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
第四章免疫分析技术

第四章免疫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以生物学的免疫反应为基础,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定量和分析特定分子的方法。
免疫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农业、环境科学等领域,成为重要的实验室技术之一、本章将介绍几种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1. 免疫沉淀技术(Immunoprecipitation)免疫沉淀技术是利用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将目标分子从复杂的混合物中沉淀下来。
该技术常用于分离、纯化和检测特定的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分子。
免疫沉淀技术可以结合其他分析方法,如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或质谱分析,实现目标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2. 免疫层析技术(Immunochromatography)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简单、快速且易于操作的免疫分析方法。
该技术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利用免疫层析柱或免疫层析纸将目标分子与其他分子分离。
例如,免疫层析技术可以用于临床诊断中的快速化验,如妊娠检测、HIV感染检测等。
3.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来检测目标分子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在细胞、组织或组织切片中可视化目标分子的分布和定位。
免疫荧光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如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分析等。
4. 免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分析方法,可提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
ELISA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利用酶标记的二抗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可测量的信号。
ELISA可以用于检测疾病标志物、药物残留物、激素和分子相互作用等。
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医学领域,免疫分析技术可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等。
在生物学研究中,免疫分析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
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

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利用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反应来检测和测定物质的方法。
免疫分析技术主要有免疫沉淀、放射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
这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免疫分析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抗原与特异性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物质的检测和测定。
抗原是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而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免疫蛋白。
当抗原与抗体结合时,可以通过一系列信号放大机制来检测和测定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免疫层析仪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反应在凝胶或膜上发生层析来进行分析。
常见的免疫层析技术包括免疫斑点、免疫条带、免疫扩散等。
这些技术通过观察或测量样品中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的位置和强度来判断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酶标仪是一种用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的仪器。
酶标仪通过测量免疫反应中与酶偶联的物质产生的颜色或荧光信号来定量分析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常见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
免疫电泳仪是一种利用免疫电泳技术进行分析的仪器。
免疫电泳技术利用电场作用将样品分离成条带,并通过与抗体结合的物质在条带中的位置和强度来判断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免疫电泳技术常被用于蛋白质分析和抗血清检测。
除了以上介绍的仪器,还有其他一些常用的免疫分析仪器,如流式细胞术仪器、免疫组织化学仪器等。
流式细胞术仪器是一种用于细胞免疫学和免疫细胞表型分析的仪器,能够通过细胞表面的免疫标记物来鉴定和分离不同类型的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仪器是一种用于组织学分析的仪器,利用抗体与组织样本中的抗原结合来检测和定位目标物质的存在。
总之,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
免疫分析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免疫分析仪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免疫分析仪是一种具有高度自动化的仪器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检测和分析生物体内的免疫反应,以获得关于疾病诊断、治疗监测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详细探讨免疫分析仪的主要作用,并介绍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1. 疾病诊断与监测免疫分析仪在临床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免疫反应指标,如抗体、抗原、免疫球蛋白等,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
例如,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可以用于检测HIV、肝炎、流感等传染病,而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标志物。
2. 药物研发与剂量监控免疫分析仪在药物研发和剂量监控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免疫分析仪可以用于筛选药物候选化合物、评估药物的效力和毒性。
对于已上市的药物,免疫分析仪可以通过检测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浓度,实现药物剂量的个体化调整,提高治疗效果。
3. 遗传性疾病筛查免疫分析仪可以通过检测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免疫标记物,进行遗传性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例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常用的TSH(甲状腺刺激素)测定、肌酶谱检测等都可以通过免疫分析仪来实现,早期发现并治疗遗传性疾病,对儿童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4. 免疫学研究免疫分析仪在免疫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用于研究免疫系统的功能、调控机制和疾病机理等方面。
例如,通过检测特定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亚群、细胞表面标记物等,可以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疾病发生机制,为新药开发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5. 环境监测与食品安全免疫分析仪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
它可以检测水源、土壤、大气等环境中的污染物及有害物质,确保环境质量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在食品安全方面,免疫分析仪广泛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食品中的过敏原、食品质量控制等,保障食品安全。
综上所述,免疫分析仪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在医学领域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还在药物研发、遗传性疾病筛查、免疫学研究、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法(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IA)是两种常用的免疫分析技术,用于检测和定量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抗体、激素等。
它们在实验室和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酶联免疫法是一种基于酶催化反应的免疫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物(抗原或抗体)与固相载体(如微孔板)上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然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形成三明治复合物。
当加入底物时,酶会催化底物发生反应,产生可检测的信号,通常是颜色变化或荧光强度。
通过测量这些信号,可以定量待测物的浓度。
酶联免疫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样本的检测。
它可以用于检测多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激素、药物、病原体等。
常见的酶联免疫法包括间接法、夹心法和竞争法等。
化学发光法是一种基于化学发光反应的免疫分析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物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或抗原结合,然后加入标记有发光物质的抗体或抗原,形成三明治复合物。
当加入触发剂时,发光物质会被激发并产生光信号。
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强度,可以定量待测物的浓度。
化学发光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快速等优点,适用于微量和痕量分析。
它可以用于检测多种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激素、药物、病原体等。
常见的化学发光法包括间接法、夹心法和竞争法等。
总的来说,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都是常用的免疫分析技术,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待测物的特性、检测要求以及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水平。
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医疗设备和检测技术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中。
其中,免疫检测技术就是近年来备受关注和热议的一种技术,其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人体中的抗体和病毒等信息,对于医学领域的诊断和治疗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一、免疫检测技术简介免疫检测技术是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检测生物大分子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涉及到抗原和抗体之间的混合反应,这种反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测定,例如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测定等。
通过免疫检测技术可以识别和测定血清中的蛋白质、荷尔蒙、毒素、病毒等成分,其主要应用领域有医疗、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生物学等方面。
二、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已经有近一个世纪的时间。
早期的免疫检测技术主要是以动物血清为反应体系,例如用兔血清来检测人血清中的抗体。
之后,随着多相抗体反应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免疫检测技术,例如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等。
在20世纪60年代,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免疫技术结合使用,为免疫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而在70年代,ELISA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
到了21世纪,免疫检测技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现在的ELISA技术已经可以进行高通量检测,其检测范围也从早期的几百种扩展到了上万种,同时这种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不断提高。
并且,近年来一些新的诊断技术也不断涌现,例如质谱分析、分子诊断技术等,可以更加准确、快速地检测出人体中的信息,进一步推动了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
三、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免疫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它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的预防、血液问题的检测等方面。
例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人体中新冠病毒的抗体含量,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而在病毒学领域,免疫检测技术可以用于检测病毒等微生物的数量和特异性,对于病毒和疫苗筛选等方面也有积极的应用。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非常先进和精准的检测技术,其应用在食品安全领域能够有效地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
本文将从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及其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是指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性,使标记有荧光物质(如荧光素、硫化铟等)的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通过荧光测定技术实现对抗原或抗体的高灵敏、高特异性检测的一种技术。
它主要是利用荧光激发与发射特性、异物的免疫原性与抗原识别能力,以及特异性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性质相结合,通过对荧光剂的检测和显示,来定量分析某一特定抗原或抗体物质的技术。
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中,一般将检测物标记为荧光标记物,它可以是荧光素或其他不同的荧光标记物。
一旦与目标抗原或抗体结合,标记物则会生成一个特定的荧光信号。
在检测中,荧光光源会用荧光化学染料或者荧光素激发,然后通过滤光器选择性地分离目标物的荧光信号,最后通过检测仪器测量荧光强度,以此来确定目标物的存在与否及其浓度。
二、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中有很多的应用,如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毒素、细菌等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
这些有害物质的残留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及时检测和控制这些有害物质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
1.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农药残留是指危害儿童健康的一类有害物质。
现行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有GC-MS和HPLC等,但是这些方法繁琐、费时,且需要高精密的仪器设备,因此价格较高。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农药检测中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灵敏度和快速性。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多种不同农药的残留,同时又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处理,因此是一种非常有效和经济的检测方法。
2.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中毒素检测方面的应用毒素是指某些微生物代谢产物,它们存在于某些食物种类中,当人体食用该种食物中毒素过多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分析技术

临床分析中的免疫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分析中的应用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以其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成为了检测和诊断疾病的首选方法。
本文将从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类型、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方法。
该原理基于人体免疫系统通过产生抗体来抵御感染。
在免疫分析中,我们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结合反应,来检测和测定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和浓度。
免疫分析技术可分为免疫层析、免疫电泳、免疫放射法、免疫染色法等。
二、常见的免疫分析技术1. 免疫层析法免疫层析法是一种便捷且应用广泛的免疫分析技术。
它基于在试纸或膜上,通过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反应,在样本中快速检测出目标物质的存在与否。
免疫层析法在妇产科、感染病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2. 免疫电泳法免疫电泳法是一种将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电泳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抗原与抗体的电泳迁移速度和特定的电泳条件,来实现对抗原或抗体的分离和定量。
这种技术在肿瘤标志物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
3. 免疫放射法免疫放射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抗体来检测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该方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能够对微量物质进行测定。
免疫放射法在临床检验中常用于激素测定、临床药物监测等方面。
4. 免疫染色法免疫染色法是一种利用抗体与标记物质相结合来检测样本中目标抗原的方法。
它通过特定的检测试剂和染色方法,将抗原与标记物质染色,然后观察和分析染色的程度和区域,以确定抗原的存在和分布。
免疫染色法在病理学、免疫组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免疫分析技术的临床应用1. 疾病的早期诊断免疫分析技术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特定抗体或抗原,可以帮助医生尽早发现疾病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在乳腺癌筛查中,通过测定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CA15-3,可以帮助医生尽早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
临床分析免疫学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临床分析免疫学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疫苗的研发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免疫学作为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学科,对于疫苗的开发和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临床分析免疫学是将免疫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疫苗研发中有着广泛且重要的应用。
一、免疫学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免疫学的评估是疫苗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临床分析免疫学中,研究人员通过对人体免疫反应的观察和分析,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例如,对于疫苗的安全性评估,可以通过监测被接种者免疫应答和不良反应情况来判断疫苗是否安全。
同时,通过分析疫苗接种后产生的病原体特异性抗体水平和细胞免疫应答,来评估疫苗的有效性。
二、研究疫苗接种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疫苗接种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
在临床分析免疫学中,通过对接种后免疫系统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疫苗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这包括对于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和功能的分析,以及特定免疫指标的测定。
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疫苗接种后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和持久性,并为优化疫苗设计提供依据。
三、筛选和评估免疫荧光分析方法免疫荧光分析是临床分析免疫学中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检测和测定免疫相关指标和因子。
在疫苗研发过程中,选择和优化合适的免疫荧光分析方法,对免疫指标的检测和定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精确检测和评估疫苗接种后机体内特异性抗体或免疫细胞的水平或功能状态,为疫苗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四、进行疫苗接种后免疫学监测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学监测是研究疫苗效果和机理的重要手段。
在临床分析免疫学中,对接种后免疫学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可以评估疫苗的持续保护效果和免疫效应的变化。
通过监测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测定抗体水平以及评估细胞免疫功能等,可以了解疫苗在不同时间段内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分析免疫学在疫苗研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免疫学的评估和监测,可以全面了解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在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应化1001 王旸慧随着分析方法的飞速发展,无论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还是环境中痕量元素的检测,或者生物体内功能因子的分析,都迫切需要一种灵敏度高、快速准确、性能稳定的痕量分析方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简称为TRFIA)是20世纪8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荧光标记技术。
这种方法应用某些特殊的稀土金属,能够区分背景光的散射所引起的干扰,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
与传统的酶免疫法(EIA)、发射免疫分析法(RIA)相比,它具有很多优点:灵敏度高达10-19;稳定性好,克服了酶和放射性荧光物质的不稳定性;动态范围宽;试剂货架期长;无放射性危害等,时间分辨荧光分析目前被公认为是灵敏度最高的分析方法之一。
一、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原理及优势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是在荧光分析(FI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荧光分析法。
它利用了具有独特荧光特性的镧系元素及其螯合物为示踪物,标记抗体、抗原、激素、多肽、蛋白质、核酸探针及生物细胞,以代替传统的荧光物质、酶、同位素、化学发光物质。
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仪测定反应产物中的荧光强度,根据产物荧光强度和相对荧光强度的比值,准确地测定反应体系中被分析物的浓度。
TRFIA 所使用的荧光标记物是镧系稀土金属,由于镧系稀土金属离子螯合物有很长的荧光寿命(微秒级),有别于传统荧光的短荧光寿命,使其能通过时间分辨方式区别于背景荧光(钠秒级),正是由于荧光衰变时间长,可以延缓测量时间,待测样品中短寿命的本底荧光衰变后再测稀土离子的特异荧光,因此可完全消除本底荧光的干扰。
镧系稀土金属离子螯合物荧光很宽的Stokes 位移使其容易通过波长分辨方式进一步区别于背景荧光,提高方法学的稳定性。
镧系稀土金属离子螯合物狭窄的荧光发射峰使其荧光检测具有很高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信号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此外,由于检测时加入了荧光增强液,它可使原来荧光增强100万倍,以上各种因素使TRFIA 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二、TRFIA 的反应模式目前在实践中应用的主要有固相双位点夹心法和竞争法。
夹心法多用于蛋白质类大分子化合物的测定,竞争法多用于小分子半抗原的检测。
反应模式流程如下:1、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一抗包被、封闭→加入检测样品→加入Eu3+标记的二抗→加入增强液→检测。
2、竞争法(检测抗体)抗原包被、封闭→加入一抗/检测样品→加入Eu3+标记的二抗→加入增强液→检测。
三、传统TRFIA 的改进1、酶放大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Papanastsiou-Diamandi等报道这种分析技术,其原理与常规方法完全不同。
本方法以碱性磷酸酶催化底物5- 氟水杨酸磷酸酯(FSA),FSA 与稀土离子Tb3+ 作用生成FSA-Tb3 + -EDTA 三元复合物。
结合后的Tb3+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出很强的荧光信号。
不加增强液即可在时间分辨荧光仪上测量Tb3+ 的特征荧光。
近年,我国赵启仁等也利用酶放大的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进行核酸杂交和碱性磷酸酶的测定,灵敏度达到10pg。
2、链霉亲和素-生物素(SA-biotion)系统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由于链霉亲和素(SA)不带糖基、等电点低,在检测中具有比亲和素(AV)低的背景而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性。
SA-biotin系统可偶联抗原、抗体、报告酶、寡核苷酸分子以及PE等荧光物质,因此,SA-biotin被广泛用于生物反应检测系统,用以检测抗原、抗体及核酸分子。
Andreas Rossler利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系统的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检测人体血液中玻尿酸的含量,灵敏度达到小于0.24mg/L也能检测出来。
血液中的玻尿酸的含量可以作为许多疾病诊断的标志,对于许多疾病的前期诊断具有很大的意义。
3、多标记技术的研究TRFIA的多标记测量是目前标记技术中独一无二的,其利用不同镧系离子间的荧光波长和荧光衰变时间的差异,引入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镧系离子标记物,通过时间分辨荧光测量,同时检测样品中的多种物质。
Eu3+在TRFIA中的使用率最高,常用于双重标记的镧系离子有两对[11]:一对是Sm3+和Eu3+,另一对是Eu3+ 和Tb3+。
90年代,Xu等开发出的几种共用荧光增强液(CFES)使得两种以上的标记成为可能,而且不影响测量的灵敏度。
多标记测定技术具有省时、省试剂和血样的特点,可用于检测多种分子的筛查实验和一些珍贵样品的检测[12]。
4、固相TRFIA 技术的改进为克服DELFIA体系缺点,Evagelista等[13]人建立的固相TRFIA技术,它以4,7- 二氯磺基苯-1,10 啡啉-2,9 二羧酸(BCPDA)为螯合剂,制备稀土标记免疫复合物。
由于BCPDA分子结构具有增强荧光作用,无需加增强液,可直接检测稀土标记免疫复合物的荧光。
潘利华[14,15]等也通过BCPDA新型双功能螯合剂标记BSA,对抗稀土污染的固相TRFIA系统的深入研究,将对稀土自然丰度高的我国,减少荧光背景干扰,提高荧光检测灵敏度,具有潜在意义。
5、与其它技术的联用(1)与PCR 技术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与PCR技术相结合,可用于检测特异的靶DNA 序列,简称PCR-TRF,使PCR产物的鉴定简便易行。
常用的方法[16]有:套叠式PCRTRF、双标记PCR 法、PCR-TRFS直接定量法、时间分辨荧光扫PCR 与TRFIA联用来检测病毒的核酸。
Dahlen报道,用Eu3+标记寡核苷酸引物进行PCR的扩增实验,扩增产物中带有Eu3+标记引物,可直接用荧光测定仪进行定量分析,不需要再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溴化乙锭染色等步骤,使实验操作过程大为简化且提高了PCR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与激光技术联用激光- 时间分辨技术是脉冲激光和荧光检测系统相结合而产生的。
利用该技术进行放射性核素U和稀土元素Eu等已有报道,检出限Mg/L~ng/L。
于水等[17~19]利用该技术已建立了Al 、Zn 、Mg 、Cd 的激光- 时间分辨荧光测定方法。
7-碘-8-羟基喹啉-5-磺酸(Ferron)和8- 羟基喹啉-5- 磺酸(H2QS)是两种广络性试剂,它们可以与等金属离子形成荧光络合物。
根据这些络合物当在不同介质中,不同增敏剂、掩蔽剂作用下产生不同的荧光特性,从而在多种物质共存时检测某种离子,比如当1.0ml 0.01% H2QS,pH10 的NH4Cl-NH3OH 缓冲液时,Al3+几乎不产生荧光,而Mg2+荧光强度最强,灵敏度比提高20倍。
即使其他离子高出400倍共存时,也几乎不影响测量结果。
(3)与流动注射分析技术联用Feng[20]和钱昌顺[21]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技术(FIA)进行纯化分离待测物质,再利用TRFIA技术检测。
建立了癌胚抗原(CEA)检测的新的分析方法。
这样既结合了FIA 的进样操作简单和在线分离检测等优点,也利用了TRFIA 高灵敏度的特点,使常规的CEA 检测时间从几个小时缩减至几分钟,从而可以作为一种替代传统ELISA 和反射免疫分析的方法。
(4)与电脑技术的联用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国外TRFIA的测量仪器已经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操作软件也逐步人性化,界面简单,易懂。
国内也有几种仪器推出,实现了硬件的国产化,此外,光纤技术的引入,使得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新型超微量分析技术。
四、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1、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检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是由于先天因素使甲状腺发育异常或代谢障碍,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素引起生长发育减慢,智力发育迟缓,TRFIA法是对其进行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23~25]。
2、唐氏综合症的检测近几年,运用TRFIA 技术,利用孕妇血清生化标记物进行产前唐氏症筛查,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手段。
研究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在早孕妇女血清中的变化对唐氏综合症,流产的早期诊断和监测有较高的价值。
3、在肿瘤学方面的应用通过测定肿瘤标志物水平,来检测肿瘤疾病。
比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125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31]等。
4、用于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的检测TRIFA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检测和研究中,比如,甲肝病毒(HA)、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脑炎病毒、SARS等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轮状病毒、风疹病毒、免疫缺陷病病毒及出血热病毒等。
五、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在食品安全上的应用1、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检测Escherichia coli O157:H7会引起出血性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
Yu 等[38]运用TRFIA 技术测定苹果汁中Escherichia coli O157:H7 的数量。
应用一种类似夹心ELISA 的方法,以免疫磁珠为固相载体,用Eu标记抗体,最终通过Eu激发的荧光用TRFIA 分析检测仪检测荧光强度,Escherichia coli O157:H7含量与荧光强度成一定线性关系。
最低检测量达到101CFU/ml,并且当大量的Escherichia coli K-12共存时,也不会影响Escherichia coli O157:H7的检测灵敏度,证明用TRFIA技术特异性高,能够针对不同菌种进行检测,而不互相干扰。
检测时间短,直接检测时间只要2 h 。
2、食品中生物毒素的检测Lei 等利用一种类似于间接竞争ELISA 的TRFIA技术对微囊藻毒素进行检测。
检测范围为0.01ng/m到l10ng/ml,灵敏度是ELISA 的20 倍,大大优于ELISA 方法,并且有很高的重现性和准确性。
黄飚等也利用TRFIA 技术建立快速的高灵敏度的赭曲霉毒素A(OTA)全自动检测方法。
研究表明,OTA-TRFIA 是目前报道的O T A 检测中最灵敏的方法,该分析方法稳定性好,可测范围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食品中有害金属物质的检测于水等利用激光- 时间分辨荧光建立了Al、Zn、Mg、Cd的测定方法。
Dang 等[41]利用激光-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对微量物质进行检测,该方法干扰小,灵敏度高,可用于食品和环境中有害金属物质,功能因子以及有害物质的微量检测。
六、TRFIA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社会上对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越来越严格,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也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国食品被进口国拒绝、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1999 年8 月至2000 年 1 月,我国共有634 批出口食品,因不符合美国政府的技术法规,遭到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AD)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