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合集下载

锅炉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锅炉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锅炉爆炸事故专题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蒸汽锅炉在运行中遇特殊状况可出现超压、缺水、爆管等事故,如处理不妥会引起锅炉爆炸事故。

锅炉爆炸时锅炉旳锅筒发生破裂,锅内一定压力旳汽水混合物从破裂处迅速冲出,其能量立即释放,瞬时降为大气压力而迅速膨胀汽化,产生巨大旳作用力和冲击波,进而导致房屋倒塌、火灾、周围易燃易爆品爆炸等衍生事故。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火灾爆炸事故应急处理应本着“以人为本,先救人后救物,救人与灭火同步进行;初起火灾时,应抓住有利时机,第一时间进行扑灭;火势较大时,应先控制、后灭火;先冷却保护着火部位及周围受影响旳设备设施,后集中力量统一歼灭;当火灾失控,危及灭火人员旳生命安全时,应立即指挥现场所有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旳原则进行处理。

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副总经理组员:生产部经理、储运部经理、安全管理部经理、车间负责人、行政人事部经理等。

3.2各级别职责A 指挥部职责是根据现场事态实际状况,作出疏散、抢险、扑救、互救、物资调配及对外求援旳决定,同步事故处置结束后发出事故终止指令。

B生产、储运部经理职责是根据现场实际状况指导现场人员进行车间停机、人员疏散、救援及控制险情,同步将险情上报企业领导。

C车间负责人职责是将现场实际状况迅速、如实向生产部经理、安全管理部经理汇报,同步组织车间部分员工进行疏散,同步准备对应旳应急物资,在接到扑救指令后进行停车处理或协助处理,并将现场人员伤亡状况如实上报。

D安全管理部职责是接到告知后立即组织警卫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扑救、隔离,将现场状况精确汇报给应急指挥部,做好人员疏散、救援旳道路指导,如接到指挥部指令后向外界有关部门求援。

E 行政人事部经理职责是接到指挥部告知后组织进行伤员救护及送医就诊。

F车间班长、员工职责是在保证自身安全旳前提下按照车间负责人旳指挥进行撤离、救援、生产停车。

4防止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锅炉险情监测监控方式、措施及防止措施(1)严格执行锅炉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查制度,安全附件完好并定期检查,定期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的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的措施
2.3 保持制粉系统运行稳定,适当降低系粉位,严防给粉机自流;严格执行定期降粉位制度以防止粉 仓结块搭桥,造成给粉机下粉不均。
2.5 保持合适的过剩空气系数,采用分级配风方式,确保氧量在规定值。
2.6 当负荷较低时,要较集中的投入火嘴,并保持下排、中下排较大出力。配风时应根 据火嘴运行情况,保证炉膛下部有较好的空气动力场,以保持较大的气流切园直径,以利 于着火。
1.严格执行《大型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规定。
2.防止锅炉灭火事故的发生:
2.1 加强对煤质的监督管理。煤管部门应及时抽查火车、汽车来煤煤质,化学应及时将 煤质化验结果通知现场司炉。
2.2 司炉根据煤质情况调整燃烧,当煤质较差时,应适当降低一次风速,提高煤粉浓度, 增加并稳定下排火嘴出力,严防风量过大。
2、7 低负荷及燃烧不稳时,应及时投油助燃。
2.8 启停制粉系统及清理木块分离器时操作要平稳,尽量减少对炉膛内的干扰。
2、9 运行中应加强对压力自动的监视,注意主汽压力、给粉机转速、及氧量的变化,当 自动失灵时应及时解除,防止因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而造成熄火。
2、10 当发生辅机故障时应头脑清醒,判断准确,处理及时、正确,防止处理不当而造成 熄火。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正式)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2579-30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发生,应严格执行《大型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35-1991)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 防止锅炉灭火1.1 各电厂要根据本厂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包括从来煤煤质监督、混配煤到燃烧调整以及低负荷运行,并严格执行。

1.2 加强燃煤的监督管理,完善混煤设施。

加强配煤管理和煤质分析,并及时将煤质情况通知司炉,做好调整燃烧的应变措施,防止发生锅炉灭火。

1.3 新炉投产、锅炉改进性大修后或当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大差异时,应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以确定一、二次风量、风速、合理的过剩空气量、风煤比、煤粉细度、燃烧器倾角或旋流强度及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等。

在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太差异时,应首先进行校核计算,在校核计算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进行冷态动力场试验和热态调整试验。

1.4 当炉膛已经灭火或已局部灭火并濒临全部灭火时,严禁投入助燃油。

某火电厂锅炉炉膛爆燃事故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某火电厂锅炉炉膛爆燃事故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源 。3 条件 缺 一 不可 , 则不 会 发 生 炉 膛爆 炸 事 故 。 个 否
5 事 故整 改 和防 范措 施
事 故 发 生 后 , 运 指 挥 部 组织 调试 单 位 、 理 单 位 、 装 试 监 安 单位 、 生 产 单 位对 发 生 事 故 的主 观 和 客 观 原 因进 行 分 析 , 通 过 分 析 原 因和 总 结 教 训 增 强 各 单 位 安 全 意 识 ,提 高 安 全 认
煤火 检 未 汇 报 试 运 指挥 部及 相 关 人 员 , 且 未 及 时 恢复 。 并
() 理 单 位 没 有 做 好 监 督 管 理 工 作 , 能 及 时 发 现 事 3监 没 故 隐 患并 提 醒 试 运 指挥 部和 调 试 单 位 进 行整 改 。 () 运 指 挥 部 全 面 指挥 协 调 工 作 不 到位 。 4试
稳 定 时 , 及 时投 油助 燃 。 运 行 技 术 标 准 中 和 《 组 整 套 启 未 在 机
动调试大纲》 要求先投油, 中, 燃烧稳定后再投煤粉燃烧 。
运 行 阶段 ,并 决 定使 用 离 子 点 火 装 置 点火 。9 3# 锅 炉 启 动 :0 2 吸 、 风 机 , 行 炉膛 吹扫 ;:0 动# 锅 炉 一 次 风 机 、 封 风 送 进 94启 2 密
机运行, 等离 子 点 火装 置 四角 拉 弧 ;:9 动# 锅 炉 A 运 行 , 95启 2 磨
X s 。 ◆ 术 流 uhd l 学 交 羹 euii au
某 火电厂锅 炉炉膛爆燃事 故的分析及 防范措施
张 正 喜
( 夏 电力 投 资集 团 公 司 , 夏 银 川 70 0 ) 宁 宁 5 0 1

要: 分析 了某火力发 电厂锅炉 炉膛爆燃的主要原 因, 提出 了有效 的防范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1 防止锅炉灭火1.1 交、接班清楚,对设备运行情况了解细致,针对设备缺陷情况及有可能影响设备运行因素(如天气等)做好事故预想。

1.2 监盘认真,及时发现问题,果断处理。

1.3 巡检到位,及时发现设备隐患。

1.4通过火焰电视、火检强度及就地看火监视炉内燃烧情况,对能够直接反应炉内燃烧变化的一些参数(炉膛负压、氧量等)加强监视,出现异常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1.5当班运行人员应了解炉前煤种变化,合理组织燃烧,煤种变差,燃烧不稳应及时投油助燃。

1.6应保证合理的风煤配比,投入磨煤机一次风量自动,根据煤种变化、燃烧情况可适当调整一次风量偏置,燃煤挥发份偏高时可适当提高一次风量防止结焦,低负荷或燃烧情况较差应适当降低一次风量保证燃烧稳定。

1.7合理调整各二次风挡板开度,保证燃烧情况良好;省煤器出口烟气中含氧量在正常范围,高负荷炉膛温度高可适当降低氧量,但最低不应小于3%,油煤混烧为防止结焦,应适当提高氧量。

1.8在没有进一步做低负荷稳燃试验前,应控制最低不投油负荷大于200MW。

1.9运行磨煤机平均煤量如果低于30t/h,应及时停止一台磨煤机运行,从而保证一次风煤粉有较高的浓度,提高燃烧中心火焰温度。

1.10三台(或两台)磨运行时当出现给煤机断煤、皮带打滑或制粉系统故障跳闸,如果未发生灭火,首先应迅速投入油枪稳定燃烧,不要急于启备用磨煤机,防止炉内扰动过大造成灭火。

1.11如果燃烧不稳火焰已明显变暗或已灭火,禁止再投油助燃,应立即切断一切燃料,以大于30%的风量吹扫5分钟后再重新点火,严禁用爆燃法点火1.12应按规定坚持吹灰,防止严重结焦,因掉大焦造成燃烧不稳而灭火。

1.13油枪定期试验应认真,发现问题及时找检修处理,保证油枪良好的备用状态。

1.14设备启停、倒换调整时应有提前量,避免参数大幅度波动,备用设备启来稳定后再停止运行设备。

1.15 输煤值班员应加强煤斗的检查,运行或备用制粉系统煤斗煤位必须保证煤位正常。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的技术措施为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发生,应严格执行《大型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范》(DL435-1991)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1 防止锅炉灭火1.1 各发电厂应根据其自身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制定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包括从来煤煤质监督、混配煤到燃烧调整以及低负荷运行,并严格执行。

1.2 加强燃煤的监督管理,完善混煤设施。

加强配煤管理和煤质分析,并及时将煤质情况通知给司炉,做好调整燃烧的应变措施,防止发生锅炉灭火。

1.3 新炉投产、锅炉改进检修后或实际燃料与设计燃料相差较大时,应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以确定一、二次风量、风速、合理的过剩空气量、风煤比、煤粉细度、燃烧器倾角或旋流强度及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等。

在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太差异时,应首先进行校核计算,在校核计算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进行冷态动态现场试验和热态调整试验。

1.4 当熔炉已熄灭或部分熄灭,并处于完全熄灭的边缘时,严禁投入助燃油。

当锅炉灭火后,要立即停止燃料(含煤、油、燃气、制粉乏气风)供给,严禁用爆燃法恢复燃烧。

重新点火前必须对锅炉进行充分通风吹扫,以排除炉膛和烟道内的可燃物质。

1.5 加强锅炉燃烧调整,特别是一次风速风压的监视,防止因风速低导致煤粉管道堵塞而引起的熄火。

1.6 100MW等级及以上机组的锅炉应配备锅炉灭火保护装置。

加强锅炉灭火保护装置的维护与管理,防止火焰探头烧毁、污染失灵、炉膛负压管堵塞等问题的发生。

1.6.1 定期结焦并清除消防探头周围的灰烬,认真落实灭火保护定期试验制度,防止因保护设备误动造成锅炉灭火。

1.6.2 维护火焰监测系统、管理和改进工作,提高其准确性。

1.6.3 灭火保护系统应引入炉膛压力保护。

容量为100MW除引入负压保护信号外,机组及以上锅炉的灭火保护系统,还必须引入火焰检测信号,并且要求灭火后有进行自动吹扫的控制逻辑。

1.6.4 300MW及以上机组的锅炉,应配备全功能燃烧安全保护系统,以提高大型锅炉的应变能力,系统除了具备上述灭火保护功能外,还应具有喷燃器管理功能和保护装置本身的定时自检功能。

DL 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

DL 435-2004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

目次前言1范围2术语3防止炉膛爆炸的有关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可能引起炉膛爆炸的原因附录B(资料性附录)炉膛瞬态设计承压能力的说明附录C(规范性附录)燃料跳闸的延时及附加报警项目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关于下达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综科教[1998]28号文),对DL435—1991《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对DL 435—1991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修改了炉膛结构设计压力的规定值;——增加了术语;——增加了防止炉膛内爆的内容;——对有关设备及其系统的要求以及运行操作的规定作了新的补充;——增加了资料性附录“可能引起炉膛爆炸的原因”(附录A);——增加了资料性附录“炉膛瞬态设计承压能力的说明”(附录B);——增加了规范性附录“燃料跳闸的延时及附加报警项目”(附录C)。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435—1991。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电热工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泽民、高汉襄、袁颖、许传凯。

本标准首次发布:1991年9月18日。

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防止电站煤粉锅炉炉膛外爆/内爆在有关设备及其系统方面的基本要求,给出了对设备启、停的顺序及运行操作的指南。

本标准适用于电站煤粉锅炉。

2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2.1总一次风关断门main primary air shut off gate能严密关闭而阻止一次风送入所有燃烧器的总风门。

一般应装在不含煤粉的气流中,如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一次风机出口或负压直吹制粉系统及贮仓式制粉系统磨煤机的入口。

2.2火焰检测器flame detector检测有无火焰并提供信号的装置。

2.3方向闭锁directional blocking当检测到炉膛压力偏离正常值过大时,禁止所有相关的终端控制元件,向可能会增大偏差的方向移动的一种连锁系统。

锅炉爆炸事故的几种原因及预防措施(正式)

锅炉爆炸事故的几种原因及预防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锅炉爆炸事故的几种原因及预防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759-41 锅炉爆炸事故的几种原因及预防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水蒸气爆炸:该容器破裂,容器内液面上的压力瞬即下降为大气压力,原工作压力下高于100℃的饱和水此时成了极不稳定、在大气压力下难于存在的"过饱和水",其中的一部分即瞬时汽化,体积骤然膨胀许多倍,在容器周围空间形成爆炸。

2)超压爆炸:由于各种原因使锅炉主要承压部件筒体、封头、管板、炉胆等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承载能力而造成的锅炉爆炸。

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运行管理。

3)缺陷导致爆炸:是指锅炉承受的压力并未超过额定压力,但因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出现裂纹、严重变形、腐蚀、组织变化等情况,导致主要承压部件丧失承载能力,突然大面积破裂爆炸。

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锅炉检验,避免锅炉主要承压部件带缺陷运行。

4)严重缺水导致爆炸: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如锅筒、封头、管板、炉胆等,不少是直接受火焰加热的。

锅炉一旦严重缺水,上述主要受压部件得不到正常冷却,甚至被烧,金属温度急剧上升甚至被烧红。

在这样的缺水情况下是严禁加水的,应立即停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722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标准版本
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技术措施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发生,应严格执行《大型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35-1991)以及其他有关规定,并重点要求如下:
1 防止锅炉灭火
1.1 各电厂要根据本厂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包括从来煤煤质监督、混配煤到燃烧调整以及低负荷运行,并严格执行。

1.2 加强燃煤的监督管理,完善混煤设施。

加强配煤管理和煤质分析,并及时将煤质情况通知司
炉,做好调整燃烧的应变措施,防止发生锅炉灭火。

1.3 新炉投产、锅炉改进性大修后或当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大差异时,应进行燃烧调整试验,以确定一、二次风量、风速、合理的过剩空气量、风煤比、煤粉细度、燃烧器倾角或旋流强度及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等。

在实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太差异时,应首先进行校核计算,在校核计算许可的情况下,还应进行冷态动力场试验和热态调整试验。

1.4 当炉膛已经灭火或已局部灭火并濒临全部灭火时,严禁投入助燃油。

当锅炉灭火后,要立即停止燃料(含煤、油、燃气、制粉乏气风)供给,严禁用爆燃法恢复燃烧。

重新点火前必须对锅炉进行充分通风吹扫,以排除炉膛和烟道内的可燃物质。

1.5 加强锅炉燃烧调整,特别是一次风速风压
的监视,防止风速过低煤粉堵管而造成的熄火。

1.6 100MW及以上等级机组的锅炉应装设锅炉灭火保护装置。

加强锅炉灭火保护装置的维护与管理,防止火焰探头烧毁、污染失灵、炉膛负压管堵塞等问题的发生。

1.6.1 定期对灭火保护探头周围打焦清灰工作,认真落实灭火保护定期试验制度,防止因保护设备误动造成锅炉灭火。

1.6.2 做好火焰监视系统的维护、管理和改进工作,提高其准确性。

1.6.3 灭火保护系统应引入炉膛压力保护。

容量为100MW及以上机组锅炉的灭火保护系统除引入负压保护信号外,还必须引入火焰检测信号,并且要求灭火后有进行自动吹扫的控制逻辑。

1.6.4 300MW及以上机组的锅炉,应配备功能
较全的燃烧安全保护系统以提高大型锅炉的应变能力,系统除了具备上述灭火保护功能外,还应具有喷燃器管理功能和保护装置本身的定时自检功能。

1.6.5 炉膛负压测点位置及正负压报警保护定值合理。

1.7 严禁随意退出火焰探头或联锁装置,因设备缺陷需退出时,应经总工程师批准,并事先做好安全措施。

热工仪表、保护、给粉控制电源应可靠,防止因瞬间失电造成锅炉灭火。

1.7.1 给粉控制电源应可靠,应尽量设置为双电源,双电源互为可靠备用。

1.7.2 在确定给粉电源失电时,锅炉可能已经灭火或燃烧不稳,此时应防止突然恢复给粉系统电源向炉膛内大量送入煤粉而爆炸。

一般应按紧急停炉处理。

1.8 加强设备检修管理,重点解决炉膛严重漏
风。

给粉机下粉不均匀和煤粉自流、一次风管不畅、送风不正常脉动、堵煤(特别是单元式制粉系统堵粉)、直吹式磨煤机断煤和热控设备失灵等缺陷。

1.9 加强点火油系统的维护管理,消除泄漏,防止燃油漏入炉膛发生爆燃。

对燃油速断阀要定期试验,确保动作正确、关闭严密。

1.9.1 锅炉点火系统经常处于可靠备用状态,定期对油枪进行试验检查,确保油枪雾化良好,以便在锅炉低负荷燃烧或燃烧不稳时能够及时投油助燃。

1.9.2 严格执行燃油系统的运行规程,锅炉在停炉或备用期间,运行人员必须检查油系统的阀门是否关闭严密。

2 防止严重结焦
2.1 采用与锅炉相匹配的煤种,是防止炉膛结焦的重要措施。

2.2 运行人员应经常从看火孔监视炉膛结焦情况,一但发现结焦,应及时处理。

2.3 增减炉膛卫燃带时,应做好技术可行性论证。

2.4 大容量锅炉吹灰器系统应正常投入运行,防止炉膛沾污结渣造成超温。

2.5 受热面及炉底等部位严重结渣,影响锅炉安全运行时,应立即停炉处理。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