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复习资料 ..

高中美术鉴赏复习资料 ..
高中美术鉴赏复习资料 ..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美

定义

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

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了解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了解美术家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经历;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感,美术鉴赏的

方法是先“鉴”后“赏”,“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是目的

美术的社会功能教育、审美、认识功能

绘画

按功能

材料分

中国画(题材: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技法:工笔画,写意画)、油画、版画

素描(包括速写,按工具:钢笔、铅笔、炭笔、毛笔等;题材:人物、风景、景物)

水彩画、连环画、年画、宣传画

内容和

题材

①人物画(人体画、肖像画、风俗画、宗教画、军事画、历史画等)

②花鸟画、静物画、风景画或山水画

雕塑圆雕、浮雕、透雕

建筑园林建筑、纪念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建筑

设计

形式语言:平面设计、立体设计、构成设计。内容材料:服装、陶瓷、工业、广告、网面、环境、

家具

书法形式语言: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摄影内容:人物、风景、动物、静物。形式语言:具象、抽象、观念、意象

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手段

作为“美术语言”来说是语言元素的组织和实现手段,也可看成是语法规则。西方油画包括:明暗、

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中国画包括:笔墨、章法、皴法等。

美术家艺术语言的运用

具象艺术

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

特点:视觉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情节性叙事性

功能:社会干预功能、记录功能

抽象艺术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

意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

三原色

原色:我们称红黄蓝为原色,因为它们之间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调配出无穷无尽的色彩来,而其自

身却无法通过其他颜色之间混合产生。三原色的纯度是最高的

间色、复色

间色:橙绿紫三色被称为间色,它们是由三原色中任意两种颜色等比例混合而成的

复色:以不同比例混合三原色或者任意两种间色所得到的颜色我们称为复色,又称浊色、灰色,复

色的纯度较低

相似色(同类色)

对比色(互补色)

互补色:色环上任何直径两端的对比色称互补色,简称为补色。最强烈的补色有三对,即红与绿,

蓝与橙,紫与黄

色调

亦称为调子。在一定的色相和明度的光源色的照射下,物体表面笼罩在一种统一的色彩倾向和色彩

氛围之中,这种统一的氛围就是色调。色性:色彩的属性。色彩基本分为暖色(热色)与冷色(寒

色)两类。红橙黄为暖色,给人以强烈、温暖、外张的感觉;绿青紫蓝为冷色,给人以寒冷、沉静、

内缩的感觉

颜色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中外雕塑艺术鉴赏雕塑

艺术

基础

知识

雕塑

分类

材料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

功能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陈列性雕塑

空间圆雕、浮雕、透雕

放置地点室内雕塑、室外雕塑

题材人体雕塑、肖像雕塑、动物雕塑、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环境雕塑

雕塑

基本

形式

圆雕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

浮雕

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

观看

透雕

去掉底板的浮雕称为透雕(镂空雕)。把所谓的浮雕的底去掉,从而产生一种变化多端的负空间,并使负

空间与整空间的轮廓线有一种相互转换的节奏。这种手法过去常用于门窗栏杆家具商,有的可供两面观

形式

语言

具象雕塑、意象雕塑、抽象雕塑、观念雕塑

中国

雕塑

艺术

古代

雕塑

艺术

陵墓雕塑艺

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陵兵马俑

在艺术手法上采用生动写实的手法,可谓“致广大,尽精微”

人物性格刻画入微形象丰富传神,陶马的塑造同样神态逼真,体壮矫健

汉代最杰出的石雕群:霍去病墓石雕群。

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采用花岗岩雕刻。最大的特点是巧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势造型。

雕塑质朴雄浑,展现出作者高潮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石雕《伏虎》是一种整

体写意的艺术处理;《立马》(《马踏匈奴》)石雕运用象征主义艺术手法。

宗教雕塑艺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和其相关的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雕塑。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

高,现存的主要是石窟寺雕塑,我国最著名的四大石窟寺雕塑群

名称主要成就代表作品图片敦煌莫高窟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

艺术宝库。唐代彩塑是其彩塑艺术的优秀

代表

194窟菩萨立像比例适度,衣纹

处理舒展,敷彩艳丽和谐

龙门石窟

凿于北魏至北宋,以北魏唐代造像为典型

人物造形修理敦厚,艺术风格进一步本土

以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最为生命,

姿态安详可亲

大同云冈石窟

造像众多,其中北魏孝文帝时期开凿的

“昙耀五窟”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

第20窟大佛形象庄严雄伟,带

有印度犍陀罗造像风格

时期的杰作

天水麦积山石窟凿于北魏至北周,造像以泥彩塑为主,塑

绘结合呈现“秀骨清像”风格。被誉为“中

国彩塑博物馆”

第127窟菩萨修理婉约、宁静淳

朴,温柔亲切,惹人喜爱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彩塑侍女群像是全国著名的宋代彩塑,是我国古代雕塑遗产中富于现实主义精神

的优秀作品

其他雕塑《铜奔马》汉代青铜圆雕,将跑动中的马置于一只飞鸟之上来表现速度之快,显示了作者非凡的创作构思,又称《马踏飞燕》,中国旅游业图形标志

《击鼓说唱俑》圆雕,陶,东汉,表现了一位古代说唱艺人生动的演唱形象,人物造型中不乏夸张的因素

《艰苦岁月》潘鹤,架上雕塑

现代雕塑《黄河母亲》象征性及其寓意的联想《五月的风》

《风凌霄汉》

西方雕塑艺术

古埃及雕塑

古埃及的雕塑体现了对来时的期盼,具有现实主义特征和强烈的宗教色彩,塑造了狮身人面像,《拉霍特

普王子及王妃像》等作品

两河流域和古印度

浮雕《受伤的狮子》是亚述雕刻杰作

《哈达佛陀头像》是印度佛教造像的经典作品,富有东方的装饰韵味

古希腊雕塑

古希腊雕塑是世界雕塑史上的一座丰碑。《米罗斯的阿芙洛蒂特》(维纳斯)集中体现了古希腊雕塑的审

美特征:现实与理想的完美结合。《拉奥孔》揭示了人物的不同情感,传达出悲剧的崇高壮美,具有撼人

心脾的力量没。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雕塑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摩西》《被缚的奴隶》《垂

死的奴隶》是西方雕塑史上的杰作

17~ 19世纪欧洲的雕

贝尼尼(《阿波罗与达芙妮》)是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雕塑大师,乌东(《伏尔泰坐像》)是法国18

世纪末19世纪初的肖像雕塑家;吕德(《马赛曲》)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雕塑大师,罗丹是法国现

实主义的雕塑大师,代表作《思想者》《欧米埃尔》《巴尔扎克》《地狱之门》《青铜时代》《思》等

中西建筑艺术中国

古代

建筑

北京故宫:中国明清两代皇室1420年建

中国宗教建筑: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玉中国本土儒道之学相结合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民居:认知民间建筑艺术和民间建筑的几个主要类型

西方

古代

建筑

巴黎凡尔赛宫:法国路易十四~

十六三代王朝官邸

特点

清晰对称的格局

建筑单体内部连通

如梦的镜厅

扇形的广场

西方宗教建筑

神庙

希腊的帕特农神庙

罗马的万神庙

教堂

罗马式:外观巨大、繁复,但装饰简单大方

最主要的是屋顶采用拱顶为主,以石头的结构来覆盖空间

拜占庭建筑:屋顶普遍使用穹窿顶

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多采用尖券、尖拱和飞扶壁,教堂内部空间显得高大空阔西方园林

造园理念:人工之美

意大利:台地园几何格局,人造景观,秩

序井然

法国:凡尔赛宫园林

现代建筑的多样风格现代

建筑

现代建筑

产生时间:1851年,英国第一节世界博览会展馆——水晶宫

设计观念:形势服从功能,新建筑去除装饰,少即是多

代表作品:法国埃菲尔铁塔,德国鲍豪斯校舍,美国西格拉姆大楼

后现

代建

后现代建筑:是对现代建筑的

反思,造型国际式的单一和冷

时间:20世纪七十年代

特点:在建筑上赋予人格与情感化的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以木架为主的结构方式:中国建筑惯用木构架作为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独特的单体造型: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

●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和布局:中国古代建筑多以众多的单体建筑组合而成为一组建筑群体。大到宫殿小到宅院,莫不如此。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中国古代建筑对装修、装饰特为讲究,皇家建筑多以红色、黄色为主,红有美满、喜庆、吉祥之意,黄色有代表中央的方位。故有“中央属土,土为黄色”之说。所以王公贵族及皇子皇孙只能采用绿瓦和黑

瓦,以使等级分明。

●写意的山水图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意境,它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一样重在写意。

美术鉴赏教学计划进度表

xx 学院 教师授课进度计划表(2017~2018 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美术 任课班级: 161—166 开课系部: xx 教师姓名: xx 教师所在系部: xx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部主任签字:

本课程总学时36,周学时2,共18周;开课学期为二年级第一学期。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根据2017年《xx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本大纲适用于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本学期共18周,共计为36学时,修完本课程并达到考察合格标准可获得规定的2学分。 本课程通过介绍中、西方美术史和美学思想发展变化概况,欣赏评析经典美术作品、介绍著名艺术家生平追求,陶冶学生艺术、道德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激发高尚、健康的人文精神,初步了解世界优秀美术遗产。着眼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逐步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和审美观,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开拓大学生的艺术视野,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 第一单元浓妆相宜写丹青(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系统地掌握美术鉴赏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具体作品的直观、详细地分析,使非美术专业学生系统地掌握美术发展知识和基本的造型特点,懂得从何处着手鉴赏一幅美术作品,从而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萧散丹青化阴晴(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外国绘画,使学生掌握外国美术的发展历程及创作规律,了解美术风格、流派的发展及美术家的艺术成就和作品特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客观评价。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艺术作品。 第三单元画柱雕梁嵌雅俗(4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经典——宏伟壮丽的紫禁城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重点叙述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可以描述中国古代园林的种类、特点及代表性作品。对中国和外国建筑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中外美术史料的把握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的兴趣,掌握对中外美术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高一美术试题 高一《美术鉴赏》试题

高一《美术鉴赏》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美术根据艺术门类可划分()、()、()、()和摄影。 2.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三大功能。 3.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 4.形式美的语言规则中最重要的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对的记“√”,错的记“╳”) 1、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的途径包括:艺术抽象、美术语言、语言形式、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 2、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只包括点、线、面。() 3、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三种: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4、《富春山居图》在画坛的地位与影响堪与书法界王羲之的《兰 亭序》相媲美。() 5、鉴赏最终目的是欣赏作品。() 6、《夜巡》是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名作。()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属于具象艺术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开国大典 C、百老汇的爵士乐 D、清明上河图 2、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是:()

A.先鉴后赏 B.先赏后鉴 C.鉴赏同步 D.只鉴不赏 3、美术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三方面。 A.体验、欣赏、评价 B.联想、认识、教育 C.认识、审美、欣赏 D.认识、教育、审美 4.抽象艺术的特征是。() A.在于形象的塑造 B.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关系来 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 C.在于以气氛的烘托来传达作者的感 觉和感受 D.以上皆不是 5.不是具象艺术的特点有:() A.真实性 B.抽象性 C.典型性 D.情节性 6、大多数中国写意画属于() A.具象艺术 B.表现艺术 C.抽象艺术 D.意象艺术。 7、《太白行吟图》和《泼墨仙人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 A.梁楷 B.石涛 C.周昉 D.张萱 8、齐白石的《虾》属于哪一类作品() A.具象 B.意象 C.抽象 D.写实 9、根据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情况,美术作品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以下美术作品中,属于意象美术的() ①《星月夜》②《说唱俑》③《李白行吟图》④《亚威农少女》

高中美术鉴赏高三总复习总结资料知识点整理

高中美术鉴赏高三总复习总结 中国代绘画 特点 人物画----传神写照 山水画----意境 花鸟画----接物抒情托物言志 发展历程 早期绘画——战国龙凤仕女图人物御龙图------标志我国绘画形态的基本确立 b5E2RGbCAP 隋唐时代------人物画成熟代表张萱的捣练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花鸟画独立代表周肪的簪花仕女图 山水画独立代表韩滉的五牛图(是我国最早的纸本绘画) 展子虔的游春图(最早的山水画) 宋代绘画------山水画成熟代表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马远的寒江独钓 工笔花鸟高峰期代表赵佶芙蓉锦鸡图 元代绘画------文人画成熟代表王冕的墨梅图倪瓒六君子图

明清绘画------继承发展代表四王“清六家”中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四人的合称 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渐江 原济(又名石涛,)其画奇肆超逸。其入清后出家为僧,康熙时以画名扬四海。康熙南巡时,他曾两次在扬州接驾,并奉献《海晏河清图》。长于山水、兰竹。出家后改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早期山水受梅清影响,后来,在他遍游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后,形成了自己苍郁恣肆的风格。其山水多取之自然,能生动表现出大自然的氤氲变幻和奇妙之处,技法随境界、意趣不同而变化。艺术特色主要有:善用墨,干湿浓淡并用,尤喜用湿笔;运笔灵活,粗细兼有,方圆混用,亦皴亦点;构图新奇,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讲求气势,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以豪放之势取胜。石涛存世作品很多,山水代表作有:故宫博物院藏《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上海博物馆藏《山林乐事图》轴、《看梅园图》等,皆苍浑奇古,骇人心目,充分显现其个性。其兰竹、花卉题材亦有精品传世,如故宫博物院藏《梅竹图》卷、《蕉菊图》轴、《墨荷图》轴及上海博物馆藏《梅竹兰图》册等。著有《画语录》行世,对绘画理论发展贡献颇大。p1EanqFDPw 朱耷(别号八大山人,约1624—1705 年)其画简略精练。朱耷为僧名,八大山人的号是他还俗后所取。誓不与清王朝合作,行事怪僻,常藉诗文书画发泄内心郁闷。绘画大多缘物抒情,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想法,将物象人格化,寄托自己的感情。如画鱼、鸟,作“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将八大山人款写作“哭之”、“笑之”,均有深意。长于山水、花鸟。山水宗董其昌,但却变董之秀逸平和为枯索冷寂,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如74 岁时所画《山水》轴、《兰亭诗画》册。其花鸟源自林良、沈周、陈淳、徐渭等人,所绘花鸟鱼虫,形象洗炼,造型夸张,构图险怪,笔法雄健泼辣,墨色淋漓酣畅,效果新颖独特而出人意表。前期画风较为精细工致,50 岁后,画风渐变,所画动物形象有所夸张,构图奇险,如59 岁时所绘《个山杂画》册;65 岁以后,艺术日趋成熟,笔法变朴茂为雄伟,造型极为夸张,如68 岁时的《杂画》卷中所绘鹌鹑、故宫博物院藏《杨柳浴禽图》轴中的乌鸦,皆笔简形赅,形神毕具。八大山人的画,在当时影响并不大,传其法者仅牛石慧、万个等人,但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清代中期的“扬州八怪”、晚期的“海派”及近代的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李苦禅等,莫不受其熏陶。DXDiTa9E3d 其画苍古淳雅。字介邱,号石谿,又号白秃、电住道人、壤残道者,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俗姓刘,自幼喜画,明亡后抗清失败,落发为僧,云游各地。43 岁定居南京,卒于南京。为人刚直不阿,颇受当时名士钦佩,多与之交谊。工人物、花卉,尤精山水,宗法黄公望、王蒙。其绘画章法繁复,笔法浑厚、凝重,善用雄健的秃笔和渴墨,层层皴擦勾染,达到笔墨交融,厚重不滞的效果。山石多用解索皴和披麻皴,并以浓墨点苔,显得山深林密,草木华滋。髡残存世作品较少,代表作有故宫博物院藏《层岩叠壑图》轴、上海博物馆藏《绿树听鹂图》轴等,皆景致繁复,用笔沉着厚重,气势雄阔,反映了他的典型面貌。此外,还有南京博物院藏《苍翠凌天图》轴、上海博物馆藏《苍山结茅图》轴、故宫博物院藏《雨洗山根图》轴等传世。髡残在清初画坛,与石涛并称“二石”,与程正揆并称“二谿”。RTCrpUDGiT 渐江(法名弘仁,1610—1664 年)其画高简幽疏。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出家后名后人,号渐江学人,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明亡后入武夷山为僧,云游各地后回歙县,常往来于黄山、白岳之间。工于文学、绘画,画名最盛。早年学于孙无修,中年师事萧云从。其本色画则多取法倪瓒,构图洗炼简逸,笔墨苍劲整洁,善用折带皴和干笔渴墨。因作品多师法自然,而多清新之意,能传达山川之美。故宫博物院藏有其《黄山天都峰图》轴,即是此类代表。此外,同藏于一处的《西岩松雪图》轴及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疏泉洗砚图》轴、《雨余柳色图》轴等均笔法尖峭简洁,意境伟峻秀逸,反映了他的自身风貌。他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性情”,与石涛、梅清同为“黄山画派”之代表人物。在安徽,则形成了“新安派”,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为“海阳四家”。5PCzVD7HxA 透视西方透视

人教版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时间和位移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知识点总结 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会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分析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及其某时刻的速度;学会用图像法、列表法处理实验数据。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的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二、实验原理 ⑴电磁打点计时器 ①工作电压:4~6V的交流电源 ②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⑵电火花计时器 ①工作电压:220V的交流电源 ②打点周期:T=0.02s,f=50赫兹 ③打点原理:它利用火花放电在纸带上打出小孔而显示点迹的计时器,当接通220V的交流电源,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计时器发出的脉冲电流经接正极的放电针、墨粉纸盘到接负极的纸盘轴,产生电火花,于是在纸带上就打下一系列的点迹。 ⑵由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0、1、2…为时间间隔相等的各计数点,s1、s2、s3、…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若△s=s2-s1=s3-s2=…=恒量,即若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则与纸带相连的物体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⑶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小车,细绳,钩码,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两根,纸带,米尺。 四、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取下纸带, 换上新纸带, 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子, 确定好计数始点0, 标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用逐差法求出加速度值,最后求其平均值。也可求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 作v-t图线, 求得直线的斜率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五、注意事项 1.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2.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一些,以能在纸带上长约50cm的范围内清楚地取7~8个计数点为宜。 3.应区别计时器打出的轨迹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通常每隔4个轨迹点选1个计数点,选取的记数点不少于6个。 4.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可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计数起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常见考法 纸带处理时高中遇到的第一个实验,非常重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均会高频率出现,以致在学业水平测试和高考中也做为重点考察内容,是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同学们要引起重视。 误区提醒 要注意的就是会判断纸带的运动形式、会计算某点速度、会计算加速度,在运算的过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计划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1、学习内容 本内容系列包括鉴赏基础和鉴赏内容两部分。 内容建议 学习活动建议 鉴赏 基础 ·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 ·从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认识美术的价值和作用 n 鉴赏中外优秀的传统美术作品、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

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美术作品。 n学习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联系文化情境认识美术作品的.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 n 用美术术语描述以及通过造型、表演等多种方式表达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n 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通过包括网络在内的多种途径收集与美术相关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并运用于鉴赏学习活动。 n 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艺术作坊等,调查、考察美术现象,并写出考察报告。 鉴赏内容 ·中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外国古代、近现代优秀美术作品 2、成就标准 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2) 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 运用多种方法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美术的有关信息。 (4) 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

高中美术鉴赏美术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一、选择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 美术基本语言元素包括点、线、面、( ),任何美术种类的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来的。 A纸B色C笔D染 答案B 美术基本语言元素包括点、( )、面、色,任何美术种类的任何语言表达方式都是在这四个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和演化来的。 A线 B 笔C染 D 皴 答案A 关于西方传统绘画的描绘正确的是() A 追求明暗和色彩变化 B 多用散点透视C重视笔墨情趣 D 多以线造型 答案A 不同的美术作品中,美术家运用艺术语言的方式是不同的,可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和( )。 A写实艺术B抽象艺术C夸张艺术D实验艺术 答案B 对具象艺术特点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照我们所看到的世界的样子来描绘对象(客观性、视觉真实性) B强调再现性 C具象艺术只是原封不动地描摹我们所看到的客观事物的样子,没有作者的主观感受 D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情节性(叙事性)是具象艺术的三个特点 答案C 美术根据其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等六大类。A书法(篆刻)、摄影B国画、油画C写实、抽象D绘画、美术评论 答案A 美术根据其门类划分为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A绘画、雕塑、B国画、油画C写实、抽象D绘画、美术评论 答案A 讲究笔墨技巧的画种是()。 A.中国画B.油画C.版画D.素描 答案A 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视觉经验及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活动。 A触觉感知B视觉感知C听觉感知D天性 答案B 黄金分割率规定,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比值以为最美。古希腊的雕塑和建筑大都是按照这个比值设计和创作的。

美术鉴赏复习

美术鉴赏总复习资料(妥善保存) 1.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可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摄影、书法(篆刻)等六大门类。 美术又叫造型艺术,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捣练图》和《拾穗》同样以女性劳动为题材,但是一个是贵族妇女的优雅的劳动场景,另一个是三个贫困妇女的弯腰拾麦穗的情景,让人产生同情。 2.美术鉴赏的对象是美术作品,美术鉴赏的过程是从感受、归类、分析和判断到体验、想象、评价;美术鉴赏的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美术鉴赏的本质特征是综合的审美活动。美术鉴赏中“鉴”是甄别、归类,“赏”是欣赏,“鉴”是为“赏”服务的。 3.雕塑分为:圆雕、浮雕、透雕。 4.美术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5.美术按其语言方式或美术类型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6.具象艺术的特点是首先是它的视觉真实性、客观性,第二特点是艺术形象的典型性,第三特点就是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7.《韩熙载夜宴图》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听乐、观舞、休息、轻吹、送别。 8.具象艺术的功能是记录功能、社会干预功能。 9.具象艺术一般分为肖像作品、主题性作品。 10..抽象艺术的一个特点是分析性,即把艺术的各种语言词汇分析、抽离、孤立,并加以夸大,甚至绝对化,抽象艺术的艺术美表现在形式与色彩、构图与笔触、材料与肌理、空间与透视、光影与运动方面。 11.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点、线、面、色。 12.美术的语言表达手段有:西方绘画的是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中国的绘画中是笔墨、章法、皴法、等 13.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象艺术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意象艺术,更多的融入创作者的思想。 14.抽象艺术主要是在20世纪才逐步开始的,有冷抽象(蒙德里安《红、黑、黄、蓝构成》)和热抽象(《即兴之31》康定斯基)。 18.美术形象既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也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由这个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19.什么是形式美 “形式”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形体、形态,即个别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二是指形体、形态借助(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呈现出来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形式美主要包括:a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所构成的形态变化(这个是产生美术作品的形式美的基础);b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c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于韵律)及其构成的审美关系。 20. 山水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晖,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

高中物理17个实验复习要点整理

高考物理实验复习要点 一、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 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构造:见教材。 2.操作要点:接50HZ,4---6伏的交流电 正确标取记:在纸带中间部分选5个点 3.重点:纸带的分析 a.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在误差范围内:如果S1=S2=S3=……,则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S1=?S2=?S3= …….=常数, 则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测定加速度: 公式法:先求?S,再由?S= aT2求加速度。 图象法:作v—t图,求a=直线的斜率 c.测定即时速度: V1=(S1+S2)/2T V2=(S2+S3)/2T 三.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1.原理::?S=aT2 2.实验条件: 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低压交流电源、小车、细绳、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刻度尺、钩码、导线、两根导线。 4.主要测量: 选择纸带,标出记数点,测出每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S1、S2、S3……图中O是任一点。 5.数据处理: 根据测出的S1、S2、S3……. 用逐差法处理数据求出加速度: S4—S1=3a1T2, S5—S2=3a2T2, S6—S3=3a3T2 a=(a1+a2+a3)/3=(S4+S5+S6— S1—S2—S3)/9T2 即时速度:(同上) 四.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原理: 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使小车刚好匀速下滑。 用细绳将砂桶(质量为m)和小车连成一个整体,连接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整体:mg=(M+m)a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计划范文

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计划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计划范文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范文,课程,分析,美术,鉴赏,,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查看更多范文。 (1)、课程分析“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2)、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中外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

联的实用性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能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尤其是现代主义系列中的抽象主义美术作品,能激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3)、具体实施计划: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播放相关教学短片及着名电影,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 3、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如优秀的美术作品,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4)、教学目标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

高一美术试题高一《美术鉴赏》试题

咼一《美术鉴赏》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美术根据艺术门类可划分()、()、()、()和摄影。 2.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三大功能。 3.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 )。 4.形式美的语言规则中最重要的是:()、()、 ()、()。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对的记“"”,错的记“X”) 1、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的途径包括:艺术抽象、美术语言、语 言形式、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 2、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只包括点、线、面。() 3、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三种: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 象艺术。() 4、《富春山居图》在画坛的地位与影响堪与书法界王羲之的《兰 亭序》相媲美。() 5、鉴赏最终目的是欣赏作品。() 6、《夜巡》是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名作。()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属于具象艺术的作品是:() A、向日葵 B、开国大典 C、百老汇的爵士乐 D、清明上河图

2、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是:()

A .先鉴后赏 B.先赏后鉴 C.鉴赏同步 D.只鉴不赏 3、美术的社会功能体现在(三方面。 A.体验、欣赏、评价 B.联想、认识、教育 C.认识、审美、 欣赏D.认识、教育、审美 4.抽象艺术的特征是 A.在于形象的塑造 B. 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关系来 传递艺术家对事物的认识 C. 在于以气氛的烘托来传达作者的感 觉和感受 D. 以上皆不是 5.不是具象艺术的特点有: A.真实性 B.抽象性 C. 典型性 D.情节性 6、大多数中国写意画属于( A.具象艺术 B.表现艺术 C.抽象艺术 D.意象艺术。 7、《太白行吟图》和《泼墨仙人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 A.梁楷 B.石涛 C.周昉 D.张萱 &齐白石的《虾》属于哪一类作品( A.具象 B.意象 C.抽象 D.写实 9、根据图像反映客观物象的不同情况,美术作品分为具象美术、 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以下美术作品中,属于意象美术的( ①《星月夜》②《说唱俑》③《李白行吟图》④《亚威农少女》

高中美术鉴赏复习资料 ..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美 术 鉴 赏 知 识 定义 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 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了解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了解美术家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经历;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感,美术鉴赏的 方法是先“鉴”后“赏”,“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是目的 美术的社会功能教育、审美、认识功能 美 术 作 品 分 类 绘画 按功能 材料分 中国画(题材: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技法:工笔画,写意画)、油画、版画 素描(包括速写,按工具:钢笔、铅笔、炭笔、毛笔等;题材:人物、风景、景物) 水彩画、连环画、年画、宣传画 内容和 题材 ①人物画(人体画、肖像画、风俗画、宗教画、军事画、历史画等) ②花鸟画、静物画、风景画或山水画 雕塑圆雕、浮雕、透雕 建筑园林建筑、纪念建筑、公共建筑、住宅建筑 设计 形式语言:平面设计、立体设计、构成设计。内容材料:服装、陶瓷、工业、广告、网面、环境、 家具 书法形式语言: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摄影内容:人物、风景、动物、静物。形式语言:具象、抽象、观念、意象 美 术 的 基 本 元 素 表 达 美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语言手段 作为“美术语言”来说是语言元素的组织和实现手段,也可看成是语法规则。西方油画包括:明暗、 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中国画包括:笔墨、章法、皴法等。 美术家艺术语言的运用 具象艺术 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 特点:视觉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情节性叙事性 功能:社会干预功能、记录功能 抽象艺术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 意象艺术以写意性主观表现为主 色 彩 知 识 三原色 原色:我们称红黄蓝为原色,因为它们之间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调配出无穷无尽的色彩来,而其自 身却无法通过其他颜色之间混合产生。三原色的纯度是最高的 间色、复色 间色:橙绿紫三色被称为间色,它们是由三原色中任意两种颜色等比例混合而成的 复色:以不同比例混合三原色或者任意两种间色所得到的颜色我们称为复色,又称浊色、灰色,复 色的纯度较低 相似色(同类色) 对比色(互补色) 互补色:色环上任何直径两端的对比色称互补色,简称为补色。最强烈的补色有三对,即红与绿, 蓝与橙,紫与黄 色调 亦称为调子。在一定的色相和明度的光源色的照射下,物体表面笼罩在一种统一的色彩倾向和色彩 氛围之中,这种统一的氛围就是色调。色性:色彩的属性。色彩基本分为暖色(热色)与冷色(寒 色)两类。红橙黄为暖色,给人以强烈、温暖、外张的感觉;绿青紫蓝为冷色,给人以寒冷、沉静、 内缩的感觉 颜色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中外雕塑艺术鉴赏雕塑 艺术 基础 知识 雕塑 分类 材料木雕、石雕、牙雕、骨雕、漆雕、贝雕、根雕、冰雕、泥塑、面塑、陶瓷雕塑、石膏像等 功能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功能性雕塑、陈列性雕塑 空间圆雕、浮雕、透雕 放置地点室内雕塑、室外雕塑 题材人体雕塑、肖像雕塑、动物雕塑、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环境雕塑 雕塑 基本 形式 圆雕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 浮雕 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 观看 透雕 去掉底板的浮雕称为透雕(镂空雕)。把所谓的浮雕的底去掉,从而产生一种变化多端的负空间,并使负 空间与整空间的轮廓线有一种相互转换的节奏。这种手法过去常用于门窗栏杆家具商,有的可供两面观 赏 形式 语言 具象雕塑、意象雕塑、抽象雕塑、观念雕塑 中国 雕塑 艺术 古代 雕塑 艺术 陵墓雕塑艺 术 世界上最大的雕塑群:秦陵兵马俑 在艺术手法上采用生动写实的手法,可谓“致广大,尽精微” 人物性格刻画入微形象丰富传神,陶马的塑造同样神态逼真,体壮矫健 汉代最杰出的石雕群:霍去病墓石雕群。 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采用花岗岩雕刻。最大的特点是巧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势造型。 雕塑质朴雄浑,展现出作者高潮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石雕《伏虎》是一种整 体写意的艺术处理;《立马》(《马踏匈奴》)石雕运用象征主义艺术手法。 宗教雕塑艺 术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和其相关的人物、故事为题材的雕塑。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 高,现存的主要是石窟寺雕塑,我国最著名的四大石窟寺雕塑群 名称主要成就代表作品图片敦煌莫高窟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 艺术宝库。唐代彩塑是其彩塑艺术的优秀 代表 194窟菩萨立像比例适度,衣纹 处理舒展,敷彩艳丽和谐 龙门石窟 凿于北魏至北宋,以北魏唐代造像为典型 人物造形修理敦厚,艺术风格进一步本土 化 以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最为生命, 姿态安详可亲 大同云冈石窟 造像众多,其中北魏孝文帝时期开凿的 “昙耀五窟”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 第20窟大佛形象庄严雄伟,带 有印度犍陀罗造像风格

【2019年整理】高中物理实验复习要点整理

高中物理实验复习要点整理 一、验证性实验 (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结点O的位置。记录两测 力计的示数F 1、F 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 m 1V 1 =m 1 V 1 ˊ+m 2 V 2 ˊ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 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m 1以V 1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 1以V 1 ˊ平抛时的水平射程;OˊN--m 2 以V V 2 ˊ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 1OP=m 1 OM+m 2 OˊN。 1、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 圆规、天平。 2、实验条件: 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 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3、主要测量量: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 b、用游标卡尺测两球的直径,并计算半径。 C、确定小球的落点位置时,应以每次实验的落点为参考,作一尽可能小的圆,将各次落点位置圈在里面,就把此圆的圆心定为实验测量数据时所对应的小球落点位置。 三、验证机械能守恒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共3篇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_共3篇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一: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计划 (1)、课程分析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2)、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包括:中外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实用性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能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尤其是现代主义系列中的抽象主义美术作品,能激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3)、具体实施计划: (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播放相关教学短片及著名电影,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 (3)、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如优秀的美术作品,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4)、教学目标 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3)、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实施计划 (一)、本计划制订的依据 (1)、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教学中实际感受和体会。

全国高中美术鉴赏期末考试考题

《美术鉴赏》期末考试试卷(第B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前括号上。 1、()《最后的晚餐》是的绘画代表作品。 A.米开朗基罗 B.达?芬奇 C.凡·高 D.拉斐尔 2、()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根据自己在大巴山生活的体验以及与农民结下的深情,创作了《》这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并且一举成名。 A、《劳动者》 B、《守粪农民》 C、《父亲》 D、《大巴山》 3、()下列作品不属于罗丹的作品是。 A、《吻》 B、《永恒的春天》 C、《思想者》 D、《米洛的维纳斯》 4、()《森林之神与仙女们》是画家的代表作之一。 A. 拉斐尔 B.达?芬奇 C.米开朗基罗 D.布格罗 5、()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著名画家乔尔乔纳最成功的油画作品。 A、《大宫女》 B、《入睡的维纳斯》 C、《泉》 D、《瓦平松的浴女》 6、()下面作品中,不属于版画作品的是。 A、潘鹤《艰难岁月》 B、徐匡《奶奶》 C、古元《夏》 D、赵延年《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7、()巴黎圣母院是属于西方美术上风格的建筑? A 罗马式 B 巴洛克式 C 哥特式 D 拜占庭式 8、()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有。 A、《历代帝王图》 B、《历代名画记》 C、《秋江晴嶂图》 D、《庐山图》 9、()是俄罗斯著名画家克拉姆斯柯依的油画作品。 A、《不相称的婚姻》 B、《伏尔加纤夫》 C、《无名女郎》 D、《深渊》 10、()《大浴女》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于1887年创作的。 A、雷诺阿 B、莫奈 C、塞尚 D、毕沙罗 11、()下图《秋艳》是20世纪中国著名画家的作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知识点梳理 )巩固练习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学习目标】 1.用实验与理论进行探究、分析,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 2.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3.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确定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4.理解实验探究的意义,学会构思实验方案,组织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探究或者是验证,并会分析实验 现象获得实验结论。 【要点梳理】 要点一、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思路 1.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水平的初速度,即恒定的重力与初速度方向垂直,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 因为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只受到恒定的重力作用。因此可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直线运动。 2.分析在这两个方向上物体的受力情况,结合初始条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推测在这两个方向上物体分别做什么运动。 如:在水平方向上物体不受力,应该以平抛的初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物体只受重力,且初速度为零,应该做自由落体运动。 3.设计实验,分别验证物体在这两个方向上的运动是否和猜想一致。 要点二、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即应该怎样验证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现介绍两种方法——对比实验法和描迹论证法。 一、对比实验法 对比实验法即将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同时进行,对比试验;将平抛运动和水平方向上的匀速运动对比试验。 (1)创设一个情景,让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使两个物体运动的初始位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若两个物体在运动过程始终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或者平抛运动的物体恰好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遇,便可以说明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一样,是匀速直线运动,否则便不是。 (2)创设一个情景,让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从同一位置做自由落体运动。 若两个物体在运动过程始终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或者平抛运动的物体恰好和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同时落地,便可以说明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一样,是自由落体运动,否则便不是。 二、描迹探究法 因为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分运动具有同时性,只要研究物体在两个方向上的位移关系——弄清物体的运动轨迹,适当的引进时间参数,便可以由一个方向的运动推知另一个方向的运动。 (1)描出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 (2)研究水平运动和竖直运动的相互关系,印证猜想是否正确。 要点三、根据平抛运动的轨迹确定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1.实验原理

高一美术鉴赏教学计划

高一美术鉴赏教学计划 高一美术鉴赏教学计划 高一美术鉴赏教学计划邓鹏为了贯彻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美术学科特点,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提高学生美术修养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同学初中没系统的上过美术课,对美术课早已麻木,不了解其对健康心理的塑造和个人素质的完善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一幅经典绘画直观的形象和蕴涵的丰富哲理会影响人的一生。但学生由于有了一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领悟能力有所提高,因此他们可以接触和吸收一些绘画乃至美术领域的内在高品质的文化。这也是对他们个人美术素养的一种熏陶和提高。 二、教材分析: "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后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从形式多样的美术作品中学会感受美术的语言美。2)、掌握外国绘画的各个时期和各时期一些著名的画家及其作品。4)、了解优秀的建筑和雕塑并感受他们的内在表达语言。 2、理解目标: 1)、学会分析一些优秀绘画作品的美术特点。2)、能够说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3)、理解和体会部分美术作品的特征和美术语言。 三、具体实施 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美术鉴赏课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平时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恰当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先进的教学媒体,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2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高中美术欣赏课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接触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渠道去了解美术。也可以经常的改变一些形式,从而使信息技术和美术学科很好的整合,让学生接受,让学生欢迎。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课堂教学延伸为了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后的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是优秀美术作品,优秀的画家或者是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网络这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库,很容易找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美术知识。在课堂上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活动,可以语言

高中美术鉴赏试题答案[2017新课程]

高中美术鉴赏试题及答案[新课程] 一、填空题 1、美术大致可以分为四大 类,分别是__雕塑、__工艺__、_建筑___、__绘画__。 2、雕塑按形态可分为____、____和透雕三种。 3、中国古代称肖像画为“传神”,它要求画家不仅要画出对象的_容貌、体形、情态,而且要深入地表现人物的__、服饰及背景等作真实生动的描绘。 4、《韩熙载夜宴图》内容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来欣赏,分别是____、____、____、_听琴、观舞、休闲、赏乐、送别。 5、《清明上河图》是城市题材的绘画作品,作者是_北宋 ___时期的__张择端__,反映的是当时的首都__汴京的繁华景象。 6、中国的文房四宝____、__笔、墨、纸、砚。 7、中国画按画科进行分类,可以分为_人物、花鸟、山水 进行分类,可以分为_工笔写意两大类。 二选择题 1、《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作品。() A.意大利B.德国C.法国D.英国 2、龙门石窟位于我国的。() A.甘肃天水B.山西大同C.河南洛阳D.甘肃敦煌 3、欧洲浪漫主义绘画代表人物之一的是。() A.安格尔B.德拉克罗瓦C.莫奈D.马奈 4、中国画最强调用()造型。 A.色彩B.线C.明暗D.透视原理 5、五代人物画的杰作《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芬 无 般 A .顾闳中 B .张择端 C .顾恺之 D .张萱 6、宋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 A .张择端 B .顾闳中 C .顾恺之 D .阎立本 7、被古代文人画家誉为“四君子”的是 ( )。 A .竹、 兰花、梅花、菊花 B .松、梅花、兰花、菊花 C .竹、梅花、荷花、兰花 D .松、梅花、兰花、桃花 三、 分析题(任选一题) 1、请简要分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艺术特色 2、分析罗中立的《父亲》的艺术特色 四 列举你所知道的民间美术的种类,试说出我们本地的民间美术。 答案 1、 2、 圆雕 浮雕 3、 容貌、体形、情态、服饰及背景等作真实生动的描绘 精神特征、身份地位、民族属性、时代风尚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思想感情 4、 听琴、观舞、休闲、赏乐、送别 5、 北宋张择端 汴京 6、 笔、墨、纸、砚 7、 人物、花鸟、山水 工笔 写意 二、 A C B B A A A 三、 1、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 ? 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 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 “ 界渐变着色法 ” 的笔法。 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 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 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 也特别着重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