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与诗歌的
简述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简述幼儿诗与儿歌的异同
幼儿诗和儿歌都是儿童诗歌的类型,其主要区别在于读者对象、主题思想的表现方式、语言表现形式和篇幅长短等方面。
首先,读者对象不同。
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而幼儿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其次,主题思想的表现方式不同。
儿歌的主题思想往往比较单纯浅易,以直接表达为主;而幼儿诗则更注重情感、意境的创造和表达的含蓄。
再次,语言表现形式不同。
儿歌的语言一般比较短小、简洁、有概括性,注重顺口、押韵,而幼儿诗的语言则更加纯粹、集中,更富有想象的张力。
最后,篇幅长短不同。
儿歌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一般不超过几十行;而幼儿诗的篇幅则比较长,有时包括许多情节和人物。
综上所述,幼儿诗和儿歌虽然在诗歌类型上相同,但它们在读者对象、主题思想的表现方式、语言表现形式和篇幅长短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古诗改编的儿童歌曲

古诗改编的儿童歌曲1.《登鹳雀楼》
登高山我看见鹰,
听它飞翔的翅膀声。
看远方天空的蓝,
听自然的和风吟。
登高山我看见群山,
山涧水声悠悠闻。
快点跟我一起来,
放肆的呐喊声,好朋友。
2.《静夜思》
夜里寂静的一片,
月亮照耀着园林。
小鸟儿早已归巢,
长风在窗外呼啸。
思考着未来的梦,
祝福每一个宝宝。
岁月匆匆,不要忘,
美好童年就近在咫尺。
3.《江雪》
山里的雪是这样的细,像一点点小星星连成线。
雪花飘荡在天际,
跌落在山坡的草丛里。
我们去一起赏雪,
手牵手那似仙境的场景。
沉静的心带着欢笑,
心中充溢着无限的喜爱。
4.《赋得古原草送别》
广阔的草原,
绿色的大地。
远离城市的喧嚣,
到草原尽情的奔跑。
阳光下驰骋,
草原上载歌载舞。
感受自然的美好,
对未来充满希望。
5.《桃花扇》
春天的花儿开满田野,香味吸进胸膛。
太阳在天空高高挂,
照亮那一片娇艳的花朵。
我们手捧纸扇,
笑着在花海里跳跃。
一阵风吹过,如刀割,
花瓣在飞舞,如簇簇糖果。
以上就是五首古诗改编的儿童歌曲,欢迎大家欣赏。
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举例说明

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举例说明稿子一
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幼儿诗和儿歌的区别。
咱先说儿歌,就像那“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这节奏多欢快,是不是一听就想跟着蹦跶起来?儿歌呀,它的韵律特别强,就像小鼓一样,“咚咚咚”敲在咱们心里,让小朋友们一下子就能记住。
而且歌词通常很简单,重复的部分多,像“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这样反复说,小朋友学起来可容易啦。
比如说儿歌《数鸭子》,“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重点就在那数鸭子的有趣场景。
可幼儿诗《春天的颜色》,“小草说春天是绿色的,桃花说春天是粉色的”,它会让小朋友去想象春天到底有多少种色彩。
呢,儿歌就像个活泼的小精灵,蹦蹦跳跳让人开心;幼儿诗呢,像个温柔的小仙女,带着小朋友走进美丽的幻想世界。
稿子二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幼儿诗和儿歌到底有啥不一样。
你想想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是不是特别顺口,特别好唱?儿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朗朗上口,节奏明快,小朋友跟着哼几遍就能自己唱出来。
而且儿歌常常会讲一些好玩的小故事,或者教小朋友一些小道理。
那幼儿诗呢,比如说“风儿轻,月儿明,树叶儿遮窗棂”,是不是听起来更温柔、更有诗意?幼儿诗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让小朋友的小心灵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美好。
举个例子哈,儿歌《拔萝卜》,大家一起嘿哟嘿哟拔萝卜,多热闹呀!可幼儿诗《小雨点》,“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多美的画面呀!
儿歌就像小朋友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闹;幼儿诗呢,则像个贴心的朋友,轻轻地跟小朋友说着心里话。
好啦,今天就说到这儿,你们是不是对幼儿诗和儿歌的区别更清楚啦?。
用诗歌改编的儿歌大全

用诗歌改编的儿歌儿歌诗歌篇1小河小河水真勤劳日夜向前不睡觉弯弯曲曲把绿绕润麦苗,浇水稻清澈透明多美好鱼儿乐得蹦蹦跳儿歌诗歌篇2雪花小雪花,真神奇从天一直开到地六个花瓣成一朵透明洁净真美丽翩翩起舞如白蝶愿与风儿做兄弟儿歌诗歌篇3雨点小雨点,真快乐洒向万物滋润多草木点头笑呵呵庄稼弯腰礼貌和洗尽尘埃天地洁大河小河唱赞歌儿歌诗歌篇4蜜蜂小蜜蜂,嗡嗡朴素无华爱劳动早起晚归飞花丛来来往往伴雨风采得花蜜做奉献男女老幼笑盈盈儿歌诗歌篇5蝴蝶花蝴蝶,采花忙个个穿着花衣裳东看看西望望跟着花香过了墙飞呀飞,追上一个小姑娘扑愣愣,落在姑娘发辫上儿歌诗歌篇6麻雀小麻雀,爱家乡早早起床把歌唱不怕风雪向太阳树枝、电线、屋檐上……都是它们的游乐场蹦蹦跳跳真快乐大地处处多吉祥儿歌诗歌篇7我猜我想把我的小手按在柳树上,梳理你的长发。
梳子——梳子,梳理出春天的柔软。
我想盯着那只鸟,看看地球有多广阔。
飞——,天空是我的天堂。
我想把耳朵贴在小鱼身上,听听小鱼,探索大海的奥秘。
游,游——,游到天涯海角。
但是要游到地球的'尽头,我必须和我的父母讨论这件事。
儿歌诗歌篇8《云》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儿歌诗歌篇9《妈妈》妈妈是一个闹钟每天早晨叫我起床《妈妈的手》妈妈的手可以把白净的米变成香喷喷的饭儿歌诗歌篇10《老祖母的牙齿》时间真是恶作剧爱在祖母的牙齿开山洞风儿更顽皮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嘘!嘘!嘘!老祖母话儿半天才说一句去!去!去!逗得我们笑嘻嘻如果我变了风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替妈妈把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吹干儿歌诗歌篇11《如果》如果我是老师我要常常上体育课免得学生失望如果我是爸爸我一定要戒酒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如果我是上帝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因为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儿歌诗歌篇12《交通警察》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就是交通警察因为他有「气功」只要单手轻轻一推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也不动了儿歌诗歌篇13《螃蟹》螃蟹!螃蟹!你为什么嘴巴吐白沫?是不是刚刚吃过午餐,正在刷牙漱口?是不是在流口水,妈妈想吃我手里的大苹果?儿歌诗歌篇14《皱纹》老人的脸上,有一条一条的皱纹;大海的脸上,也有一波一波的皱纹;大海是不是也老了呢?飞飞飞飞到牛背上,歇歇脚风来了!飞飞飞飞到田野上泡泡水飞飞飞飞到稻草边捉迷藏儿歌诗歌篇15 《扇子》祖母手上的扇子,画了一只鸟祖母搧呀搧!鸟也飞呀飞!祖母睡着了,鸟也睡着了。
儿歌唐诗儿歌

儿童唐诗儿歌1.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悯农二首·其一》——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8. 《画》——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9.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0. 《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3.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5.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儿歌古诗大全

儿歌古诗大全大家平时爱看儿歌古诗大全吗?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儿歌古诗大全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儿歌古诗大全【经典篇】1.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 (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儿歌古诗大全【热门篇】6.凉州词 (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凉州词 (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出塞 (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儿歌古诗大全【精选篇】1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 (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 (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1

题目:分析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论文研究课题方向:儿童文学方向学校:岩山镇朝阳完小姓名:***目录摘要 (2)导论 (3)一、发展史 (4)(一)儿歌起源时间早,运用广泛 (4)(二)儿童诗出现时间晚,使用时带有功利,多用于传播新思想 (4)二、写作内容 (5)(一)儿歌是叙事,写物,内容浅易,重实用性 (5)(二)儿童诗是写意,抒情,内容较深,重艺术性 (5)三、语言特色 (6)(一)语音特征比较:儿歌比儿童诗更注重韵律 (6)(二)词汇特征比较:儿歌词汇简单通俗而儿童诗词汇丰富有内涵 (7)四、写作功能 (8)(一)儿歌是对儿童基本情感和生活常识的培养 (8)(二)儿童诗是对儿童进行文学的陶冶和提高文学修养 (9)五、结语 (10)六、注释 (11)七、参考文献 (11)摘要儿歌和儿童诗,统称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中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二者不管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上都有密切的关联。
但在当今社会两者常被人们混淆,有的人把儿童诗当做儿歌,有的人把儿歌当成儿童诗。
因此,本文从儿歌与儿童诗的发展史、语言特色、写作内容、写作功能等不同角度,来探讨儿歌与儿童诗的文体特征。
继而,比较和区分这两种体裁的不同点。
关键词:儿歌儿童诗语言特色写作内容写作功能导论:儿歌,也称童谣、儿语等,是一种具有民歌艺术风格的、为低幼儿童创作的,且符合这一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欣赏趣味的、可吟可唱的诗歌样式。
它篇幅短小,结构单纯,一首儿歌说明一个意思或一个目的,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
其内容活泼生动,曲调欢快。
作为幼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鬓发斑白,仍能记起儿时的歌谣。
儿童诗是指切合儿童的心理,抒发儿童的情感,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阅读、吟诵,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的诗歌。
题材广,主题深,语言词汇丰富,篇幅长,注重多种意象的运用与不同意境的构造等都是儿童诗的特性。
分析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一、从儿歌、儿童诗的发展史来分析:每件事物的发生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儿歌、儿童诗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出现在文学这个大家庭里,理因也有其历史。
小教第四章 儿歌与儿童诗

(3)表现时序
《田家四季歌》: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 儿秀了,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早起 耕作忙,归来带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黄,身上虽辛 苦,心里却安康。 冬季里,雪初晴,新做棉衣轻又轻,一年 农事了,保暖笑盈盈。
3、创作儿歌对民间儿歌的借鉴
(1)吸取了民间儿歌诙谐、风趣的趣味性 《小猴子》: 小猴子,宽脑门儿, 一心想画双眼皮儿。 一道一道又一道儿, 画得满脸是皱纹儿。
创作儿歌在表现形式上除了大胆的谐趣之外 更多的是纯真稚拙的童趣。
《小球迷》: 小豆豆,小牛牛, 电视机前看足球。 一会拍巴掌,一会喊加油, 一会笑哈哈,一会儿又发愁。 突然足球迎面来,两人跳起去扑球。 球没抓到头碰头,疼得两个眼泪流。
泰戈尔的金色花纸船花的学校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我在小船上放着花园里长的雪莉花希望这些在拂晓时分开放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安地带上岸我把我的纸船投进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小的云朵正扬起鼓满了风的白帆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2朗诵诗它以适合少年儿童朗诵为主要特征
第四章
儿歌 儿童诗
对比
小老鼠 小老鼠,上案板, 见猫来,打战战, 猫走了,再玩玩。
杨慎所编的《古今风谣》里,记录了文字 所见最早的游戏歌《脚驴斑斑》: 脚驴斑斑,/脚踏南山,/ 南山北斗,/养活家狗,/ 家狗磨面,/三十弓箭,/ 上马琵琶,/下马琵琶,/ 驴蹄马蹄,/缩了一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
一、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
儿歌与儿童诗合称为儿童诗歌,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儿歌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民间童谣为儿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和比较定型的表现形式。
除去我国历代诗歌中涌现出来的适合儿童阅
读、为儿童所喜爱的诗作,如骆宾王的《鹅》、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儿童诗主要是自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自由体新诗发展而来,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自由和美的韵律表现着儿童生活和儿童情趣。
儿童诗从古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中汲取了艺术养分,又从儿歌中借鉴了表现手法,利用现代汉语进行创作,开拓出了新的意境和审美空间。
儿歌的词语通俗自然,多用口语,儿童诗则比较注重炼字,更追求意象的选择和在明白清新的语言中营造意境;儿歌注重合口押韵,语音层的音乐性非常鲜明,可诵可唱,琅琅上口,儿童诗语音层形式较为自由,音乐美与诗意美相互交融;儿歌表现出亲切、幽默、诙谐的风格,儿童诗则注重情感的流露和意境的优雅;儿歌适宜于歌唱嬉戏,有娱乐和游戏的实用功能,儿童诗更适合于欣赏,能使小读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提升。
无论是儿歌还是儿童诗,都能放飞孩子们活泼可爱的想像和天性,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对诗歌的阅读,儿童在无形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思想融合于作品,在两者的相互渗透中得到感悟与启发。
同时,儿童在阅读、写作诗歌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细腻的内心体验习惯和对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有助于其语文学习。
从人类学、儿童心理学和文学等角度来看,儿童诗歌都能使儿童受益无穷。
儿童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指的是小读者对儿歌、儿童诗的感知、体味和习得。
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是儿童文学欣赏和学习的关键。
一般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作品表面的趣味,而不一定能理解作品的深层涵义,这就有赖于老师的引导。
而这种引导并不只是对作品中个别的句、形、音、义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儿童分析思考的能力。
譬如作品的主题是什么?结构的安排如何?用何种方式表达优、缺点何在?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能引导儿童培养其提问、讨论、比较、分析的能力和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思考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儿童阅读的乐趣和深度,无疑也能强化儿童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阅读欣赏儿歌的一般方法
欣赏儿歌,首先要注意儿歌怎样从日常生活出发,把要说明的事物通俗化、表述得简洁明白。
如金近的《桃花》和纪凯的《小虾米》:
桃花,桃花,/张开嘴巴,/只会笑,/不说话,/红红的嘴巴,/像个小娃娃。
小虾米,被窝猫,/爱睡懒觉不做操,/驼了背,弯了腰,/你说糟糕不糟糕。
这两首儿歌,前者把桃花比作有着红红嘴巴的笑嘻嘻的小娃娃,桃花和小娃娃的形象互相映衬,两者是那么娇美可爱。
后者以小虾米喻爱睡懒觉的孩子,正是抓住了孩子“猫”在被窝里的情态与弯着的小虾米一样的特点,极具讽喻效果,又不失幽默风趣。
学生阅读时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生活中事物的共同之处加以比照、联系,常能产生丰富的联想,把握住作品的审美特质。
其次,把握儿歌句式短小、节奏明快、追求口语化的特点。
儿歌琅琅上口,易记易懂,有着欢快的情绪基调和游戏性质。
例如儿歌中孩子们乐于传唱的颠倒歌,
以诙谐、幽默、夸张为基本调子,有意地渲染有悖常理的奇怪现象或荒诞内容,造成奇特的反讽效果。
抓住这些特点进行引导,可使儿童在笑声中辨识真假,得到启发感悟,加深对正面事物的认知:
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拣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了手。
又如儿歌中的问答歌、数数歌等等,都需动脑、动口、动手,因而常常配合游戏进行,与游戏互补。
最后,朗读是领略、欣赏儿歌之美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和学生一起有表情地朗读,是儿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阅读欣赏儿童诗的一般方法
优秀的儿童诗歌都在形象、意蕴、结构、语言等多方面体现出审美价值,成为儿童理想的阅读、鉴赏对象。
教师可以通过领悟情感、再现意境、揣摩语言、探究写法等方法,在阅读欣赏儿童诗时,让儿童受到感染和熏陶,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达到陶冶性灵,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首先,诗歌与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有所不同,就其抒发情感的外在表现而言,它接近音乐和舞蹈,声韵和节奏是它表达情感的外在形式,而体会声韵节奏的最好办法就是朗诵。
反复朗诵,可深入体会其情感倾向。
例如芬兰诗人伊迪丝·索德格朗的《星星》就是以一种舒缓、轻柔的节奏托出作品安宁静谧的意境,表达了儿童的美好的想像和情思:
当夜色降临/我站在台阶上倾听;/星星蜂拥在花园里/而我站在黑暗中。
/听,一颗星星落在作响!/你别赤脚在这草地散步,/我的花园到处是星星的碎片。
其次,通过对意象的分析、理解再现意境。
由于诗歌语言十分凝练,其意象之间的跨度有时很大,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欣赏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建构出意象间或意象后面略去、隐去的内容,而这建构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感受、领悟诗意的过程。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诗歌的意境也就展现出来了。
英国诗人泰勒的那首著名的《小星星》,自问世以来,一直为儿童传唱。
它把儿童的视线引向了高远的星空,在儿童眼前展开了一个永恒的精神空间:“当炽热的太阳沉落西方,/芳草也披上夜霜的衣裳,/天庭之上有你的星光,/一闪一闪晶晶亮。
/暗夜中迷茫的行人,/感谢你遥遥的微光;/假如你不曾闪现光芒,/他怎么能够辨别方向。
”诗以反复咏叹的方式赞美着星星的神秘、顽皮,它超自然的神力强烈地吸引着一颗颗童心。
仰慕、感恩的情感萦绕在其中,星光已成为神奇、希望与恒心的象征。
细加体会,可以使孩子们沉浸在作品构筑的梦幻与圣洁的意境之中,并不断拓展着自己的想像空间。
诗歌作者为了创造意境,往往采用适宜的艺术表现方法。
因而引导学生分析其修辞手法,一方面有助于理解其内容情感,另一方面也能感受诗的形式之美。
例如张晓风的诗《打翻了》:
太阳打翻了/金红霞流满西天/月亮打翻了/白水银一直淌到我床前/春天打翻了/滚得漫山遍野的花/花儿打翻了/滴得到处都是清香/清香打翻了/散成一队队的风/凤儿打翻了/飘入我小小沉沉的梦
这首诗利用孩子生活中常会碰到的一个“打翻了”的极平常的“事件”,用妙不可言的想像与联想,串起了一连串耐琢磨的“意”,营造了一连串有趣味的“境”。
它借助通感的手法,达到各种感觉的互相流通和补充。
阅读它,孩子们必然会调动自身的生活体验,展开想像和联想,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奇的形象,获得奇异的美感。
此外,还可以揣摩“诗眼”,品味诗歌的言外之意。
诗人在创作中,常在字词的锤炼上见功力,那些用得灵动、贴切、有张力的关键性词语,我们称为“诗眼”。
对这些点睛之笔的咀嚼品味,可使我们加深理解,获得诗歌独有的美感。
林良先生有一首小诗《蘑菇》:“蘑菇是/寂寞的小亭子。
/只有雨天/青蛙才来躲雨。
/晴天青蛙走了/亭子里冷冷清清。
”分明是对于友情与关爱的渴求与呼唤,却以浅白的语言淡淡勾勒,绘制出一幅清淡疏雅的水墨图,创造出一种冲淡的诗画境界。
这里“寂寞”一词是全诗的诗眼,在极单纯的意象“蘑菇”、“青蛙”、“雨”、“亭子”衬托下,更表现出寂寥、悠远的神韵。
与儿歌一样,朗读也是儿童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