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养知识竞赛试题20187
教师素养知识竞赛精彩试题2018.7

教师素养知识竞赛试题2018.7(附答案)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C】。
A、并列的B、递进的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D、互补的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B】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答案解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D】予以保障。
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4、关心教好每一堂课,关心班级大小、时间、压力等问题,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A】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C、关注他人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答案解析】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在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5、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C】A、私人职业B、从属职业C、专门职业D、附加职业【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7、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D】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答案解析】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6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了学校法令。
2018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试卷--小学语文

实用文档2018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试卷小学语文本试卷分第I 卷(客观题)和第II 卷(主观题)两部分,第I 卷1〜4页,第II 卷5〜 10页。
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考试号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 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用2B 铅笔认真正确填涂考试证号下方的数字;2. 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 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3.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交回。
7. 教学行为根据不同维度有着多种分类。
如果把教师行为作为参照系,有以下三种形式:(T 代表教师,S 代表学生)①T 告诉S ;②T 与S 对话;③T 指导S 学习。
其中,第③ 种形式的主要行为主体是一 ▲° (2分)A. TB. SC. T 与SD.第三方8. 一位教师在与几个同事的一次闲聊中问道:“你们今年的学生怎样?我发现他们的心思都没放在学习上!很苦恼……”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来自于 ▲。
(2分)A.学习动机的激发问题 B.学习内容的确定问题C.学习策略的运用问题D.学习方法的指导问题9. 教师需要具有“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并随机应变地釆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的素质”。
这种素质是 ▲° (2分)A.教育反应 B.教育情感C.教育灵感D.教育机智小学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第I 卷(客观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共50分)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AA.为人师表B.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A.提高质量B.1. 2.3. 4. 5. 6. 。
(2 分)严谨治学 C.热爱学生 D.言行一致“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 ▲ 根本任务,发展素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综合素养》附答案

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中学《综合素养》附答案中学综合素养一、单项挑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惟独一具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事情后,强调素养教育算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
该校长的认识A.是对素养教育的片面明白B.体现素养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群的需要【答案】A。
解析:素养教育是把教育活动的目的指向“素养”,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素养教育除了给学生减负与增加课外活动之外,还要举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进展,因此,题目中校长对素养教育的明白是片面的。
答案挑选A。
BCD的解释基本上错误的。
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说:“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一辈子进展,大伙儿别要把时刻白费在课外活动上。
”周老师的讲法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C.别合理,别利于学生全面进展D.别合理,别利于学生主动进展【答案】C。
解析:周老师是典型的重智育的体现,是别合理的。
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进展的教育,要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舞学生举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获,并及时加以点评。
张老师的做法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D.促进了教师专业进展【答案】B。
解析:学生观中要求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正确答案选B。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别能参选,理由是“连自个儿都管不行,如何能管好不人”。
这种做法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C.别正确,别能促进学生个性进展D.别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答案】D。
教师知识竞赛试题(DOC)

好里堡中小学校教师综合知识竞赛试题抢答题(第一轮)★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出自:答:孟子2、奥运会旗是:"五色环"旗,其中黄色环代表:答:亚洲3、中国象棋”楚河汉界“跟那两个历史人物有关?答:刘邦、项羽4、为了维护个人隐私,银行会在营业柜台外多长距离设置排队等候线?答:1米。
5、位于香港的亚洲第一大海港叫什么?答:维多利亚。
6、我们现在实行的八小时工作制度最早在哪个国家出现?答:英国。
7、中医理论中,五色对五脏,那么白色对应的脏器是什么?答:肺8、以钟表和军刀闻名于世的欧洲国家是?答:瑞士。
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答:《春秋》。
10、美术中的“三原色”指哪三种颜色?答:红、黄、蓝。
11、我国文学名著《子夜》《四世同堂》《阿Q正传》《寒夜》的作者是分别是?答:茅盾、老舍、鲁迅、巴金。
12、我们通常所说的“北斗七星”,天文学上称之为哪个星座?答:大熊星座。
个人必答题(第一轮)1号题★1、吃多了皮蛋会造成哪种重金属元素中毒?答:铅。
2、阿拉伯民间故事总集《一千零一夜》又名什么?答:《天方夜谭》。
3、用来测量钻石重量单位是?答:克拉。
4、由法国人大卫贝尔创立并在电影《暴力街区 13》中展示的极限运动叫什么?答:跑酷。
5、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什么?答: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科研兴校。
个人必答题(第一轮)2号题★1、中国最大的沙漠是什么沙漠?答:塔克拉玛干沙漠。
2、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是指哪四种植物?答:梅兰竹菊。
3、壁虎在遇到敌人攻击,很危险的情况下会舍弃身体的什么部分逃走?答:尾巴。
4、“姑苏城外寒山寺”中的“姑苏”是现在哪个城市?答:苏州。
5、.“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虱子”出自哪位作家?答:张爱玲。
个人必答题(第一轮)3号题★1、曾经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如今被降级的是哪一个行星?答:冥王星。
2、“图穷匕见”说的是谁刺杀秦王嬴政?答:荆轲。
3、大李杜是李白杜甫,小李杜是谁?答:李商隐杜牧。
教师专业素养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

教师专业素养知识竞赛试题和答案试题一:1.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作品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答案:C.《水浒传》2. 以下哪位教育家是现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奠基人?- A.陶行知- B.- C.- D.孔子答案:A.陶行知3.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称为"九州"的是指什么?- A.九个省份- B.九个岛屿- C.九个山脉- D.九个区域答案:D.九个区域试题二: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电灯- B.火药- C.电话- D.汽车答案:B.火药2.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A.陶行知- B.孔子- C.- D.答案:C.3.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作品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答案:D.《三国演义》试题三:1.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作品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答案:B.《西游记》2.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A.孔子- B.- C.- D.陶行知答案:A.孔子3.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被称为"四书五经"的是指什么?- A.四部古代书籍和五个古代经典- B.四个古代绘画作品和五个古代雕塑作品- C.四个古代建筑和五座古代宫殿- D.四个古代诗集和五首古代诗歌答案:A.四部古代书籍和五个古代经典试题四:1.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电视- B.照相机- C.冰箱- D.计算机答案:B.照相机2.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 A.孔子- B.- C.- D.陶行知答案:C.3.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哪一部作品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答案:A.《红楼梦》。
2018年江苏省教师师德师风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及答案

2018年江苏省教师师德师风知识网络竞赛题库及答案1、本题库包含396道单项选择题,280道多项选择题、220道判断题。
2、竞赛地址:江苏教师教育官网3、请在考试时将考试页面另存为文本,复制后在本题库内搜索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96道)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A)。
A为人师表B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2.针对在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的现象,教师应该(C)。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一起做好教育工作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3.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C)。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C教师和学生D教育领导和教师4.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这一涵义是由(B)。
A社会舆论决定的B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C法律法规决定的D传统习俗决定的5.教师公正的核心是(A)。
A对学生的公正B对自己公正C对同事公正D对上级公正6.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是(C)。
A善用表扬B换位思考C积极倾听D采用书面形式7.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这意味着教师要(D)。
A关心学生、了解学生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C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D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8.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可以理解为(D)。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9.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
教师专业素质知识竞赛答题与解答

教师专业素质知识竞赛答题与解答1. 什么是教师专业素质?教师专业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品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素质: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技能素质: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包括课堂管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 能力素质:教师应具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 品质素质: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具有责任心、爱心和耐心等品质。
2. 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性?教师专业素质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具备良好的教师专业素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 教师专业素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学习。
- 教师专业素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
- 教师专业素质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获得社会认可和尊重。
3. 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需要教师不断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
以下是几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教师应积极关注学科前沿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 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 与同行交流合作:教师应积极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心得和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和促进共同成长。
- 持续专业发展:教师应关注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的动态,参与学校和教育部门组织的专业发展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4. 教师专业素质知识竞赛的意义?教师专业素质知识竞赛是一种评估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参加竞赛可以激发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2018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试卷及答案解析C.学生研究态度的问题D.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改写建议:2018年苏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竞赛试卷小学数学本试卷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1.在答题前,请考生务必认真填写自己的姓名、学校和考试号等信息,并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上填写。
考生还需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考试号下方的数字。
2.选择题答案需使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如需更改答案,请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择其他答案。
非选择题答案需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使用其他笔答题。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试卷和草稿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为人师表B.严谨治学C.热爱学生D.言行一致2.报告中提到了什么?A.提高质量B.均衡发展C.立德树人D.实现教育现代化3.教师群体是高素质的群体,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但也存在个别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下列现象中,哪个违背了教师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A.变相体罚学生B.以教谋私C.加重课业负担D.消极怠工4.下列说法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A.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B.法律规定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C.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是正确的学生观D.教师对成绩优秀学生的偏爱无可非议5.根据2012年10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下列不属于应遵循的保护原则是什么?A.教育与保护相结合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C.挽救与感化相结合D.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6.下列选项中,哪个属于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育教学主张?A.教,是为了不教B.有教无类C.教学做合一D.发现研究7.教学行为根据不同维度有着多种分类。
如果以教师行为作为参照系,有以下三种形式:(T代表教师,S代表学生)①T告诉S:②T与S对话:③T指导S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素养知识竞赛试题2018.7(附答案)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C】。
A、并列的B、递进的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D、互补的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B】A、交往能力B、研究能力C、管理能力D、学习能力【答案解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D】予以保障。
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4、关心教好每一堂课,关心班级大小、时间、压力等问题,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A】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自我阶段C、关注他人阶段D、关注学生阶段【答案解析】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在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5、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C】A、私人职业B、从属职业C、专门职业D、附加职业【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7、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D】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答案解析】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6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了学校法令。
它规定父母应送其6~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
8、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C】A、学费B、杂费C、学费、杂费D、学费、杂费、住宿费【答案解析】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
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
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9、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A】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B、《教育法》和《教师法》C、《宪法》和《民法》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0、我国义务教育的立法宗旨是发展【D】A、专业教育B、中等教育C、职业教育D、基础教育【答案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由此可以看出,《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发展基础教育。
因此,答案为D。
11、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C】A、说到做到B、敬业精神C、热心和同情心D、重义气讲交情【答案解析】: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还有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1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C】A、存在正相关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答案解析】:尽管教师的表扬次数与学生的成绩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但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扬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
13、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C】A、系统性B、结构性C、预见性D、实效性14、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做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B】A、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15、教师的【B】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B、威信C、角色D、社会地位1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A】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A、全社会B、学校C、家庭D、教师【答案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
1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A】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C、教育与惩罚并重D、开除学籍【答案解析】: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四条。
1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答案解析】:《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D】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答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学生)”。
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指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身体、心理和精神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
所谓“面向全体”就是应当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教育,从而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和整体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
20、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C】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C、《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答案解析】: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200年6月7日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1、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可以理解为【D】。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答案解析】“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止。
”出自《论语?子路》,意思是在位者本身言行正当,即使不发号施令,百姓也会跟着行动;在位者本身言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
从教师的角度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2、师德的灵魂是【A】A、关爱学生B、提高修养C、加强反思D、提高业务水平【答案解析】《规范》中明确表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3、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是【D】A、爱岗敬业B、依法执教C、为人师表D、热爱学生【答案解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24、要做到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要【B】A、一视同仁B、实事求是C、宽宏大量D、以书为本【答案解析】实事求是是教师严谨治学的基本原则。
25、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答案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
26、我国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高原是指【A】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答案解析】位于我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27、我国种子植物有24500余种,居世界第【C】位。
A、四B、五C、三D、二【答案解析】我国种子植物有24500余种,居世界第三位。
28、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B】,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师资格考试B、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C、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D、社会主义道德观【答案解析】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C】A、社会主义道德体系B、社会主义荣辱观C、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D、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核【答案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
30、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B】为主要内容。
A、职业道德B、八荣八耻C、以人为本D、五讲四美【答案解析】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