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1天体系统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一、天体系统1、各种天体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它们都有巨大的质量。
①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主要组成物质:氢和氦;②星云:云雾状天体。
主要组成物质:氦;③行星:围绕恒星运动的、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并且能够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物体的天体。
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④卫星:围绕行星运动的天体。
它的质量比其所环绕的行星小,本身不发射可见光,表面反射恒星光而发亮;⑤彗星:围绕恒星运动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呈云雾状。
分为彗头和彗尾两部分,彗头由彗核、彗发、彗尾构成。
彗尾形状像扫帚,所以俗称扫帚星;⑥流星体:尘粒和固体小块,数量众多。
降落到地面的未烧尽的流星体叫做陨星;陨星(非天体)有石陨星(陨石)、铁陨星(陨铁)和石铁陨星三种。
2、天体系统说明①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不代表宇宙;②与银河系并列的是河外星系,当然河外星系的大小远大于银河系。
3、月/日地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约为1.5亿千米。
二、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1、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王星已被排除)。
2、其轨道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3、太阳系距离银河系中心约3万光年,宇宙年:2.5亿年。
4、哈雷彗星:自东向西公转,而八大行星都是自西向东公转。
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三、太阳1、由炽热的气体构成;核聚变产生能量。
2、天文学上将太阳大气由内向外分成:光球、色球、日冕,越向外层,厚度约大,亮度越小,温度越高。
①光球——太阳黑子;②色球——耀斑、日珥;③日冕——太阳风。
其中,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太阳黑子——强弱标志;耀斑——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黑子一般以11年为一个活动周期——这个周期与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周期也为11年。
3、太阳活动的影响:极光、磁暴、短波无线电信号。
四、只有一个地球1、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4个、巨行星2个、远日行星2个。
高中地理复习资料(全)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体系统●目前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总星系能观测到的距离——150亿光年●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行星的特点:围绕恒星运行、质量大到自身引力足以使它变成球体、能够清除自身公转轨道周围物体●哈雷彗星周期——76年●陨石种类有三种: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天体系统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地月系太阳系●宇宙年:2.5亿年●行星运动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大)●太阳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距离太阳最近的横恒星——比邻星●太阳的外部结构:光球、色球、日冕(由里向外)温度变化:越来越高●太阳活动:黑子(光球);耀斑、日珥<红色火焰>(色球);太阳风(日冕)●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活动周期: 11 年●太阳活动的影响:干扰无线电、使天气气候异常、扰乱磁场、产生磁暴现象、极光只有一个地球●八大行星: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类地行星)其中土星卫星数目最多,水星金星没有卫星,木星体积质量最大,火星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地球自传与公转周期适●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月球●月球上没有声音,没有散射光,表面温差大,起伏不平,有环形山●月球运动周期:恒星月27.32日月相●月球本身不发光●朔望月29.53 日新月(初一、三十,大潮,日食,月球在日地之间)上弦月(初七、八,小潮)满月(十五、十六,大潮,月食,地球在日月中间)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小潮)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日食与月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分月全食、月偏食月球与潮汐●两次潮水间时间间隔12小时25分。
太阳引潮力不及月球1/2。
●大潮: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相互叠加小潮:月球引潮力和太阳引潮力相互削弱专题3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太空探索的的历程● 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 1961年加加林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 1969年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第一个脚印●中国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太空探索的意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专题4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泰山日出
日落
日珥和日冕
光球层
太阳黑子
太阳的光和热基本上都 是从光球层发出的。
色球层
耀斑
日珥
日冕层
太阳风
(高能带电粒子流)
4.太阳大气结构及太阳活动
分层
(里 外)
特征
太阳活动
周期
厚 亮 度 度 薄
温 度
光球 色球
发光层 玫瑰色
黑子 耀斑
11 年
亮 低
日珥
日冕 完全电离 太阳风
厚
暗 高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降水与气温的变化 (黑子) (2)破坏电离层,影响短波通讯 (黑子、耀斑) (3)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 (太阳风) (4)产生极光 (太阳风)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天体:太阳
1.成员
(2)八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矮行星(冥王星…) (4)小天体
2.运动特征: 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3.八颗行星分类
杨利伟走出 “神舟五号”返回 舱
费俊龙、聂海胜走出 “神舟六号”返回舱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走出“神舟七号”返回舱
翟志刚出舱活动
2008年9月25日晚21时10分04秒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神舟七号运行在高度约343千米的近圆轨道 ,3名航天员组成乘组执行飞 行任务, 1名航天员出舱,神舟七号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太阳
1.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2.日地距离1.5亿千米
3.太阳辐射能是地球表面的基本能源
教案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课题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一课时)学校上海海事大学附属北蔡高级中学执教钱佳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主要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层次2.能运用“天体系统”图,分析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过程与方法分析图片,形成宇宙主体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立体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宇宙的浩瀚、大自然的无穷奥秘、激发探索宇宙的激情,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教学重点恒星、星云;天体系统教学难点天体系统的层次;恒星、星云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ppt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新学期引入走进高中地理一、什么是地理(what)教师提问:什么是地理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翻阅第一册书目录,介绍本学期所要学习的内容为自然地理部分;ppt展示第二册目录,教师介绍第二学期所学内容为人文部分;教师:因此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以及它们的空间结构与规律的科学二、为什么学习地理(why)教师提问:我们为何要学习地理图片“魔鬼城”、沙漠玫瑰、天气预报、校园校徽、校园卫星图三、如何学习地理(how)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高中地理所要学习的内容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新课教学导入新课:通过“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和“1930年汤博文发现冥王星”的两张照片展示,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于宇宙概念的思考教师: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四方上下指代空间间,古往今来指代时间,因此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
学生:翻阅课本回答宇宙的范围、组成以及性质一、对宇宙的基本认识使学生对宇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1.宇宙的范围:有限&无限教师:宇宙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但是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有限的。
2.宇宙组成:各种星体和弥漫物质3.宇宙的性质:不断运动的物质世界二、天体:各种星体1.天体的组成教师提问:抬头仰望天空能看到哪些星体学生:月亮、太阳、牛郎星、织女星、流星等教师:总结天体的组成以及最基本的天体图片展示各个天体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宇宙中天体的组成,并且通过图片展示,更加形象直观2.天体的比较学生:翻阅课本2-3页,完成表格,包括天体的组成、举例以及主要特点教师:辨析流星体、流星现象和陨星三个概念的区别教师提问:彗星长长的彗尾是如何形成的,提示根据彗星的特点绕太阳转以及彗头的物质组成来分析学生:彗头由冰物质组成,绕太阳转,升华形成背向太阳的彗尾培养学生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三、天体系统教师:天体之间也会存在着万有引力,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了天体系统1.地月系—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2.太阳系提问:太阳系除了太阳之外还包括哪些天体学生:八大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带观看flash,学生总结八大行星的位置、运动特征以及分类3.银河系—河外星系学生完成天体系统级别图结束新课天外来客:如果你想有幸被外星人联系到,请你留下你的具体地址激发学生兴趣作业完成学案教学反思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同样也是进入高中以后的第一节地理课,如何转变学生从初中地理学习的思维方式转变为高中地理更加空间化的思维是每一次备课都值得去深思的,并且同时要兼具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化。
【知识梳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基础知识梳理】一、天体系统1、天体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 在各种天体中,最基本的是恒星和星云;◆ 彗星分为慧头和慧尾两部分。
著名的哈雷彗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76年。
2、天体系统二、太阳系1太阳◆ 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
2、八大行星◆ 太阳系小行星带水 金 地 火 木 土 天王 海王◆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1)共面性:八大行星运行的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面附近;(2)同向性:所有行星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3)近圆性:偏心率较小。
【偏心率越小,椭圆越圆;偏心率越大,椭圆越扁。
】总星系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河外星系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① 日地距离适中 ② 地球自转与公转周期适中③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 ④ 处在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三、探索太空——太空资源1、空间资源2、太阳能资源3、矿产资源4、环境资源特点: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考题训练】(等级考)1、宇宙中的各种星体统称为天体,在各种天体中( D )。
A.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B.恒星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C.星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D.彗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2、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着地球等其他星体。
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D )。
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3、地球与天王星在太阳系中虽相距甚远,但仍有相似之处。
两者相似的特征有( D )。
①固态岩石表层 ②平均密度较大 ③偏心率比较小 ④自西向东公转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彗星有长长的背向太阳方向延伸的彗尾。
下列与彗尾形成有关的太阳活动是( D )A.黑子B.耀斑C.日珥D.太阳风5、美国航天局2015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六)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
《 宇宙与地球》知识整理

第一篇《 宇宙与地球》知识整理专题1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宇宙中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 恒星 、 星云 、 行星 、 卫星 、 彗星 、 流星体 ;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 恒星 、 星云 。
(能够识别宇宙中各主要天体的类型)2、星云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 大 、体积 大 和密度 小 的特点。
3、闯入地球大气的流星体、因同大气摩擦而燃烧,产生的光划过天空,这种现象叫做 流星 现象。
降落到地面的未燃烧尽的流星体叫做 陨星 。
(用语言描述流星与陨星的区别)4、 太阳 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八颗行星 、 矮行星 和 众多的太阳系小天体 等围绕太5、主要天体系统6、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共面性 、 同向性 、 近圆性 。
(读P6“太阳系示意图”观察)7、太阳外部大气结构及主要的太阳活动8、按行星的物理性质和距离太阳的远近进行分类(按照距日远近),可以分为 类地行星 (包括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巨行星 (包括: 木星 、 土星 )和 远日行星 (包括 天王星 、海王星)。
(比较各类行星的体积、质量、密度差异)9、八大行星中,没有卫星的是 水星 和 金星 ;一天比一年还长的是(自转周期比公转周期长)金星 ;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 木星 ;卫星最多的是 土星 ;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水星 。
10、冥王星质量和体积偏小 ,不能 清除其公转轨道周围的其他物体 ,因此被降级为 矮行星 。
11、地球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思考:哪三个方面的“适中”,对地球环境分别有什么影响?)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平均气温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有适合的大气层;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使地球上昼夜和四季更替节奏适中 。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1、因为月球引力 小 ,所以月球表面 基本没有大气和水、无声、全天漆黑,昼夜温差大 。
2、 环形山 密布是月球表面最明显的特征,这可能是 陨星撞击 或 火山爆发 形成的。
高一地理必修一背诵材料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等。
注意:陨石不是天体,但宇宙中的人造卫星、空间站、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属于人造天体。
2、天体系统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地球所在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
地月系: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地月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
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
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大约为3万光年。
总星系是我们目前能够观测到的宇宙范围。
但是总星系不等于宇宙。
二、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太阳系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按照它们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火烧木头灰烬多。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
2、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特征:①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
②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
③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3、太阳系中行星的分类: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三类:①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②巨行星:木星、土星③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即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地球在运动特征和物理性质方面与其他行星大致相同。
特殊性: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5、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很安全。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②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①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
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球有适宜的温度。
②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引力使地球被厚厚的大气层包围。
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行星分类
巨行星:木、土(土星卫星23颗,最多) (质量大、密度小)
远日行星:天、海 (离太阳最远)
四、只有一个地球
简述地球成为生命摇篮的主要条件 ①与太阳距离适中。平均气温15℃,大部分地区有液
态水 ,适合生物生长。 ②体积与质量适中。适当的引力使得大气既不易散失,
也不过于浓重。形成了保护地球的大气,大气成分 适合生物呼吸 ③自转与公转的运动周期适中。昼夜更替和季节轮回 节奏适度,冷暖和干湿状况有节奏地交替,便于生 物生长
外部结构 太阳活动
太 阳
温度 厚度 亮度
活动特征 周期
大 增 增 逐 里 光球 黑子 主要 11年
气 的
高
厚
渐
↓
标志 色球 耀斑
组 成
减外 弱
日珥
日冕 太阳风
练一练
1 太阳能量来源于(D) A 光球 B色球 C 高能带电粒子运动 D核聚变反应 2九大行星的共面性是指(A) A 黄道面 B 白道面 C 赤道面 D子午面 3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A)轨道之间 A 火星、木星 B地球、火星 C 地球、木星 D木星、
二、太阳系
一个宇宙年:2.5亿年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性:共面性
同向性 近圆性
冥王星属于矮行星 太阳系小天体主要集中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拓展:冥王星出局 太阳系小天体
三、太阳
自内向外分为:核 反应区、辐射区、 对流区、大气层
太阳辐射:以电磁 波的形式,核聚变 过程。
三、太阳
☆ 各层特点
一、天体系统
最基本
恒星:炽热气体组成;组成物 质氢、氦;能自己发光 的球状 天体
星云: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 云雾状,质量大、密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