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

合集下载

人体心音听诊和心电图描记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人体心音听诊和心电图描记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人体心音听诊和心电图描记及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2、学习并掌握间接测量人体血压的原理和方法;3、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和心电图波形的测量方法;4、了解人体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及其心理意义。

二:实验原理1、心音听诊心音:心脏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纤维收缩、各瓣膜启闭、血流加速或减速对心脏和大动脉根部管壁的加压和减压作用以及形成的血液涡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可通过周围组织传导到胸壁,即为心音。

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内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c/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室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声调较高(音频为50c/ 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膜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

由于半月膜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心音听诊口诀:(正常心音)第一心音低而长,心尖部位最响亮。

一二之间间隔短,心尖搏动同时相。

第二心音高而短,心底部位最响亮。

二一之间间隔长,心尖搏动反时相。

2、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动脉血压动脉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为动脉血压,动脉血压一般是指主动脉压。

由于在大动脉中血压降落很小,故通常将在上臂测得的肱动脉压代表主动脉压。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时主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熟悉血压计构造袖带式血压计由检压计、袖带和气囊三部分组成。

检压计是一个标有0-300mmHg的玻璃管。

上端通大气,下端和水银储槽相通。

袖带是一个外着布套的长方形橡皮囊,通过橡皮管分别与检压计水银储槽和橡皮球相连。

【VIP专享】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

【VIP专享】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

复极化;P-R间期:兴奋由心房至心室之间的传导时间。

P波:0.08-0.11 s ,<0.22 mv
QRS波群:0.06-0.08 s,<0.10s
额切面心电图六轴系统
Ⅰ和Ⅲ导联的主波都向上,心电轴在90°之间,表示电轴不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上,Ⅲ导联的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
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

心电图顺口溜:
aVR各波均朝下,LF多变化;
Ⅰ、Ⅲ波峰定电轴,上下为左,下上为右;
胸导R波逐渐高,小q波限于左胸导;
(3)检查者带好听诊器,松开血压计橡皮球的螺帽,驱出袖带内的残留气体,然后将螺帽旋紧,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内,使血压计的水银柱逐渐上升到听诊器内听不到血管音(150mmHg左右)为止。

松开气球螺帽,徐徐放气,水银柱缓慢下降,仔细听取声音,当听到第一声“咚咚”样血管音时,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为收缩压。

继续缓慢放气,此时血管音先由低而高,然后由高突然变低,最后则完全消失。

血压计在听诊音调突然由高变低瞬间所示的水银柱刻度则为舒张压。

【实验结果及分析】
心音听诊
与同学互相为对方听诊心音,结果是:心音听诊很正常,听到一高一低两心音,无杂音。

正常心音可用如下口诀简单概括:
第一心音低而长,心尖部位最响亮。

一二之间间隔短,心尖搏动同时相。

第二心音高而短,心底部位最响亮。

P波:时间0.10s,介于0.08s-0.11s之间,<0.22mV。

QRS波群:0.08s,<0.10s。

免发生摩擦音影响听诊。

正常人体功能实验项目(心音听诊和血压测量)

正常人体功能实验项目(心音听诊和血压测量)

正常⼈体功能实验项⽬(⼼⾳听诊和⾎压测量)实验项⽬三⼈体⼼⾳听诊【实验原理与⽬的】了解正常⼼⾳的产⽣机制和特点,初步掌握听诊⽅法,识别第⼀⼼⾳(S1)与第⼆⼼⾳(S2),为临床⼼⾳听诊打好基础。

⼼⾳是由于⼼肌收缩、瓣膜关闭、⾎流冲击⾎管壁以及形成的涡流所引起机械震动⽽产⽣的声⾳。

将听诊器置于受试者胸壁⼼前区位置,可直接听到⼼⾳。

在每⼀个⼼动周期中,通常可听到两个⼼⾳,即S1和S2。

S1表⽰收缩期开始,其⾳调低、持续时间较长,在⼼尖部听得最清楚,它的产⽣主要是由于房室瓣关闭;S2标志舒张期开始,其⾳调⾼、持续时间较短,在⼼底部听得较清楚,它的产⽣主要是由于半⽉瓣关闭。

【实验对象】⼈体(学⽣⾃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听诊器。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确定听诊部位图1-2 ⼈体⼼⾳听诊部位1.受试者解开上⾐,⾯向亮处静坐在检查者对⾯。

2.参照图1-2,认清⼼⾳听诊部位。

(1)⼆尖瓣听诊区:左锁⾻中线内侧第五肋间处(⼼尖搏动处);(2)三尖瓣听诊区:胸⾻右缘第四肋间处或胸⾻尖突下;(3)主动脉瓣听诊区:胸⾻右缘第⼆肋间处(主动脉瓣第⼀听诊区)或胸⾻左缘第三、四肋间(主动脉瓣第⼆听诊区);(4)肺动脉瓣听诊区:胸⾻左缘第⼆肋间处。

(⼆)⼼⾳听诊1.检查者戴好听诊器,以右⼿拇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的胸件,置于受试者胸壁⽪肤上,按⼆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及三尖瓣听诊区顺序依次听诊。

2.在每个听诊区,区分S1和S2。

根据⼼⾳的性质(⾳调⾼低、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长短来仔细区别S1和S2(图1-3)。

若难以区别时,可在听⼼⾳的同时,⽤⼿触诊颈动脉搏动,与搏动同时出现的⼼⾳为S1。

3.⽐较不同听诊部位两个⼼⾳的声⾳强弱。

图1-3 ⼈体⼼⾳的产⽣和特点【注意事项】1.听诊时环境应保持安静,如果呼吸⾳影响听诊时,可嘱咐受试者暂停呼吸。

2.正确使⽤听诊器,听诊器⽿件⽅向应与外⽿道⼀致(向前)。

听诊器的胸件要不紧不松地紧贴胸壁⽪肤,不要隔着⾐服听诊。

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

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

姓名*** 系年级********* 学号***********科目动物生理学实验同组者***、*** 日期*********** 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2. 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和心电图波形的测量方法。

3. 了解人体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4. 学习人体血压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一般来说,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以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声调较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

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临床常用的心音听诊区见图:与心音完全不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GG)是记录的心脏电变化。

心脏在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位变化。

心电变化首先由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开始,经传导系统至心室,最后到达心肌,引起肌肉的收缩。

心脏兴奋活动的综合性电位变化可以通过体液传播到人体的表面,经体表电极引导并放大而成的波形为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综合性电位变化的发生、传导和消失过程。

正常心电图包括P、QRS和T三组波形,它们代表心脏活不同的生理意义。

其中P波:心房去极化;QRS波群:心室去极化;T波:心室复极化;P-R间期:兴奋由心房至心室之间的传导时间。

P波:0.08-0.11 s ,<0.22 mvQRS波群:0.06-0.08 s,<0.10sT波:不低于R波的1/10,0.1-0.8mv与QRS波群主波同方向,时间0.05-0.25s T波倒置(心肌缺血)P-R间期:P波起始点至QRS起始点,0.12-0.20s延长(房室传导阻滞)P-R段:P波终点至QRS起点S-T段:升<0.1mv, 降<0.05mv,升高或降低(心肌有损伤,缺血)导联方式:标准肢体导联:Ⅰ左臂右臂Ⅱ左腿右臂Ⅲ左腿左臂单极肢体加压导联:aVR 右臂F+L+5000欧电阻aVL 左臂R+F+5000欧电阻aVF 左腿R+L+5000欧电阻单极胸导联:测量电极参考电极(负极)V1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R+L+F+5000欧电阻V2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R+L+F+5000欧电阻V3 V2-V4连线中间R+L+F+5000欧电阻V4 左胸乳头下方第五肋下缘V5 第五肋下缘水平延长线与左腋窝前缘垂线交点V6 第五肋下缘水平延长线与左腋窝中央垂线交点额切面心电图六轴系统心电向量轴(主心电轴)Ⅰ和Ⅲ导联的主波都向上,心电轴在0°~90°之间,表示电轴不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上,Ⅲ导联的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

生物实验报告-人体心音听诊

生物实验报告-人体心音听诊

人体心音听诊、人体血压测量以及影响因素;人体体表形态解剖实习一、实验目的1.讲解“水银血压计”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2.听诊器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

3.学生相互测试血压,以及影响血压的简单因子。

注意听4.诊器放置的位置;注意体位与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5.学生相互听诊,辨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注意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分别最响(最大振幅)的位置;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音调差别。

6.学生自我(触摸)头面部、上肢与首部的体表形态结构。

(躯干与下肢讲述)7.二、实验原理1、水银血压计,无需校准,是绝对值。

非水银血压计,尤其是“电子血压计”,均需要以水银压力计、使用前校准。

2、水银血压计测量原理:水银池与柱,与袖套相通;充气后挤压“肱动脉”,血流声开始出现,收缩压,肱动脉血管开始流过血液,是心脏给出的最大压力(收缩压);血流声逐渐消失,舒张压,袖套气囊对肱动脉侧壁压力等于血液对血管侧壁压力(舒张压)。

3、第一心音,二尖瓣关闭,音频低(音调低),响度高(音量大);第二心音,主动脉弓起始、三个半月瓣关闭,音频高(音调高),响度小(音量小)。

三、动物与器材听诊器、水银血压计四、方法与步骤1、伸平左臂轻放在桌上,套上血压计的袖带,将听诊器放在袖带下肱动脉处,扎好袖带2、旋上放气旋钮,打气至压力上升至90mmhg左右,听清声音后继续打气至声音消失。

3、拧松旋钮放气,当袖带刚低于心脏收缩压,及动脉压的高峰大于袖带压时,血液以高速穿过部分阻塞的动脉产生湍流和震动,听到第一声,血压计度数相当于收缩压。

4、记下度数后继续放气直到声音消失,此时压力相当于舒张压,记下度数。

5、五、实验结果收缩压:112舒张压:72六、实验结论以水银血压计及听诊器通过向血管加压封闭血流可以以声音及水银柱高度判断出血压值。

七、问题解答1、测量时声音产生原因第一心音由二尖瓣关闭产生,第二心音由三尖瓣关闭产生。

2、房室瓣命名及作用右房室瓣即三尖瓣,位于右心房右心室之间,左房室瓣即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左心室之间。

人体血压测量血型鉴定及心电图描记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一

人体血压测量血型鉴定及心电图描记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一

人体血压测量血型鉴定及心电图描记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一人体血压测量、血型鉴定及心电图描记(一)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间接测定动脉血压的方法,并学会测定肱动脉的正常值2、观察运动对血压的影响二、实验对象:人三、实验方法:1、受试者静坐5分钟后,暴露右臂,前臂平放于桌面上,手掌朝上,使上臂与心脏等高,将袖带缠于肘关节上2~3cm,松紧度为可插入两个手指。

2、松开气球上的旋帽,放出袖带内的气体,再旋紧螺帽。

3、将听诊器耳件塞入外耳道,使耳件弯曲方向与外耳道方向一致。

4、将胸件放入肘窝内侧肱动脉搏动部位。

5、挤压气球,水银上升至180mmHg时,放松螺帽,徐徐放气,以降低袖带内压,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

当突然出现“嘣蹦”样声音(“血管音”)时,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代表收缩压。

6、继续缓慢放气,这时声音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先由低而高,而后由高突然变低,最后则完全消失,血压表这时所示的水银柱刻度即代表舒张压。

7、观察运动对血压的影响1)测定安静坐位状态的心率、血压。

2)做快速下蹬运动1min,速度控制为:男40次/分钟,女30次/分钟。

3)运动后即刻测定心率和血压。

四、实验结果:1、正常BP 90~140mmHg/60~90mmHg 或者 12~18.7kPa /8~12kPa2、脉压=收缩压-舒张压 30~40mmHg 或者 4~5.3kPa3、运动后血压升高,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五、实验讨论:1、动脉血压测量原理:(1)血管外无阻力,血流畅通,此时无声音。

(2)袖带压迫动脉血管,使其关闭,此时外加压力大于动脉血压,血流被阻断,听不见声音。

(3)袖带气压缓缓下降,压力达到血管内最高压时,少量血液通过狭窄管道,引起湍流,撞击血管壁产生声音,此时刻度,即第一声表示收缩压。

(4)继续放气,袖带内压减至外加压力等于血压最低压,血管完全恢复通畅,声音突然降低或消失。

此时刻度表示舒张压。

2、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1)心脏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的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的升高,脉压增大。

心音、血压、心电图

心音、血压、心电图

单极胸导联
【方法与步骤】
4. 调整心电图机放大倍数,然后依次记录Ⅰ、Ⅱ、Ⅲ、 aVR、aVL、aVF、V1、V3、V5导联(主要记录Ⅱ导) 的心电图。取下心电图记录纸,进行分析。
正常心电图各波幅值及间期的测量法
【方法与步骤】
(二)心电图分析 1. 波幅和时间的测量
(1)波幅:当1毫伏的标准电压使基线上移10毫 米,纵坐标每一小格(1毫米)代表0.1毫伏。测 量波幅时,凡向下的波形,其波幅应从基线的下 缘测量至波谷的底点。而向上波形,其波幅应从基 线上缘测量至波峰的顶点。 (2)时间:心电图纸的走纸速度由心电图机固 定转速的马达所控制,一般分为25毫米/秒和50 毫米/秒两种。常用的是25毫米/秒,这时心电图 纸上横坐标的每一小格(1毫米)代表0.04秒。
【实验对象】 人 【器 材】 听诊器
【方法与步骤】 (一)确定听诊部位 1. 受试者解开上衣,面向亮处坐好。检查者坐在对
面。 2. 认清心音听诊部位
二尖瓣听诊区: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心 尖部) 三尖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四肋间或剑突下。 主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肺动脉瓣听诊区: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方法与步骤】
2. 在心电图记录纸上辨认出P波、QRS波群、T波和P-R间 期、Q-T 间期,进行分析。
(1)心率的测定:测量相邻的两个心动周期中的P波与P波 的间隔时间或R波与R波的间隔时间,按下列公式进行计 算,求出心率。如心动周期之间的时间间距显著不等时, 可将五个心动周期的P-P间隔时间或R-R间隔时间加以平 均,取得平均值,代入公式。 心率=60/P-P或R-R间隔时间(秒) 次/分
右臂和左臂;Ⅱ导联放在右臂和左腿;Ⅲ导联放 在左臂和左腿。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加压单极右上肢导联(aVR); 加压单极左上肢导联(aVL);单极加压左下肢 导联(aVF)。将其余两个肢体引导电极,各通 过5000Ω电阻连在一起作为无关电极,这样记录 出来的心电图电压比单极肢体导联记录的电压要 增加50%,利于观测心电图。 单极胸导联 :单极胸导联将探查电极放置在心前的 胸壁上记录心电图

人体血压测量和心音听诊ok

人体血压测量和心音听诊ok

➢ 5.测定收缩压和舒张压:右手持打气球,向袖带打气 加压至水银柱升到180mmHg,然后扭开螺旋阀,缓慢放 气,当突然听到第一声血管音时,水银柱的刻度代表 收缩压,继续缓慢放气,血管音突然变低或消失,水 银柱的刻度代表舒张压。
性质
音调低 响度强 时间长(0.1s)
音调高 响度相对弱 时间短(0.08s)
最佳听诊部位 临床意义
二尖瓣听诊区
主、肺动脉瓣听 诊区
标志心室收缩期的 标志心室舒张期
开始
的开始
心音听诊区及顺序
Aortic area Tricuspid area
Pulmonary area
The second Aortic area Mitral area
心音听诊 (p355) 人体血压测量 (p356)
【实验目的】
1、掌握第一和第二心音产生原因 2、熟悉各心音听诊位置 3、掌握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原理】
心音的产生:心脏瓣膜的启闭及血液撞 击心室壁引起的振动
第一心音
主要产生机理 房室瓣突然关闭
第二心音
大动脉的扩张及 产生的涡流和动 脉瓣突然关闭
二尖瓣听诊区—主动脉听诊区—肺动脉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听诊内容】 心率 心律 心音
【注意事项】
实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听诊器耳件应与外耳道方向一致
尽量避免听诊器的胸件或橡皮管与其他物体摩 擦,橡皮管不得交叉、扭结,以免发生摩擦音 影响听诊。
【间接测定人体动脉血压的原理】
【间接测定人体动脉血压的原理】
【动脉血压测量】
➢ 1.受试者脱去一侧衣袖,静坐5min。
➢ 2.松开血压计橡皮球的螺旋阀,将袖带内的空气完全 放出,再将螺旋阀扭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系年级********* 学号***********
科目动物生理学实验同组者***、*** 日期*********** 人体心音听诊、心电图描记及肱动脉血压测定
【实验目的】
1. 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识别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2. 学习心电图的记录方法和心电图波形的测量方法。

3. 了解人体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4. 学习人体血压测定方法。

【实验原理】
心音是由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一般来说,用听诊器在胸壁前听诊,在每一心动周期可以听到两个心音。

第一心音:音调较低(音频为25~40次/s)而历时较长(0.12s),声音较响,是由房室瓣关闭和心肌收缩振动所产生的。

由于房室瓣的关闭与心室收缩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其响度和性质变化,常可以反映心室肌收缩强、弱和房室瓣膜的机能状态。

第二心音:声调较高(音频为50次/s)而历时较短(0.08s),较清脆,主要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振动造成的。

由于半月瓣关闭与心室舒张开始几乎同时发生,因此,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其响度常可反映动脉压的高低。

临床常用的心音听诊区见图:
与心音完全不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GG)是记录的心脏电变化。

心脏在收缩之前,首先发生电位变化。

心电变化首先由心脏的起搏点——窦房结开始,经传导系统至心室,最后到达心肌,引起肌肉的收缩。

心脏兴奋活动的综合性电位变化可以通过体液传播到人体的表面,经体表电极引导并放大而成的波形为心电图。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综合性电位变化的发生、传导和消失过程。

正常心电图包括P、QRS和T三组波形,它们代表心脏活不同的生理意义。

其中P波:心房去极化;QRS波群:心室去极化;T波:心室复极化;P-R
间期:兴奋由心房至心室之间的传导时间。

P波:0.08-0.11 s ,<0.22 mv
QRS波群:0.06-0.08 s,<0.10s
T波:不低于R波的1/10,0.1-0.8mv与QRS波群主波同方向,时间0.05-0.25s T波倒置(心肌缺血)
P-R间期:P波起始点至QRS起始点,0.12-0.20s延长(房室传导阻滞)
P-R段:P波终点至QRS起点
S-T段:升<0.1mv, 降<0.05mv,升高或降低(心肌有损伤,缺血)
导联方式:
标准肢体导联:
Ⅰ左臂右臂
Ⅱ左腿右臂
Ⅲ左腿左臂
单极肢体加压导联:
aVR 右臂F+L+5000欧电阻
aVL 左臂R+F+5000欧电阻
aVF 左腿R+L+5000欧电阻
单极胸导联:
测量电极参考电极(负极)
V1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R+L+F+5000欧电阻
V2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R+L+F+5000欧电阻
V3 V2-V4连线中间R+L+F+5000欧电阻
V4 左胸乳头下方第五肋下缘
V5 第五肋下缘水平延长线与左腋窝前缘垂线交点
V6 第五肋下缘水平延长线与左腋窝中央垂线交点
额切面心电图六轴系统心电向量轴(主心电轴)
Ⅰ和Ⅲ导联的主波都向上,心电轴在0°~90°之间,表示电轴不偏;
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上,Ⅲ导联的主波向下,为电轴左偏;
如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

心电图顺口溜:
aVR各波均朝下,LF多变化;
Ⅰ、Ⅲ波峰定电轴,上下为左,下上为右;
胸导R波逐渐高,小q波限于左胸导;
T随主波同方向,q 波不过四R。

血压测定利用气囊压迫血管法,压力大于血管内压时无血流通过,刚有血流通过时气囊压等于动脉压的收缩压,全血管血流通过时,气囊压等于动脉压的收缩压。

气囊压通过血压计直接显示出来。

【实验材料】
1.材料:人。

2.器具:听诊器,心电图机或计算机采集系统,电极夹,诊断床,血压计。

3.试剂:酒精棉球,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
1. 心电图描记
(1)受试者安静平卧或取坐式,摘下眼镜、手表、手机等微型电器,全身肌肉放松。

(2)按要求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钮置于适当位置。

在心电图机妥善接地后接通电源。

(3)安放电极。

将准备安放电极的部位先用酒精棉球脱脂,再用生理盐水擦湿,以减小皮肤电阻。

电机夹应安放在肌肉较少的部位,一般两臂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3cm处,两腿应在小腿下段内踝上方约3cm处。

(4)连接导联线。

按所用心电图机之规定,正确连接导联线。

国际上一般以5种不同的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肢导联线颜色:左黄、右红;下肢导联线颜色:左绿、右黑;胸部导联线颜色:白色。

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6个。

电极的安放位置与导联方式:
(5)调节基线调节装置,使基线位于适当位置。

(6)输入标准电压。

打开输入开关,调好心电图机的工作状态,并输入标准电压(1mV=10mm)。

(7)记录心电图。

在基线平稳、无肌电干扰和市电干扰后,即可按所用心电图机的操作方法依次记录肢体导联Ⅰ、Ⅱ、Ⅲ、a VL、a VF,胸前导联V1、V3、V5等9个导联的心电图,可同时记录标准电压。

(8)记录完毕后取下记录纸,写上记录者姓名、年龄、性别及记录实验时间。

(9)测量Ⅱ、V5等导联的P波、R波、T波振幅,以及P-R、Q-T、R-R间期。

2. 心音听诊
(1)受试者安静端坐,胸部裸露。

(2)检查者带好听诊器,注意听诊器的耳具应与外耳道开口方向一致(向前)。

以右手的食指、拇指和中指轻持听诊器胸具紧贴于胸部皮肤上,依次由左房室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右房室瓣听诊区,仔细听取心音,注意区分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

如难以区分两心音,可同时触诊心尖搏动或颈动脉搏动,此时出现的心音即为第一心音。

3. 肱动脉血压测定
(1)受试者安静端坐,脱去右臂衣袖,前臂放于桌上,手臂向上,使前臂与心脏等高,袖带缠在该上臂,松紧适宜。

(2)先将血压计安装好,放好听诊器。

在肘窝内侧先用手指触及肱动脉脉搏所在,将听诊器胸件放在上面。

不可用力压迫胸件,也不能接触过松,更不能压在袖带底下进行测量。

(3)检查者带好听诊器,松开血压计橡皮球的螺帽,驱出袖带内的残留气体,然后将螺帽旋紧,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内,使血压计的水银柱逐渐上升到听诊器内听不到血管音(150mmHg左右)为止。

松开气球螺帽,徐徐放气,水银柱缓慢下降,仔细听取声音,当听到第一声“咚咚”样血管音时,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为收缩压。

继续缓慢放气,此时血管音先由低而高,然后由高突然变低,最后则完全消失。

血压计在听诊音调突然由高变低瞬间所示的水银柱刻度则为舒张压。

【实验结果及分析】
1. 心音听诊
与同学互相为对方听诊心音,结果是:心音听诊很正常,听到一高一低两心音,无杂音。

正常心音可用如下口诀简单概括:
第一心音低而长,心尖部位最响亮。

一二之间间隔短,心尖搏动同时相。

第二心音高而短,心底部位最响亮。

二一之间间隔长,心尖搏动反时相。

2. 心电图
(1)各波分析:
P波:时间0.10s,介于0.08s-0.11s之间,<0.22mV。

QRS波群:0.08s,<0.10s。

T波:为R波的1/2,与QRS波群主波同方向,时间0.16s,介于0.05s-0.25s之间。

T波正置
P-R间期:时间0.16s,介于0.12s-0.20s之间。

P-R段:时间0.04s。

S-T段:升<0.1mv, 降<0.05mv。

由心电图结果可以看出:各波都很正常。

无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情况。

(2)主心电轴
由心电图结果可知:Ⅰ导联的主波向下,Ⅲ导联的主波向上,电轴右偏。

(3)心率
在打印出来的心电图上直接显示了心率为75bmp,及75次/分。

如果没有直接显示,也可用过计算得出。

3.血压
已知:中国青壮年静息时的收缩压平均约110mmHg(100mmHg~120mmHg),,
舒张压平均约70mmHg(60mmHg~80mmHg)脉搏压平均约40mmHg。

在实验中,同学测得我的血压值为:收缩压90mmHg,舒张压70mmHg,略低于正常值。

与同学之间交流,发现大家所测得的血压都偏低,分析原因可能为;①体质瘦弱。

②测量中出现误差。

已知,收缩压的判断依据是:当听到第一声“咚咚”样血管音时,血压计上所示水银柱刻度即为收缩压。

第一声可能比较弱,很难听出,所以,收缩压的测量值低于实际值。

③仪器本身存在问题。

【注意事项】
1. 实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以利听诊。

2. 听诊器耳具应与外耳道方向一致。

橡皮管不得交叉、扭结,诊器管切勿与它物摩擦,以免发生摩擦音影响听诊。

3. 如呼吸音影响听诊,可令受试者暂停呼吸片刻。

4. 在描记心电图时,受试者应呼吸平稳、肌肉放松,以防肌电干扰。

参考文献
[1]解景田,刘燕强,崔庚寅.人体心音听诊和心电图描记.生理学实验,111-1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