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期末水平测试卷双向细目表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用于指导小学数学教育评估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设计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数学试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并探讨其在小学数学教育评估中的应用。

一、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概述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以表格形式呈现的评估工具,它根据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列出了不同层次和能力的学生在完成数学试题时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常,双向细目表包括三个维度:认知目标、知识点和难度等级。

认知目标维度指出了学生应该达到的认知水平,如理解、应用、分析等;知识点维度列出了试题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点;难度等级维度则指出了试题的难易程度,以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二、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的应用1、确定评估目标在进行数学评估时,教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即学生应该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教师确定评估目标,使其更加明确和具体。

在细目表中,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维度,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方法和技能,进而设计出相应的试题。

2、制定评估计划评估计划是教师进行数学评估的基础,它可以指导教师设计出更加全面、系统的数学试题。

在制定评估计划时,教师可以根据双向细目表,将知识点和难度等级进行分类和排序,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和能力学生的评估计划。

3、设计数学试题在设计数学试题时,教师需要根据双向细目表中的知识点和难度等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精准、有效的试题。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维度,设计出涵盖不同数学概念的试题;可以根据难度等级维度,设计出适合不同能力学生的试题。

4、进行评估和反馈在进行数学评估时,教师需要根据双向细目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和指导。

通过双向细目表的指导,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进而提出更加精准的建议和指导。

三、总结小学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评估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精准、有效的数学试题。

(编写说明)数学教师命题能力大赛试卷双向细目表编写说明

(编写说明)数学教师命题能力大赛试卷双向细目表编写说明

香洲区小学数学教师命题能力大赛试卷
双向细目表编写说明
知识目标:教材安排了四个课程内容,即四大领域的知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但是,本次比赛是编写单元检测试卷,因此,要求细化到整个单元的每个知识点,所以在双向细目表中的知识目标一栏,要求填写知识点的内容。

能力目标:课标提出10个核心概念,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所以在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目标一栏,可以参考课标中的这10个核心概念所要达成的能力目标填写。

能力目标这一栏还要填写考查学生认知行为的水平层次,一般分为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可标注到()内。

难度系数:一二年级为0.9,三四年级为0.85,五六年级为0.8,这里的难度系数是指全区学生的平均分。

我们教科培中心每年出的期末试卷,经过近两年的全区统一考试检验,完全符合这个要求。

参赛老师可参照区教科培中心期末考试题的难易程度确定单元试卷难度系数。

香洲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小学数学科
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日。

三年级数学期末水平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三年级数学期末水平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3
1
3
分数的简单应用
2

1

7
4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1

1
1
5
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

2
6
“倍”的意义
1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

1
1
8
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3

9
9
加减法的验算
1

2
10
加减法的估算
1

5
11
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

5
12
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5
(分值)




能力层次
(分值)
总计
分值
预测难度系数















19
秒的认识
1

2
1
20
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1

1
21
解决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
1

1

3
图形与几何
22
四边形
1

2
23
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

6
24
周长的含义
1

2
25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三年级双向细目表

三年级双向细目表

___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上册双向细目表25×2=25×4=25×6=25×8=25×3=25×5=25×7=25×9=15×2=15×4=15×6=15×8=15×3=15×5=15×7=15×9=45×2=45×4=45×6=45×8=45×3=45×5= 45×7= 45×9=35×2=35×4=35×6=35×8=35×3=35×5=35×7=35×9=125×2=125×4= 125×6=125×8=125×3=125×5=125×7= 125×9=123+25=80-17=10+20= 120-25=248+89=85-18=11+22=125-26= 456+45=90-19=12+24=130-27= 879+54= 95-20=60-13=146-23=457+456=100-21=65-14=546-457=7+14=105-22= 70-15= 896-546=8+16=110-23=75-16=155×5=9+18=115-24=564-12=45×10=45-23=456-12=56-45=56×12=78-23=25×6=125×4=25×7=26+9= 57-38=1500-700=42×2=660÷3=960÷3=180÷9=65+15=50÷5=3×800=420÷7=3×220= 420-20= 93÷3= 880÷4=1200-200=0÷51=0÷76= 0×85=70÷7=25×3= 268+125= 280+40= 66-22= 46×20=85-42= 8×6+7= 52+23= 6×4÷2=120×4=80×5=40×5=15×5+5= 600-50= 56×2= 200-36= 15+5×3= 400×5= 45÷3= 51+31=380+50= 789+0= 300÷5= 15×4+8= 680×0= 40×25= 6×6+6= 43-24= 11×9= 120×3= 360+80= 300×7=85+ 47= 310×3=81+12= 90-31= 60×9= 55+41= 30×4= 13×3=60÷4=120-50= 300-64= 64×10= 6+6×7= 400×5=50-31= 425×0= 528-0= 450+80= 57+140= 800×2= 3000-400= 420÷7= 6×80+20= 420-330= 5×28= 60×5= 17×3= 12+88= 630÷9=350÷7=700×2=18×4=320×3=60×15=72÷6÷2= 400×3= 8+2×20= 22+40=7×8-7= 56÷8= 380-190= 400×6= 50-23=35×0= 40×6= 300×6= 7+3×4= 90-26=200×5=320×2=660÷6=700×2= 80×3= 70+550= 800×6= 500×4= 540÷9= 14×5=350-80= 570+50= 23×3= 180÷3= 200×8=530-70= 850×2= 263-80= 850÷2= 98+26×0= 6×3= 49÷7= 18÷6= 45+32= 24÷8= 40÷5= 500+300= 450+500= 360-80= 50+800= 9×6= 72÷8= 28÷7= 5×9= 360-30= 730-700= 18÷3= 3400-300= 120+400= 21÷7=700+800= 9×4= 48÷6= 1200+800= 720+80=8×7= 460+400= 6×8= 6×7= 45÷5= 200+800= 24-6= 8×3= 3000-1500= 760+60= 35÷7= 27+53= 240-120= 5000-500= 3600-600= 30 × 2= 52 × 7= 100 ×4=900× 5 = 40 × 6 =10 × 9 = 3 × 8 = 18 + 53 = 3×7+4= 4×6+2=5×9+6= 3×8+9= 9×2+4= 5×200= ()×5<377×()<43 ()×9<64 4×400= 900×3= 800×4=2×9+3=3×4+5= 2×7+8= 2×8+6= 2×9+5=90×9= 8×()<65 ()×9<38 6×()<49 ()×9<207×()<50 5×()<32 600×4= 50×9=70×7=8×800= 5×500=19×4=()×3<25 2×()<15 ()×4<25 4×7+9= 3×6+7= 3×9+4=200+180= 56+125= 400-70= 71+28= 6×8=36-18=35÷5=90+150= 78÷9= 45-27= 720-180= 9×9= 910-90= 38÷7=220+150= 6×9= 6×7=40÷8= 290-40= 770-160= 600+270= 620+150= 3×7=7×7= 37÷6= 56÷9=760+100= 750+125= 4×6=19÷8= 200+50= 430+27= 720-70= 820-128= 33-17= 71-43 =81÷9=72÷8=71-24= 250-60= 28÷7=33÷6= 66÷8=5×5=15+43= 58-36= 6×6=60+35 0=840+90= 5×9=3÷7=460-72= 34+23= 34+56=13÷6=9×4=30+540= 620-57= 11÷5=67-53 =52+81= 9×9=83÷9=330-172= 38+52= 5×6=8×6=62+52= 41÷5=75+75= 70+18= 5×4= 36÷6=70-18= 900-80= 70+450= 58+14= 78-23= 36÷7=44÷6=94-46= 7×8= 8×7=52÷7= 6×4=500+700= 30+38= 84-12= 4×4=2×2= 2300-500= 44+23= 7×2=520-30= 980-400= 6×3= 750+60= 8×1=8×2=17÷5= 8×3=26÷6=300+70= 760-500= 38÷7=700-300= 270-80= 7×3= 22÷7=100-45= 8×4=2×6=9×6=33÷6= 370-230= 69+30= 32÷4=1×1=120-30= 5×4= 200+90= 69+40= 9×2=6×3=26+36= 19+47= 67÷8=64÷8=220+170= 4×7=19÷6=21÷6= 69+32= 680-120= 770+630= 3×3=25×4= 450×0= 120-40=402×5=360-90=11+60= 630×3= 560+40=72-24= 9+50= 630+70= 120×5= 250×5= 14+40= 24×5= 70×8= 880×2= 40×8= 57-28= 801×9= 120+20= 250×1= 28+68= 100×0= 902×1= 17×4= 30×6= 18×3= 68-4= 48-16= 70×2= 200×8= 280-70= 320×8= 30×6= 180-60= 560+80= 150×2= 140-5= 125×8= 700×2= 72×3= 42+30= 902×6= 口算(四)120-40=402×5=25×4=450×0=630×3=560+40=360-90=11+60=72-24=9+50=630+70=120×5=24×5=70×8=250×5=14+40=57-28=801×9=880×2=40×8=120+20=250×1=28+68=100×0=30×6=18×3=902×1=17×4=70×2=200×8=68-4=48-16=280-70=320×8=30×6=180-60=140-5=125×8=560+80=150×2=42+30=902×6=700×2=72×3=590+70=800×5=440×0=25+16=303×3=12×2=470+70=64×0=20×6=90×3=25×8=72×6=420×6=280+40=55×5=48×4=120-40=402×5=25×4=450×0=630×3=560+40=360-90=11+60=72-24=9+50=630+70=120×5=24×5=70×8=250×5=14+40=57-28=801×9=880×2=40×8=120+20=250×1=28+68=100×0=30×6=18×3=902×1=17×4=70×2=200×8=68-4=48-16=280-70=320×8=30×6=180-60=140-5=125×8=560+80=150×2=42+30=902×6=700×2=72×3=590+70=800×5=440×0=25+16=303×3=12×2=470+70=64×0=20×6=90×3=25×8=72×6=420×6=280+40=55×5=48×4=口算(六)1厘米=()毫米50厘米=()分米10厘米=()分米40分米=()米3米=()厘米1米=()厘米10分米=()米100厘米=()米40毫米=()厘米70厘米=()分米20分米=()米80毫米=()厘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4分米=()厘米5分米=()厘米60毫米=()厘米6厘米=()毫米30分米=()厘米80厘米=()分米1分米=()毫米4米=()厘米1米=()分米90毫米=()厘米200+180= 56+125= 400-70= 71+28= 35÷5=90+150= 20+150= 6×9=910-90= 35÷7=34+56= 6×8=12÷6=9×4=34+23= 36-18= 30+540= 620-57= 15÷5=67-53=30米-20分米=()米6分米+()厘米=1米20米-70分米=()分米70厘米+30厘米=()分米270米+()米=1千米405米+()米=1千米3米-()厘米=1米5米+()分米=6米8米+()分米=90分米1千米-()米=350米()米+1千米=2000米86千克-52千克=()千克2吨-325千克=()千克35千克+18千克=()千克56吨+()千克=62吨850千克+150千克=()吨24千克+()千克=100千克307克-60克=()克6吨-500千克=()千克46吨-15吨=()吨40毫米=()厘米70厘米=()分米20分米=()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4分米=()厘米60毫米=()厘米6厘米=()毫米30分米=()厘米1分米=()毫米4米=()厘米1米=()分米9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5分米=()厘米68+96= 300+620= 85+126= 308+22=37+49= 87+56= 56+113= 44+38=49+67= 57+65= 88+77= 83+49=99+66= 52+108= 101+99= 65+125=64+119= 83+107= 750+150= 96+45=804+36= 95+70= 3655+345= 820+360=464+36= 4300+2600= 843+57= 9700+300=265+600= 5600+200= 341+59= 340+560=67+233= 510+670= 269+600= 350+70=6782+3218= 540+1260= 1400+3700= 340+2460=470+530= 740+600= 6700+600= 890+1110=870+120= 820+132= 310+690= 420+655=460+1340= 430+150= 2100+910= 270+123=450+1550= 323+232= 260+1340= 456+123=2400+1200= 4500+3700= 680+1220= 3400+540=420+1580= 6800+120= 4000+400= 540+1460=870-650= 420-210= 304+38= 877+177=304-38= 877-177= 582+60= 625+85=582-60= 625-85= 580+250= 326+87=580-250= 326-87= 672+570= 520+185=672-570= 520-185= 154+46= 345+65=154-46= 345-65= 865+528= 865-528=545+255= 386+214= 253-143= 296-286=387+213= 499+501= 873-663= 987-647=866+134= 534+266= 376-286= 800-480=645-454= 8000-7000= 872-672= 4650-460=540-65= 8100-280= 750-380= 7500-2500=5026-326= 860-780= 1850-480= 903-780=750-280= 650-460= 370-295= 1355-455=685-396= 788-166= 300-284= 820-43=。

三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下)复习进程

三年级数学双向细目表(下)复习进程
拓展应用
数与代数
四.1、连除应用题
√4
4
30
30%
4
四、3 小数的加减法
√10
10
√10
统计与概率
四、5 求平均数√88 Nhomakorabea8√
空间与图形
四、2、4面积的应用
√8
8
8

合计
6
18.5
37
38.5
100
100
100%
49%
30%
20%
题型
知识
内容
考试内容
考试目标(能力)
分值
分值
合计
所占
比例
难易程度
了解
理解
掌握
应用



计算
数与代数
一.(四)1直接写得数(除13、14小题以外的)
√7
7
30
30%
7√
一.(四)1直接写得数第5、10小题
√1
1
1√
一.(四)2竖式计算第3、4、题
√6
6
6
一.(四)2竖式计算第、1、2题
√4
4
4
一.(四)3脱式计算第1、3、4
√2
2
2
选择
空间与图形
一.(三)1、3周长与面积的比较
√1
2
3
6
6%
1
2√
一.(三)2面积的应用
1
1
1
数与代数
一.(三)4、年月日的知识
√1
1
1

一.(三)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
1
1

探索部分
空间与图形

【双向细目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双向细目表(1-9单元)

【双向细目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双向细目表(1-9单元)

分值


2


2


2


2


2


2
√√
2


2
√√
2


2
√√ຫໍສະໝຸດ 2√√2


2


2


2
16 图形与几何 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和的关系
17 数与代数
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多少
18 图形与几何
求经过的时间
19 数与代数
正方形周长的拓展运用
20 综合与实践
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二 21
、计 22 算 23
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进度:第一至第九单元
出卷:
题 型
题号
知识领域
1 数与代数
2 图形与几何
3 图形与几何
4 数与代数
5 数与代数
一6 、7
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
认 8 数与代数
真 9 图形与几何
审 10 数与代数
题 、
11
数与代数
慎 12 数与代数
重 13 数与代数
择 14 数与代数
心 28. 综合与实践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解 决
28. 综合与实践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8. 综合与实践 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问题


2


2


2

√2


2

2023年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23年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2023年小学数学1-12册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册数单元(知识块)知识点教学目标(目的性)一、数一数数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比一比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 1.了解多少,长短、高矮的概念2.会比较多少,长短、高矮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比大小,认识“<、>”;序数;数的分解和组成;加减法;简单图画应用题;0的认识 1.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五、分类根据不同标准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掌握6到10的数字顺序以及各数的组成2.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七、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11~20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个数,会读、写11-20各数第一册八、认识钟表整时和几时半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简单图画应用题中出现单位名称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位置上下前后;左右;位置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用数学(出现与图画结合,但语言叙述较完整的应用题;出现依据条件提问题的不完整应用题)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细目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细目表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命题双向细目表
单元(章)
课题
课题
课时
分数(课时*1.61)
备注
一、



(16分)
口算乘法
4
6.5
口算除法
4
6.5
练习课
2
3
二、




(6分)
搭一搭
1
1.5
观察物体
1
1.5
练习课
2
3
三、
千克、
克、

(10分)
千克、克、的理解
1
2
吨的理解
2
3
搭配中的学问
1
2
练习课
2
3
四、


(16)
整理和复习(二)
1
1.5
练习课
2
3
八、
摸球游戏
2
3
单元(章)
课题
课题
课时
备注



(7)
生活中的推理
2
3
单元测试
2
期末总复习备考
10

(16)
分桃子
1
1.5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
1.5
淘气的猴子
1
1.5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1
1.5
送温暖
1
1.5
买新书
1
1.5
练习八
1
2
练习八(p66-67)
1
2
练习课
2
3
七、



(16)
年月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单位间的进率
4

4
0.92
(续上表)
知识点编码
考点内容
单选


能力层次
(分值)
填空


能力层次
(分值)
计算


能力层次
(分值)
操作


能力层次
(分值)




能力层次
(分值)
总计
分值
预测难度系数















19
秒的认识
1

2
1
20
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
1

1
0.96
21
解决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
1

5
0.87
11
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问题
1

5
0.90
12
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5

5
0.94
13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1

1
0.98
14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3

9
0.89
15
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10
0.87
16
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
1

2
0.98
17
质量单位
1

1

3
0.97
1

1

3
0.91
图形与几何
22
四边形
1

2
0.97
23
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

6
0.82
24
周长的含义
1

2
0.85
25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2
0.95
26
解决问题
1

5
0.89
合计
7
18
15
2
6
100
0.88
三年级数学期末水平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三年级上册(人教版)期末水平考试试卷双向细目表(2015学年)
知识点编码
考点内容
单选题

能力层次
(分值)
填空


能力层次
(分值)
计算


能力层次
(分值)
操作


能力层次
(分值)




能力层次
(分值)
总计
分值
预测难度系数















数与代数
1
分数的意义
1

2


7
0.86
2
分数的大小比较
3

3
1
3
分数的简单应用
2

1

7
0.71
4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1

1
1
5
用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

2
0.95
6
“倍”的意义
1

1
0.96
7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

1
1
8
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3

9
0.88
9
加减法的验算
1

2
0.93
10
加减法的估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