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听诊测血压心电图
实验6 人体心音听诊与人体血压测量

人体心音听诊与人体血压测量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听诊器与血压计,及其的工作原理与使用要求;2.了解心脏输血原理。
二.实验原理心音:第一心音:当心室内压超过心房内压引起房室瓣关闭时发生。
特点是低频高幅,此时,心室收缩期开始。
第二心音:在心室收缩期末期,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
关闭时引起了高频低幅的第二心音。
除了瓣膜及其邻近结构的振动外,血液快速流动时产生的湍流和大血管的位移对心音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第二心音中经常可以听见两种成分,一种主要由主动脉瓣关闭引起,另一种主要与肺动脉瓣关闭有关,通常称之为心音的分离现象。
吸气时较明显,听诊容易区分;呼气时这种分离现象消失。
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第三心音产生于心室的快速充盈期,是一种低频、低振幅的心音。
是由于血液快速、被动流入心室造成的。
通常在儿童期和青春期可以听到第三心音。
若成年人听到第三心音,一般标志着心脏功能的异常。
第四心音产生在心房收缩期,是心房收缩时血液流动造成的,与第三心音一样,一般只有在心脏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可以听到第四心音。
在人体,通常用压脉带和听诊法间接测定动脉血压,这种测量方法的主要依据是:当压脉带内压大于舒张压但小于收缩压时,血液会以湍流形式通过上臂测量点的肱动脉。
而当压脉带内压与收缩压相等时,通过听诊器可以听到第一听音;而当压脉带内压与舒张压相等时,可以听到最后一个听音。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室舒张末期达到最低点,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舒张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心室内血压升高,最终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使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并达到最大值,这时的动脉血压称为收缩压。
听诊器:是一种医学仪器,用以聆听身体内的声音,例如:心脏、呼吸及肠胃等等。
听诊器由法国医生雷纳克于1816年创造,于1819年公布。
听诊器是医生检查病人、诊断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听诊器主要由铜、橡胶管、弹簧片和听头等材料组成。
听诊器更分“单用听诊器”、“双用听诊器”、“三用听诊器”、“立式听诊器”和“多用听诊器”等多种,用于在不同环境听诊不同状况的病人。
人体心音听诊和心电图描记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人体心音听诊和心电图描记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2、学习并掌握间接测量人体血压的原理和方法;3、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和心电图波形的测量方法;4、了解人体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及其心理意义。
二:实验原理1、心音听诊心音:心脏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纤维收缩、各瓣膜启闭、血流加速或减速对心脏和大动脉根部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以及形成的血液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导到胸壁,即为心音。
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c/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声调较高(音频为50c/ 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膜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
由于半月膜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心音听诊口诀:(正常心音)第一心音低而长,心尖部位最响亮。
一二之间间隔短,心尖搏动同时相。
第二心音高而短,心底部位最响亮。
二一之间间隔长,心尖搏动反时相。
2、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动脉血压动脉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为动脉血压,动脉血压一般是指主动脉压。
由于在大动脉中血压降落很小,故通常将在上臂测得的肱动脉压代表主动脉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时主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熟悉血压计构造袖带式血压计由检压计、袖带和气囊三部分组成。
检压计是一个标有0-300mmHg的玻璃管。
上端通大气,下端和水银储槽相通。
袖带是一个外着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通过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水银储槽和橡皮球相连。
正常人体功能实验项目(心音听诊和血压测量)

正常⼈体功能实验项⽬(⼼⾳听诊和⾎压测量)实验项⽬三⼈体⼼⾳听诊【实验原理与⽬的】了解正常⼼⾳的产⽣机制和特点,初步掌握听诊⽅法,识别第⼀⼼⾳(S1)与第⼆⼼⾳(S2),为临床⼼⾳听诊打好基础。
⼼⾳是由于⼼肌收缩、瓣膜关闭、⾎流冲击⾎管壁以及形成的涡流所引起机械震动⽽产⽣的声⾳。
将听诊器置于受试者胸壁⼼前区位置,可直接听到⼼⾳。
在每⼀个⼼动周期中,通常可听到两个⼼⾳,即S1和S2。
S1表⽰收缩期开始,其⾳调低、持续时间较长,在⼼尖部听得最清楚,它的产⽣主要是由于房室瓣关闭;S2标志舒张期开始,其⾳调⾼、持续时间较短,在⼼底部听得较清楚,它的产⽣主要是由于半⽉瓣关闭。
【实验对象】⼈体(学⽣⾃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听诊器。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确定听诊部位图1-2 ⼈体⼼⾳听诊部位1.受试者解开上⾐,⾯向亮处静坐在检查者对⾯。
2.参照图1-2,认清⼼⾳听诊部位。
(1)⼆尖瓣听诊区:左锁⾻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处(⼼尖搏动处);(2)三尖瓣听诊区:胸⾻右缘第四肋间处或胸⾻尖突下;(3)主动脉瓣听诊区:胸⾻右缘第⼆肋间处(主动脉瓣第⼀听诊区)或胸⾻左缘第三、四肋间(主动脉瓣第⼆听诊区);(4)肺动脉瓣听诊区:胸⾻左缘第⼆肋间处。
(⼆)⼼⾳听诊1.检查者戴好听诊器,以右⼿拇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的胸件,置于受试者胸壁⽪肤上,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听诊区顺序依次听诊。
2.在每个听诊区,区分S1和S2。
根据⼼⾳的性质(⾳调⾼低、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长短来仔细区别S1和S2(图1-3)。
若难以区别时,可在听⼼⾳的同时,⽤⼿触诊颈动脉搏动,与搏动同时出现的⼼⾳为S1。
3.⽐较不同听诊部位两个⼼⾳的声⾳强弱。
图1-3 ⼈体⼼⾳的产⽣和特点【注意事项】1.听诊时环境应保持安静,如果呼吸⾳影响听诊时,可嘱咐受试者暂停呼吸。
2.正确使⽤听诊器,听诊器⽿件⽅向应与外⽿道⼀致(向前)。
听诊器的胸件要不紧不松地紧贴胸壁⽪肤,不要隔着⾐服听诊。
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

姓名*** 系年级********* 学号***********科目动物生理学实验同组者***、*** 日期*********** 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2. 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和心电图波形的测量方法。
3. 了解人体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4. 学习人体血压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一般来说,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以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声调较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
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临床常用的心音听诊区见图:与心音完全不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GG)是记录的心脏电变化。
心脏在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位变化。
心电变化首先由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开始,经传导系统至心室,最后到达心肌,引起肌肉的收缩。
心脏兴奋活动的综合性电位变化可以通过体液传播到人体的表面,经体表电极引导并放大而成的波形为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综合性电位变化的发生、传导和消失过程。
正常心电图包括P、QRS和T三组波形,它们代表心脏活不同的生理意义。
其中P波:心房去极化;QRS波群:心室去极化;T波:心室复极化;P-R间期:兴奋由心房至心室之间的传导时间。
P波:0.08-0.11 s ,<0.22 mvQRS波群:0.06-0.08 s,<0.10sT波:不低于R波的1/10,0.1-0.8mv与QRS波群主波同方向,时间0.05-0.25s T波倒置(心肌缺血)P-R间期:P波起始点至QRS起始点,0.12-0.20s延长(房室传导阻滞)P-R段:P波终点至QRS起点S-T段:升<0.1mv, 降<0.05mv,升高或降低(心肌有损伤,缺血)导联方式:标准肢体导联:Ⅰ左臂右臂Ⅱ左腿右臂Ⅲ左腿左臂单极肢体加压导联:aVR 右臂F+L+5000欧电阻aVL 左臂R+F+5000欧电阻aVF 左腿R+L+5000欧电阻单极胸导联:测量电极参考电极(负极)V1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R+L+F+5000欧电阻V2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R+L+F+5000欧电阻V3 V2-V4连线中间R+L+F+5000欧电阻V4 左胸乳头下方第五肋下缘V5 第五肋下缘水平延长线与左腋窝前缘垂线交点V6 第五肋下缘水平延长线与左腋窝中央垂线交点额切面心电图六轴系统心电向量轴(主心电轴)Ⅰ和Ⅲ导联的主波都向上,心电轴在0°~90°之间,表示电轴不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上,Ⅲ导联的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
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推荐下载

复极化;P-R间期:兴奋由心房至心室之间的传导时间。
P波:0.08-0.11 s ,<0.22 mv
QRS波群:0.06-0.08 s,<0.10s
额切面心电图六轴系统
Ⅰ和Ⅲ导联的主波都向上,心电轴在90°之间,表示电轴不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上,Ⅲ导联的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
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
心电图顺口溜:
aVR各波均朝下,LF多变化;
Ⅰ、Ⅲ波峰定电轴,上下为左,下上为右;
胸导R波逐渐高,小q波限于左胸导;
(3)检查者带好听诊器,松开血压计橡皮球的螺帽,驱出袖带内的残留气体,然后将螺帽旋紧,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内,使血压计的水银柱逐渐上升到听诊器内听不到血管音(150mmHg左右)为止。
松开气球螺帽,徐徐放气,水银柱缓慢下降,仔细听取声音,当听到第一声“咚咚”样血管音时,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为收缩压。
继续缓慢放气,此时血管音先由低而高,然后由高突然变低,最后则完全消失。
血压计在听诊音调突然由高变低瞬间所示的水银柱刻度则为舒张压。
【实验结果及分析】
心音听诊
与同学互相为对方听诊心音,结果是:心音听诊很正常,听到一高一低两心音,无杂音。
正常心音可用如下口诀简单概括:
第一心音低而长,心尖部位最响亮。
一二之间间隔短,心尖搏动同时相。
第二心音高而短,心底部位最响亮。
P波:时间0.10s,介于0.08s-0.11s之间,<0.22mV。
QRS波群:0.08s,<0.10s。
免发生摩擦音影响听诊。
生理实验心音听诊、血压测定、心电图描记

试验目的:初步辨认人体表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并了解其生理意义和正常范围。
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测量、分析方法。
学习人体心音听诊的方法,区别第—心音和第二心音,了解心音产生的原理。
学习间接测量动脉血压的原理动脉血压的原理和方法并能正确使用血压计。
测定人体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正常值。
试验原理:心脏在兴奋中,兴奋的产生、传导及恢复可通过心脏周围组织和体液传播到身体表面。
利用表面电极从体表不同部位将心肌电变化引诱到心电图机,所记录到的电变化,即为心电图(ECG)。
心脏瓣膜关闭、心肌收缩、血流的加速和减速等引起的振动沿机体各种组织传递到体表,用听诊器置于受试者胸前壁直接听诊,所听到的声音,称为心音。
心音听诊在心脏病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
心音发生在心动周期的某些特定时间,其音调和持续时间也有一定的规律。
正常情况下共有四个心音,但多数情况下,听诊只能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试验对象:人。
试验器材:心电图机、导电膏、75%酒精棉球、医用胶布、两脚规、听诊器、血压计、实验步骤:一、心音听诊(1)确定听诊部位①受检者坐在检查者对面,解开上衣。
仔细观察(或用手触诊)受检者心尖搏动的位置与范围。
②找准心音听诊部位二尖瓣听诊区: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稍内侧(心尖部)。
三尖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四肋间或剑突下。
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在胸骨左缘第三肋间,主动脉瓣闭锁不全时,在该处可听见杂音。
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2)听心音①检查者将听诊器的耳器塞入外耳道,耳器的弯曲方向应与外耳道方向一致,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持听诊器的胸器,紧贴受检者胸壁皮肤,依次(二尖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听取心音,并根据第一、二心音特征,仔细区分第一和二心音。
②如果第一、二心音难以分辨,可用左手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脉搏,当触及手指时所听见的心音即为第一心音。
二、血压测定(1)熟悉血压计的结构,检查实验工具由检压计、充气皮球和袖带组成。
实验项目:心音听诊+血压测定

肺动脉瓣 听诊区
S1
S2
S1
S2
S1
S2
S1
S2
音调比较 持续时间 安静时HR: 测心率 (HR安静 或活动 运动后HR: 次/分)
讨论:分析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的原因
1、二尖瓣狭窄 2、二尖瓣关闭不全 3、主动脉瓣狭窄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5、肺气肿肺动脉高压 结论应包含: 1、心功能哪些评价指标发生变化?(主要从搏出量、心 室舒张末期充盈量等指标考虑) 2、心腔压力变化如何?(左右房室压力升高或降低) 3、血流方向有无异常?血流量(速度)有无改变?
2017医疗美容技术 《正常人体功能》 实验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医学教研室 黄拥军
实验项目 正常人体心音听诊
一、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的区别
心音 S1 标志 成因调较低 反映心肌收缩力 持续时间长 强弱及房室瓣功 能状态
S2
心室舒 心室舒张, 张开始 半月瓣关闭 及血液冲击 主动脉根部
心 的 体 表 投 影
心尖的体表投影点: 位于左第5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 1~2cm处(或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处)
实验报告:正常人体心音听诊
1、实验目标: 5、实验结果: 2、实验用品: 3、实验对象:4、实验方法及步骤:
听诊区 心音 结果 项目
二尖瓣 听诊区
三尖瓣 听诊区
主动脉瓣 听诊区
音调较高 反映动脉压的高 持续时间短 低及半月瓣功能 状态
第一、二心音的区别
特点
心音 音调 S1 低 持续时 最响部 间 位 较长 心尖部 主要因 房室瓣 关闭所 致 心底部 主要因 半月瓣 关闭所 致 心室收缩期开始的标志
产生机 制
听心音测血压,心电图(范文模版)

听心音测血压,心电图(范文模版)第一篇:听心音测血压,心电图(范文模版)人体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实验原理血型就是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凝集原)的类型。
在血型系统中最重要的是ABO血型系统,其次是Rh血型系统。
在ABO血型系统中,根据红细胞上是否含有A、B凝集原而分为A、B、AB和O型。
血清中含有凝集素,且A凝集原只能与抗A凝集素结合,B凝集原只能与抗B凝集素结合,血型鉴定即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抗B血清)及标准B型血清(抗A血清)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上凝集原的类型。
Rh阳性和阴性通常以红细胞上是否含有D抗原来判断,含D抗原则为Rh阳性,大部分人为Rh阳性,极少数人为Rh阴性。
交叉配血实验是将供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和受血者的血清(主侧)和红细胞(次测)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交叉配血是输血前的必需步骤,应坚持同型输血、交叉配血的原则。
其目的,一是鉴定所测血型是否正确;二是观察是否还有其他不能输血的因素存在,以确保安全输血。
实验目的掌握ABO、Rh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对象人(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显微镜、离心机、采血针、双凹玻片片、滴管、1ml吸管、小试管、试管架、牙签、消毒注射器及针头;标准A、B型血清、抗D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棉球、消毒棉签。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一、ABO血型鉴定:(一)玻片法1.用75%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无名指端,用消毒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吸管吸一滴血于盛有1ml生理盐水的小试管中,混匀之城红细胞悬液;2.取一双凹载玻片,在左上角写A字,右上角写B字,将一滴标准A型(抗B)血清滴在右侧凹内,一滴标准B型(抗A)血清滴在左侧凹内,滴管切勿混用;3.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滴一滴于载玻片两侧的血清上,注意不要使滴管尖端与血清接触,用牙签两端分别混匀;4.10—30分钟后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
根据下表鉴定结果凝集现象标准A型(抗B)血清标准B型(抗A)血清被检者血型-+ A型 +-O型玻片法鉴定ABO血型(+ 有凝聚,-未凝聚)(二)试管法1.取试管2只,分别标明A,B字样,分别加入相应标准血清2滴,各管加入受试者的红细胞悬液1~2滴摇匀;2.将上述二试管用1000转/分离心1min;3.取出小试管,轻弹底部,如沉淀物呈团块状浮起为凝集,呈散在烟雾状上浮进而恢复原混悬状为无凝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教研室
心音听诊区
二尖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听诊区 肺动脉瓣听诊区 三尖瓣听诊区
听诊区及听诊顺序
目的要求
初步判定有无心脏病,了解其病因、性 质、部位、程度等
第一心音,第二心音产生的原理,鉴别 的要领,强弱改变的临床意义。
听诊内容
心率:第一心音为准。窦性心率低于40次,病理性。窦性 心率过缓,窦性心率过速。
收缩压: 100~120 mmHg ( 13.3 ~ 16.0 kPa ) 舒张压: 60~80 mmHg ( 8.0 ~ 10.6 kPa ) 脉搏压: 30 ~40 mmHg ( 4.0 ~ 5.3 kPa ) 平均动脉压:100 mmHg(13.3 kPa )
一般指主动脉压。因为在大动脉中血压降落很 小,故通常将在上臂测得的肱动脉压代表主动脉压 。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可通过其周围的组织和体
液传布到机体的其它部位。
将检测电极安置在人体的体表或内部特定的
部位,便可记录到各种反映心脏电活动的图 形。如:体表心电图、心腔内导管心电图、 希氏束电图、窦房结电图等。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电图关系
ECG波形的意义
P波:心房去极化 QRS波:心室去极化 T波:心室复极化 P-R间期(房室传导时间):兴奋由
二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动脉血压:主动脉或大动脉内血液的压强 收缩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动脉压升高,所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舒张动脉压下降到的最低值 脉搏压(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 平均动脉压: 一个心动周期 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等于舒张压 + 1/3脉压
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心 房 传 到 心 室 所 需 时 间 。 0.12 ~ 0.20 s。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 延长。
S-T段:与基线平齐,心室各部均
已进入去极化状态,彼此之间无电 位差存在。心肌损伤或缺血时(心 肌炎、心绞痛),出现ST段抬高或 压低。
心律:正常人规整,正常儿童,青年可有窦性心律的不整, 表现为吸气时快,呼气时慢。常见心律失常:期前收缩, 在原来收缩基础上,提前出现一个心脏冲动。听诊特点是 心音提前出现,随后伴随一个较长时间的停顿,也就是代 偿性的。期前收缩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可分 为室性,房性,房室交界性三种,室性最多。二联律和三 联律一出现就为病理性的。心房颤动,见于风心病,缺血 性心脏病,甲亢等。特点:心率绝对规则;心音强弱不 等;心率大于脉率。
动脉血压的测量原理
间接法:
袖带法
直接法:
插管法
血流方式
(1) 层流 (laminar flow):
各质点流动方向一致,与长轴平行。 越靠近管壁,流速越慢(抛物线)
(2) 湍流 (turbulence):
各质点流动方向不一致,出现旋涡。
三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