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服饰传统图案的研究结题
唐朝服饰图案研究

唐朝服饰图案研究作者:孙紫薇丁航童彤来源:《辽宁丝绸》 2015年第2期孙紫薇丁航童彤(辽东学院服装与纺织学院,辽宁丹东118000)〔摘要〕唐朝服饰已发展到我国古代的全盛时期,服饰图案对以后服饰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
〔关键词〕唐朝;服饰图案;运用〔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1-3389(2015)02-28-02一、唐朝服饰图案文化唐代服饰图案已不象以往那样抽象,而是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构图,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遗忘,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思想所决定的。
唐代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呈现出雍容华贵,大气磅礴之美,因此唐代的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
二、唐朝服饰图案唐朝的图案设计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理念,多采用充满生活气息的纹样,因此此时的牡丹、茶花、荷花,还有梅、兰、竹、菊等较文雅的花卉,以及栀子、绣球、灵芝寓意吉祥的植物等成为服饰图案中常见的设计元素。
由于人们受皇权神授思想的影响,龙、凤图案还在继续使用。
总的说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花草植物纹(2)动物纹(3)吉祥图案。
(一)花草织物纹花草织物纹包括宝相花、卷草、团花等图案,以此来增加服饰优雅的气息。
(1)宝相花:宝相花中“宝相”二字是指“佛相”的意思,又名宝仙花,象征吉祥和高贵,因为此时唐朝的牡丹花较为盛行,所以服饰图案设计中多用牡丹为设计元素,宝相花恰恰验证了这一点。
宝相花是由牡丹花、莲花和大丽花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品种”花卉,同时吸取云纹、忍冬纹和石榴纹等的精华设计而成,它是唐朝首创的服饰图案纹样。
宝相花形状是四周呈放射状或旋转状、组织成多层次的圆形服饰图案,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缤纷绚丽的视觉效果。
(2)卷草:卷草也称唐草,是中国传统服饰图案,也是唐朝应用最多的纹样,多取忍冬及兰花等花草的形态,经S形波状处理后,构成的二方连续服饰图案,同时卷草是以牡丹和莲花为主花,再点缀一些石榴、葡萄等所得到的服饰图案。
唐朝服饰传统图案的研究结题

三、结题报告正文(研究过程,内容,成果,如何研究的)唐朝服饰中传统图案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前段时间我和同学们讨论热播的古装剧,由古装剧讨论到唐朝的传统服装,同学们总是说古装剧服饰怎么怎么唯美,还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如:唐装是不是唐朝人民所穿的?为什么旗袍这些又叫做唐装?4、唐朝服饰的图案都代表什么意思啊?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和同学们在网上找到一些唐朝服饰图片,并且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开始课题研究。
二、研究过程及研究方法(一)、研究过程:阶段时间活动内容方式一、选题阶段6月10日—6月20日成立研究小组,与指导教师确立选题二、搜集资料阶段6月20日—7月20日1、实施研究方案,查阅文献,并搜集相关资料。
2、编写问卷3、在本校不同年级做调查问卷、访谈。
4、进行观察、访谈。
三、分析整理资料阶段,并着手进行撰写工作。
7月20日—7月25日对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和进行问卷分析,四、结题阶段7月25日—9月10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结题。
五、总结阶段9月10日—10月10日回顾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总结。
(二)、研究方法:此次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
1、资料查阅法:我们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查询.2、访谈法:我们将对有关老师进行一次访谈,请他们向我们介绍一下唐朝的时代特点及那时候人们穿着的风格.以学校的教师为被试,采取了个别访谈的方法,问题提纲如下:(1)、您对唐服有哪些认识?(2)、您认为唐朝服饰图案有什么特点?(3)、您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吗?(4)、您认为该如何发扬我国传统服饰文化?(5)、您觉得中小学生上学适合穿什么类型的服饰?3、问卷调查法:本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姓名:年龄:性别:职业:1.你家是否拥有中国传统服饰(如旗袍、唐装等)?2.你认为头上戴大花的习俗流行于什么时候?a.唐朝b.宋朝c.明朝3.你知道“花盆底”鞋吗?如果知道,你知道它出现与什么时候吗?a.顺治年间b.康乾年间c.咸丰以后4.如果去参加一个服装秀聚会,你会穿?A.礼服 b.休闲服 c.晚装 d.古装你从哪个渠道接触到有关古代服饰的信息最多?a.电视剧、电影b.书籍c.史料6.你认为现代服装与古代服装有没有联系?A.有 b.没有7.1、中学生应该穿校服吗?A、是B、可以穿,但校服的款式太旧C、不穿,穿有自己风格的衣服8、怎样的服饰价格最能吸引你?A、昂贵300元以上B、适中200元以内C、便宜100元以内9、中学生如何打扮?A、要大众化B、按自己特点打扮C、新颖一点但不出奇10、是否在意自己的服装和打扮?A、在意B、一般在意C、不在意感谢您配合我们完成此次的问卷调查,以及一直以来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关注!4、统计法:我们要了解同学们对于唐朝服装的认识,并进行总结,归纳.三、研究内容:唐朝服饰传统图案的特点、影响、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四、研究成果唐朝服饰中传统图案的研究一、唐朝服饰传统图案的特点图案是服饰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服装的款式、面料共同体现了服装的整体风格,图案在服饰乃至整个民间美术体系中起到了传情达意的作用,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服饰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服饰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篇一:求历史唐朝服饰的特点及发展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的答案篇一:研究性学习:中国古代各朝服饰特点及其发展·结题报告《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概况》结题报告高一(6)班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概况研究性学习小组课题组成员:邱晓燕、林娴、黄怡璇、范瑞绵、黄争、洪梓棉、赵培锴、杨思涵课题组长:黄争指导老师:马仁军一、课题的确定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从夏朝开始,中华民族分分合合,经历了无数次磨难,成就各种不同的文化,而各个朝代的不同时代造就了各朝不同的服饰,及其引领不同的时尚潮流。
我们从课本上学到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少,因此我们将对其展开多方面了解。
二、开题报告确定了课题,接下来就是开题报告了。
我们全组讨论再讨论,理清方法、步骤后,参考前辈的活动流程等资料,才写了开题报告。
1.简要背景说明。
题目是由学校提供的参考课题中选出的,课题组成员都是对此课题感兴趣而分到同一组共同研究这一课题。
2.目的与意义。
通过了解各朝的服饰样式和变化情况,发现各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技术发展在服饰上的体现,以及政治因素对服饰的影响,传统文化队服饰的影响。
我们可以借此更好地了解历史,学习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3.与课题相关学科:语文。
4.任务分工:第一阶段:充分准备,制定计划第二阶段:写开题报告,收集资料第三阶段:整理分析资料,讨论研究成果第四阶段:撰写论文,结题报告第五阶段:撰写活动报告,制作演示课件三、课题的研究过程1.实施步骤(1)部析研究对象,确立研究路线。
(2)通过查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国各朝服饰的特点,并进行比较比如,不同朝代主要的服饰有何异同。
(3)总结统计。
系统剖析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历程,完成论文。
2.资料收集与整理收集资料时,我们分配各个成员负责一两个朝代的服饰,并通过上网或者到读书馆查阅资料。
然后进行资料整理,我们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提取信息。
《中国各朝服饰发展及特点》结题报告

《中国各朝服饰发展及特点》结题报告我们小组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对《中国各朝服饰发展及特点》这一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已经接近尾声,在通过这一个月和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上网查阅资料,向老师咨询有关方面的知识,我们小组成员对于中国各朝服饰发展及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服饰的发展及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
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
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俑)。
宋朝统治者注重文治,竭力推崇程朱理学,把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根据加以倡导,其目的在于去掉人们的任何反抗意识。
这种理学观点影响到人们的着装,使宋朝的服装一改唐朝服饰旷达华贵,恢弘大气的特点,服装造型封闭,颜色严肃淡雅,色调趋于单一。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
元朝是蒙古族入关统治中原的时代,所以元朝的服饰也比较特别。
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
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骑射。
元代的服饰既推行其本族制度又承袭汉制,如皇帝及高官的服饰仿照先秦时代的古制而成。
朱元璋称帝后,为了恢复汉族的礼仪,便制定了以周汉、唐宋为准则的新服饰制度。
以袍衫为主要服饰,而官员则以补服为常服,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衫。
所谓补服,是指在袍衫前有一块方形刺绣图案的官服,文官图为飞禽,武官图为猛兽。
用袍衫颜色和图案的分别来区分官阶品位。
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份,长大者为尊。
到明代服装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前襟的纽扣代替了几千年来的带结。
《2024年唐代服饰专题研究——以胡汉服饰文化交融为中心》范文

《唐代服饰专题研究——以胡汉服饰文化交融为中心》篇一一、引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以其开放的国度和多元的文化背景著称。
这一时期,汉服文化与来自中亚和西亚的胡风服饰文化发生了深入交流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唐代服饰风格。
本文旨在以胡汉服饰文化交融为中心,对唐代服饰进行专题研究。
二、胡汉服饰文化的交融背景唐朝时期,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使得不同地域的服饰文化得以交流和融合。
这种交融的背景不仅包括经济贸易的交流,还涉及到了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
胡风服饰的特色元素如胡服、胡帽、胡靴等逐渐传入中原,与汉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三、胡汉服饰文化的特点(一)胡服特点胡服以宽松、舒适、自由为主要特点,其设计风格大胆创新,色彩鲜艳,图案丰富。
胡服在唐代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和改良,成为了当时社会的重要服饰之一。
(二)汉服特点汉服以其庄重、典雅、含蓄为主要特点,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
汉服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同时,也吸收了胡服的设计元素,使其在唐代更加丰富多彩。
(三)胡汉服饰交融的特点胡汉服饰交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款式、色彩、图案等方面。
在款式上,胡服的宽松舒适与汉服的庄重典雅相互融合;在色彩上,胡服的多彩鲜艳与汉服的素雅含蓄相互映衬;在图案上,胡服的大胆创新与汉服的精致细腻相互补充。
这种交融使得唐代服饰风格更加独特和丰富。
四、胡汉服饰文化交融的影响(一)对服饰款式的影响胡汉服饰的交融使得唐代服饰款式更加多样化和创新。
胡服的宽松舒适与汉服的庄重典雅相互影响,形成了许多新的款式,如宽袖长袍、翻领袍等。
这些款式不仅丰富了唐代服饰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开放和多元。
(二)对色彩和图案的影响胡服的多彩鲜艳和大胆创新对汉服的色彩和图案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服饰的色彩更加丰富和鲜艳,图案也更加复杂和精致。
这种影响使得唐代服饰在色彩和图案上更加独特和具有艺术性。
(三)对文化交流的影响胡汉服饰的交融不仅影响了服饰本身,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2019-服饰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精选word文档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服饰的历史与发展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篇一:服饰的历史与发展结题报告[1]服饰的历史与发展结题报告这是我们高一年级首次做研究性学习课题。
从古到今,服饰占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我们也经历了不少服饰的潮流。
“衣食住行医”以衣为先,服装是人们生活的必要条件,又是我们时时处处都可见到的事物,中国是一个多文化的国家,每一个文化背景下都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
是什么影响了服装的发展?研究服装发展有助于学习历史、培养审美观,还可以预测服装未来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服饰也从“生活必需品”转为“艺术”的层面。
我们从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的服装着手,观察其变化,总结这些因素对服饰的影响。
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切入点去研究从古到今服饰的发展过程,分析并总结现代服饰潮流、服饰总体的发展趋势。
我们的论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专业性强:论题涉及了很多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并且随着社会的多元化,服饰越来越多地受着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
我们需要考虑各个可能影响服饰发展的因素,从而给调查带来少许的困难。
但论题的主体贴近生活,即“服饰”并不是距我们千里之外的,它很贴近生活,能给予我们形象的思维而不是深不可测的概念。
这很有利于调查、考证。
在做好充分准备之后,我们开始了真正的研学活动。
首先,我们通过查阅书籍,借助网络等便利工具,了解了中国服装史。
我们主要借鉴的书籍是《中国历代服装史》服饰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上古到如今为适应时代变迁,每朝每代都形成了其独特风格。
从古朴实际的秦代服装,到魏晋南北朝服饰的娟秀,隋唐五代的富丽,宋装的高雅,到元装充斥着的的异族风情,明代服饰的堂皇,清代装束的雍容华贵,再到后来近代中山装的时兴,融入各国特色的东方服饰,以至现在我们身上所穿的前卫抑或休闲的衣服,中国从古至今服饰演变虽有许多差异,但始终以高贵而典雅,繁华而质朴为主线。
唐代服饰文物研究报告总结

唐代服饰文物研究报告总结引言唐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繁荣的时期之一,其服饰文化也极为丰富多样。
本报告旨在对唐代服饰文物进行研究,总结唐代服饰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以及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一、唐代服饰的基本特点唐代服饰以华丽、鲜艳、多彩为主要特点。
民众穿着丰富多样,表达了不同阶层的身份和地位。
宫廷服饰则更加华贵奢华,体现了帝王尊贵的地位。
1. 男性服饰(1) 衣着风格唐代男子主要穿着长袍和披风,多采用交领或斜领设计,衣袖宽大。
经常使用丝带和腰带进行装饰。
衣袍上还经常绣有各种花纹和图案。
#### (2) 配饰男性常戴帽子,有不同的款式和设计,用以显示社会地位和身份。
常常佩戴各类珠宝饰品,如玉佩、钮扣等。
#### (3) 足袜鞋履男性通常穿长袜和鞋履,鞋子有高跟和低跟之分,根据不同场合进行选择。
2. 女性服饰(1) 衣着风格唐代女性的服饰以宽松、长裙为主。
衣袖常常很宽大,下摆也较长。
颜色多以红、绿为主,给人以明快、活泼的感觉。
常常使用丝绸、绫、缎等质地的布料,以及金银线进行装饰。
#### (2) 配饰女性主要戴头饰,如发簪、冠帽等。
常常佩戴项链、手镯、耳环等各类珠宝饰品。
同样也常使用丝带、腰带进行装饰。
#### (3) 足袜鞋履女性通常穿袜和鞋子,袜子多为丝质,鞋子用以分为高跟和平底。
二、唐代服饰的演变与发展唐代服饰的演变与发展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在唐代初期,服饰比较古朴,注重实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服饰也逐渐丰富多样,富有创意。
1. 社会经济的发展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繁荣的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商品经济兴盛。
这对服饰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 2. 文化的繁荣唐代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这种文化繁荣的影响下,服饰的设计也更加注重美感和艺术性。
三、唐代服饰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唐代服饰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反映了时代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和社会结构。
《2024年唐代服饰专题研究——以胡汉服饰文化交融为中心》范文

《唐代服饰专题研究——以胡汉服饰文化交融为中心》篇一一、引言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其服饰文化独具魅力。
这一时期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融合了外来文化,尤其是胡汉服饰文化的交融,使得唐代服饰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面貌。
本文将就唐代服饰的专题研究,以胡汉服饰文化交融为中心,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胡汉服饰文化的起源与特点胡汉服饰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往。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胡服和汉服开始相互影响、交融。
胡服以游牧民族的宽袍大袖、色彩鲜艳、装饰丰富为特点,而汉服则以农耕文化的简约、典雅、端庄为特色。
三、胡汉服饰文化在唐代的交融唐代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胡汉服饰文化的交融在唐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宫廷中,胡服元素如翻领、条纹、胡人形象等被广泛运用在汉服设计中。
同时,汉服也影响了胡服,使其更加华丽、精致。
此外,民间服饰也出现了胡汉交融的现象,如宽袍大袖的汉服与游牧民族服饰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唐代服饰风格。
四、唐代服饰的种类与特点唐代服饰种类繁多,包括袍服、裙装、襦装等。
其中,袍服是唐代最为常见的服饰之一,其特点是宽袍大袖、色彩鲜艳、装饰丰富。
裙装则以长裙为主,层次丰富,裙摆宽大。
襦装则是短上衣配长裙的组合,既体现了汉服的典雅,又融入了胡服的活泼。
此外,唐代的头饰、足饰等也极为丰富,为唐代服饰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五、胡汉服饰文化交融的影响胡汉服饰文化的交融对唐代乃至后世的影响深远。
它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同时,这种交融也使得唐代服饰呈现出多元而丰富的面貌,成为了中国古代服饰的典范。
此外,这种交融还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得唐代成为了一个开放、自信、多元的时代。
六、结论唐代服饰的胡汉交融,是中华文化多元融合的一个缩影。
它不仅丰富了唐代服饰的内涵和形式,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唐代服饰的胡汉交融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开放包容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结题报告正文(研究过程,内容,成果,如何研究的)唐朝服饰中传统图案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前段时间我和同学们讨论热播的古装剧,由古装剧讨论到唐朝的传统服装,同学们总是说古装剧服饰怎么怎么唯美,还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如:唐装是不是唐朝人民所穿的?为什么旗袍这些又叫做唐装?4、唐朝服饰的图案都代表什么意思啊?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和同学们在网上找到一些唐朝服饰图片,并且开始搜集相关资料,开始课题研究。
二、研究过程及研究方法(一)、研究过程:阶段时间活动内容方式一、选题阶段6月10日—6月20日成立研究小组,与指导教师确立选题二、搜集资料阶段6月20日—7月20日1、实施研究方案,查阅文献,并搜集相关资料。
2、编写问卷3、在本校不同年级做调查问卷、访谈。
4、进行观察、访谈。
三、分析整理资料阶段,并着手进行撰写工作。
7月20日—7月25日对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和进行问卷分析,四、结题阶段7月25日—9月10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结题。
五、总结阶段9月10日—10月10日回顾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总结。
(二)、研究方法:此次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
1、资料查阅法:我们可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查询.2、访谈法:我们将对有关老师进行一次访谈,请他们向我们介绍一下唐朝的时代特点及那时候人们穿着的风格.以学校的教师为被试,采取了个别访谈的方法,问题提纲如下:(1)、您对唐服有哪些认识?(2)、您认为唐朝服饰图案有什么特点?(3)、您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吗?(4)、您认为该如何发扬我国传统服饰文化?(5)、您觉得中小学生上学适合穿什么类型的服饰?3、问卷调查法:本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姓名:年龄:性别:职业:1.你家是否拥有中国传统服饰(如旗袍、唐装等)?2.你认为头上戴大花的习俗流行于什么时候?a.唐朝b.宋朝c.明朝3.你知道“花盆底”鞋吗?如果知道,你知道它出现与什么时候吗?a.顺治年间b.康乾年间c.咸丰以后4.如果去参加一个服装秀聚会,你会穿?A.礼服 b.休闲服 c.晚装 d.古装你从哪个渠道接触到有关古代服饰的信息最多?a.电视剧、电影b.书籍c.史料6.你认为现代服装与古代服装有没有联系?A.有 b.没有7.1、中学生应该穿校服吗?A、是B、可以穿,但校服的款式太旧C、不穿,穿有自己风格的衣服8、怎样的服饰价格最能吸引你?A、昂贵300元以上B、适中200元以内C、便宜100元以内9、中学生如何打扮?A、要大众化B、按自己特点打扮C、新颖一点但不出奇10、是否在意自己的服装和打扮?A、在意B、一般在意C、不在意感谢您配合我们完成此次的问卷调查,以及一直以来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关注!4、统计法:我们要了解同学们对于唐朝服装的认识,并进行总结,归纳.三、研究内容:唐朝服饰传统图案的特点、影响、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四、研究成果唐朝服饰中传统图案的研究一、唐朝服饰传统图案的特点图案是服饰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服装的款式、面料共同体现了服装的整体风格,图案在服饰乃至整个民间美术体系中起到了传情达意的作用,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
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
唐朝时期,人们的思想、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历代服饰中,唐代的服饰独具特色、极为美丽,无论是款式、面料还是图案的设计上,都达到了最高水平。
(一)唐朝服饰中花草植物纹唐朝时期的服饰图案开始转向动物纹和花草植物纹,创造了宝相花、卷草、团花等装饰图案,也常配以禽鸟、蜂蝶、昆虫之类,以丰富画面内容,使之生动活泼。
艺术风格丰满富丽、活泼清新,服饰图案达到了精美绝伦的水平。
唐朝时期文化异常活跃,佛教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图案造型上也明显的带有宗教色彩。
比如,当时比较盛行的宝相花图案,“宝相”二字是指“佛相”的意思,又名“宝仙花”等,是古代吉祥纹样,为富贵吉祥之象征。
唐朝时期牡丹盛行,因此宝相花图案多是牡丹花、莲花和大丽花相结合的花卉图案,体现了大慈大悲、华贵大方的特点(见图1)。
唐代的服饰纹样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卷草纹。
卷草纹也称为“唐草”,是在忍冬草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卷草纹也是多以牡丹和莲花为主花,再点缀一些石榴、葡萄、仙女和鸟兽等,饱满华美,动感强烈(见图2)。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细腻精致。
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
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
除此之外,当时盛行的另一种图案就是团花图案,团花纹样是一种外圈为圆形或适合成圆形的纹样,花纹呈四周放射或旋转式纹样。
其图形饱满匀称,内容丰富多彩,使图形产生合理的空间层次,极富装饰性(见图3)。
图1 图2 图3(二)唐朝服饰图案中的动物纹唐代服饰的图案是整体上的发展,设计风格自由、丰满、华美、圆润,服饰图案的选材也运用广泛,佳禽瑞兽也逐渐用运到服饰图案上来,图案的主要纹样是鸟兽和花卉图案相结合,图案内容有盘龙、凤凰、麒麟、鸳鸯、孔雀、狮子、仙鹤、莲花、忍冬和宝相花等,图案新颖奇丽,别具一格。
比如我国唐代武则天开始的百官绣袍:唐代袍服的纹样一般以暗花为多,至武则天朝,又颁赐了一种新的官服,名叫绣袍,在各种不同职别的官服上绣以不同的纹样,图案精美细致。
文官为鸟形: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雪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为;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未入流为黄鹂。
武官的图案为兽形: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为虎;五品是熊;六品、七品为彪;八品犀牛;九品是海马。
正所谓的文官绣禽,武官绣兽,由此得来“飞禽走兽”。
这种做法到明清发展成补子,即以金丝、彩线绣成徽识,缀于文武百官常服的前胸和后背,使人一望而知其品级(见图4)图4(三)唐代服饰中的吉祥图案吉祥图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祥图案大约起始于商周,而真正发育却是在唐朝时期,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说。
比如,唐朝时期牡丹盛行,因此在服饰中的牡丹图案寓意雍容华贵,象征“大富大贵”;龙凤图案则象征“富贵”、“吉祥”、“幸福”;寿字、松鹤图形,寓意“延年益寿”;多福用佛手,多寿用桃,多子用石榴、葡萄、葫芦;五只蝙蝠围绕寿字,则表示“五福捧寿”等。
再比如,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九龙戏珠、鹤鹿同春、喜鹊登梅、凤戏牡丹等图案(见图5)。
都图5包含了当时人们追求吉祥、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吉祥图案包容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也由于吉祥图案多姿多彩、寓意丰富,所以,经久不衰。
二、唐朝服饰对当代服饰影响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
唐朝服饰图案在现代服饰领口的运用可谓丰富多彩。
各种领形配上合适的纹样,展现出不同的服装效果。
晚礼服在领口上的设计经常会采用一些传统的纹样,纹样颜色与面料颜色强力对比以突出女性颈部的修长美感。
在纹样上加闪亮制材取代项链的效果,或者用刺绣的手法将纹样与面料融合,展现一种东方优雅的风格。
衣领的面积相对比较小,因此用于领面装饰的图案一般采用二方连续图案或角隅图案的组织形式,领部的图案设计经常会延长到门襟,领部和门襟的图案一致,使得上半身更加修长,整体风格统一。
衣袖一般不是图案装饰的主要部位但正身出现图案时,衣袖配合正身部分出现图案,可以使整体上衣出现丰富的装饰效果,多以适合纹样出现。
唐代服饰图案丰富多彩、精美华丽不仅对我们中国现代服饰影响至今,对其他国家也产生巨大的影响。
比如日本和服,就是借鉴了唐朝服饰。
而朝鲜服,也是受中国唐代服装的影响,而后又通过和蒙古族公主的通婚,把当时的中国服装带到了韩国,成为最初韩服的由来。
如今各国知名服装设计师纷纷以我国唐朝服装为元素,来展示既传统又现代的精美服饰。
2004 年10 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第44 届国际小姐世界大会上,中国代表以一袭精美大气、高贵典雅的唐朝服饰惊艳全场(见图6)。
唐朝精美的服饰图案秀出了我国民族服饰的精神,令人为之惊叹、震撼,同时也深受众多明星喜爱!(见图7)图6 图7三、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我们对在校学生的服饰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派了50张问卷。
通过调查我们小组发现在学校中,许多中学生还是遵守校规,穿着校服的。
不过大家偶尔也会发现个别学生穿着自己的便服,了解到班上的同学不上课时所穿的服饰,发现大家大都穿的是品牌服饰。
当然,光凭同学们爱穿品牌服饰这点,我们不能妄下推断,经过问卷调查,我们大概了解到现在专卖店的衣服了不算昂贵,许多人都能消费得起,学生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穿得好、体面,也很愿意为他们买质量好的专卖店中的衣服。
不过,当中也少不了恶性攀比,学生的穿着打扮应该显出学生的朝气,活泼又不失稳重的特点;而不应该穿得花枝招展,别出心裁,引人注意。
我们对这次小学生该如何打扮作了个简单的调查:要大众化观点的人占58%,认为应按自己特点打扮的占24%,认为应新颖一点但不出奇的人占18%等等。
通过相关调查,可了解到外表打扮持“从众”心理的人仍占多数。
研究小结:我们小组成员经过一番研讨,发现学生在服饰和打扮上存在以下问题:1、攀比心理2、求异心理。
这两点心理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希望我们中学生能逐渐认识并端正好心态,共同去塑造一个朴素、美观、大方的校园氛围。
通过这么多的实践、研究、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一些的结论:1、事实上,一年级小弟弟小妹妹好奇心比较大,她们大部分喜欢学校里一切的新鲜事物,因此也喜欢校服、红领巾等等。
而对于二至六年级学生最不喜欢的穿的衣服是校服,不过出于对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许多人还是在校内穿着校服的,首先,校服的质量差,热天衣服不透风,冬天衣服不保暖,其次,款式不能受到学生们的喜爱,许多学校的校服过于单调、呆板以及款式太过陈旧,尺码也过于款式肥大,穿着很不利落,让现代小学生难以接受。
所以希望以后有可能,学校可以提升校服的质量与外观,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去爱穿校服,喜爱我们的校服。
2、小学生大都倾向于名牌服饰,或是带有自己喜欢的卡通图案的。
这种现象还是很普遍的,我们小组一致认为,如果同学们在买衣服时有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去挑选舒适,自己喜欢的服装,这种做法就是正确的,但若仅仅只是冲着品牌、面子,虚荣等原因去购买,那就是非常不可取的了,在这里,本小组人员呼吁,同学们要有正确的择衣心态,根据自己的需要及实际情况,来选择所购买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