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双向细目表(范例)

三年级语文学科双向细目表
年级三年级
知识主 题
题 号
知识考点
题型
目标层次
预估难度
出处
分值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分析
综合
易
中
难
教材
练习
课外
自编
基础知识与 运用
1借
寺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子,根据汉字认
「填空
V
V
V
2
读拼音
填空
V
V
V
3
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填空
V
V
V
4了
'解现用教材涉及的重要作家常识知
填空
V
V
V
5
识
填空
V
V
V
V
V
V
30分
简答
V
V
V
V
2分
17
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推
敲词语
简答
V
V
V
2分
文言文阅读
18
理解常用文言词语(实词、虚词)
的意思
选择
V
V
V
V
8分
20
理解重要句子的意思
简答
V
V
V
V
6分
21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简答
V
V
V
V
V
4分
写作
25
写作能力•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 物。能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表达 自己的感受、热表示和见解。能在 规定的时间内完成500字左右的文 章。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 条例清楚,不到通顺、连贯。字迹 清楚,书写规范
年级三年级
知识主 题
题 号
知识考点
题型
目标层次
预估难度
出处
分值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分析
综合
易
中
难
教材
练习
课外
自编
基础知识与 运用
1借
寺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子,根据汉字认
「填空
V
V
V
2
读拼音
填空
V
V
V
3
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填空
V
V
V
4了
'解现用教材涉及的重要作家常识知
填空
V
V
V
5
识
填空
V
V
V
V
V
V
30分
简答
V
V
V
V
2分
17
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推
敲词语
简答
V
V
V
2分
文言文阅读
18
理解常用文言词语(实词、虚词)
的意思
选择
V
V
V
V
8分
20
理解重要句子的意思
简答
V
V
V
V
6分
21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简答
V
V
V
V
V
4分
写作
25
写作能力•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 物。能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表达 自己的感受、热表示和见解。能在 规定的时间内完成500字左右的文 章。文章应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完整, 条例清楚,不到通顺、连贯。字迹 清楚,书写规范
三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题项
题目
题号
知识点
考 试 水 平
取材
分
值
合计
知识
领会
运用
分析
积累运用
选读音
1
给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选读音
√
课内
55
看拼音,
写词语!
2
本册1--4单元中,要求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
课内
认清字,
组好词
3
根据所学生字,正确辨认并组词。
√
√
课内
从句中找反义词
4
检查对反义词的理解
√
课内
照样子,写词语
5
根据词语特点填词,并检查学生平时积累具有此种特点的词的情况。
√
√
√
课外、课内
句子练习
6
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
√
√
课内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7
检查学生对课文中学过的人或物的了解情况
√
√
√
课内
口语交际
8
检查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情况
√
√
√
课内课外
联系课内外阅读,根据理解填空
10
真正理解课文
√
√
√
√
课外
习作表达
习作
1
检测学生是否留心观察发现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
√
√
课外
25
课内课外
13
阅读理解
阅读题
(一)
1
加标点符号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内
20
2
找中心句
题项
题目
题号
知识点
考 试 水 平
取材
分
值
合计
知识
领会
运用
分析
积累运用
选读音
1
给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选读音
√
课内
55
看拼音,
写词语!
2
本册1--4单元中,要求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
课内
认清字,
组好词
3
根据所学生字,正确辨认并组词。
√
√
课内
从句中找反义词
4
检查对反义词的理解
√
课内
照样子,写词语
5
根据词语特点填词,并检查学生平时积累具有此种特点的词的情况。
√
√
√
课外、课内
句子练习
6
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
√
√
课内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7
检查学生对课文中学过的人或物的了解情况
√
√
√
课内
口语交际
8
检查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情况
√
√
√
课内课外
联系课内外阅读,根据理解填空
10
真正理解课文
√
√
√
√
课外
习作表达
习作
1
检测学生是否留心观察发现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
√
√
课外
25
课内课外
13
阅读理解
阅读题
(一)
1
加标点符号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内
20
2
找中心句
小学三年级语文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读中感悟
8
√
中心句
3
√
比喻写法的好处句
1
√
8
课外阅读
近义词、加标点、
想象表达
5
√
词语搭配、理解词语、分析人物、
文本表达方法
4
√
词语辨析、概括内容
4
√
三、习作天地
25分
9
妙笔生花
25
√
易中难比例:7﹕2﹕1
小学三年级单元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大题号
小题号
内容
分值
易
中
难
一、积累
与运用
50分
(其中卷面3分)
1
书写:看拼音写词语
10
√
2
字音:选择正确读音
2
√
3
词语
补充词语
4
√
词语运用
2
√
4
对号入座
4
√
5
按要求
写句子
改病句
4
√
缩句和转述
6
√
6
知识积累与运用
10
√
二、阅读理解
25分
7
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阅读
查字典、填关联词语
景物特点、
8
√
中心句
3
√
比喻写法的好处句
1
√
8
课外阅读
近义词、加标点、
想象表达
5
√
词语搭配、理解词语、分析人物、
文本表达方法
4
√
词语辨析、概括内容
4
√
三、习作天地
25分
9
妙笔生花
25
√
易中难比例:7﹕2﹕1
小学三年级单元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大题号
小题号
内容
分值
易
中
难
一、积累
与运用
50分
(其中卷面3分)
1
书写:看拼音写词语
10
√
2
字音:选择正确读音
2
√
3
词语
补充词语
4
√
词语运用
2
√
4
对号入座
4
√
5
按要求
写句子
改病句
4
√
缩句和转述
6
√
6
知识积累与运用
10
√
二、阅读理解
25分
7
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阅读
查字典、填关联词语
景物特点、
【强烈推荐】三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阅读题
(一)
1
加标点符号
√
√
√
课内
20
2
找中心句
√
√
√
课内
3
找打比方的句子
√
√
√
课内
4
写打比方的句子
√
√
√
√
课外
5
检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和说明方法
√
√
√
课内课外
阅读题
(二)
1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
√
√
课外
2
加题目
√
√
课外
3
写段意
√
√
√
课外
4
总结写作顺序
√
√
课外
5
抄喜欢的句子
√
√
√
课外
习作表达
习作
1
三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题项
题目
题号
知识点
考试水平
取材
分
值
合计
知识
领会
运用
分析
积累运用
选读音
1
给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选读音
√
课内
5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看拼音,
写词语!
2
本册1--4单元中,要求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
课内
认清字,
组好词
3
根据所学生字,正确辨认并组词。
√
√
课内
从句中找反义词
4
检查对反义词的理解
√
课内
照样子,写词语
5
根据词语特点填词,并检查学生平时积累具有此种特点的词的情况。
(一)
1
加标点符号
√
√
√
课内
20
2
找中心句
√
√
√
课内
3
找打比方的句子
√
√
√
课内
4
写打比方的句子
√
√
√
√
课外
5
检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和说明方法
√
√
√
课内课外
阅读题
(二)
1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
√
√
课外
2
加题目
√
√
课外
3
写段意
√
√
√
课外
4
总结写作顺序
√
√
课外
5
抄喜欢的句子
√
√
√
课外
习作表达
习作
1
三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题项
题目
题号
知识点
考试水平
取材
分
值
合计
知识
领会
运用
分析
积累运用
选读音
1
给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选读音
√
课内
5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看拼音,
写词语!
2
本册1--4单元中,要求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
课内
认清字,
组好词
3
根据所学生字,正确辨认并组词。
√
√
课内
从句中找反义词
4
检查对反义词的理解
√
课内
照样子,写词语
5
根据词语特点填词,并检查学生平时积累具有此种特点的词的情况。
三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三年级语文试卷双向细目表
题项
题目
题号
知识点
考试水平
取材
分
值
合计
知识
领会
运用
分析字在不同的语境中选读音
√
课内
55
看拼音,
写词语!
2
本册1--4单元中,要求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
课内
认清字,
组好词
3
根据所学生字,正确辨认并组词.
√
√
课内
从句中找反义词
4
检查对反义词的理解
√
课内
照样子,写词语
检测学生是否留心观察发现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
√
√
课外
25
5
根据词语特点填词,并检查学生平时积累具有此种特点的词的情况.
√
√
√
课外.课内
句子练习
6
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
√
√
课内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7
检查学生对课文中学过的人或物的了解情况
√
√
√
课内
口语交际
8
检查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情况
√
√
√
课内课外
联系课内外阅读,根据理解填空
10
真正理解课文
√
√
√
课内课外
13
阅读理解
阅读题
(一)
1
加标点符号
√
√
√
课内
20
2
找中心句
√
√
√
课内
3
找打比方的句子
√
√
√
课内
4
写打比方的句子
√
题项
题目
题号
知识点
考试水平
取材
分
值
合计
知识
领会
运用
分析字在不同的语境中选读音
√
课内
55
看拼音,
写词语!
2
本册1--4单元中,要求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
课内
认清字,
组好词
3
根据所学生字,正确辨认并组词.
√
√
课内
从句中找反义词
4
检查对反义词的理解
√
课内
照样子,写词语
检测学生是否留心观察发现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
√
√
课外
25
5
根据词语特点填词,并检查学生平时积累具有此种特点的词的情况.
√
√
√
课外.课内
句子练习
6
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
√
√
课内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7
检查学生对课文中学过的人或物的了解情况
√
√
√
课内
口语交际
8
检查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情况
√
√
√
课内课外
联系课内外阅读,根据理解填空
10
真正理解课文
√
√
√
课内课外
13
阅读理解
阅读题
(一)
1
加标点符号
√
√
√
课内
20
2
找中心句
√
√
√
课内
3
找打比方的句子
√
√
√
课内
4
写打比方的句子
√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上册期末测评双向细目标准表格.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评双向细目表
题序考查内容及题目描述认知层次题型取材分值
1 看拼音,写词语。
识记写词课本 4 基础
2 按查字典要求填空识记、运用填空课本 4 部分
(选择 3 改错别字识记选择课本 4 题 ) 4 多音字组词识记、运用填空课内 3
5 词语搭配运用选择课内 5
6 填合适的关联词识记填空课本 3 运用
(填空7
按要求写句子理解、运用填空课内 4
题 )
8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识记选择课本8
9 读一段话,按要求填空理解、运用填空课外14
段意概括理解填空
课外、生
阅读10 11
活关键句的理解 (修辞、文意理解 ) 理解创造填空
结合单元主题;结合生活、活动、阅
读。
1 、叙事清楚完整,中心明确;
习作理解创造写话生活40
2 、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3 、书写
自己的真实感受。
三下期中试卷双向细目表

√
√
√
主观
课内外
2
我会填
内外
6
默写古诗
11
复习学过的古诗
√
客观
课内
5
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
1
课文的背诵,记忆
√
客观
课内
4
30
2
如何判断句子
√
客观
课内
4
3
能根据内容提取信息
√
客观
课内
3
4
认识比喻句
√
√
主观
课内
1
5
根据对课文的认识理解
√
√
√
√
主观
课内
3
二
1
在文中查找
√
客观
课内
2
加偏旁,组新词
4
根据语文园地三的学习,主观填词。
√
√
√
主观、客观
课外、课内
3
我会选词填空
5
考察学生对量词的运用
√
√
√
√
客观
课内
4
划去不正确的词语
6
通过平时上课积累的改错符号的运用
√
√
主观
课内、外
4
写反义词
7
运用平时积累的反义词
√
√
主观
课内外
4
我会判断
8
比喻句的判断
√
√
主观
课外
2
照样子,换说法
9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题项
题目
题号
知识点
考试水平
题型
取材
分
√
√
主观
课内外
2
我会填
内外
6
默写古诗
11
复习学过的古诗
√
客观
课内
5
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
1
课文的背诵,记忆
√
客观
课内
4
30
2
如何判断句子
√
客观
课内
4
3
能根据内容提取信息
√
客观
课内
3
4
认识比喻句
√
√
主观
课内
1
5
根据对课文的认识理解
√
√
√
√
主观
课内
3
二
1
在文中查找
√
客观
课内
2
加偏旁,组新词
4
根据语文园地三的学习,主观填词。
√
√
√
主观、客观
课外、课内
3
我会选词填空
5
考察学生对量词的运用
√
√
√
√
客观
课内
4
划去不正确的词语
6
通过平时上课积累的改错符号的运用
√
√
主观
课内、外
4
写反义词
7
运用平时积累的反义词
√
√
主观
课内外
4
我会判断
8
比喻句的判断
√
√
主观
课外
2
照样子,换说法
9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题项
题目
题号
知识点
考试水平
题型
取材
分
双向细目表(范例)

三年级语文学科双向细目表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考试时限60分钟
知识主题
题号
知识考点
题型
目标层次
预估难度
出处
分值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易
中
难
教材
练习
课外
自编
基础知识与运用
1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子,根据汉字认读拼音
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了解现用教材涉及的重要作家常识知识
正确排列语序
正确默写现用教材中的古诗词
活用语文知识以及掌握名著导读常识
√
√
√
√
√
30分
填空
√
√
√
2
填空
√
√
√
3
填空
√
√
√
4
填空
√
√
√
5
填空
√
√
√
6
填空
√
√
√
现代文阅读
7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阅理解
√
√
√
√
√
2分
8
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简答
√
√
√
4分
9
比较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
简答
√
√
√
√
√
2分
10
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体验
简答
√
√
√
√
√
√
3分
11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简答
√
√
√
√
3分
12
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考试时限60分钟
知识主题
题号
知识考点
题型
目标层次
预估难度
出处
分值
识记
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易
中
难
教材
练习
课外
自编
基础知识与运用
1
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子,根据汉字认读拼音
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了解现用教材涉及的重要作家常识知识
正确排列语序
正确默写现用教材中的古诗词
活用语文知识以及掌握名著导读常识
√
√
√
√
√
30分
填空
√
√
√
2
填空
√
√
√
3
填空
√
√
√
4
填空
√
√
√
5
填空
√
√
√
6
填空
√
√
√
现代文阅读
7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阅理解
√
√
√
√
√
2分
8
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简答
√
√
√
4分
9
比较理解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
简答
√
√
√
√
√
2分
10
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体验
简答
√
√
√
√
√
√
3分
11
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简答
√
√
√
√
3分
12
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题项
题目
题号
知识点
考 试 水 平
取材
分
值
合计
知识
领会
运用
分析
积累运用
选读音
1
给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选读音
√
课内
55
看拼音,
写词语!
2
本册1--4单元中,要求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
课内
认清字,
组好词
3
根据所学生字,正确辨认并组词。
√
√
课内
从句中找反义词
4
检查对反义词的理解
√
课内
照样子,写词语
5
根据词语特点填词,并检查学生平时积累具有此种特点的词的情况。
√
√
√
课外、课内
句子练习
6
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
√
√
课内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7
检查学生对课文中学过的人或物的了解情况
√
√
√
课内
口语交际
8
检查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情况
√
√
√
课内课外
联系课内外阅读,根据理解填空
10
真正理解课文
√
√
√
课内课外
13
阅读理解
阅读题
(一)
1
加标点符号
√
√
√
课内
20
2
找中心句
√
√√Βιβλιοθήκη 课内3找打比方的句子
√
√
√
课内
4
写打比方的句子
√
√
√
√
课外
5
检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和说明方法
√
√
√
课内课外
阅读题
(二)
1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
√
√
课外
2
加题目
√
√
课外
3
写段意
√
√
√
课外
4
总结写作顺序
√
√
课外
5
抄喜欢的句子
√
√
√
课外
习作表达
习作
1
检测学生是否留心观察发现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
√
√
课外
25
题项
题目
题号
知识点
考 试 水 平
取材
分
值
合计
知识
领会
运用
分析
积累运用
选读音
1
给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选读音
√
课内
55
看拼音,
写词语!
2
本册1--4单元中,要求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
课内
认清字,
组好词
3
根据所学生字,正确辨认并组词。
√
√
课内
从句中找反义词
4
检查对反义词的理解
√
课内
照样子,写词语
5
根据词语特点填词,并检查学生平时积累具有此种特点的词的情况。
√
√
√
课外、课内
句子练习
6
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
√
√
课内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7
检查学生对课文中学过的人或物的了解情况
√
√
√
课内
口语交际
8
检查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情况
√
√
√
课内课外
联系课内外阅读,根据理解填空
10
真正理解课文
√
√
√
课内课外
13
阅读理解
阅读题
(一)
1
加标点符号
√
√
√
课内
20
2
找中心句
√
√√Βιβλιοθήκη 课内3找打比方的句子
√
√
√
课内
4
写打比方的句子
√
√
√
√
课外
5
检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和说明方法
√
√
√
课内课外
阅读题
(二)
1
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
√
√
课外
2
加题目
√
√
课外
3
写段意
√
√
√
课外
4
总结写作顺序
√
√
课外
5
抄喜欢的句子
√
√
√
课外
习作表达
习作
1
检测学生是否留心观察发现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
√
√
课外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