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依波糖片的功能主治

依波糖片的功能主治1. 依波糖片是什么?依波糖片是一种口服药物,主要成分是依波糖。
依波糖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2. 依波糖片的功能依波糖片主要有以下功能:•控制血糖:依波糖片通过抑制肠道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降低血糖水平,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
•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依波糖片能够刺激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调节血糖水平。
•延缓胃肠道的葡萄糖吸收:依波糖片能够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依波糖片可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岛素的利用程度,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3. 依波糖片的主治依波糖片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以下是依波糖片的主要主治:•控制血糖:依波糖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调节胰岛素分泌:依波糖片能够刺激胰岛细胞产生胰岛素,提高胰岛素水平。
•减少胰岛素抵抗:依波糖片可以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的抵抗。
•延缓糖尿病进程:依波糖片使用早期可以延缓糖尿病的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餐后血糖峰值:依波糖片能够延缓胃肠道的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改善血脂水平:依波糖片还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血脂异常的发生。
•控制体重:依波糖片使用后不会导致体重增加,有助于控制体重。
4. 依波糖片的注意事项在使用依波糖片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医嘱使用:依波糖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按照医嘱用药。
•控制饮食:在使用依波糖片的同时,合理控制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高热量的食物。
•定期监测血糖:使用依波糖片后,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确保药物的疗效。
•注意不良反应:使用依波糖片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皮疹等,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有禁忌症的患者慎用:依波糖片有一些禁忌症,如严重肝功能损害、肾功能不全等,这些患者需要慎用或避免使用。
5. 总结依波糖片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具有控制血糖、促进胰岛素分泌、延缓葡萄糖吸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等多种功能。
糖尿病的药物选择

糖尿病的药物选择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存在胰岛素阻抗,导致血糖的调节失衡。
针对糖尿病的治疗,药物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开始药物治疗之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包括血糖控制目标、病史、病情严重程度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存在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药物类型和治疗方案。
1. 口服药物口服药物是糖尿病治疗的常见方式之一。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口服药物:1.1 双胍类药物:例如二甲双胍,通过抑制肝糖异生,提高胰岛素的利用效率,减少血糖升高。
1.2 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通过抑制肠道内的α-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减少血糖的升高。
1.3 磺脲类药物:如格列奈特,可以刺激胰岛素的释放,并有效降低血糖。
2. 胰岛素治疗对于严重糖尿病或无法控制血糖的患者,胰岛素治疗是必要的。
胰岛素治疗可以通过注射或使用胰岛素泵进行。
2.1 快速型胰岛素:如胰岛素注射剂,作用迅速,能够迅速降低血糖。
2.2 中效型胰岛素:如NPH胰岛素,作用时间较短,能够提供持续的胰岛素。
2.3 长效型胰岛素:例如胰岛素日立,作用时间较长,能够提供持续的胰岛素释放。
3.新型药物除了传统的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治疗,新型的糖尿病药物也在不断涌现。
这些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3.1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如艾塞那肽,可以增加对血糖的控制,并且还能减轻体重。
3.2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如格列美脲,通过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再吸收,帮助患者排出多余的血糖。
3.3 胰岛素抵抗剂:如罗格列酮,可以减少胰岛素抵抗,促进血糖的控制。
无论是口服药物、胰岛素治疗还是新型药物,每一种药物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所以在选择药物时需要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格列汀片的功能主治

格列汀片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格列汀片?格列汀片,是一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属于二甲双胍类药物。
它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格列汀。
盐酸格列汀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水平,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2. 格列汀片的功能主治格列汀片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促进胰岛素分泌格列汀片能够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更多的胰岛素,从而增加胰岛素在机体内的含量。
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重要激素,它能够促使体细胞对血液中的葡萄糖进行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
2.2 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格列汀片还能够抑制肝脏中糖原的分解,从而减少肝脏向血液中释放葡萄糖的量。
这样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上升,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
2.3 提高胰岛素对组织的敏感性作为一种胰岛素增敏剂,格列汀片能够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组织细胞更容易吸收和利用葡萄糖。
这样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况,控制血糖水平。
2.4 减轻体重一些临床研究表明,格列汀片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对体重的影响有一定程度的减轻作用。
这可能与格列汀片对胃肠道的影响有关,能够降低摄食量并促进脂肪的燃烧。
3.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格列汀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用药说明来使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年龄过小或过大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长期使用格列汀片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恶心、腹泻、胃部不适等,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格列汀片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禁忌与特定药物同时使用,应向医生咨询。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并随时向医生报告情况。
4. 总结格列汀片是一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提高胰岛素对组织的敏感性等多个途径来降低血糖水平。
在使用格列汀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药注意事项,并定期向医生咨询和报告疗效。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的用药须知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 这类药物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
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 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 使K+外流, β细胞去极化, Ca2+内流, 诱发胰岛素分泌。
此外, 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 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磺脲类促泌剂(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起效快, 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 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 且排泄较快, 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 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 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 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 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 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 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 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 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 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五)格列美脲(亚莫利): 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 其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 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 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 只需每日口服1次。
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六)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 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 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 以降低血糖浓度。
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 很快即被完全吸收。
胰岛素促泌剂有哪些

胰岛素促泌剂有哪些文章目录*一、胰岛素促泌剂有哪些1. 胰岛素促泌剂有哪些2. 胰岛素促泌剂是什么3. 如何选择胰岛素促泌剂*二、胰岛素促泌剂的服用时间*三、服胰岛素促泌剂要注意什么胰岛素促泌剂有哪些1、胰岛素促泌剂有哪些主要有格列苯脲、格列奇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苯脲、瑞格列奈。
该类药有磺脲类和格列奈类两大类药,两类药的区别是:由于作用在胰岛β细胞上的位点不同,胰岛素分泌高峰和持续的时间不同。
磺脲类药起效慢,使刺激出的胰岛素达峰需1.5小时,使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与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同步,才能有效地降低餐后1小时的血糖,故一般提前在餐前半小时服,而且该药作用时间长,对基础血糖也有降低作用,但该药主要针对降低餐后血糖。
如果下餐未按时进餐易出现低血糖。
格列奈类药起效快,服药后立即可以进餐,在餐后1小时血糖高峰时刺激分泌的胰岛素也同时达到高峰,能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
2、胰岛素促泌剂是什么胰岛素促泌剂,顾名思义,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一类药物,目前分为磺脲类、格列奈类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三大类,其作用机制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
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与胰岛B细胞功能退化和胰岛素抵抗等有关,血糖升高的程度可部分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退化的严重程度。
有研究表明,正常人在进食后30分钟出现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峰值;而空腹血糖10.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直到进餐后90~120分钟才出现胰岛素分泌高峰;随着病情加重,胰岛素分泌功能会进一步下降;当空腹血糖18.0mmol/L时,餐后胰岛素分泌已经非常微弱了。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只有磺脲类药物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近年来,促胰岛素分泌剂又新增了格列奈类药物这个新家族,让内分泌科医生可以根据糖尿病不同阶段和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
3、如何选择胰岛素促泌剂 3.1、按糖尿病类型选药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及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效果不好、出现急性合并网膜病变、尿毒症等应激状态(严重感染、急性心梗、脑卒中等)、大中型手术围手术期及围孕产期也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除上述情况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考虑使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糖尿病治疗药物:控制血糖的良药

糖尿病治疗药物:控制血糖的良药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全球患者人数已超过4亿。
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种类、作用机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二、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分类糖尿病治疗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包括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喹酮等)和非磺脲类药物(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2.增强胰岛素作用的药物:包括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和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
这类药物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3.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的药物: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这类药物可以延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4.促进糖酵解和利用的药物: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
这类药物可以促进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5.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包括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胰岛素等。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三、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1.促进胰岛素分泌:磺脲类药物通过抑制胰岛β细胞上的ATP敏感性钾通道,使细胞膜去极化,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从而刺激胰岛素分泌。
非磺脲类药物则通过激活胰岛β细胞上的受体,提高胰岛素分泌。
2.增强胰岛素作用:双胍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降低血糖。
胰岛素增敏剂则通过激活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AMP激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3.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阿卡波糖等药物在小肠上段抑制α葡萄糖苷酶,延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4.促进糖酵解和利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激活肌肉和脂肪组织中的糖酵解途径,提高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5.胰岛素及其类似物: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降低血糖。
胰岛素促泌剂分类

胰岛素促泌剂有哪些?昂生大药房/ 2014-08-25胰岛素促泌剂,顾名思义,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一类药物,目前分为磺脲类、格列奈类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类三大类,其作用机制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
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哪类胰岛素促泌剂都可以与其他类型的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但是同类药物不可同时服用。
否则,不仅不会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还会增加低血糖和其他副作用的危险。
1、磺脲类促泌剂:磺脲类促泌剂使用的历史比较悠久,因降糖效果确凿,价格相对便宜而广受欢迎,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药物。
磺脲类促泌剂适用于有一定胰岛素分泌功能,肝、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单独使用或者与其它降糖药联合使用,联合使用可以增强降糖效果。
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一天服用1~3次。
多数磺脲类药物需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因为这样药物起效可以与饭后的血糖升高同步,减少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格列本脲,别名为优降糖;格列齐特,代表商品为达美康、达美康缓释片等;格列吡嗪,代表商品为美吡达、瑞易宁、优哒灵、迪沙、元坦片等;格列喹酮,代表商品为糖适平等;格列美脲,代表商品为亚莫利、万苏平、迪北、安多美等。
用药区别如下。
2、格列本脲(优降糖)属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而低血糖反应也较为常见,所以老年人需慎用。
每片2.5毫克,每日剂量不超过15毫克。
由于其作用持续时间长,所以主张早餐前一次服用,当用量在7.5毫克以上时可分2~3次口服,服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病情逐渐加量。
中药消渴丸为中西药复方制剂,每10粒含格列本脲2.5毫克。
3、格列齐特(达美康) 属于第二代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较强,有时也会出现低血糖反应。
此外达美康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比其它磺脲类药物有优势,对有冠心病等心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更为适用。
每片80毫克,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20mg。
一般主张分2次服用,亦可每日分3次服用,具体用法和用量应根据病情需要因人而异。
糖尿病的用药

糖尿病的用药须知促胰岛素分泌剂促胰岛素分泌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这类药物有磺脲类以及非磺脲类。
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
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磺脲类促泌剂(一)格列吡嗪(美吡达、瑞易宁、迪沙、依吡达、优哒灵):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其代谢产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较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二)格列齐特(达美康):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其药效比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它还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可预防2型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三)格列本脲(优降糖):为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它在所有磺酰脲类药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苯磺丁脲的200-500倍,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但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四)格列波脲(克糖利):较第一代甲苯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其作用可持续24小时。
可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五)格列美脲(亚莫利):为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其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其体内半衰期可长达 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
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六)格列喹酮(糖适平等):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糖药,为高活性亲胰岛β细胞剂,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可诱导产生适量胰岛素,以降低血糖浓度。
口服本品2~2.5小时后达最高血药浓度,很快即被完全吸收。
血浆半衰期为1.5小时,代谢完全,其代谢产物不具有降血糖作用,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经胆道消化系统排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文章目录*一、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二、哪些人需要注射胰岛素*三、胰岛素对身体的伤害有哪些
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1、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能增加组织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利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让葡萄糖尽快被细胞利用,降血糖作用可以维持24小时。
每天仅需服药一次。
空腹口服这类药物时,30分钟后开始起效,2小时后可达到血药峰浓度。
如果进食后再吃药,会将血药峰浓度时间推迟到3—4小时,因此这类药一般适宜在清晨空腹时服用。
优降糖餐前半小时服。
磺脲类药物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服用中短效磺脲类药物时,如糖适平、美吡达、迪沙片、优降糖、消渴丸等,要想使药物发挥最佳疗效,与餐后血糖升高的时间同步,就需要饭前半小时服。
研究发现,优降糖饭前服l片等于饭后服3片的效果。
2、胰岛素会在胃中被消化液破坏
由于胰岛素会在胃中被消化液破坏,因此目前无法口服,一般采用皮下注射。
以往猪或牛的胰岛素因含杂质多,长期注射的部位会发生红肿、瘙痒、凹陷或凸起,以及胰岛素的抵抗性等原因,临床已经较少使用。
目前最常用的基因合成人胰岛素,上述情形已非常少见。
另外,近几年来在国内上市了更先进的胰岛素类似物,这些新型的胰岛素克服了人胰岛素固有的不足,能够更好
地模拟人体自己分泌的胰岛素水平,在降糖疗效、低血糖安全性、方便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怎样注射胰岛素
很多患者对皮下注射胰岛素心存恐惧。
实际上,早在10年前配合胰岛素笔芯使用的胰岛素笔就已经上市,胰岛素注射早已变得简单、方便、准确,而且几乎无痛。
新型的胰岛素类似物也解决了注射后进餐时间不灵活的问题,可以说,皮下注射这种给药
方式不应该成为患者使用胰岛素的障碍。
当然胰岛素应用过程中也必须注意防止发生低血糖。
哪些人需要注射胰岛素首先是I型糖尿病要用胰岛素治疗,因为I型糖尿病它的发病是因为它的胰岛分泌功能已经没有了,几乎没有胰岛细胞,自己分泌不出胰岛素了,所以必须替代治疗。
II型糖尿病的病人,在用口服降糖药剂失效的情况下,应当使用胰岛素了,我们所说口服降糖药剂失效一般指的是胰岛素的促泌剂,比方说黄脲类药物,现在还有一种列脲类药物。
以前我们认为黄脲类药物,比方说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
糖适平,使用到6片如果不管用了,应该打胰岛素了,也就是说我们胰岛功能太衰竭了。
我们把这种黄脲类药物促泌剂好比是马鞭子,马跑慢了,我们打了6鞭子还跑不起来,说明这马已经没有能力了,就应当打胰岛素了,这是以前的老概念,现在我们的概念是3片如果不行,就应当打胰岛素了,因为那时候马已经累的够呛了,
这时候我们应当换匹马,让它休息休息,对我们保护这一点残余的胰岛素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
胰岛素对身体的伤害有哪些低血糖反应。
一般都是由于胰岛素用量相对过大所致。
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密切的监测血糖,逐渐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使胰岛素的用量逐渐的达到既能将血糖控制满意,又不至于出现低血糖的合适剂量。
此类病人要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食品,以便在出现低血糖反应时能及时进行自我救治。
体重增加。
这也是胰岛素常见的副作用。
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如果糖尿病病人采取胰岛素治疗后不进行饮食控制,摄入热量过多,则造成体重的逐渐增加。
所以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仍然需要控制饮食,避免体重逐渐增加,胰岛素用量因此也要逐渐增加,形成恶性循环。
屈光不正。
主要出现在胰岛素使用初期,且在胰岛素使用之前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病人。
这种副作用是暂时性的,随着胰岛素使用时间的延长,血糖控制平稳后,这种副作用就会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