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分析、探究小说主题

合集下载

分析、探究小说主题1 课件-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分析、探究小说主题1 课件-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3)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入手。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 的际遇、命运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 主题。小说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常常是某种典型性 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 是小说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如《祝福》中祥林嫂自身因 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而愚昧懦弱的性格、被践 踏被迫害的人生际遇及悲惨的命运,揭示了封建思想、封 建礼教吃人这一小说主题。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 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 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小栓 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小结答题注意点
①多角度解读文本内容,把握文本的丰富内容。尤 其是情节、人物形象,这是探究的基础。 ②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理解文本的深层含意, 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就事论事。
[答案]B
3.文中“浑身黑色的人(黑的人)”是什么身份?作者 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刽子手(或“卖人血馒头的人”)。作者是通过动 作描写来塑造这一形象的。“抢”“扯”“裹”“塞”“抓”等一 系列动作表现出他的蛮横,“捏一捏”说明他对这一买卖 非常熟练,表现了他的贪婪。
(一)审读题目要仔细 (二)解题思路要清晰
(三)评分细则要明了 能在原文中找到生发点,再结合作品谈两点以上感受
并且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四)组织答案要规范
答题策略:
“小说主题”类题,不论概括型,还是评价探究型, 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思维趋向——三“从”一“联” 1.三“从” (1)从小说的标题入手。有的小说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 还有比喻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如《祝 福》。

探究小说主题意蕴ppt课件

探究小说主题意蕴ppt课件
❖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①歌 颂、赞扬、弘扬什么。②讽刺、批判、揭露、 谴责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④对什么 现象的反思。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整理版课件
4
❖ 《溜索》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
艰险;(事)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
护;(人)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
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节)
❖ 情感取向:(事实上也是小说的意蕴)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景、物)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人)
探究小说主题意蕴
整理版课件
1
考纲要求:
❖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意蕴)
❖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 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研究。
❖ (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 品的深刻思想)

整理版课件
6
❖ 本文主要写了定风珠的故事,请探究深蕴其中的 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 (1)小镇、小镇上的人们:对民风淳朴的赞美;
❖ (2)面对陌生人的索求,屠夫愿意让出自己十
分钟爱的每天用得顺手的案桌:对坦荡无私品质 的赞美;
❖ (3)老者购买“案桌”:对谋取私利以及“以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多疑之心的厌弃,以及对 老者能自省自律自励的赞美;

分析小说的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
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 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 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 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真是老了。 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她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 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 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考题展示
典题推荐
随堂巩固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领队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 觉耳边生风,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 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 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然耳边有人笑:“莫抓 住不撒手,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 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
考题展示
典题推荐
随堂巩固
(2010·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溜索 阿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听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 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 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心下大惑,就下马 向前。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主题分析

小说主题分析

列车在下一站停 3 分钟。 买第 9 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 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依序跑到前一节第 9 车厢门口 “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 1 车厢,让他把 大家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 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 1 车厢跑去。 列车长看着这 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 “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 客们说: “从第 9 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 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他需要马上把这些 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 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
错挂两节车厢造成的差错之所以迟迟未能得到纠正,和列
车长、摘车厢的人思维僵化、缺乏独立思考精神是分不开
的。
[考生甲]
[考生答题分析举例

做事应该有所创新,不能按照老套路走。乘务
检 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都按老套路走,最后错误越
样 来越严重。
卷分 专 家 评
得分:1
失误类型:审题不清,内容把握不准,表述不清
当时已是深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 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 9 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 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 车长再一次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 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 9 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 故事的这个人当时和他的妻子就在前一节第 9 车厢里。 深夜,他起来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 么长时间啊?”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 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 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 9 车厢 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 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小说主题分析归纳与总结

小说主题分析归纳与总结

小说主题分析归纳与总结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来传达作者的观点和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小说的主题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通过深入探究小说中隐藏的寓意和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

一、主题一:爱与牺牲在很多小说中,爱与牺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主题。

通过描述主人公为了保护他人或实现自己的爱情而做出的牺牲,作者传达了无私奉献和真爱的价值。

例如,在《红与黑》中,主人公朱丽安努斯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地位和财富,最终证明了爱情比一切都更重要。

这个主题激发了读者的思考,引导他们思考自己在爱情和牺牲之间的选择。

二、主题二:对抗命运对抗命运是另一个经常出现在小说中的主题。

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常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和困境,通过奋斗和努力来对抗命运的安排。

在《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通过与自己的良心、道德和过去的斗争,最终找到了救赎和自我价值。

这个主题教导着读者要积极面对挑战,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命运所束缚。

三、主题三:社会阶级和不公正很多小说都探讨了社会阶级和不公正的主题。

通过揭示社会不平等和阶级之间的差距,作者展示了社会的弊端和问题。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菲茨杰拉德通过描绘上流社会的虚伪与空虚,暗示了阶级固化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这个主题引起了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促使他们反思和探索如何消除不公和改善社会。

四、主题四:人性与道德人性与道德是另一个常见的小说主题。

通过人物的言行和抉择,作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判断的难题。

在《人间失格》中,太宰治通过描述主人公与自己内心的冲突,展现了人性的矛盾和道德选择的艰难。

这个主题引发了读者对自己内心的思考,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通过对以上主题的分析归纳,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作为文学形式,在传达作者观点和思想的同时,也启发了读者的思考和重新审视。

每个小说的主题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小说的内涵。

探究小说主题

探究小说主题

探究小说主题理解主题,有效阅读概念:指小说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图画、塑造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贯穿一部小说始终的基本思想,又称主题思想或中心思想。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而小说的主题寓于小说中的题材和人物形象之中,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一般来讲,可以通过环境、背景甚至小说的标题来了解小说的主题;也可以通过人物、情节了解小说的主题。

另外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

1.那么,应当怎样从不同角度分析归纳小说的主题呢?首先,应该到题材中去寻找。

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

鲁迅的小说《药》,写了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意在揭示在封建制度下人民受统治阶级麻痹毒害而陷入愚昧无知,革命者为了解放民众而献出生命,民众不但不理解他,反而吃他的血。

这样,题材的意义就不仅揭示了民众的麻木不仁,而且说明资产阶级革命者的悲哀。

如果小说中被杀的不是革命者而是一般人,或是普通强盗,那么主题就会是另一种了。

其次,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

如果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它的时代背景缺少了解,那么很难获取小说的真正内涵和主题。

第三,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

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等,也有助于理解他的小说的主题。

我们了解了鲁迅的创作意图,就能顺利理解《药》的主题。

第四,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也是理解概括主题的重要方法。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说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

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技巧,准确理解人物形象,就能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

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的思想性格中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③从小说精巧的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另外要注意,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或主观臆断。

小说的主题阐述分析

小说的主题阐述分析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小说的主题阐述分析刘明睿 莱芜市凤城高级中学摘 要:每一篇小说在写的时候,作者都有他的目的,小说的主题一直是我们所要探讨的,因为只有了解了小说主题,我们才能顺利的读下去,并能给自己和其他读者以启发。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更加知道对小说主题探讨的重要性,这关系着我们的语文水平,更重要的是与我们的高考成绩挂钩,只有了解了小说主题的阐述和分析,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语文成绩,为我们的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说;主题;阐述分析[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50-01小说的作者在写小说的时候,都是以一个人物或者是事情发生的顺序为主线,讲述一个故事,然后表达自己的情感。

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小说的主题。

我们都知道我们高中生在考试或者是学小说的时候老师都会问与小说主题有关的问题,所以说我们掌握小说主题的阐述和分析是很重要的。

只有掌握了小说主题的阐述和分析,我们才能真正的读懂一篇小说,无论是在日常的学习中还是在考试当中对我们都有利,所以说高中生有必要掌握这一技能。

一、从小说的题目分析阐述主题我们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就可以从文章的题目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一些情感。

[1]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一般都是作者在文章中着重描写的,可以说很多小说题目中的词语都是很重要的,可能是小说的主线,即使是与小说的主题无关,也与小说的主题有着很大关联,所以说我们在读小说或者是分析小说的主题时要注意小说的标题。

比如说,鲁迅先生的《药》,全文都是按照药展开的,通过找药这件事反应当时的社会现象和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所以说文章的题目需要我们好好斟酌。

二、从文章内容分析阐述小说主题从文章中分析小说的主题时,就会有很多种方法了,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小说主题的分析阐述。

1、从社会背景角度阐述分析小说的主题小说的创作都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的,小说大都也是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生活状态的,小说的社会背景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小说阅读(探究主题)

小说阅读(探究主题)
小说阅读
-----探究小说主题
三台县芦溪中学 李海军
关 于 探 究
发掘 不同的角度和层面 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小说主题的概念 小说主题的常见表现形式(四类)
探 究 小 说 主 题
小 说 主 题
探 究 主 题

探究小说主题的常见题型(三类) 怎样从不同角度分析归纳小说的主题 概括小说主题的基本答题术语

意:
分析要恰如其分,符合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拔高 或主观臆断 !
五、概括小说主题的基本答题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归纳主题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概括内容:环境 (5)表达了什么情感。 +人物+情节 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通过描写……,表达了(赞扬了、鞭挞 了、批判了、揭示了等)……
小练习
• • • •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下列小说的主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边城》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小说通过描写林冲被逼上梁山的人生 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揭 示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 必然性。(官逼民反) 《装在套子里的人》: 小说运用夸张与讽刺的手法塑造了一 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 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揭露了沙皇政 府对自由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民众 的专制。
数不清的艰辛。他用老渔夫多咸味儿的血汗养育他的 心肝。为了鸽子少一声啼哭多一个笑脸加一件新衣, 他曾被雷电的金鞭抽下大海,曾被黑鲨的尾鳍砍断肋 骨…… 鸽子十九岁了,是条美人鱼呢! 通风透亮的日子总浸透了苍老的欢笑。可是,他 渐渐发现鸽子再不像只小猫,整天围着他洒娇,却与 阿根那小子粘乎上了!鸽子的变化使他目眩使他恐慌。 十九年了,他还从没想到过鸽子是会飞的。鸽子要是 飞了,日子还叫什么日子? 而且,他眼里的阿根哪点能同鸽子比呢?而且, 阿根又姓魏! 为此,他告诫,他劝说,他恳求……然而一切都 是徒劳,鸽子总是羞红着脸说:“爷爷,这事您别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分析、探究小说主题对应学生用书p265一、小说主题相关知识小说主题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小说的灵魂。

主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个人品质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理解小说主题是小说阅读中的难点,涉及考查小说主题的设问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①结合文本,概括小说的主题。

②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生活状态、命运结局及其原因。

③结合文章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

④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体会。

二、分析、探究小说主题的基本方法分析、探究小说主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从小说的标题入手。

有的小说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或双关义,隐含着小说的主题。

如《祝福》一文的标题就有此作用。

封建礼教、封建思想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而“祝福”是封建礼教、封建思想的集中体现,以“祝福”为题,表现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2)从小说的典型情节入手。

情节的发展变化是小说矛盾冲突的体现,我们在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通过分析典型情节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况等,领悟小说的主题内涵。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庙里偷听、雪夜杀敌的典型情节,将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林冲推向了奋起反抗之路,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深刻主题。

(3)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入手。

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的际遇、命运常常联系着社会生活的本质,显示着作品的主题。

小说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常常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生成、发展的历史,是小说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

如《祝福》中祥林嫂自身因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而愚昧懦弱的性格、被践踏被迫害的人生际遇及悲惨的命运,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吃人这一小说主题。

(4)从小说的环境描写入手。

可以通过分析环境的特点来窥探人物的性格,进而揭示小说主题。

有的环境描写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也可从中把握小说主题。

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把故事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所打上的时代烙印,可以帮助理解小说主题。

另外,不少小说的主题较为丰富,要全面而准确地概括出来,还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对象不同,主题不同;事件不同,主题不同;时空不同,主题不同等。

小说主题意蕴丰富,请结合作品加以探究。

(文本见p453《狩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在狩猎过程中,狩猎的三人从“身份脾气极不相同”、短暂的伙伴关系,逐渐趋向为有相同的思想情怀和价值观念。

这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应越过隔阂,进入相互的内心,从而建立和谐的关系的主题。

②公獐、母獐对幼獐的爱,母獐甚至冒着生命危险照顾幼獐,表现出动物也有着执着而深沉的情感世界,启发人们应用心灵体察动物的情感,认识到万物共生这一道理的主题。

③文中最后两处环境描写,天气变晴,太阳出来温暖和煦,绿树闪着光芒,有着象征隐喻的意义,表现出人性之善的主题。

分析、探究小说主题时要注意从小说标题、情节、形象、环境这四个方面入手。

如《狩猎》中可从狩猎经过中三个人的变化(情节和人物形象)谈人与人的关系;从獐子的命运和母獐对幼獐的爱(情节和动物形象)谈生命与爱;从人与动物两者的关系谈动物之爱对人的启迪;从文中带有象征隐喻意义的环境描写(环境)理解人性之善。

对应学生用书p26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残秋的下弦月施蛰存夕阳从屋脊上消隐下去,小小的庭院中归于寂静了。

妻是患着种种可憎的病,她淹滞在床上已经六七周了。

除了每天上午,他必须到距离五里外的一个中学校里去教书以外,从下午回家后一直到睡觉的时候,他总是在卧室里写着文章陪伴她的。

对于她的妄想①,他觉得有严厉取缔的必要了。

这种消极的思想,医生曾经说起过,对于她的病体是很有妨碍的。

她一天到晚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这反而容易加重了她的病。

烦恼着的丈夫,这时几乎把因果颠倒转来,而认为她是因这样妄想而生病的了。

他站起来,走近床前去。

“谁教你想到这些的呢?你不能静静地睡一会儿养养精神吗?少想一点,病就更容易早好一点,那个时候,我们坐了马车去玩公园,红叶还不会掉下来呢。

”她很注意地听着,眼睛里露出了特异的精采。

但好像没有听到他说完,她又沉于自己的妄想中去了。

“我……我觉得……”“怎么,你觉得?”“我觉得……我要你坐在这床边上。

”“哦,我坐在那边陪伴你不好吗?”“不,我不是害怕。

我觉得你应该坐在这里的。

”“但是,哎,你难道忘记了我正在写文章吗?”“哦,我没有忘记。

……但是,我要你先在这里坐一会儿,你会不会告诉我,从前我们在公园里常常讲些什么话的?”这简直没有意思!丈夫感觉到了愤忿。

是的,确实是有点按捺不住的愤怒了。

“难道这种都值得去回想的吗?”他忽然归了原位,重新抽理着他的计划。

为了要描写一个录事的纳贿行为,所以先应当想停当他是在哪一件关于公益事情的案子上做这种不检行为的。

哦,现在,就决定了那是为了倡设消防队的事情罢。

某一个绅士,因为在经手这种公益事业的时候,侵占了一笔公款。

是的,应该写成一件绅士侵占公款的案子。

……但是,她怎样了,好久不响了。

一想到病人,他不禁又回转头去。

她凝看着天花板,还在沉思。

微笑着,好像在她的眼睛里,神秘地看见一个乐园。

但他的关注,她并不是不觉得的。

她立刻就略微侧转头来,眼光触了他。

“我看见了采采了②。

”他突然感到一阵恐怖。

他走到床边,凝看着她,好像她脸上浮现着邪气似的。

“怎么,你说什么?”“我说吗?……我好像看见了采采。

”“胡说!这是胡说!你一定是想起了她!”“但是我们几时给她埋葬呢?”“等你病好了!”他是恐怖,憎厌,又烦恼,所以语气不免粗暴了。

“哦。

”她漫应着,又沉思似的凝看着天花板,独白似的说:“我们要葬得她很美丽呢。

坟上一定要一个小天使的,那种外国孩子坟上的小天使石像要多少钱一个呢?”“不要想到这些!到了那个时候再想,再问!现在你应该睡着了。

你不应该打搅我呀。

我今夜非把文章写出来不可的!纵使你不替自己的病体着想,难道也不给我想一想么?”虽然他费了许多力说了这些话,但她完全没有听见。

她只管自己继续述说着她的妄想:“哦,等我病好了我会自己去办的。

我要给她做一个美丽的坟,用白石砌起来的。

四周还要种许多花。

……我应该种些什么花呢?哦,蔷薇,月季,海棠,还有紫罗兰,那是外国花了。

晚上,让月光照在她的坟上,那又多少美丽呢?哎,说起,今天是几时了?……九月二十一,是的,月光该还有着哪。

你为什么要紧开了电灯呢?喂,你把它熄了罢,并且把窗帘开了,我要看一会儿月光呢!”他是除了愤怒之外没有别的感情了。

决然地回复到他的座位上,大声地叱着:“你给我睡!不许想起那些!我要写文章呢。

今夜如果再写不出来,下星期的生活就成了问题,这个你不觉得可怕么?”“但是,请你熄一刻儿灯也成。

我只要看一看月光,——这快要残尽的下弦月,只要一刻儿工夫,我一定会睡着的,我请求你,这是没有多大关系的!”丈夫静悄悄地站起来,熄了灯火,掀开了窗帘,甚至开了窗,沉下在一只大软椅中。

残秋的下弦月,流进了这幽寂的小室。

不知过了多少时光,丈夫觉得冷了。

他起来关了窗,下了窗帘,明了灯。

他走近床边去。

她已经睡熟了。

两颊显着绯红的颜色,微笑着,好像还在承受月光,又好像还在妄想着在花岗石上穿鞋子,坐了马车玩公园,和采采的美丽的坟。

他叹息着,替她盖好了棉被。

(有删改)【注】①她的妄想:之前,她看出他好像不愿意为她斟茶,便想起从前他什么都替她做,甚至肯给她穿鞋子。

她希望他从《肺病须知》为她查找病象;但他以写作为由让她自己查找,她便问他何时能再一起坐马车去公园玩。

②采采:他们新死了的爱女。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采用明暗双线结构来构建压抑的夫妻关系,明线讲述的是夫妻间日常相处的一个平淡事情,暗线是叙述丈夫创作小说的构思过程。

B.“你难道忘记了我正在写文章吗?”丈夫为补贴家用,没有时间很好地照顾妻子,这给妻子的心理带来巨大的阴影,丈夫也因此牢骚满腹。

C.丈夫构思的小说的内容是一个公务员受贿的故事,这样的构思正是缘于他们生活的拮据,也反映出丈夫有着改变家庭困境的物质欲望。

D.小说让妻子的呓语“我们要葬得她很美丽呢。

坟上一定要一个小天使的”营造出一种感伤的氛围,意在以虚妄中的美景减轻读者的悲哀之感。

[解析]“减轻读者的悲哀之感”错误,应是以乐写哀,以虚妄中的美丽图景来反衬现实的悲哀无奈,让人读后心里倍加悲伤。

[答案]D2.小说以“残秋的下弦月”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指出了具体的时间。

②象征着贫贱人家处境的凄凉,也暗示了小说中妻子行将消逝的生命。

③为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故事渲染了寂静、凄凉、冰冷的氛围。

3.“他叹息着,替她盖好了棉被。

”这句话既是理解“他”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他”的层面:①妻子的病一直不能痊愈,为这件事忧虑而“叹息”。

②看到妻子睡熟后的“幸福”神态,“他”良心发现,为自己之前的不良表现感到愧疚而“叹息”。

③表现了“他”性格的多样性,有物资短缺时的粗暴、厌烦乃至愤怒,也有爱情、婚姻顺利时的浪漫、温馨。

小说主旨层面:①表现了现实窘境中小人物的生存状况,疾病、贫穷的困扰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

②寄寓了作者的愿景,希望贫贱夫妻尤其是丈夫,要学会理解、体谅和接受对方,家庭的稳定和谐多少能抚平一些生活的创伤。

对应学生用书p268分析、探究小说主题的技巧总结图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