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频数直方图PPT模板
合集下载
北师大数学七上课件数据的表示(2)

(1)本次调查共抽测了-1--6--0---名学生;
频 60
(2)视力在4.9及4.9以上的同学 数
()
约占全校学生比例为---3-7--.-5-%-----, 名 50
全校学生的平均视力是--4--.-7--6-----
(精确到百分位)
40
30
(3)如果视力在第1,2,3组范围
内均属视力不良,那么该校约共有- 20
500
3090
1382
1674
1001
灿若寒星
议一议:
频数分布直方图和一般条 形统计图有和区别?
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经过把 数据分组,列频数分布表 等步骤得到的,数据分组 必须连续,因此各个长方 形的竖边依次相邻.这是 一般条形统计图所不要求 的.
归纳绘直方图的方法: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 两端加上箭头
灿若寒星
54.5 64.5 74.5 84.5 94.5
为了使图形清晰美观,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横轴
上可只标出组中值,不
标出组界. (分)
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人)
14
9 10
5 2
(分)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四个直辖市的人口统计图 人口数(万人)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横轴要用组中值(即每个小组两端点数据的中 位数) 来代替分组区间
灿若寒星
课后练习 见《学练优》本课练习“课后巩固提升 ”
灿若寒星
请制作2表.5示上述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72.5~7 75 4
7.5
77.5~8 80 9 2.5
82.5~8 85 3 7.5
6.3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频数直方图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解:由图可知,50~60分的人数共3人;60~70 分的人数共12人;70~80分的人数共18人; 80~90分的人数共9人;90~100分的人数共6人 . 所以抽取的总人数=3+12+18+9+6=48(人). 故这次活动共抽取了48人测试.
测试成绩/分
随堂检测 2.某地区随机抽调一部分市民进行了一次法律知识测试,测试 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并绘制成频数直方图. (2)测试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分层设计 数学 BS 九年级 全
合作探究 仔细观察将课间操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后得到的条形
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相邻量相同!
该统计图还能不 能更加优化?
课间操成绩/分
分层设计 数学 BS 九年级 全
合作探究
将横轴略作调整,相 邻长方形间距设为0.
课间操成绩/分
分层设计 数学 BS 九年级 全
课间操成绩/分
合作探究
(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美术成绩吗
?
从你的图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吗?成绩的整体
解分:布①情采况用怎表样格?的形式 美:术成绩 优 良 中
②采用条形统计图的形 式:
人数(频数 )
22
5
3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美术
成绩处于优秀等级,美术成绩的整体
美术成绩
分布是优秀最多,良其次,中最少.
学号
性别
肺活量 /ml
立定跳 远成绩
/cm
课间操 成绩/分
美术 成绩
学号
性别
肺活量 /ml
立定跳 远成绩
/cm
课间操 成绩/分
美术 成绩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表示第二课时频数直方图课件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81
88
优
78
85
良
86
90
优
81
99
中
94
86
优
83
75
良
88
94
优
79
98
优
72
65
中
86
97
优
91
96
优
80Biblioteka 93良8589
优
90
84
优
91
89
优
学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性别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解:这50名学生中,一分钟 跳绳次数不低于120次的学 生有16+13+6=35(人),
所占的百分比是
35÷50×100%=70%.
强化 训练
也可50÷25%=200
(1)记跳绳次数为x,补全下面的样本频数散布表与频数 散布直方图:
组别 1 2 3 4 5
次数(x) 80≤x<100 100≤x<120 120≤x<140 140≤x<160 160≤x<180
频数(人数) 5 10 16 13 6
补全频数散布直方图如下图:
(2)这50名学生中,一分钟 跳绳次数不低于120次的学 生有多少人?所占的百分比 是多少?
10
知识点2 频数直方图
• (1)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 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 数据的频数.
• (2)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 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楚、直观地反应数据的整体状况.
6.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

A.14% B.16% C.20% D.50%
4.某校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调查了解他们一周阅读课外书 籍的时间,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每 小组的时间包含最小值,不包含最大值),根据图中信息估 计该校1 500名学生中,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人 数约为(C )
A.300 B.600 C.900 D.1 200
课堂小结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数据
从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从频数直方图获取信息
频数直方图
1.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制作频数直方图
2.确定组数和组距并进行分组 3.统计每组中数据的频数 4.绘制数直方图,其中第一 组的频数为2,第四组的频数是8;在该样本中成绩在 80.5分~90.5分的学生有___6___人.
6.为了解某校九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该校从九年级随机找来 50名男生进行了身高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均取整数,单位:cm) 列出了下表.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数据在161~165范围内的频数是 ___1_2_; (2)频数最大的一组数据的范围是 _16_6_~__1_7_0_; (3)估计该校九年级男生身高在 176cm(包括176cm)以上的约占_1_2__%.
新课引入
这节课我们将采用频数散布直方图的情势来表示数据。 那么何时用频数散布直方图来表示数据呢?频数散布直方 图又有哪些优势?
探究学习
核心知识点一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数据
相关概念: 组数:把全体样本分成的组的个数; 组距: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频数: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理解频数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随堂练习
1.如图为成都市部分区县森林覆盖率统计图.其中,森林覆 盖率高于50%的区县有( B )
4.某校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调查了解他们一周阅读课外书 籍的时间,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每 小组的时间包含最小值,不包含最大值),根据图中信息估 计该校1 500名学生中,一周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4小时的人 数约为(C )
A.300 B.600 C.900 D.1 200
课堂小结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数据
从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从频数直方图获取信息
频数直方图
1.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制作频数直方图
2.确定组数和组距并进行分组 3.统计每组中数据的频数 4.绘制数直方图,其中第一 组的频数为2,第四组的频数是8;在该样本中成绩在 80.5分~90.5分的学生有___6___人.
6.为了解某校九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该校从九年级随机找来 50名男生进行了身高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均取整数,单位:cm) 列出了下表.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数据在161~165范围内的频数是 ___1_2_; (2)频数最大的一组数据的范围是 _16_6_~__1_7_0_; (3)估计该校九年级男生身高在 176cm(包括176cm)以上的约占_1_2__%.
新课引入
这节课我们将采用频数散布直方图的情势来表示数据。 那么何时用频数散布直方图来表示数据呢?频数散布直方 图又有哪些优势?
探究学习
核心知识点一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数据
相关概念: 组数:把全体样本分成的组的个数; 组距: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频数:某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理解频数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随堂练习
1.如图为成都市部分区县森林覆盖率统计图.其中,森林覆 盖率高于50%的区县有( B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表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将表格中的身高按3cm的距离分段,统 计每个身高区间的学生数,绘制频数分布表.
身高/cm
153~ 156~ 159~ 162~ 165~ 168~ 171~ 156 159 162 165 168 171 174
人数(频数) 2 3 7
9
6
2
1
身高/cm
153~ 156~ 159~ 162~ 165~ 168~ 171~ 156 159 162 165 168 171 174
表格
条形统计图
(2)语文成绩呢?
用下面的表格或统计图表示合适吗?
按 10 分的距离分段:
你能明白这种 的做法吗?
我们把图(1)的横轴略作调整,得到图 (2).
像这样的统计图 称为频数直方图.
(1)
(2)
频数直方图
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 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 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 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 组数据的频数.
数学成绩/分 60~70 人数(频数) 1
70~80 4
80~90 90~100
14
11
数学成绩/分 人数(频数)
60~70 1
70~80 4
80~90 14
90~100 11
18 人数(频数)
16 14 12 10 8 6 4 2
0 60 70 80 90 100
数学成绩/分
随堂练习
请将右边表格中的 身高数据按3cm分段,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
(3)如果用整个圆表示总9公顷稻田,那么扇形C大约代表多少公顷稻田?
A C
B 33%
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1)圆代表总体“1”; (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 (3)扇形的大小反映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6.3 数据的表示(2)

0
60
70
80
90
100 成绩
练习提高
做一做 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 表示.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新课引入
学号
性别
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1
女
167
81
88
优
2
男
162
78
85
良
3
女
165
86
90
优
4
男
160
81
99
中
5
女
165
94
86
优
6
女
167
83
75
良
7
女
165
88
94
优
8
男
166
79
98
优
9
女
159
72
65
中
10
男
169
86
97
优
11
男
168
91
96
优
12
男
158
80
93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8385来自优8680
优
92
93
优
83
89
优
75
77
良
86
97
优
91
91
优
87
82
优
82
88
优
68
70
中
88
95
优
80
87
优
82
81
优
60
70
80
90
100 成绩
练习提高
做一做 请将表格中的数学成绩按10分分段,用频数直方图 表示.
课堂小结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新课引入
学号
性别
身高 (厘米)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1
女
167
81
88
优
2
男
162
78
85
良
3
女
165
86
90
优
4
男
160
81
99
中
5
女
165
94
86
优
6
女
167
83
75
良
7
女
165
88
94
优
8
男
166
79
98
优
9
女
159
72
65
中
10
男
169
86
97
优
11
男
168
91
96
优
12
男
158
80
93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8385来自优8680
优
92
93
优
83
89
优
75
77
良
86
97
优
91
91
优
87
82
优
82
88
优
68
70
中
88
95
优
80
87
优
82
81
优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课时2 频数直方图 教学课件

第四页,共十九页。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1.下面是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条形统计图.
由条形统计图可见小明一天的学习时间是___小时9 ,活动时间是___小时。 4
第五页,共十九页。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频数的概念
概念
数据统计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成为频数.
第六页,共十九页。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2.李老师给学生们出了24道练习题,其中选择题10题,填空题8
极差: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组距:就是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组数=极差÷组距
第九页,共十九页。
新课讲解
总结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
(2)决定组数与组距;
(3)确定分点; (4)列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第十页,共十九页。
3300 3450 3100 3400 4160 3300 2750 3250 2350 3520 3850 2850
3450 3800 3500 3100 1900 3200 3400 3400 3400 3120 3600 2900 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图中反映出该地 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怎练
1.已知一组数据,最大值为93,最小值为22,现要把它分
成6组,则下列组距合适的是( ) B
A.9
B.12
C.15
D.18
2.一组数据的最小数是12,最大数是38,如果分组的组距相
等,且组距为3,那么分组后的第一组为( ) B
A.11.5~13.5
B.11.5~14.5
C.12.5~14.5
道,解答题6道,那么填空题的频数时 .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1.下面是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的条形统计图.
由条形统计图可见小明一天的学习时间是___小时9 ,活动时间是___小时。 4
第五页,共十九页。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频数的概念
概念
数据统计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成为频数.
第六页,共十九页。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2.李老师给学生们出了24道练习题,其中选择题10题,填空题8
极差: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组距:就是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组数=极差÷组距
第九页,共十九页。
新课讲解
总结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
(2)决定组数与组距;
(3)确定分点; (4)列频数分布表;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第十页,共十九页。
3300 3450 3100 3400 4160 3300 2750 3250 2350 3520 3850 2850
3450 3800 3500 3100 1900 3200 3400 3400 3400 3120 3600 2900 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图中反映出该地 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怎练
1.已知一组数据,最大值为93,最小值为22,现要把它分
成6组,则下列组距合适的是( ) B
A.9
B.12
C.15
D.18
2.一组数据的最小数是12,最大数是38,如果分组的组距相
等,且组距为3,那么分组后的第一组为( ) B
A.11.5~13.5
B.11.5~14.5
C.12.5~14.5
道,解答题6道,那么填空题的频数时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的表示》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右表是某校七(2)班的同学入学信息表:
分析:
学号
性别
身高/cm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1
女
167
81
88
优
2
男
162
78
85
良
3
女
165
86
90
优
4
男
160
81
99
中
5
女
165
94
86
优
6
女
167
83
75
良
7
女
165
88
94
优
8
男
166
79
98
优
9
女
159
72
65
中
10
男
169
86
97
优
11
男
168
18
6
条形统计图的形式统计:
语文成绩/分
该统计图还能不能更加优化?
方法三
(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仔细观察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后得到的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相邻量相同!
将横轴略作调整,相邻长方形间距设为0.
数学成绩/分
60~70
70~80
80~90
90~100
人数(频数)
1
4
14
11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为:
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数学成绩/分
分析:
学号
性别
身高/cm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1
女
167
81
88
优
2
男
162
78
85
良
3
女
165
86
90
优
4
男
160
81
99
中
5
女
165
94
86
优
6
女
167
83
75
良
7
女
165
88
94
优
8
男
166
79
98
优
9
女
159
72
65
中
10
男
169
86
97
优
11
男
168
18
6
条形统计图的形式统计:
语文成绩/分
该统计图还能不能更加优化?
方法三
(2)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这个班同学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吗?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仔细观察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后得到的条形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相邻量相同!
将横轴略作调整,相邻长方形间距设为0.
数学成绩/分
60~70
70~80
80~90
90~100
人数(频数)
1
4
14
11
用频数直方图表示为:
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方图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数学成绩/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 数学 英语
83
85 优
86
80 优
92
93 优
83
89 优
75
77 良
86
97 优
91
91 优
87
82 优
82
88 优
68
70 中
88
95 优
80
87 优
82
81 优
78
75 良
89
87 优
(1)你能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入学时的英语成绩吗? 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等级?成绩的整体分布 情况怎样?
(人数) 频数分布表
条形统计图
(2)你能类比上一题,用恰当的统计图表表示该班同学 入学时的语文成绩吗?从你的图表中能看出大部分同学 的成绩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
成绩 68 72 75 78 79 80 81 82 83 人数 1 1 1 2 1 2 2 2 3
成绩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4 人数 1 4 1 2 1 1 3 1 1
89
优
学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性别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身高 (厘米)
162 157 160 164 161 162 164 163 154 172 153 156 163 164 161
入学成绩
解:这50名学生中,一分 钟跳绳次数不低于120次的 学生有16+13+6=35(人), 所占的百分比是
35÷50×100%=70%.
延伸拓展
强化训练
也可50÷25%=200
数据的表示
(1)记跳绳次数为x,补全下面的样本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直方图:
强化训练
组别 次数(x) 频数(人数)
1 80≤x<100
5
2 100≤x<120
10
3 120≤x<140
16
4 140≤x<160
13
5 160≤x<180
6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图:
(2)这50名学生中,一分钟 跳绳次数不低于120次的学 生有多少人?所占的百分比 是多少?
• 2.为了调查某市噪声污染情况,该市生态环境局随机抽样调 查了40个噪声测量点的噪声声级(单位:dB),结果如图(每组 含起点值,不含终点值).回答下列问题:
• (1)在噪声最高的测量点,其噪声声级所在范围是__7_5___dB ~__8__0__dB;
• (2)若噪声声级低于65 dB,则噪声污染情况为轻度污染(否则 为中重度污染),试估计该市噪
身高 (厘米)
167 162 165 160 165 167 165 166 159 169 168 158 160 159 162
入学成绩
语文 数学 英语
81
88
优
78
85
良
86
90
优
81
99
中
94
86
优
83
75
良
88
94
优
79
98
优
72
65
中
86
97
优
91
96
优
80
93
良
85
89
优
90
84
优
91
5
6
70
80
90
100 成绩
像上面的统计图称为频数直方图
12
知识点 条形统计图
• (1)条形统计图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条(横轴、纵轴)和 若干长方形组成.两条线条分别表示两个不同的项目, 长方形的高表示其中一个项目的数据.
• (2)在数据中,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
13
知识点 频数直方图
• (1)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 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5 人数
4
3
2
1
0
68分 72分 75分 78分 79分 80分 81分 82分 83分 85分 86分 87分 88分 89分 90分 91分 92分 94分
成绩
新课导入
想一想:
小明觉得上面的方法很复杂,你能帮他改进吗?
我们可以借鉴英语成绩的表示,将语文成绩按10分的 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的学生数:
成绩段 60~70 70~80 80~90 90~100
人数
1
5
18
6
人数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60≤分数<70
70≤分数<80
80≤分数<90 90≤分数<100 成绩
把上面这幅图的横轴(水平的轴叫横轴)略作调整
人数 20
18
16
1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10
8
6
4
2
0
1
0
60
18
16
课堂练习
1.某班组织了针对全班同学关于“你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
C
的问卷调查后,绘制出频数直方图.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 ( ) • A.最喜欢篮球的人数最多 • B.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是最喜欢乒乓球人数的两倍 • C.全班共有50名学生 • D.最喜欢田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
17
课堂练习
声污染情况.
解:
10+4 4+10+12+8+6
×100%=35%,所以估计该市约35%的地区噪声污染情
况为轻度污染,约65%的地区噪声污染情况为中重度污染.
【例2】为了了解本校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随机 抽取了本校50名七年级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测试所得 样本数据(单位:次)如下: 88 90 92 96 99 102 106 108 110 112 113 115 115 117 118 120 120 123 125 127 130 132 134 134 134 135 136 137 138 138 139 141 142 142 143 144 145 146 148 149 150 152 153 157 160 162 162 165 168 172
• (2)如果样本中数据较多,数据的差距也比较大时,频数直 方图能更清晰、直观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
• (3)把全体样本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组两个端点之 间的距离叫组距.
课堂检测
课堂练习
条形统计图与频数直方图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用途都是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具体数量.频 数直方图是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2)区别——条形统计图是直观地显示出具体数据; 频数直方图是表现频数的分布情况. (3)绘制的形式不同——条形统计图各条形分开; 频数直方图的条形连在一起.
数据的表示
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汇报人:XXX
目录
复习巩固
01.
课堂讨论
03.
新课导入
02.
延伸拓展
04.
复习巩固
问题1:(168页)观察下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性别
女 男 女 男 女 女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女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