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需水情况
小麦一生对水分的需求

小麦一生对水分的需求小麦是需水较多的作物,它一生中都不能缺水。
水分对小麦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但增产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时期,甚至不同的地块,水分的增产效果不尽相同。
反过来讲,缺水对小麦的增产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结合我县气候条件及多年的经验简单介绍缺水对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影响。
1播种发芽期小麦种子吸水达到种子干重的45%~50%时才能正常发芽,种子发芽需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
因此播种时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种子发芽,从而最终影响小麦产量。
因此抢墒播种是小麦丰产的关键。
2苗期苗期出现干土层时,小麦幼苗生长受阻,生长速度缓慢,部分麦苗因严重缺水而叶片卷曲、叶色失绿、叶尖干枯、根系发育不良,不利于出苗保苗。
缺水时如遇到大风沙尘天气,弱苗出现死蘖、死苗现象。
小麦两叶一心期开始穗分化,需肥水急剧增多,若缺水,小麦不仅成不了大穗,更不能丰产。
因此小麦播种后25~30d必须浇头水。
3分蘖期分蘖期缺水小麦分蘖减少,影响扎根,部分分蘖提前退化,分蘖成穗率降低,叶绿素含量减少并且降低小麦的光合作用,浇好分蘖水有利于保苗壮苗,增加小麦籽粒的氮素积累,促进其分蘖和次生根生长。
浇完头水后紧接着10~15d后及时赶浇第2水,即分蘖水,为丰产奠定基础。
4拔节期小麦适当缓浇拔节水,但也不能缺水。
小麦拔节期开始,需水显著增加,缺水不利于小穗分化即发育,对穗粒数的增加影响较大,严重时,每穗比正常小麦少20多粒。
缺水使植株的穗数、有效小穗数、穗粒数、有效分蘖数减少,生物产量降低,穗脖长缩短。
干旱使旗叶向下运动,甚至麦穗卡在旗叶鞘内,穗抽不出来。
所以浇好拔节水是提高成穗率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时期。
5孕穗期孕穗期植株内部各种生理活动进行得非常旺盛,蒸腾作用加强,加之气温升高,土壤蒸发量大,所以此期小麦需水最多,是需水关键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
因为孕穗期是雌雄蕊分化与形成期,缺水会减少次生根数、穗粒数,小花退化增加,不孕小穗、小花数增多,结实率降低,因此此时麦田0~20cm的土壤内应经常保持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的水分,这是小麦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
小麦对土肥水的要求

5
(二)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
• 每生产100 kg籽粒及其秸秆,约吸收
– N 3 kg
– P2O5 1~1.5 kg – K2O 2~4 kg – N:P2O5 :K2O约为3:1:3或2:1:2
• 随产量提高,N、P、K吸收量相应增加。但 在高产水平下,N的相对吸收量减少,P和K 的相对吸收量增加。
• 耗水量主要用于植株叶面蒸腾(约占总 耗水量的60%~70%)和棵间土壤蒸发 (约占总耗水量的30%~40%)。
2020年1月1日
13
(一)小麦的耗水量
• 由于耗水量多是通过叶面蒸腾,因此随产 量水平提高和叶面积增大,耗水量也相应 增加,但耗水系数却相应降低
– 耗水系数=耗水量/产量,即生产单位籽粒的 耗水量(k值,无量纲)
2020年1月1日
3
二、小麦对养分的要求
• (一)小麦植株含有的元素 • (二)小麦对氮、磷、钾的吸收量 • (三)各时期氮、磷、钾的吸收规
律 • (四)小麦对肥料的利用率
2020年1月1日
4
(一)小麦植株含有的元素
• 小麦一生积累的干物质中,
– 大量营养元素碳、氧、氢共占95%左右;氮和钾各有 1%以上;钙、镁、磷、硫各有0.1%以上。
• 即以拔节和抽穗为界把全生育期分为3段,则 每段吸收的水分约各全生育期的1/3左右。
2020年1月1日
16
2 各生育阶段蒸腾与蒸发的比例
• 冬小麦 • 出苗至越冬,苗小,地面无覆盖,大部分为
蒸发耗水。应减少灌水,注意保墒。 • 越冬至返青,水分只消耗于蒸发。 • 返青至拔节,随气温提高,蒸发增加。同时
• 施用锌肥对我省多数土壤也有增产效果。 • 因此,我省小麦近年一般采用“稳氮、增磷、
小麦的几种灌溉技术

∙水分在小麦的一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研究1千克小麦约需1000-1200千克水,30-40%由地面蒸发掉了。
在小麦生长期降雨量占需水量的1/4,所以麦田的不同时期灌溉,以及采用抗旱保墒措施,对于补充小麦对水分的需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冬小麦耗水情况:1、播种后至拔节前。
占35-40%,日耗水0.4方/亩。
2、拔节至抽穗。
占20-25%,日耗水2.2-3.4方/亩。
3、抽穗至成熟。
26-42%,日耗水4方/亩。
二、冬小麦不同时期适应的土壤含水量:1、出苗期:80%2、越冬期:55-80%3、返青至拔节期:70-80%4、孕穗至开花期:80%5、灌浆期:60%三、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和技术目前,小麦灌溉主要有四种方式:1、地面灌溉:麦田畦灌是我国劳动人民精耕细作创造的灌溉方法。
一般畦长30-50米,畦宽2-3米入畦单宽流量3-6L为宜。
2、喷灌:比地面灌溉节水20-40%,且不破坏土壤结构,适用范围广。
3、滴灌:优点是节水、节能。
用于小麦种植灌溉的不多。
4、地下管道输水与管道灌溉:输水速度快、减少蒸发、降低成本、省地、省劳力。
节水灌溉所谓小麦节水灌溉是指麦田中以较少的灌水量获得较高的增产和经济效益。
它包括:一是防止大水漫灌:二是限额灌水。
小麦节水灌溉措施:1、播前较大定额地进行贮蓄灌溉:研究表明在小麦播前采用大定额灌水,使50-200厘米土层土壤湿度达到80%以上,即使全生长期不浇水在土层深厚的地区小麦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
2、灌溉小麦关键水:根据小麦需水特性和不同时期的水分效应,采用灌关键水的方法是有效地节水措施。
3、硬化水渠:主要目的就是减少水渗漏。
4、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利用喷灌、微灌从而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5、灌溉与其它农艺措施结合:麦田灌溉后,采用及时中耕松土、地膜覆盖等保墒措施,也可以起到节水目的。
2、越冬期:55-80%3、返青至拔节期:70-80%4、孕穗至开花期:80%5、灌浆期:60%三、采用先进的灌溉方式和技术目前,小麦灌溉主要有四种方式:1、地面灌溉:麦田畦灌是我国劳动人民精耕细作创造的灌溉方法。
各生长阶段水分与气候对小麦

(一)初冬温度骤降型
小麦越冬前或越冬初期(11~12月 小麦越冬前或越冬初期(11~12月) , 由 于气温聚降导致小麦冻害。 于气温聚降导致小麦冻害。此时幼苗还未 经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 经抗寒性锻炼,抗冻能力较差,特别是那些苗 质弱,整地质量差,土壤孔隙大及缺墒麦田, 质弱,整地质量差,土壤孔隙大及缺墒麦田,如 遇突然降温,极易造成冻害。 遇突然降温,极易造成冻害。
干旱
土壤干旱是指土壤中含水量下降, 土壤干旱是指土壤中含水量下降,导致作物根系吸水 困难,从而抑制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产量下降。 困难,从而抑制植株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产量下降。 不同生育时期受旱,对小麦的影响不同。前期干旱 不同生育时期受旱,对小麦的影响不同。 主要抑制营养器官生长,影响分蘖与成穗数; 主要抑制营养器官生长,影响分蘖与成穗数;起 身至孕穗期间干旱,影响穗器官的发育, 身至孕穗期间干旱,影响穗器官的发育,使穗粒 数锐减,对产量影响最大; 数锐减,对产量影响最大;开花以后干旱抑制籽 粒灌浆及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 粒灌浆及干物质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导致粒重 下降。从北方广大麦区看干旱是制约小麦发展的 下降。 主要障碍。 主要障碍。
返青— 返青—拔节
在2月中下旬,冬小麦开始陆续返青, 4月上 月中下旬,冬小麦开始陆续返青, 旬陆续进入拔节阶段。由于返青后植株生长加快, 旬陆续进入拔节阶段。由于返青后植株生长加快, 抗寒力明显下降,加之早春麦田气候多变, 抗寒力明显下降,加之早春麦田气候多变,冻害 频繁,影响小麦生长。 频繁,影响小麦生长。 如果此一阶段遭受严重冻害袭击, (1)如果此一阶段遭受严重冻害袭击,则部分已处 于拔节期的冬小麦将会被冻死, 于拔节期的冬小麦将会被冻死,由此决定了该地 区冬小麦的单产水平将出现下降。 区冬小麦的单产水平将出现下降。这段时间要提 倒春寒” 防“倒春寒”。 这期间如果干旱,则影响穗器官的发育, (2)这期间如果干旱,则影响穗器官的发育,使穗 粒数锐减,对产量影响最大。 粒数锐减,对产量影响最大。 (3)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间(黄淮麦区 3月下旬至4 小麦在拔节至抽穗期间( 月下旬至4 月上中旬)因晚霜低温会引起冻害。 月上中旬)因晚霜低温会引起冻害。
冬小麦的节水灌溉技术

( ) 种 后 至 拔 节 前 , 株 小 , 度 低 , 面 蒸 发 量 1播 植 温 地
小 , 水量 占全 生育 期耗 水 量 的 3 % ~4 % ,6 m 耗 5 0 6 7 平 均 耗水 量约 为 0 4 d .m / 。 ( ) 节 到抽 穗 , 入 旺 盛 生 长 时期 , 水 量 急剧 上 2拔 进 耗 升 。在 2 5~3 d时间 内耗水 量 占总耗水 量 的 2 % ~ 5 , 0 0 2% 6 7 耗 水 量 为 2 2~3 4 / 。此期 是 小 麦需 水 的 临界 6 m . . m d 期, 如果 缺水会 造成严 重减 产 。 () 3 抽穗 到成 熟 , 3 4 d, 约 5~ 0 耗水 量 占总耗 水量 2 % 6
~
3 入 畦单 宽 流量 ( m, 1畦 1 宽度 的平均 流量 ) m 3~6 L为
宜 , 根据具 体情 况 而 定 。当地 面坡 度 较 小 , 壤 透水 较 可 土 好, 土地 平整 较差 时 , 长 宜 较短 , 畦 流量 宜 较 大 , 畦 人 当地 面坡 度较 大 , 土壤透 水性 较差 , 地平 整较好 时 , 可采 用 土 则
关 键 词 : 麦 ; 溉 ; 术 ;节 水 小 灌 技 中图 分 类 号 ¥ 1 . 1 52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7 3 ( 00 2 8 0 7— 7 1 2 1 ) 3— 5—0 2
水 分在 小麦 生产 中起着 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据研 究 , 每
2 冬小 麦 的几种 灌溉 方式
为适 宜 。喷灌 分 固定 式 、 固定式 和移 动式 3种 。 固定式 半 喷 灌各组 成 部 分 基 本 固定 不 动 , 动力 与 水 泵 构 成 固定 泵 站, 输水 管道 埋人 地下 , 头装在 固定 于 田间 的卧 管上 , 喷 喷 头用 时装 上 , 用后 卸 下 。半 固定式 喷灌 的 动力 , 泵 与输 水 水管 的主 管是 固定 的 , 支管 、 头是 可 移 动 的 。移 动式 而 喷 喷灌 的动 力 、 水泵 、 水管 及喷头 都是 可移 动 的 , 输 这样可 省
【小麦的种植过程与方法】小麦的种植过程

【小麦的种植过程与方法】小麦的种植过程小麦的种植过程与方法一、小麦灌溉中国由于受季风影响,自然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很不平衡。
东南部降雨量较多,小麦生育期需水可以满足,西北干旱地区需水主要靠灌溉来满足;华北半干旱地区,小麦生育期降水量也只能满足需水量的1/3左右;西南地区旱地小麦有时也需要适当进行灌溉。
因此,灌溉是中国北方小麦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小麦耗水量指小麦由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内麦田所消耗的水量。
冬小麦的耗水量450~600毫米,折合每公顷4500~6000立方米;春小麦375~450毫米,折合每公顷3750~4500立方米。
小麦耗水量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叶面蒸腾两部分。
棵间蒸发即土壤蒸发,在小麦生育前期,苗小、叶片少,地面覆盖较少,棵间蒸发量大,棵间蒸发一般占小麦总耗水量的30~40%。
由于它并非植株直接吸收利用的水分消耗,因此,应采取有效管理措施,降低其耗水量。
叶面蒸腾是小麦正常发育中所必需的生理耗水过程,一般随着温度的逐渐加大,故在小麦生育的中后期,叶面蒸腾耗水量占小麦总耗水量的60~70%,抽穗及开花期叶面蒸腾量最大,其日平均耗水强度可达3.5~4.0毫米。
小麦耗水量多少和产量高低、气象因素以及应用的技术措施有关。
通常是随着产量的提高而耗水量也加大,但并不是呈比例的增加。
原因是在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
气候条件对小麦耗水量影响很大,在气温高、湿度小、风速大的情况下,叶面蒸腾和棵间蒸发都会加大,小麦耗水量自然也增多。
反之,则减少。
深耕、合理施肥和适当密植以及及时中耕管理等良好的农业技术措施,均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根系发育,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抑制棵间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
(一)灌水技术良好的灌水技术,必须使灌溉田块受水均匀,不产生地面流失、深层渗漏及土壤结构破坏等情况,从而达到合理而经济用水的目的。
小麦灌水方法主要有畦灌、沟灌和喷灌。
畦灌是中国北方麦区主要灌溉方法。
水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河南农业2019年第3期(上)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河南省农业干部学校河南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主办干旱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逆境因子。
水分是小麦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
对于小麦而言,干旱是一个最具威胁力的逆境,水分亏缺成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最具有威胁的限制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水分的原因造成的减产,超过其他因素所导致的产量损失的总和。
随着大气CO 2浓度的升高,不仅因其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温度上升1.5~4.5 ℃,而且会影响大气环流,使我国黄土高原干旱地区更加干旱,由于连续的干旱造成地面水资源减少,严重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发育。
一、水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但遭遇水分胁迫时,植物就会发生非正常的反应。
其反应首先在于内部结构和生理过程,而表现则在于外部形态,常表现为叶片萎蔫、植株矮小、不结实或果实瘦小,严重时会引起整株死亡。
水分亏缺对小麦根系和地上部生长有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小麦的生物量、产量和收获指数。
在干旱条件下,小麦地上部生长较地下部缓慢,干物质向根的分配比例升高,导致根/冠比增大,地上部的干物质分配比率降低。
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致使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减少、产量降低,并且对叶片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大于茎鞘,对穗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小于茎鞘和叶片。
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生产力与干物质分配、根系的时空分布密切相关。
水分限制处理下,分配到根的生物量、功能根的数量、长度都有增加趋势。
因此,水分亏缺通常使小麦叶片长势减弱,分配到根的干物质质量增加,根/冠比增大。
谷粒生长发育早期如果遇到水分胁迫,则通过减少胚乳细胞和造粉质体形成的数量,而缩短籽粒库的潜力,结果使胚乳积累淀粉的能力下水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陈文平 谷振宏 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郑志松降,速率和持续时间缩短,最终导致籽粒质量下降。
二、水分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碳代谢的影响研究表明,作物生物学产量中的90%~95%来自其自身的光合作用,只有5%~10%的物质来源于根部吸收的营养物质。
湟源县小麦和蚕豆生长发育的需水条件分析

地( 贮水能力强 , 土层厚)前 5 降水 < .m , , d 50 m 连续
维普资讯
3 6
青 海 气 象
20 年第 2 06 期
5; d灌溉 梯 田前 5 d降 水量 <1.m 连 续 5 , 地 0O m, d旱
前5 d降水量 <1 .m 连续 5 , 有不 同程 度 的发 5 O m, d就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 2期
青 海 气 象
3 5
湟源县小麦和蚕豆生长发胄昀需水条件分析
方 万 义
( 源县 气象局 湟
摘
城关
8 20 ) 1 10
要: 通过 对近 2 a 4 气候和农业气象资料 , 分析了小麦和蚕豆发育期间 、 各时段需 水量 , 从而确定 了气象 干旱标 准 ,
月的降水量在 1 .r (01 至 457m (95 2 7 m 20 年) 1 . m 18 6 a 年 ) 间 , 均 为 302 m, 之 平 1 .m 而且 自 19 98年开 始 逐 年
减少 , 主要 表现 为春 早 , 旱 趋 势增 加。 由于 缺水 , 夏 农业 生产 难 以稳定 发展 。 作物 需水 量包 括 三 个 部分 : ①作 物 同化 过 程 所
同时 , 对湟源县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进行了分析 , 并提 出建 议。
关键词 : 农村经济 ; 民收入 ; 农 气象服务 ; 种植结构 ; 干旱
1 引 言
梯 田。根据 灌 溉地 小麦 和蚕 豆生 长期 间土 壤贮水 量 的分 析 , 确定 出各 时段 的需水 量 。 根据 土壤 水平 衡方 程 :
13 .℃(9 2年 ) 8 1 9C(9 8年 ) 间 , 均 58 7 18 ~17 .  ̄ 19 之 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穗---开始灌浆。这时叶面积扩大 基本结束,主要进行受精、种子胚 胎发育和生长,如果供水不足,上 部叶因蒸腾强烈,开始从下部叶或 花器官抽取水分,引起粒数减少, 导致产量下降。
开始灌浆---乳熟末期。此时主要是 进行光合产物的运输与分配,若缺 水,有机物运输受阻,造成灌浆困 难,籽粒瘦小,产量低;同时水分 不足也影响叶的光合作用,旗叶早 衰,减少有机物合成。所以此期是 小麦的第二个水分临界期。
、乳熟末期---完熟期。物质运输 已接近完成,种子失去大部分水, 逐渐风干,植物枯萎,已不需供 水.
小麦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水情况
据研究资料表明:小麦一生 总耗水量每667平方米260400立方米
种子萌发---分蘖前期。这一阶段 为幼苗期,主要进行营养生长, 特别是根系发育快,而蒸腾面积 小,因此耗水量少,对水分需要 量不大。
分蘖末期---抽穗期,这一阶段小 穗分化,茎、叶、穗开始迅速发 育,叶面积快速增大,消耗水量 最多,这时代谢亦较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