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试题(供参考)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题库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知识题库一、填空。
(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列为_____________之一。
2.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_____》、《龙须沟》等。
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创者。
3. 下列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分别是:江西省_________、海南省_________、广东省_________、安徽省_________、重庆市_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_______。
4.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面人》《九三年》等。
5.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_朝画家_____________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8.古诗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②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③《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谆谆教诲孜孜不倦栩栩如生B. 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别有用心C. 千均一发千钧一发千军一发D. 功亏一篑功亏一溃功亏一篑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3. 以下关于文学常识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B.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是元代小说。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明代小说。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是清代小说。
4. 下列关于古诗词鉴赏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B.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C.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
D.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词。
5.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使用了拟人手法。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使用了夸张手法。
C.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使用了排比手法。
D.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使用了设问手法。
6. 下列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言文中的“之”字,通常作为代词使用。
B. 文言文中的“乎”字,可以作为语气助词。
C. 文言文中的“者”字,通常作为助词使用。
D. 文言文中的“也”字,通常作为连词使用。
7. 下列关于现代文阅读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现代文阅读需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B. 现代文阅读需要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C. 现代文阅读不需要关注文章的结构布局。
D. 现代文阅读需要理解文中的修辞手法。
8. 下列关于写作技巧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安排,做到层次分明。
小语教师素养展示活动“知识素养”竞答题目及答案

小语教师素养展示活动“知识素养”竞答题目1号题一.填空:“鼎”字是(半包围)结构,第6笔的笔画是(竖折折)。
二.诗句补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三.请说出下列发明和成就的缔造者:圆周率(祖冲之)印刷术(毕昇)造纸术(蔡伦)地动仪(张衡)四.判断题:皮皮鲁是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作品中的形象。
(×)五.简述题: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你认为反思教学对于教师有什么意义?如何进行反思教学?请结合实际教学谈一谈。
(参考答案:一、半包围结构、竖折折。
二、在地愿为连理枝。
三、祖冲之、毕昇、蔡伦、张衡。
四、错误。
郑渊洁。
五、反思教学对教师意义重大,它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更好的搞教育教学研究,为撰写论文提供素材寻找出教学中的困惑和教学中的闪光点,总结教学经验和不足。
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等。
对学生意义重大: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揣摩透视学生的内心,做学生心理研究,实现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和互动。
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校本教研提供一手材料。
推动自己专业成长的同时,也是对校本研究的一个推动。
2号题一.填空:在中国浩瀚的史学著作中,有两部史书如同突兀的双峰,并峙于历史峻岭之中,被后世称为“史学双璧”,它们是《史记》和《资治通鉴》。
二.诗句补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请说出下列著名风景区位于哪座城市?浅水湾(香港)月牙泉(甘肃敦煌)趵突泉(济南)拙政园(苏州)四.判断题: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的,但是有些特殊的音节没有韵母。
(√)五.简答题:一位老师教《月光曲》问什么是“幽静”?学生答,幽雅安静。
老师问,你从哪里得知?生答,从字典里。
老师说请你举个例描述一下。
学生回答不出。
接着老师放课件:莱茵河畔,小镇的郊外在月光底下一片银色的世界,万籁俱寂,一条小路通向远方……然后启发学生,你们经历过类似的环境吗?请你评述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
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试题

南湖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试题一、填空(40分)1、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目标要求可有8个字来概括,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四种语文能力,它们是:_______________能力、_______________能力、_______________能力、_______________能力。
3.识字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8.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9.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10.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11.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12.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13.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的诗句。
二、选择(30分)1.《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是()字。
A、25万B、40万C、100万D、145万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第一卷理论素养(20分)一、填空题。
(5分)1.XXX阶段要求认识约3000个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50万字以上。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二、简答题(15分)4.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12分)三维目标:语言技能、语文思维、情感态度四大理念:育人、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德育为先五大领域:听说读写、文学欣赏、文化体验、文化传承、实践应用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研究才能更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日常研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自己知道或阅读过的语文教学期刊(含报纸)的名称:(1分)(2)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
(2分)第二卷学科素养(40分)三、基础题(24分)6.汉字写真。
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gō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4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恭)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公)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工)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功)字。
7.别字门诊。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8分)刚笔自用(勉)叹为观止(只)暗然失色(惊)按部就班(步)惩前毖后(毙)谈笑风声(轻)丰功伟绩(迹)义不容辞(词)8.名句跑道。
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常识手册。
(7分)1)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笔画的形态特色。
语文教师素质考试试题

语文教师素质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故事新编》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滕王阁序》B.《岳阳楼记》C.《醉翁亭记》D.《出师表》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4.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以下哪部作品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红楼梦》B.《水浒传》C.《西游记》D.《三国演义》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的哪一章?A.《梁惠王上》B.《梁惠王下》C.《公孙丑上》D.《公孙丑下》7.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张九龄B. 王之涣C. 李白D. 杜甫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以下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昌龄B. 孟浩然C. 王维D. 杜甫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以下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苏轼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唐代诗人______被誉为“诗仙”,其代表作有《将进酒》、《庐山谣》等。
2.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______,以“沉鱼”著称。
3. 古代文学中,______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6. 古代文学中,______被誉为“诗史”,其作品《离骚》是中国最早的抒情长诗。
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登鹳雀楼》。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______的名句。
语文学科素养试题

语文学科素养试题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南湖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试题一、填空(40分)1.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教育方法是()。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是前苏联着名作家,他在散文诗《海燕》中,把革命者比作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
他的自传三部曲是()()()。
6.九年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字以上。
7.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8.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的形成和发展。
9.《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的()。
10.诗人指出: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了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这就是()诗人()写的()。
诗的原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司马迁也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天祥在()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些都是诗人们的鲜明的人生观。
11.“几处早莺争暖树,()。
”出自唐代诗人()的《钱塘湖春行》。
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小说()的评价。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教师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词语使用正确?A. 他的文章辞藻华丽,语言优美。
B. 他的文章辞藻华丽,语言粗俗。
C. 他的文章辞藻华丽,语言贫乏。
D. 他的文章辞藻华丽,语言简练。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性格开朗。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性格孤僻。
C. 他学习成绩优异,但是性格孤僻。
D. 他学习成绩优异,并且性格孤僻。
4. 下列关于文学体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小说以叙述事件为主。
B. 诗歌以抒发情感为主。
C. 散文以记叙为主。
D. 戏剧以对话为主。
5.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李清照...(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作品《春晓》中的名句。
7. 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_________。
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___的《水调歌头》。
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代诗人_________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10.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曲作家_________的作品。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12. 分析《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文以载道”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义。
14. 论述现代教育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和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题(20分)15. 根据以下教学案例,分析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此处省略案例内容)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A。
辞藻华丽与语言优美是相辅相成的,而其他选项中的“粗俗”、“贫乏”、“简练”与“辞藻华丽”不匹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湖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40分)
1、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目标要求可有8个字来概括,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四种语文能力,它们是:_______________能力、_______________能力、_______________能力、_______________能力。
3.识字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8.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9.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10.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11.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12.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13.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的诗句。
二、选择(30分)
1.《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是()字。
A、25万
B、40万
C、100万
D、145万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请你从下面选出正确的答案。
()
A、教师与学生
B、学生与学生
C、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
D、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
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4.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6.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请选择出下面不是边塞诗派的诗人()。
(A) 王昌龄(B) 贺知章(C) 高适(D) 岑参
7.以下作品中有一部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的,它是()。
A、白雪公主
B、一颗小豌豆
C、丑小鸭
D、坚定的锡兵
8.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
传说中的年是()。
A、一种怪兽
B、一座古城的名子
C、某一个君王的称号
D、一种植物
9.李香君是下面哪本著作中的人物()
A、《西厢记》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10.下面哪个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A、柳湘莲
B、罗刹女
C、顾大嫂
D、蒋干
11.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诗人()的诗。
A、歌德
B、雪莱
C、泰戈尔
D、艾青
1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的观点
A、庄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1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的是()名楼
A、岳阳楼
B、滕王阁
C、黄鹤楼
D、蓬莱阁
14.选出下面不是唐宋八大家的诗人()
A、韩愈
B、苏洵
C、王安石
D、杜牧
15.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
A、李白
B、李商隐
C、苏轼
D、陶渊明
三、连线(10分)
请将下列诗人与其雅称相对。
1、诗圣杜甫
诗鬼王维
诗佛李贺
诗神白居易
诗魔苏轼
2、纸上谈兵左思
指鹿为马刘禅
十面埋伏项羽
乐不思蜀赵高
洛阳纸贵赵括
四、简答(20分)
1.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10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 ①挼:读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
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词人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5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
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