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血液检测原理

合集下载

血液检测仪原理

血液检测仪原理

血液检测仪原理
血液检测仪是一种能够测量人体血液中各种指标的仪器。

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光学测量原理:血液检测仪通常利用光学传感技术对血液中的成分进行测量。

它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束穿过血液样本,并测量透过样本的光的强度。

根据吸收光的特性,可以推算出血液中不同成分的浓度。

2. 光谱分析: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具有特定的光谱特征,血液检测仪利用光谱分析技术来识别和测量这些成分。

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光通过样本后的光强度变化,可以确定血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

3. 电化学测量: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通过电化学反应进行测量。

血液检测仪可以利用电极来测量血液样本中的离子浓度或反应物的电流变化,从而确定特定成分的浓度。

4. 生物化学分析:血液检测仪可以利用生物化学反应来测量血液中的某些特定成分。

例如,血糖测量仪通过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测量电流的变化来确定血液中的血糖浓度。

综上所述,血液检测仪主要利用光学、光谱分析、电化学和生物化学等原理来测量血液中不同成分的浓度。

这些原理能够提供准确的血液数据,有助于医生和患者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血液做基因检测的原理是

血液做基因检测的原理是

血液做基因检测的原理是
血液做基因检测的原理主要涉及到DNA提取、PCR扩增、DNA测序等关键步骤。

首先,血液中包含着大量的细胞,这些细胞中含有我们的DNA。

DNA提取是基因检测的第一步,通过提取血液中的白细胞或血浆中的细胞碎片,可以得到含有DNA的样本。

第二步是PCR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这是一种基于体外DNA扩增技术。

PCR 过程中,DNA样本会经历一系列的温度变化,包括高温解离、低温退火、适宜温度链延伸等步骤。

通过PCR扩增,可以迅速复制特定片段的DNA序列,使得数量足够用于后续的分析。

第三步是DNA测序,通过DNA测序技术可以分析DNA序列中的碱基信息。

目前常用的DNA测序技术有传统的链终止法(Sanger测序)和新兴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如Illumina测序)。

在DNA测序中,DNA样本会被逐个碱基地进行测序,形成一系列的DNA片段。

这些片段可以被组合起来,得到原始DNA 序列信息。

在DNA测序完成后,就可以对DNA序列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通过与已知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可以确定个体是否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突变或遗传变异,进而预测个体的遗传风险、遗传性疾病携带状况、药物代谢能力等。

总结起来,血液做基因检测的原理即通过提取血液中的细胞,获取含有DNA的样本。

接着,通过PCR扩增技术对DNA进行复制,得到足够数量的DNA样本。

最后,通过DNA测序技术对DNA序列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得到个体的基因信息。

基于这些基因信息,我们可以了解个体的遗传特征、遗传疾病风险等重要信息,为个体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有力支持。

《诊断学》第9版课件—临床血液学检测【114页】

《诊断学》第9版课件—临床血液学检测【114页】

一、溶血性贫血的筛查检测
(二)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1.参考值 0.7~1.5g/L(70~150mg/dl) 2.临床意义 (1)各种溶血时血清结合珠蛋白均有减低,血管内溶血时减低显著; (2)肝脏病、传染性单个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无血清结合珠蛋白血症等可减低或消失; (3)感染、创伤、恶性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可有结合珠蛋白增高。
根据MCV、RDW的贫血形态学分类
RDW 正常 增高 正常 增高 正常 增高
贫血类型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 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常见疾病 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MDS
急性失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PNH、G6PD缺乏症等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红细胞形态改变
• 正常红细胞
球形细胞
椭圆形细胞
• 大红细胞
红细胞形态改变
• 靶形细胞
染色质小体
棘形细胞
• 锯齿形细胞
二、白细胞的检测
(一)白细胞计数
1.参考值 ➢ 成人(4~10)×109/L ➢ 新生儿(15~20)×109/L ➢ 6个月至2岁(11~12)×109/L 2.异常 ➢ 高于参考值(成人为10×109/L)称白细胞增多 ➢ 低于参考值(成人为4×109/L)称白细胞减少
(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1.相对性增多 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 2.绝对性增多 (1)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 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 ➢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 (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一、红细胞的检测和血红蛋白的测定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及15岁以下的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 2.病理性减少

《血液一般检验》课件

《血液一般检验》课件
形成
血小板计数的 异常可能与多 种疾病有关, 如白血病、再 生障碍性贫血

采血:使用采血针或采血器进行采血 离心:将血液离心,分离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成分 染色:使用染色剂对血液成分进行染色,以便观察 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血液成分,进行血细胞计数和形态学观察
原理:利用自动化仪器进行血 液检测
红细胞计数:反映贫血程 度,判断血液携氧能力
白细胞计数:反映免疫系 统功能,判断感染程度
血小板计数:反映凝血功 能,判断出血风险
血红蛋白:反映贫血程度, 判断血液携氧能力
血型:判断输血安全性, 判断遗传性疾病风险
血沉:反映炎症程度,判 断疾病活动性
避免空腹采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避免剧烈运动后采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避免饮酒后采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避免服用某些药物后采血,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血红蛋白测定:评估贫血程度
血液生化检验: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等 血液免疫学检验:包括抗体、补体等
血型鉴定:ABO血型和Rh血型
血液寄生虫学检验:包括疟疾、丝虫病等
采集血液样本:通过静脉穿刺或指尖采血等方式获取血液样本
血液样本处理:将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和血细胞
血液样本检测:使用血液分析仪对血清和血细胞进行检测,获取各项指标数据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01
02
03
04
05
06
定义:血液一般检验是 对血液中的各种成分进 行检测,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等
目的:了解血液状况, 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 果,监测疾病进展,指 导临床治疗
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 板等

血细胞检测工作原理是什么

血细胞检测工作原理是什么

血细胞检测工作原理是什么
血细胞检测工作原理是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来评估个体的健康状况。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 血液采集:使用适当的方法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通常是通过采集患者的指尖或静脉血。

2. 血液制备: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预处理,例如加入抗凝剂以防止凝结,并进行适当的稀释。

3. 血液涂片制备:将稀释后的血液样本滴在载玻片上,然后使用另一个载玻片将其涂抹开来,形成薄膜。

4. 染色:将涂片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方法有 Wright-Geimsa
染色法和Giemsa 染色法。

染色有助于突出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5.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后的血液涂片置于显微镜下,使用合适的放大倍数观察细胞。

通过观察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数量和分布情况,可以对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评估。

6. 结果分析:根据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和数量,结合正常参考范围,对血液样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些结果可以提供有关血红细胞数量、形态异常、白细胞分类与比例、血小板数量等方面的信息。

总之,血细胞检测是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来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血液检查 ppt课件

血液检查  ppt课件

非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白血病 ppt课件
18
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 N减少(绝对值<1.5×109/L)
现在临床较常用 的分析仪类型为三分 类,常称血图18项 + 血细胞直方图。
检查的正常值常 因产品生产厂家不同 而有差异,因此,分 析检查结果的临床意 义时因予以注意。
ppt课件
8
一、红细胞检查:
检查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
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 (×1012/L)
RBC
男4~5.5 女3.5~5
增高:血液浓缩、 RBC增多症
依据将WBC分类能力进行分型。
(一)二分类型:
将白细胞分为二类,即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嗜酸、嗜碱及单核细胞 归入粒细胞)。
(二)三分类型:广泛应用。
将白细胞分为三类,即淋巴细胞、中值(中间型)细胞(包括嗜酸、 嗜碱及单核细胞、异型淋巴、原始及幼稚细胞)和粒细胞。
WBC分类 淋巴细胞
中值(中间型)细胞
粒细胞
淋巴细胞百分率 Lymph% 20~40% *核象变化:
中值(间)细胞百分率 MXD% 2~12 %
*粗糙,
详细分类不如显微镜检查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NEUT% 50~70%
淋巴细胞计数
Lymph# 0.8~4×109/L
中值(间)细胞计数 MXD# 1.0~1.7×109/L
嗜中性粒细胞计数 NEUT# 2~7×109/L * 同上:P173~177
小细胞性、巨幼RBC性、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RBC形态异常:
球 / 椭园 / 靶形、三角形、盔形、嗜多色素 性、点彩RBC、幼RBC。 (3)RBC染色异常:低 / 高 / 正常 / 嗜多染色RBC。 (4)RBC结构异常:有核、长伯氏环、嗜碱点彩。

常用实验室检查血液PPT课件

常用实验室检查血液PPT课件
1. 标本采集法 皮肤采血或静脉采血。 2. 参考值 (100~300) ×109/ L
SUCCESS
THANK YOU
2019/8/15
(二)红细胞比容测定 红细胞比容(Hct)是测定红细胞在全血
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红细胞比容的多少主要 与红细胞数量及其大小有关。 1. 参考值 成年男性:0.40~0.50L/L,平均0.45L/L; 成年女性:0.35~0.45L/L,平均0.40L/L。
2. 临床意义
由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以中性粒细胞 为主,故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 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同意义。
(1)中性粒细胞( neutrophil, N ) 中 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杀菌 能力,在机体防御与抵抗病原菌侵袭过程 中起重要作用。
1)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妊娠及 分娩时、寒冷、酷热、饱餐、剧烈运动后 等,多为一过性。
1)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血浆中水分 丢失,使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加所致。如 连续呕吐、频繁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 烧伤等。

2)绝对性红细胞增多:常因各种生理、病 理原因引起的缺氧所致,生理性见于胎儿、 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的体力活动;病理 性见于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和某些 先天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病理性减少:可由造血原料不足、造 血功能障碍或红细胞丢失、破坏过多等原 因引起。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 血、溶血性贫血和失血性贫血等。
3)其他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霍奇金 病、器官衰竭等。
(2)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是指单位容 积血液中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参考 值高限。
第一章 血液检验

血液检查精品PPT课件

血液检查精品PPT课件

正常红细胞
红细胞
双凹圆盘形,直径6~9μm,平均7.5μm 平均生存时间为120d 由珠蛋白、亚铁血红素组成 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降解破坏
红细胞生理功能
作为呼吸载体
一、血液一般检查
• (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测定
【参考值】 RBC
Hb
• 成年男性 (4.3~5.8)×10 12/L 130~175g/L
性增高
中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 2.病理变化 (1)增多 1)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感染,最为常见。 2)急性中毒:代谢紊乱所至的中毒、急性化学 药物中毒、生物中毒 3)急性大出血:1-2h迅速升高 4)严重的组织损伤或急性溶血:手术、烧伤 5)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特别是消化道肿瘤。
中性粒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
(四)血小板
• 1、血小板计数(PLT) (125~350)×109/L • 【临床意义】 • 1. 生理性变化:午后、进食、运动、冬季、妊娠中
后期 • 2.病理性变化: • ⑴增多:>400×109/L • ① 原发性增多:见于慢粒、脾切除术后 • ②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出血、溶血性贫
血 某些癌症患者
【临床意义】
• 1、增多:红细胞增高的原因--- HCT( 红细胞 比容)增高
(1)HCT掌握血液稀释程度的可靠指标 作为补液的依据。
(2)HCT是判断血液粘稠度的指标,HCT增高 可致全血粘度增加—缺氧和易致血栓形成。
• 2、减少:各种贫血和血液稀释。
红细胞三种平均值
• 1. MCV(红细胞平均容积): 是指每一个红细胞的平均体 积,以飞升(fl)为单位。
敏 • 3)皮肤病:湿疹、银屑病 • 4)某些传染病 • 5)血液病和恶性肿瘤 • 6)其他:脑垂体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⑵减少:急传、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长期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例:IG增高病例
镜检图片:
Sysmex仪器对于异常细胞检出的灵敏度为0.7%
WDF通道的要点
①散点图基本上和XE系列的DIFF通道无区别。
②试剂得以改良(溶血剂的作用较XE系列稳定。)
③新的SFLAS算法应用, 使得LY和MO间距拉宽,除散点位置 外还综合散点重心、形态等,使得得以更加明确地划分。
XN2000/3000机型搭配要求
XN9000机型搭配原则
•要符合左高右低搭配的原则,同类型配置原则
可搭配机型
A1 A1 A1 B1 A1 A2 B1 A1 A2 B1 B2 B3 A2 B1 B2 B2 B3 B3 B3 B4 B4 B4 B4 B4
不可搭配机型
A2 A2 B2 B1 B2 B3
New
2.WNR:有核红细胞计数为常规报告参数
项目:
WBC, NRBC, BASO 报警信息
PLT Clumps?, NRBC Present, WBC Abnormal Scattergram
细胞膜通过
溶血
荧光
嗜碱性 粒细胞
侧向荧光 前向散射光
(SFL)
(FSC)


淋巴细胞
溶血剂:Lysercell WNR 染色液:Fluorocell WNR
RBC/PLT
1.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
主要原理
WNR WDF RET/PLT-O PLT-F
激光633nm
荧光染色
聚次甲基 噁嗪
流式
半导体激光提供的细胞信 息
FSC
前向散射光:细胞大小
SSC
侧向散射光:细胞内容物复 杂程度
SFL
侧向荧光:细胞内核酸含量
2.阻抗+射频
主要原理 RBC/PLT-I 鞘流阻抗法
RET 通道
WBC/Ba 通道
IMI 通道
WBC 散点图
NRBC 散点图
RET 散点图
PLT
RBC HGB Lymph
WBC NRBC HPC RET
Mono
Baso
PLT-O
Neut+Ba Eo
IRF
XN仪器检测通道的改善
DIFF 低NPR值LB血TC小-F板
检测通道
BWANSRO
RET
IWMPI C



OFF

OFF
PLT-F
ON
OFF
ON
ON
OFF
OFF
检测模式
WB,PD






BF
ON
ON
ON
ON
ON
ON
○:搭载 ON:软件控制下的选择方式:“选择” 择” △:作为参考参数汇报
OFF:软件控制下的选择方式:“无选
WB: whole blood, PD: prediluted, BF: body fluid
XN-20[A1] XN-20[A1]
XN-10[B1] XN-10[B3]
XN-10[B4] XN-10[B4]
规格:吸样量・所需血液量
吸样量
所需血液量
全血模式 低值白细胞模式
稀释模式※4 体液模式
进样器检测定※1
手动测定
微量测定※2
微量测定※3
(微量采血管测定)
微量测定※2
微量测定※4
(微量采血管测定)
手动测定
微量测定※2
微量测定※3
(微量采血管测定)
88μL 88μL 88μL 88μL
70μL 70μL
88μL 88μL 88μL
1 mL 1 mL 0.3 mL 160μL
0.3 mL 140μL
(稀释后 )
1 mL 0.3 mL 160μL
※1 进样器测定:试管架自动传送的进样器测定。 ※2 微量测定:为了减少最低体积(dead volume)、打开采血管盖进行的手动测定。 ※3 微量测定(微量采血管测定):使用微量采血管进行的检测。开盖测定。 ※4 稀释模式:将血液7倍稀释后进行测定的模式。
血液检测原理
HST
XE-alpha
Sysmex’ 血液分析仪 家族
XT-2000i
XS-800i
XT-1800i
pocH-100i
KX-21N
K-4500
XN
XE-2100D/L
XE-5000 XE-2100
五分类仪器归总:
规格:尺寸(机组)
搭配原则:遵循左高右低
灵活地适应顾客的要求 ・准备分析功能不同的2种型号
血细胞通过→电阻 值发生变化→脉冲 被检测 当血细胞通过检测 部小孔时,电阻信 号 ①信号的大小与通 过的细胞体积呈正 比 ②电阻变化的次数 =细胞数
前鞘流:避免多颗粒同时通过宝石孔——少计数 避免颗粒侧流——多计数
后鞘流:避免颗粒回流——多计数
3.SLS-血红蛋白法
HGB通道
血红蛋白(四聚体)
十二烷基磺酸钠:无氰无毒
➢ IPF
添加实验
Hale Waihona Puke 幼稚细胞灵敏度高达0.7%
各通道检测原理
原理:WDF通道
XE系列
XN系列
和XE相比较,LYMPH和MONO的散点群更加明确地得以划分。
病例 未分类样本改善
XE5000
未分类 NRBC?
报警信息: 原始细胞?异淋? 有核红? 白细胞散点图异常 核左移?单核细胞增加? 嗜碱细胞增加?幼稚细胞?
XN-20
XN-10
(XN-10、XN-20)
A1
A2
B1
B2
B3
B4
・采用设备时,通过软件的变更,
检测通道
WNR






可将XN-20设定为2组机型 ﹑XN-10设定为4组机型
RBC/PLT






HGB






WDF






WPC


×
×
×
×
RET


ON
OFF
ON
OFF
PLT-O
亲水基
疏水基
珠蛋白
亚铁血红素
(月桂基硫酸钠)
SLS的疏水基作用于 珠蛋白 (第2阶段)
珠蛋白的 结构改变 (变性)
亚铁血红素的铁(Fe2+) 被氧化(Fe2+→Fe3+) (第3阶段)
SLS的亲水基与Fe3+结合 (第4阶段)
幼稚细胞和异常标本的检出
粒系
红系
巨核系
➢ IG ➢ HPC
➢ NRBC ➢ RET ➢ RET-HE ➢ IRF
5分类 NRBC 0.9%
XN2000
报警信息:
原始细胞?
白细胞散点图异常
核左移?单核细胞增加?
幼稚细胞存在?
1.WDF通道:IG和HFLC的定量参数
检测参数: NEUT, LYMPH, MONO, EO, IG
•WDF通道中,对白细胞进行计 数并分类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 胞、单核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 •同时定量检出幼稚粒细胞(IG% ,#)以及异型淋巴细胞( HFLC%,#)等的异常细胞。 •对相关异常参数 的复检规则制 定更具定量化。
以XE2100为例,检测原理、通道、参数信息
全血标本
检测模块 检测原理 检测通道
检测信息 检测参数
RBC/PLT
HGB
WBC
RET
鞘流原理 -DC检测 -
比色法
流式细胞原理
流式细胞原理 RF/DC
RBC/PLT 通道
HGB 通道
PLT 直方图
RBC 直方图
DIFF 通道 DIFF 散点图
NRBC 通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