生为她开了两种药物——甲巯咪 唑和丙硫氧嘧啶,据医生所说是最好的抗甲亢 复查。三个月前她到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进行 复查,医生让她以后只服用甲巯咪唑。她不明 白为什么要停用丙硫氧嘧啶而只服用甲巯咪唑 进行治疗,所以想了解两种药的疗效有何差异?
循证医学
提出问题 证据检索
2017级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一组
组员:白萍、常俐玮、陈丽、陈婉兰、陈志伟、程文丽
主讲人:常俐玮
CONTENTS 1 5
问题来源
Source of problem
2
6
提出问题
Raise a question
3
证据检索
4 8
中国知网
CNKI
Evidence to retrieve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
药物。根据医生指导,她每个月都要进行甲亢 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We should know
1
概念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多种原因 (Graves病,毒性
结节性甲状腺肿,高功能腺瘤,产后自身免疫病,亚甲炎, 肿瘤,药物等)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 内分泌疾病。甲亢病人会有心慌、失眠、突眼、怕热出汗、 进食增多、体重下降、情绪激动等表现。
选择数据库
第二步
中国知网 万方医学网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网
制定检索词
第三部
关键词:甲巯咪唑、丙 硫氧嘧啶、甲状腺功能 亢进症
疗效分析
类型:治疗问题
中国知网
CN检索表达式:高级检 索——主题词 甲巯咪唑 主题词 并含 丙硫氧嘧啶主题词 并含 甲状腺功能 亢进症-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
VIP 维普网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文献详情:
两种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研究:22篇
针对肝功能影响的研究:16篇
针对妊娠期用药其副作用与对其新生儿先天畸形影响的研究: 5篇
检索条件:((题名或关键词=甲巯咪唑 AND 题名或关键词=丙
硫氧嘧啶) AND 题名或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搜出结果:45篇
调 查 截 图
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检索文献数:45篇 文献详情:
结果分为两类,针对肝功能影响的研究有33篇,两种药对甲状 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研究12篇
所查找文献研究方法均为随机分组实验,分别把甲亢患者分为
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用丙硫氧嘧 啶治疗,观察临床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Raise a question
提出问题
问题:甲巯咪唑与丙硫
氧嘧啶相比,对于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的临床疗效分析
PICO问题转化
P
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人
PICO 原则
I
使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
C
使用丙硫氧嘧啶进行治疗
O
疗效
证据检索
Evidence to retrieve
循证医学证据检索步骤
2
: 药理作用: 甲巯咪唑其作用机制是阻碍甲状腺素( T4) 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合成;丙硫氧嘧啶在外周组 织中抑制T4转变为T3。
3
背景::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目前我国有
超过2亿甲状腺疾病患者,然而甲状腺疾病知晓率非常低,整 体规范治疗率不足 5.0%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进行的 《社区居民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甲亢患病 率为 1.3% ,女性人群中约有2%、男性人群中约有 0.2% 会罹患甲亢,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5-7。
万方医学网
WANFANG MED ONLINE
万方医学网 WANFANG MED ONLINE
检索表达式:(甲巯咪唑 AND 丙硫氧嘧啶) AND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检索结果:93篇文献
初步分析:在检索出的93篇文献中,有40篇文献研究是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
亢进症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对比分析,其余为两种药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的研究,与提出的 问题相近
THANKS
2017级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一组 组员:白萍、常俐玮、陈丽、陈婉兰、陈志伟、程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