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肠球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肠球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肠球菌属标准操作规程1.概述肠球菌属于1984年从链球菌属划出,单独成为一个菌属,包括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坚韧肠球菌、铅黄肠球菌、蒙氏肠球菌、海氏肠球菌、鹑鸡肠球菌和病臭肠球菌等18个种和1个变异株。

临床上常见的菌株为粪肠球菌。

2.标本类型血液、尿液、痰、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鉴定3.1 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单个、成双或短链状排列。

3.2 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较小、灰白色,有a 溶血或β溶血环的菌落。

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较小、干燥、粉红色菌落。

3.3 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阴性,分解甘露醇、山梨醇、胆汁七叶苷试验阳性、在含6.5%氯化钠的肉汤中生长,多数菌株PYR试验阳性,对杆菌肽耐药。

3.4 鉴别要点3.4.1 本菌特征革兰阳性球菌,触酶试验阴性,在65g/L 氯化钠中生长,胆汁、七叶苷试验阳性,45℃中生长。

3.4.2与屎肠球菌的鉴别:粪肠球菌不分解阿拉伯糖,而屎肠球菌能分解阿拉伯糖3.4.3 与链球菌属和乳球菌属的鉴别:见表5-353.4.4 粪肠球菌与其他各主要菌种间的鉴别:见表5-36操作步骤3.5.1 触酶试验阳性参见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3.5.2 鉴定从血平板上挑取纯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药敏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5.质量控制参见《质量控制程序》6.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在β-内酰胺酶阴性球菌肠球菌中,氨苄西林药敏试验结果可预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敏感性。

青霉素药敏试验可预测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药敏结果。

粪肠球菌中氨苄西林药敏结果可以预测亚胺培南的药敏结果。

对于血培养和脑脊液中分离到的肠球菌,需做β-内酰胺酶检测,β-内酰胺酶阳性,则对青霉素、羧基青霉素和脲基青霉素均耐药。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特定抗原或者抗体的存在。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ELISA实验步骤,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实验材料1. 96孔ELISA板2. 酶标仪3. 微量移液器和相应的可调移液器架4. 基质溶液(PBS等)5. 抗原或者抗体样品6. 酶标记的二抗7. 洗涤缓冲液8. 底物溶液9. 住手液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96孔ELISA板放置在可调移液器架上。

b. 准备基质溶液,并将其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100μL。

c. 将ELISA板放置在酶标仪中,孔底朝上,以避免溶液的蒸发。

2. 样品处理a. 将待测样品加入ELISA板的相应孔中,每孔100μL。

b. 将ELISA板盖好,轻轻摇动,使样品均匀分布。

c. 将ELISA板放置在酶标仪中,孔底朝上,孔盖向下。

3. 一抗孵育a. 将酶标记的一抗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100μL。

b. 将ELISA板盖好,轻轻摇动,使一抗均匀覆盖样品。

c. 将ELISA板放置在酶标仪中,孔底朝上,孔盖向下。

4. 洗涤步骤a. 将洗涤缓冲液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200μL。

b. 轻轻拍打ELISA板,使洗涤液充分覆盖孔底。

c. 倒掉洗涤液,重复以上步骤3次。

5. 二抗孵育a. 将酶标记的二抗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100μL。

b. 将ELISA板盖好,轻轻摇动,使二抗均匀覆盖样品。

c. 将ELISA板放置在酶标仪中,孔底朝上,孔盖向下。

6. 洗涤步骤a. 重复步骤4中的洗涤步骤,以去除未结合的二抗。

7. 底物反应a. 将底物溶液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100μL。

b. 将ELISA板盖好,轻轻摇动,使底物均匀覆盖样品。

c. 将ELISA板放置在酶标仪中,孔底朝上,孔盖向下。

8. 反应住手a. 在适当的反应时间后,将住手液加入ELISA板的每一个孔中,每孔100μL。

医院微生物室李斯特菌属检验操作规程

医院微生物室李斯特菌属检验操作规程

XXXX医院微生物室李斯特菌属检验操作规程1 目的2 标本类型3 鉴定检验3.1 形态染色3.2 培养特征3.3 生化反应3.4 鉴别要点3.5 操作步骤4 药敏试验5 质量控制6 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7 临床意义8 鉴定流程9 相关文件1 目的规范李斯特菌属检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李斯特菌属包括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斯氏李斯特菌等菌种,其中只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人和动物致病。

2 标本类型血液、尿液、痰、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 鉴定检验3.1 形态染色:革兰阳性小杆菌。

3.2 培养特征: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形成较小、圆形、光滑而有狭窄β-溶血环的菌落。

3.3 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不分解蔗糖、木糖、甘露醇,甲基红、VP和CAMP试验阳性,吲哚、脲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

3.4 鉴别要点3.4.1 本菌属特征:革兰阳性短杆菌,菌落较小,有狭窄的β-溶血环,25℃时有动力,37℃时无动力,触酶、CAMP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

3.4.2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与粪肠球菌的鉴别:两者均具有耐盐、耐碱耐胆汁等特点,但可通过触酶试验加以鉴别。

3.4.3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与无乳链球菌的鉴别:两者CAMP试验均为阳性,但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触酶试验阳性,无乳链球链触酶试验阴性。

3.5 操作步骤3.5.1 涂片染色:观察菌落特征,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

3.5.2 触酶试验:参见《触酶试验操作规程》。

3.5.3 鉴定:从血琼脂平板上挑取纯菌落,用细菌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 药敏试验参见《药敏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19最新版本文件。

5 质量控制见《质量管理程序》。

6 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P2实验室操作规程

P2实验室操作规程

P2实验室操作规程1.目的加强P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实验人员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行为,确保P2实验室工作安全运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P2实验室的管理与操作。

3.职责3.1实验人员:严格执行P2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规范操作行为。

3.2实验室负责人:监督执行P2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及时纠正违规操作行为,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3.3科室负责人:监督并定期抽查P2实验室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P2实验室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4.准入要求4.1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允许进入P2实验室工作区。

4.2 16岁以下儿童禁止进入P2实验室工作区。

4.3 实验人员要接受相应预防性生物制品的免疫接种。

4.4禁止将无关动物带入实验区。

4.5外单位人员来访、参观、进修,必须经中心主管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进入P2实验室工作区。

4.6外来人员进入P2实验室,须由本室人员陪同,在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的条件下方可进入,同时填写《外来人员进出实验室特殊区域登记表》。

4.7限制免疫耐受者进入实验室。

4.8限制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者进入实验室。

4.9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化妆等。

5.进入程序5.1进入P2实验室,伸手打开缓冲间内空调和生物安全柜按钮,使实验室和生物安全柜净化10分钟以上。

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5.2将实验所需材料和物品放入生物安全柜中。

5.3进入P2实验室缓冲区,关闭外门,在工作服外加穿P2实验室专用罩衣(紧口,后系带),戴一次性口罩、帽子和戴两层手套, 换穿P2实验室专用鞋。

需要时打开照明按钮。

5.4进入实验室工作区,首先打开照明按钮,打开前玻璃门,调节到要求的高度。

将实验所需物品一次性放入实验台内,摆放要有秩序且要相对区分清洁物与污染物,净化生物生物安全柜10分钟左右。

5.5观察实验区负压表指示数值是否在工作要求范围内,如不能满足要求则进行负压调节。

观察温湿度计,填写温湿度计使用记录。

5.6实验人员手臂放进生物安全柜内大约1分钟后,即可按无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用于检测特定抗原或者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本文将介绍ELISA的操作规程,包括试剂准备、样品处理、板上反应、洗涤、检测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二、试剂准备1. 缓冲液的配制: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缓冲液配方。

常用的缓冲液有PBS、TBST等。

按照配方将所需试剂溶解于适当的体积的去离子水中,并进行调节和混合。

确保所有试剂的pH值和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2. 标准曲线的制备: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按照实验设计的需求进行稀释。

标准样品的浓度应该覆盖实验样品的范围,并且至少包含一个空白对照。

3. 酶标板的涂覆: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酶标板(如96孔板),将需要检测的抗原或者抗体溶解在适当的缓冲液中,按照要求的浓度将其加入到酶标板的孔中。

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并确保涂覆均匀。

三、样品处理1. 样品采集: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样品类型(如血清、尿液、细胞上清等),并进行采集。

确保样品的采集过程符合规范,避免污染和损坏。

2. 样品稀释:根据实验要求,将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

通常,样品的初始浓度较高,需要进行多次稀释以使其浓度在标准曲线范围内。

3. 预处理:根据实验需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离心沉淀等。

确保样品的处理过程不会影响到所需的分析结果。

四、板上反应1. 标准样品的加入:将标准样品按照实验设计的要求加入到酶标板的孔中。

每一个标准样品应该有至少两个孔进行重复测量,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2. 样品的加入:将稀释后的样品加入到酶标板的孔中。

同样,每一个样品应该有至少两个孔进行重复测量。

3. 阳性和阴性对照的加入:为验证实验的准确性,加入阳性和阴性对照。

阳性对照顾该包含所需的抗原或者抗体,而阴性对照则不含。

4. 孔板的封闭:将酶标板封闭,避免样品的蒸发和污染。

可以使用密封膜或者盖板进行封闭。

五、洗涤1. 洗涤缓冲液的配制:根据实验要求,配制适当的洗涤缓冲液。

酶类测定操作规程

酶类测定操作规程

酶类测定操作规程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测定血清门冬氨酸氨基移换酶(AST)测定这两个酶的测定在方法上、操作程序上以及试剂等的要求上基本一致。

赖氏(Reitman)法(比色法)【试剂】市售现成试剂,每批试剂的空白管吸光度应≤0.015A,如超出此范围则应检查试剂及仪器等方面的问题。

【操作】按试剂盒的说明书手工操作,比色测定,波长505nm;并从预先绘制好的标准曲线中查得该酶的活性。

酶偶联速率法(连续监测法)【试剂】市售成套试剂,有“单试剂法”及“双试剂法”二种市售试剂盒均可使用,目前推荐双试剂法,它是ALT、AST测定的首选法,市售的ALT、AST底物溶液其起始吸光度必须大於1.2A,空白测定值必须小於5u/L,否则提示此试剂已不合格,不能使用。

【操作】按试剂及仪器使用说明书设定程序,输入参数,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波长340nm。

【标本】血清,忌溶血,血清应即时分离,室温可保存二天,4℃可保存一周,-25℃可保存一月,但不推荐冰冻保存,更不宜反复冻溶,遇有严重脂血或黄疸的血清样品,测定时应作血清标本对照管(赖氏法)。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连续监测法【试剂】市售现成试剂,其中的磷酸对硝基苯酚底物液要求:1.酶水解转换率(4-NPP → 4NP)必须大於98%。

2.4-NPP的摩尔吸光度:波长311nm介质10mmo1/L NaOH,温度25℃ε=9867±76 L.mol–1·cm–1。

3.游离4-NP<0.3mmo1/ mo1 4-NPP;4.无机磷酸<10mmo1/ mo1 4-NPP。

试剂应贮于棕色瓶中4~8℃保存。

【操作】按试剂盒及仪器说明书要求,设定程序,输入参数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波长450nm。

比色法【试剂】市售或按正式出版的书刊文献自配。

【操作】按试剂盒或相应文献规程比色测定,波长510nm;标准曲线绘制,样品测定,查标准曲线求得ALP活力单位。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一、引言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本操作规程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ELISA实验操作步骤,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实验材料1. 微孔板:96孔或其他规格,耐酸碱性能好。

2. 酶标板洗涤缓冲液:含有洗涤液的缓冲液。

3. 标准品:已知浓度的抗原或抗体。

4. 待测样品:需要检测的抗原或抗体样品。

5. 酶标记的二抗:与待测样品中的抗体相应的二抗。

6. 酶标记底物:用于检测酶活性的底物。

7. 停止液:用于停止酶反应的液体。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微孔板标记编号,确保正确记录每个孔的样品信息。

b. 准备所需的试剂和材料,确保其完整性和质量。

c. 预热酶标仪至适当的温度。

2. 涂覆抗原或抗体a. 向微孔板的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抗原或抗体溶液。

b. 将微孔板置于4℃的冰箱中,孵育一夜或适当时间。

3. 洗涤步骤a. 倒掉微孔板中的液体,用酶标板洗涤缓冲液洗涤孔板。

b. 重复上述步骤3次,确保洗涤干净。

4. 加入待测样品和标准品a. 向微孔板中的相应孔中加入待测样品和标准品,每个孔的体积相同。

b. 将微孔板覆盖,并在适当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5. 洗涤步骤a. 倒掉微孔板中的液体,用酶标板洗涤缓冲液洗涤孔板。

b. 重复上述步骤3次,确保洗涤干净。

6. 加入酶标记的二抗a. 向微孔板中的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酶标记的二抗溶液。

b. 将微孔板覆盖,并在适当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7. 洗涤步骤a. 倒掉微孔板中的液体,用酶标板洗涤缓冲液洗涤孔板。

b. 重复上述步骤3次,确保洗涤干净。

8. 加入酶标记底物a. 向微孔板中的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酶标记底物。

b. 将微孔板覆盖,并在适当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9. 反应停止a. 向每个孔中加入适量的停止液,停止酶反应。

b. 使用酶标仪读取吸光度值。

四、数据分析1. 绘制标准曲线: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品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

ELISA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操作,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与浓度,以实现对生物样本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定量分析。

二、实验材料1. 96孔ELISA板2. 目标抗原或抗体样本3. 特异性一抗和二抗4. 辅助试剂:洗涤缓冲液、稀释缓冲液、底物和停止液5. 高精度微量移液器和相应的移液器头6. 高精度电子天平7. 显微镜和酶标仪三、实验步骤1. 预处理:将96孔ELISA板放置在实验台上,加入稀释缓冲液,轻轻震荡混合,然后倒掉液体。

重复此步骤3次。

2. 样本添加:将待测样本加入96孔ELISA板中,每孔加入相同体积的样本。

3. 孵育:将ELISA板盖上密封膜,置于恒温箱中孵育一定时间,使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与固相特异性一抗结合。

4. 洗涤:将洗涤缓冲液加入96孔ELISA板中,轻轻震荡混合,然后倒掉液体。

重复此步骤3次,以洗去未结合的物质。

5. 二抗结合:将特异性二抗加入96孔ELISA板中,轻轻震荡混合,然后盖上密封膜,继续孵育一定时间,使二抗与固相特异性一抗结合。

6. 洗涤:重复步骤4。

7. 底物添加:将底物加入96孔ELISA板中,轻轻震荡混合,然后暗处孵育一定时间,使底物与二抗结合的酶发生反应。

8. 反应停止:加入停止液,终止底物与酶的反应。

9. 测量:将96孔ELISA板放入酶标仪中,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波长进行测量。

记录各孔的吸光度值。

10.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目的,利用标准曲线或其他方法,计算出目标物质的浓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前需准备好所有试剂和材料,确保实验环境清洁和无尘。

2. 操作过程中需佩戴手套,避免污染样本和试剂。

3. 洗涤步骤中,确保洗涤缓冲液充分覆盖每个孔,且每次洗涤液倒掉后,孔内无残留液体。

4. 孵育和暗处孵育步骤中,需控制好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反应的充分进行。

5. 底物和停止液需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配制和使用,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试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