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仪器分析实验试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市2019届初三三轮冲刺复习:考点突破(3)——实验原理分析之特殊装置分析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9届初三三轮冲刺复习:考点突破(3)——实验原理分析之特殊装置分析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2019届初三三轮冲刺:考点突破(3)——特殊装置分析(2018中考)1.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

2.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填序号)。

A.酒精燃烧B.蜡烛熔化C.火柴燃烧(2017中考)3.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

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1)实验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使反应停止,Ⅲ中的操作是。

(2)实验2:打开K2,右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用h0、h1表示)。

(19海淀一模)4.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从长颈漏斗注入过氧化氢溶液,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甲、丙中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19朝阳一模)5.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已知:A 的容积为250 mL ,B 中盛有足量的水,实验前K 1、K 2、K 3均已关闭。

(1)检查 A 装置的气密性。

打开 K 1,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观察到 ,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测定 A 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打开K 1,用注射器向A 中注入20 mL NaOH 溶液(足量),关闭K 1,充分反应后, (填实验操作),观察到 B 中的水进入 A 中,当B 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 中减少了60 mL 水,则A 中CO 2的体积分数约为 %。

(19东城一模)6.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验证浓硫酸、浓盐酸的挥发性。

其中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依次装有浓硫酸、浓氨水、浓盐酸。

已知:2NH 3 + H 2SO 4 = (NH 4)2SO 4;(NH 4)2SO 4为白色固体。

仪器分析实验试题与答案 (2)

仪器分析实验试题与答案 (2)

二、填空题(共15题33分)1。

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应满足的条件是红外辐射应具有刚好满足分子跃迁时所需的能量和分子的振动方式能产生偶极矩的变化才能产生分子的红外吸收峰.3。

拉曼位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无关,而仅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拉曼光谱是______________光谱,红外光谱是______________光谱;前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后者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二者都是研究______________,两种光谱方法具有______________。

5。

带光谱是由_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产生的,线光谱是由__原子或离子的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产生的.6。

在分子荧光光谱法中,增加入射光的强度,测量灵敏度增加原因是荧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呈正比7.在分子(CH3)2NCH=C H2中,它的发色团是-N-C=C<在分子中预计发生的跃迁类型为_σ→s*n→π*n→σ*p→p*8。

在原子吸收法中,由于吸收线半宽度很窄,因此测量_______积分吸收________有困难,所以用测量__峰值吸收系数_______________来代替。

9。

用原子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铁谱可用作_谱线波长标尺来判断待测元素的分析线.10。

当浓度增加时,苯酚中的OH基伸缩振动吸收峰将向__低波数方向位移。

11。

光谱是由于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在特定能级间的跃迁所产生的,故根据其特征光谱的()进行定性或结构分析;而光谱的()与物质的含量有关,故可进行定量分析。

12.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上是其分子中( )及()的特性,而不是它的整个分子的特性。

13.一般而言,在色谱柱的固定液选定后,载体颗粒越细则()越高,理论塔板数反映了组分在柱中( )的次数。

(完整word版)仪器分析习题及课后答案..

(完整word版)仪器分析习题及课后答案..

色谱法习题一、选择题1.在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 )A.保留值B.峰面积C.分离度D.半峰宽2.在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 )A.保留时间B.保留体积C.半峰宽D.峰面积3. 良好的气-液色谱固定液为 ( )A.蒸气压低、稳定性好B.化学性质稳定C.溶解度大, 对相邻两组分有一定的分离能力D. (1)、(2)和(3)4. 在气-液色谱分析中, 良好的载体为 ( )A.粒度适宜、均匀, 表面积大 (2)表面没有吸附中心和催化中心C.化学惰性、热稳定性好, 有一定的机械强度D. (1)、(2)和(3)5. 试指出下列说法中, 哪一个不正确? 气相色谱法常用的载气是 ( )A.氢气B.氮气C.氧气D.氦气6.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7.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 )A.H2B.HeC. ArD.N28.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 )A.浓度型检测器B.质量型检测器C.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9.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 )A.H2B.HeC.ArD.N210.含氯农药的检测使用哪种色谱检测器为最佳?( )A.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B. 热导检测器C. 电子捕获检测器D. 火焰光度检测器11. 某色谱柱长1m时,其分离度为1.0,问要实现完全分离(R=1.5),色谱柱至少应为多长:A. 1.5mB. 2.25mC. 3mD. 4.5m12. 气相色谱检测器中,通用型检测器是:A. 热导池检测器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 火焰光度检测器D. 差示折光检测器1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下列操作哪种是正确的:A.先开载气,后开桥电流, 先关载气,后关桥电流B. 先开桥电流,后开载气, 先关载气,后关桥电流C. 先开载气,后开桥电流, 先关桥电流,后关载气D. 先开桥电流,后开载气, 先关桥电流,后关载气14.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分析试样中铅、镉等金属离子的含量A. 气相色谱法B.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C. 可见分光光度法D. 伏安法15. 分析农药残留,可以选用下列哪种方法:A. 电位分析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原子发射光谱法D. 气相色谱法16.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A.涡流扩散B分子扩散 C.气象传质阻力 D.液相传质阻力17.在色谱分析中,柱长从 1m 增加到 4m ,其它条件不变,则分离度增加( )A. 4 倍B. 1 倍C. 2 倍D. 10 倍18.试指出下述说法中, 哪一种是错误的? ( )A.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可以进行定性分析B. 根据色谱峰的面积可以进行定量分析C. 色谱图上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D.色谱峰的区域宽度体现了组分在柱中的运动情况19. 色谱体系的最小检测量是指恰能产生与噪声相鉴别的信号时 ( )A 进入单独一个检测器的最小物质量B 进入色谱柱的最小物质量C 组分在气相中的最小物质量D 组分在液相中的最小物质量20.柱效率用理论塔板数n或理论塔板高度h表示,柱效率越高,则:A.n越大,h越小;B.n越小,h越大;C.n越大,h越大;D.n越小,h越小;21..如果试样中组分的沸点范围很宽,分离不理想,可采取的措施为:A.选择合适的固定相;B.采用最佳载气线速;C.程序升温;D.降低柱温22.要使相对保留值增加,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采用最佳线速;B.采用高选择性固定相;C.采用细颗粒载体;D.减少柱外效应二、填空题1.色谱分析中,根据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进行定量分析。

[测控仪器设计第三版课后答案]测控仪器设计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可编辑版)

[测控仪器设计第三版课后答案]测控仪器设计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可编辑版)

[测控仪器设计第三版课后答案]测控仪器设计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可编辑版)试题1:什么是测控仪器设计的主要目标?参考答案1:测控仪器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制造出能够准确测量和控制物理量的仪器。

这些仪器应该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灵敏度等特点,以满足各种测量和控制需求。

试题2:测控仪器设计的基本流程是什么?参考答案2:测控仪器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原型制作和测试等步骤。

首先,需要对测量和控制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定义。

然后,根据需求设计出测控系统的整体方案。

接下来,进行电路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电路等。

然后,进行硬件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和进行PCB设计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软件设计,包括编写控制程序和界面设计等。

最后,制作出原型并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和修改。

试题3: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传感器有哪些?参考答案3: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将待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处理和放大,最终得到测量结果。

试题4: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控制器有哪些?参考答案4: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控制器包括单片机、PLC和DSP等。

这些控制器可以对测控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目标物理量的精确控制。

试题5: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接口有哪些?参考答案5:测控仪器设计中常见的接口包括串口、并口、USB接口、以太网接口等。

这些接口可以实现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换和通信,方便用户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操作。

(完整word版)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法习题一、思考题1.从分离原理、仪器构造及应用范围上简要比较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异同点。

2.液相色谱中影响色谱峰展宽的因素有哪些?与气相色谱相比较, 有哪些主要不同之处?3.在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4.液相色谱有几种类型? 5.液—液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6.液-固分配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7.化学键合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8.离子交换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9.离子对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10.空间排阻色谱的保留机理是什么?这种类型的色谱在分析应用中,最适宜分离的物质是什么?11.在液-液分配色谱中,为什么可分为正相色谱及反相色谱?12.何谓化学键合固定相?它有什么突出的优点?13.何谓化学抑制型离子色谱及非抑制型离子色谱?试述它们的基本原理14.何谓梯度洗提?它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之处?15.高效液相色谱进样技术与气相色谱进样技术有和不同之处?16.以液相色谱进行制备有什么优点?二、选择题1.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 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B 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C 所有有机化合物D 所有化合物2.HPLC与GC的比较,可忽略纵向扩散项,这主要是因为()。

A 柱前压力高B 流速比GC的快C 流动相粘度较大D 柱温低3.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为MA(g),在流动相中的质量为MB(g),而该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A(g·mL-1),在流动相中浓度为CB(g·mL-1),则此组分的分配系数是()。

A mA/mB B mB/mAC CB/CAD CA/CB。

(完整word版)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仪器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试题及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一:选择题1.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D )A.提高柱温B.降低板高C.降低流动相流速D.减小填料粒度2.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下列那种操作(C )A. 改变固定液的种类B.改变栽气和固定液的种类C. 改变色谱柱温D.改变固定液的种类和色谱柱温3.在液相色谱中,范第姆特方程中的哪一项对柱效的影响可以忽略( B )A.涡流扩散项B.分子扩散项C.流动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D.停滞区域的流动相传质阻力4. 在高固定液含量色谱柱的情况下,为了使柱效能提高,可选用 (A )A.适当提高柱温B.增加固定液含量C.增大载体颗粒直径D.增加柱长5.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提高分离效率, 缩短分析时间, 应采用的装置是 ( B )A. 高压泵B. 梯度淋洗C. 贮液器D. 加温7.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C )A. 组分与流动相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D. 组分与组分8. 在液相色谱中, 通用型检测器是 (A )A.示差折光检测器B.极谱检测器C.荧光检测器D.电化学检测器9. 在液相色谱中, 为了获得较高柱效能, 常用的色谱柱是 (A )A.直形填充柱B.毛细管柱C.U形柱D.螺旋形柱10. 纸色谱的分离原理, 与下列哪种方法相似? ( B)A.毛细管扩散作用B.萃取分离C.液-液离子交换D.液-固吸附二:简答题1. 在液相色谱中,色谱柱能在室温下工作,不需恒温的原因是什么?答:由于组分在液-液两相的分配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较小,因此液相色谱柱不需恒温三:计算题1. 一液体混合物中,含有苯、甲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

用气相色谱法,以热导池为检测器进行定量,苯的峰面积为1.26 cm2。

甲苯为0.95 cm2,邻二甲苯为2.55 cm2,对二甲苯为1.04 cm2。

求各组分的百分含量?(重量校正因子:苯0.780,甲苯0.794,邻二甲苯0.840.对二甲苯0.812)。

自动化仪表试题大全附答案精编WORD版

自动化仪表试题大全附答案精编WORD版

自动化仪表试题大全附答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自动化仪表试题大全【附答案】一、填空1、数字电路中三种最基本的逻辑关系为(与)、(或)、(非)。

2、自动调节系统主要由(调节器)、(调节阀)、(调节对象)和(变送器)四大部分组成。

3、自动调节系统按调节器具有的调节规律来分,通常有(比例)、(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等调节系统。

4、在测量过程中,由仪表读得的被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称为(测量误差)。

5、系统输出的被调量和输入端之间存在着反馈回路的系统为(闭环)系统。

6、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Qmax与最小流量Qmin之比,称为调节阀的(可调比),以R表示7、仪表测量中的五大参数是(温度)、(压力)、(物位)、(流量)、(在线分析)8、锅炉汽包液位一般用(给水流量)、(蒸汽流量)、(汽包液位)组成三冲量液位控制系统。

9、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10、为了实现微机对生产对象的控制,必须把计算结果送给相应的(执行机构)。

11、执行器所要求的信号分为(连续的控制电压、控制电流信号)和(数字量或开关量信号)。

12、执行机构所要求的连续的控制电压、控制电流信号作用于各种(调节阀)、(显示记录仪)、(伺服机构)等。

13、在自控系统中,仪表位号首位为F代表(流量),D代表(密度)。

14、数字电路中的基本逻辑关系有(与)(或)(非)三种。

15、自动调节系统常用的参数整定方法有(经验法)、(衰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度法)、(反应曲线法)。

16测量一个电路的电流,电流表必须和这个电路(串联)。

为了使电流表的接入不影响电路的原始状态,电流表本身的(内阻抗)要尽量小17、屏蔽分为(磁场屏蔽)和(电场屏蔽)两种。

18、控制方式一般分为(手动)和(自动)两大类,如果纠正系统的偏差是由人直接操作,这种回路称为(手动控制系统);如果系统具有反馈通道组成的闭环回路并能自动纠正偏差,这种系统称为(自动控制系统)。

(完整word版)仪表工考试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仪表工考试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一.基础填空题1、初级基础填空题(YCJTIA001—026)001.调节阀由()和()两部分组成。

执行机构阀体部件002.同一条管线上同时有一压力一次点和温度一次点,压力一次点在温度一次点的()上游003。

热电偶的安装地点应远离磁场,且冷端温度不大于()oC100oC004。

压力取压部件的安装应选在介质()稳定的地方。

流速005。

安装标准节流装置时,节流件前端面应与管道轴线垂直,不垂直度不超过()。

1o006。

如果孔板流向装反,则入口处的阻力(),因而流量系数增大,仪表指示度变小。

减小007.测量液位用的差压计,其差压量程由介质密度决定,与封液密度()关。

无008.用万用表测量一个电路的电流,电流表必须和这个电路()。

串联009.一般油品脏污介质,常用()*3的中低压无缝钢管。

Φ18010.螺纹接头的密封常采用()带。

聚四氟乙烯生料011.供气管路在接仪表前,应安装()过滤器减压阀012。

变压器绕线圈数与电压成().正比2.中级基础填空题(YZJTIA001-025)001.自动调节系统是由()、()、()、()四个主要环节组成。

调节阀调节器被调对象测量变送003.100oC时,分度号K的热电势为()mv.4.095004。

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条件是:(),()。

两热电极材料相异两接点温度相异005。

在继电器线圈通电后,其常开接点处于()状态,其常闭接点处于()状态。

闭合断开006。

DDZ—Ⅲ型差压变送器中位移检测放大器的振荡条件是()条件和()条件。

相位振幅007。

喷嘴挡板机构的作用是把微小的()转换成相应的()信号。

位移压力008。

执行器按其能源形式分为()、()、()三大类.气动电动液动009。

调节阀前后压差较小,要求泄漏量小,一般可选()阀。

单座010.电缆、电线和补偿导线等在铺设前,应用500VMΩ表测定()及芯线对绝缘外皮间的绝缘电阻。

芯线之间011。

用锡焊丝连接导线时,应根据焊接对象正确选择电烙铁的类型和功率,最好用()作焊剂.松香或松香的酒精溶液012.铺设电线、电缆时,导线连接接头必须在保护管的()并且导线不承受机械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吸光度和波长;B.波长和吸光度;
C.摩尔吸光系数和波长;D.波长和摩尔吸光系数
4.紫外-可见检测时,若溶液的浓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物质的吸光度A和摩尔吸光系数ε的变化为()
A.都不变;B. A增大,ε不变;C. A不变,ε增大;D.都增大
5.荧光物质的激发波长增大,其荧光发射光谱的波长()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C. ip与c1/2和v成正比;D. ip与c1/2和v1/2成正比
9.在气相色谱法中,用非极性固定相SE-30分离己烷、环己烷和甲苯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为()
A.环己烷、己烷、甲苯;B.甲苯、环己烷、己烷;
C.己烷、环己烷、甲苯;D.己烷、甲苯、环己烷
10.用反相色谱法分离芳香烃时,若增加流动相的极性,则组分的保留时间将()
《仪器分析实验》试题1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2分。单选题,请将答案填在下表中,不填不得分)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常用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方法的是()
A.校正曲线法;B.标准加入法;C.内标法;D.都不行
2.光电直读光谱仪中,若光源为ICP,测定时的试样是()
A.固体;B.粉末;C.溶液;D.不确定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谱图中常见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是()
C. I2+AsO2-+4OH-=AsO43-+2H2O;D.都有
9.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中,要求所有组分全部流出色谱柱并能产生可测量的色谱峰的是()
A.归一化法;B.内标法;C.外标法;D.峰高加入法
10.在气相色谱法中,用非极性固定相SE-30分离己烷、环己烷和甲苯混合物时,它们的流出顺序为()
4.红外吸收光谱做背景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扣除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的红外吸收。()
5.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电子光谱,它和红外吸收光谱都属于分子光谱。()
6.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F-应在强酸性介质中进行。()
7.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使用前需进行清洗,使其在去离子水中的响应小于-370 mV。()
8.气液色谱实现混合组分分离的主要依据是不同组分在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4.荧光物质发射波长λem和激发波长λex的关系为()
A.λem>λex;B.λem=λex;C.λem<λex;D.不确定
5.下列红外制样方法中,常用于液体样品制备的是()
A.液膜法;B.压片法;C.糊状法;D.都是
6.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F-时往往许须在溶液中加入柠檬酸盐缓冲溶液,其作用主要有()
6.下列红外制样方法中,常用于液体样品制备的是()
A.液膜法;B.压片法;C.糊状法;D.都是
7.采用KBr压片法制备红外光谱样品时,样品和KBr的浓度比大约为( )
A. 1:1000;B. 1:200;C. 1:10;D. 1:1
8.用恒电流滴定法测砷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A. 2I-=I2+2e;B. I2+2e=2I-;
A.控制离子强度;B.消除Al3+,Fe3+的干扰;C.控制溶液的pH值;D.都有
7.库仑滴定法滴定终点的判断方式为()
A.指示剂变色法;B.电位法;C.电流法D.都可以
8.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峰峰电流ip与铁氰化钾浓度c及电势扫描速度v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A. ip与c和v均成正比;B. ip与c和v1/2成正比;
13. X-射线衍射可用来测试的样品有()
A.粉末;B.薄片;C.薄膜;D.都可以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48分。将答案填在下表中,不填不得分)
1. ICP光源具有环形通道、高温、惰性气氛等优点。()
2.紫外吸收光谱主要用于有色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3.紫外光谱仪的检测光与入射光在一条直线上,而荧光光谱仪的检测光与入射光成90度。()
A.环己Hale Waihona Puke 、己烷、甲苯;B.甲苯、环己烷、己烷;
C.己烷、环己烷、甲苯;D.己烷、甲苯、环己烷
11.反相液相色谱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分别为()
A.极性、非极性;B.非极性、极性;C.都为非极性;D.都为极性
12.以下那种方法不可以改变电渗流的方向( )
A.改变电场方向;B.改变缓冲溶液的pH;C.改变毛细管内壁的电荷性;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11.毛细管电泳分离正、负电荷和中性三种样品,分离条件为pH=8.0的磷酸缓冲液,正电压+20 KV,假设所分析样品都能够出峰,其可能出峰顺序为():
A.正,负,中;B.正,中,负;C.负,中,正;D.负,正,中。
12.下列不属于质谱仪器的组成部分的是( )
A.离子源B.真空系统C.质量分析器D.色谱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得分
C
C
B
C
B
D
C
B
A
B
A
A
D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48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在下表中,不填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
F
T
F
T
T
F
T
F
F
F
T
T
《仪器分析实验》试题2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2分。将答案填在下表中,不填不得分)
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的光源为()
13.下列样品最适宜在负电模式下进行质谱检测的是( )
A.乙酸;B.十二胺;C.苯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48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请将答案填在下表中,不填不得分)
1.原子吸收光谱法可用于大部分非金属元素的测定。()
2.原子发射光谱中使用的光源有等离子体、电弧、高压火花等。()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样品池均一般采用玻璃比色皿。()
9.在毛细管电泳中,中性物质没有电渗速度,有电泳速度。()
10.在分析酸性样品苯甲酸时,质谱仪器应该在正电模式下工作。( )
11.质谱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物质的质荷比不同来对物质进行分离检测的。( )
12.布拉格方程的表示式为λ=2dsinθ。()
《仪器分析实验》试题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52分。单选题,请将答案填在下表中,不填不得分)
A.钨灯;B.空心阴极灯;C.氘灯;D.都可以
2.原子发射光谱是利用谱线的波长及其强度进行定性何定量分析的,被激发原子发射的谱线不可能出现的光区是()
A.紫外;B.可见;C.红外;D.不确定
3.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时,若增大溶液浓度,则该物质的吸光度A和摩尔吸光系数ε的变化为()
A.都不变;B. A增大,ε不变;C. A不变,ε增大;D.都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