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复兴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
目前,“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有“CR400AF”和“CR400BF”两种型号。
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新的动车组编制规则,新型自主化动车组均采用“CR”开头的型号,“CR”是中国铁路总公司英文缩写,也是指覆盖不同速度等级的中国标准动车组系列化产品平台。
型号中的“400”为速度等级代码,代表该型动车组试验速度可达400km/h及以上,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
“A”和“B”为企业标识代码,代表生产厂家;“F”为技术类型代码,红色的是中车四方的AF,黄色的是中车长客的BF。
今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将根据运输市场需求,逐步研发CR300和CR200系列中国标准动车组。
作为中国最新一代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真正实现了从“洋基因”到“纯中国”的转变。
在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因此,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整车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
“复兴号”“寿命”更长,它的设计寿命达到了30年,而“和谐号”是20年。
“身材”更好,采用全新低阻力流线型头型和车体平顺化设计,车型看起来线条更优雅,“和谐号”动车组车顶有一个“鼓包”(受电弓和空调系统)。
“复兴号”把这个“鼓包”下沉到了车顶下的风道系统中。
“容量”更大,列车高度从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座位间距更宽敞。
舒适度更高,“复兴号”空调系统充分考虑减小车外压力波的影响,通过隧道或交会时减小耳部不适感,列车设有多种照明控制模式。
车厢内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
(摘编自《中国高铁大揭秘,“复兴号”来了!》《人民日报》)材料二:中国目前已经成功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技术、施工技术、装备制造技术和运营管理技术,具有组团出海的实力,可以挑战任何竞争对手。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测试卷高三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A.“不应是”错,原文是“都不应只是”。
C.“经请示批准后修复书院”错,原文是“朱熹的设想未能得到朝廷的支持”。
D.前后颠倒,原文是“凝聚了书院教育的指导方针,明确了儒家教育以‘明人伦’为根本目的的价值旨归。
”2.B【解析】《揭示》确立的是宋以后书院教育的总体要求和精神格局,并不代表之前没有书院教育。
3.C【解析】偷换概念,原文是“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
”4.(1)论证结构:文章从由来、内容、意义、发展多个角度介绍《白鹿洞书院揭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2)论证方法:文章善用引言论证,既有史料引用,又有今人评价。
(每条2分,言之成理即可)5.(1)守住传统书院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书院精神。
(2)信息化时代,不断探索与尝试,让书院以新的形式焕发出青春活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
(3)调动社会力量,因为要推动传统书院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用心呵护。
(4)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接轨,与其它国家共同分享书院文化,彰显出优秀中华文化超越国界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每条2分,答出3条即可得6分,言之成理即可)6.A【解析】“都是为下文引用毛泽东诗句做铺垫”错,文中写民居环境旨在表现伟人的胸襟和浪漫情怀。
7.B【解析】对大樟树的描写并没有对比手法。
8.(1)由对大樟树的描写切入文章,引出对毛主席住过的古民居的描写,行文自然。
(2)大樟树是历史的见证,当年毛泽东在这棵大樟树下骑上战马,迈向重重关山。
(3)运用象征手法,樟树根须始终抓住泥土而苍翠依旧,象征着军民之情长存,长征精神永葆生机。
(4)文章首尾都提到大樟树,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每条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9.(1)长征是我国一段真实而重要的历史,一次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2)长征还象征着红军和中华儿女餐风饮露、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这是民族的精气;(3)长征之路并没有结束,建设祖国的长征路还在继续,长征精神将继续发光。
2020年11月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张家口市普通高中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20年11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当前,网络文学队伍越来越壮大,不仅正在改变中国文学版图,也在影响大众文络小说是以主角为故事中心的。
这些主角往往具有传统文化的人格,热爱自由、自立自强、勇往直前、积极有为,表现出儒家担当意识和家国意识。
《将夜》(猫腻)中的主角是国家的栋梁,保家卫国,坚守民族大义,为天下苍生不畏艰险,勇于担当。
《琅琊榜》(海宴)表达家国大义,讲述正义复仇、步步为营的谋略智慧故事。
近年来,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不断扩大,《盘龙》(我吃西红柿)、《仙逆》(耳根)、《斗破苍穹》(天蚕土豆)等受海外读者欢迎的小说,展现出积极向上、崇尚和平、勇于担当、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网络玄幻小说积极吸收传统文化中瑰丽的艺术想象。
作家从远古神话中汲取资源,将传说中的各路英雄神仙及各种灵异法术演绎成雄奇诡谲、情节跌宕的故事,充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元素,描述了一个独具中华民族意味的超自然世界。
诗书剑气、琴棋书画、江湖人生等内容的摹写,亦使作品呈现出古典文化的风韵。
《仙路烟尘》(管平潮)以诗词歌赋传递古雅的艺术情调,《后宫·甄嬛传》(流潋紫)中温婉含蓄的甄嬛体颇有中国温柔敦厚文化传统气息。
中国古典小说中,以诗词写人物命运的写法被网络小说借鉴运用,极大地增加了小说的文气,拓展了作品的意蕴,大量采用诗词是网络穿越小说中常用的“梗”,是以一种新颖方式传播古典诗词。
中华悠久的历史给网络小说拓展历史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各个历史朝代都被网络小说作为背景进行“演义”。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学校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部分学校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有关戏曲脸谱的起源众说纷纭。
董每戡认为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有文身的习俗,而脸谱和文身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具有夸张装饰的特点,只是脸谱把装饰纹样涂在脸上,文身是在身上而已。
也有人认为脸谱起源于面具,《旧唐书》记载,北齐兰陵王长恭武功高强,但面容秀美,为了增强攻敌的威慑力,他经常带着假面迎战敌人。
还有人认为脸谱是从唐、宋涂面化妆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而张庚在《戏曲艺术论》中则提出,脸谱是从民间祭祀中遗留下来的,是从宗教仪式中得到的启发……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但发展进程却是缓慢的。
有文字记载和物证痕迹的表演雏形为“参军戏”,“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有一担任参军的官员贪污官绢,君主石勒便命宫中优伶(古代艺人)编排节目,用以讽刺这个参军。
参军戏由此得名”。
当时的参军戏,由一人戏发展为两人戏,并在《资治通鉴》中有“弄参军……自傅粉墨,与优人共戏于庭”的记载。
由此可知,当时演戏时已经开始涂面化妆了。
到了宋金两代发展为“杂剧”,角色由两人发展至五人,彩色涂面,揭开了丑角脸谱之先河。
南方以南戏为标志,净、副净已普遍使用粉墨两色涂脸,涂面化妆技术日渐发展,揭开了净角脸谱的序幕。
到了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继承了南戏传统并吸收了北杂剧的成果,在戏曲舞台人物形象刻画上采用了夸张的面部化妆形式,净角脸谱应运而生。
而到了清代,戏曲剧目空前丰富,题材的扩大,角色的不断增多,净行的分化等使得脸谱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
脸谱的勾绘采用勾、抹、揉、破四种基本方法。
其线条勾勒讲究笔锋犀利、抑扬顿挫、清晰明爽,纹理筋络生动活泼、圆润秀气。
脸谱的色彩绚丽,具有象征性作用。
脸谱的色彩可以体现其人物的品质、性格,起着“分忠奸,辨善恶,寓褒贬”的评议作用。
通常每个脸谱均有一个主色,另外再用其他副色勾勒描绘,晕染衬托。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世界杯比赛期间,比赛所在城市的居民多数都到比赛现场去看球了,居民区里常常是十室九空。
B . 建设一个文化济宁,不是决策者培育接续产业的权宜之计,而是要为城市寻找永恒的精神动力。
C . 电视剧《天真遇到现实》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此剧品头论足,好评如潮,收视率创下新高。
D . 三星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
2. (2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拆迁应在相互尊重与民主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
B . 巴林石是中国各色石种的集大成者,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石之精品。
C . 当今,美国毕竟只有军事力量和美元货币这两个最后优势,如果再不使用和展示,美国将没有任何机会挽回其江河日下的国运了。
D . 有些专家认为“国考”暴热现象说明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有志在行政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政治抱负,这个分析颇有些隔靴搔痒。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开门反腐,有利于在反腐机构和群众间建立起安全可靠且通畅无阻的联系通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反腐的积极性,使反腐获得最有效的民意支持。
B . 谣言的破坏力是毋庸置疑的,如不及时扑灭,会使整个群体处于一种恐慌状态,对公众造成的创伤,乃至引起社会动荡,也不是不可能的。
C . 虽然有些城市已经开启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但是其发展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跨境电子商务要实现发展,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
D . 中国年反映的尽管是中国人民一直抱有的强烈的大团圆意愿,还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那种强大的凝聚力与离心力。
2021届张家口市私立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张家口市私立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说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
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
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
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
那人就说“是玫瑰花”。
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
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
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
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
2021年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2021年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旧小说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是指叙述人并不进入作品,而是站在统揽全局的位置上,仿佛世间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晓、无所不能表现。
如此,虽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自由地刻画、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学联系生活和读者的最宝贵的东西:真情实感。
鲁迅对全知全能的外视角叙事的突破和改造,运用的是限制叙述原则。
所谓限制叙述,是指叙事者所知道的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多,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种居高临下妄断一切的专制态度,以有限的职能和平等态度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新型关系,从而赋予作品以真诚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称小说在《呐喊》和《彷徨》中超过半数。
第一人称叙事的一种情况是内部第一人称叙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当事人,如《狂人日记》。
鲁迅在必须真实的体裁——日记中去虚构一个“迫害狂”的文学故事。
当狂人成了小说的叙述者后,立刻把读者引入到他自己观察和体验到的世界,他对世俗社会、历史文化的“吃人”本质的认识,他的浓重的“罪感”意识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挣扎,在常人看来是语无伦次甚至荒唐的格调中显示出惊人的真实性。
以第一人称叙述所冲淡和消解的文学故事的虚构性也许是《狂人日记》的最大艺术成功。
第一人称叙事的另一种情况是,“我”虽是故事的讲述人,却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这可称之为外部第一人称叙述。
如《孔乙己》。
《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伙计,他对周围的世界和社会世相没有多少明确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观念,但孔乙己的穷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这个世界对社会“苦人儿”的态度,都在他的带有童真的眼光和心灵中被不动声色甚至朦朦胧胧地折射出来。
读者自然会伴随着叙述人,开始以一种超然的、调侃的态度对待孔乙己,说不定还会“附和着笑”。
最后随着孔乙己的惨死而“我”的叙述口吻反倒越发轻松、平静起来时,表层叙述与真正意义的矛盾冲突也达到了高潮。
2021届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1届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者、观众与经典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
故宫打开《千里江山图》卷轴,中国美术馆展示徐悲鸿的“奔马”与“战马”,国家典籍博物馆将鲁迅生前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类书刊整理陈列……在不同场地、以适宜的方式择精品而展,成了打开文化的一种共同选择。
虽然只是吉光片羽,却也让人们在“拈花”之间,感受到穿越千年、跨越万里的经典散发出文化的沁人芳香。
藏,是为了存,也是为了传。
这个传,不仅是传诸后世,也是传诸众人。
一位学者在美国考察时,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允许他在库房里对感兴趣的玉器进行测量线绘,并赠送了一些玉璧的原版彩色照片。
这位学者想在书中使用相关素材,致信征询,馆长表示“很高兴在你的书里用了一些佛利尔收藏玉器(照片)”。
无论是历史文物还是经典文本,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
当前,我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打开,但文物的“开放度”依旧有待提升。
例如,有的场所作为历史遗迹,长期以“保护”的名义被“铁将军”把门;有的文保建筑,明明是开放的,普通群众却“没资格”进入;有的文物,被一些单位藏着掖着,生怕失去了研究的“首发权”。
“文化遗产有自己的生命历程、自己的责任……服务于当下和未来,这样才是有尊严”。
就像故宫博物院,开放区域越来越大,展出文物越来越多,文创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才无愧于近600年积淀。
可以说,从实物到数字,从文物修复到展示,开放的文化有着更大辐射力,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才能涵养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面对文明的瑰宝、文化的结晶,人们会有一种与时间对话、与历史握手的感受。
这是一代代人传承、发展着的文化,在最鲜活心灵中的投射,促人思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本性问题。
这样的震撼,很多人感受得到,却表达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